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滨区月河下游项目区余姐河小流域初设(代可研)_第1页
汉滨区月河下游项目区余姐河小流域初设(代可研)_第2页
汉滨区月河下游项目区余姐河小流域初设(代可研)_第3页
汉滨区月河下游项目区余姐河小流域初设(代可研)_第4页
汉滨区月河下游项目区余姐河小流域初设(代可研)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

前言..........................................................1

1基本情况.....................................................3

1.1自然条件..................................................3

1.2社会经济状况..............................................6

1.3水土流失及水土保持现状....................................9

2建设目标、规模和工程总体布置.................................11

2.1建设目标.................................................11

2.2工程布局和建设规模.......................................12

3工程设计.....................................................15

3.1综合治理措施.............................................15

3.2生态修复措施.............................................27

3.3监测措施.................................................28

4施工组织设计和分年实施计划...................................29

4.1施工组织设计.............................................29

4.2进度安排.................................................48

5投资概算与资金筹措............................................

5.1投资概算..................................................

5.2资金筹措..................................................

6项目效益....................................................49

6.1经济效益.................................................49

6.2生态效益..................................................

6.3社会效益.................................................55

6.4经济分析................................................55

7结论.....................................................63

附表:

附表1小流域社会经济情况表

附表2小流域水土流失现状表

附表3小流域土地利用情况表

附表4小流域水土保持措施现状及规划表

附表5小流域工程量、物资及投劳情况表

附表6小流域水土保持措施投资概算及分摊表

附表7小流域水土保持措施效益估算表

附图:

1水土流失现状图

2土地利用现状图

3水土保持措施规划图

金姐河J小流域工程特性表

项目单位数量项目单位数量

一、建设条件疏林补植株557134

1.所在项目区汉滨区月河一卜游项目区封禁标牌个2

3.人口人6976(2)能源替代

4.农业人口人6016省柴灶个50

5.多年平均年降水量mm850沼气池座30

6.多年平均气温℃15.7(3)舍饲养畜畜棚间14

7.森林覆盖率%13.6四、施工

8.林草覆盖率%63.041.总工程量万n?27.74

9.水土流失面积km219.04土方万n?22.85

10.流失程度%65.1石方万n?4.84

11.土壤侵蚀模数t/(km2.a)3119混凝土万n?0.05

12.已治理面积km22.主要材料

二、设计标准钢材t1.48

工程防御mm84.5水泥t553.33

暴雨标准Pi=(5%)mm101.5炸药t0.43

三、工程规模苗木万株308.39

合计hm21904种籽kg

1、综合治理hm2528.053.施工机械台班772

(1)坡面整治工程4.投工

坡改土坎hm235.89总投工万工日9.83

粮梯石坎hm220年均投工万工日2.4

坡改土坎hm2劳均投工工日30

果梯石坎hm25.施工年限年3

50五、投资

坡面蓄水池(窖)□

沟、渠km31.工程静态总投资万元590.88

水系

沉沙池□50工程措施万元231.75

田间道路km4植物措施万元249.53

(2)沟道防护其它措施万元29.80

谷坊座6独立费用万元43.16

拦沙坝座7基本预备费万元16.63

(3)水土保持林草2.单位治理面积投资万元/kn?29.98

hm2282.16.投资分摊

水土保退耕还生态林3

退耕还经济林hm2190中央投资万元285.44

持林

荒山造生态林hm2地方匹配

万元285.44

退耕还草hm2群众投咨及投劳折资

等高植物篱km六、工程效益

(4)疏溪固堤1.治理程度%100

整治河堤km2.提高林草覆盖率%16.17

新建河堤km3.实现生态修复面积km213.76

(5)治塘筑堰4.年拦蓄泥沙万t6.42

整治塘堰□135.年蓄水能力万64.31

新建塘堰口6.直接经济效益万元3191.88

2、生态修复hm21375.78效益费用比1.36

(1)封育管护经济净现值万元268.02

管护人员人4内部收益率%21.06

-XX.-a-

刖百

余姐河小流域属汉滨区月河下游项目区,位于项目区的最上游。流域

西与恒河下游项目区相连,东与本项目区管家河小流域相邻。鉴于该流域

在地貌类型、沟壑密度、植被和土地分布、人口密度、产业结构、经济情

况及交通、电力、农业基础设施等方面,在项目区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因

此,将该流域选为项目区的典型小流域。根据其设计成果,推出项目区土

地利用结构调整方向、确定各业用地比例和措施配置,为项目区可研编制

提供较详实的依据。

本小流域设计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

持法》、《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规划通则》(GB/T15772-1995)、《水土保持综合

