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性住房项目周边道路等配套工程-排水工程设计说明_第1页
保障性住房项目周边道路等配套工程-排水工程设计说明_第2页
保障性住房项目周边道路等配套工程-排水工程设计说明_第3页
保障性住房项目周边道路等配套工程-排水工程设计说明_第4页
保障性住房项目周边道路等配套工程-排水工程设计说明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保障性住房周边道路等配套工程——嘉禾联边保障性住房项目周边道路等配套工程排水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图号:P-S1-011/5排水设计说明工程概况嘉禾联边保障性住房项目位于广州市白云区,本小区北侧为规划一路,道路规划等级为城市支路,规划一路红线宽度为35米,规划一路长约240米,西侧连规划七路,东侧为新顺路,路面标高在16.4~16.9米之间,路面标高差比较小。根据资料,设计路段内现状为泥地,规划一路现状无排水系统。设计区域周边主要有岭南新世界、时代玫瑰园、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广东省工商康复中心、广州地铁二号线嘉禾望岗站和广州市地铁三号线白云大道北站。嘉禾联边保障性住房范围外侧周边主要排水通道为:西侧规划七路上有自南向北的DN400污水管,埋深在2.9m~4.2m;和有自北向南的DN1000~DN1350雨水管,排至规划一路北侧河涌。周边其他管线情况:规划一路现状北侧存在两条电信管线,南侧有电线杆;规划一路西侧和规划七路交界路口范围存在自来水、燃气、电力、电信和路灯等管线。规划一路北侧有一条现状河涌,河涌属于白海面涌水系范围内,常水位为11.9~13.1m。设计依据、规范及标准设计依据:1、《保障房周边道路等配套工程项目建议书》;2、我院实测地形图、管线物探资料、嘉禾联边保障性住房小区周边规划资料;3、嘉禾联边保障性住房小区排水平面图;4、《广州市排水管理办法实施细则》;5、《广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嘉禾联边保障性住房项目周边道路等配套工程初步设计审查的批复》(穗建前期函〔2015〕446号);6、初步设计——《专家组意见采纳表(嘉禾联边保障性住房项目周边道路等配套工程初步设计技术评审会)》;7、初步设计——《参会单位意见采纳表(嘉禾联边保障性住房项目周边道路等配套工程初步设计技术评审会)》;8、《广州市水务局关于嘉禾联边保障性住房项目周边道路等配套工程公用排水方案设计的意见》(穗水函[2015]564号)。设计规范及标准:1、《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318-2000;2、《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14年版);3、《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4、《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GB50332-2002;5、《室外给水排水和煤气热力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032-2003;6、《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7、《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8、《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管排水管》GB/T11836-20099、《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98;1、《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11、《埋地塑料排水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JJ143-2010;其它相关国家规范及技术标准。设计基本参数(1)本工程除管径、井尺寸单位以毫米计外,其余均以米计;(2)图中坐标采用广州市城建坐标系统,高程采用广州市城建高程系统;(3)本工程排水构筑物设计合理使用年限为10年(与道路设计使用年限一致);(4)设计汽车荷载等级为BZZ-100。排水系统设计1、设计参数(1)雨水系统1)设计参数:①本次雨水规划在5年一遇推算设计暴雨时采用广州市中心城区暴雨公式(广东省气候中心,2011年4月)计算。