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上语文教案15篇_第1页
小学二年级上语文教案15篇_第2页
小学二年级上语文教案15篇_第3页
小学二年级上语文教案15篇_第4页
小学二年级上语文教案15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页共页小学二年级上语文教案15篇小学二年级上语文教案15篇小学二年级上语文教案1教学目的1.学会本课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号”,会写8个生字。2.能分角色朗读课文。3.稳固抓重点词理解句子的方法,培养学生抓重点词提出问题、分析^p问题的才能。4.懂得懒惰、得过且过是没有好结果的,美妙的生活只有通过辛勤的劳动才能得到。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学会本课15个生字,能分角色朗读课文。教学难点:准确领会寓意。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田字格贴等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出示图片〕板书课题。石崖对面的大杨树上住着它的邻居喜鹊,冬天来了,寒风呼呼地刮着,喜鹊住在温暖的窝里,寒号鸟却被冻死了,这是为什么呢?我们一起去课文中寻找答案吧。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想一想:为什么喜鹊能住在温暖的窝里,寒号鸟却冻死了?2.检查自学情况。〔1〕出示生字词,指名读。去掉拼音读。〔2〕做游戏,稳固字词。开火车读词语;寒号鸟过迷宫。〔3〕指导书写“枯”“夜”。枯:左高右低,“木”的最后一笔捺变成了点。夜:左紧右靠,上下对齐。①交流识记方法。②引导学生观察生字,强调关键笔画。③学生描红仿写。④评价。〔4〕理解故事内容。出示提示,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呢?根据下面的提示说一说。预设:喜鹊住在温暖的窝里,寒号鸟却冻死了。三、朗读课文,体会情感1.自由读2~8自然段,标画出喜鹊和寒号鸟的对话的句子。〔1〕学生标画喜鹊和寒号鸟之间的对话。〔2〕指导学生读准确。〔3〕读好喜鹊和寒号鸟之间的对话,读出相关的心情和语气。〔学生自由汇报,老师随机点拨,穿插朗读训练〕预设:①从喜鹊的话中,你能读懂了什么?②从寒号鸟的答复中你又读懂了什么呢?指导读出寒号鸟不情愿和不耐烦的语气。2.学习第5段和第8段。〔1〕引导学生想象寒号鸟在冰天雪地里发出最后哀号时的样子。〔2〕指导读好第5自然段和第8自然段。〔3〕训练句式出示:冻得直打哆嗦冻得直发抖冻得直跺脚冻得直流鼻涕冷得像冰窖热得像火炉快得像闪电3.分角色朗读2至8自然段。师生合作读。四、再读课文,悟情明理1.快速阅读课文,小组合作交流汇报,深化考虑,同样是寒冬腊月,为什么喜鹊能在温暖的窝里熟睡,而寒号鸟却在黑夜里冻死了?相机板书:得过且过,将来难过2.学习了课文,你懂得了什么道理?3.你在生活中见过喜鹊或寒号鸟这样的人吗?举例说明。回归课文,指导学生领悟道理。五、布置作业,推荐阅读总结本节课的收获,推荐阅读《中国民间故事》。板书设计:13.寒号鸟得过且过将来难过小学二年级上语文教案2教学目的:1、认识3生字。2、可以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会分角色朗读课文对话。3、发挥想象力初步理解寓意。4、理解“井沿”、“大话”、“无边无际”等词语。教学重、难点:懂得“坐井观天”的寓意,明白这个词含有贬义。教具准备:自制一只小鸟、一只青蛙,小黑板、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二、新课。1、理解题目。“观”是什么意思?2、题目“坐井观天”是什么意思?想知道什么?三、学习课文。1、读课文学习生字、词语。〔1〕师范读,学生注意生字、词语的读音。考虑:青蛙和小鸟争论什么问题?结果怎样?〔2〕生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并标出自然段序号。2、学习第一自然段。生读课文考虑:青蛙坐在〔〕,小鸟飞来坐在〔〕。理解“井沿”意思3、自由朗读2—7自然段,用不同符号分别划出文中小鸟和青蛙有几次对话?分别在那些自然段?4、学习第一次对话。〔1〕注意区别:渴、喝的读音和字形。〔2〕分角色朗读第一次对话。5、学习第二次对话。〔1〕考虑:青蛙为什么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2〕理解词语:“大话”“无边无际”〔3〕小鸟为什么认为天无边无际呢?6、请带着问题自学青蛙和小鸟的第三次对话。考虑:青蛙为什么笑了?它笑得对不对?小鸟也笑了,他笑什么?他是怎样帮助青蛙的?四、拓展。假如青蛙跳出了井口,它会看到什么呢?五、交流。学习这那么寓言故事后,你懂得了一个什么道理?看问题,认识事物,不要像青蛙那样自以为是,要像小鸟那样飞得高看得远。六、作业。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板书设计:小学二年级上语文教案3教学目的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随文识字,可以认识本课的生字、新词。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和感悟“为什么一颗充满友爱的心,就是最美的”。教学重点三只小动物是怎样寻找世界上最美的东西的。教学难点体会和感悟“为什么一颗充满友爱的心,就是最美的”。