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章隋唐五代第一节
隋至唐前期:大分裂的终结第二节
唐后期至五代十国:历史转向第三节
隋唐制度的集大成第四节
隋唐社会的经济基础第五节
盛世的恢宏气象第六节
世界帝国隋唐历史定位:1、作为中国古代历史上的第三次统一,隋的统一结束了西晋末年以来近三百年的分裂局面,“启唐二百余年承平之运”(清王夫之)。2、隋唐帝国建立在南北朝时期民族大融合的基础之上,王朝皇室具有少数民族血统,结束南北长期分裂,促进南北经济交流与文化整合。3、隋唐上承南北朝,下启宋辽金元,在中国古代社会发展与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方面均处于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第一节
隋至唐前期:大分裂的终结
一、隋朝统一与国祚短促
二、大唐创业与贞观之治
三、从武周革命到开元盛世
四、“关陇集团”一、隋朝统一与国祚短促(一)杨隋代周580年,北周宣帝宇文赟去世,静帝宇文衍在位,外戚随国公杨坚辅政,掌握军政大权。581年,静帝禅位,杨坚称帝,国号隋。“古来得天下之易,未有如隋文帝者。”(清赵翼)“欺孤儿寡母以得天下。”(唐太宗)开皇元年—二〇年(581—600)
仁寿元年—四年(601—604)“帝国的继承和创建在当时不过是一次宫廷政变,是西北的一个贵族家庭接替另一个家族即位。后来唐朝的继承也不过是把皇位移向这一紧密结合的家族集团中的另一个家族而已。”
杨坚的家世背景五世祖杨元寿曾任武川镇司马。父杨忠两次入梁,537年回归西魏,北周宇文泰在西魏建立府兵时,杨忠为十二大将军之一,赐姓普六茹氏,郡望为弘农华阴杨氏(关陇集团的核心家族)。武川王气“周、隋、唐三代之祖皆出于武川。……区区一弹丸之地,出三代帝王,周幅员尚小,隋、唐则大一统者,共三百余年,岂非王气所聚,硕大繁滋也哉。”杨坚出自关陇贵族,因此隋朝取代北周依然是关陇贵族的胜利。而杨坚为汉人,这也标志着关陇贵族集团中的统治力量由鲜卑贵族转变为汉人贵族。杨坚的夫人独孤氏为鲜卑贵族,因此隋朝统治阶层又有胡汉联合的性质。杨坚称帝当日,宣布废除北周“六官”制度,复行魏晋官制。下令“诸改姓者,悉宜复旧”,宇文泰时改为鲜卑姓的汉人恢复汉姓。杨隋代周虽为宫廷政变,但其意义决不止于宫廷政变,标志着关陇军事贵族集团的内部组合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其中起主导作用的力量已由鲜卑贵族变为汉人贵族。虽然这些汉人贵族往往具有双重血统,但却自我标举为中原汉文化的代表。因此,隋朝实际上建立了以关陇汉人贵族为本位的新政权,以承继汉人传统政治文化自居,彻底打破以武将为主体的北周政治体制。(二)开皇之治隋文帝励精图治,除旧布新三省六部制州县二级制律令制科举制户籍制(三)统一南北开皇九年(589)隋平陈,克建康,完成统一。“国家统一已经取代了分裂,成为新时代的主旋律。……在隋唐两代三百多年里,虽然一再有风云变幻,甚至政权更迭,但是,中国再没有出现像南北朝那样长期彻底的分裂动乱,显然,民族融合及其带来的多元文化创新,生机勃勃,成为维护统一的坚强纽带。”(韩昇)(四)炀帝亡国杨广,平陈行军大元帅。开皇十年(590),南方社会对北方政权的抵触引发反叛,晋王杨广怀柔江南。隋炀帝,仁寿四年—大业十四年(604-618)
隋炀帝:巩固帝国版图,扩大帝国影响。营建东都洛阳:交通便利,粮食富足,可补给长安,控制华北。开凿大运河:开通永济渠、通济渠,加修邗沟、江南运河,打通洛阳与全国的脉络,江南、华北、关中三大版块紧密联系。经营西域三征高丽国富民穷“古今国计之富莫如隋”,“隋炀帝积米其多至二千六百余万石”。(元马端临)“国家粮库”——洛阳含嘉仓隋末动乱大业七年(611),王薄在长白山(今山东邹平)起义,河南翟让李密瓦岗军、河北窦建德夏军、江淮杜伏威吴军纷起。“盗贼蜂起,道路隔绝,帝惧,遂无还心。”(《隋书五行志》)大业十四年(618),炀帝被宇文化及逼缢于江都。唐平定江南后,以帝礼改葬雷塘。隋炀帝刚愎自用,好大喜功,聚敛财富,滥用民力,是无可争议的暴君,20世纪60年代始有学者提出不同意见,长期以来争论不断。隋炀帝营建东都洛阳、开凿大运河、巡游江南等举措不可简单视之为好大喜功、性好游玩。中国自南北朝以来,经济重心已经开始由北方向东南方逐步转移,关中地区已经开始不堪重负,隋唐时这一趋势已很明显,至北宋时期完全实现。隋炀帝为后世作出巨大贡献,由于隋朝处于社会变迁的转折时期,浩大工程超出民众负担的极限,使隋成为继秦和西晋之后第三个短命王朝。但是,隋的速亡祸根源于从隋文帝的与民争利。二、大唐创业与贞观之治(一)太原起兵唐高祖李渊,先世为赵郡李氏,祖父李虎为西魏六柱国之一,宇文泰推行“关中本位政策”后改为陇西李氏。李渊为独孤后的外甥,官拜太原留守。隋朝土崩瓦解之际,李渊在刘文静、裴寂、李世民等劝说下,于617年5月正式太原起兵。炀帝远在江都,中原瓦岗军与王世充激战,关中空虚,加上其女平阳公主和女婿柴绍接应,李渊顺利攻占长安。618年5月,李渊逼隋恭帝禅让,建唐称帝,定都长安。武德元年—九年(618—626)(二)唐朝一统李渊建唐后,秦王李世民与太子李建成率军平定四方,于贞观二年(628)完成统一战争。“自古能军无出李世民之右者,其次则朱元璋耳。”(毛泽东)“朕年十八便为经纶王业,北剪刘武周,西平薛举,东擒窦建德、王世充,二十四而天下定,二十九而居大位,四夷降伏,海内乂安。”(《贞观政要》)(三)玄武门之变李世民带兵打天下,不服太子李建成继承天下,而李渊无法决断。(李渊实际暗自维护李建成,出于秩序。)玄武门之变后,李渊禅位于李世民,是为唐太宗。武德九年—贞观二十三年
