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表面物理化学分选-资源加工学_第1页
第6章表面物理化学分选-资源加工学_第2页
第6章表面物理化学分选-资源加工学_第3页
第6章表面物理化学分选-资源加工学_第4页
第6章表面物理化学分选-资源加工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6章外表物理化学分选-资源加工学.2固体颗粒间的分选与其外表化学性质有关。利用物料颗粒间的外表物理化学性质差异来进行分选,称为外表物理化学分选,也称界面分选36.1颗粒外表润湿性与浮选浮选利用矿物外表物理化学性质差异,(特别是外表润湿性)在固—液-气三相界面,有选择性富集一种或几种目的矿物,实现不同矿物间别离的一种选别技术。6.1.1润湿过程沾湿铺展浸没4系统消失了固-气界面和水-气界面,新生成了固-水界面单位面积上位能降低为:WSL=SG+LG-SL=-∆G(6-1)上式中SG━固体-空气界面自由能;LG━水-空气界面自由能;SL━固体-水界面自由能。如果SG+LG>SL,那么位能的降低是正值,沾湿将会发生。a沾湿5系统消失了固-气界面,新生成了固-水界面和水-气界面单位面积上

W=SG-SL-LG=-∆G〔6-2〕假设SG>SL+LG,水将排开空气而铺展,为了达到很好的润湿,须使LG和SL降低,而不降低SG。b铺展6系统消失了固-气界面,新生成了固-水界面,单位面积上

W=SG-SL〔6-3〕因此,自发浸没的必要条件是SG>SL,但这还不充分。因为固体进入水中必需通过气-水界面,这样就必须满足其他有关的条件。c浸没7

使每个连续阶段成为可能的必要条件是:由阶段Ⅰ到阶段ⅡSG+LG>SL

由阶段Ⅱ到阶段ⅢSG>SL

由阶段Ⅲ到阶段ⅣSG>LG+SL如果第三阶段是可能的,那么其他阶段亦皆可能。因此浸没润湿的主要条件是:SG-SL>LG所以浸没润湿与铺展润湿的条件相同。c浸没8接触角可以标志固体外表的润湿性。如果固体外表形成的θ角很小,那么称其为亲水性外表;反之,当θ角较大,那么称其疏水性外表。θ角越大说明固体外表疏水性越强;θ角越小,那么固体外表亲水性越强。6.1.2固体颗粒外表润湿性的度量9图a表示可以被水完全润湿的固体,水滴可沿整个外表展开,θ值近于零。图b表示,当θ<90°时,可被水润湿,属亲水性固体。图c、d,当θ≥90°时,此固体外表不易被水润湿,属于蔬水性固体。图e所示当θ=180°,说明此固体外表不被水润湿,是绝对疏水的固体。6.1.2固体颗粒外表润湿性的度量10润湿功与润湿性水在固体外表粘附润湿过程体系对外所能做的最大功,称为润湿功WSL,亦称为粘附功润湿功亦可定义为:将固-液接触自交界处拉开所需做的最小功。显然,WSL越大,即cosθ越大,那么固-液界面结合越牢,固体外表亲水性越强。浮选中常将cosθ称为“润湿性〞。杨氏〔Young〕方程WSL=SG+LG-SL=LG(1+cosØ)=-∆G

6.1.2固体颗粒外表润湿性的度量11粘着功与可浮性

浮选涉及的根本现象是,矿粒粘附在空气泡上并被携带上浮。矿粒向气泡附着的过程是系统消失了固-水界面和水-气界面,新生成了固-气界面,即为铺展润湿的逆过程WSG=LG+SL-SG=-∆G

