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蒹葭教案设计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be24e5dd2568e9f088317bdcb2cc09d/6be24e5dd2568e9f088317bdcb2cc09d1.gif)
![蒹葭教案设计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be24e5dd2568e9f088317bdcb2cc09d/6be24e5dd2568e9f088317bdcb2cc09d2.gif)
![蒹葭教案设计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be24e5dd2568e9f088317bdcb2cc09d/6be24e5dd2568e9f088317bdcb2cc09d3.gif)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蒹葭教案设计
蒹葭是一种植物,指芦荻,芦苇。蒹,没有长穗的芦苇。葭,初生的芦苇。本词条主要针对《蒹葭》这首诗,选自《诗经国风秦风》,大约来源于2500年以前产生在秦地的一首民歌。下面是惠好考试网共享的蒹葭教案设计。供大家参考!蒹葭教案设计
一、导语设计
黑板边书:"倾听三千年华夏先民吟唱感受公元前东方文明辉煌',同步播放邓丽君《在水一方》,创设情境,为学习《诗经》选篇《蒹葭》作铺垫。
提问:同学们,大家刚才听到的的歌曲美丽吗?谁能说出这首歌曲的名字?
明确:电视剧《在水一方》的主题曲《在水一方》。
进一步提问:谁知道歌词的出处?
明确:依据《诗经》中的《蒹葭》改编而成。
二、解题
今日,我们又一起来学习《诗经》中的一首极其美丽的抒情诗《蒹葭》。这首诗。主要是通过美读来感受先人的情感美,来领会华夏民族文化的源远流长。下面我们就进入第一个环节:
三、(一)、初读,感受诗的音乐美。
1.第一个环节通过初读诗文,初步感受诗的音乐美。要朗读好诗文,要留意读好它的节奏。要读出诗歌的音乐美,除了诗歌朗读的一般要求外,尤其要读出她的生气,读出她的音乐美。
2.下面,请同学们仔细看书,听录音朗读课文。大家拿好笔,在你不熟悉的字下面作标记,其次个要求就是请同学们留意这首诗的韵脚,也就是诗中押韵的字。
明确:第一章应当是苍、霜、方长、央;其次章是萋、晞、跻、坻;第三章是采、已、汜、右、坻。
3.同学试读。
师问:在我们朗读时,同学们是否留意到了诗中"叠词'的运用?
明确:苍苍,萋萋,采采
(师生一同总结这首诗中的叠词特点。)
(二)、再读,感受是的绘画美
1.导语:为了更深化地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我们现在一起进入其次环节的学习。再读诗歌,想象诗歌的绘画美。唐朝诗人王维不仅是一个闻名诗人,而且是一位精彩的画家。苏轼曾这样评价她的作品:"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蒹葭》之所以成为《诗经》中最经典的诗歌。就是由于这首诗本身就像一幅精致的图画。
2.老师描绘画面,让同学感受画面之美。
金秋之季,拂晓之时,芦花泛白,清露为霜,瑟瑟秋风,苇丛起伏,茫茫秋水。清亮澄明,水上烟波万顷,空中雾霭迷漫,弯曲的河道,水中的小洲,仿佛在日。此时,一位痴情的恋者,踯躅水畔,他热闹而急迫地追寻着心上的恋人。那恋人似乎在水一方,但一水盈盈,河道阻隔。"伊人'可望而不行即,于是他徘徊往复,心醉神迷,内伤心苦,不行言状。
3.分析比兴手法,明确:比兴借景抒情,触景生情,
(三)、三读,感受结构美(重章叠句的作用)
下面再请同学们齐读一遍诗歌,请留意各章之间的特点。然后说说这幅画中写出了哪些人物?哪些景物?哪些情节?
