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关于小学语文教案范文汇编八篇
小学语文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能读懂课文,体会重点句子的意思。
2.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明白凡是要多动手、多实践,别盲目相信权威。
4.学习按正确的方法抄写句子。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明白道理。
教学难点:
理解科学家说的话。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新课。
1.出示生字卡片检查学生的认字情况。利用抽读、开火车读等多种方式检查。
2.听写词语。
问题错误答案
(教师提醒学生的写字的正确姿势。)
教师巡视,抽生把听写的词语拿到展示台,师生一起订正,可以强调书写规则。教师问:谁能用“问题”一词说句话呢?
抽生说。
问:孩子们说的真好,那你们知道本文讲的谁的问题吗?生:是科学家的问题。
教师板书:科学家的问题。齐读课题。
二.学习课文。
1.请孩子们打开书,自由读第一、二自然段,找一找,科学家提出了一个怎样的问题?
抽生读科学家提的问题。齐读带有问号的句子。
孩子们是怎么回答的呢?理解“议论纷纷”的意思。孩子为什么有这么多离奇的答案呢?
师引渡:所有的孩子们都相信了吗?生:玛丽亚不相信。
2.学习三、四自然段。
(1)请同学们快速地读第三、四自然段,从课文中找出能体会玛丽亚不相信科学家提出的问题的句子。抽学生说。
当孩子说到玛丽亚“满腹疑惑”一词,想象她会想些什么呢?从而理解这一词语。
(2)年幼的玛丽亚虽然不相信科学家提出的问题,但自己也想不出什么办法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她请教了谁?(妈妈)妈妈是怎么对她说的`呢?
(3)玛丽亚听了妈妈的话,她是怎么做的呢?请同学们在课文中找出句子来。请一名学生读。
(4)玛丽亚得出了什么结论?结合插图和回家实践的理解“漫”的意思。
(5)得出结论后,玛丽亚很生气。思考:她为什么生气呢?
抽学生说。齐读第四自然段。如果是你,会生气吗?
师引渡:是呀,玛丽亚的确很生气,我很崇拜的科学家怎么会骗小孩呢?得找那个科学家问问。
3、学习四、五、六自然段。
(1)请同学们默读四、五自然段,边读边画出玛利亚的问的句子。抽学生回答。
生:“你怎么可以提出错误的问题来骗我们呢?”
师:这是一个反问句,语气比较强烈。为什么她会这样问呢?联系前文说。体会玛利亚这是心情怎样的?把这种生气的语气送进句子中读。指名学生玛丽亚的话。从你读中我听出来了你是很生气的。
(2)科学家听后,他有什么表情呢?(生:哈哈大笑)
师:科学家回答这个问题时哈哈大笑?
生:科学家为自己提的问题而发笑。
生:科学家看到玛利亚的认真实践而高兴。
(3)科学家为什么要提这个问题?
生自由回答。勾画出反复读。出示小黑板。齐读。
(3)玛利亚明白了什么?
生:他明白了只有不迷信权威,多动手做才能解决自己心中的疑惑。
……
三、作业:
(1)抄写科学家的话。这道题是第一次出现,教师要求学生:把一句默记完整后再抄,不能看一个字或词就写。(教师巡视,如果发现没掌握方法及时纠正)
(2)抄写词语。
议论纷纷满腹疑惑
板书设计:
25科学家的问题
议论纷纷
满腹疑惑小学语文教案篇2
课时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2、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部分词语。
3、初步理解敢和高手比的道理。
教学重点: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初步理解敢和高手比的道理。
教学准备:图片,幻灯片,头饰,课文录音等
教学过程:
一、用指偶导入,巧揭课题
1、小朋友,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新朋友,大家来猜一猜!
(师带上指偶——小白兔,以小白兔的身份来学课文。)
大家来听一听,小白兔是怎样介绍自己的,好吗?
我正是《蘑菇该奖给谁》的主人公!(出示课题)今天这节课,我将和大家一起来研究这个故事。大家愿不愿意啊?
2、小朋友,我来考考大家,通过学习你知道了课文写的是一件关于我的什么事?指名答
二、以朗读贯穿,教学故事
1、故事的起因
过渡:那你们知道我妈妈给我和我哥哥小黑兔布置了什么作业吗?
(出示第一节)指名读
问:布置了什么作业呀?指名说。
问:你从这句话中,看出了我妈妈对我们怎么样?指导读出妈妈对孩子的关爱和期待。齐读这一节。
2、故事的发展:第一次对话
1)过渡:我妈妈非常关心我们俩,平时问寒问暖的,也常常教给我们一些做人的道理和处事的方法。我们很爱妈妈,很听妈妈的话。当然这次也不例外,到了晚上,妈妈回来了……(出示第二节)
指名读第二节
妈妈对我们说了什么呢?谁来读一读?
