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轮复习专题三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市公开课金奖市赛课一等奖课件_第1页
第一轮复习专题三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市公开课金奖市赛课一等奖课件_第2页
第一轮复习专题三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市公开课金奖市赛课一等奖课件_第3页
第一轮复习专题三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市公开课金奖市赛课一等奖课件_第4页
第一轮复习专题三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市公开课金奖市赛课一等奖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必修Ⅱ专项三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摸索

第1页第1页◆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摸索历程①1949—1956年:新民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1949--1952年:政权巩固,经济恢复(历史条件)●1953--1956年:三大改造,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②1956--1966年:十年摸索时期,成就巨大,失误严重③1966--1976年:“文革”动乱,社会主义建设严重破坏④1978—今:社会主义当代化建设新时期1992年十四大召开,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阶段第2页第2页课程原则高考考点1.概述20世纪50至70年代我国摸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实践,总结其经验教训。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摸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实践。2.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相关改革开放决议内容,结识其对我国开创社会主义当代化建设新局面历史意义。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决议。课程原则与考纲知识对照第3页第3页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摸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实践①过渡时期总路线②“一五”计划、三大改造③《论十大关系》、中共八大④“大跃进”、“人民公社化”⑤调整国民经济八字方针⑥“文革”期间国民经济劫难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决议十一届三中全会背景、内容、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第4页第4页课程原则高考考点3.讲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公司改革主要内容,结识改革与社会发展关系。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公司改革。4.概述我国开办经济特区、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和开发开放上海浦东史实,分析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特点。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5.理解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结识其对我国社会主义当代化建设意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南方谈话、中共十四大、中共十五大。课程原则与考纲知识对照第5页第5页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公司改革①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内容、作用②都市国有公司改革内容、作用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③新时期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过程、特点和意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原因、过程、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第6页第6页知识体系构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摸索三大改造过渡时期总路线社会主义

制度建立正确曲折发展失误中共八大国民经济调整“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文革”十年摸索中曲折发展走进新时代都市对内改革十一届三中全会农村对外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第7页第7页在推翻资产阶级统治,由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无产阶级手里,而且尽也许快地增加生产力总量。——《共产党宣言》

在革命胜利后……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把中国建设成一个伟大社会主义国家。——毛泽东《七届二中全会上汇报》

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毛泽东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应当做什么?第8页第8页1949年国民经济基本情况:

1949年,我国有5亿多人口,人均收入才66元,人都有粮食209公斤,钢0.29公斤。那时,工业技术水平低下,农业生产落后,物资紧缺,物价飞涨,市场混乱,人民生活痛苦不堪。这就是解放早期国民党留下来基本国情。

面对这种局面,美国国务卿艾奇逊曾预言:

中国永远挣脱不了一个不堪承担压力,即庞大人口,没有一个政府处理了人民吃饭问题,中共也无能为力,中国将永远天下大乱。新中国建立后面临经济形势:第9页第9页(一)社会主义建设起步(过渡时期1949—1956)(二)摸索与失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1966)(三)国民经济劫难(“文革”时期1966—1976)一、社会主义建设在摸索中曲折发展(1949-1976)1.国民经济恢复(1949-1952)2.有计划经济建设(1953-1957)3.社会主义三大改造(1953-1956)1.中共八大(1956年)2.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1958年)3.国民经济调整——调整、巩固、充实、提升第10页第10页材料一:1949年工农业产量同历史最高水平对比名称产量与历史最高水平对比钢15.8万吨减少80﹪煤3243万吨减少48﹪粮食11318万吨减少25﹪棉花44.4万吨减少48﹪材料二:1949年人均国民收入与周围地域比较中国27