WSG=LG〔1-cosθ〕6.1.2固体颗粒外表润湿性的度量12WSG表征着矿粒与气泡粘着的牢固程度。显然,WSG越大,即〔1-cosθ〕越大,那么固-气界面结合越牢,固体外表疏水性越强。因此,浮选中常将〔1-cosθ〕称为“可浮性〞。接触角θ、润湿性cosθ、可浮性〔1-cosθ〕均可用于度量固体颗粒外表的润湿性,且三者彼此之间是互相关连的。当矿物完全亲水时,θ=0°,润湿性cosθ=1,可浮性〔1-cosθ〕=0。此时矿粒不会附着气泡上浮。当矿物疏水性增加时,接触角θ增大,润湿性cosθ减小,可浮性〔1-cosθ〕增大。粘着功与可浮性

6.1.2固体颗粒外表润湿性的度量136.1.3矿物外表水化作用与润湿性6.1.3.1水化作用

水分子间的缔合能EwEw=146x10-3J/m2

矿物颗粒外表与水分子作用获得的补偿能EE=Ecom+Ea+Ehy+Em水分子与矿粒外表的作用强烈;水分子与矿粒外表的作用弱于水分子之间的作用146.1.3.2水化膜结构特性图6-6水化膜示意图a—疏水性矿物〔如辉钼矿〕,外表呈弱键,水化膜薄;b—亲水性矿物〔如石英〕,外表呈强键,水化膜厚156.1.3.3矿物价键特性与润湿性

表6-1矿物外表润湿性的分类类型表面不饱和键性质E/EW接触角(θ)界面水结构类型代表性矿物强亲水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1无A型石英、云母、锡石、刚玉、、高岭石、方解石等弱亲水弱疏水离子—共价键(部分自身闭合)1左右,无,或θ很小A型为主方铅矿、辉铜矿、闪锌矿等疏水

分子键为主(层面间),离子,共价键为辅(层端断面)<1中等θ,40°~90°B型为主滑石、石墨、辉钼矿、叶腊石等强疏水

色散作用为主的分子键<<1大θ,90°~110°B型自然硫、石腊备注:E为外表同水的作用能;Ew为水分子间缔合能。166.1.4润湿与浮选6.1.4.1固体间外表润湿性差异改变添加特定浮选药剂的方法来扩大物料间润湿性的差异。各种药剂主要作用

捕收剂:主要作用是使目的矿物外表疏水、增加可浮性,使其易于向气泡附着。起泡剂:主要作用是促使泡沫形成,增加分选界面,与捕收剂也有联合作用。调整剂:主要用于调整捕收剂的作用及介质条件,其中促进目的矿物与捕收剂作用的为活化剂;抑制非目的矿物可浮性的为抑制剂;调整介质pH的为pH调整剂。176.1.4.2泡沫浮选气泡矿化过程

气泡矿化的必要条件:(1-cosθ)>0

△矿化=SG-SL-LG≤0

△矿化=-LG〔1-cosθ〕≤0沾附气泡的矿粒上浮的条件应是其上浮力大于或等于下沉力186.1.4.2泡沫浮选196.1.4.3表层浮选与粒浮因0<sinθ≤1,只要有足够大的接触角及液气外表张力LG,就能使颗粒浮起。颗粒越粗〔l大〕要求的θ及LG越大。表层浮选

