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国家智慧城市的重点项目建设方案_第1页
创建国家智慧城市的重点项目建设方案_第2页
创建国家智慧城市的重点项目建设方案_第3页
创建国家智慧城市的重点项目建设方案_第4页
创建国家智慧城市的重点项目建设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创建国家智慧城市的重点项目建设方案

1.1项目总体框架

智慧****建设重点项目由信息基础设施类、智慧建设与

宜居类、智慧管理与服务类、智慧产业与经济、智慧创新类

等五大类项目构成。

安全便捷高效绿色

一个平台蜥公共信息平台

智食

智智

绿智

慧慧

色慧

智M

园人

能旅

息通

区才

源游

管服

建引

创创

理务

设培

新建

十六大工程平

工工

匚工

程程

程程

程程

[数据共享交换服务]城市基础数据库[数据共享交换服务]

一个数据库

城市地理空城市人口数城市法人数城市宏观经城市建筑物

间数据库据库据库―济数菱手数据库

一个中心

云计算与云服务数据中心

一个支撑

云软件环境设施入核心网络云存储

智慧城市统一网络

智慧****建设的总体架构,概括为“一个支撑、一个中

心,一个平台,一个数据库,十六大工程”。

“一个支撑”指三网融合的支撑网,“一个中心”指云

计算与云服务数据中心,“一个平台”指城市公共信息平台,

“一个数据库”指城市基础数据库,十六大工程”包括智

慧城建工程、社会治理综合平台工程、生态环境监测工程、

智慧社区建设工程、智慧政务服务工程、劳动就业社会保障

公共服务工程、卫生信息管理工程、智慧交通服务工程、食

品药品安全工程、智慧农业示范工程、智慧园区建设工程、

智慧制造业提升工程、智慧服务业培育工程、智慧人才引培

工程、绿色能源创新工程、生态旅游创新工程。

1.2项目建设及运行方案

1.2.1.网络基础建设

1.2.1.1.现状分析

目前,移动3G网络实现城乡全覆盖,移动公司正就基

于4G网络与各信息部门进行应用探索,2014年底实现全覆

盖。城乡基本实现数字电视全覆盖。无线宽带网络正在有序

推进。

1.2.1.2.建设目标

按照三网融合要求,推动无线网络、有线宽带和下一代

广播电视网络全覆盖。

进一步完善4G、WiFi覆盖。对建筑物内、新建高层楼

宇阻挡产生的盲区、新建居民密集小区等4G/3G信号进行

加强及补盲建设。在4G网络建设上,2015年计划新增站点

202个,改造站点367个。进一步提升以市民为中心的无线

应用服务在社会管理、公共事务领域的融合性和服务的深度

广度,加强无线网络技术在智能化家庭建设、公众传媒服务

与推广中的应用,以提升公众无线网络服务体验。

1.2.1.3.结构框架

通过无线控制器统一管理瘦AP,对不同的接入用户做

出相应的访问策略。再通过防火墙、上网行为管理等一系列

的安全设备实现对无线接入用户行为的分辨与保护。

1.2.1.1.建设内容

布局“无线****”宽带网络,通过移动宽带通信(4G)