美元印度57

美元亚洲

(平均)44

美元1.国民经济恢复(1949—1952)第11页第11页10.9千瓦时2949千瓦时2.76千瓦时发电量4公斤538公斤2.37公斤钢产量印度美国中国中国与美国、印度钢和电产量比较(人均)材料三:经济形势严峻,国民经济全面崩溃材料四:被炸毁广州海珠桥以上材料反应了建国初中国经济什么现象?第12页第12页1949~1952年工农业总产值(亿元)53193130.4万吨棉9.3491.639亿吨粮比历史最高水平增长比1949年增长1952年产量产量﹪﹪﹪﹪1.国民经济恢复(1949—1952)结果:工农业产值和主要产品产量超出历史最高水平,建立在没收官僚资本基础上国营公司和新建国营公司快速发展。意义:为开展有计划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奠定了基础第13页第13页材料二:毛泽东在建国之初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用外国人说话说,这是一个连铁钉都需要进口国家。”重工业占工农业生产百分比材料一:材料反应了建国早期中国经济如何情况?为了改变这种情况,中央政府如何应对?2.有计划经济建设(1953-1957)第14页第14页指导思想:过渡时期总路线(1953)“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完毕,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总路线和总任务,要在一个相称长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2.有计划经济建设(1953-1957)计划经济起步标志:一五计划实行时间:1953年-1957年基本任务:发展重工业;进行三大改造第15页第15页毛泽东对“一五”计划重复修改

经济建设大手笔

“一五”计划建设规模宏大,在五年内,各项支出总数为766.4亿元,折合黄金7亿两以上。用这样大量资金来进行国家建设,这在中国历史上还是第一次。2.有计划经济建设(1953-1957)第16页第16页2.有计划经济建设(1953-1957)第17页第17页“一五”经济建设成就中国试制新型喷气式飞机第一辆解放牌汽车诞生

武汉长江大桥通车典礼2.有计划经济建设(1953-1957)第18页第18页A、华北地域B、西北地域C、东北地域D、东南地域(2)1953年,中共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包括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两大任务,要求这两任务A、同时进行B、先改造后工业化C、同时完毕D、先工业化后改造(1)第一个五年计划中重工业项目集中建设在:2.有计划经济建设(1953-1957)第19页第19页(3)“一五”期间,钢铁、汽车、飞机等重要建设项目完毕,标志着:A、社会主义工业化基础初步建立B、“调整、巩固、充实、提升”方针取得成效C、提前完毕过渡时期总路线要求任务D、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完毕2.有计划经济建设(1953-1957)第20页第20页3.社会主义三大改造(1953-1956)农业——参与农业合作社手工业——参与手工业合作社工商业——全行业公私合营将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内容实质意义1956年终,基本完毕三大改造,实现生产资料所有制深刻变革;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建立起来。问题存在着“四过”,即“要求过急、改变过快、工作过粗、形式过于单一”缺点第21页第21页3.社会主义三大改造(1953-1956)历史记忆:我们怎么进入社会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主张或提倡公共或是整个社会作为整体,来拥有和控制生产资料(产品、资本、土地、资产等),其管理和分派基于公众利益。其提倡由集体或政府拥有与管理生产工具,以及分派物资。第22页第22页社会主义改造前社会主义改造后经济成份阶级情况主要矛盾中心任务各种经济成份并存单一公有制经济结构存在着经济剥削和剥削阶级民族资产阶级转化为普通劳动者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矛盾

人民日益增长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与现实间矛盾集中精力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尽快从落后农业国转变为先进工业国

三大改造前后对比3.社会主义三大改造(1953-1956)第23页第23页

封建地主阶级,除个别地域以外,也已经毁灭了。富农阶级也正在毁灭中。本来剥削农民地主和富农,正在被改造成为自食其力新人。

民族资产阶级分子正处于由剥削者变为劳动者转变过程中。

广大农民和其它个体劳动者,已经变为社会主义集体劳动者。

工人阶级已经成为国家领导阶级。它队伍扩大了,它觉悟程度和文化技术水平大大提升了。

知识界已经改变了本来面貌,构成了一支为社会主义服务队伍。—中共八大政治汇报想一想:社会主义改造完毕后,中国阶级关系发生了如何改变?1.中共八大(1956年,北京)第24页第24页1.中共八大(1956年,北京)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已经建立评价:

分析正确、成功摸索、未能坚持国情分析:主要矛盾改变:主要任务:1956年,毛泽东《论十大关系》(内容、作用)主要内容:主要意义:背景:第25页第25页原因急于求成,片面强调经济建设发展速度本源:“左”倾错误思想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2.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1958年)实质:“左倾”错误评价:大跃进违反了经济发展客观规律