治理技术规范》(GB/T16453.1〜16453.6-1996)、《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计

算方法》(GB/T15774-1995)和陕西省水保局《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土保持

工程(典型)小流域初步设计报告编写提纲》等相关法律法规、规程规范

和规范性文件。设计成果包括:《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土保持工程汉滨区月

河下游项目区余姐河小流域初步设计报告》,土地利用现状图、小流域水土

流失现状图、治理措施规划图、小型水利水保工程设计图等附图及相应附

表。

小流域设计本着因地制宜、因害防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

理开发的原则,以坡面工程治理为主,适当配置坡面引(排)水渠、沉沙

1

池、蓄水窖、田间生产道路等工程系统,陡坡耕地退耕还林,加强荒山、

疏林地绿化补植,对林区封禁管护,达到开发长效机制型农业,合理调整

各业结构和资源配置,发展农业经济,改善群众生活水平的目的。

根据措施布设的原则和规划目标要求,本小流域规划治理水土流失面

积19.04km2,其中坡改梯工程55.89hm2,退耕还生态林282.16hn?,退耕

经济果木林190hm2,封育管护1375.78hm2。配套坡面水系工程为:蓄水池

50个,沉沙池50个,渠道3km,生产道路4km。配套沟道防护工程为:

谷坊6座,拦沙坝7座,整治塘堰13座。试点省柴灶50个,新建沼气池

30个,新建舍饲养畜棚14间。按照有关概(估)算编制的要求,经计算,

完成以上工程量,需要总投资570.88万元。申请中央补助285.44万元。

通过各项措施的实施,小流域内水土流失得到有效遏制,每年可减少

泥沙流失量6.42万t,土壤侵蚀模数由治理前的3119t/km2.a降低到921t4<m2.a,

林草面积由治理前的184L62hm2增力口至l」2313.74hm2,林草覆盖率由治理前

63.04%增加到79.2%,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到治理期末,农业人均纯

收入将由治理前的1528.5元提高到2100元。通过经济效益分析,经济内部

收益率21.06%,经济净现值268.02万元,经济效益费用比1.36。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实施后,小流域内林草覆盖率将达到79.2%,

人均基本农田将达到0.99亩,人均经果林将达到0.60亩,年增加土壤涵养

蓄水量64.31万m3,年保土6.42万t,小流域内水土流失将得到有效遏制,

群众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将有显著提高,生态环境将得到改善。也必将对

小流域内的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将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2

1基本情况

1.1自然条件

1.1.1流域概况

余姐河位于汉滨区大同镇境内,属汉江一级支流月河左岸二级支流,

流域位置在东径108°47,-108°51,,北纬32。46,〜32。51之间。余姐河发源于

汉滨区内的牛山,由北向南流,于大王庙下游汇入恒河,恒河又向南4km,

于恒口集镇东侧汇入月河。流域总面积29.21/2,干流全长14.7km,平均

河道比降39.2%。。沟壑密度1.461km/kn?。流域呈条带状,地势北高南低,

源头处海拔高程1478.0m,出口处海拔高程320.0m,相对高差1158.0m。

流域内河谷下切,沟壑纵横,山势陡峻。上游植被较好,耕地分散,下游

植被差,耕地相对集中,以坡耕地为主。

1.1.2地质、地貌

区域位于秦岭南部低山区,地质构造复杂,皱褶强烈。母岩主要由灰

绿岩、片岩、片麻岩、紫红色砂岩等组成。地表为含粘粒的石楂土,面积

约占流域总面积65%,棕褐色沙质粘土分布在流域下游,面积约占35%,

区内主要地质构造有月河大断裂,呈东西向沿月河南岸穿山。

流域地貌属南秦岭低山区。流域上游地面坡度陡,侵蚀最重,土层薄,

坡面大于25。的近于60%,坡面长度在150T60m。中、下游地面坡度相

对变缓,5。一25。的约占55%,坡面大于25。的约占40%左右,坡面长度在

300—800m左右,耕地以坡地为主。地面坡度组成列入表1-1。

3

表1-1余姐河小流域地面坡度组成表

坡度组成

±地<5°5°~15°15°~25°25°~35°>35°

总面积

2占比占比占比占比占比

(hm)面积面积面积面积面积

例例例例例

(hm2)(hm2)(hm2)(hm2)(hm2)