教学过程一、问题情境,导入新课1、板书课题,指导朗读,读出疑问的语气。2、交流:你们认为世界上最美的是什么?3、茂密的大森林里正在举行一场别开生面的比赛。小动物们也要去找一找——世界上最美的是什么?想知道答案吗?快翻开书,自己读一读吧!设计意图:引领学生进入问题情境,引发学生对课题的考虑,从而激发兴趣,导入新课。二、初读课文,随文识字1、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标出自然段,读准字音,读通句字。2、开火车认读生词。三、情境教学,朗读感悟1、请同桌互相分自然段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谁在寻找答案?2、选择一种你喜欢的小动物,到书中去寻找答案。想一想你代表的小动物找到的答案是什么?为什么认为它是最美的?设计意图: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根据教学的内容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去读书、探究。在设计上削枝强干,突出重点,把阅读的时间和空间更多地留给学生。3、根据学生汇报相机进展阅读指导。〔一〕学习有关“小蜜蜂”的段落1、引导学生读出课文的4、11自然段。2、“百花盛开”的山谷,哪只小蜜蜂告诉我,你真的看到了一百种花吗?3、看到这么多的花多美啊,带着这样的心情,谁再来读读这段话。4、所以太阳落山时,小蜜蜂第一个飞到我的面前,举着花环说——〔引读课文11自然段,指导朗读出小蜜蜂当时急迫的心情。〕小学二年级上语文教案4一、教学目的:知识与才能:认识本文1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没”,会写10个生字。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说说水的变化过程,结合生活实际体会“落、打、飘”用词的准确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水给人们带来的好处和灾害。二、重点、难点:理解课文内容,说清楚我是什么,我会变成什么,体会文章用词的准确性。三、课前准备:课件、生字卡片四、预习要求:熟读课文,学习课后我会认的生字,考虑课后问题,并从文中找出答案。五、教学时间:2课时六、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带着你们去认识一位新朋友,这位新朋友非常有意思,他想让“你们猜猜,我是什么?”出示谜语(1)突然不见突然有,像虎像龙又像狗。太阳出来它不怕,大风一吹它就走。(云)(2)线儿又粗又有细,上接天来下接地。落在水里无踪影,庄稼见了笑嘻嘻。(雨)板书“2我是什么”〔生齐读课题〕他到底是谁呢?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二课。二、随文识字1.生小声地自由地读课文,自己认生字。可以借助拼音,多读几遍,记住字音,边读边划出文中的生字新词,并且给每一自然段标上序号。2.师检查生字词。3.检查会认字和会写字。〔出示字卡〕4.指导书写生字。三、精读课文,理解朗读。1、你最喜欢水的哪种变化?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2、老师相机指导朗读。〔1〕课文中的我穿着白衣服、黑衣服、红袍子是什么样的?你见过吗?〔2〕我的变化这么奇特,你喜欢吗?用你的朗读把这种喜欢表现出来吧。〔3〕我又是怎么变成雨、雹子、雪花的?你能来做一做“落”“打”“飘”的动作吗?〔4〕师生合作读:夏天的早晨,我在秋天的早晨,我在3、看完了我的变化,你一定觉得很有趣吧。我们再一块儿来读读课文,也可以加上自己的动作。布置作业:书写本课生字,熟读课文。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齐读要求会认的生字。2.抽生领读生词。〔多媒体出示〕二、我是水孩子,我会变成什么?1、师提出问题:我的家在什么地方?我温和时做过哪些好事?暴躁时干过哪些坏事?2、联络上下文考虑:我的家还在哪儿?我的温和、暴躁表现还在什么地方?联络生活实际,想想我做过哪些好事?又做过哪些坏事?3、带着对水为我们生活带来的宏大奉献这种情感,我们再读课文。三、拓展学习1学生联络上下文和生活实际讨论、交流:现代生活中,人们想出了哪些方法,只让水做好事,不让它做坏事?3、学生合作,小组讨论,研究水的家:看看我们身边有哪些保护或破坏水资的现象?4、学习了课文,你认为在以后的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节约用水?小学二年级上语文教案5教学目的: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2、在理解古诗词句的根底上,体会“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学习诗人王之涣发奋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3、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这首诗。教学重点、难点:理解诗句含义,想象诗句描写的景象,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教学准备:课前查资料、多媒体课件、鼓励学生背诵古诗词教学过程:一、提醒课题1、同学们喜欢学习古诗吗?你们积累了哪些古诗,谁来背一首听听?2、感谢你们的分享,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古诗《登鹳雀楼》。