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江苏省苏州市高二(下)期末语文试卷_第1页
2020-2021学年江苏省苏州市高二(下)期末语文试卷_第2页
2020-2021学年江苏省苏州市高二(下)期末语文试卷_第3页
2020-2021学年江苏省苏州市高二(下)期末语文试卷_第4页
2020-2021学年江苏省苏州市高二(下)期末语文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2020-2021学年江苏省苏州市高二(下)期末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1小题,19分)1.(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材料一伴随三星堆遗址考古新发现的揭晓,人们的目光再一次聚焦于这片神奇的土地。那些关于三星堆的传说,都找到答案了吗?三星堆是外星文明吗?硕大的耳朵、前凸的双眼、咧到耳根的大嘴巴……有“吃瓜群众”认为,三星堆是外星文明,三星堆奇异诡谪的青铜大面具、青铜立人像、青铜神树等文物是外星人的作品。对此说法专家坚决反对。以三星堆为代表的古蜀文明是中华文明起源多元一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三星堆出土的文物中,青铜尊、青铜曇以及玉璋、玉琮、玉璧、玉戈等与黄河流域一致,显示三星堆具有中华文化的共同属性。此次三星堆新发现的黄金面具跟金沙的黄金面具是同款,不止黄金面具,两个遗址有不少文物“撞款”。网友认为三星堆的人“搬家”到金沙了。专家认为,金沙文化是对三星堆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两者共同成为古蜀文明发展脉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三星堆挖出“愤怒的小鸟”同款猪?就在去年7月,在三星堆周边发现重要遗址——联合遗址,出土大量文物。其中,有个泥塑陶猪呆萌可爱,与“愤怒的小鸟”中的反派绿猪极其相似,网友惊呼:莫非这就是“愤怒的小鸟”的前身?专家分析认为,出土这只泥塑陶猪的联合遗址应该是三星堆古城遗址周边的一个重要聚落,出土了大量和三星堆类似的文物。不止有“反派绿猪”,联合遗址还出土和复原了大量的高柄豆、镂空圈足豆(盘)、小平底罐等。“青铜大立人”手中举着“自拍杆”?在三星堆众多的青铜雕像中,“青铜大立人”的知名度颇高。其整体形蒙典重庄严,双手环握中空。专家讨论认为,“青铜大立人”手握的,可能是象牙,其身份似乎是具有通天异秉的古蜀“大祭司”。(摘编自王鹏施雨岑童芳《关于三星堆的N种传说,找到答案了吗?》)材料二三星堆遗址“上新”,为何能点燃大众热情?笔者认为,除了其在历史学、考古学领域的重要意义之外,考古发掘所使用的新技术手段、新传播方式也是吸引大众关注的重要原因。如首次对大型青铜器进行提取,并在提取中使用3D打印技术,让网友如临其境般看到文物如何重生;又如在考古发掘现场采用“传统媒体+新媒体”联合直播的方式全景呈现,力求在最大范围、最大限度地向公众展示文物之美、考古工作之严谨。生动形象的宣传手段也为此次考古发掘增粉不少,如用“火锅”形容出土文物“陶三足炊器”,网友大呼有趣;黄金面具出土后,考古工作者对其进行了细心修复,精美的文物惊艳了网友,他们纷纷进行二次创作,在网上形成了“刷屏”式传播。事实证明,大众对这些“高冷”学科是有探究需求的,而“高冷”学科也需要被大众了解、理解,从而获得更广泛的支持,更大的发展空间。盛世修史,明时修志。考古学的兴盛是国家整体实力蒸蒸日上的体现,从“考古女孩”钟芳蓉的故事到三星堆“再醒惊天下”,我们一次次感受到了考古学的魅力,看到了公众对考古学关注度的显著提高,看到了人民群众日益增强的文化自信。三星堆遗址“上新”掀起的“考古热”,也将成为一针强心剂,助推考古学的兴盛,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摘编自魏燕《三星堆“上新”何以掀起“考古热”?》)材料三三星堆祭祀坑是三星堆遗址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这个文明体系的,还有成都金沙遗址、十二桥遗址等青铜时代的遗存,我们可以将其统称为“三星堆文明”。综观学术界对于这个前所未有的重要考古发现的认识,除了对其考古学年代、祭祀坑的性质功能、出土青铜器玉器在中国青铜时代与其他考古文化之间的异同提出一些观点之外,最大的悬案始终未能解决:这样一个具有高度发达水平的古国、古族和古文明,为何至今还没有发现类似商代甲骨文那样的文字系统?社会公众最为关心的问题仍然聚焦在三星堆文明究竟从哪里来,又为何显示出如此之多的神秘色彩等问题上。在科学的解释尚未明确之前,各种猜测与想象可谓铺天盖地。我个人多年来一直认为,要寻找到科学阐释三星堆文明的路径,考古学者和历史研究者唯有放宽眼界,将其置于世界文明的视野之下,或可找到正确的答案。无可否认,三星堆的考古发现是世界级的考古发现,完全可以列入世界最为著名的考古发现之列。我国著名学者李学勤先生曾经指出:“三星堆发现的重大价值还没有得到充分的估计。实际上,这一发现在世界学术史上的地位,完全可以与特洛伊或者尼尼微相比。”在以往的传统学术观念中,夏、商、周三代文明所代表的中国青铜时代文明,最为基本的文化特征,是以青铜礼器为中心,形成一整套礼仪制度而彰显天下,代表国家权力与等级秩序。三星堆的考古发现则显示,中原地区形成的这套礼仪制度也影响到遥远的古蜀地区。但我们不能避而不见的是,三星堆同时还存在着以黄金“权杖”、象征权力与威望大小不等的青铜人像、神像、黄金面具等来表达和显示等级与权力的另一套体系。这就极大地丰富了中华文明起源和形成过程中的文化内涵,让人们第一次认识到,除了中原地区严整、规范的青铜“列鼎”所代表的礼仪制度之外,在广阔的中国大地上,还有着与欧亚大陆青铜时代相类似的表达。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以我国黄河流域为中心形成的商周青铜文明,不仅辐射影响到整个早期中国,也同时影响到历史上的“东亚文化圈”。但是,在这个固有的青铜文明体系中,三星堆很显然出现了诸多新的文化因素,它既有中原青铜文明中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器物,同时又创造出高大的青铜人像(或神像)和头像,大量使用黄金制品——包括制作黄金“权杖”、用黄金面罩覆盖于青铜头像表面,崇拜很可能与“太阳神”“宇宙树”有关的青铜神树等诸多以往在东亚青铜文明体系中所罕见的新事物,从而同时具有东西方文明交融的特点,成为中华大地上早期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成果。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以来,对于三星堆文明的探寻一直没有停止过,但是与全球世界级的古代文明成就相比较,现有的考古发现和研究还不足以全面展现三星堆文明的整体面貌。我们期待着考古工作者通过不懈的努力、扎实的工作,实现中外学术界多学科的协同攻关。作为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最伟大成就之一的三星堆文明,必将以其雄伟的身姿傲立于世界民族文化之林。(摘编自霍巍《三星堆祭祀坑发掘的世界性意义》)(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金沙文化与三星堆文化有高度的相似性,它们之间有不少文物“撞款”,有专家认为金沙文化晚于三星堆文化。B.三星堆出土“愤怒的小鸟”同款猪、举着“自拍杆”的“青铜大立人”等文物,这些都是中华文明的生动样态。C.本次三星堆文物的考古发掘使用的新技术手段、新传播方式吸引了大量网友关注、近距离观察并直接参与其中。D.三星堆“上新”让人民群众感受到考古学的魅力,引发公众对考古工作的积极关注,这一现象是文化自信的表现。(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材料中关于三星堆的N种传说,面对公众的各种好奇与猜想,专家一一给予了回答,化解了人们长期以来的种种疑惑。B.网友们对三星堆出土文物进行精心修复并二次创作,在网上“刷屏”式传播,体现了大众对“高冷”学科的探究需求。C.三星堆考古发现显示,除了中原地区青铜礼仪制度之外,在广阔的中国大地上,还有着与欧亚大陆青铜时代类似的表达。D.我国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开始一直没有停止对三星堆文明的探究,我们的研究发现与成果目前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3)下列对“三星堆文明”的推断,正确的一项是A.