和无线局域网(WLAN)等技术,在全市范围内实现无线网

络的覆盖和服务,支持各类移动终端随时随地接入,覆盖政

务、商务、旅游、生活等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构建“无线

****”城市应用体系,提高公众的通信生活质量和城市的信

息承载力。

免费Wi-Fi工程

搭建面向公众的Wi-Fi网络,从核心区域及重点景点开

始逐步推广、覆盖全城,开发旅游、商业优惠等商业移动应

用以减少运营开支。由于WLAN在低成本高效提供大流量、

高速率无线数据接入方面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可以通过

WLAN提升无线接入能力,满足公众需求,释放3G网络压

力。实现核心区域WLAN/固定宽带全覆盖,重点区域4G全

覆盖。

无线政务工程

基于宽带无线网络和物联网技术构建一个“移动政务综

合基础服务平台”,实现信息互通,业务互动,打破各系统

的“信息孤岛”局面,解决数据不统一和部门分割的状态。

以安全保密、方便快捷、随时随地为目标,实现机关工

作人员随时随地利用移动终端连接内部网络,完成公文阅读

和审批等工作,确保公务实时畅通。

(1)公务人员对电子政务网络进行远程实时浏览、查

询。

(2)针对政府现有的政务、办公数据库,实现电子邮

件、发文通知、信息公告、日程安排、待办事宜等信息的查

询和通知。

(3)系统通过无线通信方式对政府上、下级文件进行

审阅、审签,提供安全报表领导审批,及时对城市当前安全

状况进行决策。

(4)实现对下级部门工作情况的移动检查,移动考核

记录;并能随时查阅检查和考核结果。

(5)随时查询政府各类行政法规、政策、文件。

(6)紧急通知、通报、机密文件收发、重要事项安排

可通过平台以手机短信(SMS)或实时消息的方式发送到相

关人员的手持设备上。

政府便民服务应用

利用市民移动办事和信息发布平台,市民可以利用固定

查询台进行行政事项咨询、查询、申请、审批、投诉、监督

等服务;进行各类证件的申请、查询等服务;进行养老、医

疗、公积金等的查询咨询服务;进行个人收入、税收的申报

等服务。同时政府利用信息发布平台向民众发布实时交通信

息、气象信息、政务公开等各项内容服务。

1.2.1.5.技术路线

行业应用与运营商实行双向互动。在布点建设、投入应

用等方面开展合作,寻求最佳结合点,以推进无线网络和热

点的全覆盖。

社会各界与运营商实行共建共赢。全市所有机关、公共

场所、企业、社区、物业用房等应优先提供建设,以满足政

府、企业、公众对无线网络覆盖的需求。

专项规划与运营商实行无缝对接,充分运用全市通信设

施专项规划的契机,三大运营商要联合调研规划布点,尽最

大可能实现共建,以减少全市的基站建设投入,经论证后,

随专项规划同时公布,以有利于加快无线网络全覆盖的建设

进度。

1.2.1.6.资金计划

项目计划投资3000万元。

1.2.1.7.应用受众

政府相关部门:可以实现全市3G网络的全市全覆盖,

可以提高城市基础数据间的共享和利用,可以提高政府相关

部门的服务水平和服务效率。

市民:通过该系统可以观看数字电视,可以提高居民生

活水平,提高对政府相关部门的满意度。

开发运营企业:依托现有的技术水平和相关设施,减少

了开发和运营的成本。

1.2.1.8.建设周期

免费Wi-Fi网络:2015年,实现城区和旅游景区的免赛

无线覆盖。2016年,实现全市免费无线覆盖,同时逐步开发

旅游、商业优惠等移动应用。

无线政务专网:2015年,建立无线政务专网的管理和

运营机构,通过移动执法车、移动终端,支持城管、公安执

法应用的接入和使用,全面承载公交、出租车等移动运营性

车辆的联网监控和调度指挥,构建全城的“智慧交通”体系。

2016年,扩大接入部门数量,实现工商局、农委、国土资源

局、规划局、安监局、环保局等部门利用无线政务专网执行

业务,向公交公司、自来水公司等市政服务企业推广。

1.2.1.9.牵头单位和主要承担单位

牵头单位:市经信委

主要承担单位:三大运营商、发改委、经信委、旅游局、

各区管委会、镇政府

1.2.1.10.建设运行模式

“无线****”工程投资额较大,建设难度、运营成本均

很高,但具有很强的商业运营价值,建议采用商业建设运营

模式,由企业投资并运营。同时对于4G、wifi等推广应用,

需要政府明确规划、提供政策,鼓励企业投资建设。无线政

务专网采用运营商建设运营,政府购买服务的模式。

1.2.2.云计算与云服务数据中心

1.2.2.1.现状分析

目前,城市信息系统开始从资源分散向系统集成转变,

初步建立数据交换和共享平台,实现一定范围内的互联互通

和共享共用,但这项工作尚未完全推进到位,需要建立云计

算中心实施全面整合,最大限度发挥资源效益。

1.2.2.2.建设目标

针对公共云与私有云的使用场景与用途不同,通过自建

与租赁第三方数据云中心资源相结合的方式,实现虚拟的

****市城市云计算数据中心,为“智慧****”提供一个标准化、

统一化的信息基础设施(laaS),避免重复建设,节约智慧城

市一次性投资建设成本。私有云主要用户内部服务于管理,

对象包括政府与法人;公共云重点用于向个人和法人提供服

务。同时在laaS的基础上,提供模块化的标准应用,为智慧

****其他上层应用提供应用平台。通过统一规划、统一标准、

统一技术、统一平台、统一运维,以提供“智慧****”工程

建设的实际成效,降低成本、提高能力、规范建设、平滑扩

展。

1.2.2.3.结构框架

运营管理数据中心运营平台交付与

支撑平台•机房机架租费•CDN•数据库租箜维护

•主机托管和虚拟主机•容灾备份■"麻

数据中心逻辑资源

・中间件资源管理•开发和运行环境・应用管

・数据库资源管理•技术平台•分布式调度

•业务管理•达维咨询

•代维服务

•运营管理

•专业维保

•资源管理

•质量管理

•机房管理

・评估优化

•市场、竞

•安全管理

争、客户

云计算与云服务数据中心包括:数据中心基础设施、数

据中心物理资源(主要由网络资源池、计算资源池、存储资

源池、三部分组成)、数据中心逻辑资源、数据中心运营平

台、运营管理支持平台、交付与维护

1.2.2.1.建设内容

城市云计算数据中心建设内容包括:云计算管理支撑系

统、云计算资源调度管理平台、云计算运维管理系统、云计

算运行监控系统和云计算数据中心业务运营支撑系统五大

部分。

云计算管理支撑系统:管理支撑系统对云计算中心日常

资源管理提供支撑,主要包括:资源基本管理、资源综合管

理、资源设备管理、资源功耗管理功能。

云计算资源调度管理平台:云计算资源调度管理平台是

