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年年年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远程教育毕业论文毕业论文/设计题目:论中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与防范目录TOC\o"1-2"\h\uTOC\o"1-2"\h\z\u摘要〔中文〕 5一、前言 7二、信贷风险管理概述 8〔一〕信贷风险的内涵及种类 8〔二〕信贷风险管理的含义及内容 9〔三〕完善信贷风险管理的必要性 10三、国内外对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与防范研究的现状 12〔一〕国外对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与防范研究现状 12〔二〕国内对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与防范研究 14四、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15〔一〕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理论依据 15〔二〕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17〔三〕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现状分析 19五、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形成的原因分析 20〔一〕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形成的内部原因 20〔二〕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形成的外部原因 21六、构建新型信贷风险管理体系 22〔一〕努力改善外部经济、法律和信用环境 22〔二〕信贷风险识别 23〔三〕信贷风险度量 23〔四〕信贷风险控制 24〔五〕信贷风险管理和绩效评估 25结论 26参考文献 27致谢 28摘要商业银行的信贷是伴随着商业银行的产生而产生,是商业银行区别于其他行业最重要的特征,是间接融资最主要的方式,也是把居民储蓄转化为投资的重要手段,商业银行的信贷极大的促进了整个世界经济的开展,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经济活动中的不确定性和风险因素增多,银行风险有扩大的趋势。由于,平安性是商业银行的立行之本。因此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应运而生,而且成为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能力。我国商业银行经过自身不断摸索以及对西方先进管理经验的借鉴,对原有的信贷风险管理方法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本文根据根据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生成的特殊根源,从制度和方法两个层面。对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现状迸行了探讨。尝试性地将国内外商业银行现代信贷风险管理方法进行梳理,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对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问题进行了研究。在结合我国现实情况的根底上,提出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体系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应从内部管理和外部约束两个方面来构建。提出了新型信贷管理系统,即努力改善外部经济、法律和信用环境,信贷风险识别,信贷风险度量,信贷风险控制,信贷风险管理和绩效评估等五方面内容。关键词:信贷风险管理商业银行信贷风险
