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沪教版必修3生物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如图所示将灵敏电表连接到神经纤维表面;当在P点给予足够强度的刺激时,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图所示实验可以证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双向传导B.电流表可以检测到的电位变化是由于Na+外流引起的C.静息时,P点处的K+浓度膜外高于膜内D.电表指针将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2、下丘脑中的热敏神经元在温度上升时冲动频率增加,冷敏神经元在温度下降时冲动频率增加,引起机体的散热和产热以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冷敏神经元的冲动频率和热敏神经元的冲动频率相等时,机体的产热和散热达到平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冬泳爱好者刚入水时冷敏神经元的冲动频率大于热敏神经元的冲动频率B.人长时间处于室内时,冷敏神经元的冲动频率几乎等于热敏神经元的冲动频率C.人在寒冷环境中抗利尿激素的合成和释放量减少D.人在寒冷环境中,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量增加,产热量大于散热量3、甲图为动作电位在轴突上的传导示意图,乙图为轴突上某一位点的电位随时间变化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甲图中轴突膜上的点处于④状态时,膜内Na+浓度高于膜外B.甲图和乙图都能判断动作电位的传导方向C.甲图中处于①③之间的轴突膜上的点正处于乙图中DF过程D.甲图③⑤之间的轴突膜,K+通道大量开放,膜内K+大量涌入膜外,此过程不消耗能量4、在现代农业生产中,植物生长素类似物被广泛使用,下列各项与其应用无关的是A.培育无子番茄B.促进棉花保蕾、保铃C.延长种子寿命D.促进扦插枝条生根5、下列对种群数量变化曲线的解读,不合理的是()
A.图1、2为种群在自然环境条件下的增长规律,图3所示为曲线Ⅱ条件下种群的存活率B.鱼类捕捞在图1的e点、图2的g点和图3的i点时进行,能获得最大日捕捞量C.若图1为酵母菌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则Ⅰ为培养早期,Ⅱ的cd段酒精大量积累D.图3曲线的k点,种内斗争最激烈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5题,共10分)6、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因素有内部因素有出生率、死亡率,年龄组成、性别比例、迁入率、迁出率;外部因素有气候、_______、天敌、_______等。7、_______,传递效率为_______。8、目前控制生物危害的技术大致有_______等。人们越来越倾向于利用对人类生存环境无污染的_______,这其中有些就是利用_______。9、根据《必修三》所学内容填空:
(1)______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器官移植的成活率,给需要进行移植的患者带来了福音。
(2)出生率是指_____的比率。
(3)对于有趋光性的昆虫;还可以用_____的方法调查它们的种群密度。
(4)_____称为环境容纳量;又称K值。
(5)对一只试管中培养液中的酵母菌逐个计数是非常困难的;可以采用_____的方法。
(6)丰富度的统计方法通常有两种:一是_____;二是_____。
(7)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包括_____,水资源短缺、臭氧层破坏、酸雨、土地荒漠化、海洋污染和生物多样性锐减等。10、_______是指在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1题,共2分)11、可以通过控制光照时间长短来控制花期______A.正确B.错误评卷人得分四、实验题(共2题,共20分)12、在脊椎动物的皮肤受到强度伤害性刺激时;同侧肢体的关节出现屈肌收缩;伸肌舒张的反应,称为同侧屈肌反射;对侧肢体屈肌舒张、伸肌收缩的反射活动,称为对侧伸肌反射。请根据以下提供的实验材料及用具,完善验证蛙的左、右后肢既有同侧屈肌反射,也存在对侧伸肌反射,且反射中枢在脊髓的实验思路,并预测、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材料:牛蛙一只;1%硫酸溶液,肌夹,铁架台;培养皿,捣髓针;