三星堆文明的出现,说明中华文明的起源可能是多元的。B.三星堆在青铜体系中表现出新的文化因素,曾影响全国。C.没有文字系统,让专家对我国发达的古文明产生过质疑。D.三星堆表达权力与等级的体系完全不同于青铜时代文明。(4)请简要概括材料二第一段的论证思路。(5)面对三星堆文明的各种猜测,作者从哪些方面阐述观点?请结合材料三概括。(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1小题,16分)2.(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拉网刘庆邦少年时,我曾两次参与拉网捕鱼,对这种集体性的捕鱼活动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我们村有十户人家自愿组合在一起,凑钱结成了一张前所未有的大网。每次用大网捕鱼时,各家至少出一名男子参与捕鱼活动。随网出工,分鱼时一并作为依据。这样重大的捕鱼活动,以前都是我父亲去。父亲死后,由我年迈的祖父去。祖父死后呢,就轮上我去了。暑期的一天午后,我们的捕鱼队伍直奔有大鱼出没的新河而去。这支临时召集起来的捕鱼队,年龄参差不齐。有爷辈的人,有叔辈的人,也有我这么个小字辈儿。他们都是青壮年,只有我自己是个未成年人,我觉出自己与这支捕鱼队不太协调,落落寡合地走在一边。随队参加捕鱼的事,是堂叔通知我母亲的。母亲见我不说话,提起了我父亲,我心里顿时就沉了,我答应了去。堂叔在村街上看见了我,喊的不是我的小名,而是全名全姓的学名,郑重地说:“去吧,现在学校放假了,不会耽误你的功课。”堂叔对我这样说话,我只能荣幸地点头服从。堂叔的父亲身亡时,堂叔不过十来岁,比我去参与集体捕鱼时的年龄还小一些。少年丧父的堂叔不知怎么就长成了一位独立的、颇具号召力的人物,不能不让人佩服。母亲对这件事重视得有些过头了。中午做好了汤面条,母亲先给我捞了一碗稠的。对我的姐姐、妹妹和弟弟们宣布似的说,我要跟着大网去逮鱼,出力大,饿得快,得多吃点稠的。我真想摇身一变,变成哪吒那样无所不能的人物,伸手把大鱼从新河里拎出来,抛向空中,再摔到岸上。在一片喜悦的对大鱼调侃似的宣战声中,大网就徐徐地下水了。河两岸分别有七八个人,每人手里拉着一根绳子。堂叔没有让我拉网,他让我等着拾鱼。我紧紧跟定运行中的大网,看着大网怀里的水面,盼望大鱼尽快投网。可大网拉出好长一段了,一次网也没起过。无鱼可拾,我无所事事,心里有些发空。记得那年发大水,父亲和堂叔他们到我们村东那条长河用大网堵鱼。夜里,父亲把一领苇箔铺在河堤上,让我在箔上睡觉。我看了会儿星星和鼓火女,听了一会儿蛙鸣,就睡着了。朦胧中,我听见父亲他们发出一阵又一阵欢呼。既然接替父亲来参加捕鱼,我心里就不那么轻松了。我们的大网从西头到东头彻底地拉了一遍,连大鱼的影子也没碰见。第二遍是自东向西往回拉时,太阳已经偏西,不那么毒辣了。两岸准备看热闹的人越来越多。暂时无热闹可看,他们就制造出一点热闹来。有一个人指着网前面,惊呼地说:“乖乖,翻了一个大花——”别人顺着他的手指看去,他说出的下半句是“——跟个大铜钱一样!”围观的人都开心地笑了。又有一个人如法炮制,手指着河中央说:“快看,一块白的!”还没等他说出下半句,嘴快的人已替他把包袱抖开了,说:“一块云彩!”于是大家又笑了。我生气了,皱着眉,紧闭嘴巴,恼怒地看着他们。可他们无视我的眼色,照样又说又笑。让我不解的是,堂叔他们一点也不着恼,人家笑,他们也跟着笑。堂叔还舍不得那些人走开似地说:“你们都不要走,等我们把大鱼拉上来,每人赏给你们一根鱼毛!”这笑话激起的笑声更高。堂叔发出了起网的口令,短促而突然,人们奋力把大网抬起来了。在大网还没有完全脱离水面时,大鱼就现了形迹,在网里东一头西一头乱窜,把仅剰的水犁得哗哗作响。当大网抬离了水面,大鱼就作不了浪了,只在网里扭着身子瞎跳。我被突如其来的大鱼和人们的欢呼镇住了,一时喉头发紧,喊叫不成,只觉得鼻腔和眼睛里都是热辣辣的。大鱼一个打挺,尖嘴插在一个网眼里,轻轻把嘴一张,网就破了,闪着水光的流线型身体,穿过网洞,划过一道优美的直线,水花很小地直落在水里去了。这时我产生了一个奇怪的念头,要是父亲还活着,要是父亲来参加捕鱼,也许大鱼就不会逃脱了。看着大鱼落水的地方,堂叔哈哈笑着,用亲切和调侃的语调对大鱼说:“看老子下次怎么收拾你。”就这样,我的伤感被冲淡了,眼泪始终没有流出来。在我平静下来后,堂叔才跟我说话,问我怎么样,好看吗?我说好看。在回村的路上,堂叔他们还在议论大鱼的事。他们认出来了,这条大鱼叫黄劫。它是淡水河中的霸王,能力和地位类似海洋中的鲨鱼。直到我们学校放寒假,堂叔才组织了第二次针对黄劫的捕捞行动。听母亲说,有一天刮北风,天气很冷,有人向堂叔建议,可以去拉网了,不然的话,等河里结了冰就逮不成黄劫了。堂叔没有同意。堂叔没有说过坚持等我的道理,我也想不明白,堂叔为什么非要带着我这个无关紧要的少年人参加捕鱼。要是回老家去问堂叔,堂叔也许会说明白。但,我的堂叔,他……他也去世好多年了。那天下着小雪,河坡里一片白。我看见,大网上次被黄劫撑破的洞已经补上了。整张大网用新鲜的猪血重新喂过,补过的地方不是很显眼。这时我有了一个主意,觉得网破的地方不应补成原来的样子,而应该利用破洞接成一个长长的袖兜。那样的话,黄劫一栽到袖兜里,就束手就擒了。我的主意没有说出来,大网已经下水了。跟堂叔估计的一样,到了冬天,黄劫的本领就施展不开了。黄劫被大网抬出水面后,只蹦跳了几下,就望着飘雪的天空,无可奈何地倒下了。切断分鱼的时候,我没有去,母亲去了。母亲分回的不是鱼头,也不是鱼尾,而是鱼的中段,是一滚儿细白的鱼肉。母亲把鱼肉切成小块儿,拌点面,用油一煎,烧成了一锅很香的鱼汤。在喝鱼汤之前,母亲对我姐姐说:“这鱼是你弟弟逮的,吃吧。”母亲对我妹妹和弟弟说:“这鱼是你哥哥逮的,吃吧!”我也听见了。(有删改)(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中写我家参加捕鱼活动人选变动,由父亲到祖父再到我,以平和冷静的语调诉说着家庭生活的艰难。B.小说中村民围观拉网这段文字,以众人的哄笑表现了乡村民众的庸俗无聊,类似于鲁迅笔下的看客形象。C.小说中写第一次捕鱼劳而无获,并回忆了父亲当年捕鱼的场景,强化了少年捕鱼无所收获的心理压力。D.小说共写了三次捕鱼,以散文笔调展现乡村风土人情、习俗民风,体现出独特的地方特色和人文情怀。(2)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采用第一人称视角展现了“我”的内心世界,如写“我”眼中的堂叔形象,他的语言、神态等都凝聚着“我”对他真切而丰富的情感。B.文中堂叔他们讨论大鱼的情节,既照应了上文它轻易挣破渔网逃生致使捕鱼队劳而无获的情节,也为下文堂叔他们决定冬天拉网作了铺垫。C.作者用极富乡土本色的语言来书写乡村生活的惬意美好,使作品富有浓郁的地方风情和生活气息,质朴亲切,给人以激流涌动的情感力量。D.本文多处截取了打动人心的细微片段,通过符合生活逻辑与心理逻辑的细节,展现作品中“我”在成长历程中苦涩又不失温情的人生体验。(3)简析堂叔对“我”成长的重要作用。(4)小说结尾说,“在喝鱼汤之前,母亲对我姐姐说:‘这鱼是你弟弟逮的,吃吧。’母亲对我妹妹和弟弟说:‘这鱼是你哥哥逮的,吃吧!’我也听见了。”“我”听见了什么?请作简要概括。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1小题,20分)3.(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蒯通,范阳人也,本与武帝同讳。汉将韩信引兵将东击齐。闻汉王使郦食其说下齐,信欲止。通说信曰:“将军受诏击齐,而汉独发间使下齐,宁有诏止将军乎?何以得无行!且郦生一士,伏轼掉三寸舌,下齐七十余城,将军将数万之众,乃下赵五十余城。为将数岁,反不如一竖儒之功乎!”于是信然之,从其计。齐王以郦生为欺己而亨之,因败走。信遂定齐地,自立为齐假王。蒯通知天下权在信,欲说信令背汉。信曰:“汉遇我厚,吾岂可见利而背恩乎!”通曰:“语曰:‘野禽殚,走犬亨;敌国破,谋臣亡。’且勇略震主者身危,功盖天下者不赏。”信遂协通。后信谋反被诛,临死叹曰:“悔不用蒯通之言!”乃诏齐召蒯通。通至,上欲亨之,曰:“若教韩信反,何也?”通曰:“狗各吠非其主。当彼时,臣独知齐王韩信,非知陛下也。且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高材者先得。天下匈匈,争欲为陛下所为,顾力不能,可律诛邪!”上乃赦之。至齐悼惠王时,曹参为相,礼下贤人,请通为客。初,齐王田荣怨项羽谋举兵畔之劫齐士不与者死齐处士东郭先生在劫中强从及田荣败丑之入深山隐居客谓通曰:“先生之于曹相国,拾遗举过,显贤进能,齐国莫若先生者。