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工程地质分级与分类_第1页
岩土工程地质分级与分类_第2页
岩土工程地质分级与分类_第3页
岩土工程地质分级与分类_第4页
岩土工程地质分级与分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章

岩土工程地质分级与分类主要内容1.工程岩体分级2.土的工程分类7.1工程岩体分级一、分级的目的岩体rockmass地质时代相同或不同的岩石和经成岩作用、构造运动以及风化、地下水等次生作用而产生于岩石中的结构面组合而成的整体。结构面:岩体中各种具有一定方向,延展较大,厚度较小的二维地质界面均称为结构面。软弱结构面:工程上把力学强度明显低于围岩的结构面称为软弱结构面。7.1工程岩体分级一、分级的目的岩体rockmass岩体赋存于一定地质环境之中,地应力,地温,地下水等因素对其物理力学性质有很大影响,而岩石试件只是为实验室实验而加工的岩块,已完全脱离了原有的地质环境。岩体在自然状态下经历了漫长的地质作用过程,其中存在着各种地质构造和弱面,如不整合,褶皱,断层,节理,裂隙等等。一定数量的岩石组成岩体,且岩体无特定的自然边界,只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来圈定范围。7.1工程岩体分级一、分级的目的岩体rockmass根据上述特征,岩体是地质体的一部分,并且是由处于一定地质环境中的各种岩性和结构特征岩石所组成的集合体,也可以看成是由结构面所包围的结构体和结构面共同组成的。岩体强度远远低于岩石强度;岩体变形远远大于岩石本身;岩体的渗透性远远大于岩石的渗透性。(1)通过分类,概括地反映各类工程岩体的质量好坏,预测可能出现的岩体力学问题。为工程设计、支护衬砌、建筑物选型和施工方法选择等提供参数和依据。(2)为岩石工程建设的勘察、设计、施工和编制定额提供必要的基本依据。(3)便于施工方法的总结,交流,推广,为便于行业内技术改革和管理。一、分级的目的目的:评价工程岩体的稳定性岩石分级方法早在1774年欧洲人罗曼就提出来了。他首先对石灰岩作了系统分类。以后,18世纪末俄国人维尔涅尔(Bepuep)又将岩石定性地分成五类:松软岩、软岩、裂隙破碎岩、次坚硬岩和坚硬岩。而真正把岩石分级同工程联系起来还是从19世纪后期才开始。20世纪50年代以后,岩体分级促进了工程建设的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从而加快了发展的步伐,取得了重大进展。据统计,迄今各种各样的岩体分级方法已有百余种之多。如何正确认识和选取合理的分级方法,是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一、分级的目的任何一种岩体分级方法都是为一定的目的服务的,因此它必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且由于岩体客观存在的复杂性,同样一种岩体分级方法,在某一场合适用,在另外一个场合又未必适用,因为这些方法都是针对某种类型岩石工程或专门需要而制定的。例如用于锚杆支护的围岩分级;地铁岩层分级;坝基岩体分级以及工程地质的岩石分级等等。一、分级的目的按用途:通用分级专用分级二、影响岩体工程性质的主要因素岩石质量

岩石的强度和变形——室内单轴抗压强度指标。单轴抗压:岩石单向受压时抵抗破坏的能力。岩体完整性

各种结构面的影响——结构面的调查统计、试验。水的影响

水对岩石的软化;渗流的影响。

软化系数:岩石浸水饱和前后的单轴干、湿抗压强度之比。风化程度分化的分级分类

20世纪70年代至今,多种分级方案,反映岩体的结构特征、所处的环境特征、力学特征。 →P99表7.1影响较大的:RMR、RSR、Q、Z系统等我国《工程岩体分级标准》-强制性标准(1994)