一、前言20世纪以来,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金融全球化和金融电子化步伐加快,国际金融市场愈加开放与自由。在现代经济开展过程中,金融平安是国家经济平安的重要内容之一。在金融平安中占有重要地位的银行面临着经济金融环境的剧烈变化,经营风险骤然加剧。银行的风险分类为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而世界银行在关于全球银行危机的研究中指出,银行破产最经常的原因就是信用风险。信贷风险是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最大和最重要的金融风险,它在计量、管理上比操作风险、市场风险更复杂。贷款收益是我国商业银行的主要收入来源,这使得企业经营的风险过多地集中于银行体系,一旦企业经营出现问题,无法归还贷款,企业的风险就会转嫁给银行,形成银行的不良资产。我国商业银行要想改变现状就要进行信贷风险管理在体制、方法和技术等方面的改革和创新,以增加收益,提升竞争力。由于民间融资需求旺盛,即使监管机构对投放节奏有所控制,但1月新增信贷仍将高位运行尽管下半月投放热情有所减弱,但1月四大行新增信贷仍高达3700亿元左右,大幅高于去年同期3200亿元的水平。尽管有所改善,银行开始注重对客户进行资信评估,并开始逐渐推行遵循国际惯例的银行贷款质量“五级分类〞制度,信贷风险仍然是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最大和最重要的金融风险。不良贷款的问题,目前中国的银行业无论是从不良贷款的余额,还是从不良贷款的比率看都处于非常低的水平。现在整个银行业不良贷款的额缺乏5000亿,而中国银行业整体的贷款余额到去年年底已经接近65万亿,很快就会接近70万亿。目前,不良贷款率只有,这说明中国银行业的资产质量水平总体是比拟好的,在这样低位水平根底上有些波动应当属于正常状态。说明国内银行在贷款审批、信贷风险防范和处置不良贷款等方面的能力有所提高,但也存在着为稀释不良贷款比率盲目发放贷款的现象,并且与国际上的优质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在3%以下、中等商业银行在5%左右的水平仍有一定差距[1][1]数据来褫于中国人民银行网站:统计数据因此,本文认为,作为以信贷资产营运为主的国内商业银行,当务之急是建立和健全有效的信贷管理体系,以此来识别、防范和化解信贷风险,保障信贷资金运动的顺畅,从而提高信贷资产质量.同时也有利于国内商业银行提升管理水平、更好地面对外资银行的竞争。二、信贷风险管理概述〔一〕信贷风险的内涵及种类信贷风险[2][2]谢进.小额信贷机构面临的主要信贷风险【A】.经济与社会开展,2021:1括时间上的不确定性,表现在贷款的本金和利息能否在约定的期限内按时收回的不确定性。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更关注的是信贷资产损失的可能性。因此,我们通常使用的是狭义的信贷风险概念,即信贷资产在未来损失的可能性。综上,信贷风险是由于各种因素不断变化而对商业银行信贷资产带来不利的影响,导致银行信贷盈利不确定或资产发生损失并虽终引起信贷资产价值甚至银行整体价值下降的可能性。贷款风险分类即贷款五级分类[3]?银行贷款按信用分类央行推贷款风险五类管理?来源:北京晨报。,是指银行主要依据借款人的还款能力,按最终归还贷款本金和利息的实际能力,确定贷款遭受损失的风险程度,将贷款质量划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五类的一种管理方法〔其中后三类称为不良贷款〕。该方法建立在动态监测的根底上,通过对借款人现金流量、财务实力、抵押品价值等因素的连续监测和分析,判断贷款的实际损失程度,对银行的信贷管理水平和信贷人员的素质有较高的要求。五级分类管理有利于银行及时发现贷款发放后出现的问题,能更准确地识别贷款的内在风险、有效地跟踪贷款质量,便于银行及时采取措施,从而提高信贷资产质量。[3]?银行贷款按信用分类央行推贷款风险五类管理?来源:北京晨报。〔二〕信贷风险管理的含义及内容信贷风险管理[4],是指通过风险识别"风险识别、计量"计量、监测和控制"控制等程序,对风险"风险进行评级、分类、报告和管理"管理,保持风险和效益的平衡开展,提高贷款的经济效益"经济效益。信贷风险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系列化"系列化的工作,贯穿于整个信贷业务流程,自贷前信用分析、贷时审查控制、贷后监控管理直至贷款平安收回。[4]信贷风险管理贯穿于贷款政策"贷款政策的制定、客户的选择,直至贷款的收回及有问题贷款的识别和处理的整个信贷业务过程中。信贷风险的管理既应审慎,也应具有前瞻性。世界银行的专家认为,信贷风险管理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正常风险管理正常风险管理指的是在正常情况下的信贷风险管理。