师板书课题,学习“楼”字。3、请学生齐读课题,质疑。4、简介鹳雀楼:鹳雀楼坐落在山西省永济市的黄河边上,因为楼上经常停歇着一种叫鹳雀的水鸟,所以就有了这个好听的名字——鹳雀楼。请你们再来读读它的名字吧!唐朝的时候有位大诗人,名叫王之涣。他来到这儿,把自己看到的和想到的,写成了这首题为《登鹳雀楼》的诗。二、初读古诗这是一首很有名的诗,你们能读好它吗?1、自己读两遍,再读给同桌听一遍。2、指名读,正音。3、试着读出古诗的节奏。一般我们在读五言诗的时候,可以在每句第二个字的后面停顿一下。师范读,生练读。二、品读古诗写景的诗是一幅画,这画面就藏在诗句里,还藏在我们每个人的想象里。让我们穿越时空,一起登上这美丽的鹳雀楼。想想你看到了什么?1、学习第一句诗。⑴学生汇报,师相机引导“依”就是挨着,靠着的意思。⑵指导学生想象画面,练读诗句。⑶出示课件,师配乐深情叙说再次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2、学习第二句诗。登上鹳雀楼向下望,你还看到了什么?⑴学生汇报,师指导学生想象画面读。⑵出示黄河的图片,让学生谈感受,再出示相关的词语帮助学生理解诗句。⑶指导朗读。让我们再来欣赏这滚滚的黄河水,想像它奔腾入海的壮观景象。老师相信,你们能把这句诗读得更好!出示课件,指名读,齐读。3、请大家想象画面,再来读读这两句诗。过渡:看到如此壮观、美丽的景象,诗人不禁心潮澎湃,他在想些什么呢?读出下面的诗句。4、学习第三、四句诗。⑴理解“欲穷”的意思。“欲”字右边的“欠”是一个人唉声叹气的样子,因为在他的心里有一个像山谷那样宏大的空缺。他总是感觉不满足,你知道诗人不满足的是什么吗?是的,他想要看得更高更远,看到尽头看到极点就是欲穷的意思。理解了诗意,请同学们再来读读第三句诗。⑵要想看得更高更远怎么做呢?再登上一层楼。真的只登上一层就够了吗?为什么呢?因为站得高才能望得远。齐读第四句诗。⑶试着背诵古诗。指名背,集体背。5、小结。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登鹳雀楼》这首诗。用一边读诗,一边想象的方法,读懂了诗句,读出了画面,还明白了古诗背后的含义。并且很多同学在这么短的时间里背会了古诗,你们真是学诗的高手。三、指导写字1、学写“依”、“尽”两个生字。写好生字有两个窍门,一是认构造,二是找主笔。观察它们是什么构造,找出主笔“捺”,比拟有什么不同。2、老师范写,学生书空。提醒学生注意:“依”字左右构造,左窄右宽,捺笔不能写落地。“尽”字上下构造,上大下小,捺笔要写的稳稳当当。3、学生练写,师矫正坐姿。4.师生、生生互相评价交流。5、写好这两个生字,可以用认构造,找主笔的方法自己学写第二组生字。五、课外作业1、把《登鹳雀楼》背给爸爸妈妈听。2、用上读诗句,想画面的方法,再来积累诗人王之涣的另外一首古诗《凉州词》。小学二年级上语文教案6教学目的:1.联络生活经历,清楚地介绍一种动物,能说出有趣之处。2.能认真听别人介绍有趣的.动物,有不明白的地方,有礼貌地提问和补充。教学重点:认识动物的特征,对奇妙的动物世界产生浓重的兴趣。教学难点:逐步提升学生吐字明晰,能结合动物的特点说清楚的才能;培养礼貌提问和等别人说完再补充的习惯,做到问明白、说清楚。课前准备:动物头饰、动物的视频、PPT课件、学生课前准备资料。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板块一:猜谜激趣,理解交际内容板块1.导语:动物是我们人类的朋友,今天老师就给大家带来一位,大家来猜一猜:勾勾嘴儿巧,身穿彩色袍,鸟类里面找,学舌逗人笑。2.学生猜一猜:鹦鹉。3.引导学生说说是如何猜出谜底的。4.老师小结,鹦鹉真是有趣的动物。(板书:有趣的动物)板块二:创设情景,设置互动问答1.导语:动物世界无奇不有,同学们通过提早查阅资料一定有很多话想和同学们说,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当动物园中的讲解员,看谁能把有趣的动物介绍给大家,让大家迫不及待地想去理解它。2.怎么讲?讲什么?老师先和同学们说清要介绍的动物名称,然后可以从外形、生活习性、独特的功能等方面说明它新奇有趣之处,也就是把它独有的特点说出来,吐字要清楚。3.老师说清要求后开场讲解——我要给大家介绍的是鹦鹉,它有一身漂亮的羽毛,它还可以学人说话。4.学生评价老师的讲解,根据学生的不满意引发提问或补充的主动性。讲明有不明白的地方,要有礼貌地提问。5.模拟问答。(1)预设:“阿姨您好,请问为什么鹦鹉会学人说话?”老师顺势引导:“你可真是会考虑的孩子?”(2)请调查过得孩子来补充,老师顺势指导补充的学生有序补充。预设:“阿姨,这个问题我可以来补充,鹦鹉的舌头很兴旺,就好似人的舌头一样,转动灵敏,舌头很肉质,特别的圆滑,而且很厚,也很软,前端是细长月状的。一般来说,那些野生的鹦鹉都不会说话,那些家养的鹦鹉需要经过训练才能说话。在它们学说话之前,需要把它舌头外面的硬壳去掉,让它的舌头变得柔软,然后每天早晨空腹的状态下利用条件反射教给它说话。但是可惜的是,它们知识学舌,并不懂得语言的真实意思。我补充完了,谢谢大家。”假如学生没有准备,老师就可以做介绍,还可以加上结合生活的例子:“我家邻居就有这样一只有趣的鹦鹉,每天回家,他们都会有这样的对话——“您吃了吗?”“您吃了吗?”“没吃赶快吃去吧?”“没吃赶快吃去吧?”这样的例子一定逗得学生露出笑脸,有趣的意思得以实现。进而感受出鹦鹉不同于其他鸟类,因为它会学人说话,所以有趣。6.分组讲述和问答。学生的情绪此时已被激发,老师们要适时引导学生回忆刚刚的交际过程,梳理出说者和听者之间的考前须知,然后出示教材中的图片,让学生4人一小组进展交流。板块三:角色体验,分组交流互动1.老师可以先提示交流活动小建议。(1)4人一小组轮流当讲解员,介绍图中有趣的动物,也可以介绍自己喜欢的其它动物。