浮游植物模板_第1页
浮游植物模板_第2页
浮游植物模板_第3页
浮游植物模板_第4页
浮游植物模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0.2调查海域浮游植物状况2015年8月在调查海域监测到浮游植物18种,其中硅藻门17种,占总数的94.44%;甲藻门1种,占总数的5.56%。优势种为刚毛根管藻Rhizosoleniasetigera、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costatum、羽纹藻Pinnulariasp.、小环藻Cyclotellasp.、日本星杆藻Asterionellajaponica、拟旋链角毛藻Chaetocerospseudocurvisetus。浮游植物生物密度变化范围在(0.98~3.67)x104个/m3之间,平均为1.91x104个血3。多样性指数范围在1.05~2.02之间,平均值为1.61;均匀度变化范围在0.51〜0.78之间,平均值0.70;丰富度指数范围在0.14~0.37之间,平均值为0.29。2015年10月在调查海域监测到浮游植物9种,其中硅藻门8种,占种类组成的88.89%;甲藻门1种,占种类组成的11.11%。优势种为虹彩圆筛藻Coscinodiscusoculus-iridis、辐射圆筛藻Coscinodiscusradiatus、夜光藻Noctilucascintillans。浮游植物生物密度变化范围在(0.78〜38.89)x104个/m3之间,平均为11.58x104个血3。多样性指数范围在0.19~1.80之间,平均值为0.85;均匀度变化范围在0.11~0.78之间,平均值0.41;丰富度指数范围在0.11~0.35之间,平均值为0.21。2016年5月在调查海域监测到浮游植物12种,其中硅藻门11种,占总数的91.67%;甲藻门1种,占总数的8.33%。优势种为辐射圆筛藻Actinocyclusehrenbergii、星脐圆筛藻Coscinodiscusasteromphalus、虹彩圆筛藻Coscinodiscusoculus-iridis、威氏圆筛藻Coscinodiscuswailesii。浮游植物生物密度变化范围在(0.30〜0.72)x104个/m3之间,平均为0.48x104个/m3。多样性指数范围在0.00~2.20之间,平均值为1.55;均匀度变化范围在0.00~1.00之间,平均值0.80;丰富度指数范围在0.00~0.33之间,平均值为0.22。2016年8月在调查海域监测到浮游植物19种,其中硅藻门17种,占总数的89.47%;甲藻门2种,占总数的10.53%。优势种为密联角毛藻Chaetocerosdensus、格氏圆筛藻Coscinodiscusgranii、虹彩圆筛藻Coscinodiscusoculus-iridis、辐射圆筛藻Coscinodiscusradiatus、细弱圆筛藻Coscinodiscussubtilis、威氏圆筛藻Coscinodiscuswailesii、小环藻Cyclotellasp.、浮动弯角藻Eucampiazoodiacus、柔弱菱形藻Nitzschiadelicatissima、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costatum、三角角藻Ceratiumtripos。浮游植物生物密度变化范围在(3.88~35.11)x104个/m3之间,平均为19.93x104个/m3。多样性指数范围在3.17〜3.55之间,平均值为3.37;均匀度变化范围在0.86~0.96之间,平均值0.91;丰富度指数范围在0.55〜0.79之间,平均值为0.70。2016年10月在调查海域监测到浮游植物16种,其中硅藻门15种,占总数的93.75%;甲藻门1种,占总数的6.25%。优势种为紧密角管藻Cerataulinacompacta、密联角毛藻Chaetocerosdensus、星脐圆筛藻Coscinodiscusasteromphalus、琼氏圆筛藻Coscinodiscusjonesianus、辐射圆筛藻Coscinodiscusradiatus、细弱圆筛藻Coscinodiscussubtilis、虹彩圆筛藻Coscinodiscusoculus-iridis、Coscinodiscuswailesii威氏圆筛藻、圆海链藻Thalassiosirarotula、中心圆筛藻Coscinodiscuscentralis、整齐圆筛藻Coscinodiscusconcinnus。浮游植物生物密度变化范围在(4.83〜76.92)x104个/m3之间,平均为19.89x104个/m3。多样性指数范围在2.28~3.11之间,平均值为2.70;均匀度变化范围在0.74~0.98之间,平均值0.88;丰富度指数范围在0.30~0.68之间,平均值为0.45。浮游植物变化分析:2015年8月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最高,其次为2015年10月,最低值为本底值。种类多样性变化趋势如图10.2-1。从浮游植物细胞密度来看,2015年8月和10月均低于本底值。