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洲发展中的生态环境问题总论_第1页
绿洲发展中的生态环境问题总论_第2页
绿洲发展中的生态环境问题总论_第3页
绿洲发展中的生态环境问题总论_第4页
绿洲发展中的生态环境问题总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

总论第一节概述一、区域地理的特点:1、具体性2、差异性3、综合性4、联系性5、发展性——认识区域差异,研究区域联系,分析区域可持续发展对策。目前一页\总数四十一页\编于十二点

理论地理学(方法论、综合自然地理、时间地理)实际地理学(自然、人文、应用)(区域、普通)工具地理学(地图、数量地理、遥感、GIS)地理学目前二页\总数四十一页\编于十二点研究对象是各大洲和各大洋的自然地理环境的结构。所谓自然地理环境的结构是各组成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并通过历史过程而形成的;它包含着有联系的两个方面:即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既要运用普通自然地理学和部门地理学的一般原理,更要突出研究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差异性和区域分异规律。研究任务首先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阐明各大洲、各大洋自然地理环境结构的特征及其形成和演化的基本规律。其次,把世界自然资源的分布规律作为一个重要的内容,通过对世界自然资源的研究和对世界各地利用改造自然经验的介绍,作到“洋为中用”,为国家建设事业服务。目前三页\总数四十一页\编于十二点二、《世界自然地理》的研究对象、内容、任务、方法:1、对象——各洲及大洋地理环境的结构。2、内容——独特性、整体性、差异性。3、任务——进行区域地理思维系统训练;研究全球地理环境结构的理论;探讨区域开发途径与资源保护方法;满足中学教育的需要;培养全球地理观;丰富素质教育(创造能力、研究能力、捕捉新信息的能力)。目前四页\总数四十一页\编于十二点4、目的——

(1)形成自然世界观(2)拓展专业基础(3)培养良好学习方法(学习一种思路,掌握一种方法,思考一个专题问题)。5、方法——动态思维方法,专题研究方法,区域比较方法,收集最新资料方法,野外考察方法,利用地图方法(必须学会:看图说话——被动,用图说话——主动,制图说话——创造)。目前五页\总数四十一页\编于十二点目前六页\总数四十一页\编于十二点三、学习《世界自然地理》的指导思想:

1、地理位置影响论2、人地统一论3、“东南西北中”的区域分异论4、动态变化论作业:世界自然地理的研究对象、内容、目的是什么?目前七页\总数四十一页\编于十二点地理位置影响论:

两个要素:方位,A相对B的位置;距离,A相对B的距离.

三个层次:地址,最小的尺度,只涉及周围近距离的具体事物,比如某商店处在临街位置.小位置,较小区域尺度,比如重庆和成都在西南地区的相对地理位置.

大位置,大尺度,比如重庆相对成都在全国的地理位置.

地理位置具有历史性,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可以促进,制约区域发展,城市繁荣.

目前八页\总数四十一页\编于十二点20世纪是人类物质文明高度发达,也是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的时期。这一时期地球上发生了三重影响深远的变化:一是社会生产力有了极大提高和经济规模在空前扩大,经济增长了近百倍,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迅猛推进了人类的文明进程;二是人口爆炸,本世纪世界人口翻了两番,达到60亿,并且仍以每年9200万的速度增长;三是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与消耗,污染物质的大量排放,导致全球性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世界面临人口、环境、资源和经济、社会发展失衡这一“世纪难题”的严峻挑战。人类正处在“第三次大转变”关头,其生存和发展不能再单纯依靠土地种植和挖掘地球资源来维持,而必须深入开发人类自身的智慧资源。国际社会有必要努力寻求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构成危害的可持续发展“再生之路”作为共同发展战略.。目前九页\总数四十一页\编于十二点目前十页\总数四十一页\编于十二点第二节世界自然地理总论一、世界海陆分布大势:1、海陆对比:地球表面积5.1亿km2