完整的服务器虚拟化和工作交付管理平台,包含了虚拟化的

所有重要因素,包括集中化的虚拟机生命周期、迁移、备份

和恢复、高可用性和工作管理等。云计算资源调度管理平台

是面向大规模互联网应用和企业级数据中心推出的私有云/

公有云管理平台,通过资源调度管理平台,企业不仅可以快

速搭建完全独立的云计算环境,更可对包括物理服务器、虚

拟服务器、网络、存储资源进行统一管理,通过对资源实际

利用率以及运维管理效率的提高,从而有效降低企业基础设

施运营管理成本。

云计算运维管理系统:运维管理系统是一个完全基于

ITIL的IT服务运维管理平台。实现事件管理、问题管理、

变更管理、发布管理等ITIL核心流程,包括服务台、服务水

平管理、知识库、报表等功能。在基于ITIL的指导性框架下,

设计运维管理系统的双向闭环核心流程。既支持IT服务规

模不断扩充,又可以通过不断积累的解决方案提高问题处理

效率。

云计算运行监控系统:平台采用面向服务、面向对象的

设计理念。在实现广泛跨平台监测的基础上,提供统一的事

件管理和统一的报表管理和界面展示。云计算数据中心业务

运营支撑系统

云计算数据中心业务运营支撑系统:包含两大门户、三

大应用支撑、多套组件及数据库,采用先进框架及SOA总线

技术,不仅满足当前业务需要,而且适应未来发展深化,同

时面向多元化用户需求,可适应个性化的管理及服务体系。

1.2.2.5.技术路线

启动云计算与云服务研究工作,评估建设的需求、资源

与运营模式,在市行政服务中心云平台的基础上,更进一步

完善云服务的应用。确保城市建设信息的安全性、可靠性,

可以实现资源的按需分配、按量计费,促进资源规模化,促

使分工的专业化。积极发挥本地通信运营商的优势,充分提

高现有资源利用率,减低数据中心和运维的成本,保证信息

的安全性可靠性。

1.2.2.6.资金计划

云计算与云服务数据中心项目预计总投资估算8000万

1.2.2.7,应用受众

政府:依托现有的科技技术,确保城市建设信息的安全

性、可靠性,可以实现资源的按需分配、按量计费,促进资

源规模化,促使分工的专业化,有利于降低单位资源成本,

促进网络业务创新,为跨部门的协同共享的实现提供保障。

电信运营商或相关企业:依托现有的技术,可以充分提

高现有资源利用率,减低数据中心和运维的成本,保证信息

的安全性可靠性。

1.2.2.8.建设周期

第一阶段(2014-2015):制定云计算与云服务数据中心

的顶层设计方案、投融资计划,设计相关政策和制度等。

第二阶段(2015-2016):选择合适的第三方资源,建成

云计算与云服务数据中心。

第三阶段(2017-2019):项目运营阶段,为全市提供数

据存储、安全保障、运行维护等服务。

1.2.2.9.牵头单位和主要承担单位

牵头单位:市信息中心

主要承担单位:市经信委、电信运营商、其他数据运营

公司。

1.2.2.10.运营模式

由市政府先期利用现有专项资金或设立云计算与云服

务数据中心专项资金给予鼓励支持,电信运营商或其他第三

方企业进行投资、建设、运营。

1.2.3.城市公共信息平台

1.2.3.1.现状分析

经过多年建设,政务服务形成了“一主一副多点”的布

局,“一主”为市级政务服务中心,“一副”为沿海政务服务

分中心,“多点”为镇村便民服务中心。建成苏北一流的政

府服务中心,计划以云技术融合现有电子政务平台和网络,

推进行政审批服务事项向云平台集中。

1.2.3.2.建设目标

通过建设城市公共信息平台,推进电子政务项目和城市

智慧专项应用的开发成本的降低,提高跨部门的信息共享使

用率。通过提供基础数据查询、地图服务、物联网公共组件

等通用标准服务功能,让企业与业务部门集中精力,更好地

挖掘应用层面的需求,扩大智慧城市的政务、产业与民生应

用,为推进城市的智慧化建设和管理提供有力的支撑。

1.2.3.3.结构框架

****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包括城市公共信息服务系统、城

市公共资源数据中心和城市公共计算存储网络三大部分,全

市性的共性问题的统一处理,解决某一个部门或机构难以独

立完成的公共能力,为政府、企业和公众的各类应用及其协

同提供基础性支撑。公共信息平台由支撑数据、运维管理服

务系统、目录管理与服务系统、数据交换服务系统、数据整

合服务系统、门户系统、接口与服务系统各大数据库等组成。

1.2.3.1.建设内容

“智慧****”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包括城市公共信息服务

系统、城市公共资源数据中心和城市公共计算存储网络三大

部分,全市性的共性问题的统一处理,解决某一个部门或机

构难以独立完成的公共能力,为政府、企业和公众的各类应

用及其协同提供基础性支撑。

“智慧****”公共信息服务平台通过统一的网络接入、

统一的信息存储、统一的信息处理、统一信息管理与服务,

建立起公共的五大基础数据库(城市地理空间数据库、城市

人口数据库、城市法人数据库、城市宏观经济数据库),通

过城市公共资源共享与交换为各部门提供数据共享服务,通

过对信息的进一步梳理、关联和数据挖掘,建立城市公共服

务数据库。在建立城市公共资源数据中心的基础上,配套建

立城市公共信息服务系统,为应用系统或人提供诸如城市地

理空间信息服务、城市管网信息公共服务、城市公用事业卡

公共服务等。

1.2.3.5.技术路线

建设基础通用技术服务。参考住建部《智慧城市公共信

息平台建设指南(试行)》,依托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建成

通用目录服务、数据整合服务、数据交换服务、数据链协调

服务,为城市公共信息平台、城市电子政务系统、城市智慧

专项应用的开发和使用提供核心的能力,并以智慧****城市

门户作为统一和唯一的接入界面。

建设扩展业务通用技术服务。在基础技术服务基础上,

制定物品标识体系、物联网信息服务体系与流程引擎定制体

系等各项标准,从而实现对城市部件、事件的跟踪、追溯、

流程等规范化、统一化管理。

1.2.3.6.资金计划

项目计划总投资4000万元。

1.2.3.7.应用受众

通过城市公共信息平台,实现城市规划建设中心、****

市房产管理局、****市政府、****市民政局、****市国土局、

****市交通管理局、****市公安局、****市统计局等部门联网

使用,实现跨部门的协同共享,提高政务服务水平,提高各

部门对掌控城市能力,提高城市的的核心竞争力。

城市规划建设中心:利用信息共享平台,共享和获得城

市的规划信息、建(构)物建设和维护信息等,提高政务服

务水平,提高部门对掌控城市能力;

