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贡院”变身中国科举博物馆_第1页
“江南贡院”变身中国科举博物馆_第2页
“江南贡院”变身中国科举博物馆_第3页
“江南贡院”变身中国科举博物馆_第4页
“江南贡院”变身中国科举博物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江南贡院”变身中国科举博物馆曾是中国古代最大“高考考场”

这里曾走出一批批显赫名人

古都南京,繁华的夫子庙旁,原“江南贡院”遗址上新近矗立起了一座反映中国科举文化的博物馆―――中国科举文化博物馆。笔者作为首批参观者,前不久有幸先睹为快。

新馆令千年贡院焕发新姿

总面积为1.3万多平方米的中国科举博物馆,主要用于展示隋以来各朝代的科举制度和文化。

步入馆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屹立在贡院街上嵌有“江南贡院”四个金色大字的大红辕门。辕门下鲜花吐艳,历史上参加科举考试的考生都从这里入场,寓意高中高升。进入辕门,眼前豁然开朗,前方是一个面积千余平方米的宽阔水域。碧水盈盈,清彻见底,寓意着古代“一碗水端平”的公正、公平、严谨的科举考试制度。而水池底下则是下沉式的科举历史展览馆和档案馆。

从水池旁绕行百米,前方便是雕梁画栋、巍峨峻秀、修葺一新的明远楼。明远楼的前方是一对新砌的高达两米的“惜字塔”,这是古人用于烧毁书有文字的纸张的地方。明远楼后面,是新修建的至公堂。堂正中矗立着一座康熙皇帝的御碑,碑上方悬“天开文运”匾。至公堂两旁陈列着保存完好的众多贡院碑刻文物。明远楼的东西两侧是仿古新建的99间灰墙黑瓦的号舍,号舍十分简陋,前方架着案板,舍内只有1.5平方米,显得十分狭窄。

据介绍,始建于南宋孝宗乾道四年(公元1168年)的“江南贡院”曾经盛极一时,鼎盛时期可同时容纳二万多名考生参加考试,加上官房、膳房、库房、杂役兵房等数百间,占地超过30万平方米,被称为中国古代最大科举考场,也是迄今保存最好的中国古代科举考场。历史上,从辕门直到明远楼全是成排的号舍,共20644间,每个号舍容纳一位考生。贡院龙门东面称“东龙腮”,西面为“西龙腮”,门口依次标有《千字文》,每个楷体汉字都有1米多见方,彰显端庄宏伟。

八个展馆彰显了古代科举制度

通过明远楼,下了台阶便是反映隋、唐、宋、元、明、清各个朝代的科举制度和文化的八个展馆。整个展馆分四层,深20米。科举影音厅一个能容纳百人观看的影像厅,观众可以在这里化上8分钟时间观看一部《千年科举》的3D影片,影片采用现代化的制作手法,将千百年来我国的科举制度进行了浓缩和展现,看后令人振奋且回味无穷。

漫步在科举规划厅,一幅又一幅古代江南贡院的图片把人带回到当年。科举考试是中国历史上一种十分重要的选拔官员的制度。它创始于隋而确立于唐,完备于宋,而延续至元、明、清,前后经历了1300年之久。科举考试制度在相当程度上体现了公平竞争、择优录用的原则,历代统治者通过科举考试,也的确选拔了不少治国安民的有用之才。

古代的科举考试非常严格,考试内容主要是八股文。八股文主要测试的内容是经义,在《诗》《书》《礼》《易》《春秋》五经里选择一定的题目来进行写作。题目和写作的方式都是有一定格式的。八股文中有四个段落,每个段落都要有排比句,有排比的段落,叫四比,后来又叫八股。

不知不觉中,来到了状元厅。博物馆的语音系统便介绍起状元的来历。“以清代为例,旧时科举考试全过程是从府、州、县基层开始,叫做童试。赴考者叫童生,考中之后称秀才,第一名叫案首。正式较高级别的国家考试叫做乡试,在省城进行,赴考人是各地的秀才,考中之后称举人,第一名为“解元”;再高一级是会试,在礼部举行,赴考者是举人,考中之后称贡生,第一名是“会元”;殿试则在皇上的金銮殿举行,皇帝亲自主持赴考者是贡生,考中之后称进士,此殿试的第一名为“状元”。”据介绍,在中国一千多年的古代的科举制度中,只有17人能够连中三元,他们都曾享受了莫大的荣耀。

在中国科举博物馆的各个展厅,还陈列着近几年里博物馆从全国各地化重金征集来的包括童试、乡试、会试、殿试等各类试卷,有状元进士匾额、木雕、石刻、器具以及反映科举考试制度的各类凭证等7300余件文物。许多展品十分珍贵,都是第一次对外展出。馆内除展陈大量文物和档案外,还设有数码厅、电影厅及多媒体互动区,方便中外参观者体验“真实”的古代考场和科举传统礼仪,领略千年科举文化和模拟古代“学霸”答题。