暴雨强度总公式为:式中q——暴雨强度()t——降雨历时(min);t=t1+t2。t1为地面集水时间(min),本工程取10min,;t2为管内雨水流行时间(min)②雨水设计流量计算:式中Q——雨水设计流量(L/s)Φ——综合径流系数,本次设计平均径流系数ψ=0.70F——汇水面积(hm2)。(2)污水系统1)生活污水量指标根据江高-石井污水处理系统规划图可知,嘉禾联边保障房小区保障性住房项目属于嘉禾集贤分区,根据资料,嘉禾集贤分区2020年的规划人口10.13万人,人均综合生活污水量指标为300L/cap·d,综合生活污水量为3.04万m3/d。2)污水管纳污面积详见纳污面积图。管道平面布置设计区域及其周边,规划七路现为雨污分流制。本设计路段无完整的排水管道。因此规划一路新建雨、污水管,接入周边现有排水管道。本次工程沿设计路段新建雨、污水管,规划一路排水管道主要收集道路雨水及保障房小区排出的雨污水。在尽量多收集周边雨水的情况下,经雨水计算,规划一路汇水面积为2.83公顷,故确定管径采用DN800~DN1000。对雨污分流排水体制,在不小于污水最小设计流速0.6m/s的情况下,并根据《广州市水务局关于中心六区污水管道设计有关要求的通知》(穗水规划[2013]17号)的要求,确定污水管管径均采用DN500。故规划一路DN800~DN1000雨水管排至规划七路DN1350雨水干管,并改造DN1350雨水干管为DN1650雨水干管;DN500污水管排至规划七路DN400污水管,并改造DN400污水管为DN500污水管。结合道路坡度及现状情况,新建收水井采用双平入式,连接支管均采用DN300HDPE双壁波纹管,坡度为1%,坡向检查井或沉砂井。西侧与规划七路连接的交界口处,由于新旧道路连接,个别需要增设雨水收水井。考虑到近期周边建筑排水要求及长期发展,每隔约100米设预留管,污水预留管径为DN500,雨水预留管管径为DN600,为将来新、改建管线预留接入井。管材及接口(1)雨水管道1)雨水口连接管(D<400mm)采用高密度聚乙烯双壁波纹管(HDPE),环刚度不小于8KN/m2,管材接口方式采用热熔连接;当管径D≥500mm时,采用II级钢筋混凝土管,接口方式采用橡胶圈密封承插连接。(2)污水管道1)污水管道≥500采用Ⅱ级钢筋混凝土管,接口方式采用橡胶圈密封承插连接。2)井、管接口的止水圈及短管和带材均采用管材厂家配套供应。管道附属构筑物(1)检查井采用马路甲式检查井,沉砂井采用马路甲式检查井。污水管道检查井内应设流槽;雨水管道管径≥600,井内设流槽;井内壁用M10水泥砂浆批荡2cm厚,管道铺设及井砌筑要求不漏水。井盖设施采用带铰链球墨铸铁井盖井座,配球墨铸铁防盗井环盖,井盖需具备降噪、防盗、弹性紧锁功能,车行道上承压等级采用D400,非机动车道上承压等级采用B125,井盖设施应符合《广州市井盖设施建设技术规》(DBJ440100/T160-2013)要求;检查井内安装防坠落装置。(2)雨水口采用双平入式砖砌雨水口,井圈及箅子采用球墨铸铁,车行道上承压等级采用C250,井盖设施应符合广州市地方技术规范《井盖设施建设技术规范》DBJ440100/T160-2013要求,箅子表面高程应比设计道路路面低10~20mm。地基处理及管坑支护管道施工前要求道路路基填土按本工程道路设计要求进行处理,经检验达到设计要求稳定性后,方可开挖管沟,排水管道地基承载力不小于100KPa,排水检查井地基承载力不小100KPa。本工程地质勘察详见地质勘察报告。合成管材管道基础采用20cm碎石砂垫层,5cm的粗砂调平层,基础应夯实紧密表面平整。沟槽开挖时槽底预留200~300mm土层由人工开挖至设计高程,整平。槽底土层为杂填土、腐蚀性土时,应全部挖除并进行换填处理,处理后地基承载力不小于100KPa。(3)管坑开挖深度小于或等于2.5m时,采用挡土板进行支护;大于2.5m且小于或等于3.5m时,采用32c槽钢小型钢板桩进行支护;大于3.5米时,采用密扣Ⅳ型拉森钢板桩进行支护。遇到特殊地质时,若采取以上措施达不到要求请及时通知设计人。(4)排水管的管坑回填石屑至稳定层底,用水充实或分层回填夯实,石屑采用分层回填,用水充实,密实度不低于90%。管道加固及管道基础(1)若管顶覆土不足0.7m时,采用C25混凝土包管20cm处理;(2)钢筋混凝土排水管道基础采用180°混凝土管道基础,详见《承插式排水管乙型接口大样图》。路面破除与修复本工程部分管道需破除现状路面实施管道敷设,管道敷设完毕后应按该道路结构原样修复。施工注意事项(1)施工前,务必要有延线勘探资料,查明水位标高,土质情况,管涌现象,渗透系数,河床断面等,确定可行的施工方案,确保安全施工。(2)本工程范围内有轨道交通、地下电缆、光纤缆线、供水管、雨污水管(涵)等,施工前,应与有关管线单位协调好施工安全事宜。施工前必须对该道路/地面下的管线进行详细的摸查,相距现有地下管线较近时,须会同相关单位对现有管线的保护、改线和迁移制定可行的方案。