****市房产管理局:可以及时获得城市准确的房产信息、

房产企业信息、住房保障等信息;

****市政府:及时获得城市的运行KPI,提高对掌控城

市能力,提高城市的的核心竞争力;

****市民政局:可以共享和获得城市准确的人口信息、

婚姻信息、社会福利等信息;

****市国土局:可以共享和获得城市国土资源情况;

****市交通管理局:可以及时共享和获得城市的车辆信

息指标数据、车辆数据、驾驶证数据;

****市公安局:可以及时共享和获得城市人口信息、城

市治安信息等;

****市统计局:可以及得获得城市的城市运行指标、经

济指标等信息,提供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提高工作

效率,可以把更多的时间放在专业业务分析上;

政府其它部门:实现跨部门的协同共享,提高政务服务

水平,提高各部门对掌控城市能力,提高城市的的核心竞争

力;

行业企业:政府提高政务服务水平后,为经营企业快速

了解政府的政策,提高企业政务的办事效率,使企业能在安

心地在本地进行经营活动;

智慧专项应用开发运营企业:依托城市公共信息平台,

可以为智慧专项应用开发提供有效可靠的数据,为智慧专项

应用开发和运营减少了开发和运营成本;

居民:直接可以了解到自己所处的城市的信息,间接可

以感受到城市智慧化发展带来的变改和好处;