粒浮

l3δg≤l3ρg+4LGsinθ

l3δg≤l2hg+4lLGcos(180°-θ)=l2hg-4lLGcosθ206.2.1双电层结构双电层紧密层:配衡离子受定位离子的静电作用,在矿物外表形成的单层吸附层定位离子:在两相间可以自由转移,并决定矿物外表电荷的离子配衡离子:溶液中起电平衡作用的反号离子图6-11矿物外表双电层示意图A—内层〔定位离子层〕;B—紧密层(Stern层);C—滑移面;D—扩散层〔Guoy层〕;ψ0—外表总电位;ψδ—斯特恩层的电位;ζ—动电位;δ—紧密层的厚度6.2双电层结构及电位21图6-11矿物外表双电层示意图A—内层〔定位离子层〕;B—紧密层(Stern层);C—滑移面;D—扩散层〔Guoy层〕;ψ0—外表总电位;ψδ—斯特恩层的电位;ζ—动电位;δ—紧密层的厚度6.2.1.2双电层电位外表电位〔ψ0〕斯特恩电位〔ψδ〕紧密面与溶液之间的电位差。动电位〔〕滑移面上的电位称为动电位。等电点定义、等电点和零电点的关系。22半导体矿物和导体矿物可将矿物制成矿物电极测出0,称为电极电位。非导体矿物0为零时定位离子浓度的负对数值,称为零电点。用PZC表示。外表电位:荷电的矿物外表与溶液之间的电位差。6.2.1.2双电层电位236.2.1.3零电点和等电点矿物的零电点,可求出在其他定位离子活度条件下的0对于硅酸盐和氧化矿对于离子型矿物〔1〕零电点当ψ0为零〔或外表净电荷为零〕时,溶液中定位离子活度的负对数值被定义为“零电点〞24石英的pHPZC,计算和时,外表电位大小。解:由〔6-22〕式,当时,当时,计算结果说明,在定位离子是H+和OH—的情况下,当pH>PZC时,ψ0<0时,矿物外表荷负电;当pH<PZC时,ψ0>0时,矿物外表荷正电;例6-1:25对于离子型矿物pMPZC——以定位离子活度的负对数值表示的零电点〔1〕零电点6.2.1.3零电点和等电点26〔2〕等电点特性吸附作用

由于一些特殊作用力,而导致溶液中某种离子在固体外表的吸附,称为特性吸附。等电点

ζ电位等于零时,溶液中定位离子活度的负对数值。在没有特性吸附的情况下,当Ψ0=0时,ζ=0,即PZC=IEP6.2.1.3零电点和等电点276.2.2动电现象

6.2.2.1电渗电渗

在外加电场作用下,液相沿着固相(毛细管、多孔隔膜、多孔塞、粉末等)移动。动电位测定测出电掺电流和液体的电渗流出体积28电渗是指在电场作用下,分散介质通过多孔膜或极细的毛细管而定向移动的现象。沉降电位是指在外力作用下,是分散相粒子〔胶粒〕在分散介质中迅速下降,而在液体的外表层与底层之间所产生的电位差。296.2.2.2电泳在外电场作用下,分散在液相中的固体粒子的移动。动电位测定306.2.3颗粒外表电性与浮选药剂吸附浮选药剂以静电力吸附于颗粒外表的条件pH>PZC时,矿物外表带负电,阳离子捕收剂吸附pH<PZC时,矿物外表带正电,阴离子捕收剂吸附。31用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及十二烷基氯化铵DAC浮选蓝晶石时,以PZC为分界,在矿物外表荷正电时,SDS能吸附并浮选蓝晶石,到达PZC时,SDS的吸附剂矿物浮选回收率显著下降。pH>PZC后,DAC在蓝晶石上发生吸附,矿物浮选回收率增大,如图6-9所示。用SDS及DAC浮选一些硅酸盐矿物与零电点pH值的关系与蓝晶石浮选相似,SDS在pH-PZC<0浮选,DAC在pH-pHPZC>0浮选。32半胶束吸附当外表活性剂浓度较低时,离子完全靠静电力吸附在双电层外层,起配衡离子作用,因此又称为“配衡离子吸附〞。在浓度较高时,外表活性剂离子的烃链相互作用,形成半胶束状态,产生半胶束吸附。这种吸附是在静电力吸附根底上,又加上分子烃链间的范德华力的作用。33(1)药剂浓度很低时,表面活性剂仅为配衡离子吸附,只有静电力吸附自由能;(2)若浓度已达到半胶束浓度程度,还应包括烃链间的分子键合自由能;(3)若表面活性剂与氧化物间有化学活性,还应包括化学吸附自由能。

半胶束吸附346.3矿物溶解对浮选过程的影响6.3.1矿浆pH值及其缓冲性质氧化物矿物、硫化物矿物溶解后溶液pH值一般无影响大多数盐类矿物的溶解使溶液pH值发生变化。6.3.2矿物溶解度大小与可浮性水化能大的,其溶解度大,矿物亲水性大,可浮性差。硫化矿,溶解度小,具有天然可浮性;氧化矿,溶解度大,没有天然可浮性。356.3.3矿物溶解离子的活化作用2、金属离子对黄铁矿的活化1、金属离子对闪锌矿的活化Cu2+、Ag+离子的活化作用强,Pb2+、Cd2+离子的活化作用小。Cu、Pb、Cd、Ag等硫化物溶解产生的金属离子能活化闪锌矿。

