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带徒班李德新病因_第1页
师带徒班李德新病因_第2页
师带徒班李德新病因_第3页
师带徒班李德新病因_第4页
师带徒班李德新病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师带徒班李德新病因师带徒班李德新病因第1页-11-262要求掌握病因概念、分类和中医病因学特点。掌握六淫和疠气性质和致病特点。掌握七情、劳逸、饮食内伤致病特点。掌握痰饮、瘀血致病特点。熟悉胎传、结石致病特点。熟悉环境原因致病特点。师带徒班李德新病因第2页-11-263概述致病原因,病原,病源,病邪。泛指能破坏人体相对平衡状态而造成疾病原因。中医病因学说是研究致病原因性质、致病特点及其临床表现系统理论。六淫、疫气、七情内伤、饮食失宜、劳逸过分、痰饮、瘀血、结石、外伤、寄生虫及先天原因、医源原因、药源原因等。分类:外感病因(六淫、疫气)、内伤(七情、饮食、劳逸)、病理产物性病因(痰饮、瘀血、结石)、其它病因(外伤、寄生虫、先天原因、医源原因、药邪原因)。师带徒班李德新病因第3页-11-264《内经》阴阳分类法(风雨寒暑等外因属阳,饮食、居处、喜怒等归属阴)、三个别类法(《百病始生》“喜怒不节则伤脏,风雨则伤上,清湿则伤下”);《金匮要略》“客气邪风,中人多死,千般疢难,不越三条:一者,经络受邪,如脏腑,为内所因也;二者,四肢九窍,血脉相传,壅塞不通,为外皮肤所中也;三者,房室、金刃、虫兽所伤。以此详之,病由都尽。”晋陶弘景“三因论”(内疾、外发、它犯),宋陈无择“三因学说”(外因六淫,内因七情,饮食劳倦、跌仆金刃、虫兽所伤为不内外因)。当代分法:外感病因(六淫、疫气)、内伤病因(七情、饮食、劳逸)、病理产物性病因(痰饮、瘀血、结石)、其它病因(外伤、寄生虫以及先天原因、医源原因、药邪原因)4类。师带徒班李德新病因第4页-11-265探求病因方法直接问询法【辨证求因】以疾病临床表现为依据,经过对疾病症状和体征综合分析来推求致病原因,这种方法叫辨证求因,又叫审证求因。既重视病因性质和致病特点,又探讨各种病因引发临床表现,如此才能准确地寻求病因,进行正确诊治。师带徒班李德新病因第5页-11-266第一节外感病因又称“外邪”。特点:从皮毛肌腠、口鼻等表位侵入,发病急,初起有恶寒发烧、头痛身痛等症。师带徒班李德新病因第6页-11-267一、六淫【六气】六元淫,太过,浸淫。六气普通不使人致病。★【六淫】风寒暑湿燥热(火)气候异常改变,一旦作为外感病邪侵入人体而致病,称为“六淫”。★六淫致病共同特点:①季节性②地域性③相兼性④转化性(久,失治、误治)⑤外入性风、暑、热(火)、燥为阳邪,寒、湿是阴邪。用“取象比类”法认识六淫性质和致病特点。气候原因、致病微生物、物理、化学等作用于机体所引发病理反应。【内生五邪】因为脏腑经络、气血阴阳失调所致类似于风寒湿燥热(火)致病特点五种病理改变,称“内生五邪”。师带徒班李德新病因第7页-11-268风邪风为春季主气。四时皆有。外风多从皮毛肌腠侵入。★性质和致病特点:①轻扬开泄②善行数变③风性主动④风为百病之长。为阳邪。★①易于侵袭阳位,易犯肌表②病位游移不定;发病急骤,改变无常③有显著动摇症状④易合他邪兼夹致病,为外邪致病先导。外风与内风区分师带徒班李德新病因第8页-11-269寒邪寒为冬季主气。也可见于他季。贪凉露宿、饮食寒凉、空调致冷等,均可感寒。寒伤肌表,郁遏卫阳称“伤寒”;直中于里,伤及脏腑阳气为“中寒”。★寒邪性质和致病特点:①易伤阳气。表现寒象,“阴胜则阳病”②寒性凝滞。阻滞气血,多见疼痛(肌表经络、肢体关节、内脏。局部冷痛,得温则减,遇寒加重)。③寒性收引。腠理、经脉、筋脉收缩拘急(肌表-无汗,经脉-脉紧,筋脉-关节不利)属阴邪。外寒和内寒区分师带徒班李德新病因第9页-11-2610暑邪暑为夏季主气。独见于夏(夏至~立秋)。