(%)(%)(%)(%)(%)

2921.24455.7115.6438.1915832.5528.5788.7327404.0613.9

1.1.3土壤、植被

一、土壤

流域大部分为山地,只在河沟沿岸有少量平地。土壤主要为母岩风化

的岩屑,杂以少量砂质粘土构成石硝土,氮、磷、钾含量低,地力相对瘠

薄,土层厚度在10—30cm左右,局部有的仅5cm。流域下游土壤为砂质粘

土,局部有少量砂质、粉砂质壤土,熟化程度高,氮、磷、钾含量较高,

较肥沃,一般已开垦成水田,土层厚度60cm,局部大于80cm以上。

土壤中由于含有粘粒结构,加之地面坡度陡,含水量饱和后易发生滑

坡、泻溜以及泥石流等灾害。流域下游虽然地面坡度较缓,但土壤中粘粒

含量增大,也容易发生类似地质灾害。流域土壤中性略偏酸。粮食一年两

熟,夏粮主要为小麦、油菜,秋粮为水稻、玉米,杂以豆类。将流域土壤

理化性状列入表1—2o

余姐河小流域土壤理化性状表

平均土土壤养分含量

土壤容

土壤类型层厚度PH值

重(t/n?)有机质全氮速效氮全钾速效钾全磷速效磷

(cm)

(%)(%)(ppm)(%)(ppm)(%)(ppm)

沙粘土⑴>601.21.950.1277.31.86890.117.56

沙粘土⑵>501.250.390.0298.50.4298.60.026.865〜8

石渣土20〜301.40.30.0189.10.4900.026.5

4

二、植被

流域内植被为次生林,乔、冠混交,针、阔叶混交。林地总面积

1602.3hm2,其中有林地396.5hn?,灌木林1125.43向,疏林地80.33hm2,

幼林地9.15hm2。天然树种有松、杉、白杨、红椿、栋等乔木及灌木,主要

分布在流域上游,树木茂盛,森林郁闭度约在0.6以上;人工植被有水保林、

经济林,水保林树种有松、杉,郁闭度在0.2—0.3左右。经济林有桑、油

桐、板栗、杜仲、柑橘等。

流域植被对保持水土、调节区内小气候、涵养水源,减少自然灾害发

生,起到了一定的水保效益和社会效益。尤其蚕桑已是当地经济林的主导

产业,对家庭经济生产起到了一定的支撑作用。但林材因生长周期长,加

上目前国家林业管护政策,其经济效益还不太明显,区间森林植被规模还

不够强大,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还较有限。

1.1.3水文、气象

一、气象

流域属北亚热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冬

季受蒙古冷高压控制,寒冷少雨;夏季受西伸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和河西走

廊、四川盆地控制形成多雨并有伏旱的气候;春季干燥,秋季湿润并多连

阴雨。

小流域近旁设有杨家营水文站。据该站1958年至今的实测资料统计,

多年平均气温15.7C,一月最低,平均3.3℃,极端最低气温-8℃(1967年),

7月最高,平均27.2℃,极端最高气温40.6℃(1966年)。多年平均气压

980hpa,多年平均日照时数1698小时;多年平均地面温度多年平

5

均蒸发量736mm(E601蒸发器),多年平均风速1.3m/s,最大风速24.3m/s

(1973年),风向NNW,最大冻土深度7cm,全年无霜期250天左右,初

霜期始于11月中下旬。多年平均降雨量850mm,变差系数Cv=0.22,实测

最大年降水量为1156nlm,最小降水量561.5mm。降水量年内分配不均,一

般夏季多雨,冬春偏少,雨季7—10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65%,枯水

期11—3月占全年降水量不足10%o

由气象资料看,流域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适宜种类植物生长,便于

水保生态工程的布置实施。但降雨时空分配不均,雨季会造成洪水灾害,

诱发滑坡、泥石流等。降雨不均匀的时空分配,还会造成伏旱和秋旱等灾

害,对农业生产相当不利。将杨家营水文站气象资料统计列入表1—3。

表1-3余姐河小流域气象特征表

年均降雨量7〜9太

气温(°C)(mm)年均辐

观测月210℃总

无霜日照量

年最年最多年最大最小多年降雨积温射

站名数期(d)时数

年份年份量(°C)I/2

高低平均帛;量平均(h)XJ/Cm)