366.3.4矿物溶解离子对捕收剂作用的影响(1)竞争吸附矿物溶解离子与同电性捕收剂离子在矿物外表会发生竞争吸附。竞争吸附不利于捕收剂在矿物外表的吸附。〔2〕沉淀捕收剂溶解的矿物阳离子在溶液中可以同捕收剂阴离子形成盐沉淀。消耗捕收剂,增大药剂用量。376.5硫化物固体颗粒外表的

氧化复原反响与浮选6.5.1硫化矿颗粒外表的氧化1、pH的影响2、反响动力学因素的影响3、外表氧化程度的影响381pH的影响在酸性水溶液中硫化矿在水溶液中的氧化反响通式在中性或碱性水溶液中在酸性条件下,硫化物的氧化总是生成可溶的金属离子和疏水的元素硫;在中性和碱性条件下氧化,那么硫化物外表会生成亲水的金属氢氧化物以及元素硫或硫氧根离子。392反响动力学因素的影响〔1〕硫化矿自然氧化速度在碱性条件下,黄铁矿、毒砂比黄铜矿,方铅矿氧化速度大,这说明黄铁矿与毒砂不仅在热力学上易发生氧化,而且在动力学上,它们的氧化反响也以较大的速度进行。表6-4在pH缓冲溶液中,硫化矿物的静电位与自然氧化速率〔15℃〕pH静电位和氧化速率黄铜矿方铅矿黄铁矿毒砂4.0Ecorr(mV)59.01-162.64218176.0Icorr(μA/cm2)7.7×10-20.1460.250.33336.86Ecorr(mV)-11-1801216.41Icorr(μA/cm2)2.78×10-23.16×10-24.44×10-23.78×10-29.18Ecorr(mV)-83-23024-53Icorr(μA/cm2)7.7×10-20.1460.5560.41611.0Ecorr(mV)-188-255-47-125Icorr(μA/cm2)8.3×10-20.26831.131.1740①在中性pH〔〕,硫化矿物的氧化速度最小;②黄铜矿与其它三种硫化物矿物相比,有两个特点,一是氧化速度较小〔在10-2μA/cm2数量级内〕,二是受pH的影响较小。③在碱性〔〕和强碱性〔pH11时〕,毒砂与黄铁矿的氧化速度明显增大,同时,方铅矿与黄铜矿的氧化速度差也增大。2反响动力学因素的影响表6-4数据可以看出:④按照Icorr的数值,在不同的pH下,硫化矿物氧化速度的顺序是:pH4、pH11:FeAsS>FeS2>PbS>CuFeS2;、:FeS2>FeAsS>PbS>CuFeS2。41

2反响动力学因素的影响在、pH11时,尽管黄铁矿、毒砂的氧化速度较大,但两者的差异不大。但是参加Na2CO3后,如表6-5,黄铁矿和毒砂氧化速度〔IcorrμA/cm2〕的差异增大,并且随Na2CO3浓度增大,△Icorr增大,即在Na2CO3介质中毒砂以较大的速度氧化。因此,可以利用此特性在Na2CO3介质中抑制毒砂,浮选别离出黄铁矿。42(2)氧化动力学因素的影响氧化动力学因素决定硫化矿的氧化反响和氧化产物。方铅矿在中性和碱性介质中的氧化反响对方铅矿可能发生的氧化反响是反响式(6.38)、(6.41),氧化产物是s0和s2032-。

PbS+H2O=PbO+S0+2H++2e

E0=0.750V(6-38)

PbS+2H2O=HpbO2-+S0+3H++2eE0

(6-39)