投资者:依托城市公共信息平台,提供的公共信息,城

市的公开及时有效的数据,使投资者了解城市的发展和规

划,了解投资规则。降低投资者投资门槛。

1.2.3.8.建设周期

2016年完成城市公共信息平台的建设,基本实现公共基

础技术服务能力,支持智慧****各类应用系统的建设。

2017年至2019年为项目运营阶段,提供信息交换服务。

1.2.3.9.牵头单位和主要承担单位

牵头单位:市信息中心

主要承担单位:市经信委、规划局、房产局、民政局、

国土局、交通局、公安局、统计局、卫生局。

1.2.3.10.运营模式

由政府统一投资建设,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运维外包给

企业,政府信息中心负责公共数据库、智慧应用等业务运维,

可向企业提供智慧****基础信息服务,通过向企业收取系统

服务费、数据使用费和信息服务费实现盈利。

1.2.1.城市基础数据库

1.2.1.1.现状分析

数据系统建设得到普遍重视,各部门基本建有自身的数

据系统,如人口、国土、地理、规划、城管、社会保障、医

疗、养老等,但大多各自为政、自成体系,某种程度上存在

信息孤岛现象,需尽快推动互联互通、信息共享。

1.2.1.2.建设目标

建成以地理信息资源库为基础、法人信息库、人口信息

库、宏观经济库为支撑与融合的公共基础数据库。通过时空

可视化系统,实现跨部门的协同共享,推动政务信息资源的

开发利用;有效整合城市部件、事件、经济数据等信息资源,

使公共基础数据库数据的覆盖率提升至80%;提供面向产业

的宏观经济、法人等数据库的数据支持,以及面向民生服务

的人口数据、地间空间数据、建(构)物的数据支持,提高

公共基础数据库的使用率,推动城市公共数据资源的开发利

用,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基础数据的支撑保障。

1.2.1.3.结构框架

公共基础数据库建成完善的人口基本信息、社保信息、

劳动信息、民政信息等信息的人口数据库,以及法人数据库,

空间地理数据库、宏观经济数据库、城市建筑物数据库、城

市车辆信息数据库、城市事件数据库等。

1.2.1.1.建设内容

“智慧****”基础数据库处于核心地位,几乎所有的功

能板块与业务均围绕其展开,集中了智慧****所有的信息资

源,并对所拥有的信息资源进行分类处理,形成人口、法人、

自然资源与地理空间、宏观经济、信用征信和城市公共服务

六大基础数据库与各项专题数据库。智慧****公共信息平台

通过城市公共资源数据共享交换服务,实现对地理空间、人

口、法人、宏观经济等基础数据库的初始建库和后续的持续

更新,实现与各应用系统的数据共享和交换,通过数据的沉

淀和挖掘,形成高层次的城市公共服务数据库。

公共基础数据库包括人口基础信息数据库、法人基础信

息数据库、自然资源与空间地理基础信息数据库、宏观经济

信息数据库、信用征信信息数据库、城市公共服务数据库。

人口基础信息数据库:网格化管理工程已对公安、人社、

卫生等部门的数据进行整合,初步形成市民基础信息和平

台。人口基础信息库将运用各部门、各系统、各领域的人口

相关信息,进一步采集、梳理、整合、比对、扩展市民基础

信息,构建全市统一的人口基础信息数据库。

法人基础信息数据库:通过采集、梳理、交换、整合、

扩展工商、质监、民政、商务等部门法人基础信息,构建全

市统一的法人基础信息数据库。

自然资源与空间地理基础信息数据库:以规划局的基础

地理信息为基础,整合住建、国土、民政、环保、气象、水

利、交通等职能部门的业务数据,构建自然资源与空间地理

基础信息数据库。

宏观经济信息数据库:以统计局的宏观经济信息为基

础,采集、梳理、交换、整合、扩展发改委、财政、国税、

地税、工商、经信委、商务、农办以及社会经济实体等相关

经济信息,构建统一宏观经济数据库。

信用征信信息数据库:围绕全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要

求,充分运用人口基础信息数据库、法人基础信息数据库、

中小企业信息辅助系统、新市民积分管理等数据资源应用成

果,构建政府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企业信用信息基础数据

库以及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并实现与苏州市公共信用

基础数据库和服务平台的对接。

城市公共服务数据库:以专题数据库形式,物理分散在

各个数据源,并且统一维护与管理的。专题数据库包括:城

市智能卡公共服务数据库、城市管网信息服务数据库、征信

公共服务数据库、电子标签综合监管服务数据库、城市信息

安全认证服务数据库、城市信息安全监管服务数据库、城市

信息安全灾备数据库、其他城市公共服务数据库、城市公共

服务数据挖掘。

1.2.1.5.技术路线

2015年3月前对各相关单位基础数据的调研、整理、统

计,初步完成基础数据的筛选工作。

2015年6月按照总库一分库一子库一逻辑层一物理层结

构层次完成各基础数据库的逻辑与物理设计,并组织各级部

门培训;2016年底前完成基础数据的录入,后期根据使用进

行优化。

1.2.1.6.资金计划

项目计划总投资2500万元。

1.2.1.7.应用受众

政府:实现跨部门的协同共享,提高政务服务水平,提

高各部门对掌控城市能力,提高城市的的核心竞争力。

智慧专项应用开发运营企业:依托城市公共基础数据

库,可以为智慧专项应用开发提供有效可靠的数据,为智慧

专项应用开发和运营

减少了开发和运营成本。

市民:通过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市民可以及时获得政

府公开的数据,增加了政务的透明度,增加市民对政务的满

意度。

1.2.1.8.建设周期

城市基础数据库项目建设期为5年,分为三期完成,分

阶段建设目标如下所示:

第一阶段(2014-2015):制定公共基础数据库建设的顶

层设计方案、投融资计划,设计公共基础数据库建设的相关

政策和制度等。

第二阶段(2015-2017):开展人口基础信息数据库、法

人库、宏观经济库、地理空间库、建筑物等基础数据库建设;

开展重点业务数据库和公共基础服务数据库建设。

第三阶段(2018-2019):项目运营阶段,支持各类业务

应用系统,为各部门、领导、企业和社会公众提供信息服务

和决策支持。

1.2.1.9.牵头单位和主要承担单位

牵头单位:市信息中心

主要承担单位:经信委、规划局、房产局、民政局、国

土局、交通局、公安局、统计局、卫生局、工商局、环保局、

国税局、地税局、水利局、气象局、电信运营商。

1.2.1.10.运营模式

作为全市各类基础信息整合与标准的统一平台,城市基

础数据库平台建设工程由市政府统一投资建设,后期可以通

过数据资源使用适当收费来维持系统的日常运营。

1.2.5.智慧城建工程

1.2.5.1.现状分析

城市总规2009年3月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2014年进行新一轮修编。目前,中等城市框架全面拉开,城

市功能布局合理,绿色、生态、宜居特色充分展现。但城市

建设与管理的信息化水平、智能化程度与城市快速发展的要

求相比还有不适应的地方,城市创新发展、可持续发展的能

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1.2.5.2.建设目标

建设一套具有一定前瞻性城市规划与管理信息系统,

通过流程再造实现城市规划与管理工作的优化,推进城市规

划管理部门向重管理、重服务的双重职能改变,为城乡规划

的可持续发展、绿色建筑的合理规划、生态城市的正常运行

提供更加强有力的保证。充分利用并发挥城市规划设计方案

辅助评估系统与政务信息公开服务系统的作用,既为科学决

断提供重要辅助,又促进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成本的降低,

还要调动公众参与,提高城市市民满意度。

1.2.5.3.结构框架

****市“一张图”及规划监管综合监管平台建设是在市

信息化建设总体框架的基础上,以计算机硬件与网络通信技

术为依托,以信息化标准和安全体系为保障,以数据中心为

枢纽,以业务流程为主线,以规划监管综合管理服务平台为

支撑构建的互联互通、数据共享的规划监管业务管理、综合

监管、决策支持和社会服务体系。

1.2.5.1.建设内容

在市信息化建设总体框架的基础上,以“智慧****”云

技术数据中心、公共基础数据库和公共信息平台为基础,基

于SOA架构建设“城市一张图”系统和融城市建设规划监管

业务管理、综合监管、决策支持和社会服务为一体的城市建

设规划监管综合监管平台。

“城市一张图”系统建设

在合理整合基础地理信息、遥感影像、地质资料数据,

利用信息技术、GIS技术、物联网技术、云技术技术以及人

工智能BI技术,结合****市公共基础数据库与公共信息平台、

国家“天地图”信息,建设****市“数字一张图”系统,形

成上下一体、覆盖全市、联动更新的城市建设规划监管核心

系统,以形象化、立体化、实时性的空间视图,更好地服务

于规划监管监管和社会化服务。

开展“城市一张图”应用服务。在规划监管管理系统的

基础上,开发应用服务接口,将地理信息服务(图形浏览、定

位查询、空间分析等)、属性数据查询与浏览、统计与分析、

专题图制作等功能封装,开发对“城市一张图”调用和操作

的应用接口,为以“智慧***铲、电子政务平台为基础的用地

预审、建设用地、滩涂管理等多项行政许可事项审批业务系

统、规划监管综合监管平台、共享服务平台和其它应用系统

提供数据支撑、应用与服务。此外还可扩展“城市一张图”