其中陆地1.49亿km2,海洋3.61亿km2即陆地占29.2%,海洋占70.8%总比例:3:7,故又称为“水球”。目前十一页\总数四十一页\编于十二点目前十二页\总数四十一页\编于十二点2.陆地:分三个部分,即包含三种概念:(1)大陆:(六块大陆):欧亚大陆,非洲大陆,澳大利亚大陆,北美洲大陆,南美洲大陆,南极大陆,最大的是欧亚大陆,最小为澳大利亚大陆。(2)岛屿:占陆地的7%,最大的岛屿是格陵兰岛屿217.6万km2。(3)洲:以一块大陆为主,包括附近的岛屿,最大的为亚洲4400万km2,最小为大洋州890万km2。目前十三页\总数四十一页\编于十二点陆地大洲面积实际面积(1000平方千米)占地球面积(%)占全球陆地(%)亚洲444008.829.4欧洲102002.16.8非洲302005.820.2大洋洲89001.86.0北美洲244004.716.2南美洲178003.412.0南极洲141002.89.4共计15000029.4100.0地球陆面的基本单元目前十四页\总数四十一页\编于十二点3.海洋:面积巨大的水体。(1)两部分水面海:陆地的边缘;面积较小;占11%,较浅2000~3000m;温度变化大,含盐度较小,32/1000以下。洋:远离大陆;面积较大,占海洋总面积的89%,深度大,4000~5000m;温度稳定;有较完整的洋流系统;含盐度较大,35/1000。(2)海底部分:三部分:a.大陆架,深200~300m,占面积7.5%;b.大陆坡:坡度大,占海底总面积的12.5%;c.洋底:占80%。(3)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课本44页表目前十五页\总数四十一页\编于十二点目前十六页\总数四十一页\编于十二点4.世界海陆分布的特点(1)陆地部分集中于北半球,占北半球面积的2/5,陆地占东半球总面积的35%,占西半球的20%。水半球与陆半球极点:北纬47°,经度0°,陆地占陆半球面积的47.3%,陆地占水半球面积的9.5%。(2)北半球高纬度陆地多,南半球高纬度海洋多。(3)对趾性(相反),陆地的95%在另半球都是海洋。(4)两两成对,呈倒三角形的特点,南北成对分布:北美和南美、欧洲和非洲、亚洲和澳大利亚。(5)每对大陆之间地壳破裂,火山爆发、地震较多。(6)某些大陆东部边缘有岛弧存在。(7)大西洋两岸轮廓可以吻合,水下2000米处拼接最好。目前十七页\总数四十一页\编于十二点目前十八页\总数四十一页\编于十二点二、陆地地形结构1、地貌类型:(1)山地38%(中国:山33%,高26%),平原36%(12%),高原、丘陵占26%(盆地:19%,丘陵:10%)。陆地最高点:8844.43m(2005-10-9公布),最低点:死海海面为-392m,陆地平均高度875m。基岩最低处:贝加尔湖湖底,-1600m(南极洲为-2468m)。山地一般分布于大陆边缘(美洲最典型)(2)平原:一般分布于大陆中部(3)高原:分布无明显特点,大部分位于较古老的地盾之上。

目前十九页\总数四十一页\编于十二点目前二十页\总数四十一页\编于十二点2、区域特征:亚洲:山地为主,平均海拔950m,基岩海拔最高,新构造运动影响大。欧洲:平原为主,平均海拔300m,海拔居七大洲最低,第四纪冰川的影响大。非洲:古老的高原为主,平均海拔750m,是一块古老的地盾。北美洲:具有亚欧的共性,山地,平原并重,平均海拔720m,新构造运动和第四纪冰川共同影响。南美洲:平原和高原并列,平均海拔590m,形成原因:冈瓦纳古陆的一部分,现在新构造运动强烈。澳大利亚:以高原为主,平均海拔340m,冈瓦纳古陆的影响。南极洲:以高原为主(冰面高厚),平均海拔2350m。

目前二十一页\总数四十一页\编于十二点3、海陆分布的成因:(1)槽台说:进步意义:海陆是在变动的,垂直变动。地槽稳定后变为地台,地台活化后变为地洼。(2)大陆飘移学说:1912年魏格纳提出,水平运动。(3)板块构造学说:1968年提出,强调水平运动,运动单位是板块而不是大陆,运动最大的是印度与澳大利亚板块。(4)地质力学:解决运动力源问题,挤压力最大的地方是纬度35°15′57″地方。目前二十二页\总数四十一页\编于十二点目前二十三页\总数四十一页\编于十二点世界板块构造图(课本9页)目前二十四页\总数四十一页\编于十二点4、演化过程:元古代Pt;大陆为一整块寒武纪E:四块陆地泥盆纪D:三块陆地石炭纪C:二块陆地二叠纪P:一块联合古陆三叠纪T:劳亚古陆(美、亚)、冈瓦纳古陆二块大陆侏罗纪J:三块大陆:美洲、欧亚、冈瓦纳白垩纪K:六块大陆:非、南极、南美洲、印、美洲、欧亚第三纪早期:七块大陆第三纪晚期:六块大陆5、未来(1亿年后):一个大联合的大陆目前二十五页\总数四十一页\编于十二点目前二十六页\总数四十一页\编于十二点