信贷风险管理的常规程序应包括以下环节及内容:界定目标市场;制定贷款政策与业务操作规程;建立与客户的信用关系"信用关系并予以分析、审查;加强文件与支付的管理;加强对于资产组合的管理;监测并识别各环节潜在的风险。2.补救性风险管理补救性风险管理强调对在资产组合管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矫正。包括对有问题贷款的预警信号的识别以及对于有问题贷款的处理。3.组织"组织与人员管理组织人员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组织机构"组织机构与组织体系;人员的充足性;人员的连续性;教育"教育和培训"培训。这些活动旨在促进工作人员素质的提高,以便能在风险管理中很好地发挥积极作用。〔三〕完善信贷风险管理的必要性因为管理“问题客户〞的代价非常高昂,银行应尽量避开,“防止被骗的最好方式是不与骗子打交道〞。风险控制从选择客户开始,风险管理尽量前移,银行才能盈利"盈利,防止“风险投资式〞的贷款。信息经济学认为[5]张芬.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国有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优秀硕士论文,2006.,在经济运行"经济运行中的任何一项交易中,如果交易双方所拥有的与该项交易有关的信息是不对称的,就会引起“逆向选择"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道德风险〞。从信息不对称发生的时间来看,不对称信息可能发生在当事人签约之前,称为事前不对称,也可能发生在签约之后,称为事后不对称。事前不对称信息会引发“逆向选择〞;事后不对称信息会导致“道德风险〞。而授信活动中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是导致信贷风险形成的重要因素。[5]张芬.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国有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优秀硕士论文,2006.信息经济学把在交易中拥有信息优势的一方(知情者)称为代理人"代理人,将不具备信息优势的一方(不知情者)称为委托人"委托人。在商业银行授信活动中,借款人对其自身的情况以及贷款工程的风险拥有更多的信息,而商业银行对借款人的情况以及信贷用途和风险可能缺乏了解,这种商业银行与借款人在信贷合约签订之前拥有信息的不对等,有可能导致“逆向选择〞。因为商业银行在这种现实情况下,要获取较高收益率"收益率,必须提高利率水平"利率水平。由于它无法了解所有工程"工程的风险程度,银行只能根据市场"市场上各个工程的平均风险程度决定贷款利率"贷款利率。这样,低风险工程由于借贷本钱高于预期水平而退出借贷市场,而那些愿意支付高利率的都是高风险工程,“逆向选择〞由此产生,而贷款的平均风险随之提高。即使商业银行采取了抵押贷款"抵押贷款这一风险防范措施,逆向选择依然会存在。这是因为,达成抵押协议的抵押物"抵押物很可能是低质量资产或是资产净值"资产净值低于抵押金额的资产。这样,当银行贷款"银行贷款不能正常收回时,抵押物不能补偿资金损失,银行不良资产就形成了。在信贷合约签订之后,企业在贷款执行过程中,由于商业银行对贷款资金的实际使用状况、投资工程"投资工程的风险和收益等信息的了解肯定少于借款人,同时由于受到本钱控制"本钱控制和信贷员素质、经验等事后监督本钱高昂的因素制约,商业银行对随时追踪借款人贷款使用情况的信息所需花费的大量人力和费用力不从心,于是贷款企业就可能产生时机主义动机,隐藏资金使用的真实信息,采取不完全负责的态度"态度,从而可能导致信贷资产损失的发生。总之,如果商业银行对借款人的筛选和监督是高效率的,并且是无本钱或低本钱的,通过缩小信息不对称的缺口"缺口,就可以有效地分配信贷资金并确保资产质量。如果信息不对称的缺口在扩大,就会导致商业银行对借款人筛选和监督的失误,从而使银行信贷资产质量趋于恶化。信贷合约是一种典型的不完全合约。由于信贷合约不可能是完全合约,从而导致信贷风险出现的可能性。信贷合约的不完整性与人的有限理性有关。一方面是由于影响授信活动的因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和不确定的;既有宏观的,也有微观的;既有企业内部的,也有企业外部的;另一方面是银行信贷管理人员对影响授信活动的因素的计算能力和认识能力是有限的,对有关授信活动的信息的收集、筛选、分析和加工整理以及信息的验证等会受到限制。