先生知东郭先生世俗所不及,何不进之于相国乎?”通曰:“诺。臣之里妇,与里之诸母相善也。里妇夜亡肉,姑以为盗,怒而逐之。妇晨去,过所善诸母,语以事而谢之。里母曰:‘女安行,我今令而家追女矣。’即束缊请火于亡肉家,曰:‘昨暮夜,犬得肉,争斗相杀,请火治之。’亡肉家遽追呼其妇。故里母非谈说之士也,束缊乞火非还妇之道也,然物有相感,事有适可。臣请乞火于曹相国。”乃见相国。(节选自《汉书•蒯通传》)[注]①齐悼惠王:汉高祖刘邦庶长子刘肥,汉高祖六年受封齐王。(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齐王田荣怨项羽谋举兵/畔之/劫齐士/不与者死/齐处士东郭先生在劫中/强从及田荣/败/丑之/入深山隐居/B.齐王田荣怨项羽/谋举兵畔之/劫齐士/不与者死/齐处士东郭先生在劫中/强从/及田荣败/丑之/入深山隐居/C.齐王田荣怨项羽谋举兵/畔之/劫齐士/不与者死/齐处士东郭先生在劫中/强从/及田荣败/丑之/入深山隐居/D.齐王田荣怨项羽/谋举兵畔之/劫齐士/不与者死/齐处士东郭先生在劫中/强从及田荣/败/丑之/入深山隐居/(2)下列对文中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同讳,即同名。古人讲究避讳,蒯通原来名叫蒯彻,因为与汉武帝刘彻同名,所以后人将他改称为蒯通。B.假王,文中指暂代之王。假,即“临时的,代理的”,文言文中与“署”“权”“摄”等有相近的含意。C.处士,是对有德才而隐居不愿做官者的称呼,也泛指未做官的士人。“士”,是官吏与知识分子的通称。D.拾遗,文中指捡取他人遗失之物。后演变为一种官衔,如唐代左右拾遗,专司讽谏,以匡正人主之过失。(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蒯通谋略高超,助韩信扩张权势。在郦食其成功游说齐国投降的情况下,蒯通仍然鼓动韩信攻齐,韩信最终平定齐地,自立假王;而郦食其不幸惨死。B.蒯通识见敏锐,劝韩信背叛汉王。蒯通以“江山稳固之后,国君就会残害功臣”来劝诫韩信,并预料韩信功高震主的危险结局,极具洞察力和预见性。C.蒯通辩才无碍,使刘邦赦免自己。面对高祖的责问,蒯通用典取譬,一番花言巧语,成功隐瞒了自己曾游说韩信背汉自立的事实,最终得以死里逃生。D.蒯通能力出众,替曹参谋议政事。作为幕宾,他善于检举过失,全力辅佐曹参,有人评价其在识才荐人方面,齐国无人能及,请他向曹相国荐举贤才。(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将军受诏击齐,而汉独发间使下齐,宁有诏止将军乎?何以得无行!②天下匈匈,争欲为陛下所为,顾力不能,可歹单诛邪!(5)请指出蒯通所说的“臣请乞火于曹相国”句中“乞火”一词的意思。(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1小题,9分)4.(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巴江郑谷①乱来奔走巴江滨,愁客多与江徼人。朝醉暮醉雪开霁,一枝两枝梅探春。诏书罪己方哀痛,乡县征兵尚苦辛。鬓秃又惊逢献岁,眼前浑不见交亲。[注]①诗题下原注:“时僖宗省方南梁。”郑谷,唐朝末期著名诗人,今江西宜春人。(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中的“愁”字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既包含了个人的怨愁,也糅合了时代的悲愁。B.雪过天晴,梅花报春,这让朝暮借酒浇愁而度日的诗人暂得安慰,不快之情也稍有缓解。C.“献岁”即进入新的一年,指一年之始;与上文的“雪”“一枝两枝梅探春”形成照应。D.时序更替,新春又至,尾联表达了诗人年老体衰的感慨,以及“每逢佳节倍思亲”之情。(2)郑谷诗素有“诗史”之称,这首诗反映了当时的哪些社会现实?(三)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5.(6分)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王磐《朝天子•咏喇叭》用“,”二句借说喇叭、唢呐的用途,讽刺宦官装腔作势,暗示其狐假虎威的嘴脸。(2)姜夔《扬州慢•淮左名都》中的“,”二句化用了杜牧的“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3)鹏鸠的特点一是飞必南翥;二是喜雌雄对鸣,叫声似“行不得也哥哥”。古典诗词中常用“鹧鸪”意象来表达幽恨哀思,比如唐、宋人的诗词“,”。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6.(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墨是书法绘画的用品,__①__,即“松烟墨”“油烟墨”和“油松墨”。松烟墨是采用松木烧烟,然后再加入胶和香料制作而成,墨色深重,但是缺乏光泽;油烟墨是采用桐油或菜油烧烟为主要原料,再掺入胶和香料制成,墨色黑而有光泽;油松墨是由松烟和油烟混合而成。作画时多用油烟墨,书法时油烟墨与油松墨皆可,因为它们不仅墨色黑、有光泽,而且质地较为细腻。辨别墨的品质优劣,首先要看质地是否细腻;___②___,尤以黝黑而发紫光者为上;再看所含胶质轻重,以不涩笔、不泥砚为其标准;最后听研磨或者叩击的声音,以细腻清脆为准则。徽墨是最有名的墨,被人们誉为“坚如石、纹如犀、黑如漆”。()。书画家公认徽墨“落纸如漆,万载存真”。据《徽州府志》记载,徽墨创产于晚唐时期,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徽墨”原名“奚墨”“李墨”。南唐时墨工奚超、奚廷圭父子被李后主册封为墨官,并赐给他们“国姓”李氏。从此之后,“李墨”便名闻天下。宋代宣和年间,李墨的产地歙州改名为徽州,“李墨”之名也就随之___③___。用徽墨书写或绘画,墨色经久不变,至今似漆有光,故徽墨被人称为“千秋光”,驰名中外。(1)下列各项中,与第一段中引号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他却在任上创办了一支“飞虎军”,铁甲烈马,威风凛凛,雄镇江南。B.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C.袁隆平说,我现在也是“90后”,今年91岁了,退休对我而言不存在。D.苏轼被贬惠州,写下了“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的诗句。(2)依次填入括号处的语句,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宜书宜画②舐纸不胶③香味浓郁④入纸不润⑤徽墨色泽黑润A.⑤①③④②B.⑤②④③①C.①⑤④②③D.①⑤③②④(3)下列有关“文房四宝”的对联,其中不是写“墨”的一项是A.佳制快传乌玉块,异香争羡紫霄峰。B.玉霞磨来浓雾起,银笔染处淡云生。C.云烟落笔光华耀,胶漆和香气味馨。D.五色艳争江令梦,一枝春暖管城花。(4)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5)请简要概括上面语段的主要内容,不超过40个字。四、写作(60分)7.(6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作。袁隆平说:“人就像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对此,你有什么感受和思考,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角度自选、题目自拟;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2020-2021学年江苏省苏州市高二(下)期末语文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1小题,19分)1.(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材料一伴随三星堆遗址考古新发现的揭晓,人们的目光再一次聚焦于这片神奇的土地。那些关于三星堆的传说,都找到答案了吗?三星堆是外星文明吗?硕大的耳朵、前凸的双眼、咧到耳根的大嘴巴……有“吃瓜群众”认为,三星堆是外星文明,三星堆奇异诡谪的青铜大面具、青铜立人像、青铜神树等文物是外星人的作品。对此说法专家坚决反对。