浮游植物细胞密度变化趋势如图10.2-2。图10.2-1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变化趋势图度年图度年图10.2-2浮游植物细胞密度变化趋势图10.3调查海域浮游动物状况2015年8月在调查海域鉴定出浮游动物13种,其中毛颚类1种,占种类组成的7.69%;桡足类3种,占种类组成的23.08%;水母类2种,占种类组成的15.38%;幼虫类5种,占种类组成的38.46%;糠虾类1种,占种类组成的7.69%;端足类1种,占种类组成的7.69%。种类组成以近岸低盐种为主,优势种为短尾类幼虫、强壮箭虫、长尾类幼虫、顶突瓮水母和双壳类幼虫。浮游动物密度平均值为13.29ind/m3,各站位波动范围在4.33ind/m3〜35.01ind/m3之间。浮游动物生物量平均值为135.70mg/m3,各站位波动范围在27.33mg/m3〜493.15mg/m3之间。浮游动物多样性指数平均值为2.12,变化范围1.49〜2.77;种类丰富度指数平均值为1.65,变化范围1.01〜2.36;均匀度指数平均值为0.78,变化范围0.53〜0.92。2015年10月在调查海域鉴定出浮游动物7种,其中毛颚类1种,占种类组成的14.29%;桡足类2种,占种类组成的28.57%;水母类2种,占种类组成的28.57%;幼虫类2种,占种类组成的28.57%。种类组成以近岸低盐种为主,优势种为强壮箭虫和带拟杯水母。浮游动物密度平均值为10.72ind/m3,各站位波动范围在0.43ind/m3〜65.18ind/m3之间。浮游动物生物量平均值为1994.71mg/m3,各站位波动范围在0.01mg/m3〜15770.93mg/m3之间。浮游动物多样性指数平均值为0.97,变化范围0.00〜1.77;种类丰富度指数平均值为5.15,变化范围0.00〜35.00;均匀度指数平均值为0.65。2016年5月在调查海域鉴定出浮游动物13种,其中端足类1种,占种类组成的7.69%;毛颚类1种,占种类组成的7.69%;桡足类4种,占种类组成的30.77%;涟虫类1种,占种类组成的7.69%;水母类2种,占种类组成的15.38%;幼虫类4种,占种类组成的30.77%。种类组成以近岸低盐种为主,优势种为强壮箭虫Sagittacrassa、克氏纺锤水蚤Acartiaclausi、中华哲水蚤Calanussinicus、真刺唇角水蚤Labidooeraenchaeta、短尾类幼虫Brachyuralarva、长尾类幼虫Macruralarva。浮游动物密度平均值为168.01ind/m3,各站位波动范围在22.67ind/m3〜640.71ind/m3之间。浮游动物生物量平均值为62.41mg/m3,各站位波动范围在9.99mg/m3〜198.78mg/m3之间。浮游动物多样性指数平均值为1.95,变化范围1.26〜2.53;种类丰富度指数平均值为0.67,变化范围0.44〜0.84;均匀度指数平均值为1.08,变化范围0.75〜1.41。2016年8月在调查海域鉴定出浮游动物11种,其中毛颚类1种,占种类组成的9.09%;桡足类3种,占种类组成的27.27%;水母类2种,占种类组成的18.18%;幼虫类4种,占种类组成的36.36%;糠虾类1种,占种类组成的9.09%。种类组成以近岸低盐种为主,优势种为强壮箭虫Sagittacrassa、克氏纺锤水蚤Acartiaclausi、小拟哲水蚤ParacalanusParvus、顶突瓮水母Amphogonaapicata、锡兰和平水母Eireneceylonensis、短尾类幼虫Brachyuralarva、长尾类幼虫Macruralarva。浮游动物密度平均值为18.94ind/m3,各站位波动范围在2.08ind/m3〜35.25ind/m3之间。浮游动物生物量平均值为91.95mg/m3,各站位波动范围在0.08mg/m3〜256.48mg/m3之间。浮游动物多样性指数平均值为1.99,变化范围1.26〜2.52;种类丰富度指数平均值为0.80,变化范围0.54〜0.95;均匀度指数平均值为1.40,变化范围0.98〜1.93。2016年10月在调查海域鉴定出浮游动物8种,其中端足类1种,占种类组成的12.50%;毛颚类1种,占种类组成的12.50%;桡足类2种,占种类组成的25.00%;水母类2种,占种类组成的25.00%;幼虫类2种,占种类组成的25.00%。种类组成以近岸低盐种为主,优势种为强壮箭虫Sagittacrassa、克氏纺锤水蚤Acartiaclausi、太平洋纺锤水蚤Acartiapacifica、顶突瓮水母Amphogonaapicata、长尾类幼虫Macruralarva。浮游动物密度平均值为4.98ind/m3,各站位波动范围在1.26ind/m3〜15.16ind/m3之间。浮游动物生物量平均值为8.57mg/m3,各站位波动范围在0.14mg/m3〜26.27mg/m3之间。浮游动物多样性指数平均值为1.33,变化范围0.92〜1.92;种类丰富度指数平均值为0.87,变化范围0.58〜1.00;均匀度指数平均值为1.47,变化范围0.51〜3.00。浮游动物变化分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