(1)实验思路:①取牛蛙;捣毁该蛙的脑,将其悬挂起来。
②用1%硫酸溶液刺激该蛙左后肢的趾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洗去硫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用捣髓针破坏脊髓;重复上述步骤。
(2)设计实验结果记录表,并将实验结果填入表格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与讨论:在上述实验中,接受刺激后,同侧伸肌和对侧伸肌膜电位分别是_______。13、研究者将空腹的大鼠置于冷水中;探究冷水刺激对大鼠生理功能的影响。
(1)冷水刺激引起实验大鼠皮肤___________产生兴奋,兴奋沿传入神经到达神经中枢,经神经中枢处理,使传出神经末梢释放_______________,引起皮肤血管________,减少皮肤散热量;同时引起_______(填激素名称)分泌增加;细胞代谢加快,产热量增加,以维持体温稳定。
(2)冷水刺激产生的兴奋还可以通过神经中枢作用于胰岛,引起__________分泌增加,该激素促进___________分解;血糖水平升高,以对抗冷水刺激。
(3)冷水刺激引起胃黏膜内的HCO3-减少,从而对H+缓冲作用减弱,会使胃黏膜组织液的________降低;可引起胃黏膜损伤。
(4)胃黏膜可抵御致病微生物对机体的侵害,在机体________(填“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评卷人得分五、非选择题(共2题,共10分)14、图甲是神经元的结构示意图;A;B分别表示神经元的结构;图乙是反射弧的组成示意图,①、②、③、④是反射弧的组成部分。根据图示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结构中涉及________个神经元;含有________个突触。
(2)图乙中表示感受器的是________(填编号);感受器接受刺激后,接受刺激部位的膜外电位变化是________。
(3)研究表明;生活在刺激丰富的环境中的孩子,大脑皮层的厚度大,结构⑤________(填结构名称)的数量将________(填“增加”或“减少”)。说明非条件反射的形成过程能明显影响结构⑤的数量,从而有利于智力开发。
(4)“小儿麻痹症”是由于病毒侵染了③的细胞体,而②及脊髓________(填“受到”或“未受到”)侵染,所以严重的小儿麻痹症患者会表现出下肢运动障碍,对刺激________(填“有”或“无”)感觉。15、如图为与相思豆有关的各种生理过程;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相思豆能感知外界的光照变化;调节细胞分裂素;脱落酸和赤霉素合成,保证其冬天(短日照)休眠、夏天(长日照)生长,调节机制如图甲。该过程中的光照属于________信息,长日照能促进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请用图中序号表示),短日照能促进过程_________(请用图中序号表示)。
(2)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当_____________过于剧烈,或人体自身的_____________________出现障碍,内环境稳态就会遭到破坏。图乙为相思豆种子产生的红豆因对人脑部神经冲动传递的干扰示意图。据图分析,多巴胺是一种________________(答物质名称)。红豆因可导致突触间隙中多巴胺含量_________,延长对脑的刺激,从而使人神经亢奋。评卷人得分六、综合题(共4题,共32分)16、冬季越野赛是一项同学们参与度较高的长跑赛事;展示了运动员坚韧的毅力和良好的身体素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越野赛途中运动员血糖大量消耗;但血糖含量并没有明显降低,原因是胰岛______________细胞分泌的________________可促进_______________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保证血糖浓度相对稳定。一般来说,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的去向是_________________,因此,机体需要源源不断地产生激素,以维持激素含量的动态平衡。
(2)适当锻炼可以提高身体免疫力;增强体质。下图表示病原体侵入人体后机体发生的特异性免疫过程(字母代表细胞,数字代表过程)