三、工程岩体分级的代表性方案三、工程岩体分级的代表性方案7.2土的工程分类土是由固、液、气三相组成的松散沉积物。土是岩石经过风化、剥蚀、搬运、沉积形成的堆积体,不同成因的土的工程性质不同。7.2土的工程分类一、土的工程分类概述土的工程分类的目的土的工程分类的原则土的工程分类体系一、土的工程分类概述根据土类,可以大致判断土的基本工程性质,并可结合其他因素评价地基的承载力、抗渗流与抗冲刷稳定性,在振动作用下的可液化性以及作为建筑材料的适宜性等根据土类,可以合理确定不同土的研究内容与方法当土的性质不能满足工程要求时,也需根据土类(结合工程特点)确定相应的改良与处理方法。土的工程分类的目的一、土的工程分类概述以成因、地质年代为基础的原则

因为土是自然历史的产物,土的性质受土的成因(包括形成环境)与形成年代控制。是工程特性差异的原则

土的分类体系采用的指标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不同类工程用土得不同特性,即同类土的工程性质最大程度相似,异类土的工程性质显著差异。是简明的原则

土的分类体系采用的指标,既要能综合反映土的主要工程性质,又要其测定方法简单,且使用方便。土的分类原则一、土的工程分类概述普通分类

对粗粒土按粒度成分来分类;对细粒土按土的Atterberg界限来分类

土的成因分类专门分类

以某一种特定的建筑工程为对象,按某一个或几个单项指标所提出的分类。土的分类体系国家标准《土的工程分类标准》(GB/T50145-2007

)行业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版)二、土的工程分类方案简介土的分类标准(GBJ-90)土的工程分类标准1.工程用土的类别应根据下列土的指标确定:一土颗粒组成及其特征;二土的塑性指标:液限wL塑限wP和塑性指数IP;三土中有机质存在情况2.土的粒组划分标准:土颗粒粒径范围一般规定二、土的工程分类方案简介土的分类标准(GBJ-90)3.土颗粒组成特征应根据土的级配指标的不均匀系数Cu和曲率系Cc数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二、土的工程分类方案简介土的分类标准(GBJ-90)4.细粒土应根据塑性图分类塑性图的横坐标为土的液限纵坐标为塑性指数二、三土的三工程三分类三方案三简介土的三分类三标准三(GB三J-三90)一般三土的三分类巨粒土含巨粒的土粗粒土细粒土一般三土按三其不三同粒三组的三相对三含量三可划三分二、三土的三工程三分类三方案三简介土的三分类三标准三(GB三J-三90)巨粒三土和三含巨三粒的三土、三粗粒三土按三粒组三级配三所含三细粒三的塑三性高三低可三划分三为16种土三类(三表7-三14,7-三15,7-三16);细粒三土(三试样三中细三粒组三质量三多于三或等三于总三质量三的的三土称三细粒三土)三按塑三性图三所含三粗粒三类别三以及三有机三质多三寡可三划分三为16种土三类。三(表7-三17)一般三土的三分类二、三土的三工程三分类三方案三简介土的三分类三标准三(GB三J-三90)表示三土类三的代三号按三下列三规定三构成:一个三代号三即表三示土三的名三称由两三个基三本代三号构三成时三第一三个基三本代三号表三示土三的主三成分,第三二个三基本三代号三表示三副成三分或三土的三级配三或土三的液三限。由三三个基三本代三号构三成时三第一三个基三本代三号表三示土三的主三成分,第三二个三基本三代号三表示三液限三,第三三个三基本三代号三表示三土中三微含三的成三分。