(2)游客可以有礼貌地适时提问。可以举手说:“我提问。”(3)遇到想补充的问题,要等别人说完再表达,可以说:“我想补充”。(4)交流之后,每组推荐一名同学全班展示。2.老师在巡视中尽量多发现一些有价值的交流信息,有意识的让一些有提问和补充空间的同学来全班交流,提升生生互动的时机。3.学生汇报互动交流。每位学生交流后,老师都要回扣交流主题:这真是有趣的动物,加深理解的同时,为后续发言提示交流主旨。4.在全班交流之后,颁发“讲解员”“特色讲解员”“风采奖”等不同奖项,在鼓励的同时激发参与的热情。5.建议学生保护动物。板块四:迁移运用,树立心中典范1.导语:这节课,同学们抓住了各种动物与众不同的特点,说出了它们有趣的地方。其实用在我们的学校生活中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典范就在我们身边,引导学生发现身边同学的闪光点,互相学习,共同进步。2.指名发言。3.老师帮助学生梳理出班级中学习、纪律、爱劳动、关心集体等多方面的典范,引起学生关注。4.发现者和典范合影纪念,建立互助小组,促进学生共同进步。小学二年级上语文教案7一、教学目的1、能说出插图的内容,进步学生的观察才能。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青蛙是庄家的好朋友,教育学生保护青蛙。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借助课文插图理解课文内容。教学难点:让学生懂得要保护益虫及有益于人类的动物三、课堂教学支持1、课前准备2、制作课件四、教学过程(一)猜谜语激趣导入1、猜谜语:小小游泳家,说话呱呱呱,小时有尾没有脚,长大有脚没尾巴。猜一猜,这是什么小动物?2、板书:小青蛙。指名读——全班齐读。3、师:你喜欢青蛙吗?为什么?小青蛙它有哪些生活习性和本领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到课文里寻找答案。(二)看插图理解内容1、师范读课文2、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历介绍青蛙。学生可能会说青蛙会游泳,青蛙也能在陆地上生活。引出“小青蛙有两个家,一个家在水中,一个家在田里。”3、分析^p数量词:“两、一”并结合教室内的物品练习说话。4、示插图根据老师的引导说出青蛙的生活习性。师:图中的青蛙,有的在水里游,有的正在往水里跳,说明小青蛙会游泳;有的小青蛙正在田里跳来跳去。课文中是怎样描绘的呢?生:它一会儿在水中游来游去,一会儿在田里跳来跳去。5、指导朗读“一会儿……一会儿……”并用“一会儿……一会儿……”句式练习说话。6、朗读第一自然段7、示插图师引导:青蛙生活在水中,也生活在田里,我们看插图。生看图说话师:有的小青蛙伸着长长的舌头,正在田里捉害虫,说明小青蛙捉害虫保护庄稼,是庄稼的好朋友。有的青蛙,夜晚在月光下,鼓着大肚子使劲地叫着,好似在唱歌。8、理解“忙着”一词9、指导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三)依插图背诵课文1、师小结:青蛙是庄稼的好朋友,它能帮助庄稼捉害虫,青蛙对人类有益,我们要保护青蛙,不要捉青蛙。同学们还知道哪些动物或哪些昆虫对我们人类有益呢?学生畅所欲言2、根据板书及课文插图背诵课文。小学二年级上语文教案8教学目的:1、学习根据生字的特点和构造进展识字,认识生字厅、厨、厢、厦、穴、窑、帘。感受中国汉字的兴趣,激发学生对汉字的喜欢。2、标准学生生字的书写。会写生字领、群、船、朗。3、熟读并积累含有动物名称的成语,并能选择一两个说话。4、有主动识字的愿望,继续培养爱阅读,爱积累的好习惯。重点难点:1、学习根据生字的特点和构造进展识字,认识生字厅、厨、厢、厦、穴、窑、帘。2、熟读并积累含有动物名称的成语,并能选择一两个说话。课前准备:1、制作多媒体课件。〔老师〕2、制作生字词卡片。〔学生〕课时分配: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的:1、学习根据生字的特点和构造进展识字,认识生字厅、厨、厢、厦、穴、窑、帘。感受中国汉字的兴趣,激发学生对汉字的喜欢。2、标准学生生字的书写。会写生字领、群、船、朗。重点难点:学习根据生字的特点和构造进展识字,认识生字厅、厨、厢、厦、穴、窑、帘。教学过程:一、识字加油站。1、学生认识两个偏旁部首:厂、穴。2、自由读一读含有这两个偏旁的生字。3、看看这些字有什么共同点?4、你还知道哪些“厂、穴”旁的字?说一说,写一写。5、先同桌交流,再全班交流。6、师:你们觉得我们国家的汉字有趣吗?二、书写提示。1、先观察,同学们互相提醒写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2、老师提示:〔1〕先看后写,才能减少修改次数,确保页面整洁。〔2〕有些字,左右两边的宽窄差不多,写的时候要平衡。3、请学生描红,描红以后再说说自己在写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4、学生书写,老师巡视指导。5、进展全班评比。三、谈感受,说收获。第二课时教学目的:1、熟读并积累含有动物名称的成语,并能选择一两个说话。2、有主动识字的愿望,继续培养爱阅读,爱积累的好习惯。重点难点:熟读并积累含有动物名称的成语,并能选择一两个说话。教学过程:一、谈动物引入新课。1、师:孩子们喜欢哪些动物?2、全班交流。3、师:这些动物,有的凶残、有的温顺,有的肥大、有的瘦小。但是一放到词语中,他们却有着另外一层意思。我们吧!二、日积月累1、出示成语,读一读。狼吞虎咽惊弓之鸟胆小如鼠龙飞凤舞漏网之鱼如虎添翼鸡呜狗吠害群之马如鱼得水2、指名朗读,同桌读,全班齐读。3、请圈出成语中的动物名称。4、大概理解成语的意思。