图中,在过程③发挥作用的物质名称为_____________。若入侵的抗原为HIV,其主要侵入并破坏人体的_____________细胞。预防接种后,当病原体再次入侵,机体主要通过途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图中数字表示)迅速消灭病原体,有效预防疾病。某人体内血糖浓度异常引起的糖尿病,经临床检测发现是体内某些抗体与胰岛素受体结合所导致,从免疫学的角度分析,这种糖尿病属于免疫异常引起的哪一类疾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由某公司生产的甲型H1N1病毒(简称H1N1病毒)裂解疫苗获批准;投入使用。疫苗注入机体产生免疫应答,能增强机体免疫力,其主要机制如下图所示。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接种疫苗后,疫苗将作为________刺激人体,启动初次免疫。该过程中,①是指________,细胞②将作出的反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注射疫苗一段时间后再感染甲型H1N1病毒,由于体内已产生________(填图中标号)而具有免疫力。此时,从感染甲型H1N1病毒到快速产生抗体所经过的细胞途径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
(3)有的人接种疫苗后会有发烧现象。发烧时由位于________的体温调节中枢进行调节,加速散热,这时会觉得身体发冷,请分析原因(以反射弧形式作答):____________。
(4)有人在成功接种了H1N1疫苗后不久;又患了流感,请给出一种合理的解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回答下列与生态系统相关的问题。
(1)在森林生态系统中,生产者的能量来自于__________,生产者的能量可以直接流向__________________(答出2点即可)。生态系统的功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通常,对于一个水生生态系统来说,可根据水体中含氧量的变化计算出生态系统中浮游植物的总初级生产量(生产者所制造的有机物总量)。若要测定某一水生生态系统中浮游植物的总初级生产量,可在该水生生态系统中的某一水深处取水样,将水样分成三等份,一份直接测定O2含量(A);另两份分别装入不透光(甲)和透光(乙)的两个玻璃瓶中,密闭后放回取样处,若干小时后测定甲瓶中的O2含量(B)和乙瓶中的O2含量(C)。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在甲、乙瓶中生产者呼吸作用相同且瓶中只有生产者的条件下,本实验中C与A的差值表示这段时间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与B的差值表示这段时间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段时间内生产者制造有机物是(以葡萄糖为例)_____________________;。19、科研人员对湖北省兴山县地区的植物多样作及分布格局进行研究。兴山县海拔在110~2427m间;属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全年气候整体上温和湿润,小气候复杂多样。
(1)对兴山县全域调查结果显示,兴山县共有野生种子植物1883种,这是在物种多样性层次上进行的调查,生物多样性的其他两个层次是_________________。
(2)对兴山县野生种子植物种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如表,该地区的植物分布类型多为______和_____。该地区植物种类多样性程度较高,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
。植物分布类型科数占总科数比属数占总属数比世界广布型4027.59%547.66%热带分布型6343.45%24234.33%温带分布型4027.59%37953.76%中国特有型21.37%304.26%(3)野外调查中发现在海拔100~1000m范围内,一些山沟河谷等人迹罕至的地域尚残存有常绿阔叶林,但并未形成完整的常绿阔叶林带。兴山县种子植物的多样性指数变化(如图),随海拔升高呈现出______趋势。请从人为和自然两个角度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
(4)为保护该地生物多样性应避免_______________等行为发生。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D【分析】【分析】
阅读题干和题图可知;本题的知识点是神经信号传导;膜电位变化,电流表指针的偏转情况,梳理相关知识点,分析图解,根据问题提示结合基础知识进行回答。
【详解】
该图所示实验可以证明兴奋在离体的神经纤维上的双向传导,A错误;电流表可以检测到的电位变化是由于Na+内流引起的,B错误;静息时,P点处的K+浓度膜内高于膜外,C错误;电表指针将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D正确;故选D。2、D【分析】【分析】