由于有限理性"有限理性与影响授信活动的因素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不确定性,商业银行既不可能在签订授信合约前把与合约相关的全部信息写入到合约的条款中,也无法预测到将来可能出现的各种不同的偶然事件,更无法在合约中为各种偶然事件确定相应的对策以及计算出合约事后的效用结果,同时也会增加授信合同的监督费用和维护费用。由此而导致的不完全信贷合约就意味着信贷风险可能发生。资产专用性概念是威廉姆森"威廉姆森首先使用的,“是指在不牺牲生产价值的条件下,资产可用于不同的用途和由不同使用者利用的程度。它与沉入本钱概念有关〞。其涵义是有些投资"投资一旦形成某种特定资产(物质资产或人力资产"人力资产等)就难以转向其他用途,即使能够再配置也要以重大经济价值损失为代价。与资产专用性对应的概念是资产通用性,它可以被表达为资产专用性接近和等于零。金融交易中资产的专用性一般是指金融资产"金融资产的流动性程度,流动性高、可转换能力强的金融资产,其专用性就差、通用性强;而流动性低和可转换能力差的金融资产,其专用性就强、通用性就差。现金"现金和活期存款"活期存款是流动性极高的金融资产工程,其流动和转让"转让的本钱就低。股票"股票、债券的流动性"债券的流动性较差,其转换与变现所支付的本钱相对较高。银行的信贷市场"信贷市场是一个协议市场"协议市场而非公开市场交易,贷款大都具有固定的期限安排,资产的专用性特征明显、转换能力差。要保证贷款"保证贷款的平安、防止违约的发生,必然消耗大量的信息收集"信息收集、分析费用以及谈判"谈判、签约"签约、事中检查和事后监督"事后监督等费用"费用。信贷资产的专用性容易引发时机主义行为"时机主义行为,形成信用风险。商业银行的突出特性是高负债经营,即使按?巴塞尔协议?规定,资本充足率"资本充足率也仅为8%,其中核心资本"核心资本仅为4%。所以,商业银行资产形成的资金大局部来源于存款。与银行信贷资产相比,存款"存款具有高提取性、高流动性和短期限性,导致商业银行的资产与负债"负债在流动性与期限性方面往往不一致,不匹配,一旦商业银行的信贷资产质量恶化,不良贷款"不良贷款大量形成,就会加剧商业银行资产与负债在流动性与期限性的不对称、不匹配,从而有可能导致银行挤兑风潮出现,甚至银行倒闭。因此,银行高负债经营的特点要求银行加强信贷资产的风险管理[6]ManuelAmmann著,杨玉明译.信用风险评估:方法·模型·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10一1.。[6]ManuelAmmann著,杨玉明译.信用风险评估:方法·模型·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10一1.所以,借鉴国内外商业银行先进的管理经验,就是通过加强信贷风险管理,有效引入风险管理理念,缩小与先进的经营理念差距,提高决策的科学性,有利于商业银行的战略决策"战略决策和战略投资"战略投资,有利于商业银行稳健运行,提高商业银行抗御风险的能力,有利于商业银行优化资产结构,实现持续开展,有利于商业银行内控机制的完善,有利于营造商业银行良好的信贷经营文化。三、国内外对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与防范研究的现状〔一〕国外对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与防范研究现状作为世界的头号经济大国,美国的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方面积累了成熟的管理经验和先进的管理技术、手段,因此,我国应该借鉴美国的信用风险管理的长处去弥补自身开展的缺乏,以面对外国银行的竞争。我国应借鉴美国商业银行在信用风险管理的理论和信用管理体制。美国商业银行经过200年的开展,积累创新出大量的银行信用风险的管理方法。从传统的专家分析法,五类信用评价法,信用评分法开展到现代的在险价值方法,期权定价方法,保险精算方法,宏观经济状况方法等信用风险模型的广泛使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美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面临的问题,特别是美国次贷危机以来,美国银行业还开发出应用于风险管理信用衍生工具及其产品,如:信用违约互换,信用联系票据,信用差价远期和期权[7][7]王建新,于立勇.基于信用风险度的商业银行风险评估模型研究【J】.管理工程学报,2007:21.现在美国商业银行管理的体制相当完善,它们所采用的体制如下:1.