以三星堆为代表的古蜀文明是中华文明起源多元一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三星堆出土的文物中,青铜尊、青铜曇以及玉璋、玉琮、玉璧、玉戈等与黄河流域一致,显示三星堆具有中华文化的共同属性。此次三星堆新发现的黄金面具跟金沙的黄金面具是同款,不止黄金面具,两个遗址有不少文物“撞款”。网友认为三星堆的人“搬家”到金沙了。专家认为,金沙文化是对三星堆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两者共同成为古蜀文明发展脉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三星堆挖出“愤怒的小鸟”同款猪?就在去年7月,在三星堆周边发现重要遗址——联合遗址,出土大量文物。其中,有个泥塑陶猪呆萌可爱,与“愤怒的小鸟”中的反派绿猪极其相似,网友惊呼:莫非这就是“愤怒的小鸟”的前身?专家分析认为,出土这只泥塑陶猪的联合遗址应该是三星堆古城遗址周边的一个重要聚落,出土了大量和三星堆类似的文物。不止有“反派绿猪”,联合遗址还出土和复原了大量的高柄豆、镂空圈足豆(盘)、小平底罐等。“青铜大立人”手中举着“自拍杆”?在三星堆众多的青铜雕像中,“青铜大立人”的知名度颇高。其整体形蒙典重庄严,双手环握中空。专家讨论认为,“青铜大立人”手握的,可能是象牙,其身份似乎是具有通天异秉的古蜀“大祭司”。(摘编自王鹏施雨岑童芳《关于三星堆的N种传说,找到答案了吗?》)材料二三星堆遗址“上新”,为何能点燃大众热情?笔者认为,除了其在历史学、考古学领域的重要意义之外,考古发掘所使用的新技术手段、新传播方式也是吸引大众关注的重要原因。如首次对大型青铜器进行提取,并在提取中使用3D打印技术,让网友如临其境般看到文物如何重生;又如在考古发掘现场采用“传统媒体+新媒体”联合直播的方式全景呈现,力求在最大范围、最大限度地向公众展示文物之美、考古工作之严谨。生动形象的宣传手段也为此次考古发掘增粉不少,如用“火锅”形容出土文物“陶三足炊器”,网友大呼有趣;黄金面具出土后,考古工作者对其进行了细心修复,精美的文物惊艳了网友,他们纷纷进行二次创作,在网上形成了“刷屏”式传播。事实证明,大众对这些“高冷”学科是有探究需求的,而“高冷”学科也需要被大众了解、理解,从而获得更广泛的支持,更大的发展空间。盛世修史,明时修志。考古学的兴盛是国家整体实力蒸蒸日上的体现,从“考古女孩”钟芳蓉的故事到三星堆“再醒惊天下”,我们一次次感受到了考古学的魅力,看到了公众对考古学关注度的显著提高,看到了人民群众日益增强的文化自信。三星堆遗址“上新”掀起的“考古热”,也将成为一针强心剂,助推考古学的兴盛,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摘编自魏燕《三星堆“上新”何以掀起“考古热”?》)材料三三星堆祭祀坑是三星堆遗址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这个文明体系的,还有成都金沙遗址、十二桥遗址等青铜时代的遗存,我们可以将其统称为“三星堆文明”。综观学术界对于这个前所未有的重要考古发现的认识,除了对其考古学年代、祭祀坑的性质功能、出土青铜器玉器在中国青铜时代与其他考古文化之间的异同提出一些观点之外,最大的悬案始终未能解决:这样一个具有高度发达水平的古国、古族和古文明,为何至今还没有发现类似商代甲骨文那样的文字系统?社会公众最为关心的问题仍然聚焦在三星堆文明究竟从哪里来,又为何显示出如此之多的神秘色彩等问题上。在科学的解释尚未明确之前,各种猜测与想象可谓铺天盖地。我个人多年来一直认为,要寻找到科学阐释三星堆文明的路径,考古学者和历史研究者唯有放宽眼界,将其置于世界文明的视野之下,或可找到正确的答案。无可否认,三星堆的考古发现是世界级的考古发现,完全可以列入世界最为著名的考古发现之列。我国著名学者李学勤先生曾经指出:“三星堆发现的重大价值还没有得到充分的估计。实际上,这一发现在世界学术史上的地位,完全可以与特洛伊或者尼尼微相比。”在以往的传统学术观念中,夏、商、周三代文明所代表的中国青铜时代文明,最为基本的文化特征,是以青铜礼器为中心,形成一整套礼仪制度而彰显天下,代表国家权力与等级秩序。三星堆的考古发现则显示,中原地区形成的这套礼仪制度也影响到遥远的古蜀地区。但我们不能避而不见的是,三星堆同时还存在着以黄金“权杖”、象征权力与威望大小不等的青铜人像、神像、黄金面具等来表达和显示等级与权力的另一套体系。这就极大地丰富了中华文明起源和形成过程中的文化内涵,让人们第一次认识到,除了中原地区严整、规范的青铜“列鼎”所代表的礼仪制度之外,在广阔的中国大地上,还有着与欧亚大陆青铜时代相类似的表达。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以我国黄河流域为中心形成的商周青铜文明,不仅辐射影响到整个早期中国,也同时影响到历史上的“东亚文化圈”。但是,在这个固有的青铜文明体系中,三星堆很显然出现了诸多新的文化因素,它既有中原青铜文明中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器物,同时又创造出高大的青铜人像(或神像)和头像,大量使用黄金制品——包括制作黄金“权杖”、用黄金面罩覆盖于青铜头像表面,崇拜很可能与“太阳神”“宇宙树”有关的青铜神树等诸多以往在东亚青铜文明体系中所罕见的新事物,从而同时具有东西方文明交融的特点,成为中华大地上早期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成果。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以来,对于三星堆文明的探寻一直没有停止过,但是与全球世界级的古代文明成就相比较,现有的考古发现和研究还不足以全面展现三星堆文明的整体面貌。我们期待着考古工作者通过不懈的努力、扎实的工作,实现中外学术界多学科的协同攻关。作为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最伟大成就之一的三星堆文明,必将以其雄伟的身姿傲立于世界民族文化之林。(摘编自霍巍《三星堆祭祀坑发掘的世界性意义》)(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A.金沙文化与三星堆文化有高度的相似性,它们之间有不少文物“撞款”,有专家认为金沙文化晚于三星堆文化。B.三星堆出土“愤怒的小鸟”同款猪、举着“自拍杆”的“青铜大立人”等文物,这些都是中华文明的生动样态。C.本次三星堆文物的考古发掘使用的新技术手段、新传播方式吸引了大量网友关注、近距离观察并直接参与其中。D.三星堆“上新”让人民群众感受到考古学的魅力,引发公众对考古工作的积极关注,这一现象是文化自信的表现。(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CA.材料中关于三星堆的N种传说,面对公众的各种好奇与猜想,专家一一给予了回答,化解了人们长期以来的种种疑惑。B.网友们对三星堆出土文物进行精心修复并二次创作,在网上“刷屏”式传播,体现了大众对“高冷”学科的探究需求。C.三星堆考古发现显示,除了中原地区青铜礼仪制度之外,在广阔的中国大地上,还有着与欧亚大陆青铜时代类似的表达。D.我国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开始一直没有停止对三星堆文明的探究,我们的研究发现与成果目前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3)下列对“三星堆文明”的推断,正确的一项是AA.三星堆文明的出现,说明中华文明的起源可能是多元的。B.三星堆在青铜体系中表现出新的文化因素,曾影响全国。C.没有文字系统,让专家对我国发达的古文明产生过质疑。D.三星堆表达权力与等级的体系完全不同于青铜时代文明。(4)请简要概括材料二第一段的论证思路。(5)面对三星堆文明的各种猜测,作者从哪些方面阐述观点?请结合材料三概括。【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2)本题考查根据材料信息进行理解推断的能力。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理解和分析材料内容,做好选项和文章内容的比较辨别,确认正确选项。(3)本题考查根据材料信息进行理解推断的能力。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理解和分析材料内容,做好选项和文章内容的比较辨别,确认正确选项。