5、再读成语,边读边体会。6、你还理解哪些成语里也含有动物名称?说一说。7、我会选择一两个成语说话。如:妈妈做的饭真香,我狼吞虎咽的几下就吃饱了。三、我爱阅读:1、读一读。2、谁能说一说这篇文章讲了谁和谁的故事?3、主要讲了他们的什么事?4、全班交流。四、老师总结,布置作业。小学二年级上语文教案9教学目的:1.认识“世、界”等14个生字,会写“歌、丛”等10个生字,理解“隹、鸟”偏旁表义的特点,会写“丛林、深处”等5个词语。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读出儿歌的节奏,体验儿歌带来的快乐。3.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兴趣,感受动物生活的自由和快乐,增强保护动物的意识。教学过程:一、激情导趣,引入新课1.猜谜语。(1)生在林中满山跑,身穿斑斓黄皮袄。百兽之中最凶猛,威风凛凛山大王。(老虎)(2)黑白衣服穿一套,黑框眼镜摘不掉。爱吃竹叶爱嬉戏,珍贵稀少是国宝。(熊猫)2.动物是我们的好朋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关于动物的儿歌——《拍手歌》。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初读儿歌,读准字音1.自由读儿歌,不会读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2.出示生字,读准字音。讀准翘舌音:世、深。读准平舌音:丛。读准前鼻音:锦、雁、深。读准后鼻音:孔、雄、鹰、丛、猛、灵。3.出示词语,辨析字音。锦鸡——风景深浅——上升森林——生灵雄鹰——声音猛虎——门口4.出示儿歌,大声正确地朗读。三、合作交流,自主识字1.生小组合作识字。(1)在认识生字时,我们通常会用到哪些方法?(猜谜语、加一加、看图识字……)(2)生四人小组讨论怎样记住本课生字,完成自主识字学习单。2.生交流识字好方法。(1)猜谜语识字。山倒下来压住了火。(灵)人靠在树边休息。(休)两人坐在木板上。(丛)(2)加一加识字。田+介=界钅+帛=锦亻+木=休犭+孟=猛羊+羽=翔从+一=丛(3)形近字识字。记——纪从——丛休——体锦——棉(4)笔顺识字。世:横竖竖横竖折界:先写“田”,再写“介”。(5)看图识字。游戏:看图喊名字(孔雀、锦鸡、雄鹰、大雁)。3.师指导点拨“隹字旁”生字:雀、雁、鹰。(1)仔细观察这三个字,你发现了什么?(它们都是“隹”字旁)(2)甲骨文的“隹”,字形像鸟,本义就是“短尾鸟的总名”。因此,带有“隹”字旁的字,一般都与鸟类有关。(3)古人多么聪明,在造字的时候借助形旁来表示意思。但是,“隹”也有作声旁的时候,如“堆、推、谁”,这时候那么与鸟无关。四、观察字形,书写生字1.仔细观察字形。(1)独体字。九:注意笔顺,第一笔撇,第____是横折弯钩。(2)左右构造。歌:左右宽窄相当,左边“哥”稍低。猫:左窄右宽,左右齐平。(3)上下构造。丛:上大下小,左“人”小,右“人”大,“一”要稳稳地托住上面的两个“人”。熊:上大下小,上半部的“能”左右齐平,下面的四点底,第一点偏左,第四点偏右。(4)半包围构造。友:撇画要写得舒展。2.生写字。同桌互评。五、品读儿歌,理解释疑1.接下来,我们就到精彩的动物世界去看一看。听老师读儿歌,说说动物世界有什么特点。(动物世界很新奇)(1)“新奇”和“新颖”有什么不同?(新颖是刚出现的,很少见的;新奇不光是表示刚出现的,而且是很奇特的。)(2)朗读第1节,理解动物世界新奇的特点。2.默读儿歌,圈出儿歌介绍了哪些动物,大声读读这些动物的名字。3.自由读儿歌,用“”画出动物是如何生活的,在四人小组里说说你最喜欢哪个动物朋友,为什么?4.生交流描写动物生活的语句,师相机点拨。(1)孔雀锦鸡是伙伴。①看图,孔雀和锦鸡都有美丽的羽毛,一样的特点让它们成为好伙伴。②联络生活实际:你在班里和谁是好伙伴?为什么你们会成为好伙伴呢?③展开想象说话:你觉得孔雀和锦鸡这两个伙伴在一起时,会说些什么?(2)天空雁群会写字。①理解“雁群”:看图,比照“一只雁”和“一群雁”。②拓展词语:一群大雁叫“雁群”;许多鱼聚集在一起叫——“鱼群”;一群鸡就叫——“鸡群”;一座山挨着一座山叫作——“群山”。③大雁迁徙的时候,为了平安,它们会聚集在一起,形成雁群。你们觉得雁群会写什么字呢?回忆一年级上册《秋天》中的相关句子:一群群大雁往南飞,一会儿排成个“人”字,一会儿排成个“一”字。④“天空雁群会写字”,这句话是把大雁当成人来写,写出了大雁飞行的特点。(3)丛林深处有猛虎。①理解“猛虎”:“猛虎”指的是凶猛的老虎。②拓展词语:特别凶猛的野兽就叫——猛兽;特别勇猛的士兵叫——猛士。③“丛林深处”是什么样的地方?(树林特别往里的地方)④拓展句子:丛林深处有猛虎;大海深处有鲨鱼;花丛深处有蝴蝶……5.动物都有自己的家,它们在自己家里生活得自由自在,无忧无虑。(1)齐读课文最后三节儿歌,说说你读懂了什么。(2)补充资料:华南虎、朱鹮、长江中华鲟……你有什么想说的吗?为什么说保护动物是大事?(地球是人類和动物共同的家园,人类与动物互相依存,保护动物、保护环境是人类的责任。)(3)齐读最后三小节。六、朗读儿歌,熟读成诵1.这篇课文以拍手歌的形式,为我们描绘了动物在自然界里生活的美妙画面。听老师读儿歌,感受儿歌的节奏。2.儿歌每句话的节奏都是一样的,这样读起来,节奏感强,朗朗上口。让我们试着边拍手边诵读这首儿歌。(生自己拍手诵读、同桌互相拍手诵读……)3.背诵拍手歌:出示填空,引导填入动物名称来背诵整首儿歌。4.看图编儿歌:你会模拟课文中的说法,试着给其他动物编几句拍手歌吗?(你拍一,我拍一,蜜蜂花间采蜂蜜。你拍二,我拍二,早有蜻蜓立上头……)师小结:读着有趣的拍手歌,我们好似看到了人和动物和谐共处的美妙画面。让我们边拍手边诵读这首有趣的拍手歌。七、复习词语,练习稳固1.