(626—649)“唐代之长安,其宫在城北,故北军为卫宫之武力。苟明乎此,则唐代历次中央政治革命之成败,悉决于玄武门即宫城北门军事之胜负,而北军统制之权实即中央政柄之所寄托也。……自高祖、太宗至中宗、玄宗,中央政治革命凡四次,俱以玄武门之得失及屯卫北门禁军之向背为成败之关键。”(陈寅恪)李世民夺权后建立合法性:删改史书,目前史料中,李世民被塑造成太原起兵和建国的第一功臣,李渊被描写为好色无能,太子建成被刻意抹杀,通过这种叙述支撑李世民的合法性。通过得到最广大人民的支持,靠自身努力服务百姓,赢得民意上的合法性。“隋富唐强”——从国富民穷到藏富于民——从开皇之治到贞观之治(四)贞观之治
加强官僚机构,提高政治效能
*三省六部制*州县二级制,十道监察区
重视对官员的培养和选拔*“盛开科举”*重视学校建设
完善宽简的法制建设*颁行《唐律》,法简刑轻唐太宗李世民贞观之治的成功特点:用人与纳谏用人:不拘出身地域、出身门第、民族背景、原属敌我。十八学士图纳谏:兼听则明,偏信则暗。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贞观之治的成功有其他朝代所不及的更深刻原因:①开放:民族问题事关重大(历史上唐与清处理最好)。李世民与邻邦和睦相处,被推举为天可汗。“自古帝王虽平定中夏,不能服戎狄。朕才不逮古人,而成功则过之。所以能及此者,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资治通鉴》)②多元文化:多元民众对国家的认同感、归属感、向心力。
③重建主流:大力提倡被扬弃的儒学,刊定五经。大力建设学校,长安成为“人才高地”。④以德治国:制度性治理,使国家发展、机构运转有道德、有秩序,权力不能超越制度。⑤藏富于民:国家大量让利,贞观户数由900万减至300-400万,玄宗时又到900万,为税收问题,而非人口问题。贞观之治是唐代国力的恢复,并非国力的高峰。贞观之治“君明臣直”历来为人称道,但其背后隐藏着玄武门事变的种种余波,太宗的纳谏、魏徵的死谏都暗含弥补君道、臣道有亏的用意。(五)高宗登基立嗣问题与亲征高丽受挫使贞观前期政治风气未能完全保持,太宗以低调告终。高宗时唐朝国力走向顶峰,武则天立后、登基则使贵族政治走向终结、官僚政治取而代之。废太子事件往往会引起极大的政治漩涡,隋文帝、唐太宗均面临此一严峻形势。李泰——李治(柔弱、无主见)太宗征高丽,为李治解决大患;杀大臣,因为李治的地位只能由长孙无忌来确保,所以消除长孙无忌的对立面。太宗为李治登基做了万全准备,但万没有想到会出武则天。高宗性格温和,后半生均笼罩在武则天阴影之下。但并非毫无作为,贞观政治体制仍能正常运转,尤其是在位早期,身体状况尚可,颇有太宗遗风。消灭隋以来一直未平的高丽,平定百济,击败日本军,击溃西突厥,设立安西都护府,唐朝疆域达到极致。晚年病重。
武则天对唐高宗的评价:开边服远、富贵宁人三、从武周革命到开元盛世(一)武后掌权武瞾,太宗才人,感业寺出家,高宗拜昭仪。从立为皇后参掌实权(655)到大周皇帝退位(705),预政当政50年。永徽六年(655),废王皇后立武后。上元元年(674),高宗号天皇,武后号天后,天下人谓之“二圣”。临朝称制,并自号“圣母神皇”。(二)大周女皇天授元年(690),武则天登基称帝。神龙元年(705),张柬之等趁武则天病重发动政变,重新拥立中宗。同年武则天去世,年82。政治混乱(如太平公主),推行告密制度,打破人事制度,废止科举,不按照正常渠道取人。压抑门阀勋贵,扩大相对于宰相的皇权,用独断专行组织大臣势力扩展。启用庶族精英,结束西魏、北周以来关陇贵族集团持续控制中央政权的局面。表面上打破唐朝建立的常规与均衡,实际上维持了根本性的制度,深化了太宗以来的改革。勋品同流,清浊同贯:贞观《氏族志“崇重今朝冠冕”,显庆《姓氏录》“各以品位为等第”。武则天得以掌权带有北朝遗风,女性活跃于政治舞台;得益于李武韦杨婚姻集团的家族背景;个人能力极强,统治手段丰富;受佛教影响既深且远。武则天无法摆脱李唐的影响,无法摆脱传统社会父系家族的束缚,无法从根本上证明改朝换代的合理性。性别带来的压力与传位带来的困扰(母子—姑侄)使其最终昙花一现。(三)开元盛世中宗复位,韦后干政,李隆基举兵玄武门,拥睿宗李旦,后即位。整顿政治:重建国家规矩、改善人事制度、解决财政问题。玄宗创举:监察十五道创制进士科“以宽仁为理本”,用法平直编纂《大唐六典》轻徭薄赋,检括户口改政事堂为中书门下“姚宋相继为相,崇善应变成务,璟善守法持正。二人志操不同,然协心辅佐,使赋役宽平,刑法清省,百姓富庶。唐世贤相,前称房杜,后称姚宋,它人莫得比焉。”(《资治通鉴》)《大唐六典》:中国古代最早的行政法典,对中央和地方国家机关的机构、编制、职责、人员、品位、待遇等做出明确规定,严格按制度办事。