指名、齐读妈妈的话(用亲切地语气读)
2)过渡:当时我听见妈妈要奖给我们最大的蘑菇,我心里非常高兴。于是,我和哥哥都说了我们练习跑步的情况。(出示第三、四节)
男女生分节朗读
(出示练习题:1、小黑兔跑步得了第一名,心里。2、小白兔跑步落在后面,心里。)
指名填空
3)带头饰,分角色朗读二、三、四节,可以加上一些动作。
3、故事的结局:结果
1)过渡:小朋友,你们学到这儿,你觉得我妈妈会把大蘑菇奖给谁呀?(学生猜)那,结果如何呢?(出示第八节)齐读
问:我妈妈把奖品给谁啦?(出示图,贴在黑板上)观察妈妈当时的心情如何。
读第八节
2)过渡:当时我哥哥听了这句话之后,是怎么想的.呢?
(出示练习题:小黑兔听说要把大蘑菇奖给小白兔,心里很。)
指名说一说
那谁读好这一节呢?(出示第九节)指名读,男生读。
哪个小朋友来猜一猜,我当时是怎么想的?
4、故事的发展:第二次对话
过渡:是呀,我也怀疑妈妈是不是搞错了,我们看妈妈当时还问了一个问题。
(出示第五、六、七节)请小朋友分成四人小组,分角色朗读这三节,可以加上动作、表情。指名表演
5、故事的结局:理由
过渡:小朋友明白了吗?为什么妈妈要把大蘑菇奖给我呢?指名说
(出示第十节)齐读
三、带头饰表演,拓展延伸
1、小朋友们,这以后,你们说小黑兔会怎么样呢?大家大胆想象,我来当评委,看你们有没有猜对!指名说
2、课文学完了,请小朋友通过自己对课文的理解,来演一演这篇童话故事,好吗?可以演到小黑兔知错改正,行吗?带上头饰,表演课本剧小学语文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1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词。
2.抓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知道王冕的画画得好,是他勤学苦练的结果;并且懂得无论做什么事,都要下功夫,才能成功的道理。
3.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2自然段。
教学重点
1.抓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知道王冕的画画得好,是他勤学苦练的结果,并且懂得无论做什么事,都要下功夫才能成功的道理。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2自然段。
教学难点
懂得无论做什么事,都要下功夫才能成功的道理。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学会课文中的11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词。
(二)能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的内容。
二、教学重点
(一)学会本课生字,及生字组成的词。
(二)能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三、教学难点
初步理解课文的内容。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同学们,你们喜欢画画吗?我国元朝的时候,有一位著名的画家叫王冕,你想知道他从小是怎么喜欢上画画和他怎样画画的吗?好,老师带领你学习第十五课。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引导学生认真观察书中的插图,从这幅画上,你都能知道什么?
1.先让学生自己观察。
2.然后指名回答。
(1)从王冕穿的服饰能知道这件事是古时候的事。
(2)王冕身后有一头牛,说明王冕小时候是放牛娃。
(3)王冕在观看荷花。
(三)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师范读全文,边听边思考:这篇课文是写的谁什么时候的什么事?
2.师读完后,指名学生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本课写的是画家王冕小时候学画荷花的事。
(四)学习生字:
1.看课后田格中的生字,边看拼音读课文,边画出生字及生字组成的词语。
2.读准生字的读音。
(1)学生自己看拼音读。
(2)指名读,齐读。
3.在读准生字读音的情况下,读全文,要求读正确、流利。
(1)学生自己读。
(2)同学互相读,互相指出读音不对的地方。
(五)识记生字。注意识记的方法。
1.学生自己自学。
2.小组内汇报,说明用什么方法识记的。
3.指小组代表汇报识记情况,老师根据学生汇报的情况加以点拨或加以强调。
(1)利用熟字记字:
读:左右结构,左边言字旁,右上是“十”,右中是横钩,下边是“头”。读书,读课文,读诗词,朗读。
荷:上下结构,上边草字头,下边左边单人旁,右边是“可”。荷花,荷花生长在水中,它的根是我们能做菜的藕。荷叶,荷苞,荷箭。
想:上下结构,上左是“木”,上右是“目”,下边心字底。思想,想念,理想。
平:干字两横间加上一点一撇。平常,平时,平日,平平安安。
样:左右结构,左边“木”,右边“羊”。样子,样品,榜样,一样,一模一样。
美:上下结构,上边“羊”字头,一竖下边不出头,下边“大”。美丽,美好,美妙。
买:上下结构,上边横钩,下边“头”。买东西,做买卖,买书。