PbS+5H2O=PbO+SO42-+10H++8eE0

(6-40〕PbS+5H2O=PbO+S2O32-+10H++8eE0=0.614V(6-41)6.4.1.2反响动力学因素的影响436.4.1.3外表氧化程度的影响〔1〕外表上存在元素硫,那么有助于增强硫化矿各关面的疏水。〔2〕元素硫被进一步氧化为SO32-、SO42-,使硫化矿物外表形成更多的亲水物质,就会恶化其浮选行为。1、外表氧化程度的影响2、影响元素硫存在的因素〔1〕矿浆电位(环境)〔2〕存在时间446.5.2巯基浮选捕收剂在硫化物上的电化学反响1、巯基浮选捕收剂与硫化物外表的疏水现象2、巯基浮选捕收剂与矿物作用的“化学反响假说〞3、硫化矿可浮性大小的溶度积判据4、硫化矿浮选的电化学451巯基浮选捕收剂与硫化物外表的疏水现象(1)巯基浮选捕收剂的结构R——C(s)SH(2)巯基浮选捕收剂在硫化矿外表的吸附〔1〕极性亲固基团吸附在硫化矿物外表;〔2〕非极性的疏水基团在矿物外表向外排列。硫化矿物462巯基浮选捕收剂与矿物作用的“化学反响假说〞药剂与矿物金属离子化学反应产物的溶度积越小,作用能力越强。K为Barsky常数,反映了药剂离子与羟基的竞争作用,0H-浓度大时,pH大,所需捕收剂浓度也要大。472巯基浮选捕收剂与矿物作用的“化学反响假说〞48巯基浮选捕收剂与矿物作用时氧的作用493硫化矿可浮性大小的溶度积判据用药剂与硫化矿金属离子反响产物的溶度积大小衡量药剂对硫化矿的作用能力。乙基黄原酸盐溶度积依次增大顺序排列,常见硫化矿金属离子顺序Au+,Cu+,Hg2+,Ag+,Bi3+,Pb2+,Ni2+,Zn2+,Fe2+504硫化矿浮选的电化学〔1〕巯基捕收剂---硫化矿矿物体系的氧化复原反响〔2〕静电位对巯基捕收剂电化学反响的影响〔3〕悬浮液电位对硫化物矿物浮选的影响硫化矿浮选电化学主要研究矿物(电极)----电解质溶液界面电化学反响的一般规律.51〔1〕巯基捕收剂---硫化矿矿物体系的氧化复原反响阳极反响阴极反响52方铅矿阳极反应阴极反应黄铁矿阳极反响阴极反响〔1〕巯基捕收剂---硫化矿矿物体系的氧化复原反响FeS22e53〔2〕静电位对巯基捕收剂电化学反响的影响概念电极电位、硫化矿静电位〔EMS)一个氧化复原电对相对于标准氢电极的热力学可逆电位。在电极上没有净电流通过时,硫化矿物电极相对于标准氢电极的电位。静电位54硫化矿物静电位EMS与捕收剂氧化复原反响的关系[][]2222X/XMSX/XMS22X/X0X/X2EEEEXXlnF2RTEEX2e2X----<>-=Û--〔液〕〔液〕+〔2〕静电位对巯基捕收剂电化学反响的影响捕收剂被氧化,在矿物外表优先以双黄药存在捕收剂不氧化,捕收剂以离子形式存在于溶液中,在矿物外表以金属盐的形式存在.55例6-2计算乙双黄药在浓度为6.25×10-4mol/L〔在25℃pH=7〕的复原电位。解:乙黄药取平衡数据。代入式〔6-58〕,得56表6-7巯基类捕收剂与硫化物矿物作用外表静电位和反响产物乙基黄原酸钾(6.25×10-4mol/L,pH为7)氧化成双黄药可逆电位为0.13V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氧化成二硫化物可逆电位为0.176V矿物静电位(V)反应产物静电位(V)反应产物黄铁矿0.22双黄药0.475二硫化物砷黄铁矿0.22双黄药磁黄铁矿0.21双黄药黄铜矿0.14双黄药0.095金属二硫代氨基甲酸盐铜蓝0.05双黄药0.115金属二硫代氨基甲酸盐斑铜矿0.06黄原酸盐-0.045金属二硫代氨基甲酸盐辉铜矿0.06黄原酸盐-0.155金属二硫代氨基甲酸盐方铅矿0.06黄原酸盐-0.035金属二硫代氨基甲酸盐〔2〕静电位对巯基捕收剂电化学反响的影响57各种硫化矿的静电位和外表产物列于表6-7。由表看出,一般来说,捕收剂只在那些矿物的静电位大于相应的二硫化物生成的可逆电位时,才氧化成二硫化物〔例如黄铁矿、毒砂与黄药溶液〕。对于那些静电位低于可逆电位的硫化物,使生成金属捕收剂盐〔例如方铅矿、辉铜矿等,铜蓝是一个例外,可能是由于铜蓝所释放出来的Cu2+将黄原酸盐离子氧化成双黄药所致〕。〔2〕静电位对巯基捕收剂电化学反响的影响至于是否生成二硫化物,或者是生成金属化合物,不仅与矿物种类有关,而且也与所用的捕收剂种类有关。58〔3〕悬浮液电位对硫化物矿物浮选的影响悬浮液电位在浮选悬浮液中,一般把用铂电极做指示电极测得的“平衡电位“,即相对于标准氢电极的铂电极电位。悬浮液电位的作用调节悬浮液电位的方法来控制硫化物矿物外表的氧化复原性质,改变矿物的亲水疏水性,到达改变矿物可浮性的目的。59硫化物矿物无捕收剂浮选与矿浆电位的关系乙黄药浮选硫化物矿物与矿浆电位的关系乙黄药浓度为2×10-5mol/L