体温恒定调节:
当体温低于正常值时;冷敏神经元的放电频率大于热敏神经元的放电频率;当体温高于正常值时,冷敏神经元的放电频率小于热敏神经元的放电频率。
【详解】
A;冬泳爱好者刚入水时;在冷水刺激下,冷敏神经元冲动频率加快,大于热敏神经元的冲动频率,A正确;
B;长时间处于室内;机体温度变化不大,冷敏神经元和热敏神经元的冲动频率几乎相等,B正确;
C;寒冷环境中;机体代谢加快,产水多,内环境渗透压降低,导致下丘脑分泌并由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减少,尿量增多,C正确;
D;人在寒冷环境中;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量增加以增加产热量,但要体温维持不变,机体散热量也增加,最终使产热量和散热量相等,D错误。
故选D。3、C【分析】【分析】
图乙中:AB段电位为静息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此时钾离子通道开放,钾离子外流形成静息电位;B点后:神经纤维受到刺激后,钠离子通道开放,钠离子开始内流膜内外的电位差逐渐变小;C点:零电位,动作电位形成过程中,钠离子通过协助扩散内流;CD段:动作电位,钠离子通道继续开放,钠离子继续内流,到D点停止,动作电位形成;DF段:钾离子通道开放,钾离子通过协助扩散外流,静息电位恢复;FG段:通过钠钾泵的作用恢复原来的离子分布状态,为静息电位。
【详解】
A、甲图中轴突膜上的点处于④状态时,膜内Na+浓度依然低于膜外;A错误;
B;甲图中显示了动作电位的传导方向;而乙图为轴突上某一位点的电位随时间变化图,不能判断动作电位的传导方向,B错误;
C;从图像看;甲、乙两图中电位变化过程是相反的,故甲图中处于①③之间的轴突膜上的点的电位变化是由动作电位变静息电位的过程,与图乙中DF过程的电位变化相同,C正确;
D、甲图③⑤之间的轴突膜,Na+通道大量开放,膜内Na+大量涌入膜外;此过程不消耗能量,D错误。
故选C。4、C【分析】培育无籽番茄利用生长素促进子房发育成果实的作用,A错误;棉花保蕾保铃利用生长素防止落花落果的作用,B错误;降低贮藏温度和空气含氧量有助于延长种子的寿命,C正确;生长素的作用之一是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D错误。5、B【分析】【分析】
1;J型曲线:在食物充足;无限空间,无天敌的理想条件下生物无限增长的情况。
2;S型曲线:自然界的资源和空间总是有限的;当种群密度增大时,种内竞争就会加剧,以该种群为食的动物的数量也会增加,这就使种群的出生率降低,死亡率增高,有时会稳定在一定的水平,形成“S”型增长曲线。
【详解】
A;图1、2为种群在自然环境条件下的增长规律;图1中的曲线Ⅱ为“S”型曲线,种群存活率越高种群的增长越快,图3所示曲线种群数量达到K/2时增长最快,达到K时增长最慢,符合曲线II条件下种群的存活率,A正确;
B;图1的e点、图2的g点和图3的i点时种群数量增长最快;但种群密度不是最大,不能获得最大日捕捞量,B错误;
C;实验条件下培养酵母菌;早期种群数量增长呈J型曲线增长,而酿酒时,要使酒精大量积累则种群数量应较长时间保持K值,C正确;
D;种群密度越大;个体间因食物和空间等资源的斗争越激烈,图3曲线的K点种群密度最大,达到最大种群数量,D正确。
故选B。二、填空题(共5题,共10分)6、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食物传染病7、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逐级递减10-20%8、略
【解析】①.化学防治,生物防治,机械防治②.生物防治,③.信息传递的作用。9、略
【分析】【分析】
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包括样方法;标志重捕法、抽样检测法、黑光灯诱捕法等;不同的生物采用的调查方法不同。
【详解】
(1)免疫抑制剂可以降低机体的免疫能力;器官移植的难点之一就是免疫排斥现象,应用免疫抑制剂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难点。
(2)出生率是指在单位时间内新产生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
(3)对于有趋光性的昆虫;还可以用黑光灯诱捕的方法调查它们的种群密度。
(4)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又称K值。K值不是固定不变的,环境条件改变,K值随之改变。
(5)对一只试管中培养液中的酵母菌逐个计数是非常困难的;可以采用抽样检测的方法,利用血细胞板计数法进行计数。