唐玄宗《纪泰山铭》忆昔(唐杜甫)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四)盛世隐忧盛极而骄奢从李林甫到杨国忠,政治空气为之一变。李林甫:开元末代张九龄为中书令,居相位十九年,大权独握,专政自恣,口蜜腹剑,杜绝言路。《记唐代之李武韦杨婚姻集团》(陈寅恪)“武瞾创组于大帝之初,杨玉环结束于明皇之末”,“宰制百年之政局”。杨国忠,杨玉环族兄,张易之外甥,任宰相时身兼40余职,与安禄山的矛盾最终导致安史之乱。华清出浴图虢国夫人游春图“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唐白居易《长恨歌》)华清池海棠汤宫乐图四、“关陇集团”影响对隋唐历史理解的重大问题:士族关陇集团—山东士族关陇贵族集团以军事力量为组织、以鲜卑军事贵族为主、门阀化的军事贵族集团,北周宇文氏、隋杨坚、唐李渊均出自此一集团。“此宇文泰之新途径今姑假名之为‘关中本位政策’,即凡属于兵制之府兵制及属于官制之周官皆是其事。其改易随贺拔岳等西迁有功汉将之山东郡望为关内郡望,别撰谱牒,纪其所承,又以诸将功高者继塞外鲜卑部落之后,亦是施行‘关中本位政策’之例证。如欲解决李唐氏族问题当于此中求之也。”关中本位政策:就西魏—北周—隋—唐前期统治集团的核心及其政治重心与基本国策而言,继承性或者说延续性相当之强。对于以关中地区为统治重心这一基本国策,陈寅恪先生称之为关中本位政策。关陇集团:宇文泰融合其所割据关陇区域内之鲜卑六镇民族,及其他胡汉土著之人为一不可分离之集团;非独物质上应处于同一利害之环境,及精神上亦必具同一渊源之信仰,受同一文化之薰习。毛汉光《中古核心区核心集团之转移——陈寅恪先生“关陇”理论之拓展》种族文化论“李唐一族之所以崛兴,盖取塞外野蛮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扩大恢张,遂能别创空前之世局。”(陈寅恪)北朝出口论“在汉唐盛世之间,魏晋南北朝时代是个帝国衰微的低谷,而北朝构成了走出低谷、通向隋唐王朝的历史出口。”(阎步克)“李唐皇室者唐代三百年统治之中心也,自高祖、太宗创业至高宗统御之前期,其将相文武大臣大抵承西魏、北周及隋以来之世业,即宇文泰‘关中本位政策’下所结集团体之后裔也。自武曌主持中央政权之后,逐渐破坏传统之‘关中本位政策’,以遂其创业垂统之野心。故‘关中本位政策’最主要之府兵制,即于此时开始崩溃,而社会阶级亦在此际起一升降之变动。……故武周之代李唐,不仅为政治之变迁,实亦社会之革命。若依此义言,则武周之代李唐较李唐之代杨隋其关系人群之演变,尤为重大也。武周统治时期不久,旋复为唐,然其开始改变‘关中本位政策’之趋势,仍继续进行。迄至唐玄宗之世,遂完全破坏无遗。而天宝安史乱后又别产生一新世局,与前此迥异矣。”(陈寅恪)第二节
唐后期至五代十国:历史转向
一、从安史之乱到元和中兴
二、黄巢起义与唐末政局
三、五代更迭与十国割据
四、“唐宋变革”唐代前期(618-755)138年(其中武周15年),历六位皇帝:
高祖、太宗、高宗(武则天)、中宗、睿宗、玄宗唐代后期(756-907)152年,历十四位皇帝:
肃宗(756-762)、代宗(763-779)、德宗(780-804)、顺宗(805)、宪宗(806-820)、穆宗(821-824)、敬宗(825-826)、文宗(827-840)、武宗(841-846)、宣宗(847-859)、懿宗(860-873)、僖宗(874-888)、昭宗(889-904)、哀帝(905-906)
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元和中兴大中之治安史之乱黄巢之乱一、从安史之乱到元和中兴(一)安史之乱“唐代之史可分为前后二期,而以玄宗时安史之乱为其分界线”,“前期结束南北朝相承之旧局面,后期开启赵宋以降之新局面,关于政治社会经济者如此,关于文化学术者亦莫不如此。”(陈寅恪)人事:唐玄宗罢张九龄,升牛仙客为宰相,开人治之先例。李林甫升为宰相后,控制朝政,排挤能臣,并提出重用蕃将。军事:外重内轻,外事委以蕃将。节度使权重:军权、财权、行政权。边镇兵:49万中央军:8万天宝十节度使分布图安禄山:昭武九姓胡人,天宝十载(751)兼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掌控19万军队,占全国的38%。天宝十四载(755)十一月,安禄山以讨伐杨国忠为名,起兵范阳,安史之乱爆发。天宝十五载(756)正月,安禄山洛阳称帝,国号“大燕”。六月,叛军攻破潼关,占领长安,唐玄宗西逃,马嵬坡兵变,军士斩杀杨国忠,逼死杨贵妃。玄宗七月抵达成都。七月,唐肃宗李亨即位灵武,尊玄宗为上皇天帝,年号至德。明皇幸蜀图陕西省咸阳市兴平县马崽镇杨贵妃墓(衣冠冢)长恨歌(唐白居易)……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余里。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河北武备空虚,叛军势如破竹,迅速占据洛阳。常山(今河北正定)太守颜杲卿、平原(今山东陵县)太守颜真卿起兵反抗,西北朔方军在郭子仪、李光弼带领下出师河北。