应用服务领域,尤其是对建筑规划规划、地下空间利用、地

下管线综合管理、基础设施建设、农林水等相关行业规划提

供数据服务的方式和途径,进而将资源相关行业数据纳入

“城市一张图”,更好地为相关部门服务。

城市建设监管综合管理平台建设

利用SOA技术、通过综合管理服务平台集成方式搭建

****市城市规划监管综合监管平台,实现全市土地权市场监

管、应用指挥、规划监管预警预报和实时监控、综合统计监

测、建筑规划执法监察等监管功能为一体的综合信息化平

台,为规划监管全业务网上运行和监管创建统一的基础技术

平台和运行环境。

城市规划监管综合监管平台包括综合管理服务系统、土

地资源综合监管系统、地质环境综合监管系统、规划监管执

法监察综合系统、行政效能监管系统、社会舆情监管系统等

六大系统。

综合管理服务系统是城市规划监管综合管理服务平台

的核心,通过公共服务组构件与业务服务组件,为整个平台

提供系统服务、内容展示服务、应用管理调度服务。

土地资源综合监管系统是覆盖土地、矿产资源、地质环

境、地质灾害、测绘、电子监察、廉政建设、社会舆情等全

方位的综合监管系统,是一种“天上看、地上查、网上管”

的立体化监管体系。

地质环境综合监管系统通过地质环境信息采集与动态

监测系统获取的各类地质环境信息,经抽取、校验、转换、

入库、整合等处理过程实现对本市地质环境的监测、分析、

预警、处置。

地质灾害综合监管系统通过地质灾害信息采集与动态

监测系统获取的地质灾害信息,经抽取、校验、转换、入库、

整合等处理过程实现对本市地质灾害的采集、动态监测与分

析、预警、处置、应急指挥。

规划监管执法监察综合监管系统包括移动巡查系统、执

法立案查处系统、卫片核查系统、移动监管平台、土地执法

监察子系统。

行政效能监管系统对机关单位公文办理、业务处理、信

息公开、信访投诉等工作方面进行电子监察,对建筑规划审

批项目开展的监督检查活动,督促审批项目的审批时限,督

促业务办理进度,提高行政效能和对外社会服务效能。

社会舆情监管系统通过数据中心积累的建筑规划业务

数据,为地理信息服务、人口资源信息服务、土地资源信息

服务等社会公共事件和政府宏观调控等提供有力的数据支

撑为保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1.2.5.5.技术路线

智慧城建工程的实施主体主要为市住建局、国土局等部

门,市级层面出台智慧城建指导意见,规范建设的标准与要

求,争取更方便的使用、整合各类资源与信息,充分运用

GIS、SOA、流程再造、可视化等技术,实现系统与服务的

集成。

1.2.5.6.资金计划

项目计划总投资4000万元。

1.2.5.7.应用受众

政府相关部门:通过“城市一张图”系统、城市建设监

管综合管理平台建设可以加快完善国土资源综合监管系统,

提升各级国土资源数据中心技术保障能力,持续完善土地利

用,可以加强土地资源利用开发、降低地址灾害损失。相关

部门可以及时掌握各地区监管信息,规划监管状况及形势分

析、研判规划监管状况及形势分析、研判,对土地、地质环

境进行监管以及地质灾害及时应对,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

智慧专项应用开发运营企业:依托城市公共基础数据

库,可以为智慧专项应用开发提供有效可靠的数据,可以向

社会提供专业化服务,为智慧专项应用开发和运营减少了开

发和运营成本。

市民:更方便、快捷的满足日常生活所需,提高对政府

相关部门的满意度。

1.2.5.8.建设周期

第一阶段(2014-2015):制定智慧城市集约建设的顶层

设计方案、投融资计划,设计相关政策和制度等。

第二阶段(2016):建设“城市一张图”管理平台,用于

城市规划监管的注册管理、数据配供交易、数据管理和应用

服务;建设城市建设监管综合管理平台,用于土地权市场监

管、应用指挥、规划监管预警预报和实时监控、综合统计监

测、建筑规划执法监察等监管;建设安全保密系统,用于保

障网络与信息安全和政府监管与服务的有效性。

第三阶段(2017-2019):项目运营阶段,提供“城市一

张图”监管与应用服务。

1.2.5.9.牵头单位和主要承担单位

牵头单位:市住建局

主要承担单位:市国土局、水务局

1.2.5.10.运营模式

项目直接投资方为政府。委托企业进行运维服务。项目

建成后,可以通过向企业收取系统服务费和数据使用费。

1.2.6.智慧社区建设工程

1.2.6.1.现状分析

近年来,****城市规模迅速扩张,新建一大批功能齐全、

环境优美的居民小区,市民生活品质明显提高,推进智慧社

区建设的基础较好。但少数老小区由于建设较早、先天不足,

信息化建设有所滞后,推进难度较大。

1.2.6.2.建设目标

智慧社区坚持“以人为本,需求导向”、“统筹规划,资

源整合”、“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因地制宜,分类指导”