人民公社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后果: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主要标志“左”倾错误严重泛滥开来,造成社会生产力极大破坏,出现三年经济困难。共产党人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缺乏深刻结识表现:大炼钢铁;人民公社“一大二公”第26页第26页这些是哪个时期宣传画?反应了如何历史现象?第27页第27页1月9日报道亩产斤6月30日报道亩产5103斤9月25日报道亩产13043斤一颗白菜500斤,亩产小麦12万斤,亩产土豆120万斤这些报道你信吗?错在哪儿?7月25日报道亩产9195斤1958年毛泽东提出一年粮食增长一倍标语,因而造成各地掀起“浮夸风”,各级干部严重夸张、虚报粮食产量所造成。第28页第28页1957年1958年1959年1962年535万吨9000万吨3000万吨1070万吨800万吨大跃进时期炼钢指标1957年,苏联提出赶上和超出美国,毛泽东也提出中国用左右时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赶上英国,但1958年先改为7年,后改为3年赶上英国。这些指标提出,错在哪?第29页第29页全民大炼钢留下荒山秃岭2.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大跃进造成如何严重后果?“大跃进”中,番禺全县集中了约六万人炼钢。不少农村“风水林”、荔枝树被砍伐烧炭作炼钢使用。1958年全国生产钢1108万吨,只有800万吨合格国民经济百分比失调(农轻重),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资源浪费,农业生产下降。第30页第30页对马克思合作制错误结识:一切财产由公社统一核实,统一分派。人民公社体制错在哪里?2.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鼓足干劲加油干放开肚皮吃饱饭头遍哨子不买帐,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慢慢晃。——人民公社时农村顺口溜第31页第31页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不同:大跃进涉及生产力方面,反应了我党不顾经济发展客观规律,片面地扩大生产规模,追求经济建设高速度。人民公社化涉及生产关系方面,人民公社建立反应了我党不顾生产力实际水平,片面地变革生产关系“左”倾错误,违反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原理。2.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3.国民经济调整原因:办法:党内“左”倾错误发展,决议错误(人祸)1959—1961三年自然灾害(天灾)调整国民经济八字方针农村工作纠“左”“调整”:调整国民经济各部门百分比关系,主要是农轻重、工业内部、生产与基建、积累与消费等百分比关系;“巩固”:巩固已经取得经济建设结果;“充实”:充实那些以工业品为原料轻工业和手工业品生产,发展塑料、化纤等新兴工业;“提升”:提升产品质量,改进公司管理,提升劳动生产率。“八字方针”中心是调整。第32页第32页十年建设时期主要建设成就贵阳乌鲁木齐兰州包头兰新铁路包兰铁路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包头钢铁公司大庆油田大庆武汉武汉钢铁公司上海人工合成牛胰岛素大港油田天津北京柳州黔桂铁路胜利油田东营第33页第33页失误:正确:中共八大1956“大跃进”1958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国民经济调整1960启示一:从国情出发,实事求是三年经济困难1959-1961启示二:尊重客观经济规律,按规律办事1956-1966年摸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有哪些正确摸索和严重失误?有何经验教训?启示三:生产关系变革必须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第34页第34页1、左边“摘棉花”漫画反应了哪一历史事件A.“大跃进”B.人民公社化c.“文化大革命”D.改革开放2、“一乘卫星,驾火箭,十年规划,一年实现”“一天等于二十年,一年等于数千年”.对流行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这些中国歌谣正确理解是A.忽略客观经济规律,夸张人主观能动性B.鼓舞了人民群众冲天干劲C.提升了广大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积极性D.增进了社会生产力健康发展AA第35页第35页3、造成1959至1961年我国国民经济严重困难最主要原因A.自然灾害影响B.苏联撕毁经济协议C.帝国主义经济封锁D.经济建设中“左”倾错误4、1960年,中央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升”方针,其中“调整”是指:A.调整阶级斗争与经济建设关系B.调整知识分子政策C.调整中共与民主党关系D.调整国民经济各部门间失衡百分比关系5、十年摸索时期,我国经济建设呈现趋势是:A.经济建设基本处于停滞状态B.早期和中期较好,后期有问题C.早期和后期较好,中期有问题D.早期有问题,后期逐步得到纠正第36页第36页(三)十年文革中国民经济(1966-1976)1、重大破坏(1)原因:(2)表现:2、出现起色(1973年)(1)原因:(2)办法:3、复苏发展(1975年)(1)原因:(2)办法:4、再遭破坏(1975年)5、文革影响1、文革发动:19662、红卫兵运动:19663、全面夺权:1967—684、林彪集团:1969—715、周恩来主持工作:1973—19756、邓小平主持工作:19757、“四人帮”集团:1975—1976第37页第37页文革动乱扩展到经济领域(67、68年)1973年有起色周恩来恢复调整国民经济1975年开始恢复发展邓小平全面整理(三)十年文革中国民经济(1966-1976)第38页第38页年代国家财政收入比上年1966558.7亿元+24.4%1967419.4亿元-25%1968361.3亿元-13.9%1973809.7亿+5.6%1975815.6亿元+1.2%“文革”动乱十年,在经济上,只是国民收入就损失人民币5000亿元。这个数字相称于建国30年所有基本投资80%,超出了建国30年所有固定资产总和。