完善的信用风险评价等级美国的商业银行对借款的信用评级以外部评级为根底,不同银行根据自身情况采用独立的评级制度和方法,在贷款前对借款人的信资状况,授信种类,授信数额和授信的条件进行事前评级,对信用等级进行详细的划分,根据不同等级,对各等级发贷人发放贷款,确定利率、归还方式,担保条件等,然后,在贷后还要定期进行观察,审核借款人的信用,定期进行评级更改,以降低不还贷的风险。2.先进的银行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美国的各大商业银行普遍拥有一套现代的信息管理系统〔MIS〕,根据业务需要分为四个局部,即信用风险的识别,信用风险的分析决策,信用风险的监控和风险流程的信息化管理。信用风险的识别就是通过收集借贷人的相关信息,进行数据分析,确定借贷人能归还欠款的能力指数。信用风险分析决策是对信用风险情况采取适宜的度量方法和模型,来解决信贷风险。信用风险监管是指对信贷业务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监督,排查,以提高信贷管理的平安等级和效率,风险流程信息化管理是指将计算机处理技术科学的应用到信贷管理的各个业务,管理当中,以便提高风险管理的监控能力。因此,美国各大银行都会投入大量资金,对MIS进行维护和升级,建立较为全面的信贷风险管理四大机制。信贷信息数据管理机制。用于信息的收集和整理,为数据分析提供依据。信贷风险度量机制,针对不同类型的信贷风险,设计相应的度量模型并进行实施〔如内部评级模型,信用风险资本平衡收益模型等〕,信贷在线数据、报表机制。对信贷风险各个评估因素进行实时,有效的跟踪分析,及时采取措施,把损失降到最低。信贷业务的信息化管理机制。现在,在线支付,网上银行的飞速开展,为了保护用户的财产平安和银行的信息,数据,需要对信息管理系统进行优化升级。3.强有力的外部监管美国金融银行,保险,证券行业的混乱经营,面对不正当的竞争,潜在的利益冲突,信息的平安保护,使得监管工作十分复杂,监管当局对信用评级考虑的是管制,美国采用NRSRO概念监管不会造成较大的进入障碍,增强了对评级机构的竞争力,监管机构使用NRSRO发布的信用评级简单高效。一旦结合企业内幕信息的评价结果,流入客户,会阻碍交易的公平性。因此,美国银行加强了对信息评价过程中信息获取,信息平安的保护。其中,美联储可以对所有的存款进行监督,货币监理署,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和州政府监理机构,它们根据职能监管一种或几种类型的金融机构。由于,局部银行监管机构的职能有所交叉,可以防止监管权力过于集中和垄断,存款保险制度与银行监管结合,完善的法规体系,这样形成了层次清晰,职责明确,监管体系完整的美国特色监管体制。〔二〕国内对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与防范研究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经历了同国外商业银行类似的开展过程,也经历了资产的流动性管理、负债的流动性管理以及资产负债综合比例管理的相应阶段。中国银行相继出台了?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暂行监控指标?和?关于资产成分和资产风险权数的暂行规定?,并按?巴塞尔协议?的要求,对信贷资产实行资产比例管理。经过多年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开展和创新,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取得显著进步,信贷风险管理模式逐渐由传统的主观经验信贷风险管理模式向现代化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模式转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在决策机制上,我国商业银行的授信决策经历了最初的按方案放贷到自主评估放贷,建立“统一授信,信贷别离、分级审批,责权清楚〞的信贷运行机制到“客户授信总量授权、总量审批模式〞。在信贷制度上,由原先将贷款划分为正常、逾期、呆滞和呆账的“一逾两呆〞分类法,转变为国际银行业对贷款质量公认的标准的五级分类法,将银行的信贷划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五类。该划分是银行依据借款人的还款能力,确定贷款遭受损失的风险程度。在总行和各级设立资产负债管理委员会和信贷审查委员会以及信贷审查部和资产保全部等信贷资产管理机构和部门。在现有数据的根底上开始对企业的信贷违约率〔PD〕、违约损失率〔LGD〕等核心指标进行数据预算。