一般三土的三分类CH三G含砾高液限粘土二、三土的三工程三分类三方案三简介土的三分类三标准三(GB三J-三90)地基三土的三分类碎石土砂土粉土粘性土人工填土《建筑三地基三基础三设计三规范》三(G三B5三00三07三—三2三01三1)二、三土的三工程三分类三方案三简介土的三分类三标准三(GB三J-三90)(1)碎三石土三是典三型的三粗粒三土,三如果三土中三粒径三大于2m三m的含三量高三于整三个土三体的三重量三的50%,三该土三就属三于碎三石土三。按三粒粗三和颗三粒形三状,三碎石三土又三可以三进一三步细三分,三见下三表。地基三土的三分类二、三土的三工程三分类三方案三简介土的三分类三标准三(GB三J-三90)(2)砂三土即三细—中粒三土,三无塑三性,三由细三小岩三石及三矿物三碎片三组成三。砂三粒直三径变三化在0.三75三-三2m三m之间三,且三粒径三大于0.三07三5m三m的土三粒含三量超三过50%。三按粒三组含三量,三砂土三又可三以进三一步三分为三砾砂三、粗三砂、三中砂三、细三砂和三粉砂三五类三,如三下表三所示三。地基三土的三分类二、三土的三工程三分类三方案三简介土的三分类三标准三(GB三J-三90)(3)粒三径大三于0.三07三5m三m的颗三粒不三超过三全重50%,三且塑三性指三数小三于或三等于10的土三。根三据颗三粒级三配(三粘粒三含量三)按三下表三分为三砂质三粉土三和粘三质粉三土。地基三土的三分类二、三土的三工程三分类三方案三简介土的三分类三标准三(GB三J-三90)(4)粘性三土:塑三性指三数大三于10的土三。根三据塑三性指三数按三下表三分为三粉质三粘土三和粘三土。地基三土的三分类老粘三土;三一般三粘性三土;三新近三沉积三粘性三土二、三土的三工程三分类三方案三简介土的三分类三标准三(GB三J-三90)(4)粘性三土:塑三性指三数大三于10的土三。地基三土的三分类老粘土一般粘性土新近沉积粘性土Q3及其三以前三沉积三的粘三性土三;具三较高三强度三和较三低压三缩性三。长三江中三下游三下蜀三粘土三。Q4沉积三的粘三性土三;分三布面三积广三,工三程性三质变三化大三。文化三期以三来沉三积的三粘性三土;三强度三低。三河漫三滩及三山前三冲洪三积扇三的表三面。表7.三20土的三分类三标准三(GB三J-三90)(5)人三工填三土即三人为三作用三形成三的土三。常三见的三人工三填土三有素三填土三、压三实填三土、三杂填三土和三冲填三土。三素填三土可三含各三种土三。杂三填土三是各三种垃三圾混三杂形三成的三人工三土,三这些三垃圾三可能三是工三业废三料,三也可三能是三城市三垃圾三物。三冲填三土是三水力三作用三形成三的,三如河三堤和三江堤三挖沙三、挖三淤形三成的三土。地基三土的三分类三、三我国三主要三特殊三土的三基本三特性特殊三土是三指某三些具三有特三殊物三质成三分和三结构三、工三程性三质也三较特三殊的三土。三是在三一定三的条三件下三形成三的,三其分三布有三明显三的区三域性三特征三。三、三我国三主要三特殊三土的三基本三特性在我三国,三具有三一定三分布三区域三和特三殊工三程意三义的三特殊三土包三括:沿海三及内三陆地三区各三种成三因的软土:主要三分布三于西三北、三华北三等干三旱、三半干三旱气三候区三的黄土;西南三亚热三带湿三热气三候区三的红粘三土;主要三分布三于南三方和三中南三地区三的膨胀三土;高纬三度、三高海三拔地三区的多年三冻土三及盐三渍土三、人三工填三土和三污染三土等。(一三)黄土三(刘三东生三院士三)黄土是在三干旱三、半三干旱三气候三条件三下形三成的三第四三纪的三一种三松散三的特三殊土三。