(2)其它:
父:爸字去掉“巴”,笔顺是“。父亲,父母,父辈。
书:独体字。笔顺:。书架有几层,书的字形像书架两层撂起来。书本,读书。
更:上面一横,中间扁日,再一撇一捺。更好,更红,更美,更坏。
丽:上下结构,上面一横,下面是两个“”并列。美丽:意思是漂亮,好看。
(3)学生汇报记字方法时,要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记字。
4.巩固:抽读生字和词语卡片,让学生读一读。
5.指导书写生字。
(1)重点指导“书”上边“”写小一些,下边“”写长大一些。“更”最后的一捺要过一撇。“美”,“羊”字头的一竖下边不出头。
(2)其它的字让学生自己观察田格中生字每一笔的位置,再照范字抄写,要求抄写一个对照一次,有不对或不美观的擦掉再写,并鼓励孩子要一次成功,不要总是擦了写。
(六)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1.在掌握生字的音形义后,再读课文,要求读得通顺、流利。
2.边读边标出本课共有几个自然段。
3.读一段想一想这段主要向我们介绍了什么。
(七)作业。
1.抄写生字。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学习课文1~2自然段,理解这两段的内容,知道王冕小时候是怎样读书的,体会王冕想把荷花画下来的迫切愿望。
(二)背诵课文第2段。
二、教学重点
(一)理解课文1~2自然段的内容,知道王冕小时候是怎样读书的,体会王冕想把荷花画下来的迫切愿望。
(二)指导学生背诵课文第2段。
三、教学难点
1.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好习惯。
2.让学生掌握背诵课文的方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本课写的是王冕学画画的事,那么他是怎样想起学画画的呢?今天学习课文的1~2自然段,我们就会明白了。
(二)逐段学习课文。
1.学习课文第一段:
(1)自己小声读课文第1段,标出这段共有几句话。
(2)再小声读课文,想一想每句话讲的是什么意思。
(3)在小组内读一句话,说一说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4)指名汇报,汇报时仍然是先读出这句话,再说一说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①第一句话是介绍王冕这个人,从这句话中,知道王冕是个画家,是古时候的人。从图中的穿着打扮也能看出来。
②第二句话是说王冕因父亲去世早,家里很穷,他只好当了放牛娃。
出示句子:
“只念了三年书就去给人家放牛。”“只”和“就”说明什么?到三年级的时候,他就失学了,靠给别人放牛来维持生活。
③第三句告诉我们王冕一边放牛,一边找些书来读。出示句子:
“他一边放牛,一边找些书来读。”“一边……一边……”是什么意思?是指同时,即干着这个,又干着那个。说句子,理解一边一边的意思:放学路上,我一边走路,一边唱歌。
理解:他为什么一边放牛,还要一边找些书来读?(让学生谈自己的理解。)这说明王冕是个爱读书,爱学习的好孩子,上不起学,在那种艰难困苦的条件下,还那么自觉地学习,那么顽强地学习,这多么值得我们学习呀,多么让人敬佩呀。
让同学们想象,正因为他是这样的渴望学习,自觉想办法学习,所以能够成为一个了不起的画家。
(5)指导朗读这一段。
“很穷”、“只”、“就”、“放牛”等词要重读,体现王冕的家境贫穷。
“一边、一边”“找”重读,突出王冕克服困难、酷爱学习的精神。
范读,多让学生试读,指名读。
(6)教师小结过渡。
王冕小时候家里很穷,只能给别人放牛维持生活,他想学习,他爱学习,所以一边放牛,还一边找书看,那么他怎么成为画家的呢?
2.学习课文第2段。
(1)小声读第2自然段,标出共有几句话,想一想每句话的意思。
(2)再小声读课文,边读边认真观察插图,再想一想每句话的意思。
(3)逐句理解。
①指名读第1~2句话,读后告诉大家,从这两句话中你知道了什么?
时间:夏天的傍晚(太阳刚落山)
地点:湖边。
事情:放牛时,天气变化,下雨了。
理解“乌云密布”。“乌云”黑色的云彩,“密布”布满了整个天空,正因为乌云密布,所以下起的是大雨。
指导朗读这两句:“忽然”一词要读得快,“大”重读,强调雨下得大。
②指名读第3~4两句话。这两句话是描写什么的?
为什么会“满湖通红”?太阳要落山,会出现晚霞,大雨过后,空气清新,一片晚霞照得满湖显现红色,美极了。
再读第四句话,画出什么,怎么样。
让学生读出你画的句子。指出描写颜色的词,“粉红”“碧绿”。
指导朗读:老师要先激励学生的情绪,然后范读,再让学生读。
同学们,一阵大雨过后,一片晚霞把满湖照得通红,湖里的荷花变美了,粉红色的花瓣上清水滴滴,碧绿的荷叶上水珠滚来滚去。这是一幅多么美的图画呀,我们能把这美读出来吗?听老师读。谁能比老师读得更好。
③王冕看着这满湖美丽的景色,简直出了神,并且产生了想法,他想什么呢?(指名读第5句话。)
理解“出了神”,看插图,王冕的表情。他两眼直盯着湖中,眼睛一眨也不眨,看呆了。联系生活实际,当你看得出了神时会出现什么情况?别人叫你,你也听不见,身边发生了什么情况也不知道,只是在那里看着。出示句子:
“要是能把美丽的荷花画下来,那多好哇!”
反复读这句话,提问:
王冕产生了什么想法?
这句话结尾为什么用叹号?