就要辞别动物朋友了,它们给同学们留了一封信,请大家帮助把它们不会写的生字词语填写完好。亲爱的小péngyou:你们好!地球是我们美丽的家园。你们看,雄鹰在天空飞翔;xióngmāo在竹林嬉戏;老虎cónglínshēnchù在奔跑。孔雀锦鸡的羽毛多么美丽,黄鹂和百灵在放声gēchàng。让我们一起快乐地生活吧!你们的动物péngyou2.师总结:动物和人类一样,都是大自然的孩子。我们要保护动物,和谐相处,共同保护美丽的大自然。八、总结全课,拓展延伸1.拍手歌是伴随着很多人一起成长的儿歌,它的内容很丰富,有关于动物的、植物的、环境保护的、卫生保健的、交通平安的……老师小时候也读过拍手歌,每次读到这首拍手歌,我都会回忆起自己的童年。2.出示《讲卫生拍手歌》《交通规那么拍手歌》。生拍手读。3.课后,同学们可以去阅读更多不同的拍手歌,在阅读中认识更多的汉字。小学二年级上语文教案10教学目的1、会认11个生字。2、学习运用字词句。3、学会书写“作、法、都、别”4个字。4、积累更多生字、词语,纯熟朗读古诗《梅花》。5、正确、流利地朗读《企鹅寄冰》,在阅读短文的根底上,展开合理的想象,初步理解非洲、南极不同的气候特点。重点、难点重点:认读11个生字,学会书写4个字,运用学过的字词句说一说、演一演。难点:纯熟朗读并理解古诗和短文。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字词卡片。课时安排建议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问题导入、兴趣识字师:同学们,去野外观察大自然的时候,你们会准备些什么呢?学生考虑问题,然后自由答复。1、认一认,读一读。〔1〕老师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含有课本中词语的图片。词语:手套帽子登山鞋运动裤地图水壶帐篷指南针〔2〕学生指认,并在课本上圈出生字,标注不认识的字。〔3〕老师出示这些字词的拼音卡片,指名认读。〔4〕老师示范领读,学生跟读。〔5〕学生“开火车”读,老师及时纠正错误。2、检查学习效果。老师遮掉字词的拼音,检查学生的认读结果。3、学生交流生字记忆的方法。〔1〕小组讨论记忆的方法。〔2〕全班同学分享识记的方法,老师适当点评。〔3〕老师讲解生字识记的方法。〔形声字、联想法〕二、字词句运用1、我会演。〔1〕学生自主认读“字词句运用”中的词语,并结合词组理解加点词的意思。〔2〕老师讲解加点词“迎、穿、甩甩、追、披、摇摇”。〔3〕学生分小组表演这些动作。2、我会说。〔1〕老师指名读句子。〔2〕老师举例讲解加点词例:放学了,我有时候走路回家,有时候坐公交车回家。平常我在书房里看书,在花园里种花,在树下画画,在院子里骑自行车、陪妹妹玩。〔3〕小组派代表用加点词说一说自己的日常生活。〔4〕老师点评,学生补充。三、我爱阅读1、老师用多媒体课件播放短文《企鹅寄冰》的录音,学生听录音,注意生字的读音和句子的读法,并标记自己不认识或不理解的词语。2、学生齐读,在读的过程中考虑这篇短文讲了些什么。3、学生合作讨论,集体交流。老师总结。〔给出局部生字词的解释〕4、学生考虑:谁给谁寄冰?从哪里寄到哪里?南极在哪里?非洲又在哪里?住在南极的企鹅为什么要给住在非洲的狮子大王寄冰呢?狮子大王收到了冰吗?5、老师指名答复,然后补充点评,给予鼓励6、学生考虑学完这篇短文,问题都解决了吗?为什么企鹅寄给狮子大王的是冰,而狮子大王收到的却是水?你们从中知道了什么?四、课堂小结1、老师指名认读词语。2、学生根据给出的字词,表演动作或者说句子。3、学生考虑:狮子大王在给企鹅写的第一封信中写了些什么呢?五、课后拓展课后找一找还有哪些和野外活动有关的词语。小学二年级上语文教案11一、教材简说一位外国作家说:每一个儿童都是一名诗人。是的,儿童充满了想象力、创造力,他们希望认识社会、改造自然。在儿童的心灵里,有着赤子般的真情,有着火山喷发般的力量。虽然他们往往只能“假设”,但是这些“假设”都是他们对生活、对大自然的独特认识,是他们对美妙事物的向往和追求。《假设》一诗,借“马良的神笔”,表达了对小树、小鸟、残疾人发自内心的关爱。这些关爱,显示了儿童一颗博大而纯真的心。朗读这首诗,学生可能会产生许多共鸣,也可能会产生许多新的“假设”,还可能产生写诗的冲动。这都要建立在关爱之情的培植根底上。我们要通过这篇课文的教学,启发学生关爱别人,关爱生活,关爱环境。二、学习目的1.认识9个生字。会写8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有关爱别人、关爱环境的愿望。三、教学建议〔一〕识字写字1.语境认读。让学生自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一读。2.采用多种方式识记字形。如,用换偏旁的方法识记〔拉-泣、摇-遥、澡-操〕;用加偏旁的方法识记〔寸-寻、良-食、建-健〕。3.稳固运用所学的生字。〔1〕组词运用。粮食、缩小、遥远、仁慈。〔2〕迁移识字。老师为学生提供一段新的文字,让学生从中找出刚刚学过的生字。〔3〕说话应用。将本课所学的生字自编一段话,让学生尝试运用所学的生字。4.指导写字。书写前,可以引导学生观察本课要写的八个字,先找一找容易写错的字和不容易写好的字,在学生观察发现的根底上进展写字指导。容易写错的字有:“哭〔少点〕、食〔最后一点写成捺〕、体〔少横〕”。记忆易错字,可以引导学生编顺口溜,如,“一只小狗两张嘴〔哭〕”。比拟难写好的字是“操、场”。“操”字的书写关键是要把右边写好,而写好右边的关键是把上面品字写好。写“品”时,三个口要小而扁,要给下面的木字留出位置。“场”字的书写关键是要把右边的横折折钩写好:横宜短;第二折要与横平行;第三折要向里收。〔二〕朗读感悟老师或学生讲述《神笔马良》的故事。1.