(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圈出每段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观点、论据,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5)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此类题一般的答题模式为:第一步,找出题干中的关键词语,确定筛选对象;第二步,在把握全文内容要点的基础上,在文中找到题干信息对应的语句或段落并加以概括。【解答】(1)C.依据材料二“笔者认为,除了其在历史学、考古学领域的重要意义之外,考古发掘所使用的新技术手段、新传播方式也是吸引大众关注的重要原因。如首次对大型青铜器进行提取,并在提取中使用3D打印技术,让网友如临其境般看到文物如何重生”,“近距离观察并直接参与其中”错,网友“如临其境”,并非直接参与。故选:C。(2)A.依据材料三“在科学的解释尚未明确之前,各种猜测与想象可谓铺天盖地”,“化解了人们长期以来的种种疑惑”错,未化解种种疑惑。B.依据材料二“黄金面具出土后,考古工作者对其进行了细心修复,精美的文物惊艳了网友,他们纷纷进行二次创作,在网上形成了‘刷屏’式传播”,“网友们对三星堆出土文物进行精心修复”错,修复者是考古工作者,偷换主语。C.正确。D.曲解文意。依据材料三“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以来,对于三星堆文明的探寻一直没有停止过,但是与全球世界级的古代文明成就相比较,现有的考古发现和研究还不足以全面展现三星堆文明的整体面貌”,“我们的研究发现与成果目前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错,我们的研究还很不够。故选:C。(3)A.正确。B.依据材料三“但是,在这个固有的青铜文明体系中,三星堆很显然出现了诸多新的文化因素,它既有中原青铜文明中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器物,……从而同时具有东西方文明交融的特点,成为中华大地上早期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成果”,“曾影响全国”错,于文无据。C.依据材料三“综观学术界对于这个前所未有的重要考古发现的认识,除了对其考古学年代、祭祀坑的性质功能、出土青铜器玉器在中国青铜时代与其他考古文化之间的异同提出一些观点之外,最大的悬案始终未能解决:这样一个具有高度发达水平的古国、古族和古文明,为何至今还没有发现类似商代甲骨文那样的文字系统?”,“让专家对我国发达的古文明产生过质疑”错,于文无据。D.依据材料三“三星堆的考古发现则显示,中原地区形成的这套礼仪制度也影响到遥远的古蜀地区。但我们不能避而不见的是,三星堆同时还存在着以黄金‘权杖’、象征权力与威望大小不等的青铜人像、神像、黄金面具等来表达和显示等级与权力的另一套体系”,“完全不同于青铜时代文明”错,是“中原地区形成的这套礼仪制度也影响到遥远的古蜀地区”。故选:A。(4)①依据材料二“三星堆遗址‘上新’,为何能点燃大众热情?”,首先提出问题:三星堆遗址“上新”,为何能点燃大众热情?②依据材料二“笔者认为,除了其在历史学、考古学领域的重要意义之外,考古发掘所使用的新技术手段、新传播方式也是吸引大众关注的重要原因”“事实证明,大众对这些‘高冷’学科是有探究需求的……”,然后从三星堆考古使用新技术手段、新传播方式及新宣传手段造成的影响和大众探究需求两个方面回答问题。(5)①依据材料三“我个人多年来一直认为,要寻找到科学阐释三星堆文明的路径,考古学者和历史研究者唯有放宽眼界,将其置于世界文明的视野之下,或可找到正确的答案”,研究视野:要放宽眼界,将三星堆置于世界文明视野之下,发现其世界意义。②依据材料三“这就极大地丰富了中华文明起源和形成过程中的文化内涵,让人们第一次认识到……”,学术意义:三星堆文化对中华文明有独特的贡献,丰富中华文明的文化内涵。③依据材料三“……从而同时具有东西方文明交融的特点,成为中华大地上早期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成果”,世界文化价值:三星堆文明可能是早期中外文化交流的灿烂结晶。④依据材料三“但是与全球世界级的古代文明成就相比较,现有的考古发现和研究还不足以全面展现三星堆文明的整体面貌”,研究现状:现在的考古发现和研究还不足以呈现三星堆的全貌,仍需协同努力。答案:(1)C(2)C(3)A(4)①首先提出问题:三星堆遗址“上新”,为何能点燃大众热情?②然后从三星堆考古使用新技术手段、新传播方式及新宣传手段造成的影响和大众探究需求两个方面回答问题。(5)①研究视野:要放宽眼界,将三星堆置于世界文明视野之下,发现其世界意义。②学术意义:三星堆文化对中华文明有独特的贡献,丰富中华文明的文化内涵。③世界文化价值:三星堆文明可能是早期中外文化交流的灿烂结晶。④研究现状:现在的考古发现和研究还不足以呈现三星堆的全貌,仍需协同努力。【点评】阅读社会科学类非连续性复合文本,首先,应梳理文本的结构,辨析清楚文本一共由几部分组成;其次,要根据材料的出处,从标题要素入手,整体把握各则材料的大致内容;最后,聚焦图表中的数据、报告中的结论、评论中的观点等关键信息,多元组合,整体把握非连续性文本的核心要义。有些文段没有明显中心句,必须对几个互有关联的句子进行意义整合,进而明确文本的主要观点。(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1小题,16分)2.(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拉网刘庆邦少年时,我曾两次参与拉网捕鱼,对这种集体性的捕鱼活动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我们村有十户人家自愿组合在一起,凑钱结成了一张前所未有的大网。每次用大网捕鱼时,各家至少出一名男子参与捕鱼活动。随网出工,分鱼时一并作为依据。这样重大的捕鱼活动,以前都是我父亲去。父亲死后,由我年迈的祖父去。祖父死后呢,就轮上我去了。暑期的一天午后,我们的捕鱼队伍直奔有大鱼出没的新河而去。这支临时召集起来的捕鱼队,年龄参差不齐。有爷辈的人,有叔辈的人,也有我这么个小字辈儿。他们都是青壮年,只有我自己是个未成年人,我觉出自己与这支捕鱼队不太协调,落落寡合地走在一边。随队参加捕鱼的事,是堂叔通知我母亲的。母亲见我不说话,提起了我父亲,我心里顿时就沉了,我答应了去。堂叔在村街上看见了我,喊的不是我的小名,而是全名全姓的学名,郑重地说:“去吧,现在学校放假了,不会耽误你的功课。”堂叔对我这样说话,我只能荣幸地点头服从。堂叔的父亲身亡时,堂叔不过十来岁,比我去参与集体捕鱼时的年龄还小一些。少年丧父的堂叔不知怎么就长成了一位独立的、颇具号召力的人物,不能不让人佩服。母亲对这件事重视得有些过头了。中午做好了汤面条,母亲先给我捞了一碗稠的。对我的姐姐、妹妹和弟弟们宣布似的说,我要跟着大网去逮鱼,出力大,饿得快,得多吃点稠的。我真想摇身一变,变成哪吒那样无所不能的人物,伸手把大鱼从新河里拎出来,抛向空中,再摔到岸上。在一片喜悦的对大鱼调侃似的宣战声中,大网就徐徐地下水了。河两岸分别有七八个人,每人手里拉着一根绳子。堂叔没有让我拉网,他让我等着拾鱼。我紧紧跟定运行中的大网,看着大网怀里的水面,盼望大鱼尽快投网。可大网拉出好长一段了,一次网也没起过。无鱼可拾,我无所事事,心里有些发空。记得那年发大水,父亲和堂叔他们到我们村东那条长河用大网堵鱼。夜里,父亲把一领苇箔铺在河堤上,让我在箔上睡觉。我看了会儿星星和鼓火女,听了一会儿蛙鸣,就睡着了。朦胧中,我听见父亲他们发出一阵又一阵欢呼。既然接替父亲来参加捕鱼,我心里就不那么轻松了。我们的大网从西头到东头彻底地拉了一遍,连大鱼的影子也没碰见。第二遍是自东向西往回拉时,太阳已经偏西,不那么毒辣了。两岸准备看热闹的人越来越多。暂时无热闹可看,他们就制造出一点热闹来。有一个人指着网前面,惊呼地说:“乖乖,翻了一个大花——”别人顺着他的手指看去,他说出的下半句是“——跟个大铜钱一样!”围观的人都开心地笑了。又有一个人如法炮制,手指着河中央说:“快看,一块白的!”还没等他说出下半句,嘴快的人已替他把包袱抖开了,说:“一块云彩!”于是大家又笑了。我生气了,皱着眉,紧闭嘴巴,恼怒地看着他们。可他们无视我的眼色,照样又说又笑。让我不解的是,堂叔他们一点也不着恼,人家笑,他们也跟着笑。堂叔还舍不得那些人走开似地说:“你们都不要走,等我们把大鱼拉上来,每人赏给你们一根鱼毛!”这笑话激起的笑声更高。堂叔发出了起网的口令,短促而突然,人们奋力把大网抬起来了。在大网还没有完全脱离水面时,大鱼就现了形迹,在网里东一头西一头乱窜,把仅剰的水犁得哗哗作响。当大网抬离了水面,大鱼就作不了浪了,只在网里扭着身子瞎跳。我被突如其来的大鱼和人们的欢呼镇住了,一时喉头发紧,喊叫不成,只觉得鼻腔和眼睛里都是热辣辣的。