——李先念

文革给中国经济造成极其严重破坏,使中国拉大了与发达国家差距,失去了发展机会。

文革时期给经济造成如何破坏?最严重在哪几种年份?为何?(三)十年文革中国民经济(1966-1976)第39页第39页在20世纪50~70年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有哪些经验教训值得总结?经验:

敢于摸索;犯了错误敢于正视、努力纠正;建设仍取得丰硕成绩。教训:

正确结识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必须遵循经济发展客观规律,不片面夸张主观能动性健全民主和法制,坚持党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原则,预防个人崇敬第40页第40页B第41页第41页A第42页第42页A第43页第43页1978年中国第44页第44页(一)伟大历史性转折(二)经济体制改革背景

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改革开放工作重心转移农村:

都市: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国企改革真理原则问题讨论(思)经济停滞(经)(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二、走进新时代(1978—至今)(四)对外开放格局形成第45页第45页(一)十一届三中全会——伟大历史性转折1.时间、地点:1978年12月北京2.内容实行改革开放:如何改革3.意义转折一:“左”倾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转折二:阶级斗争为纲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转折三:拨乱反正,形成以邓小平

为关键第二代领导集体“1转3变2新”思想

路线政治

路线组织路线伟大决议第46页第46页中国需要一场什么样改革?

解放农民——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解放公司——都市经济体制改革

解放国家——经济管理体制改革

(二)经济体制改革——走进新时代第47页第47页1、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现实原因历史原因人民公社体制弊端(高度集中,平均主义),农民生产积极性受到压抑。农业生产缓慢,农民收入低,未处理温饱问题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1)原因(2)通过(3)新改变(4)意义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从主线上改变了农村经济形势和社见面貌。推动都市经济体制改革。(二)经济体制改革——走进新时代第48页第48页2、都市经济体制改革高度集中统一计划经济使公司失去活力(二)经济体制改革——走进新时代(1)原因(2)内容(3)结果(4)意义农村改革突破性进展A、中心环节B、经济形式C、经济原则到1987年,80%国营公司实行了各种形式承包经营责任制;公司内部以厂长(经理)负责制为内容改革推动;改革重心从农村到都市,从农业到国营公司。为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生机和活力第49页第49页阶段项目改革前改革办法第一阶段政策性调整阶段第二阶段制度创新阶段管理体制所有制分派制度高度集中管理体制政企分开,简政放权,扩大公司自主权。单一公有制经济发展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各种所有制经济。平均主义实行以按劳分派为主、各种分派方式并存。产权制度实行以股份制为主要形式当代公司制度。国有制2、都市经济体制改革阶段局部试点阶段:1978~1984增强公司活力:1984~1992建立当代公司制度:1992~现在第50页第50页1984年中国公司元年第51页第51页