王冕面对这美丽的景色,产生了想画荷花的念头,从叹号说明,王冕急切想画荷花。
(4)理清全段句子之间的联系,为背诵打下基础。
①自己小声读第2段,想一想每句话的意思,再想一想句与句之间的联系,句子能前后颠倒吗?
②第一句话告诉我们王冕在湖边放牛。第二句话告诉我们忽然下起大雨。第三、四句话是写雨后湖中美丽的景色。第五句是王冕看着这美景出了神,产生要画荷花的强烈愿望。
这几句话是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排的,句与句之间紧密相连,所以句子前后不能颠倒。
3.指导学生背诵第2段。
指导学生按一定的方法去背,背得快,记得牢。
(1)按句与句之间的联系去背。这种背诵方法是背之前要认真读课文,弄清课文的层次,了解句与句之间的联系,掌握这种联系再背。
(2)看板书背。
老师的板书一般都体现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及文章线索,看板书背也比较快。
(3)学生自己试背。
(4)指名背诵,并让其介绍是用什么方法来背诵的。
(三)作业。
1.读熟课文。
2.继续背诵课文第2段。
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理解课文内容,知道王冕的画画得好,是他勤学苦练的结果,并且懂得,无论做什么事,都要下功夫才能成功的道理。
(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完成课后作业。
二、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知道王冕的画画得好,是他勤学苦练的结果,并且懂得无论做什么事,都要下功夫才能成功的道理。
2.完成课后作业。
三、教学难点
从王冕学画中受到思想教育。
四、教学过程
(一)回忆前节课讲的内容,导入新课。
1.指名读课文前两段。
2.小结导入:
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和刚才读前两段课文,我们知道:王冕因为家里很穷,上不起学,只能给别人放牛,可是他渴望学习,他一边放牛,一边找书读。一个夏天的傍晚,当他在湖边放牛的时候,突然下起了大雨,大雨过后,满湖显现出一幅美丽的景色。王冕面对这幅美景,他简直看出了神,并且产生了想画荷花的强烈愿望。那么他怎样成为一个画家的呢?今天继续学习课文第3段。
(二)学习课文第3段。
1.自己小声读第3段:边读边标出这段共有几句话。并且想一想每句话的意思。
2.指名接读这段中的每一句话(一人读一句),其他同学边听边想,每句话的意思。
3.让学生逐句理解,读一句读一句的理解。
(1)指名读第一句,你抓住哪些词语,是怎样理解句意的?
“平时节省”,和前文照应,因为他家里很穷,他省吃俭用,才能省出钱来买画笔和颜料。“找”来一些纸,请学生体会,想象“找”会是怎么样地找。可能别人扔掉不用的纸,也可能是别人用过的他再用反面。这说明什么?说明了他想方设法画荷花。我们要学习他克服困难的精神。
这句话告诉我们王冕的学画用具是怎样来的。
(2)指名读第二句。
这句话告诉我们王冕是怎样画荷花的。
从“不灰心”,“天天画”你体会到什么?说明他不怕失败,不怕挫折,有坚韧不拔的毅力,刻苦努力,坚持不懈。
(3)指名读第3句。
反复读一读“他画的荷花,就像刚从湖里采来的一样”这句话,体会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会这样?
说明王冕成功了,成为画家了。正因为他勤学苦练,肯下功夫,所以才会有这样的结果。
(三)再读第3段,体会王冕是怎样学画的,他为什么会成功?
1.先让学生自己读,自己去体会。
2.指名说一说。
3.谈一谈学习这段你有什么体会?
让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谈谈受到思想教育。
4.有感情地朗读第3段。
(四)处理课后作业。
1.完成课后第2题。
(1)指名读题目要求。
(2)学生自己动手在书上填写。
(3)说一说你为什么这样填写。
①根据课文内容,大雨过后,荷花开得更鲜艳了,比“很”还进一层的意思是“更”。
②王冕本来是应当读书的,可是只上三年学,就得去放牛维持生活。“才”是“开始”的意思。用“才”会让人误会他放牛已晚了,不合句意。
③王冕没有钱读书,没有钱买画笔、颜料,是靠他平时天长日久地去节省点钱去买的,所以写平时,而不能填“有时”。
(4)把填写好的句子读一读。
2.完成课后第3题;
(1)读题目要求。
(2)让学生读句子。指导学生读的时候,要突出重点词语。
(3)在反复读的情况下,再读一句抄写一句。小学语文教案篇4
【学习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借助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有关词语。
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学习作者通过人物语言和心理活动等描写来表现人物,体会母亲感情的变化。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母亲磨炼儿子的特殊母爱,激发独自面对生活、磨炼自己意志的情感。
【课前准备】
1、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
2、搜集并阅读作家毕淑敏的资料,阅读有关独立面对生活、磨炼自己意志的文章。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复习旧知:
先复习四年级上册《乌塔》一课,感受对乌塔的敬佩之情。
2、谈话导入:
在中国有位著名女作家,她为了锻炼儿子学会看病,竟然在儿子发烧生病时,让他独自去医院看病。今天,我们就来读读这位作家写的这个故事。
3、揭示课题。
二、交流成果,初步感知
检查交流预习成果:
1、用卡片认读十二个生字。
2、读课文中生字所组的词语。
3、说说自己是怎么预习的,或者说说预习后知道了什么。
三、自读课文,整体把握
1、各自用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画出描写母亲语言和心理活动的句子,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交流:
⑴说说你画出描写母亲语言和心理活动的'句子。
⑵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⑶读了课文,你有什么话要说:
(可以是对母亲的敬佩,可以是对文中儿子的赞扬,可以是对自己现实生活中的某些现象的看法等等。)
四、再读课文,体会母爱
1、各自再读课文,说说从文中母亲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中,自己知道了什么;在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写一两句话。
2、小组合作,交流各自阅读所得。
3、全班讨论:
⑴你从母亲的语言和心理活动描写的句子中知道了什么?