(mm)

250

杨家营40.6-815.71156.31964561.519668503433443001698107.5

二、水文

余姐河属汉江水系,月河左岸二级支流,于大王庙下游约1km汇入恒

河,恒河于恒口集镇东侧汇入月河。由安康实用水文手册介绍的公式

1003

Wo=0.0441(X0F)

3

计算得流域多年平均径流量1088.73万mo径流年际间变化较大,

年内分配不均,7、8、9三个月约占年径流总量的7L2%。由杨家营水文站

3

泥沙观测资料计算的流域多年平均输沙量为2.48万3合1.84万mo

6

1.2社会经济状况

1.2.1人口与劳力

余姐河流域含大同、恒口两镇11个行政村1821户,农业人口6016人,

人口密度206人/kn?,现有劳力3356个。流域人口平均密度较大,但分布

不均衡,上游腊烛村29.1人/kn?,流域中游余姐村168.8人/km?。近十余

年来,农村群众利用农闲时间出外务工,以增加家庭收入,农忙返乡务农。

当地劳力充足,完全满足水土保持治理需求。

1.2.2土地利用现状

流域土地总面积29.21km2,其中生产用地967.75hm2,占总面积33.1%;

生态用地1817.59hm2,占总面积62.2%;房屋、道路占地135.93hm2,占总

面积4.65%。

生产用地中耕地面积967.75hm2,其中:水田265.27hm2,占27.4%;

水浇地27.89hm2,占2.9%;105.13hm2,占10.9%;坡耕地500.16hm2,

占51.68%;经果林69.3hm2,占7.16%;

生态用地中:林地1602.3hm2(其中有林地396.5hnj2,占林地总面积

24.7%;灌木林1125.43hm2,占林地总面积70.2%;疏林80.33hm2,占林地

总面积5%),草地170.02hm2,水域38.32hm2,难利用地6.95hm2。

林地主要分布在流域上游,大多为天然林,以针阔、乔冠混杂形式存

在。中游多为人工栽植松杉用材林和株类薪炭林。下游林木稀疏,多是用

材林,分布在田填地城边及房前屋后。

流域上游人户居住分散,土地以插花地形式零星分布。中下游人户逐

渐密集,土地较为完整。人均占有土地面积0.4hnE人均耕地0.13hn?。

7

水田沿沟溪两岸分布,坡地一般分布在山坡较平缓地带。

流域生态用地和居民及交通用地多,占总土地面积66.9%,但有林地

仅为生态用地面积的21.8%,大部分为草灌、荒山、疏幼林地。耕地中,

基本农田少,占耕地面积41.2%,人均0.7亩;坡地多,占55.7%,人均1.03

亩,并且零星分散,不便于机械耕作。这种土地结构形式,一方面严重制

约了当地经济生产发展,严重的水土流失还在促使这种环境进一步恶化。

耕地结构详见表1一小流域耕地坡度组成表。

余姐河小流域耕地坡度组成表

耕地耕地坡度组成

土地总

面积占土地<5°5。〜15。15。〜25。25。〜35。>35°

面积

(hm2)面积占比占比占比占比占比

(hm2)面积面积面积面积面积

例例例例例

(%)2(hm2)(hm2)(hm2)(hm2)

(hm)(%)(%)(%)(%)(%)

2921.24898.530.7370.441102.911.4250.0827.8175.1219.800

1.2.3农村经济情况

一、农村产业结构:

流域农村经济主要是粮食种植收入,要占总收入的60%以上,其次是

家庭养蚕、养猪、养羊等,是农村辅助收入。近年来农民利用农闲季节外

出务工,务工已成农村经济的重要一部分,约占40%左右。

据汉滨区年报统计,流域2006年农业总产值823万元,其中农业501.6

万元,占60.9%;林业150.4万元,占18.3%;牧业102万元,占12.4%;