(一三)黄土黄土三的分三布黄土三在世三界上三的分三布面三积达三13三00三万km2,我国三的黄三土面三积是三世界三上最三大的三,达三64三万km2,比法三国和三瑞士三的面三积总三和还三要大三。黄三土最厚处约三41三0m左右三。在三我国三,西三北、三中原三、华三北、三华东三、东三北等三地均三有分三布,三但主三要集三中在三黄河三的中三游—三—陕三、甘三、宁三、青三及山三西、三河南三一带三,其三厚度三各不三相同三。陕三甘地三区多三厚1三00三~2三00m,薄处三仅几三公分三。(一三)黄土黄土三高原三的自三然景三象(一三)黄土黄土三的分三类按成三因分三:原三生黄三土和三次生三黄土按形三成年三代分三:老三黄土三和新三黄土按湿三陷性三分:三湿陷三性黄三土和三非湿三陷性三黄土(一三)黄土黄土三的分三类——按生三成年三代分三类下更三新世Q1(午城黄土三)中更三新世Q2(离石黄土三)上更三新世Q3(马兰黄土三)全三新三世Q41老黄三土新黄三土新近三堆积三的黄三土:全新三世Q42(一三)黄土黄土三的成三分和三结构黄土三的结三构黄土结构三疏松三,发三育结三构性三的孔三隙;孔三隙大三小多三少与三成因三和年三代密三切相三关,三一般三地层三越老三,孔三隙率三越高三。(一三)黄土黄土三的特三征I.颜色三为淡三黄、三褐色三或灰三黄色;II三.粒度三成分三以粉三粒为三主,约占三有6三0%三~7三0%三,一三般不三含>三0.三25mm的颗三粒;II三I.含各三种可三溶盐,富三含碳三酸盐三(Ca三CO3),可形三成钙三质结三核(三姜结三石)三;IV三.孔隙三多且三大,三结构三疏松;V.无层三理,三但有三垂直三节理三和柱三状节三理。天三然条三件下三能保三持近三于垂三直的三边坡三;(一三)黄土黄土三的工三程地三质特三征天然三状态三下黄三土的三主要三特点三是压三实程三度差三,孔三隙大三、孔三隙率三高,三含水三少、三透水三性强三;一三般强三度较三高、三压缩三性较三小三。湿陷三性黄三土受三水浸三湿后三会产三生较三大的三沉陷。湿陷三性黄三土:三在上三覆土三层自三重应三力作三用下三,或三者在三自重三应力三和附三加应三力共三同作三用下三,因三浸水三后土三的结三构迅三速破三坏而三发生三显著三的附加三下沉,其三强度三也随三着迅三速降三低。湿三陷性三黄土三又分三为自三重湿三陷性三和非三自重三湿陷三性黄三土(三有的三老黄三土不三具湿三陷性)。地基三湿陷三引起三附加三沉降(一三)黄土黄土三的工三程特三性黄土三湿陷三的原三因?结构三:大三孔隙三,三骨架三颗粒三为碳三酸盐三类;矿物三组成三:粉三粒为三主,三粉土三粒含三量常三占土三重的60%以三上,三含有三大量三的碳三酸盐三、硫三酸盐三和氯三化物三等可三溶盐三类。浸水三后粒三间可三溶性三盐类三被溶三解造三成结三构联三结破三坏,三又因三其大三孔隙三的特三点,三因而三受水三后浸三湿后三突发三沉陷三。(一三)黄土黄土三的工三程地三质特三征黄土三湿陷三性的三判定三方法黄土三的相三对湿三陷系三数δs=(三h1-h2)/三h0δs<0.三01三5,非湿陷三性黄三土0.三015≤δs≤0.三03三,弱湿陷三性黄三土0.三03<δs≤0.三07三,中等湿陷三性黄三土δs>0.三07三,强烈湿陷三性黄三土(一三)黄土黄土三的工三程地三质特三征湿陷三性黄三土分三类自重三湿陷三性黄三土:在自三重压三力作三用下,受水三浸湿三而发三生湿三陷的三黄土三。非自三重湿三陷性三黄土:三在其三自重三压力三与附三加压三力共三同作三用下三才发三生湿三陷的三黄土三。(二三)红粘三土红粘三土是三指在三亚热三带湿三热气三候条三件下,碳三酸盐三类岩三石及三其间三所夹三的其三他岩三石,三经红三土化三作用三形成三的高三塑性三粘土三。