(交流中读有关语句。)
⑵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交流后就读有关句子。)
五、分角色朗读,体会母爱感情变化
1、同桌分角色朗读课文。
2、全班交流,指名几组分角色朗读朗读课文。
3、说说从课文中,你体会到母亲的感情有什么变化。
六、总结升华,拓展延伸
1、总结:
学了课文,你有什么感受?
(可以是对母亲磨炼儿子的特殊母爱敬佩,可以对儿子独立面对生活的称赞,可以是每个孩子都有巨大潜能等等。)
2、拓展:
⑴在你的生活中遇到过这样类似的母爱或父爱吗?
⑵你看见过独自面对生活、自觉磨炼自己意志的孩子吗?或你读过哪些这样的故事?
3、延伸课外:
课后,请同学自己参加一次磨炼自己意志活动,说一说或写一写自己的亲身经历。小学语文教案篇5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学会本课“盈”等10个生字,掌握“渴求、盘旋、滑行、绿盈盈”等词语。
2.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情感目标:
理解诗歌内容,体会大自然的美,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爱护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能力提高:
1.感受大自然的和谐统一,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体会作者渴望人与自然和睦相处的思想感情。
2.有语气地朗读全诗并背诵。
教学重点:感受大自然的和谐统一,体会作者渴望人与自然和睦相处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培养热爱大自然,爱护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初读课文,感受大自然的和谐统一,激发学生对小动物的喜爱,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设计:
一、导课。
春天到了,和暖的阳光普照大地,田野里,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在这样的天气里同学们最喜欢的户外活动是什么?(板书:放风筝)听说过花儿也会放风筝吗?(板书:花儿也会)你们看到这个题目,有什么疑问?
(学生会说到:花儿如何会放风筝?花儿放的风筝是什么?……)
二、初读课文,感悟课文。
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看看这些问题能否解决?
1.学生自由读文,同时划出自己不认识的生字词。
2.解决不认识的生字词,检测学生的识字情况(可以分组朗读,或者接读课文)。
3.指导学生对读的同学做评价。
老师评价学生的读文情况。
刚刚在看到这个题目时,同学们都有个问题:花儿放的风筝是什么?
那现在我们就来找找,请同学们快快地读读课文,看看能否找到答案。
学生谈到哪里,老师要引导学生来想像学习,全诗共有4个小节,写了两方面的内容。
第一小节:写出来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表达了孩子们的愉快心情。学生边读边想,
天,是这样蓝,
风,是那样轻,
第二到四小节:描写了远处的花、蝴蝶、蜻蜓,也描画了我们一起享受大自然赐予的一切美好,描画了一幅快乐、祥和的'景象。
彩色的蝴蝶,
长尾巴的蜻蜓,
分小组读课文,让学生边读边想像,并讨论:花儿也会放风筝,花儿放的风筝是什么?
在这里,学生要明白:花儿会放风筝的原因,写出了花儿和小动物的快乐,抒发了作者渴望人和大自然中的一切生灵和睦相处和谐统一的美好愿望。
学习了本诗后你想说些什么呢?