天下第二行书:唐颜真卿《祭侄文稿》肃宗至德二载(757)正月,安禄山为子安庆绪所杀。九月,收复长安,二帝回京。乾元二年(759)史思明杀安庆绪,自称“大燕皇帝”,安史之乱进入新阶段。上元二年(761),史思明为其子史朝义所杀。代宗广德元年(763),史朝义兵败自杀,安史之乱结束。(二)藩镇问题安史之乱虽然结束,但是唐朝国力受到根本性损伤,河北三镇(卢龙、成德、魏博)仍旧由安史旧部张忠志(李宝臣)、田承嗣、李怀仙占据,名义上归属唐中央,实际上是独立王国。战争期间,唐国内遍设节度使,带来严重的藩镇问题。安史之乱的重大影响体现在它造成了唐后期一百五十年的藩镇割据局面,唐中央权威一落千丈,而各藩镇由于相互掣肘,无力单独挑战中央,故与唐中央形成犬牙交错的共存关系。“大盗既灭,而武夫战卒以功起行阵,列为侯王者,皆除节度使。由是方镇相望于内地,大者连州十余,小者犹兼三四。故兵骄则逐帅,帅强则叛上。或父死子握其兵而不肯代;或取舍由于士卒,往往自择将吏,号为“留后”,以邀命于朝。天子顾力不能制,则忍耻含垢,因而抚之,谓之姑息之政。”(《新唐书兵志》)朝廷以藩镇制藩镇,内地藩镇林立,逐渐成为凌驾于州之上的高级行政区。藩帅主要由平叛将领与安史降部构成。中间状态,与朝廷存在摩擦,但未尚未割据中原西南西北地区朝廷直接控制,为唐后期立国之根本东南地区与朝廷对立,长期割据“虽名藩臣,羁縻而已”河北地区“河朔故事”:藩帅父死子继,自行任命官吏,不纳户籍,不输贡赋。“弱唐者,诸侯也;唐既弱矣,而久不亡者,诸侯维之也。”(《宋史尹源传》)德宗先削藩后姑息建中二年(781),讨淄青、成德、魏博、山南东道。建中三年(783),幽州、成德联同魏博、淄青拒命,淮西与之交通而叛唐。朝廷征讨淮西引发“泾原兵变”,朱泚称帝,德宗出奔奉天,神策军李晟克复长安,次年平李怀光,前后七年。德宗后续举措:①加强中央禁军(以藩镇制藩镇不可行),贞元以后不断扩大神策军,设左右神策护军中尉,由宦官担任,军力达15万,待遇优厚,战斗力较强。神策军成长出一批军事人才。唐柳公权书《神策军碑》②整顿财政经济,积极扩大税源,实行两税法;加强对江淮财政的督运;工商杂税的数额和比例大增。(三)宪宗平藩元和元年(806)至十四年(819),宪宗陆续平定西川刘辟、浙西李錡、淮西吴元济、淄青李师道。“自广德以来,垂六十年,藩镇跋扈河南、北三十馀州,自除官吏,不供贡赋,至是(元和十四年)尽遵朝廷约束。”(《资治通鉴》)念奴娇·宪宗平淮西(宋李纲)晚唐姑息,有多少方镇,飞扬跋扈。淮蔡雄藩连四郡,千里公然旅拒。同恶相资,潜伤宰辅,谁敢分明语。媕婀群议,共云旄节应付。于穆天子英明,不疑不贰处,登庸裴度。往督全师威令使,擒贼功名归愬。半夜衔枚,满城深雪,忽已亡悬瓠。明堂坐治,中兴高映千古。元和十五年(820),宪宗去世,穆宗即位。长庆元年(821),河朔再叛。元和中兴虽然短暂,但唐朝实际控制区域有所扩大,地方控制力有所加强。宪宗政策对其后政局的影响
*两税三分制改革(元和四年,809)*归还刺史军权改革(元和十四年,819)*裂地分镇(元和十四年,819)州权强盛及其独立化倾向“以一州之地行割据之实”
唐行军都统之印二、黄巢起义与晚唐政局(一)宦官专权“宦官之祸,始于明皇,盛于肃、代,成于德宗,极于昭宗。”(《资治通鉴》)
宦官专权的制度基础:内禁军、枢密;外监军
①宦官专兵:德宗设左右神策护军中尉,以宦官窦文场、霍仙鸣分任,统率神策军。宦官掌禁军成为定制。②参掌机要:代宗设枢密使,由宦官担任,在皇帝和宰相之间传递文书,因为接近皇帝,逐渐参预政事。左右枢密使与左右神策护军中尉合称“四贵”。宦官专权的特点:宦官直接威胁皇权,掌握皇帝废立。宪宗以后,七帝为宦官所立,而宪宗、敬宗死于宦官之手。有些宦官甚至自称“定策国老”,视皇帝为“门生天子”。哀帝→昭宗↓武宗←宣宗←懿宗←僖宗↓文宗→→穆宗→宪宗敬宗南衙北司之争:宦官与朝臣的冲突顺宗朝“永贞革新”,罢宫市,以武将统神策军。失败后,王伾、韩晔、韩泰、陈谏、凌准、程异、柳宗元、刘禹锡、韦执谊等被贬,史称“二王八司马事件”。“永贞革新”失败后,宦官集团更为专横。太和九年(835),文宗起用李训、郑注等人,诡称大明宫左金吾仗院后石榴夜降甘露,诱使中尉、枢密使仇士良、鱼弘志等前往察看,仇士良看出破绽,劫持文宗回宫,禁军四处捕杀,朝班为之一空。史称“甘露之变”。“自是天下事皆决于北司,宰相行文书而已。宦官气益盛,迫胁天子,下视宰相,陵暴朝士如草芥。”(《资治通鉴》)藩镇引宦官为内援,宦官引藩镇为外援,皇帝成为宦官的傀儡,“南衙”成为“北司”的附庸。“牛李党争”,交替掌权,与宦官内部分争同时并进。宣宗以后,宦官因“甘露事变”开始合力对付外朝,朋党之争转化为内外朝之争,结果宦官获胜。直到唐末朱温铲除宦官,中央军政大权落入藩镇之手。宦官与皇帝共生并存,宦官灭除,唐朝社稷亦不存。(二)朋党之争唐代朝官,一是门荫出身,二是科举入仕。前者以名门、公卿子弟居多;后者以庶族、孤寒之士为主。前者以门阀自矜,仇视进士;后者以辞赋自诩,相互援引,排斥异己。为唐后期朋党之争的主要根源。“牛李党争”,即以牛僧孺、李宗闵为代表的一派官僚与以李德裕为代表的一派官僚之间的冲突。起自穆宗朝,止于宣宗朝,两党此浮彼沉,反复较量,持续斗争近40年之久。学界关于牛李党争性质的分歧:出身背景?政见?利益?文化传统?