(3)管道采用开挖施工时,应严格按设计要求做好支护措施,防止管槽坍塌,确保管槽支护结构及周边的安全、稳定。(4)所有构件的模板必须待其混凝土强度满足设计及施工规范要求后,才能拆除;当施工阶段的实际使用荷载大于设计使用阶段的荷载时,施工单位必须根据其受力要求,对相关的结构构件设置临时支顶或加固措施。(5)施工中,应按有关规范要求做足安全措施,做好井外的防水,防止雨水从路面倒灌入井内,井口应设置围栏,井下通讯联络要畅通,施工时保证井口有人。井下的工作人员必须经常注意观察,检查井下是否存在塌方、涌水和流砂现象以及空气和水的污染情况。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停止作业并报告上级,及时处理(6)新、旧排水管道接驳、改建,下井前先打开前后相邻的井盖3-4个,充分通风不小于2小时,井深大于3米时,通风时间应不小于2.5小时,必要时采用鼓风机强行通风。必须确保通风充分、作业环境安全的条件下,施工人员才能进入场地施工。(7)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现场的坑、洞、等危险处,必须设置防护设施和明显的警示标志,不准任意移动或拆除。管道装卸及堆放时,必须设置防止管道滚动的定位块;在管槽内下管时,所用索具要牢固,管槽内不得有人。(8)施工现场围蔽必须安全牢靠,并在外面设定警示标志,防止非有关人员进入、防止外来车辆失控闯入。(9)回填土必须在结构构件自身强度满足要求时才能开始,回填时应对称、分层压实或夯实,防止土压不平衡导致结构构件破坏;同时,应防止施工机械因回填土松软,造成机械倾覆等安全事故。(10)本工程范围内所有污水管道,都要按照《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做闭水试验。(11)给排水管道敷设位置与房屋建筑距离较近时,应对房屋建筑进行鉴定,根据所需做好房屋支护,确保安全方可开挖施工。(12)污水、雨污水合流管道及湿陷土、膨胀土、流砂地区的雨水管道,必须经严密性试验合格后方可投入运行。(13)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期间应合理安排注意临时导水和排水设施,确保施工期间排水顺畅。排水工程因接触污水、污泥等污染物,应注意卫生措施,避免影响身体健康。(14)给排水管道工程的施工应按设计及相关规范、规程要求进行,遵守有关施工安全、劳动保护、防火、防毒的法律、法规,建立安全管理体系和安全生产责任制,确保安全施工。(15)各交叉路口上的雨水口应设在最低点。(16)本图新建管检查井井面标高作为参考数据,施工时应与实际施工地面平。设计管道接入现状管道施工前,施工单位应核实现状管道标高,发现与图纸不符应通知设计人处理。(17)施工前应与有关管线单位联系,了解地下管线情况,施工开挖必须注意安全,不得损坏地下管线,如有问题应会知设计人协商解决。(18)沿途原有单位及住户的排水接驳口,分别对应排入设计的雨水管和污水管。(19)废除的检查井和雨水口均应用1:2水泥砂浆砌砖封管口,并用石屑封塞旧井,将原井盖、井环取走。工程验收1)施工及验收时,除按本工程设计图纸及说明资料外,其余遵照国家标准《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执行。2)污水管道验收时须进行闭水试验,具体按《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执行。3)排水管道验收须进行CCTV检测。4)工程完工后应按《广州市水务局管理条例》第三十九条规定组织竣工验收及备案。主要工程量本工程排水管线主要工程量表如下:名称规格单位数量备注雨水检查井φ1200座4φ1400座6沉砂井φ1400座22600x2600座1Y9八字形排出口座1详见国标图集06MS201-9页5改造雨水检查井φ1400座2开口1900x1900座1拆除并新建雨水管道DN300米235HDPE双壁波纹管,环刚度不小于8KN/m2DN600米77Ⅱ级钢筋混凝土管,承插式,B式基础DN800米120Ⅱ级钢筋混凝土管,承插式,B式基础DN1000米95Ⅱ级钢筋混凝土管,承插式,B式基础DN1650米17Ⅱ级钢筋混凝土管,企口,B式基础双平入式收水井座22单平入式收水井座8污水检查井φ1000座10改造污水检查井φ1000座3拆除旧井并新建污水管道DN500米241Ⅱ级钢筋混凝土管,B式基础改造污水管道DN500米46Ⅱ级钢筋混凝土管,B式基础破除和修复路面平方米110改造污水管道路段破除和修复堤岸立方米80围堰立方米105水力计算表污水水力计算表管段编号居住区生活污水量集中流量(L/s)设计流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