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爱护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三、作业:画一幅美丽的图画(表现春天的美好)。
四、板书设计:
花儿也会放风筝
天是这样蓝
风是那样轻
彩色的蝴蝶
长尾巴的蝴蝶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进一步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今天让我们来进一步学习课文。
同学们觉得这篇课文美吗?想不想再读一读呢?请同学们边读边想,一会把你脑海中出现的画面描述给大家:(学生读文)
说说你都看到了什么?(学生谈谈自己想像中的画面。——激发学生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二、发挥学生的想像力及语言表达能力,对学生进行口语表达方面的训练。
指导学生一起看第三小节:
有的在花枝上飞高飞低,
有的在半空中盘旋滑行……
让学生合理想像,补充:有的在……
指导学生一起看第四小节:
不对,不对,那不是风筝,那是——……让学生进行扩展
三、指导学生写生字。
盈:注意中间的“又”字;
蜻蜓的“蜓”上面是“壬”;
瞧是左右结构的字。
四、作业。
1.有表情地背诵全诗。
2.说说花儿还会放什么风筝?小学语文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重点抓住三个孩子的对话领会他们的创意。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遇事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
教学重难点:
分角色朗读课文,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遇事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三个小朋友的头像、绘画用品、有风的声音的磁带。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猜谜语。出示谜语:云儿见它让路,花儿见它点头,小树见它招手,禾苗见它弯腰。(谜底:风)你们知道“风”是什么样吗?风摸不着看不到,但是有三个小朋友却把它画下来了。这是怎么回事呢?(板书:画风)
2、谈话。听,这是什么声音?(播放风“呼呼”吹的声音)
你能说出有关“风”的词语、儿歌、歌曲吗?(指名畅所欲言)
你能把它画出来吗?(板书:画风)
二、识字
1、出示三个小朋友的头像,请小老师试着领读他们的名字。
2、鼓励学生和他们三个做朋友,与他们三个打招呼,作简要的自我介绍。
例如,宋涛、陈丹、赵小艺,你们好!我叫___,很想和你们做朋友。
3、卡片认读“宋、涛、陈、丹、赵、艺”六个生字了。
4、想一想、找一找:“宋、涛、陈、丹、赵、艺”这几个字在我们身边哪些人的名字中出现了。
三、感知
1、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有不认识的字互相请教。
2、指名分段读课文,正音。
3、他们是怎样画风的?默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画出答案。
四、交流
1、小组内互相汇报自己的读书体会。
2、全班交流。
A、随学生回答出示有关句子:
(1)她在房子前面画了一根旗杆,旗子在空中飘着。
(2)她在大树旁边画了几棵弯弯的小树。
(3)他把画上的太阳擦去,画了几片乌云,又画了几条斜斜的雨丝,说:“下雨了,风把雨丝吹斜了。”
(4)她画了个拿风车的'小男孩,风车在呼呼地转。
B、请学生在黑板上画画文中的景色。
C、请学生给所画的景物配上文中的话,同时指导朗读。
(1)教师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提示:宋涛应该用疑问的语气说“谁能画风”这句话,而且说的时候心里应该很得意,因为他认为风是画不出来的,他其实想为难一下陈丹和赵小艺。陈丹说“谁也画不出来”这句话时,应该带有为难的语气。赵小艺说“我能”这句话时,应该是非常自信的语气,语调比较高,声音较大。宋涛说“是风,风把旗子吹得飘起来了”这句话时,应该用惊喜的语气,大声地说,因为他是受到小艺的启发突然明白原来风是可以这样画的,所以他非常高兴。)
(2)小组合作分角色朗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
(3)每组派代表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进行朗读表演。
五、书写
练习写前六个字,重点指导:
(1)不要多笔画:“丹”字只有一点。“乌”字中间没有点,加迠就成了“鸟”字。“丝”字上边的两绞丝没有点。
(2)不要少笔画:“忽”字下面的三点,不能少。
(3)美观书写。如,“显”字上小下大、上短下长;“忽、丝”二字上长下短。“艺”字草字头的横宜略长,下面的“乙”字“折笔”应尽量向左边斜,“弯”应写平,“钩”直上。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用“找朋友”游戏的方式检查生字。
2、指名读三个小朋友的对话,并说说他们是怎么画风的?
二、朗读
1、齐读最后一自然段:为什么说一阵风吹来,画显得更美了?
2、仿说句子。
一场大雨过后,树叶显得。
,显得。
三、拓展
1、你喜欢课文中的哪一位小朋友?为什么?(我们喜欢这些小朋友,是因为他们爱动脑筋,遇到困难不退缩,积极思考。)
2、你还有什么方法画风?在小组内说一说,然后画一画,再写下来。