读通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程序:范读:正字正音,让学生体会课文感情基调。自由读:熟悉课文,要求读正确,读通顺,并读出适当的语气。复述:用自己的话来表达课文的大致内容。2.朗读指导。诗歌的朗读讲究节奏、韵律的变化,随着情感的变化起伏,朗读的语气、语速、轻重、缓急都要有所不同。指导朗读要注意的是,重在感悟,不要过分强调声音形式和技巧。这首诗的朗读有两个难点:一是每段的句式相对一致,朗读时却不能一样,应该有一定的变化。二是各段所描绘的对象不同,朗读时应该突出各自不同的形象。打破难点的方法,最好是通过老师的范读来感染学生,带动学生的朗读。重点指导读好下面的句子。〔1〕假设我有一支/马良的神笔。这句话在这首诗中出现了四次,可以按下面的提示指导朗读。读第一次时,起音舒缓一些,停顿长一点,造成一定的悬念。读第二次时,语速加快,形成一种关注下面事物的急迫心情。读第三次时,重读“马良的神笔”。强调“马良的神笔”,意思是下面讲的事更重要。读第四次时,声音由重到轻,语速由快到慢。〔2〕“画一个红红的太阳”“画许多好吃的谷粒”“画一双好腿”。读这些语句时,感情也不一样。第一个是兴奋,第二个是喜悦,第三个是沉重。3.读熟课文,背诵课文。〔三〕理论活动课文最后一段,没有说为谁画什么,可让学生发挥想象,仿照课文,说或写一段诗歌,还可以用图画来表现自己想象的内容。四、教学设计举例片断:朗读感悟1.朗读指导。〔1〕指名个别读课文。〔2〕重点句段的朗读训练和指导。“假设我有一支/马良的神笔。”这句话在这首诗中出现了四次,朗读时怎样处理?“画一个红红的太阳”“画许多好吃的谷粒”“画一双好腿”。这三处感情有什么不同?应怎样朗读?〔3〕学生再读,老师范读,用多种形式让学生练习读。〔4〕读熟课文,背诵课文。〔5〕创设情境诵读课文。一是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与课文有关的画面;二是用声音创造画面形象;三是用笔画出这些画面。2.朗读比赛。以小组为单位进展比赛。各组选一名代表参赛,全班同学当评委。小学二年级上语文教案12一、教学目的【知识与技能】1.能借助拼音读准“蝴蝶、麦苗”等生字的字音。2.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这些生字,并为生字组词。3.可以正确朗读课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按标点停顿。4.能在田字格中描写“季、肥、忙、吹、农”等生字。【过程与方法】1.可以通过不同形式的游戏,稳固所学习的生字。2.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进展儿歌的改编。【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诵读儿歌、改编儿歌,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二、教学重点学习“蝴蝶、麦苗”等生字,并可以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儿歌。三、教学难点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进展儿歌的改编。四、教学时间2课时五、教学准备教学课件、课前搜集有关四季的知识。【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欣赏音乐,激发情感播放歌曲《四季歌》。激发情感:小朋友,刚刚听得是____的一首民歌。我们今天要学的这首儿歌,它的名字叫《田家四季歌》,板书课题,指名读、齐读。二、初读诗歌,学习字词。1.自主借助拼音读诗歌。要求:〔1〕边读诗歌边圈画出生字。〔2〕自己不理解的地方做上标记。2.小组合作学习。〔1〕小组内互相读读生字。〔2〕说说自己认识了哪个生字?能告诉我们你是用什么好方法记住它的吗?交流自学的生字的方法。3.叫号游戏,稳固对生字的认识。如今我们来做个叫号游戏,看看你们是不是真的跟生字宝宝交朋友了,老师说出生字宝宝的名字看哪个小朋友能用最快的速度找出生字宝宝。4.听课文录音,整体感知。〔1〕如今我们该把生字宝宝送回课文里,让我们一起来听听课文录音,边听边想:儿歌里讲了四季中怎样的景物?边听边把它们圈出来。〔2〕生听课文录音。〔3〕你听到的是什么呢?根据生答板书,小朋友真聪明一下子就把这些景物都找出来了。三、朗读儿歌1.跟录音读课文。下面让我们跟着录音读读课文吧。小朋友读得轻些,注意听清楚录音里的字音和停顿。2.指名读诗歌。3.比赛读。四、作业设计回家把《田家四季歌》读给爸爸妈妈听。第二课时一、复习生字认读和课文朗读。1.指名读生字,领读生字。2.朗读诗歌展示。每个季节都有独特的风光。你最喜欢哪个,选你喜欢的读给大家听。二、理解儿歌:1.春季有什么?花、草、蝴蝶分别在干吗?麦苗、桑叶是什么样子?你感受到什么?〔我们可以感受到春天的活力勃勃。〕2.夏天人们在干吗?你感受到了什么?你有什么话想对在田间劳作的人说吗?3.秋天是一个怎样的季节?你从哪里感受到的?人们的心情怎样?4.冬天人们穿着什么?此时的人么还那么繁忙吗?从哪里感受到的?5.师生合作读。师:一年四季的风光那么有特色,又那么美,老师情不自禁地想来读读课文了,你们愿意和我合作一下吗?(师生配乐读儿歌)这样,你们还能和老师合作吗?三、稳固拓展,看图编儿歌:1.师:小朋友学得真好。下面老师要考考你,看看你是不是真的懂了。(1)一年四季,你最喜欢什么季节?为什么?可以用儿歌里的句子答复,也可以自己组织句子答复。(2)学生创编诗歌,2.师:一年四季的景物还有很多很多,我们来看看图,说说还有什么景物,好吗?可以说图上的,也可以说图上没有的。但是要求学着课文的样子说,你行吗?(生合作完成一首四季歌)3.展示读自己创编的诗歌。