(6)丰富度的统计方法通常有两种:一是记名计算法;二是目测估计法。
(7)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包括全球气候变化;水资源短缺;臭氧层破坏、酸雨、土地荒漠化、海洋污染和生物多样性锐减等。
【点睛】
本题考查教材必修3最基本的知识,熟悉并理解教材的相关知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解析】免疫抑制剂在单位时间内新产生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黑光灯进行灯光诱捕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抽样检测记名计算法目测估计法全球气候变化10、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生物群落三、判断题(共1题,共2分)11、A【分析】【分析】
【详解】
某些植物的花期受光周期的影响;因此可以通过控制光照时间长短来控制花期,正确。
【点睛】四、实验题(共2题,共20分)12、略
【分析】【分析】
根据实验目的:完善验证蛙的左;右后肢既有同侧屈肌反射;也存在对侧伸肌反射,且反射中枢在脊髓的实验思路;故该实验步骤是:先捣毁该蛙的脑,分布刺激蛙的左、右后肢的趾端,分别观察左、右后肢的收缩和伸直情况;用捣髓针破坏脊髓,重复上述步骤。
【详解】
(1)实验思路:①取牛蛙,捣毁该蛙的脑,将其悬挂起来;
②用1%硫酸溶液刺激该蛙左后肢的趾端,分别观察左、右后肢的收缩和伸直情况,应该出现左后肢收缩,右后肢伸直。
③洗去硫酸,再用1%硫酸溶液刺激该蛙右后肢的趾端,分别观察左、右后肢的收缩和伸直情况,应该出现右后肢收缩,左后肢伸直。
④用捣髓针破坏脊髓,重复上述步骤.反射中枢被破坏,不会出现屈肌反射和伸肌反射。
(2)用捣髓针破坏脊髓前,刺激左右后肢,同侧出现屈肌反射;对侧出现伸肌反射;用捣髓针破坏脊髓,重复上述步骤.反射中枢被破坏,不会出现屈肌反射和伸肌反射,表格如下。结果
处理
右后肢
右后肢
捣髓前
刺激左后肢
收缩
伸直
刺激右后肢
收缩
伸直
伸直
捣髓后
刺激左后肢
不收缩
不伸直
刺激右后肢
不收缩
不伸直
不伸直
(3)根据题意;上述实验中,接受刺激后,同侧屈肌收缩;伸肌舒张,对侧肢体屈肌舒张、伸肌收缩,因此同侧伸肌应保持静息电位状态,膜电位是外正内负;对侧伸肌应保持动作电位状态,膜电位是外负内正。
【点睛】
本题考查反射弧知识,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处理,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做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的能力。【解析】分别观察左、右后肢的收缩和伸直情况再用1%硫酸溶液刺激该蛙右后肢的趾端,分别观察左、右后肢的收缩和伸直情况。结果
处理
右后肢
右后肢
捣髓前
刺激左后肢
收缩
伸直
刺激右后肢
收缩
伸直
伸直
捣髓后
刺激左后肢
不收缩
不伸直
刺激右后肢
不收缩
不伸直
不伸直
外正内负和外负内正13、略
【分析】【详解】
(1)大鼠皮肤的的感受器受到冷水刺激后产生兴奋;兴奋沿传入神经到达神经中枢,经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处理后,传出神经末梢释放神经递质,引起皮肤血管收缩,减少皮肤散热量;同时引起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分泌增加,细胞代谢加快,产热量增加,以维持体温稳定。
(2)神经中枢通过有关神经作用于胰岛;引起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增加,促进肝糖原分解,升高血糖。
(3)从题中信息可知,HCO3-有缓冲H+的作用。胃黏膜内的HCO3-减少,对H+的缓冲作用会减弱;从而使胃黏膜组织液的酸碱度降低,引起胃黏膜损伤。
(4)胃黏膜对致病微生物的抵御作用;属于非特异性免疫中的第二道防线。
【点睛】
本题考查神经调节、体温调节、血糖调节、免疫调节的知识。意在考查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O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解析】(冷觉)感受器神经递质收缩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肝糖原(元)pH(或酸碱度)非特异性五、非选择题(共2题,共10分)14、略
【分析】【分析】
(1)分析图甲;其中涉及到3个神经元,含有2个突触,其中A是轴突(神经纤维),B是树突。
(2)分析图二:①是感受器;②是传入神经、⑤是神经中枢、③是传出神经、④是效应器。