工副业69.0万元,占8.4%o农村经济总收入1479.3万元,农业人均纯收

入1528元/年。

二、农业生产:粮食一年两熟,复种指数约1.85。夏粮主要为小麦、

8

油菜,秋粮主要有玉米、水稻及红薯、豆类作物。粮食总产量549.5万kg,

平均单产6115.5kg/hm2,农业人均产粮755.2kg。

流域耕地面积898.5hm2,基本农面积370.4hm2,占41.2%,人均O.OShnE

水田每hn?单产在7500—11250kg之间,梯地每hn?单产在6000—9000kg

之间。流域内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适宜农作物生长,有利于农业经济的

发展。但处于山区,地面坡度大,耕地地块分散,与现在优质高效农业相

比,相差太远。这些自然因素一定程度限制了流域经济的发展。

流域粮食生产现状表列入表1—5o

余姐河小流域粮食生产现状表

£播种总面积基本农田粮食产量基本农田粮食产量

播面播面

总计平均总计平均总计单产总计单产

(hm2)(hm2/A)(hm2)(hm2/A)(t)(t)

(kg/hm2)(kg/hm2)

7276898.50.12370.40.055495611632228700

三、林业生产:林业收入来源主要是蚕桑生产、木耳、香菇等。单位

林地面积产值3120元/hn?,纯收入约1900元/hm?。

四、牧业生产:牧业主要为养羊、养猪等,养羊主要在流域上游,户

均近3只左右。养猪范围广,平均每户1〜3头,畜类产品仅限销于本地市

场。饲料主要为农产品的付产品,如薯类藤蔓、红薯、米糠熬皮等。

五、渔业生产:区内水面较小未作统计。

总之,流域地处秦岭以南,是南北气候交替地带,气候温和湿润,雨

量充沛,适宜各种农作物和植物生长,有利于流域植被恢复和生长,有利

于水土保持治理工程实施。但由于地面坡度较陡,耕地分布零散,不便于

9

机械耕作,农业生产产出效益低;还由于受地理环境的限制,农业以庭院

经济模式为主,形成不了规模,经济发展缓慢;畜牧养殖也只是家庭少量

饲养,缺乏养殖大户典型引路;林业经济不但产出周期过长,而且相关采

伐手续复杂,也对经济发展有一定影响。诸如以上各种因素,都不同程度

影响了目前农村经济发展。

1.2.4农业基础设施情况

水利设施:流域内已有小(1)型水库一座,堰塘8口,总蓄水量354

万n?。小型自流引水渠3条,年引水量300万n?。流域下游耕地,均在新

民水库灌区内,灌溉保证率较好。上游主要靠小型自流引水和堰塘等水利

工程设施,其灌溉保证率相对较弱。

交通设施:流域下游有阳安铁路、316国道通过,已有村级公路与公路

干道相通。

西部人饮解困工程实施以来,已解决了部分用水困难农户用水问题,

能保证一般干旱年的用水问题。流域中上游燃料主要为薪柴,流域下游燃

料为石炭,蜂窝煤,及少量天然气。

区内水利工程详见表1一6o

余姐河小流域水资源利用现状表

表1・6

水源情况输水管需解决生活用

需要解决灌溉条件

(渠)水

水库塘堰蓄水池(窖)

年供年供年供年供

数量数量数黄长度水田果园梯坪地人口牲畜

水量水量水量水量

(座)(座)(口)(km)(亩)(亩)(亩)(人)(头)

(ioV)(ioV)(104m3)(104m3)

13508400635035012002500750

10

1.3水土流失及水土保持现状

1.3.1水土流失状况

流域水土流失类型以水蚀为主,又以面蚀和沟蚀为主,在河沟岸坡和

地面坡度较大地带雨季易发生滑坡和泻溜。水土流失在全流域均有发生,

只是程度不同。相对而言,陡坡较缓坡严重,坡地较林地严重。强度流失

发生在流域下游右岸,该处地面坡度大部分大于25°,坡地面积大,植被

差;中度流失主要分布在流域下游左岸,坡面以坡地为主,地面坡度在

10。一25。左右,林木、灌木丛稀少;轻度流失区主要在流域中游人工造林

地带,地面坡度约在10。一30。。

由调查资料统计,流域内流失总面积1904hm2,占土地总面积65.1%;