〔3〕悬浮液电位对硫化物矿物浮选的影响60方铅矿浮选与矿浆电位的关系

〔3〕悬浮液电位对硫化物矿物浮选的影响乙黄药浮选硫化物矿物与矿浆电位的关系乙黄药浓度为2×10-5mol/L

615硫化矿浮选抑制的电化学阳极过程阴极过程浮选体系电化学过程硫化矿抑制剂复原剂氧化剂硫化物浮选和抑制的电化学相互作用示意图62〔1〕当参加复原剂,如亚硫酸盐、SO2气体等,或减少悬浮液中的氧含量时,氧的复原电流降低,R曲线变为Rˊ,混合电位由A处移至B处。说明氧化反响〔O线表示〕难以进行,即捕收剂不能在矿物外表形成疏水产物,浮选受到抑制;〔2〕假设增大捕收剂浓度,或者参加长烃链的同系列捕收剂〔较短链同系捕收剂易氧化〕,氧化电流〔O线〕增大至Oˊ线,从图可知在B处仍有捕收剂与硫化物矿物的作用,说明浮选加强;5硫化矿浮选抑制的电化学63〔3〕提高捕收剂与矿物作用的氧化电位〔如降低捕收剂浓度〕,使捕收剂的氧化需要更高的电位,如图中,将O线移至O″线,那么浮选难以进行,矿物受到了抑制;〔4〕浮选过程中参加比捕收剂更易氧化的药剂,与O2形成共轭反响,消耗氧,也可以实现浮选的抑制;〔5〕硫化矿外表预先氧化形成亲水物质,捕收剂难以吸附,浮选受到抑制。石灰、氰化物、HS-等均可以作为硫化矿浮选的抑制剂。pH值的升高,可以加速黄铁矿、磁黄铁矿等矿物的外表氧化,使得其浮选得到抑制。5硫化矿浮选抑制的电化学64硫化矿物混合精矿的浮选别离第一类:复原剂在复原条件下,使外表疏水产物复原脱附解吸,抑制矿物浮选第二类:氧化剂使预先吸附在外表的捕收剂金属盐在氧化条件下下解吸656.6凝聚与分散1、根本行为2、微粒间相互作用的DLVO理论3、扩展的DLVO理论666.5.1根本行为1微细粒子的分散和聚集状态分散状态悬浮液中微细粒子呈悬浮状态,且各个颗粒可自由运动。聚集状态悬浮液中微细粒子相互粘附团聚,团粒尺寸变大聚集状态作用机理凝结在某些无机盐的作用下,悬浮液中的微细粒子形成凝块的现象。主要机理是外加电解质消除了外表电荷、压缩双电层的结果。67絮凝主要是用高分子絮凝剂通过桥联作用,把微粒联结成一种松散蜘网络状的聚集状态。6.5.1根本行为1微细粒子的分散和聚集状态686.5.1根本行为1微细粒子的分散和聚集状态团聚悬浮液中参加非极性油后,促使粒子聚集于油相中形成团,或者由于大小气泡拱抬,使粒子聚集成团的现象。692絮凝与桥联作用桥联作用高分子絮凝剂以自己的活性基团与粒子起作用,象架桥一样,搭在两个或多个粒子上,并从而将粒子联接形成絮凝团。