从根本上说,牛李党争是统治阶级上层内部的冲突,目的在于争权夺势。不过,在一些具体问题上,双方的分歧也存在着原则的区别。如对待藩镇割据问题,李党主张强硬制裁,牛党主张维持现状;对待选官问题,牛党重科举,李党重门第。双方冲突一定程度上反映着士庶斗争的继续。牛李两党的纷争角逐,都以宦官作为后台。两党重要人物入相,往往都依靠宦官的提拔。因此,牛李党争使朝政陷入混乱和分裂,从而加深唐王朝的政治危机。(三)大中之治宣宗结束牛李党争。改变李德裕的政策,重用进士,自称“乡贡进士李某”。增添州县必要的佐官,纠正武宗朝政策偏失。借张议潮之力收复吐蕃控制的河湟地区。唐宣宗大中二年《张议潮出行图》(敦煌壁画)(四)黄巢起义懿宗、僖宗时期政治腐败,社会黑暗,民生悲凄(“国有九破”,“民有八苦”)懿宗咸通九年(868)桂林庞勋起义,“唐亡于黄巢,而祸基于桂林。”(《新唐书》)僖宗乾符元年(874)王仙芝、黄巢起兵。广明元年(880)十二月,黄巢攻占长安,建立大齐,年号金统。唐僖宗出逃。大齐战略失误与唐军反攻,中和四年(884)黄巢自杀,起义失败。黄巢的破坏力:屠广州,焚长安(五)唐朝覆亡黄巢动乱延续九年,唐朝土崩瓦解。在平定黄巢的过程中,成长起一批新军阀,散布于中原、西北乃至东南各地,辖地被各割据势力所瓜分。军阀火并形成三大集团:汴州朱全忠、太原李克用、凤翔李茂贞,可谓超级强藩,凌驾于河朔三镇之上。“皆自擅兵赋,迭相吞噬,朝廷不能制。江淮转运路绝,两河、江淮赋不上供,但岁时献奉而已。国命所能制者,河西、山南、剑南、岭南四道数十州。大约郡将自擅,常赋殆绝,藩侯废置,不自朝廷,王业于是荡然。”(《旧唐书僖宗本纪》)903年,宣武节度使朱全忠奉昭宗命入长安,尽诛朝中宦官,解散宦官控制之神策军。904年,朱全忠迫使昭宗迁都洛阳,继而杀之,立哀帝。907年,朱全忠废哀帝,改国号梁,都于汴,史称后梁。唐亡。三、五代更迭与十国割据(一)五代交替“呜呼!世道衰,人伦坏,而亲疏之理反其常。干戈起于骨肉,异类合为父子。开平、显德五十年间,天下五代,而实八姓。”(《新五代史义儿传》)后唐统一北方。后晋石敬瑭割让燕云十六州给契丹,自称儿皇帝。华北地区失去长城、燕山屏障,无险可守,为北方民族南下大开方便之门。(二)十国分立前蜀成都王建永陵五代十国后期形势图(943年)十国多行休养生息政策,《太平寰宇记》载五代十国时期全国新置59县,其中绝大部分在南方。北宋统一南北,于后周、北汉地区得户百万,而在南方得户230余万。韩熙载夜宴图(三)后周改革与统一趋势太祖郭威—世宗柴荣—恭帝柴宗训改革举措:发展生产,鼓励农耕,澄清吏治,整顿禁军。统一战略:先易后难,先南后北。955年西征后蜀,958年南唐求和,959年北伐幽蓟。柴荣四、“唐宋变革”(一)理论端倪“论中国古今社会之变,最要在宋代。宋以前,大体可称为古代中国;宋以后,乃为后代中国。……就宋代而言之,政治经济、社会人生,较之前代莫不有变。”
(钱穆)“11至13世纪期间,在政治社会和生活领域中没有一处不表现出较先前时代的深刻变化。这里不单单是指一种社会现象的变化,而更是指一种质的变化……一个新的社会诞生了,其基本特征可以说已是近代中国特征的端倪了。”(法谢和耐)(二)理论建构内藤湖南《概括的唐宋时代观》,唐代是中世纪的结束,宋代是近世的开始,强调唐宋的分野。宫崎市定“唐宋变革论”:从唐朝衰亡期经五代至宋朝建立之间,中国社会发生了诸多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社会变化,是开启近代社会的大变革。(三)理论发展包弼德(PeterBol)《斯文——唐宋思想的转型》:将唐宋社会转型定义为士或士大夫(政治和文化精英)之身份的重新界定以及逐渐变为地方精英,以取代以往将这一转型定义为门阀制的终结和平民的兴起。这种大的时代变化发生在北南宋之际。郝若贝(RobertM.Hartwell)《750-1550年中国的人口、政治、社会转型》,美国“唐宋变革论”的奠基之作:政治经济面貌变迁致使过去垄断国家高级职位的半世袭性职业官僚缙绅的消亡,在宋代被地方缙绅家族所取代。这些变化的累积性影响和连续的相互作用导致社会几乎所有方面的根本性变化,塑造了随后晚期中华帝国的特质。
安史之乱造成的变化唐宋:
开放隔绝
多元文化单一文化民族平等民族主义中国由盛转衰的标志(缺乏自我,缺乏底气)
第三节
隋唐制度的集大成
一、从三公九卿制到三省六部制
二、从九品官人法到科举制
三、从府兵制到募兵制
四、律令制与地方行政体制隋唐——南北朝的“历史出口”隋代到初唐,不是制度剧变或者大规模全盘创新的时期,而是一个整合的时期,是使行政秩序合理化、简化和效益化的时期。以“胡汉杂糅”为特征的体制,虽然在某些方面降低了秦汉以来官僚政治的水平,但在北朝最终形成的军事贵族,为皇权提供了强大的支持,从而为官僚政治的复兴提供了深厚的基础与活力,构成为迈向隋唐的“历史出口”。隋唐两代十分重视建制,隋文帝在位短短24年,建立了制度的全部基础,影响后世一千年。一、从三公九卿制到三省六部制秦及西汉前期:三公九卿制(丞相为首)汉武帝:三省制萌芽(削弱相权)魏晋南北朝:三省制初步形成隋唐:三省六部制形成并完善三省六部制:建立新的官僚政治制度北周仿照周礼设置六官,隋朝在北周原有基础上改定官职,吸收南北朝时的各种积极因素,对北周六官加以分解改造,设立三省六部,九寺,御史台。三省即尚书省、内史省(中书省)、门下省,六部即吏、户、礼、兵、刑、工六部。三省六部负责行政政令和工作。御史台是检察机关,九寺负责具体事务。唐“中书省之印”在这套行政制度中,掌管中枢机要的是内史省和门下省,总管中央行政的是尚书省,掌管某项专门政务的划归六部。