红粘三土一三般呈三褐红三、棕三红等三颜色三,液三限大三于5三0%三,上三硬下三软,三具明三显的三收缩三性,三裂隙三发育三。经流三水再三搬运三后仍三保留三其基三本特征,液三限大三于4三5%三的坡三、洪三积粘三土,三称为三次生三红粘三土,三在相三同物三理指三标情三况下三,其三力学三性能三低于三红粘三土。(二三)红粘三土红粘三土的三分布三特征红粘三土及三次生三红粘三土广三泛分三布于三我国三的云三贵高三原、三四川三东部三、广三西、三粤北三及鄂三西、三湘西三等地三区的低山三、丘三陵地三带顶三部和山间三盆地三、洼三地、缓坡及坡三脚地三段。由三于基三岩起三伏变三化及三风化三深度三的不三同,三造成三其厚三度变三化极三不均三勾,常见三为5-8m,最薄三为0.5m三,最三厚为三20三m。三在水三平方三向常三见咫三尺之三隔,三厚度三相差三达1三0m之巨三。上三层中三常有三石芽三、溶三洞或三土洞三分布三其间三,给三地基三勘察三、设三计工三作造三成困难三。(二三)红粘三土红粘三土的三工程三地质三特征物理三力学三性质:天然三含水量和孔隙比很三大,三但其三强度三高、三压缩三性低,工程三性能三良好;各种三指标三的变三化幅三度很三大。裂隙三性和三胀缩三性:红粘三土具三有较三小的三吸水三膨胀三性,但三具有强烈三的失三水收三缩性。故三裂隙三发育三也是三红粘三土的三一大三特征三。(二三)红粘三土虽然三天然三含水三量高三,孔三隙比三很大三,但三却具三有较三高的三力学三强度三和较三低的三压缩三性?生成三环境三及其三相应三的组三成物三质和三坚固三的粒三间连三结特三性。红粘三土的三工程三地质三特征(二三)红粘三土小于0.三00三2m三m的胶三粒占40~70三%,具高分三散性;含水三铁铝三硅氧三化物三失水三相互三凝聚三胶结三,絮三状结三构;粘土三矿物三本身三具有三非常三稳定三的结三晶格三架;粒间三水膜三比较三薄,三多为三结合三水。红粘三土的三成分三特点RE三TU三RN(二三)红粘三土从各三地区三已有三资料三可知,红三粘土三本身三的物三理力三学性三质指三标又三有相三当大三的变三化范三围,三以贵三州省三的红三粘土三为例三,其三天然三含水三量的三变化三范围三达25三%-88三%,三天然三孔隙三比0三.7-2.三4,三液限三36-l2三5,三塑性三指数三18-75,液三性指三数0.三45-1.三4。三内摩三擦角三2-31度,三内聚三力10-14三0k三Pa三,变三形模三量4-36三MP三a。三其物三理力三学性三质变三化如三此之三大,承三载力三自然三会有三显著三的差三别。三貌似三均匀三的红三粘土三,其三工程三性能三的变三化却三十分三复杂三,这三也是三红粘三土的三一个三重要三特点三。红粘三土的三物理三力学三性质三变化三范围三及其三规律三性RE三TU三RN(二三)红粘三土1)呈褐三红色,富含三铁铝三氧化三物,三黏粒三含量三很高三,具三有高三度分三散性三,颗三粒细三而均三匀,三黏土三矿物三以高三岭石三为主三;2)土层三中常三有石三芽、三溶洞三或土三洞分三布其三间;3)地表三裂隙三发育三;4)沿深三度含三水量三增大三,土三质由三硬变三软;5)在水三平方三向上三厚度三变化三较大三,造三成地三基不三均匀三性。红粘三土特三征RE三TU三RN(二三)红粘三土高含三水量三、高三塑性三,硬三塑或三可塑三状态三。孔隙三比大三、低三密度三、孔三隙饱三水。压缩三性低三、强三度高三、地三基承三载力三高。浸水三后膨三胀量三小,三但失三水后三收缩三剧烈三。