只有外感。起病缓,病情轻者“伤暑”,急重者“中暑”,伴神昏、肢冷、抽搐者“暑厥”。暑月受热为“阳暑”,暑月感寒为“阴暑”。★性质和致病特点:①暑性酷热。表现阳热(亢盛)之象(壮热、心烦、面赤、烦躁、脉洪大)、②暑性升散。耗气伤津(大汗、渴、燥、倦,甚至昏倒)③暑多夹湿。多见暑湿夹杂(热,渴;肢倦、胸闷呕恶、便溏不爽)。不是暑必夹湿!另外,暑为阳邪,上犯头目(头昏目眩),扰及心神(心烦闷乱)。师带徒班李德新病因第10页-11-2611湿邪湿为长夏(农历6月)主气。四季皆患。阴邪。★性质和致病特点:①湿为阴邪,易阻气机,损伤阳气。“湿胜则阳微”。脾对湿邪有特殊易感性,湿邪袭人,常先困脾。易于阻遏气机,造成胸闷、纳呆、痞胀、大便不爽、小便短涩。②湿性重(沉重、重着)浊(秽浊垢腻)、症状有沉重特征,多见头身肢体困重。排泄物和分泌物秽浊不清、黏滞不爽。③湿性粘(粘腻)滞(停滞),症状粘腻,病程缠绵难愈。湿温、湿疹、着痹。④湿性趋下,易于侵袭阴位。尿浊、泄泻、下痢、带下。外湿与内湿区分。师带徒班李德新病因第11页-11-2612燥邪燥为秋季主气。初秋温燥,深秋凉燥。★性质和致病特点:①干燥、涩滞。易于耗伤津液。“燥胜则干”②燥易伤肺。阳邪。外燥和内燥区分师带徒班李德新病因第12页-11-2613热(火)邪温邪、温热之邪。热之极则为火。热多外感,火自内生。★性质和致病特点:①火性燔灼。表现全身或局部阳热之象(热、赤、烦、红、洪)②火性炎上。主要侵犯人体上部(头痛、耳鸣、咽喉红肿疼痛、牙痛、牙龈红肿)③伤津耗气(汗、渴、干、结)“壮火食气”

④生风动血。“热极生风”(炽热之邪燔灼肝经,劫耗阴液,使筋脉失养,运动失常,可致肝风内动)⑤易致阳性疮痈(“痈疽原是火毒生”,红、肿、热、痛)⑥易扰心神(心五行属火,心烦失眠、狂躁不安、神昏谵语)外火和内火区分师带徒班李德新病因第13页-11-2614二、疫气疠气、疫疠之气、戾气、异气、杂气、乖戾之气。泛指一类含有强烈传染性和致病性外感病邪。多经过空气和接触传染,从口鼻、皮肤侵入,也可随饮食、蚊叮虫咬、血液、性等路径侵入人体。疫病、瘟病、瘟疫病。大头瘟、虾蟆瘟、疫痢、白喉、烂喉丹痧、霍乱、鼠疫。性质及致病特点:①发病急骤,病情危笃(热盛、伤津、扰神、动血、生风)。②传染性强,易于流行(最显著特征)③特异性强(“一气一病”),症状相同【特适性和偏中性】。疫气发生和疫病流行原因:①气候反常②环境污染和饮食不洁③预防隔离工作不严格④社会原因。师带徒班李德新病因第14页-11-2615第二节内伤病因指人体情志、饮食、劳逸等不循常度,造成气血津液失调、脏腑组织异常致病原因。师带徒班李德新病因第15页-11-2616一、七情内伤★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情志,泛指情绪、情感活动。五志。【药品配伍七情】七情属“神”,总统于心、脑,心藏神,脑为元神之府。★

【七情内伤】是因为突然、强烈或长久持久情志刺激,超出了人体生理调整范围,引发七情异常改变,使气机紊乱,脏腑损伤,阴阳失调而造成疾病发生。又称“内伤七情”作为致病原因,首先取决于是否超出适应范围,另首先取决于个体耐受、调整能力强弱。七情含有生理和病理两重性。主要形成原因:①社会原因②疾病原因③体质原因。另:环境原因。七情与脏腑关系,七情与气血关系。表师带徒班李德新病因第16页-11-2617★七情内伤致病特点与精神刺激相关直接伤及内脏。怒伤肝、喜难过、思伤脾、悲忧伤肺、惊慌伤肾。可单独,也可相兼为病。影响脏腑气机。“怒则气上(上逆),喜则气缓(缓解、涣散),悲则气消(肺气消耗),恐则气下(气机下陷),惊则气乱(气机紊乱),思则气结(气机郁结)。”情志波动,影响病情。怒伤肝,悲胜怒;喜难过,恐胜喜;思伤脾,怒胜思;忧伤肺,喜胜忧;恐伤肾,思胜恐。师带徒班李德新病因第17页-11-2618二、饮食失宜饮食不节①饥饱失常②饮食无时。另:“食复”饮食不洁饮食偏嗜①寒热偏嗜②五味偏嗜③种类偏嗜饮酒(内生湿热)师带徒班李德新病因第18页-11-2619三、劳逸过分过劳:①劳力-伤气。喘息、汗出,精伤,虚劳病。②劳神-难过脾。心悸、健忘、失眠、多梦、倦怠、纳呆、腹胀、便溏。③房劳-耗伤肾精,腰膝痠软、眩晕耳鸣、精神萎靡、遗精滑泄。过逸:气血不畅,筋骨软弱,体弱神倦,发胖臃肿→脏腑功效减退→眩晕、胸痹、中风。师带徒班李德新病因第19页-11-2620第三节病理产物性致病原因