三省六部制的实质是集体宰相制、部门首长宰相制。重点在于决策与施政的分权:三省制(核心:权力的制约);政令与执行的分权:六部(属尚书省,人数很少)与九卿(人数很多)。二、从九品官人法到科举制很多学者认为科举制(考试取士)是隋文帝晚年建立的,但也有很多学者认为是隋炀帝建立的。最最重要的是打破了九品官人法。曹魏提倡任人唯贤,设立九等,但事实上根本没有可行性,反而走向反面,成为最不任人唯贤,而任人唯家世、任人唯亲的制度。科举制则用考试,真正实现任人唯贤,之后一直没有出现取代它的制度。隋文帝设立秀才科和明经科,“以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二科举人”。隋炀帝将学和举结合起来,“始建进士科”同时保留秀才科和明经科:九品中正制盛行约三四百年,至此正式废除,通过考试选拔管理的科举制由此开始,直至清末。唐代科举科目众多,明经、进士二科设置最为普遍,也最为见重。中唐以后,进士一科特受重视,难以登进,故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之称——诗词歌赋。三、从府兵制到募兵制府兵制:柱国大将军,简称柱国,一种军事职官。西魏宇文泰推行府兵制时设置八个柱国大将军,其中六个(除宇文泰等)各辖两个大将军,每个大将军辖两个开府统率禁旅,职位无比荣耀。柱国一般是留任京师,军队由大将军统领。组成以柱国为核心,以将军、开府为主要成员,以府兵系统为基础,包括六镇武将、关陇豪强大族的关陇军事贵族集团。府兵制最重要的特点是兵农合一。府兵平时为耕种土地的农民,农隙训练,战时从军打仗。府兵参战武器和马匹自备,全国都有负责府兵选拔训练的折冲府。西魏创建后,历北周、隋至唐初期而日趋完备,唐太宗时期达到鼎盛,唐玄宗天宝年间停废,历时约二百年。唐代府兵制在太宗和高宗统治前期曾经有效地实行,但自高宗后期以至武后时就逐渐被破坏。破坏的原因:战事频繁、防御线延长、兵役繁重。高宗以后,随着均田制的破坏,府兵征点制失去了赖以实行的经济条件。玄宗初,府兵逃散日渐增多,以致番上卫士缺员,征防更难调发。募兵制:开元十年(722),宰相张说以宿卫之数不给,建议召募强壮。二十五年(737),玄宗下诏命令诸镇节度使按照防务需要制定定额,在诸色征行人和客户中召募自愿长住镇戍的健儿。天宝八载(749),鉴于军府无兵可交,遂停罢折冲府上下鱼书,府兵制终于废止。唐发兵鱼符京师:开元十一年(723年),京师宿卫募士12万,号“长从宿卫”,次年改称“彍骑”,第三年将彍骑兵分隶中央十二卫,分为六番。从此京师宿卫士兵皆由招募。边兵:开元二十五年(737年)正式实行招募制,被称为“长从兵”或“长征健儿”,由边地将帅长期统率,逐步形成了将帅专兵之局。地方:主要是团结兵,也称“团练”。军器、衣粮皆由政府供给,长期服兵役,是政府雇佣的职业兵。四、律令制与地方行政体制隋朝修订律令:律即刑律,令是对各项制度的规定。隋文帝将魏晋至齐梁律令“沿革重轻,取其折衷”,以轻代重,化死为生,将律令删减到五百条,“刑网简要,疏而不失”。《开皇律》:中国古代由律、令、格、式四项组成的法系,隋唐时期贡献最大。“律以正刑定罪(处理刑事犯罪的法律条文),令以设范立制(关于国家制度的单行条例,可作为律的补充),格以禁违正邪(包括皇帝临时对国家机关所颁发的多种指示,是令的补充),式以轨物程事(国家机关的办事细则、公文程式以及关于百官权责的规定)。”(《唐六典》)隋新设十恶八议。其中十恶的核心是家族伦理的犯罪,强调“孝”;而八议则强调其人松的一面。将刑罚分为死刑、流刑、徒刑、杖刑、笞刑五种十二等,废除隋以前的诸多酷刑。是唐代及其以后各代法典的基础。唐朝的主要立法:武德时期《武德律》、《武德令》、《武德式》贞观时期《贞观律》、《贞观令》、《贞观格》、《贞观式》永徽时期《永徽律》、《永徽律疏》开元时期《开元律》、《大唐六典》大中时期《大中刑律统类》《武德律》以《开皇律》为蓝本制订;《贞观律》根据《武德律》编撰;《永徽律》根据《武德律》和《贞观律》编撰,全文保存在《唐律疏议》中,是传世的中国古代最早、最完整的一部法典,对亚洲多国产生显著影响。地方行政层级:三国以降的州、郡、县三级制经南北朝分裂动荡,州郡区划越来越小,恶性膨胀,至隋初“或地无百里,数县并置;或户不满千,二郡分领”(《北史杨尚希传》)。隋文帝“罢天下诸郡”,改州、郡、县三级制为州、县二级制。隋炀帝又大举并省州县,且改州为郡。唐承隋制。贞观元年(627),分全国为十道,分区监察。开元二十一年(733),又“分天下为十五道,每道置采访使,检察非法,如汉刺史之职”(《旧唐书地理志》),州之上的监察区重新出现并固定化,监察官员成为常职,州、县二级制逐渐发生质变。唐玄宗设边境十节度以遏四夷,节度使负责军事,不涉民政。直至范阳、平卢节度使安禄山兼任河北道采访使,集军权、政权、财权于一身,藩镇与道开始合一。安史乱后,朝廷于全国遍设藩镇,企图以藩镇制藩镇。藩镇凌驾于州之上,在军事、行政方面对州县进行统辖,但并未形成道(藩镇)、州、县三级制。╳朝廷藩镇州县朝廷藩镇州县“二级制”与“三级制”在国家法令中,藩镇只对其属州行使监察闻奏之责,而属州与朝廷的上通下达有明确的法令规定并时时重申,同时,藩镇与属州之间的联系受到严格的限制。