四、总结:一年四季的风光是多么优美,每个季节又有着特殊的景物。我们的大自然可真奇妙!希望我们小朋友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擅长观察,能发现周围的美。那么你也一定可以和课文的作者一样,写出大家喜欢的儿歌的。回家去和爸爸妈妈一起编一首属于你自己的季节歌或者四季歌。【教学板书】田家四季歌春夏秋冬【教学反思】本单元的教学目的是“读儿歌识字学拼音”,要求老师把握好识字与学拼音的关系,从而帮助学生顺利完成识字学拼音的双重任务。在本课的教学中,一方面识字仍是主目的,另一方面拼音教学也是教学重点,两者不可偏废。在教学中做到两者的有机结合,在《田家四季歌》一课教学中,我注意引导学生用识字带动拼音,用拼音促进识字,有效实现了两者的有机结合。小学二年级上语文教案13一、教材分析^p:《乌鸦喝水》是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一只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遇到一只瓶子,可是,瓶子里的水不多,瓶口又小,乌鸦喝不着水,乌鸦看到旁边有小石子,乌鸦把小石子一个一个放进瓶子,瓶子里的水渐渐升高,乌鸦就喝着水了,教育学生遇到问题要开动脑筋,积极想方法解决。二、教学目的:1、认识“乌”“鸦”等9个生字,会写“可”、“石”等6个字。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会背诵课文。3、懂得遇到问题要开动脑筋,积极想方法解决。三、教学重难点: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识字和朗读;难点:学生从文章中体会乌鸦遇到问题肯动脑筋,遇到问题积极想方法的精神。四、课前准备:课件五、教学过程:〔一〕、看图激趣,提醒课题。师:〔课件出示图片〕图上画的是谁呀?〔乌鸦〕快把漂亮的小手举起来和老师一齐写〔师板书“乌鸦”生书空〕。师:你都知道哪些有关乌鸦的故事?1、〔我知道有一个成语叫“羔羊跪乳乌鸦反哺”,乌鸦是传统公认的孝顺自己父母的鸟。小乌鸦看着衰老的母亲,哽咽着说:“妈妈,我很好。您如今年纪大了,该享享清福了。以后,我来养活您,一定让您吃得饱饱的!”从此以后,小乌鸦天天都去捉虫给妈妈吃,人们都夸小乌鸦是个孝顺的好孩子。〕师;所以说乌鸦是一种很有灵性的动物,所以后人用“乌鸟之情”比喻奉养父母长辈的孝心。2:我还知道“乌合之众”,这个成语是指像一群乌鸦聚在一起的一帮人、指无组织,无纪律的人群、师;这个词是贬义词,我们应该成为遵守纪律的集体。3、我知道“、鸦雀无声”,就是连乌鸦麻雀的叫声都没有。是指什么声音都没有.形容非常静,人们默不做声。师:大家听,如今大家就是这样4乌鸦和狐狸的故事讲的是:一天,乌鸦叼来一块肉,站在树上休息,被狐狸看到了。很想从乌鸦嘴里得到那块肉。由于乌鸦在树枝上嘴里叼着肉,狐狸没有方法在树下得到。狐狸只好赔着笑您的嗓子真好,谁都爱听您唱歌,您就唱几句吧?“乌鸦听了非常得意,就快乐地唱了起来。刚一张嘴,肉就从嘴里掉了下去。狐狸叼起肉就钻到洞里去了,只留下乌鸦在那里“歌唱”。师:乌鸦在干什么?师:这就是我们要学的内容《乌鸦喝水》板书喝水,齐读课题,喝是要求“会认”字,跟老师读一遍,它是什么偏旁〔口〕为什么是口字旁?生:因为喝水时想要用口,所以是口字旁。〔二〕、初读感知〔随文识字〕1、师:下面老师就和你们一起走进这个故事!听老师读课文注意听清要每个字的读音,特别要注意在你预习时圈画生字词的读音。边听边考虑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谢谢,你想不想和老师读得一样好?2、师:那就开场自由读课文吧!然后多读读不认识的字在课文中圈出的生字。3、评价学生的读书3、指名分段读课文,想一想每个自然段都讲了什么。N1:喝不着水n2想方法n3喝着水〔1〕、谁敢读第一自然段,其他同学要学会倾听,在心里默默跟着读。请你找出哪些是生字?〔渴、瓶〕,〔2〕谁来领着读一读;生:〔读文,找出“口渴”、“到处”瓶子师板书〕请小老师领读词语两遍师:〔“口渴”〕口和渴都读三声,跟老师读你能告诉大家口渴时什么感觉吗?生:口渴时嘴里很干,想喝水。师:所以渴是三点水旁。师:〔到处〕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到处”指什么?生:到处指乌鸦口渴了,找了许许多多的地方。生:到处指乌鸦这儿找找,那找找。处处‘各处〔2〕、师:出示瓶子师:谁能告诉大家书中乌喝水的瓶子是什么样的?生:____课件:出示句子:“可是,瓶子里的水不多,瓶口又小,乌鸦喝不着水,怎么办呢?”指导朗读:你看他说的多完好啊!他会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嘴够不着水,嘴会卡在瓶口出不去、喝不着水〕那这时他的心情会怎样的?谁又能读出来?小组比赛读,大家来评价。模拟优秀组齐读〔3〕、师:乌鸦多想喝到水呀!他发现了什么?我们来看第二自然段,谁又找出了生字〔石、方法〕〔生读文指出“旁边”、“方法”师出示词卡并板书〕小老师领读词语师:指生读“旁边”看图,谁的旁边有许多小石子呀?生:瓶子旁边有许多小石子。师:向大家介绍一下,你的旁边是谁呀!〔生介绍〕看来“旁边”是指离我们比拟近的。乌鸦从他的旁边就找到了材料,说明了乌鸦有什么特点?〔多种方式认读“方法”〕你是怎么认识这个字的,指导写字。〔4〕、师乌鸦想出了什么方法?它喝到水了吗?谁敢读第3段。找出生字〔渐〕渐渐,____课件出示重点句:瓶子里的水渐渐升高,乌鸦就喝着水了。〔5〕指导朗读:同桌练读,比照他们读的有什么不一样或者师生对读,渐渐读时语速要慢一些!一点一点地上升〔6〕课后读读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