“现行体制条条框框捆住了我们手脚,公司只有压力,没有动力,更谈不上活力”,异口同声地要求“松绑”。其详细要求,一是人事权,公司管理干部除工厂正职由上级任命,副职由厂长提名、上级考核任命,其余干部通通由公司自行任免,上面不得干预;二是财权,公司提取奖励基金由公司自己支配使用,相关部门不得干涉;三是公司自营权,在完毕国家计划指标情况下,公司自己组织原材料所增产产品,允许公司自销和开展协作,价格允许‘高进高出’、‘低来低去’。”第52页第52页第53页第53页(三)经济管理体制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1、背景(结合教材56页)①计划经济体制束缚生产力发展②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必要性①邓小平南方谈话(思想基础)②改革开放后,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物质条件)也许性第54页第54页①提出:

②明确目的:③勾画基本框架:④结识深化:2、建立过程1992年春,邓小平南方谈话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1997年,中共十五大(三)经济管理体制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第55页第55页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决议过程1992邓小平南巡发言1992中共十四大召开1993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1997中共十五大召开思想解放和结识深化过程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目的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决定,使经济体制改革目的和基本原则详细化,勾画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所有制结构和公有制实现形式问题作出指导。指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1984年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决定》—经济体制改革基本任务是建立含有中国特色、充斥生机和活力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第56页第56页走向社会主义当代化建设新阶段一、历史性跨越---中国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1、背景国际国内2、标志邓小平南巡发言中共十四大二、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决议过程1、十二届三中全会2、邓小平南巡发言3、十四大4、十四届三中全会5、十五大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目的经济体制改革目的详细化指出所有制结构和公有制实现形式指出计划和市场关系提出体制改革基本任务第57页第57页三十年改革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我国20世纪50年代-国民生产总值数据改变图1、实现了由高度集中计划经济到充斥活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伟大转变,国民经济连续快速发展。2、实现了从封闭和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伟大转变。3、实现了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人为本伟大转变,人民精神面貌发生了深刻改变。第58页第58页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形成背景形成过程格局特点建立经济特区开放沿海都市建立沿海经济开发区内地沿江和沿边开放都市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开放格局初步形成。开发浦东90年代标志(四)对外开放格局形成第59页第59页1、对外开放背景国际:1.20世纪70年代国际形势走向缓和。(联合国、中美、中日)2.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国内:1.以邓小平为关键第二代领导关键形成2.十一届三中全会决议(四)对外开放格局形成第60页第60页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省2、经济特区建立邓小平曾如此解释“出牌顺序”:“为何我考虑深圳开放?因它对着香港;开放珠海,是由于它对着澳门;开放厦门,由于它对着台湾;开放海南、汕头,由于它们对着东南亚。”什么是经济特区?

有何作用?经济特区是指国家划出一定范围,在引进外资、减免税收等方面予以特殊优惠,以此引进外资、外国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国家经济发展。作用:经济特区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窗口和经济体制改革“试验田”。(四)对外开放格局形成第61页第61页深圳昨天今天深圳“一夜崛起都市”厦门深圳珠海海南汕头1992年,在特区,外商实际投入占全国外商实际投资29%,外贸出口占全国出口总值1/7;涌现出一百多个技术和管理先进、年出口1000万美元以上创汇公司。第62页第62页3、沿海开放都市天津上海大连秦皇岛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北海沿海开放都市设置作用?(四)对外开放格局形成第63页第63页为何要开发开放上海浦东?有何作用?4、沿海经济开放区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闽东南三角洲环渤海地域(四)对外开放格局形成第64页第64页1、为何要开发浦东?以浦东开发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都市;把上海建成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地域经济新奔腾。2、浦东发展有哪些有利条件?上海原有经济基础和社会文化基础较好,地理优势、交通优势、人才和产业优势。4、沿海经济开放区(四)对外开放格局形成第65页第65页“浦东是我去过地方中最令人钦佩地方之一,想象不到成功。”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博士“(浦东开发)决议高明,规划周密,做法聪明,这是中国一大奇迹。”

——俄罗斯前总统叶利钦“长城、大运河是中国历史上光辉篇章,浦东开发也将成为新历史篇章。”

——法国总统希拉克浦东创下了许多“全国第一”“中华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