其中轻度流失825hm2,占流失面积43.33%;中度流失面积723hm2,占流

失面积37.97%;强度流失面积250hm2,占流失面积13.13%;极强度流失

面积lOGhn?,占流失面积5.56%。平均侵蚀模数3119T/k!Ea,土壤侵蚀总

量9.11万T/ao

L3.2水土流失成因及危害

水土流失形成的因素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自然条件为:地面坡度

大,拦蓄径流能力差,加之土质疏松及土壤粘粒含量高,遇水易崩解,细

粒易流失;土层薄,地面下又是不易透水的基岩,土层易饱和,容易流失。

人类活动因素有:坡耕地不合理耕种、森林盲目砍伐,破坏植被、基本建

设的废渣乱倾乱倒等多种因素。其危害较多,主要有:

1、水土流失使土层变薄、土质恶化、可耕地面积日益减少。

2、土壤肥力下降,粮食产量全靠化肥维持,化学肥料板结土壤,形成

11

恶性循环。

3、淤积库塘,使水利工程寿命缩短,效益降低。如项目区西邻的白鱼

河水库,建成于1978年,枢纽以上流域面积36.06km2,运行28年,淤积

库容25.7万m3,83年至87年上游进行水保防治工作,淤积程度已减轻。

许家河水库,建成于I960年,枢纽以上控制流域面积43.16km2,现已淤积

170.00万nr5。两库死库容均全部淤满,并淤积部分兴利库容。付家河上游

的八一水库,建成于1958年,设计总库容1800万n?,现已全部淤满报废。

水土流失还可造成气候失调,洪涝成灾,甚至是毁灭性的。

1.3.3水土保持现状

流域内于1984年至1988年对新民水库上游16.9km2的范围,开展过

省列重点小流域治理工程,其间共修基本农田48.73hm2;修谷坊23处;