三.世界气候与自然带1、气候:(1)类型:17种:极地—冰原气候高纬—苔原气候,(极地常寒气候)—亚寒带大陆性气候(亚寒带针叶林气候)温带:(西)海洋气候,大陆湿润性,干旱性,大陆季风(东)亚热带:(西)地中海气候,干旱气候,季风气候,湿润气候(东)热带:(西)干旱气候,热带干湿季气候,季风气候(印度,中南半岛)热带海洋性气候(东)赤道:赤道雨林气候,山地气候

作业:(1)P9:板块分布图(界线,名称,运动方向标明大陆轮廓)(2)P22:描绘气候类型图目前二十七页\总数四十一页\编于十二点目前二十八页\总数四十一页\编于十二点目前二十九页\总数四十一页\编于十二点杨睿2005-3-18目前三十页\总数四十一页\编于十二点目前三十一页\总数四十一页\编于十二点(2)区域特征:

亚洲:季风气候特点是世界独一无二,大陆性气候显著,年平均雨量650mm。

欧洲:温带海洋性气候最典型,平均降水量723mm,气候湿润。

非洲:热带大陆性为主,是世界上最炎热的地方,平均雨量690mm。

北美洲:温带大陆性为主,平均年雨量670mm。

南美洲:热带海洋性气候发育,平均年雨量1350mm,是世界降水量最多的洲。

澳大利亚:热带大陆性为主,干旱区面积所占比例83%,年平均雨量450mm。

南极洲:高寒,降水量50mm,风大。目前三十二页\总数四十一页\编于十二点(3)类型判断:步骤:根据一年中最高气温出现的时间,确定南北半球。根据最冷(热)月气温,确定气候带,最冷>0℃,为亚热带或热带。根据年降水量的多少,或雨量季节分配确定干旱或湿润。方法:表格法,图形法,柱状图法。参考指标值:见下表。目前三十三页\总数四十一页\编于十二点类型冷月温度℃热月温度年均降水量mm参考特征赤道雨林气候>25>252500(2000)干月降水>50mm热带季风气候热带海洋气候热带干湿季气候热带干旱气候>15>20>20>15(18)>25>25>25>251000~20002000以上500~1500<500干月降水为0干月<50干月几mm

亚热带地中海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湿润气候亚热带干旱气候>0

>0>0>0>20(15

>25>20>20500~1000(凉夏型350)800~1600500~2000<500冬雨

夏雨降水较均匀夏季降水多

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湿润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干旱气候<0<0>0<0>20<25<20>20500~1000500~2000500~2000<500夏雨冬雨偏多均匀南美冷月>0℃亚寒带大陆性气候极地长寒气候冰原气候<0<0<0<20<10<0300~500<200<200

目前三十四页\总数四十一页\编于十二点小结:冷月℃:0℃温带与亚热带,15℃热带与亚热带热月℃:10℃亚寒带与苔原,20℃亚寒带与温带,25℃亚热带与热带降水mm:500干旱与湿润,2000湿润、海洋与雨林目前三十五页\总数四十一页\编于十二点测站123456789101112年A℃-43-36-27-21-8596-1-15-29-34-16mm3533828282820885147B℃5557101314141310759mm101817164697076102891301191361108C℃26272728282827272727272627mm2851641541601011271832301021842363062282D℃14141518212426272623191620mm1138077261010072078105517举例:气候类型判断目前三十六页\总数四十一页\编于十二点2、自然带(1)主要类型带(课本28页图)冰原自然带(无植被)苔原自然带亚寒带针叶林带温带森林带(温带季风气候区是落叶林带)温带荒漠带温带草原带亚热带硬叶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亚热带荒漠带(土耳其,伊朗高原)热带荒漠带(撒哈拉沙漠等)热带草原带(稀树草原)热带常绿林带赤道雨林带目前三十七页\总数四十一页\编于十二点目前三十八页\总数四十一页\编于十二点(2)区域分布分布特点:亚洲自然带分布最齐全,温带荒漠最具代表性欧洲自然带在北半球最少,温带森林具代表性非洲自然带在热带最少,热带草原和荒漠北美洲自然带与亚洲类似,分布面积小,不典型,具亚、欧缩影南美洲自然带是热带类型最多的洲,赤道雨林具代表性澳大利亚自然带类型居中,热带荒漠最典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