【详解】
(1)分析图甲;其中涉及到3个神经元,含有2个突触。
(2)分析图乙:①是感受器;②是传入神经、⑤是神经中枢、③是传出神经、④是效应器。静息时;膜电位是内负外正,受刺激后,膜电位变为内正外负,所以感受器接受刺激后,接受刺激部位的膜外电位由正电位→负电位。
(3)生活在刺激丰富的环境中的孩子;大脑皮层的厚度大,突触的数量将增加。说明非条件反射的形成过程能明显影响突触的数量,从而有利于智力开发。
(4)由题意可知;病毒侵染了③传出神经,但对传入神经和神经中枢没有影响,即兴奋可以传递到神经中枢,但无法传递到效应器,所以严重的小儿麻痹症患者对刺激有感觉,但却表现出下肢运动障碍。
【点睛】
注意:反射必须依赖完整的反射弧,反射弧结构完成,才能完成反射。【解析】32①由正电位→负电位突触增加未受到有15、略
【分析】【试题分析】
本题借助图解综合考查相关基础知识;解题的关键是要认真识图,并梳理相关基础知识,结合题目要求作答。
1.图甲表示赤霉素;细胞分裂素和脱落酸三者之间的合成关系;解题时需要根据题意将三种激素的作用与题目中的日照长短有机地联系起来。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促进植物生长,脱落酸促进植物休眠。
2.图乙为相思豆种子产生的红豆因对人脑部神经冲动传递的干扰示意图;可将该图与课本上的突触结构图进行比较,然后灵活运用所学知识作答。
(1)生态系统中的光;声、温度、湿度、磁力等;通过物理过程传递的信息,称为物理信息。本题中的光照对于相思豆来说即属于物理信息;由于植物长日照生长,而生长与图中的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有关,说明长日照能促进过程②、④;由于植物短日照植物休眠,而休眠与脱落酸有关,说明短日照能促进过程⑤、⑥。
(2)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当外界环境的变化过于剧烈,或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出现障碍时,内环境的稳态就会遭到破坏;图乙中的突触小泡内含有神经递质,据图可知,多巴胺合成后储存在突触小泡内,可见多巴胺是一种神经递质;从图可知,红豆因具有封闭多巴胺转运体的作用,故会导致突触间隙中多巴胺含量升高。【解析】物理信息②④⑤⑥环境变化调节功能(兴奋性)神经递质升高六、综合题(共4题,共32分)16、略
【分析】【分析】
在血糖平衡的调节过程中;胰岛素具有促进细胞摄取;利用、储存和转化葡萄糖的作用,是人体内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胰高血糖素主要是促进血糖的来路,即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提高血糖浓度,而具有拮抗作用;肾上腺素在血糖平衡的调节过程中,与胰高血糖素具有协同作用,而共同作用使血糖升高。
细胞a是吞噬细胞、细胞b是T淋巴细胞;细胞c是B淋巴细胞、细胞d是记忆B细胞、细胞e效应B细胞(浆细胞);①表示吞噬细胞的摄取和处理;②表示吞噬细胞将抗原传递给T细胞;③表示T细胞将抗原呈递给B细胞;④表示B细胞分化成记忆细胞;⑤表示B细胞分化形成效应B细胞;⑥表示同一种抗原再次进入机体;⑦表示少数抗原可以直接作用于淋巴细胞;⑧表示记忆细胞增殖、分化;形成大量的效应B细胞;⑨表示抗原抗体结合后会发生进一步的变化,如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进而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
【详解】
(1)血糖含量没有降低;是因为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促进肝糖原分解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会被灭活。
(2)③是T细胞传递信号给B细胞;起作用的物质是淋巴因子。HIV主要入侵人体的T细胞。当病原体再次入侵,机体主要通过二次免疫的过程发挥免疫作用,其途径是抗原直接刺激记忆细胞,记忆细胞增殖分化成浆细胞,产生抗体,即⑥⑧⑨,抗体与胰岛素受体导致糖尿病属于自身免疫病。
【点睛】
本题考查血糖调节和免疫调节的基本知识,血糖调节的激素和二次免疫的过程及特点是该题的难点。【解析】A胰高血糖素肝糖原被灭活淋巴因子T⑥⑧⑨自身免疫病17、略
【分析】【分析】
分析题图可知;图示是基因疫苗的主要机制图解,其中①表示淋巴因子;②表示B细胞增殖分化过程;③表示浆细胞;④⑦表示记忆细胞;⑤表示抗体;⑥⑧表示效应T细胞,据此答题。
【详解】
(1)疫苗是利用减毒或灭活的病毒制成的;所以接种疫苗后,疫苗将作为抗原刺激人体,启动初次免疫,该过程中①是指淋巴因子;在初次免疫中,接受抗原刺激的B细胞(即细胞②)将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