新修和修复堰塘32口;水利工程净增蓄水量1.6万n?。造林856hm2;退

22

耕192.5hm;封山育林329.3hmo共初步治理水土流失面积925.8hm2,

使流域内的面貌有了很大改观。此外,流域下游左岸三条岭从上世纪八十

年代后期至九十年代,进行旱变水造田活动,共修水田2千余亩。流域其

它村也不同程度进行了修田造地和植树造林活动。

12

2建设目标、规模和工程总体布置

2.1建设目标

余姐河小流域综合治理是丹江口水源地建设工程,要精确设计。合理

调整土地利用结构,优化产业配置,高标准施工,保证工程建设质量,通

过治理使流域达到生态协调,环境优美,生产发展,各业兴旺,群众生活

富裕的目的。

1、治理水土流失目标

流域本次水保综合治理,按照人均基本农田0.97亩,规划新修农田

55.89hm2;剩余坡地472.16hn?全部退耕,其中造经果林NOhn?,造生态

林282.16hm2;对草灌、疏林、幼林进行封育,共规划生态修复1375.78hm2,

治理流失面积1904hm2,治理程度达到100%。预测治理后,年减少土壤侵

蚀量6.42万3拦截泥沙入河量的70%以上。

2、改善生态环境目标

通过治理后,使流域生态环境得到较大恢复,林草面积达到宜林草面

积的95%,治理的同时加强管护,制定“汉滨区关于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管

理”相关规定,保证综合治理措施保存率达90%以上,实现生态修复面积

2

1375.78hm0

3、发展农村经济目标

水土保持治理期末,使流域粮食总产达到34953比治理前增加83.843

约增2.4%;农业产值1479万元,增力口159.59万元,约增10.8%;人均粮

食581kg,增加14kg,增2.41%;人均纯收入1793.8元,增加306.2元,约增

13

17.07%o

4、其它

合理发展养殖和各种农产品加工,使农村富余劳力就地消化,不再外

出奔波流浪打工。

2.2工程布局和建设规模

根据流域土地利用现状、已有农业基础设施和自然条件等因素,按照

水土保持治理措施,确定流域中游及上游主要安排退耕还林、疏林补植和

封育管理等措施;下游土地比较平缓,修建水平梯地和果园,配套沟渠、

坡塘、蓄水池等水保工程及沉沙池等措施。对流失严重的小沟布置谷坊。

2.2.1生产用地和生态用地划分

根据流域的具体情况,对现有的水田、梯地、水浇地、规划新修梯地和

建果园的坡地确定为生产用地。现有的有林地、冠木林、疏幼林、草地、

退耕造林地、水域、难利用地划分为生态用地。规划流域生产用地

685.59hm2,(其中现有基本农田370.4hn?,新修55.89hn?,经果林259.3

hm2),占总面积的23.47%;生态用地2099.71hm2,占总面积的71.88%。

2.2.2土地利用规划

1、土地分级与适宜性评价

流域现有耕地面积898.45hm2,其中水田265.27hm2,梯地105.13hm2,

坡地528.05hm2,占耕地面积58.77%。耕地按其特点分级和适宜性评价如

下:

一、二、三级耕地402.9hm2,地面坡度V5°、5°—10°、10°T5°,

14

地块完整,距离村庄、交通道路、水源较近,地力强,有机质含量高,适

宜种植水稻、玉米、小麦、油菜等农作物。

四级耕地250.1hm2,地面坡度15°—25°,地块较完整,距离道路、

村庄、河流都较近,水源条件较好,适宜修水平梯地,建果园,或水土保

持耕作措施。

五级耕地、六级耕地175.12hm2,地面坡度25°—35°,地块零散,

距离村庄、河流、道路均较远,水源条件差,适宜营造水保林。

流域内耕地分级及评价详见表2—1小流域土地分级和适宜性评价表。

余姐河小流域土地分级及适宜性评价表

评价等级

评价指标

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五级六级

地面坡度<5°5。〜15。15。〜25。25。〜35。20。〜25。>25°

土层厚度>70cm>60cm>50cm40cm—50cm30cm—40cm<30cm

地块完整情况完整完整完整较完整零散乱石地

距离(m)<200<300<500<6008001000

水源条件好好好较差差无

小麦、油菜、小麦、油菜、小麦、油菜、

土地适宜性果梯宜林宜林

水稻、玉米水稻、玉米玉米

2、生产用地和生态用地划分

根据土地分级、适宜性评价和人口数量,确定生产用地面积为685.59

hn?,其中基本农田面积426.29hm2,经果林面积259.3hm2。已有基本农田

222

370.4hm,规划流域共新修农田55.89hm,经果林190hmo生态用地2099.7

222

hm,其中林地1884.42hm,草地、水域等215.29hmo具体详见附图03

余姐河小流域水保措施规划图。

15

2.2.3工程布局

流域上游腊烛、白露、余姐、夹河等四个村,人均耕地0.17hm2,人

均基本农田0.08hn?,因此,只需对现有坡耕地全部退耕造林,坡度较缓、

地块整体连片的营造经济林,主要栽植桑、板栗、核桃、油桐、杜仲、杜

禧等树种。流域下游坡地地面较缓,集中连片,修建水平梯田,并配套水

窖、堰塘及沉沙池、水渠等坡面水保工程。拦沙坝、谷坊等沟道防护工程

布置在流域下游左岸支沟殿坡沟内。

饲舍养畜、节柴灶、沼气池等只在下游进行试点。工程数量详见附表

4-1工程措施建设明细表。布置详见附图03余姐河小流域水保措施规划图。

2.2.4建设规模

流域水土保持治理任务:修建基本农田55.89hm2,修复堰塘13口,修

建排灌沟渠2条共3km,新建水窖50口,谷坊6处,拦沙坝7座,沉沙池

50座,田间生产道路4.0km。退耕还经济林190hn?,退耕还生态林282.16

hm2,生态修复1375.78hm2,建节柴灶50个,沼气池30个,饲舍养畜棚

14间。

3工程设计

3.1综合治理措施

3.1.1坡面整治

1.坡改梯

(一)布设原则

16

①选择25°以下三、四级的坡耕地,地块集中连片,土质较好,距离

村庄、道路、河沟较近;

②修筑省工,耕作方便,便于机耕,填坎牢固,尽量少占耕地;

③因地制宜,土坎石坎结合,有条件的地块修成石坎,无条件的修成

土坎;