红粘三土工三程特三性RE三TU三RN(二三)红粘三土红粘三土地三基评三价RE三TU三RN红粘三土的表层,为三良好三地基三。可三充分三利用三其作三为天三然地三基持三力层三,基三础宜三尽量三浅埋三。红粘三土的底层,接三近下三卧基三岩面三附近三,尤三其在三基岩三面低三洼处三,因三地下三水积三聚,三常呈三软塑三-流三塑状三态,三强度三低,三压缩三性高三,容三易引三起地三基不三均匀三沉降三。应三注意三查清三基岩三面起三伏状三况,三并进三行必三要的三处理三。对红三粘土三中的土洞,应三查明三其部三位与三大小三,进三行填三充处三理。红粘三土中三的网状三裂隙,对三土坡三和基三础有三不良三影响三,基三槽应三防止三日晒三雨淋三。(三三)软土软土——在静三水或三缓慢三流水三环境三中沉三积的三,天三然含三水量三大,压缩三性高,承载三力低,抗剪三强度三低的软三塑-三流塑三状态三的粘三性土三,如三淤泥三等。分类1:当e>三=1三.5时,三称淤泥;当三1.三5>e>三=1三.0时,三称淤泥三质土。它三是淤三泥与三一般三粘性三土的三过渡三类型三;分类三2:当三土中三有机三质含三量[三5%三,1三0%三],三称有机三质土;当三有机三质含三量(三10三%,三60三%]三时称泥炭三质土;当三有机三质含三量(三60三%,三)时三,称泥炭。软土三的特三征:三富含三有机三质,三天然三含水三量大三于液三限,三天然三孔隙三比大三于或三等于三1。(三三)软土成因三类型沿海沉积型内陆湖盆沉积型河滩沉积型沼泽沉积型滨海相:泻湖相;溺谷相:三角洲相软土三的分三布软土三在我三国分三布很三广,三主要三是在三沿海三地带三及平三原低三地、三沼泽三地区三,在三高原三山区三的古三代或三内湖三沼泽三地区三也常三遇到三软土三。(三三)软土软土三的物三理力三学性三质1.三高含三水量三和高三孔隙三性2.三渗透三性弱3.三压缩三性高(三三)软土软土三的物三理力三学性三质1.三高含三水量三和高三孔隙三性软土三的天三然含三水量三总是三大于三液限三。据统三计:三软土三的天然三含水三量一般三为5三0%-70三%,三最大三甚至三超过三20三0%三。软三土的三如此三高含三水量三和高三孔隙三性特三征是三决定三其压三缩性三和抗三剪强三度的三重要三因素三。(三三)软土软土三的物三理力三学性三质2.三渗透三性弱软土三的渗三透系三数一三般在i×三10-4一i×三10-8之间三,而三大部三分滨三海相三和三三角洲三相软三土地三区,三由于三该土三层中三夹有三数量三不等三的薄三层或三极薄三层粉三、细三砂、三粉土三等,三故在三水平三方向三的渗三透性三较垂三直方三向要三大得三多。由于三该类三土渗三透系三数小三、含三水量三大且三呈饱三和状三态,三这不但三延缓三其土三体的三固结三过程三,而三且在三加荷三初期三,常三易出三现较三高的三孔隙三水压三力,三对地三基强三度有三显著三影响三。(三三)软土软土三的物三理力三学性三质3.三压缩三性高软土三均属三高压三缩性三土,三而且三压缩三系数三随着三土的三液限三和天三然含三水量三的增三大而三增高三。(三三)软土软土三在建三筑荷三载作三用下三的变三形特三征1.三变三形大三而不三均匀2.三变三形稳三定历三时长3.三抗三剪强三度低4.三较三显著三的触三变性三和蠕三变性(三三)软土软土三在建三筑荷三载作三用下三的变三形特三征变形三大而三不均三匀实际三资料三表明三,对三于砖三墙承三重的三混合三结构三,如三以层三数来三表示三地基三受荷三的大三小,三则4三-6三层的三民用三房屋三其平三均沉三降量三一般三可达三25三-5三0cm三;对于三大型三构筑三物,三如水三池、三油罐三等,三其沉三降量三一般三都大三于5三0cm三,甚至三超过三10三0cm三。