曾在江南贡院赶考的名人

明清时期的江南贡院是全国考生最多的地方,唐伯虎、郑板桥、吴承恩、吴敬梓、翁同、张謇等一大批著名人物都曾来这里赶考。但即便是这些历史名人,很多人也没能在这里实现他们的仕途梦,因为这条实现“金榜题名”的路途实在是太艰辛了。

吴承恩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的作者,为中国的文学巨匠。但谁能料到,这样一位明代鼎鼎有名的文人,在科举考试中却屡试不第。据介绍,吴承恩从小聪明,少年时代已写得一手好文章,成为乡里有名的“小学士”,左邻右舍经常向他求文索字。上私塾时,吴承恩学习非常勤奋,在入县试时,以全县第一名考中秀才,成为县学生员。不久因成绩优异,由县学升入府学,在府学他成绩也名列前茅,知府对他十分器重,经常劝他进取功名。

嘉靖十年(1531年),吴承恩与学友一起乘船起航,来南京参加乡试。这一年,他26岁。在赴南京赶考途中,吴承恩一直在琢磨的是《西游记》写好后如何出版,到了南京,他做的第一件事也是到金陵著名的刻印社世德堂去联系刻印事宜。由于吴承恩一心二用,所以第一次乡试,他落榜了。回到家中,父亲被吴承恩气得一病不起,不久就病逝了。在家守孝三年后,嘉靖十三年(1534年),吴承恩又一次来到南京赴考,但又失败而归。嘉靖十六年,吴承恩再次赴考,依然失败,之后,他又连续考了几次,都没能成功。到42岁那年,他还在赴考。

科场的失意,让吴承恩对封建官场、科场的腐败有了清醒的认识,因此他把一生心血都投注到了《西游记》上,成就了这部名作。

与吴承恩一样,两百年后出生的吴敬梓也是一个屡试不第的大学问家。

吴敬梓打小就是一个公子哥,养成了一掷千金、大肆挥霍的性格。在父亲病逝那年,吴敬梓考取了秀才,为父服丧后,吴敬梓便在29岁那年到南京参加乡试,但名落孙山。祸不单行,就在当年春天,吴敬梓的爱妻陶氏病故,一连串的刺激,使吴敬梓对科举产生了不满,于是就有了后来那部伟大的文学著作《儒林外史》,书中“范进中举”的故事正是他对科举制度不屑和嘲讽的真实写照。由于吴敬梓不事生产,挥霍无度,受到乡里子弟的鄙视,于是吴敬梓离开老家全椒,到秦淮河畔购置了一处房产,把全家接到了南京。

吴敬梓到南京以后第三年,即乾隆元年,清朝下诏征“博学鸿词”学者,吴敬梓因学识超人,十里传闻,安徽巡抚赵国麟便亲自登门拜访,想举荐他去参加,但被吴敬梓拒绝,从而彻底断绝功名进取。

江南第一风流才子唐伯虎(唐寅)也曾在江南贡院参加乡试,并且考中解元。要说唐伯虎的科举之路真是坎坷。早在乡试前一年(1497年),监察御史方志到江南试学(明代科举乡试前的一次考试,考中者才能参加乡试)。方志是一位“先德行,后艺文”的道学先生,他风闻唐伯虎的风流放荡,便心中不悦,扬言“不管唐寅考得多好,都不予录取”。果然,在这次选拔考试中唐伯虎名落孙山。好友祝允明、文征明得知后极为不平,托人向苏州知府曹凤说理。曹凤十分爱才,对唐伯虎也很赏识,经过他的极力推荐,唐伯虎才得以补考,准许参加南京乡试。

1498年,唐伯虎来到南京参加乡试。乡试张榜之日,唐伯虎高中该科南京乡试第一名解元。唐伯虎才名自此大起。第二年,唐伯虎与大财主徐经一同前往北京参加会试,不料徐经贿赂得到考题,唐伯虎也因此被牵扯进这场科场舞弊案而被含冤革黜。科场的失意,让唐伯虎进身仕途的愿望破灭,他回到苏州,在城北桃花坞建桃花庵,致力于绘画,卖画为生。

郑板桥生于书香门第,三岁丧母,生活困难。24岁时他参加童试考取了秀才,但因生活所迫,他不得不放弃仕途去做了私塾老师。直到雍正十年秋,40岁的郑板桥才来南京江南贡院参加乡试。乡试中他考取举人,悲喜交加。从24岁到40岁,科举之路多少酸甜苦辣!

乾隆元年(1736年),郑板桥来到北京参加会试,考中贡士,不久参加殿试,考中第二甲第八十八名进士。在足足等待六年后,郑板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