根据信用风险评价指标分期对客户进行评级,划分其对应的风险等级。建立以行长负责为核心的信贷管理责任制,对信贷业务层层落实责任,表达在对每笔信贷资产确定第一责任人,对不良贷款的相关当事人实行终身追缴制度。信贷责任制在很大程度上约束了信贷业务人员的违规行为,并能够催促其在信息不对称或者监管条件不完备的情况下能够自律,谨慎的实施放贷业务。利用计算机处理的优越性,各商业银行全面推广信贷管理系统〔CNS〕,对法人客户关系管理系统〔CCRM〕和客户关系管理系统〔PCRM〕进行优化改良。建立信贷监控系统,在线监控中心能对信贷业务进行24小时全程监控,实现了对现场,尤其对非现场业务的有效监管。采用内部评级法,根本建立了客户信用评级体系和贷款风险分类的二维评级体系。并按照新巴赛尔新资产协议要求,积极建立商业银行内部评级体系,正从打分卡阶段向模型化阶段迈进。四、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一〕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理论依据银行等金融机构信用风险评估方法大致有统计模型、CAMEL模型和专家判断模型等三种理论依据:我国采用的统计模型主要采用违约概率(ProbabilityofDefault。PD)理论,违约损失率(LossGiyenDefault,LGD)理沦。利用统计模型进行信用评估的前提条件是有足够的数据积累,一般需要至少连续3年的相关数据。违约概率(ProbabilityofDefault。PD)[8]管七海,冯宗宪信用违约概率测度研究:文献综述与比拟[J]1世界经济,2004,(11),理论违约概率是预计债务人不能归还到期债务(违约[8]管七海,冯宗宪信用违约概率测度研究:文献综述与比拟[J]1世界经济,2004,(11)违约损失率(LossGiyenDefault,LGD)理沦[9]于立勇詹捷辉金建国?内部评级法中违约概率与违约损失率的测算研究?统计研究2004.12,违约损失率是指债务人一旦违约将给债权人造成的损失数额占风险暴露(债权)的百分比,即损失的严重程度。在竞争日益剧烈、风险日益加大和创新日新月异的市场环境中,银行对资产风险的量化和管理显得越来越重要。传统的信用风险评估方法因过于简单、缺乏现代金融理论根底等原因已经不能适应金融市场和银行监管的需要。以独立身份效劳于全社会公众投资者、以公开上市债券为主的外部信用评级对银行内部以信贷资产为主、与银行自身有着特定联系的资产组合的适用性也越来越小。因此,银行开始开发类似外部信用评级但又反映内部管理需要的内部信用评级系统,以适应上述市场和内部管理开展的需要。随着银行内部评级体系的开展,越来越多的银行认识到LGD[9]于立勇詹捷辉金建国?内部评级法中违约概率与违约损失率的测算研究?统计研究2004.12CAMEL评级体系[10]姜海臣,李敏.运用骆驼评价指标体系,加强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管理【J】.山东经济,2003年01期.,是目前美国金融管理当局对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业务经营、信用状况等进行的一整套标准化、制度化和指标化的综合等级评定制度。其有五项考核指标。即资本充足性(CapitalAde.quacy)、资产质量(AssetQuality)、管理水平(Management)、盈利水平(Earnings)和流动性(Liquidity)。当前国际上对商业银行评级考察的主要内容根本上未跳出美国“骆驼〞评级的框架。“骆驼〞评级体系的特点是单项评分与整体评分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以评级风险管理能力为导向,充分考虑到银行的规模、复杂程度和风险层次,是分析银行运作是否健康的最有效的根底分析模型。在具体CAMEL[10]姜海臣,李敏.运用骆驼评价指标体系,加强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管理【J】.山东经济,2003年01期.银行信用评估的起点是对其财务实力的综合判断.应从定量定性两个角度综合评估。经营战略、管理能力、经营范围、公司治理、监管情况、经营环境、行业前景等要素。无法通过确切数量加以计算,而专家打分卡是一种更加偏向于定性的模型。在缺乏外在基准值,如信用等级、违约和损失数据等的情况下,开发专家判断模型是一种较好的选择。专家判断模型的特点是:符合Basel要求,具有透明度和一致性;专家打分卡建模时间短,所需数据不需要特别的多;专家打分卡可充分利用评估人员的经验。