显然三在相三同条三件下三,软三土地三基的三变形三量比三一般三粘性三土地三基要三大几三倍至三十几三倍。因三此上三部荷三重的三差异三和复三杂的三体型三都会三引起三严重三的差三异沉三降和三倾斜三。(三三)软土软土三在建三筑荷三载作三用下三的变三形特三征2.三变三形稳三定历三时长因软三土的三渗透三性很三弱,三水分三不易三排出三,故三使建三筑物三沉降三稳定三历时三较长三。例三如沿三海闽三、浙三一带三这种三软粘三土地三基上三的大三部分三建筑三物在三建成三约5三年之三久的三时间三后,三往往三仍保三持着三每年三1cm左右三的沉三降速三率,三其中三有些三建筑三物则三每年三下沉三3-三4cm三。(三三)软土软土三在建三筑荷三载作三用下三的变三形特三征3.三抗三剪强三度低软土三的抗三剪强三度小三且与三加荷三速度三及排三水固三结条三件密三切相三关。三不排三水三三轴快三剪所三得抗三剪强三度值三很小三,其三内摩三擦角三为零三,内三聚力三一般三都小三于2三0kP三a;排水三条件三下的三抗剪三强度三随固三结程三度的三增加三而增三大。三这是三因为三在土三体受三荷时三,其三中孔三隙水三在充三分排三出的三条件三下,三使土三体得三到正三常的三压密三,从三而逐三步提三高其三强度三。因三此,三要提三高软三土地三基的三强度三,必三须控三制施三工和三使用三时的三加荷三速度三,特三别是三在开三始阶三段加三荷不三能过三大,三以便三每增三加一三级荷三重与三土体三在新三的受三荷条三件下三强度三的提三高相三适应三。(三三)软土软土三在建三筑荷三载作三用下三的变三形特三征4.较显三著的三触变三性和三蠕变三性触变:原三状土三受到三振动三以后三,破三坏了三结构三连接三,降三低了三土的三强度三或很三快地三使土三体变三成稀三释状三态。三当软三土地三基受三到振三动荷三载后三,易三产生三侧向三滑动三,沉三降及三基底三面两三侧挤三出等三现象三。软土三的蠕变三性是比三较明三显的三。在三长期三恒定三应力三作用三下,三软土三将产三生缓三慢的三剪切三变形三,并三导致三抗剪三强度三的衰三减。三在固三结沉三降完三成之三后,三软土三还可三能继三续产三生可三观的三次固三结沉三降。三上海三等地三许多三工程三的现三场实三洲结三果表三明:三当土三中孔三隙水三压力三完全三消散三后,三建筑三物还三继续三沉降三。(三三)软土软土三的工三程性三质软土三由于三具有三触变三流变三、低三强度三、高三压缩三性及三低透三水性三的特三点,三因此三软土三地基三的变三形破三坏主三要是承载三力低,地基三变形三大或发生三挤出,造三成建三筑物三的破三坏。三且易产三生不三均匀三沉降。(四三)膨胀三土膨胀三土——是一三种粘三性土三,含三有较三多的三亲水三性粘三土矿三物,三吸水三膨胀三,遇三水崩三解或三软化三,失三水收三缩,三抗冲三刷性三能差三,这三种具三有较三明显三的胀三缩性三的土三称为膨胀三土。(四三)膨胀三土我国三是世三界上三膨胀三土分三布广三、面三积大三的国三家之三一,三据现三有资三料在三广西三、云三南、三湖北三、河三南、三安微三、四三川、三河北三、山三东、三陕西三、浙三江、三江苏三、贵三州和三广东三等地三均有三不同三范围的分布三。按其三成因三大体三有残三积-坡积三、湖积、三冲积-洪积三和冰三水沉三积等三四个三类型三,其三中以三残、三坡积三型和三湖积三型者胀缩性最三强。从形三成年三代看三,一三般为三上更三新统三及其三以前三形成三的土三层。从分三布的三气候三条件三看,三在亚三热带三气候三区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