从秦至唐前期,地方行政体系的主流是郡(州)、县二级制,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州、郡、县三级制,可视为天下分裂的产物。若以此为背景纵向考察,则隋文帝废郡改制,仅为恢复秦汉旧制,在中国古代地方行政体系演进过程中,意义并不显著。唐代藩镇介于朝廷与州之间,虽尚未正式成为一级行政区划,但对宋代路的创新及元代行省的成形均有深远影响。对于高层政区而言,明清源于元代行省,辽金元源于宋代的路,而宋代的路则源于唐代藩镇。藩镇作为高层政区的雏形,塑造了唐代后期直至清代地方行政体系的基本框架。州之上的高层政区:唐都督府、道——观察使、节度使——宋路——元行省(行中书省)——明清总督(布政使司)。都督区——军事区划州郡县——行政区划“都督知军事,刺史治民,各用人”(《南齐书》)都督干预地方行政(都督兼刺史,刺史加军号,不带军号为单车刺史)唐代:从都督府体制到藩镇体制“尝考五代之际,政治上之大患有二:曰腹心之患,即禁兵;曰肢体之患,即藩镇。”(聂崇岐)“五代为国,兴亡以兵”,唐鉴不远,对藩镇进行严格控制:移易镇帅,分割藩镇地盘,将藩镇降为防御州、刺史州,成为北宋废除藩镇建制、天下诸州直属朝廷的重要过渡。第四节
隋唐社会的经济基础
一、从均田制到两税法
二、运河体系
三、经济重心南移一、从均田制到两税法影响对唐代历史理解的重大问题:均田制争论:①均田制是土地国有制,从北魏到唐中叶都是土地国有制;②自始至终都是土地私有制。户籍制:大索貌阅。户籍制的核心是税收。隋朝开皇三年实行根据户籍核对本人体貌,检查隐漏户口。户口不实者,保长里正都要流放。还规定,堂兄弟以下要分居,各自立户。隋文帝统治24年,人口从2000万变到6000万,使得国家财政增长迅速,急速积累。户籍制:输籍之法。由国家制定输籍定样(划分户等的标准),发至各地,政府派人道农村,依定样划分户等,作为征调赋税徭役的依据。输籍之法的目的之一是要吸收投靠豪强大族的农民成为国家的编户。——析户政策(使户口增长),输籍定样(由国家制定)均田制(国有制度)北魏土地和人的关系:采取基本授田,100亩/人,缴3%-5%的税,对农民很有吸引力。北魏均田制不是为了发展生产,而是为了吸引农民。唐朝国家已经安定,农民已经从坞壁中脱离出来,这时面临的就是发展生产的问题。唐代均田制和租庸调制丁男(已婚)分田八十亩,永业田(不需归还国家)二十亩;妇女分得四十亩
。
事实上,唐代农民授田是得不到保障的。在均田制下,分田都是不足的。“一夫百亩”只是一个理想。唐代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是紧密联系的。租庸调制是国家颁布的赋役令“赋役之法:每丁岁入租粟二石。调则随乡土所产,绫、绢、絁各二丈,布加五分之一。输绫、绢、絁者,兼调绵三两;输布者,麻三斤。凡丁,岁役二旬。若不役,则收其庸,每日三尺。有事而加役者,旬有五日免其调,三旬则租调俱免。通正役,并不过五十日”。(《旧唐书食货志》)均田制的破坏:武则天以后,均田制逐渐废弛。这是由均田制本身的性质与实质所决定的。均田制仅是国家解决赋役来源的一项阶段性措施,具有历史的暂时性。当国家不再有相当的国有荒地用于分授的时候,其历史使命终将宣告完结。开元、天宝之际,人称“兼并之弊,有逾于汉武、哀之间。”国家控制的土地越来越少,农民受田的数额严重不足。均田制破产使国家赋役收入大减,国家控制的纳税人口日益减少,赋役无以出,势必带来日益严重的财政危机。安史之乱造成国力空虚,中央无力消灭安史余部,以至藩镇相望,中央财政收入主要依赖江淮供赋。刘晏的财政改革盐法:官收、官运、官销官收、商运、商销,统一征收盐税漕运:造坚船,改直法为段运法,设仓平抑物价:诸道置设巡院官,建立经济情报网,调剂有无、平抑物价刘晏改革起一时之效,整个措施是技术性的。杨炎(刘晏的死对头)的财政改革对唐朝有根本性的改革:两税法(制度性改革)按资产征税,以户税、地税为内容,分夏、秋两季征收,赋税由人丁向资产转移。唐德宗建中元年(780)正月废租庸调制,颁行两税法.“量出以制入”“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计钱而输绫绢”两税法的意义①“舍丁税地”的趋势②税收更合理,负担较平均③扩大纳税面二、运河体系隋炀帝大运河:更有效的对江南进行控制和管理隋炀帝“登极之初,即建洛邑,每月役丁二百万人。导洛至河及淮,又引沁水达河北,通涿郡,筑长城东西千余里,皆征百万余人。”(《通典》)“隋氏作之虽劳,后代实受其利焉。”
(《元和郡县图志》)“炀帝此举,为其国促数年之祚,而为后世开万世之利,可谓不仁而有功者矣。”
(顾炎武)大运河贯穿海、黄、淮、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真正把中国历史上最基本的南、北两大区域密切沟通了起来。是唐代统一局面得以巩固的重要基础。“唐代自安史之乱后,长安政权之得以继续维持,除文化势力外,仅恃南东八道财赋之供给,至黄巢之乱既将此东南区域之经济几全加破坏,复断绝汴路运河之交通,而奉长安文化为中心仰东南财赋以存立之政治集团,遂不得不土崩瓦解,大唐帝国之形势及实质,均于是告终矣。”(陈寅恪)唐代中后期东南经济发展迅速,成为支持唐中央政权存亡的重要力量;运河作为从东南向长安运输物资的主要途径,其畅通和断绝亦关系唐政权的存亡。“运河自唐末溃决为淤泽后,便淤塞而不宜于航运。一向靠运河把军事政治中心的北方和经济重心的南方联系起来而发荣滋长的大唐帝国,就是在这种情形下崩溃的。”(全汉昇)三、经济重心南移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主要发祥地,是中国开发最早的的地区,人口集中,经济文化发达,成为最早经济中心。但是自安史之乱后,北方因为藩镇割据、契丹崛起和南侵而备受影响,生产遭到破坏;而南方相对安定,北方人口开始大量向南迁移,并带去先进的生产技术。自此,经济重心开始向南转移。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南方得到重点开发。东晋和南朝时期,南方得到大规模开发,南朝末年开始赶上北方。隋唐时期,南方经济迅速发展,南北几无差距。五代十国时期,南方经济进一步大发展。南宋至元朝时期,南方经济突出发展,完全超过了北方。明清时期,南方经济重心的地位得到巩固和发展。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具有三个明显特征:
①北方人民大批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经验,体现了当时生产力的最高水平;
②南移趋势往往在国家分裂或割据战乱时最突出;
③政治中心的南移对经济中心的南移有一定影响。第五节
盛世的恢宏气象
一、文学艺术的璀璨
二、官方修史
三、宗教并生与信仰多元一、文学艺术的璀璨隋朝文化措施废除禁佛令;购求天下遗书,建立甲乙丙丁即后世经史子集的四部图书分类体系;劝学行礼,定旗帜、服饰,修订古礼。唐代文化繁荣中政府的引导:文化的盛世一定是开放、多元的文化,不可能是单一封闭的文化。没有设立任何文化的尺度,使得各种文化在其中自由竞争。但是确实存在国家意识形态的引导,而非强制,如设“五经”。各种思想与文艺形式在唐朝趋于成熟儒家思想的嬗变:唐太宗提出“夫欲盛则费广,费广则赋重,赋重则民愁”。文艺形式的变化:诗歌、书法、绘画、雕塑、乐舞。知识分子的理想:“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杜甫),“役于民”(柳宗元)。盛世的平庸——隋唐时期,佛教、道教长足发展,并逐渐与儒家思想相互渗透,互相融合,逐渐走向三教合流——知识的教条与简化:《五经正义》——思想的趋于装饰与表面二、官方修史修史机构:著作局、史馆、秘书内省史书纂修:起居注、时政记、日历、列传、政典、实录、国史修前代史:南朝史、北朝史、隋书、梁书、陈书、北齐书、周书、晋书三、宗教并生与信仰多元道教:隋朝实行佛道并重政策,隋文帝使用道教名词“开皇”作为开国年号。唐朝尊老子为祖先,奉道教为国教,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规定“道大佛小”,采取措施大力推崇道教,提高道士地位。唐玄宗推动道教发展到全盛,并编纂了历史上首部道藏《开元道藏》。唐朝皇帝前仆后继地迷恋丹药,追求长生不老,至少5位因服用丹药中毒而丧命:太宗、宪宗、穆宗、武宗和宣宗。佛教:并非统治者大力提倡,但统治者能够容忍。真正的大发展是在魏晋南北朝、五胡十六国,唐代很多人去印度找本源,玄奘就是其中之一(义净、实叉难陀、菩提流志、金刚智、不空、般若等),政府给予财政支持。于是带回很多佛经,开始译经,程序非常严格,水平历史上最高。出现很多教派:净土宗、天台宗、唯识宗、华严宗、禅宗。当时出现一大批处于社会底层的僧人,给社会底层民众传教,出现公共空间——寺庙,逐渐形成中国民间的信仰体系。唐朝玄奘法师遍参天竺数十国取经,并在大小乘各派均取得最高成就圆满归唐后,印度佛教大小乘各部派的主要经典之后都渐翻译到了汉地。此时的东土,各大宗派纷纷成熟,高僧辈出,证者无数,从教理研释证悟到民间百姓的广泛传弘,大乘佛教在中国的辉煌实践与隋唐盛世交相辉映。世界佛教的中心也渐转移到中国,并进而传播影响到日本、韩国、越南、新加坡及我国的西藏等地。佛教至此成为世界性宗教。而印度佛教此后则日趋没落而消亡了。中国翻译收藏的佛教典藏是最全面、系统和完整的。中国佛教宗派之产生,约于隋唐时代,有十三宗之说。所谓十三宗,即:毗昙、成实、律、三论、涅槃、地论、摄论、净土、禅、天台、华严、法相、密宗等。唐代佛教中国化的完成:两汉今文经学的烦琐章句之学,发展到极端,便有玄学的出现;隋唐佛教的烦琐学派发展到极端,便最终有禅宗南宗的出现。隋唐时期印度佛教的中国化还表现在佛教造像艺术的全面本土化上。魏晋时期进入震旦大地的印度造像艺术至此已脱离其文化母胎而完成了艺术风格的中国化、民族化。禅宗汉传佛教宗派之一,始于菩提达摩,盛于六祖惠能,中晚唐之后成为汉传佛教的主流,也是汉传佛教最主要的象征之一。第六节
世界帝国
一、开放格局
二、中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欧亚共同体课程设计
- 自动驾驶技术应用总结
- 体育娱乐行业人力资源总结
- 新媒体行业技术工作概览
- 音响行业演出场地卫生消毒方案
- 食品安全销售总结
- 非公开发行股票认购协议三篇
- 2024年税务师题库(轻巧夺冠)
- 2024年美术教案7篇合集
- 2024年福建开放大学《网络测试与故障维修》形成性考核参考试题库(含答案)
- 中建安全标准化图册图集(上下全集)(全电子版)
- 高一物理必修一思维导图
- 锚索张拉和锁定记录表
- 2016年校本课程--------合唱教案1
- 【原创】《圆柱与圆锥》复习课教教学设计
- 《中国药典》规定中药饮片用量
- 国网合肥供电公司城市新建住宅小区电力建设实施细则
- 初中物理元件实物图及一些常用图形
- 中小学生备战期末迎接期末考试动员班会PPT
- 房测之友BMF用户说明书
- 国自然模板(空白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