3、创新画展:声音、气味与风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它们都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如果由你来画声音、气味,你会画什么?请你们把自己的奇思异想用五彩的画笔描绘出来。
四、书写
练习写剩下的六个字。教师重点指导:“眨”左边是目字旁,不能少一横。“涛”字左边三点,右下还有一点“杆、眨、涛”左窄右宽;“杆”左高右低,“眨、涛”左短右长。
1、学生练习书写,教师根据实际情况指导。
2、交流评价,举办“优秀作业”展。
教学后记:
本课要求认识的生字量少,且要求认识的七个字中有六个出现在课文的人物姓名中,所以识字教学时我安排“打招呼、交朋友”的活动,先展示宋涛、陈丹、赵小艺的画像,号召同学和他们三个做朋友,与他们打招呼,作简要的自我介绍。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但能在活动中认识了生字,还锻炼了口语交际的能力,同时也体现了语文教学的人文性。
此外,这篇课文以人物对话的形式,讲了三个小学生一起动脑筋想办法,把无形的风生动的展现在画纸上的故事。人物多,对话多,又是三个人的互相交流,学生不易理清课文中人物的态度、观点、做法,所以在讲课中我们如果先让学生弄清哪个小朋友是怎样画风的,再练习朗读,这样效果会更好。最后,还可以组织学生演绎课本剧,除练读课文中的人物对话外,还可以加入新的人物,表述其他画风的方法,让学生在趣味盎然的活动中理解人物之间的关系,并去发挥自己的创意。
但在教学的过程中,也产生了一些值得探究的问题。例如,在教学环节上,我还设计了拓展:让学生说说还有什么方法可以画风,或者画声音、味道。学生的想像力都非常不错,说出了很多方法,积极性也不错。但这方面的时间就花了几乎十分钟,所以让学生在文本上的感情朗读和课本剧表演的时间就比较仓促,学生没有什么时间去消化、吸收文本文字。然而这部分的内容是不能这样拉过去的,只能留到下一课时。课后有老师想我提议,拓展不是重点,有时间可以说多一点,没时间就算了。虽然我很认同朗读文本的重要性,但也产生了困惑: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训练学生思维、口语表达能力,等等方面的拓展。小学语文教案篇7
设计思路:
《小动物过冬》是一拟人童话故事,叙写了小燕子、青蛙、蜜蜂商量过冬的故事,告诉我们小燕子要避开严寒到温暖的南方过冬,青蛙准备吃饱了之后钻进泥土里冬眠,蜜蜂则储藏了很多蜜在蜂巢里过冬,表明了不同的小动物具有不同的过冬方式,也体现出小动物之间的相互关心。本节课的设计力求体现课堂生活化,并鼓励学生创造性地学,强调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能分角色朗读课文。通过生动形象的多媒体画面。使学生获得最直观的感知,了解一些动物过冬的情况。
过程与方法:读一读、说一说、演一演。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自然科学知识的兴趣;体会朋友之间的互相关心。
教学重点:能分角色朗读课文,了解一些小动物动物过冬的方式。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自然科学知识的兴趣;体会朋友之间的互相关心。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三位好朋友,它们是--小燕子、小青蛙和小蜜蜂。
2、它们经常在一起(唱歌、跳舞),可高兴啦!
二、学习第二小节。
过渡:快乐的日子总是过得特别快,转眼间秋风刮起来了,秋天到了。一天,这三个好朋友又聚在一起,他们在干什么呢?请小朋友们轻轻打开语文书,翻到118页,自由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出示句子:一天,青蛙、小燕子、小蜜蜂聚到一起商量过冬的事。)(齐读)
1、这句话中的“聚”是什么意思?(聚集到一起)
(1)请三名学生贴图,让三个小动物“聚”在一起。
师:像这样集合在一起就叫“聚”。他们“聚”在一起干什么呢?(商量过冬的.事)
(2)出示“商量”一词。什么叫商量?(讨论、交流)什么情况下,你会和别人商量?请你用“商量”来说一句话。(出示说话练习)
2、“一天”指的是哪一天?(出示句子:秋风刮起来了,天气渐渐凉了。)
师:谁来把秋风起了,天气渐渐变凉的感觉读出来?。(我发现风越刮越猛。)
3、把第二自然段的两句话连起来,让我们读好第二自然段。
三、学习3-7自然段,了解小燕子、小青蛙和小蜜蜂的过冬方式。
过渡:同学们一定也想知道这三种小动物是怎么过冬的吧?,赶快读读课文3——7自然段吧,边读边画下有关的词句。
(一)学习第三自然段
1、我们先来看看,小燕子是怎样过冬的?谁来读读小燕子的话?
指名读第三自然段。
2、小燕子,准备怎么过冬呀?你刚才画的是哪些句子?(板:飞到南方)为什么?谁能用上“因为……所以”来说说?
师:这下我明白小燕子为什么要飞到南方了。那小燕子,你什么时候再飞回来呢?(明年春暖花开的时候)
A、(出示“春暖花开”),“春暖花开”是什么时候?它的意思是?(春天到了,许多花儿开放了)
B、是呀!你看,这么多的花都在春天开放了,多美呀!(课件出示:春暖花开图)
C、谁来把“春暖花开“读得美美的?这个词是用来形容春天的,你还知道哪些四字词也是用来形容春天的?
D、老师这也有一些词,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课件显示词)以后同学们在写的时候,可以用上这些词来描写春天。
3、师:像小燕子这样,秋天飞到南方过冬,春天再飞回来,我们把这样的鸟儿叫候鸟。小燕子一个人要去这么远的地方,多寂寞呀!你知道还有哪些动物也要飞到南方过冬的吗?(生:野鸭、大雁、天鹅、丹顶鹤……课件播放)
4、看来,同学们懂得还真不少。现在,老师想和全班合作下,介绍介绍燕子的独特的过冬方式。(生读这一段)
四、学习四、五小节,了解青蛙的过冬方式
过渡:小燕子即将远行,可是它还惦记着自己的好朋友小青蛙和小蜜蜂呢!