大鱼一个打挺,尖嘴插在一个网眼里,轻轻把嘴一张,网就破了,闪着水光的流线型身体,穿过网洞,划过一道优美的直线,水花很小地直落在水里去了。这时我产生了一个奇怪的念头,要是父亲还活着,要是父亲来参加捕鱼,也许大鱼就不会逃脱了。看着大鱼落水的地方,堂叔哈哈笑着,用亲切和调侃的语调对大鱼说:“看老子下次怎么收拾你。”就这样,我的伤感被冲淡了,眼泪始终没有流出来。在我平静下来后,堂叔才跟我说话,问我怎么样,好看吗?我说好看。在回村的路上,堂叔他们还在议论大鱼的事。他们认出来了,这条大鱼叫黄劫。它是淡水河中的霸王,能力和地位类似海洋中的鲨鱼。直到我们学校放寒假,堂叔才组织了第二次针对黄劫的捕捞行动。听母亲说,有一天刮北风,天气很冷,有人向堂叔建议,可以去拉网了,不然的话,等河里结了冰就逮不成黄劫了。堂叔没有同意。堂叔没有说过坚持等我的道理,我也想不明白,堂叔为什么非要带着我这个无关紧要的少年人参加捕鱼。要是回老家去问堂叔,堂叔也许会说明白。但,我的堂叔,他……他也去世好多年了。那天下着小雪,河坡里一片白。我看见,大网上次被黄劫撑破的洞已经补上了。整张大网用新鲜的猪血重新喂过,补过的地方不是很显眼。这时我有了一个主意,觉得网破的地方不应补成原来的样子,而应该利用破洞接成一个长长的袖兜。那样的话,黄劫一栽到袖兜里,就束手就擒了。我的主意没有说出来,大网已经下水了。跟堂叔估计的一样,到了冬天,黄劫的本领就施展不开了。黄劫被大网抬出水面后,只蹦跳了几下,就望着飘雪的天空,无可奈何地倒下了。切断分鱼的时候,我没有去,母亲去了。母亲分回的不是鱼头,也不是鱼尾,而是鱼的中段,是一滚儿细白的鱼肉。母亲把鱼肉切成小块儿,拌点面,用油一煎,烧成了一锅很香的鱼汤。在喝鱼汤之前,母亲对我姐姐说:“这鱼是你弟弟逮的,吃吧。”母亲对我妹妹和弟弟说:“这鱼是你哥哥逮的,吃吧!”我也听见了。(有删改)(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BA.小说中写我家参加捕鱼活动人选变动,由父亲到祖父再到我,以平和冷静的语调诉说着家庭生活的艰难。B.小说中村民围观拉网这段文字,以众人的哄笑表现了乡村民众的庸俗无聊,类似于鲁迅笔下的看客形象。C.小说中写第一次捕鱼劳而无获,并回忆了父亲当年捕鱼的场景,强化了少年捕鱼无所收获的心理压力。D.小说共写了三次捕鱼,以散文笔调展现乡村风土人情、习俗民风,体现出独特的地方特色和人文情怀。(2)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CA.小说采用第一人称视角展现了“我”的内心世界,如写“我”眼中的堂叔形象,他的语言、神态等都凝聚着“我”对他真切而丰富的情感。B.文中堂叔他们讨论大鱼的情节,既照应了上文它轻易挣破渔网逃生致使捕鱼队劳而无获的情节,也为下文堂叔他们决定冬天拉网作了铺垫。C.作者用极富乡土本色的语言来书写乡村生活的惬意美好,使作品富有浓郁的地方风情和生活气息,质朴亲切,给人以激流涌动的情感力量。D.本文多处截取了打动人心的细微片段,通过符合生活逻辑与心理逻辑的细节,展现作品中“我”在成长历程中苦涩又不失温情的人生体验。(3)简析堂叔对“我”成长的重要作用。(4)小说结尾说,“在喝鱼汤之前,母亲对我姐姐说:‘这鱼是你弟弟逮的,吃吧。’母亲对我妹妹和弟弟说:‘这鱼是你哥哥逮的,吃吧!’我也听见了。”“我”听见了什么?请作简要概括。【分析】(1)本题考查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的能力。在仔细阅读本文的基础上辨析正误。(2)本题考查对文学作品艺术特色的分析与鉴赏能力。主要是文意、主旨、情感、人物的心理表述不当,错误选项一般都是不会引起争议的硬伤。(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次要人物形象作用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明确要求,把握次要人物的形象特点,接着分析主人公的形象特点,把握两种形象之间的关系,据此分析次要人物对主要人物的作用;再分析次要人物在情节推动上以及主旨揭露上的作用。(4)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基本能力。要善于抓住句中的关键词语,结合上下文段、手法,挖掘出它们的语境意义。【解答】(1)B.“表现了乡村民众的庸俗无聊,类似于鲁迅笔下的看客形象”错。小说中村民围观拉网这段文字,众人的哄笑表现了众人开着友好的玩笑,渲染了一种快乐的气氛,表现了看热闹的众人淳朴的性格,拉网逮大鱼的人们欢快的心情。故选B。(2)C.“书写乡村生活的惬意美好”错。从“父亲死后,由我年迈的祖父去。祖父死后呢,就轮上我去了”“中午做好了汤面条,母亲先给我捞了一碗稠的。对我的姐姐、妹妹和弟弟们宣布似的说,我要跟着大网去逮鱼,出力大,饿得快,得多吃点稠的”可知,乡村并不是惬意美好,而是艰苦贫穷的。故选C。(3)由“堂叔的父亲身亡时,堂叔不过十来岁,比我去参与集体捕鱼时的年龄还小一些。少年丧父的堂叔不知怎么就长成了一位独立的、颇具号召力的人物”分析可知,堂叔是“我”人生榜样。堂叔少年丧父,却成长为独立有号召力的人物,激励“我”要直面困境,独立坚强。由“堂叔在村街上看见了我,喊的不是我的小名,而是全名全姓的学名,郑重地说”“堂叔没有说过坚持等我的道理,我也想不明白,堂叔为什么非要带着我这个无关紧要的少年人参加捕鱼。要是回老家去问堂叔,堂叔也许会说明白”分析可知,堂叔创造机会锻炼我,提携“我”。坚持等“我”放假再捕鱼,让“我”参与青壮年的活动,丰富生命体验。由“母亲分回的不是鱼头,也不是鱼尾,而是鱼的中段,是一滚儿细白的鱼肉。母亲把鱼肉切成小块儿,拌点面,用油一煎,烧成了一锅很香的鱼汤。在喝鱼汤之前,母亲对我姐姐说:‘这鱼是你弟弟逮的,吃吧。’母亲对我妹姝和弟弟说:‘这鱼是你哥哥逮的,吃吧!’我也听见了”分析可知,堂叔呵护“我”的尊严。“我”在捕鱼工作中其实没有发挥作用,却给了我们家鱼的中段,肯定“我”的价值,也让“我”得到亲人的认可,巧妙勉励“我”勇担生活的重负。为培养“我”用心良苦。由“这时我产生了一个奇怪的念头,要是父亲还活着,要是父亲来参加捕鱼,也许大鱼就不会逃脱了。看着大鱼落水的地方,堂叔哈哈笑着……就这样,我的伤感被冲淡了,眼泪始终没有流出来。在我平静下来后,堂叔才跟我说话,问我怎么样,好看吗?我说好看”分析可知,堂叔给予了“我”父亲般的关爱与呵护。当敏感的“我”在因为大鱼逃脱拉网无获而自责时,堂叔把“我”当成孩子安慰,巧妙消解“我”内心的感伤。(4)结合“这样重大的捕鱼活动,以前都是我父亲去。父亲死后,由我年迈的祖父去。祖父死后呢,就轮上我去了”分析,在喝鱼汤之前,母亲对姐姐和妹妹和弟弟说了两次这鱼是“我”逮的,起到反复强调的作用,是要在兄弟姊妹面前树立“我”的威信,激励“我”像个真正的男子汉去承担家庭责任。在喝鱼汤之前,母亲对姐姐和妹妹和弟弟说了两次“吃吧”,从侧面反映了家庭的贫寒,隐含了生活的艰辛。结合“母亲对这件事重视得有些过头了。中午做好了汤面条,母亲先给我捞了一碗稠的。对我的姐姐、妹妹和弟弟们宣布似的说,我要跟着大网去逮鱼,出力大,饿得快,得多吃点稠的”分析,母亲对“我”付出的肯定和对劳动成果的珍视,也饱含着母亲的自豪与欣慰。答案:(1)B(2)C(3)①堂叔是“我”人生榜样。堂叔少年丧父,却成长为独立有号召力的人物,激励“我”要直面困境,独立坚强。②堂叔创造机会锻炼“我”,提携“我”。坚持等“我”放假再捕鱼,让“我”参与青壮年的活动,丰富生命体验。③呵护“我”的尊严。“我”在捕鱼工作中其实没有发挥作用,却给了我们家鱼的中段,肯定“我”的价值,也让“我”得到亲人的认可,巧妙勉励“我”勇担生活的重负。为培养“我”用心良苦。④给予了“我”父亲般的关爱与呵护。当敏感的“我”在因为大鱼逃脱拉网无获而自责时,堂叔把“我”当成孩子安慰,巧妙消解“我”内心的感伤。(4)①母亲反复强调鱼是“我”逮的,是要在兄弟姊妹面前树立“我”的威信。②母亲对我付出的肯定和对劳动成果的珍视,也饱含着母亲的自豪与欣慰。③激励“我”像个真正的男子汉去承担家庭责任。④母亲反复说“吃吧”侧面反映了家庭的贫寒,隐含了生活的艰辛。【点评】“规范作答”不能忘记的三个原则:(1)答案在文中(直接来源于文中或从文中提炼)。(2)选择并重组文中关键词句(注意原文表述角度与设问角度是否一致)。(3)分点分条作答。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1小题,20分)3.(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蒯通,范阳人也,本与武帝同讳。汉将韩信引兵将东击齐。闻汉王使郦食其说下齐,信欲止。通说信曰:“将军受诏击齐,而汉独发间使下齐,宁有诏止将军乎?何以得无行!