明确:《蒹葭》的其次、第三章是第一的章反复,只是在押韵处换几个字表示层层递进。这种仅仅对文字略加改动的重章叠唱是《诗经》中常用的手法。目的是在反复中深化意境。
为了把这首诗读得更好,就要更深化地理解诗人的情感。请同学们用一个词语或句子来表达诗人追求伊人时的不同心情。
第一章抒发了诗人对伊人____向往_____的情感。
其次章抒发了诗人对伊人_____着急____的情感。
第三章抒发了诗人对伊人______绝望___的情感。
五、探究与研讨,把握重章迭句的形式特点,深刻体会比兴的艺术手法。
学习这诗的主要表现手法是比兴,所谓"兴',即先从别的景物引起所咏之物,以为寄予。这是一种委婉含蓄的表现手法。这种手法的优点在于寄予深远,能产生文已尽而意有余的效果。
这首诗还采纳了一些双声叠韵的连绵字,以增加诗歌音调的和谐美和描写人物的生动性。如"窈窕'是叠韵;"参差'是双声;"辗转'既是双声又是叠韵。用这类词修饰动作,如"辗转反侧';摹拟形象,如"窈窕淑女';描写景物,如"参差荇菜',无不活泼逼真,声情并茂。
诗的二、三章只换了几个词,内容与首章基本相同。但它体现了诗歌咏唱的音乐特点,增加了韵律的悠扬和谐美,使表达的情感愈来愈剧烈。首章的"苍苍',次章的"凄凄',末章的"采采',写出芦苇的颜色由苍青至凄青到泛白,把深秋凄凉的气氛渲染得越来越浓,烘托出诗人当时所在的环境非常清冷,心境非常孤独 。白露"为霜'、"未浠'、"未已'的变换,描绘出朝露成霜而又融为秋水的渐变情状与过程,形象地面出了时间进展的轨迹,说明诗人天刚放亮就来到河滨,直呆到太阳东升。试想,他独自一人久久徘徊在清冷索寞的旷野,面对茫茫秋水,等人不见,寻人不着,其心情该是何等着急和惆怅!
描写伊人所在地点时,由于"方'、"湄'、"'三字的变换,就把伊人在彼岸等待诗人和诗人希望与伊人相见的活动与心理形象而真实地描绘了出来,这样写,大大拓宽了诗的意境。另外,像"长'、"跻'、"右'和"央'、"坻'、"'的变换,也都从不同的道路和方位上描述了他寻见伊人困难重重,想见伊人心情急迫的情景。
若把三章诗所用几组变换的词语联系起来加以品尝,更能体会到诗的隽永淳厚的意味。
六、课堂小结
《诗经》是人类文明的春天,是初生天地的源头清水,开阔、丰盈、简洁、干净。这源泉处的草木,也跟淳朴的先民及其歌声一样简朴美丽。从诗经中走出的女子袅袅娜娜、款款盈盈游历在平原秀野风和日丽中。痴情的少年千回百转,却找不到她的岸。让我们干洁净净与素心相通.吟诵这美丽的文字,传唱这古老的歌谣!
附:板书设计
蒹葭白露道伊人
苍苍
萋萋
采采为霜
未晞
未已长
跻
右水中心
水中坻
水中矣
写景思人
蒹葭白露伊人
情景交融蒹葭
蒹葭变化:苍苍凄凄采采环境非常清冷,心境非常孤独
白露变化:为霜未浠未已时间推移,心情着急和惆怅
地点变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伸缩缝安装工程劳务分包合同修改
- 9 知法守法依法维权 第二课时(说课稿)-2023-2024学年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统编版001
- 2023二年级数学上册 六 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二)练习十四说课稿 苏教版001
- 10《爬山虎的脚》第二课时 说课稿-2024-2025学年语文四年级上册统编版
- Unit 3 My weekend plan Part 6(说课稿)-2024-2025学年人教PEP版英语六年级上册
- 生了病怎么办 (课件)-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体育一年级全一册
- Review Module Unit 1(说课稿)-2023-2024学年外研版(三起)英语四年级下册
- 17《松鼠》说课稿-2024-2025学年五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001
- 2025农村宅基地转让合同模板
- 8网络新世界 第一课时 说课稿-2023-2024学年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统编版
- 设立项目管理公司组建方案
- 薪酬战略与实践
- 答案之书(解答之书)-电子版精选答案
- 中国古代文学史 马工程课件(上)01总绪论
- GB/T 22085.1-2008电子束及激光焊接接头缺欠质量分级指南第1部分:钢
- 上海中心大厦-介绍 课件
- 《口腔修复学》种植义齿-课件
-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防治指南解读课件
- 地理微格教学课件
- 合成氨操作规程
- 清华大学抬头信纸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