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生成的调节》_第1页
《尿生成的调节》_第2页
《尿生成的调节》_第3页
《尿生成的调节》_第4页
《尿生成的调节》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节尿生成的调节Regulationofurineformation滨医生理杨丽娟精选课件一、肾内自身调节(一)小管液中溶质浓度---对抗肾小管重吸收水

渗透性利尿(Osmoticdiuresis)

:由于小管液中的溶质浓度增大,渗透压增高,使水的重吸收减少而发生尿量增多的现象(糖尿病、甘露醇利尿)滨医生理杨丽娟精选课件(二)球-管平衡1、定义:

不论GFR如何变化,近端小管对Na+和H2O重吸收率始终占GFR的65~70%左右2、机制:与肾小管周围Cap的血浆胶渗压有关当肾血流量不变,GFR↑→管周Cap压↓而血浆胶体渗透压↑→Na+、H2O重吸收↑3、意义:维持尿量和溶质的相对稳定滨医生理杨丽娟精选课件二、神经和体液调节

(一)交感神经兴奋—尿量↓

1、肾血管:小动脉收缩(入球>出球)→肾小球Cap压↓→EFP↓→GFR↓2、球旁器:释放肾素↑→ANG-II和醛固酮↑(RAAS)→Na+、Clˉ重吸收↑3、近端小管、髓袢(上皮细胞含α1受体)对Na+、Clˉ、H2O重吸收↑滨医生理杨丽娟精选课件下丘脑视上核`室旁核下丘脑垂体束神经垂体(贮存、释放)(合成)1.产生部位2.主要作用①提高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②增加髓袢升支粗段对NaCl的重吸收③提高内髓部集合管对尿素的通透性(二)血管升压素(VP)/抗利尿激素(ADH)滨医生理杨丽娟精选课件作用机制ADH滨医生理杨丽娟精选课件3、分泌的调节

体液渗透压和血容量的改变⑴体液渗透压-最重要因素

机体失水(呕吐、腹泻、发汗)→血浆晶体渗透压↑→渗透压感受器兴奋→ADH释放↑→水的重吸收↑→尿量↓

水利尿(waterdiuresis):

-大量饮清水后尿量增多的现象。滨医生理杨丽娟精选课件滨医生理杨丽娟精选课件⑵血容量

血容量(或BP)↑→心肺感受器和压力感受器兴奋→ADH释放↓→水的重吸收↓→尿量↑⑶其它因素

弱的冷刺激→ADH↓(冷环境—尿多)恶心、疼痛、精神紧张、Ang-Ⅱ→ADH↑

下丘脑病变→ADH↓→尿量↑↑(尿崩症)乙醇→ADH↓滨医生理杨丽娟精选课件抗利尿激素的产生、调节及其作用示意图血浆晶体渗透压↑循环血量↓动脉血压↓应激、疼痛、情绪激动渗透压感受器+容量感受器-压力感受器-中枢神经系统+下丘脑视上核、室旁核下丘脑-垂体束神经垂体抗利尿激素↑肾远曲小管、集合管对水通透性↑水重吸收↑尿量↓血浆晶体渗透压恢复循环血量、动脉血压恢复+滨医生理杨丽娟精选课件(三)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1.RAAS的组成血管紧张素原AngⅠAngⅡAngⅢ转换酶氨基肽酶肾上腺皮质球状带醛固酮肾素滨医生理杨丽娟精选课件2.血管紧张素II(Ang-Ⅱ)的作用:

①刺激醛固酮分泌→保Na+、水排K+②直接刺激近端小管重吸收NaCl③刺激垂体后叶释放ADH→增加水的重吸收④收缩血管—影响GFR(浓度低/高→收缩出/入球小A→GFR不变/↓)滨医生理杨丽娟精选课件3.醛固酮

作用:保Na+、水,排K+

作用机制:

分泌调节:

R-A-A-S血Na+↓、血K+浓度↑滨医生理杨丽娟精选课件4.肾素分泌的调节:⑴肾内机制:

肾A灌注压↓→入球小A牵张刺激↓

肾小管Na+量↓→致密斑→肾素分泌↑⑵神经机制:

急性失血→血量、血压↓→交感神经紧张性↑→肾素分泌↑⑶体液机制:

NE、AD、PGE2、PGI2—肾素分泌↑Ang-Ⅱ、ADH、ANP、NO—肾素分泌↓滨医生理杨丽娟精选课件3、心房钠尿肽(ANP)促进NaCl和水的排出,使血管舒张机制:

ANP→集合管上皮细胞管腔膜Na+通道关闭→Na+重吸收↓

入、出球小A舒张→肾血流量、滤过率↑

抑制肾素、醛固酮和ADH的分泌滨医生理杨丽娟精选课件第六节

清除率(clearance,C)清除率:一分钟内两肾能将多少ml血浆中的某物质完全清除出去,这个被完全清除了该物质的血浆ml数就是该物质的血浆清除率。血浆清除率=血浆某物质浓度(P)尿中某物质浓度(U)×每分钟尿量(V)意义:评价肾对某一物质排泄功能

滨医生理杨丽娟精选课件菊粉清除率●菊粉可以自由通过滤过膜,而且既不被重吸收也不被分泌,其每分钟排出的量等于滤过量●菊粉的清除率就是肾小球滤过率。即:C=U×V/P=GFR滨医生理杨丽娟精选课件第七节尿的排放Urinedischarge滨医生理杨丽娟精选课件(副交感N)(交感N)(躯体运动N)传入纤维┄阴部神经传出纤维一、膀胱和尿道的神经支配尿道内括约肌尿道外括约肌滨医生理杨丽娟精选课件1.感受器:膀胱壁、尿道牵张感受器

反射弧2.传入、传出神经:(1)盆神经(2)阴部神经(3)腹下神经3.中枢:初级—骶髓;高级—大脑皮层和脑干4.效应器:膀胱逼尿肌,尿道内、外括约肌二、排尿反射micturitionreflex滨医生理杨丽娟精选课件

反射过程:尿量充盈400~500ml膀胱内压↑

+膀胱壁牵张感受器盆神经骶髓初级中枢大脑皮层(排尿欲)盆神经逼尿肌收缩内括约肌舒张

尿液进入后尿道条件许可尿道感受器阴部神经尿道外括约肌舒张尿液排出体外阴部神经抑制排尿反射为一正反馈过程滨医生理杨丽娟精选课件三、排尿异常尿失禁:高位脊髓受损尿潴留:骶段脊髓或盆神经受损尿频:膀胱炎症滨医生理杨丽娟精选课件影响尿生成的因素(实验)1、i.v38℃生理盐水20ml比较:i.v38℃蒸馏水20ml2、电刺激迷走神经外周端3、i.v38℃20%葡萄糖水30ml4、i.v1:10000NE0.5ml5、i.v速尿(5mg/kg)6、i.v垂体后叶素2单位滨医生理杨丽娟精选课件滨医生理杨丽娟精选课件滨医生理杨丽娟精选课件三、体温调节①自主性体温调节: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的控制下,通过发动与产热和散热有关的生理反应(如寒战、发汗、改变皮肤血流量等)进行的体温调节方式②行为性体温调节:在大脑皮层的控制下,通过一定的行为和姿势(如蜷缩或伸展身体、增减衣物、用空调等)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的体温调节方式二者的关系:②以①为基础,是①的补充滨医生理杨丽娟精选课件滨医生理杨丽娟精选课件(一)温度感受器

1、外周温度感受器

部位:存在于皮肤、粘膜和内脏---游离的神经末梢

作用:冷感受器<30℃热感受器:>32℃滨医生理杨丽娟精选课件

2.中枢温度感受器

指存在于CNS内的对温度变化敏感的神经元

部位:脊髓,脑干网状结构,下丘脑

热敏感神经元:

当局部组织温度升高时冲动发放频率增加的神经元。在视前区-下丘脑前部(PO/AH)中,较多见。

冷敏感神经元:

当局部组织温度降低时冲动发放频率增加的神经元。在脑干网状结构和下丘脑弓状核较多。

滨医生理杨丽娟精选课件(二)体温调节中枢

1、体温调节中枢的部位

部位:下丘脑[视前区-下丘脑前部(PO/AH)]

作用:体温调节整合

滨医生理杨丽娟精选课件

2.体温调定点学说

调定点(setpoint):能够使热敏神经元和冷敏神经元活动后引起产热和散热保持平衡的温度值。分析案例中患儿的体温升高及先冷后热现象

致热原→体温调定点↑(37℃→39℃)→体温(37℃)<调定点→产热↑(寒战)→体温↑=39℃(调定点)服用APC(解热药)→阻断致热原→调定点↓(39℃→37℃)→体温(39℃)>调定点→散热↑↑(出汗)

滨医生理杨丽娟精选课件调定点上移滨医生理杨丽娟精选课件

患儿,女,2岁。因发热、咽痛3天,惊厥半小时入院。3天前上午,患儿畏寒,诉“冷”,出现“鸡皮疙瘩”和寒战,皮肤苍白。当晚发热,烦躁,不能入睡,哭诉头痛、喉痛。次日,患儿思睡,偶有恶心、呕吐。入院前半小时突起惊厥而急送入院。尿少、色深PE:T40.4,P116次/分,R24次/分,BP13.3/8kPa。

疲乏、嗜睡,重病容。面红,口唇干燥,咽部明显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