且郦生一士,伏轼掉三寸舌,下齐七十余城,将军将数万之众,乃下赵五十余城。为将数岁,反不如一竖儒之功乎!”于是信然之,从其计。齐王以郦生为欺己而亨之,因败走。信遂定齐地,自立为齐假王。蒯通知天下权在信,欲说信令背汉。信曰:“汉遇我厚,吾岂可见利而背恩乎!”通曰:“语曰:‘野禽殚,走犬亨;敌国破,谋臣亡。’且勇略震主者身危,功盖天下者不赏。”信遂协通。后信谋反被诛,临死叹曰:“悔不用蒯通之言!”乃诏齐召蒯通。通至,上欲亨之,曰:“若教韩信反,何也?”通曰:“狗各吠非其主。当彼时,臣独知齐王韩信,非知陛下也。且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高材者先得。天下匈匈,争欲为陛下所为,顾力不能,可律诛邪!”上乃赦之。至齐悼惠王时,曹参为相,礼下贤人,请通为客。初,齐王田荣怨项羽谋举兵畔之劫齐士不与者死齐处士东郭先生在劫中强从及田荣败丑之入深山隐居客谓通曰:“先生之于曹相国,拾遗举过,显贤进能,齐国莫若先生者。先生知东郭先生世俗所不及,何不进之于相国乎?”通曰:“诺。臣之里妇,与里之诸母相善也。里妇夜亡肉,姑以为盗,怒而逐之。妇晨去,过所善诸母,语以事而谢之。里母曰:‘女安行,我今令而家追女矣。’即束缊请火于亡肉家,曰:‘昨暮夜,犬得肉,争斗相杀,请火治之。’亡肉家遽追呼其妇。故里母非谈说之士也,束缊乞火非还妇之道也,然物有相感,事有适可。臣请乞火于曹相国。”乃见相国。(节选自《汉书•蒯通传》)[注]①齐悼惠王:汉高祖刘邦庶长子刘肥,汉高祖六年受封齐王。(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BA.齐王田荣怨项羽谋举兵/畔之/劫齐士/不与者死/齐处士东郭先生在劫中/强从及田荣/败/丑之/入深山隐居/B.齐王田荣怨项羽/谋举兵畔之/劫齐士/不与者死/齐处士东郭先生在劫中/强从/及田荣败/丑之/入深山隐居/C.齐王田荣怨项羽谋举兵/畔之/劫齐士/不与者死/齐处士东郭先生在劫中/强从/及田荣败/丑之/入深山隐居/D.齐王田荣怨项羽/谋举兵畔之/劫齐士/不与者死/齐处士东郭先生在劫中/强从及田荣/败/丑之/入深山隐居/(2)下列对文中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DA.同讳,即同名。古人讲究避讳,蒯通原来名叫蒯彻,因为与汉武帝刘彻同名,所以后人将他改称为蒯通。B.假王,文中指暂代之王。假,即“临时的,代理的”,文言文中与“署”“权”“摄”等有相近的含意。C.处士,是对有德才而隐居不愿做官者的称呼,也泛指未做官的士人。“士”,是官吏与知识分子的通称。D.拾遗,文中指捡取他人遗失之物。后演变为一种官衔,如唐代左右拾遗,专司讽谏,以匡正人主之过失。(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A.蒯通谋略高超,助韩信扩张权势。在郦食其成功游说齐国投降的情况下,蒯通仍然鼓动韩信攻齐,韩信最终平定齐地,自立假王;而郦食其不幸惨死。B.蒯通识见敏锐,劝韩信背叛汉王。蒯通以“江山稳固之后,国君就会残害功臣”来劝诫韩信,并预料韩信功高震主的危险结局,极具洞察力和预见性。C.蒯通辩才无碍,使刘邦赦免自己。面对高祖的责问,蒯通用典取譬,一番花言巧语,成功隐瞒了自己曾游说韩信背汉自立的事实,最终得以死里逃生。D.蒯通能力出众,替曹参谋议政事。作为幕宾,他善于检举过失,全力辅佐曹参,有人评价其在识才荐人方面,齐国无人能及,请他向曹相国荐举贤才。(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将军受诏击齐,而汉独发间使下齐,宁有诏止将军乎?何以得无行!②天下匈匈,争欲为陛下所为,顾力不能,可歹单诛邪!(5)请指出蒯通所说的“臣请乞火于曹相国”句中“乞火”一词的意思。【分析】(1)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解答该题可以根据文意、虚词和结构判断。(2)本题考查识记古代文化常识,答题的关键在于平时的积累与识记。(3)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注意将选项与原文作细致比较。(4)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看有无特殊句式,词类的活用,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出来的句子做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含义的能力。找到相关内容,在仔细理解的基础上,抓住关键信息,仔细概括。【解答】(1)“谋”的主语是“齐王田荣”,而不是“项羽”,“谋举兵畔之”省略主语“齐王田荣”,“项羽”做“怨”的宾语,所以其后断开,排除AC;“田荣”做“败”的主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D。故选B。句子翻译:齐王田荣(田广之父)怨恨项羽不封赏自己,谋划起兵背叛他,胁迫齐国的士人,不服从的就杀死。齐国的隐士东郭先生也在被胁迫之列,勉强服从。等到田荣兵败被杀,他以从乱为羞耻,就进入深山隐居起来。(2)D.“拾遗,文中指捡取他人遗失之物”错误。文中是“指陈疏漏过失”。(3)C.“隐瞒了自己曾游说韩信背汉自立的事实”错误。由原文“通至,上欲亨之,曰:‘若教韩信反,何也?’通曰:‘狗各吠非其主。当彼时,臣独知齐王韩信,非知陛下也。且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高材者先得。天下匈匈,争欲为陛下所为,顾力不能,可律诛邪!’上乃赦之”可知,蒯通来到朝廷,高祖要将他处以烹刑,说:“你为什么教唆韩信反叛?”蒯通说:“狗总是要对自己主人以外的陌生人狂吠。在那时候,我只知道有齐王韩信,并不知道有陛下您。况且秦朝丧失帝位,天下的人共同去抢,有才能的人首先得到。天下纷乱,人们都争先恐后地要去做您所做的事,只是能力不够,您能把他们都杀尽吗?”高祖于是赦免了他。由此可知,并没有隐瞒隐瞒了自己曾游说韩信背汉自立的事实。(4)①“独”,只不过;“间使”,负有见机行事使命的使者,另说“潜伏待命的密使”或“间谍”,间,乘间,私自;“下”,投降,此作使动用;“宁”,岂,难道。译文:将军您是受命去攻打齐国,而汉王只不过派遣一个密使去游说齐国投降,难道有命令让将军您停止进攻吗?为什么不进军呢!②“匈匈”,动乱,纷扰;“顾”,不过,只是;“殚”,尽,全,都。译文:天下纷乱,人们都争先恐后地要去做陛下您所做的事,只是能力不够,您能把他们都杀尽吗?(5)原文“客谓通曰:‘先生之于曹相国,拾遗举过,显贤进能,齐国莫若先生者。先生知东郭先生世俗所不及,何不进之于相国乎’”大意是“先生您对于曹相国,指陈疏漏过失,荐举贤能之士,齐国没有人能比得上您。您知道东郭先生是世俗平庸之人无法与之相比的贤人,为什么不把他推荐给曹相国”。原文“故里母非谈说之士也,束缊乞火非还妇之道也,然物有相感,事有适可。臣请乞火于曹相国。乃见相国”大意是“本来老大娘不是能言善辩的游说之士,捆乱麻借火也不是让妇人回家的方法,然而物类有时会相互感通,事情有时会正好巧合。请让我去向曹相国‘借火’。于是去见曹相国”。综合以上两点可知,蒯通所说的“臣请乞火于曹相国”句中“乞火”一词的意思是“向曹相国讽喻说情、推荐东郭先生”。答案:(1)B(2)D(3)C(4)①将军您是受命去攻打齐国,而汉王只不过派遣一个密使去游说齐国投降,难道有命令让将军您停止进攻吗?为什么不进军呢!②天下纷乱,人们都争先恐后地要去做陛下您所做的事,只是能力不够,您能把他们都杀尽吗?(5)向曹相国讽喻说情、推荐东郭先生。参考译文:蒯通,范阳县人,原来的名字与汉武帝相同(名彻)。汉将韩信率兵向东将要攻打齐国。听说汉王刘邦已派郦食其劝降了齐国,韩信想停止进军。蒯通游说韩信说:“将军您是受命(奉明诏)去攻打齐国,而汉王只不过派遣一个密使去游说齐国投降(劝降齐国),难道有命令让将军您停止进攻吗?怎么能停止进军呢!况且郦食其仅是一介儒生,乘车前往游说,凭着三寸不烂之舌,而劝降齐国七十余城,将军您率领几万兵众,才攻下赵国五十多座城。当了好几年将军,反而不如区区一个儒生的功劳大!”于是韩信认为他说的有道理,接受了他的计谋。齐王田广认为郦食其欺骗了自己,就把他投入沸水锅中煮死,接着兵败逃走。韩信最终平定了齐国,自立为代理齐王。蒯通知道天下局势的变化取决于韩信(决定天下胜败的关键在于韩信),想劝韩信背叛汉王。韩信说:“汉王待我不薄,我怎能见利忘义、背恩忘德呢?”蒯通说:“俗话说:‘野鸟捕尽,猎狗就会被烹杀;敌国破灭,谋臣就将死亡。’况且勇力和谋略使君主感到畏忌的人将难保性命,功业压倒当世的人将得不到奖赏。”韩信最终还是谢绝了蒯通的建议。后来韩信因谋反而被处死,临死的时候叹息着说:“我真后悔没有采纳蒯通的建议!”