④平行于等高线布置,大弯就势,小弯取直。

⑤梯地设计采用10年一遇6小时(93mm)暴雨标准。

(二)工程设计

⑴断面设计

地面坡度5°〜25°,石坎外侧坡取75°,土坎取60°〜70°。田面

宽度5〜10m,坎高1.5—2.5m。梯田设计见图04及图05。

图04坡面水系工程示意图(典型设计)

水土保持林沉沙池

蓄水池

生产道路

流入城库堰溪河

生产道路

坡而水系工程平面布示意图

17

图05

土坎梯出规格参考表

石坎梯田断而不意图原坡度田坎高度H田坎侧坡田面宽度B

(°)(m)(0)(m)

51.0-1.56011.0-16.4

51.0-1.57011.2-116.7

81.0-1.5606.810.3

81.0-1.5706.7--10.0

101.0-1.5605.2-7.8

101.0-1.5705.4-8.1

15L0-L5603.3-6.6

151.0-2.5703.5-7.0

土坎梯地规划在流域下游左岸三条岭,集中连片25hm2;唐岭、殿坡、

小档以石坎梯地为主,规划梯地30.89hm2,其中石坎梯地ZOhn?。

⑵工程量

田面开挖工程量按照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中介绍的计算公式

18

32

进行计算,每公顷田面开挖土石方量约1875-3125m/hmo

⑶石坎梯田石坎断面尺寸:石坎顶宽0.4m,外侧坡1:0.25,即76°,

内侧垂直,石坎干砌石方量约0.9~2.5n?/m。

⑷施工要求

①梯田应与坡面水系工程、生产道路同时放线、同时施工,有利于合

理布局和工程实施;

②清基干净,修成倒坡。在施工时沿田坎开挖线,按所修田坎的高度

和宽度,将山坡上的表层土壤堆集一起,然后开挖田面,最后将熟土返回,

回填田面,可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上翻式或下翻式;

③生土筑坎,层层压实。在侧坡平台基面上用新挖出的生土筑坎,分

层填筑压实,要求干密度在MOOkg/n?以上,单层填土15cm〜20cm然后夯

实。分层铺填,压实时要求同步进行,直至修到坎顶;

④在田坎初步成形后,应对边缘部位进行夯打,使其紧密稳定,然后

按田坎设计坡度削坡成形,使其符合设计要求;

⑤石坎梯田田坎块(片)石选择质地坚硬,口石选择石面与上下平面

大致垂直,块厚大于20cm,单块重量应大于20kg,砌筑时平放,上下搭接

错缝砌筑,并用小石块嵌紧;

⑥田面平整,熟土覆盖至少30cm厚。

2.坡面水系工程

(一)工程布置

坡面水系工程包括排灌沟渠、水窖、沉沙困(池),主要布设在新修的

梯地工程地块内,其布设原则是:

19

①坡面水系工程与梯田、田间道路相互配套,并以排灌沟渠、道路为

骨架,合理布设截水沟、排水沟、沉沙池、水窖等工程,形成完整灌、排

体系;

②截水沟应与排水渠相接,并在连接处前后设置沉沙困(池),然后引

入水窖或天然沟道内。排灌沟渠共计3km,其中:截水沟2.5km,排水渠

0.5km。

③沉沙函(池)一般选择在地头、地边、地块与地块边界,排水沟渠

和蓄水工程前。布置在地头的沉沙池以尽量少占耕地为原则。共布设沉沙

池50个。

④水窖选择在有水源保证的地方修建,用于小时段水量调节。拦蓄地

表径流,容量按1〜2m3/亩布设。

流域共布置水窖50口,分布为:三条岭20口,殿坡、唐岭等30口。

(二)工程设计

⑴排灌沟渠断面设计

排灌沟渠设计标准,采用10年一遇24小时暴雨坡面汇流洪峰流量,

渠道断面采用明渠均匀流公式计算,渠道底坡取1/100—300,浆砌石衬砌

取糙率n=0.025,碎U形渠n=0.014。计算的渠道过水流量为Q=0.05〜0.1

m3/So

排灌沟渠设计了梯形和U形两种断面,采用M7.5砂浆砌石衬砌,衬

砌厚度0.3m,佐U型渠衬砌厚度为6cmo排灌沟渠标准断面设计见图06、

07o

20

21

图07U形渠道断面设计图(典型设计)

水力特性表

7称精率WXR比降Q

胆、C

nm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