1、你瞧,刚说完自己的过冬方式,它马上就说:“青蛙哥哥,你不是也吃虫子吗?可你不会飞,怎么到南方去呢?”(齐读)
师:从燕子的问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关心)谁也来关心一下小青蛙(指名读、女生读)(出示句子)
3、是呀!小青蛙打算怎么过冬呢?
师:出示:“我不到南方去就在这里过冬。我准备吃得饱饱的,过两天钻到泥土里去,好好睡上一大觉。等到来年春天,再出来找虫子吃。”(男生读)
师:原来,小青蛙不到南方去,要钻到泥土里去。板:钻到泥土里
师:为什么要钻到泥土里,泥土里可没吃的,别饿坏了。怎么办?
师:吃得饱饱的是什么样子?谁来表演一下。指好“吃得饱饱的”。
师:多么自信的小青蛙。他打算睡到什么时候才醒?
师:你知道这种过冬的方式叫什么吗?冬眠。哪些动物也是这样过冬的?
师:男同学当小青蛙,女同学做小燕子,表演对话。
四、学习六、七小节,了解蜜蜂的过冬方式
过渡:现在青蛙哥哥不用小燕子担心了,可是我们的蜜蜂妹妹怎么办呀?
请你和同桌合作一下,自学六、七自然段,一人读小燕子的话,一人读小蜜蜂的话,看看小蜜蜂是怎么过冬的?把这句话填写完整。“蜜蜂吃()里的()。
师:小蜜蜂真勤劳,把粮食藏在蜂巢里。(板贴:蜂巢藏蜜)
师:你们蜂巢里的蜜够吃吗?要吃一个冬天呢!你从哪个词看出来的?
师:真是聪明的小蜜蜂,早就采了很多蜜了。谁能把它早早就做好准备的感觉读出来?
师:我们就把小蜜蜂的过冬方式叫做——(卡片出示:备粮)一年级也学到课文,也讲到备粮过冬的动物(蚂蚁、小松鼠)
看到自己的好朋友都准备好了过冬,这下小燕子总算放心了。
五、学习第八自然段
三个好朋友商量好过冬的方法后,还有一个约定呢!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同学们想象一下,三个好朋友整整一个冬天都没有见面,到第二年春天相见时,他们会怎样?会说些什么?四人小组讨论一下。
六、学完了这一课,你有什么收获?
附板书设计:
19小动物过冬
燕子迁徙(飞到南方)
青蛙冬眠(钻进土里)
蜜蜂备粮(蜂巢藏蜜)小学语文教案篇8
教学目标:
1、会认17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画家和牧童的优秀品质。
3、懂得要敢于挑战权威,也要谦虚谨慎。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会认13个生字,会写12个字。
教学难点:
懂得要敢于挑战权威,也要谦虚谨慎。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欣赏国画,营造氛围)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几位大画家画的画,看你们能不能猜出这些作品是哪位大画家画的?
(课件出示齐白石的《虾》、徐悲鸿的《八骏图》、李苦禅的《鹰》让学生猜。)
播放当代名家国画作品,简要介绍
生:自由发言。
如:齐白石的虾,徐悲鸿的马,李苦禅的鹰,张大千的虎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这篇和画画有关的课文。
板书课题“画家和牧童”
二、检查生字词的认读情况。
师:(1)认读生字。
生:带拼音认读(指名读、齐读)、去拼音认读(男女生赛读)。师:(2)带拼音认读词语。
生:(小老师带读,齐读。)
师:拱手:是我国古代的一种传统礼节,是左手抱右手。表示感谢的意思。牛蝇是专门叮咬牲畜的苍蝇。
三、研读文本
师:上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谁能把故事的大致经过向大家介绍一下呢?
过渡:画家戴嵩和牧童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安徽省青阳县一中2025届高三第二次联考数学试卷含解析
- 2025届浙江省嘉兴市重点名校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解析
- 2025届江西省南昌市10所省重点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检测语文试卷含解析
- 黔南市重点中学2025届高考考前提分英语仿真卷含解析
- 四川省成都航天中学2025届高三下第一次测试语文试题含解析
- 2025届葫芦岛市重点中学高三适应性调研考试英语试题含解析
- 《信息学奥赛概述》课件
- 陕西省西安交大附中2025届高考冲刺押题(最后一卷)英语试卷含解析
- 浙江省温州九校2025届高三考前热身语文试卷含解析
- 河北省乐亭二中2025届高三(最后冲刺)语文试卷含解析
- 数控车床出厂检验表(共5页)
- 教育科研中问题即课题、过程即研究、结果即成果的理解
- 基于隐性资产的企业价值管理研究
- 清华大学全面素质教育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PPT课件
- 线路板pcb专业英语词汇(制造、测试、缺陷名等)
- 二期工程通水验收报告(定稿)
- 电气防火与防爆
- 《汽车电子商务》课程教案
- MSDS32除油粉
- 《网页设计与制作项目教程(HTML+CSS+Bootstrap) 》题库练习题复习题习题测试题带答案
- 光伏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