于是下诏书命令齐国把蒯通唤来。蒯通来到朝廷,高祖要将他处以烹刑,说:“你为什么教唆韩信反叛?”蒯通说:“狗总是要对自己主人以外的陌生人狂吠。在那时候,我只知道有齐王韩信,并不知道有陛下您。况且秦朝丧失帝位,天下的人共同去抢,有才能的人首先得到。天下纷乱,人们都争先恐后地要去做您所做的事,只是能力不够,您能把他们都杀尽吗?”高祖于是赦免了他。到齐悼惠王刘肥时,曹参担任齐国相,礼贤下士,请蒯通做幕宾。当初,齐王田荣(田广之父)怨恨项羽不封赏自己,谋划起兵背叛他,胁迫齐国的士人,不服从的就杀死。齐国的隐士东郭先生也在被胁迫之列,勉强服从。等到田荣兵败被杀,他以从乱为羞耻,就进入深山隐居起来。有人对蒯通说:“先生您对于曹相国,指陈疏漏过失,荐举贤能之士,齐国没有人能比得上您。您知道东郭先生是世俗平庸之人无法与之相比的贤人,为什么不把他推荐给曹相国?”蒯通说:“好的。我的乡里有一个妇人,与同乡的一位老大娘相互要好。妇人家里夜里丢了肉,她婆婆认为是妇人偷去了,就生气地把她赶走。妇人早晨离去的时候,拜访了与她要好的老大娘,把这件事告诉她,并向她告辞。老大娘说:‘请慢些走,我现在就去让你婆家的人把你追回来。’立即捆起一捆乱麻到丢肉的那家去借火,说:‘昨晚上一群狗得到一块肉,互相争夺残杀,我来借火烧水烹煮狗肉。’丢肉的那家急忙追去叫妇人回来。本来老大娘不是能言善辩的游说之士,捆乱麻借火也不是让妇人回家的方法,然而物类有时会相互感通,事情有时会正好巧合。请让我去向曹相国‘借火’。”于是去见曹相国。【点评】掌握正确的阅读文言文的方法﹣﹣遵循三个步骤:在考试过程中,不少的同学在读完一遍文言文后就开始作答,这种做法是很不正确的。解答文言文题目,应遵循三个步骤:第一步:初读全文,整体感知,把握大意。要求集中心思,稳住神,快速地浏览一遍。初步明确“什么时间、什么人、什么事、前因后果、谁说了什么话”等等,读懂个大概即可,因为高考作为选拔性的考试,要一遍把它全部读懂,很少人能够办到;第二步:细读题目,认真研读字、词、句,在这一步阅读中,要根据题干的要求,结合各选项的具体内容,一一落实,理解要求作答的字、词、句、段在文段中的位置,运用课内所学的知识(实词、虚词、活用、句式等),解决完成较为容易的题目;第三步:再读全文,加深理解。这一步是要解决较难的题目,加深对文意的理解,又纠正前两步中出现的偏差,是一个深入和复核的过程。(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1小题,9分)4.(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巴江郑谷①乱来奔走巴江滨,愁客多与江徼人。朝醉暮醉雪开霁,一枝两枝梅探春。诏书罪己方哀痛,乡县征兵尚苦辛。鬓秃又惊逢献岁,眼前浑不见交亲。[注]①诗题下原注:“时僖宗省方南梁。”郑谷,唐朝末期著名诗人,今江西宜春人。(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A.首联中的“愁”字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既包含了个人的怨愁,也糅合了时代的悲愁。B.雪过天晴,梅花报春,这让朝暮借酒浇愁而度日的诗人暂得安慰,不快之情也稍有缓解。C.“献岁”即进入新的一年,指一年之始;与上文的“雪”“一枝两枝梅探春”形成照应。D.时序更替,新春又至,尾联表达了诗人年老体衰的感慨,以及“每逢佳节倍思亲”之情。(2)郑谷诗素有“诗史”之称,这首诗反映了当时的哪些社会现实?【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词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词意思,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2)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内容和感情的能力,应抓住反映社会现实的诗句分析,应理解诗句的意思,抓住诗句中的富含感情的字词,理解诗句中蕴含的感情。【解答】(1)B.“不快之情也稍有缓解”分析错误。“诏书罪己方哀痛”可见诗人不快之情并未缓解,看到皇帝的罪己诏,诗人内心哀伤悲痛。故选B。(2)根据首联“乱来奔走巴江滨,愁客多于江徼人”,战乱来临,人们都逃到巴江边,来此逃难的百姓比巴江岸边的人还多,再结合诗下注释“时僖宗省方南梁”,可知唐朝末期起义军攻占京城,导致兵荒马乱,皇帝出逃,大量难民流离失所,亲人离散,无家可归。根据颈联“诏书罪己方哀痛,乡县征兵尚苦辛”,皇帝正在颁发罪己诏,内心哀伤悲痛;各地乡村都在忙着征兵,百姓饱受辛苦,可知当时发生战乱后皇帝出逃,颁发罪己诏,百姓饱受征兵之苦。答案:(1)B(2)①兵荒马乱,起义军攻占京城;②皇帝出逃,颁发罪己诏;③大量难民流离失所,亲人离散;④百姓饱受征兵之苦。【点评】如何鉴赏诗歌:(一)关注标题,明确内容和情感标题是解读诗歌内容和形式的关键。因为诗歌的标题一般交代时间、地点、人物、情感倾向等,可以揭示思想内容,可以让人明了是哪一类诗歌,进而明了全诗的结构及表现手法等,便于快速理解诗歌。(二)关注作者,知人论世多关联读诗讲究“知人论世”,所以,一定要重视诗歌的作者。要尽量了解作者的身世、所处的时代特点,及创作倾向、主要内容、作品风格特点等。(三)关注注释隐含意高考所选诗歌大多附有注释。注释或解释疑难词语、地名,帮助考生读懂诗句;或介绍写作背景,暗示诗歌的思想主题;或介绍相关诗句,帮助考生理解诗歌用典或意境;或介绍作者,暗示诗歌的思想情感或写作风格。(四)关注意象寄托意意象是诗人思想感情的寄托,古人写诗喜欢用一些意象传达大致相同的思想感情。(五)关注关键词句情感意关键词主要是名词、动词、形容词,它们通常体现诗人思想情感或暗示主旨。情感往往体现在只言片语上,要善于把握这样的词句,借此领悟情感。(三)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5.(6分)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王磐《朝天子•咏喇叭》用“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声价”二句借说喇叭、唢呐的用途,讽刺宦官装腔作势,暗示其狐假虎威的嘴脸。(2)姜夔《扬州慢•淮左名都》中的“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二句化用了杜牧的“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3)鹏鸠的特点一是飞必南翥;二是喜雌雄对鸣,叫声似“行不得也哥哥”。古典诗词中常用“鹧鸪”意象来表达幽恨哀思,比如唐、宋人的诗词“江晚正愁余/新贴绣罗襦,山深闻鹧鸪/双双金鹧鸪”。【分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古诗文默写要做到以下几点:准确无误地背诵和记忆,背写时不添字,不掉字,不写错别字。【解答】故答案为:(1)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声价(重点字:麻)(2)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重点字:荡)(3)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重点字:愁)(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或:新贴绣罗襦双双金鹧鸪(重点字:襦)(温庭筠《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点评】《扬州慢•淮左名都》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6.(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墨是书法绘画的用品,__①__,即“松烟墨”“油烟墨”和“油松墨”。松烟墨是采用松木烧烟,然后再加入胶和香料制作而成,墨色深重,但是缺乏光泽;油烟墨是采用桐油或菜油烧烟为主要原料,再掺入胶和香料制成,墨色黑而有光泽;油松墨是由松烟和油烟混合而成。作画时多用油烟墨,书法时油烟墨与油松墨皆可,因为它们不仅墨色黑、有光泽,而且质地较为细腻。辨别墨的品质优劣,首先要看质地是否细腻;___②___,尤以黝黑而发紫光者为上;再看所含胶质轻重,以不涩笔、不泥砚为其标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