絮凝剂的键合作用方式1、静电键合2、氢健健合3、共价键合703选择性絮凝在含有两种或多种矿物组分的悬浮液中参加絮凝剂,由于各种矿物对絮凝剂的作用不同,絮凝剂将选择性地吸附于某种组分的粒子外表,促使其絮凝沉降,其余矿物仍保持稳定的分散状态,从而到达别离的目的。6.5.1根本行为71矿物选择性絮凝的五个阶段:6.5.1根本行为加絮凝剂之前悬浮液中各矿物组分必须充分分散参加絮凝剂并使其充分混匀弥散絮凝剂吸附药剂性质加药方式搅拌强度悬浮液浓度防止夹杂根据需要控制适宜的沉降时间后进行固液别离72选择性絮凝的别离形式〔在矿物加工中的应用〕1、浮选选择性絮凝,脱除细粒脉石,絮凝沉淀物进行浮选别离-----絮凝脱泥浮选2、选择性絮凝后用浮选法浮去被絮凝的无用脉石矿物,然后再浮选呈分散状态的有用矿物----预先絮凝浮选脱泥3、在浮选过程中用絮凝剂絮凝脉石,然后浮选有用矿物4、在浮选前进行粗细粒分级,粗粒浮选,细粒进行选择性絮凝。3选择性絮凝736.5.2微粒间相互作用的DLVO理论颗粒间的作用力范德华力VWA诱导作用、定向作用、色散作用。静电力VERDLVO理论VT=VER+VWAVT>0,胶体或颗粒以分散(稳定)状态存在;VT<0,胶体或颗粒相互凝聚。74DLVO理论〔Derjagin、Landau、Verwey、Overbeek四人提出〕,是目前对胶体稳定性解释得比较完善的理论。该理论以溶胶粒子间的相互吸引力和相互排斥力为根底,认为当粒子相互接近时,这两种相反的作用力决定了溶胶的稳定性。6.5.2微粒间相互作用的DLVO理论75DLVO理论认为:1.溶胶粒子间的相互吸引力是范得华力,主要为色散力。胶粒中含有大量分子,所以胶粒间的引力是各分子所奉献的总和,这种引力与距离的三次方成反比,是一种远程作用力。2.溶胶粒子间的排斥是由于带电胶粒所具有的相同电荷之间的斥力,其大小取决于粒子电荷数目和相互距离。3.溶胶的稳定性取决于胶粒间吸引能和排斥能的总效应。当粒子相互靠近时,如果粒子间的引力大于粒子间的排斥力,那么溶胶发生聚沉,是不稳定的;反之,溶胶是稳定的。当粒子相互聚集在一起时,必须克服一定的能垒。6.5.2微粒间相互作用的DLVO理论76同相凝聚当粒子的外表电位符号和大小都相同,即Ψ1=Ψ2=Ψ时所产生的凝聚现象6.5.2微粒间相互作用的DLVO理论77异相凝聚外表电位不同(符号或数值不同)的异类粒子的凝聚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