(继发性病因)痰饮、瘀血、结石等本身是气血津液代谢失常、脏腑经络组织器官功效异常病理产物,又是新致病之因。师带徒班李德新病因第20页-11-2621一、痰饮★痰,稠浊;饮,清稀,流动性大,多停留在脏腑组织间隙或疏松部位。有形之痰:视之可见,闻之有声,触之可及有形质痰液;无形之痰:系指由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病理产物及其病理改变和临床表现而言,虽无形质可见,但却有征可察,临床主要经过其所表现症状和体征来分析,从而确定其因痰所致,采取祛痰方法治疗能取得很好效果。痰饮、悬饮、溢饮、支饮。痰饮与水湿,异名而同类。水比饮更清稀,湿呈弥散状态。有时不严格区分。湿聚为水,积水成饮,饮凝成痰。师带徒班李德新病因第21页-11-2622痰饮形成原因外感病因、内伤病因、病理产物瘀血、结石均可造成津液停聚形成痰饮。肺、脾、肾及三焦主司水液代谢生理功效失常,是形成痰饮中心步骤。与心、肝也相关。师带徒班李德新病因第22页-11-2623★痰饮致病特点“百病多由痰作祟”:指痰饮之病临床常见。痰饮随气升降流行,无处不到,可形成各种病证。妨碍经脉气血运行妨碍气机升降出入影响水液代谢易于蒙蔽神明症状复杂,改变多端。“怪病多痰”。咳、喘、悸、眩、呕、满、肿、痛8大症。【病势缠绵,病程较长。病性黏滞师带徒班李德新病因第23页-11-2624常见痰饮病证痰证:痰滞在肺,痰迷于心,痰停在胃,痰在经络筋骨,上犯于头,凝结咽喉饮证:溢饮、悬饮、支饮(胸膈)、痰饮(肠间)师带徒班李德新病因第24页-11-2625二、瘀血★血液运行障碍、停滞所形成。离经之血、阻滞于脏腑经络内运行不畅。可因瘀致瘀。瘀血≠血瘀血液正常运行条件:心、脾、肝、肺;气推进、温煦、固摄;血液充盈寒温适宜;脉道完整、通利。瘀血形成原因:⑴外伤(直接)、六淫、疫疠、七情、饮食、劳逸、痰饮、结石等致病之因是形成瘀血初始病因(→气血运行失调→瘀血)⑵气血运行失调时形成瘀血病理基础:①气虚致瘀:推进无力、统摄无力②气滞致瘀③血寒致瘀:不能温煦推进、血行涩滞。④血热致瘀:血热互结、炽热煎熬、络伤血溢。⑤津亏致瘀。⑶脏腑主司血液运行功效失常是形成瘀血中心步骤;疾病失治误治或久病入络亦可形成瘀血。师带徒班李德新病因第25页-11-2626★瘀血致病特点病机特征:①阻滞气机②瘀塞经脉③伤及脏腑症状特征:①疼痛(刺痛、固定、拒按、夜重)②肿块③出血④紫绀⑤舌紫黯或有瘀点瘀斑或舌下静脉曲张⑥脉细涩、沉弦、结代。可从以下判断瘀血:①症状②外伤、出血、月经胎产史③屡治不效④久病。师带徒班李德新病因第26页-11-2627三、结石湿热浊邪蕴结不散或久经煎熬形成。形成原因①饮食失宜:辛辣炙煿、嗜酒→肝胆结石。下焦湿热→肾膀胱结石。柿子→胃结石。②情志内伤:肝胆结石③服药不妥④其它原因:六淫、安逸、年纪、性别、体质、生活习惯致病特点:①多发于肝胆、胃、肾和膀胱等脏腑②易阻气机,损伤脉络③梗阻通道,造成疼痛④病程较长,轻重不一师带徒班李德新病因第27页-11-2628第四节其它病因外伤①跌打损伤、持重努伤、枪弹伤、利器损伤②烧烫伤③冻伤④虫兽伤:毒蛇、狂犬、昆虫⑤化学伤⑥电击伤寄生虫:阿米巴、疟原虫、弓形虫;蠕虫血吸虫、绦虫(寸白虫)、囊虫、蛔虫、钩虫、蛲虫、丝虫。与饮食不洁等原因相关,脾胃湿热为肠寄生虫内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