的原则,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智慧社区。

建成以社区为中心,囊括社区管理、社区政务、社区文

化、社区公益活动、社区健康、社区教育、社区周边商业等

一系列为社区居民服务的机构与产业,形成提供综合性、经

营性平台服务,真实性、时效性信息服务,规范性、便利性

生活服务的“一站式”社区服务平台。增强社区服务平台的

社交属性,建设本地化社区沟通平台。进一步完善社区服务

平台的服务项目与服务功能,创新智慧社区运营模式,借助

社区服务平台带动智慧社区服务产业发展,形成区域性社区

服务示范企业,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和新型社区服务体系建

设。

1.2.5.3.结构框架

智慧社区

智物

停车场管理保安巡逻社区监控门禁管理

智慧社

手机L繇户急养

老服

系统

子商

笔记本

智慧社区的总体架构如上图所示,把物流管理系统、养

老服务系统、电子商务服务系统和智慧家居系统统一整合到

社区门户网站上,通过各种终端,发挥各自的作用。

1.2.6.1.建设内容

“智慧社区”建设,是将“智慧城市”的概念引入社区,

以社区群众的幸福感为出发点,通过打造智慧社区为社区百

姓提供便利,从而加快和谐社区建设,推动区域社会进步。

以国家住建部《智慧社区建设指南》为指导,遵循《江

苏省社区管理和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共性技术规范加智慧社

区总体框架以实施保障与运维管理体系和技术标准与安全

保障两大体系为支撑,以基础设施为基础,在城市公共信息

平台和公共基础数据库的支撑下,架构智慧社区综合信息服

务平台,构建面向政府、园区、入园企业、人才、园区合作

伙伴等用户的智慧应用体系,涵盖政府产业服务、园区运营

管理服务、企业发展服务、人才社区服务、供应链合作服务

等多个领域应用。

智慧社区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既是一个政务服务系统,也

是一个便民服务系统,更是一个居民互动交流系统。主要智

慧物业管理系统、智慧养老服务系统、电子商务服务系统、

智能家居系统。

智慧物业管理系统:针对智慧社区的特点,集成社区物

业管理与物业监管需求而建立的关系统,例如:停车场管理、

闭路监控管理、门禁系统、智能消费、电梯管理、保安巡逻、

远程抄表,自动喷淋等相关社区物业的智能化管理,实现社

区各独立应用子系统的融合,进行集中运营管理。

智慧养老服务系统:针对老人居家养老与养老院养老两

种情况,分别提出智慧养老的方案,其最终宗旨是使得老人

有安全保障,子女可以放心工作,政府方便管理。家庭“智

慧养老”实际上就是利用物联网、呼叫中心技术,通过各类

传感器使老人的日常生活处于远程监控状态,通过一键呼叫

与报警提供及时的服务与救援。

电子商务服务系统:社区电子商务服务是指在社区内的

商业贸易活动中,实现社区居民的网上购物、商户之间的网

上交易和在线电子支付以及各种商务活动、交易活动、金融

活动和相关的综合服务活动,社区居民无需出门即可无阻碍

的完成绝大部分生活必需品的采购。社区居民可以通过电

脑、电视、手机等工具享受在线的社区文化、娱乐服务,丰

富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

智慧家居系统:构建以住宅为平台,兼备建筑、网络通

信、信息家电、设备自动化,集系统、结构、服务、管理为

一体的高效、舒适、安全、便利、环保的居住环境。

1.2.6.5.技术路线

智慧社区工程建设重点是在于社区层面各类服务资源

的梳理,其困难之处集中体现于来自不同垂直管理与服务部

门资源、事项在社区层面的整合。通过服务资源的梳理,可

以厘清公共服务、社区事务服务、资源采集等各类服务入口

与服务界面,进而推动社区层面建设统一的服务界面、统一

的数据采集入口。

1.2.6.6.资金计划

项目计划总投资6800万元

1.2.5.7.应用受众

政府:根据政府用户的需求,提供优惠政策指引、专项

资金申报服务;

社区运营机构:根据社区运营方需求,提供招商项目管

理、发展分析规划、合作资源整理、信息管理、安全管理、

物业管理、资源管理等服务;