(2)注射疫苗一段时间后;抗原刺激机体,使机体发生免疫反应,产生记忆细胞和抗体,即产生④⑤⑦;注射疫苗一段时间后再感染甲型H1N1病毒属于二次免疫,此时产生抗体的主要细胞途径是记忆B细胞→浆细胞→抗体。
(3)体温调节中枢是下丘脑;冷觉的产生部位在大脑皮层;所以体温调节中枢进行调节,加速散热,会觉得身体发冷的反射弧过程是散热增加→体温下降→冷觉感受器兴奋→传入神经→大脑皮层冷觉中枢→形成冷觉。
(4)有人在成功接种了H1N1疫苗后不久;又患了流感,其原因可能是:流感病毒发生了突变,记忆细胞和抗体在体内存留的时间较短,流行的流感病毒与注射的流感疫苗是不同的类型。
【点睛】
解答本题关键能理清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能准确分析出图中数字所代表含义。【解析】抗原淋巴因子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④⑤⑦记忆细胞→浆细胞→抗体下丘脑散热增加→体温下降→冷觉感受器兴奋→传入神经→大脑皮层冷觉中枢→形成冷觉流感病毒发生了变异(或感染其他类型的流感病毒);疫苗的免疫强度不够,体内的记忆细胞和抗体太少18、略
【分析】【分析】
地球上几乎所有生态系统所需要的能量都来自太阳能;除极少数特殊空间外,能量流动起源于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输入生产者的能量,一部分在生产者的呼吸作用中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一部分用于生产者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储存在植物体的有机物中;构成植物体的有机物中的能量,一部分随着残枝败叶被分解者分解释放出来,另一部分则被初级消费者摄入体内。光合作必须在有光的条件下才能进行,呼吸作用时时刻刻都在进行。据此结合题意,进行作答。
【详解】
(1)在森林生态系统中;生产者的能量来自于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生产者的能量可以直接随着初级消费者的摄食作用而流入初级消费者,也可以随残枝败叶流向分解者。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
(2)依题意可知:甲、乙两瓶中只有生产者,A值表示甲、乙两瓶中水样的初始O2含量;甲瓶O2含量的变化反映的是呼吸作用耗氧量,因此B=A-呼吸作用耗氧量;乙瓶O2含量变化反映的是净光合作用放氧量;所以C=A+光合作用总放氧量-呼吸作用耗氧量。综上分析,本实验中,C-A=光合作用总放氧量-呼吸作用耗氧量=净光合作用的放氧量,即C与A的差值表示这段时间内生产者净光合作用的放氧量;A-B=呼吸作用耗氧量,即A与B的差值表示这段时间内生产者的呼吸作用耗氧量。C-B=光合作用总放氧量,即C与B的差值表示这段时间内生产者的光合作用的总放氧量。根据光合作用的总反应式,葡萄糖与氧气的系数比是1:6,光合作用共制造的有机物是180×(C-B)÷(6×32)=15/16(C-B)。
【点睛】
本题的难点在于对(2)的解答,解答的关键是抓住问题的实质:甲瓶不透光,瓶内的生产者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但能进行呼吸作用,所以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粤人版选择性必修3地理下册月考试卷
- 2024年沪教新版必修1物理上册月考试卷
- 事业单位临时工劳动合同范本
- 抗震及安全鉴定检测工作技术服务合同(2篇)
- 房屋合同范本(2篇)
- 打疫苗农业技术服务合同(2篇)
- 二零二五版农用车绿色出行推广计划合同4篇
- 2025年度农家乐旅游电子商务平台建设与运营承包合同4篇
- 2025年度新能源电站运营派遣人员劳动合同3篇
- 2025版文化产业园投资建设与运营合同4篇
- 开展课外读物负面清单管理的具体实施举措方案
- 2025年云南中烟工业限责任公司招聘420人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5-2030年中国洗衣液市场未来发展趋势及前景调研分析报告
- 2024解析:第三章物态变化-基础练(解析版)
- 北京市房屋租赁合同自行成交版北京市房屋租赁合同自行成交版
- 《AM聚丙烯酰胺》课件
- 系统动力学课件与案例分析
- 《智能网联汽车智能传感器测试与装调》电子教案
- 客户分级管理(标准版)课件
- GB/T 32399-2024信息技术云计算参考架构
-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小结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