市民:更方便、快捷的满足日常生活所需,提高对政府

相关部门的满意度。

1.2.6.8.建设周期

第一阶段(2014-2015):制定智慧社区的顶层设计方案、

投融资计划。

第二阶段(2016-2017):实施社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

奠定跨部门信息共享基础。安装社区安全监控传感器、电子

门禁,启动智慧社区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智能家居管理平台、

智慧养老管理平台等系统建设。

第三阶段(2018-2019):项目运营阶段,建设完成各类

管理服务平台,提供社会电子商务、养老、政务、文娱、物

业等生活信息服务。建设完成各社区管网在线监控系统。

1.2.6.9.牵头单位和主要承担单位

牵头单位:市住建局

主要承担单位:市民政局、发改委、经信委、教育局、

公安局、司法局、人社局、住建局、规划局、商务局、文广

新局、体育局、环保局、人口计生委、物价局、总工会、残

联、各镇(区)基层社区以及各运营商、开发企业。

1.2.6.10.运营模式

项目涉及众多部门和单位,属于面向社区层面的市民服

务内容。建议政府投资与社会投资结合方式,政府购买服务

方式。

1.2.7.生态环境监测工程

1.2.7.1.现状分析

****空间广阔,生态良好,全市没有一家化工企业,空

气良好率每年保持在90%以上。城乡环境整治工作走在全省

前列。但目前城市水源主要来自国家级航道泰东河、通榆河,

上游企业较多,存在一定隐患。对空气、河流以及工业污染、

农业面源污染的实时监控能力有待加强。

1.2.7.2.建设目标

通过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改变传统环境监测手段,运用

国家自主知识产权的TD-LTE4G新的通讯网络技术对污染

源及环境质量实施长期、连续、有效监测,科学准确、全面

高效地监测、管理所辖区域的环境状况,使环保部门的环境

管理工作达到监测科学、管理高效、执法公正的新境界。实

现对大气、水资源、土地、生物等各种生态环境因素的防治、

预控、处置以及特发事件的应急响应,同时通过协同系统推

进生态链各区域、企业的协同。

1.2.5.3.结构框架

整体环保监控系统分为两大部分,这两大部分分别为监

控系统,信息传输系统。整个系统基于B/S体系构成。在每

个环保安装一至多个摄像机和报警探头,通过“网络视频服

务器”网络视频服务器,连接到已有的光纤网络上。监控中

心通过数字矩阵连接切换到想监看、对讲的环保,同时可对

选择的视频图像、声音进行录像、检索回放等。

1.2.7.1.建设内容

生态环保监测系统分为两个部分,分别为前端信息采集

与后端的综合管理。前端采集包括视频、音频、传感等各种

环保因素监测终端及信息发送传输,后端管理系统包括各类

信息的整合、管理、分析、处置、预警及执法等。整个系统

基于B/S体系构成。

前端系统

环保前端系统主要用户采集与传输各位环保类信息,如

废水、废气、噪音、生产环节、固体废弃物等,采集方式有

摄像头、照相、拾音器、气体传感器(如CO2、SO2传感器)、

噪音传感器、粉尘传感器,将各类采集器通过行政指令放置

各位环境易污染点(如化工企业、建筑工地),并通过有线、

无线(TD-LTE)的通信方式,将数据发送后管理平台。

后端中心

生态环保监测系统后端包括硬件平台与软件平台两部

分,其中硬件平台利用“智慧****”的云计算与服务中心,

节约投资。

软件平台包括污染源综合管理系统(内容包括污染源在

线监控系统、污染源普查数据管理系统、污染源企业“一厂

一档”动态管理系统)、环境质量综合管理系统(内容包括

环境空气自动监控系统和河流水质监控系统)、环境应急指

挥及决策系统(包括应急监控预警、应急实时响应、应急指

挥调度、应急决策支持以及应急事件后评估等)等,实现各

类信息的分析、处理、预警、处置,并与数字矩阵、LED大

屏以及应急指挥系统结合,确保问题发现及时性。

1.2.7.5.技术路线

生态环境监测系统是一个整合的平台,涉及环保、住建、

安监、公安等多个部门,管理对象包含企业、社区、工地等,

被监测对象多且具有变化性,因此需要根据不同的监测对

象、不同的环境使用不同的前端采集系统,技术性要求高,

系统要具有开放性与一定的先进性,并可根据需求进行升级

与扩容。

1.2.7.6.资金计划

项目计划总投资4500万元。

1.2.5.7.应用受众

政府相关部门:实现环保情况的实时监测,提高政府相

关部门的服务水平和服务效率。

市民:通过该系统可以查看相关的环保新闻及相关政策

等信息,提高对政府相关部门的满意度。

开发运营企业:依托现有的****市环境监测站,减少了

开发和运营的成本。

1.2.7.8.建设周期

第一阶段(2014):制定生态环境监测平台的顶层设计方

案、投融资计划,设计生态环境监测建设的相关政策和制度

等。

第二阶段(2015-2016):完成污染源综合管理系统、环

境质量综合管理系统与环境应急指挥及决策系统三个系统

的建设工作。

第三阶段(2017-2018):项目运营阶段,提供生态环境

监测的管理与服务。

1.2.7.9.牵头单位和主要承担单位

牵头单位:市环保局

承担单位:市信息中心、住建局、水务局。

1.2.7.10.运行模式

市政府和第三方水质监测解决方案提供商是投资主体。

工程建设完成后的设备运营、维护和管理服务委托给第三方

水质监测解决方案提供商。

1.2.8.社会治理综合平台工程

1.2.8.1.现状分析

目前已建成人口、法人、社会组织等信息管理系统,建

成苏北一流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有效提升社会治理水平。

但对流动人口、虚拟社会等的服务和管理能力有待进一步加

强,需要通过信息手段的高效运用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维

护社会和谐稳定。

1.2.8.2.建设目标

建立社会治理综合平台,运用万平方米单元网格管理法、

市民融合服务的理念和城市部件管理的成功经验,结合PGIS

平台应用支撑,面向市区街道、社区及广大市民,以综合治

理、维护稳定、融合服务为核心内容,逐步实现城市社会治

理的信息化、标准化、精细化、动态化,保证城市运行中出

现的社会问题能够及时反映、及时处理、及时解决,全面提

高城市管理效率,为建立全市统一的网格化社会管理中心打

下良好的基础。逐步建立沟通快捷、分工明确、责任到位、

反应快速、处置及时、运转高效的城市社会管理长效机制,

形成具有特色的、可复制的社会综合治理模式。

1.2.5.3.结构框架

公众

G源

1

PS控

网站

F享

业♦

数♦

****市城管执法综合指挥系统采用层次结构体系。系统

的总体框架主要由硬件层、传输层、应用支撑层、业务支撑

层、用户表示层、用户层等六个部分组成。根据标准规范体

系和信息安全体系的要求,以上各层次按照自下而上构筑,

各层都以其下层提供的服务为基础。所有用户采用单点登录

的模式,经过系统身份认证和授权后进入系统。

1.2.8.1.建设内容

社会治理综合平台分为“一条主线、两个中心、三个基

础、若干个触角”。“一条主线”即协同工作系统;“两个中

心”即网格管理呼叫与指挥中心和数据管理和交换中心,它

也是网格化城市管理系统的信息集散地;“三个基础”即IT

基础设施、基于网格GIS的城市部件地理编码系统、安全保

障系统;“若干个触角”包括“城管通”、4G移动终端(包

括4G手机与平板)、自助服务机、呼叫中心电话、社会服务

门户网站等,它是网格化城市管理系统的信息采集点。各部

门、各环节的人员围绕协同工作系统进行协同工作,通过协

同工作系统,达到事件信息、与事件想关联的空间信息和非

空间信息的相互协同,达到城市管理的主动、精确、快速、

统一和效能。

从应用系统层面讲,社会治理与服务综合平台包括社会

管理与服务系统、城市管理系统、市民公共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