〔二〕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我国资本市场目前还处十初创阶段,市场运行机制尚不标准,再加上多年制度缺陷的累积,致使我困商业银行在信用风险管理方面存在较大的缺陷,在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中,目前国内商业银行普遍存在对信贷风险预警系统的设置和维护缺乏,管理系统构架不完善,缺乏统一管理。这造成根底管理的工作欠缺和薄弱,银行内控制度不健全,信贷档案资料混乱漏缺,致使不能准确及时把我企业或者个人的生产经营状况,无法识别相关的信用风险。对风险的预测和分析主要停留在传统阶段,缺乏建立在电子系统自动统计分析等现代科学方法根底上的信贷风险量化识别工具,成熟稳定的信贷风险识别预警管理系统还未建立,造成银行贷款的损失,同时对银行依法收款带来很大的困难。主要表现在:1.缺乏对操作风险的有效监管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普遍对客户的贷款无法直接控制,虽然对信贷业务风险的监控是全程的,但是银行不可能监控到贷出去的款项在企业经营中的每一个环节和细节。近年来对新增的不良贷款成因进行分析,有不少贷款即是因为抵押、担保手续不全、而造成银行的死账、坏账无法解决。作为银行负责信贷业务的人员,在在跟踪贷款的时候也存在诸多问题,如对贷款人的财务状况、生产以及销售等分析不到位。贷款风险的控制很大程度上其实就是对借款企业的实权物的控制,是银行信贷风险控制中比拟薄弱和难以操控的环节。2.商业银行过多的不良贷款造成资产恶化2021年中国银行业贷款质量持续好转,平均不良贷款比例已降至9%以下。通过国家注资、资产剥离和自身核销,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实现了“双降〞。2021年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下降4951亿元,不良贷款比例降至9.42%。不良贷款额和不良贷款率出现了双降,但是不良贷款双降并不意味着坏账风险降低。然而,旧的不良资产还未彻底消化,新的不良贷款就已经产生[11][11]?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名降实增〞难乐观?来源:上海证券报,2010-8-253.商业银行管理制度不完善中国很多商业银行的评级系统使用简单的打分模型,这种简单的打分模型虽然同时包括定性和定量指标,但其在指标的选择和权重比例的分配上往往比拟落后(比方模型中经常忽略对关联交易的考虑、缺乏对资产质量变化趋势的考虑)。此外信用评级人员未能充分理解评估模型的内涵,只是机械地对客户进行打分,并不能够真正认识到借款人的内在信用风险,这样评定出的信用等级不但缺乏准确性,而且银行的监察和稽核部门也难以对客,、的信用等级进行复审和跟踪。〔三〕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现状分析降低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是加强信贷管理的前提和根底。商业银行信贷业务风险包括内部风险和外部风险,其中内部风险起主导作用,并决定外部风险。内部风险主要表现在:1.素质风险素质风险是指因信贷人员个人素质原因导致的信贷风险,信贷人员个人素质包括业务素质和品德素质两个方面。业务素质偏低的信贷员一般很难对一笔贷款做出正确的判断,从而使贷款的风险增大;品德素质较差的信贷人员那么容易导致以权谋私、以贷谋私的道德风险。2.程序风险在程序审批时,存在漏洞,第一,担保人主体资格不符合,导致了担保合同无效。如对企业、公司间互相担保审查不严。有的企业不具有代偿能力,如保证人把全部财产抵押给银行或信托投资公司贷款后,又为其他企业、公司担保贷款;甚至一些不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或公司的分支机构作为保证人及学校、医院、政府部门作为保证人为企业担保贷款。另外还有“一套人马多块牌子〞的企业、公司互相担保贷款,担保形同虚设。第二,对担保、抵押、质押担保的合法性、有效性审查不实。担保法对抵押、质押的生效条件分别规定为抵押合同自登记之日起生效,质押合同自权利凭证交付之日起生效。3.管理风险在贷后管理中只普遍追求能够归还贷款,存在很大的盲目性。首先,还息是来自正常业务收入还是偶尔的投资收益,是企业经营利润还是其它借款,这些都是银行贷后管理应关注的;其次,能还息不代表能按期还本,也不代表第二还款来源落实。还息可增加银行当期收益,但假设不能还本,银行仍得不偿失。对贷款的期限管理不加研究,无视了客户在贷款到期后挪用信贷资金投入高风险工程,经营状况渐趋恶化的可能。4.政策风险信贷业务的开办和开展都以相应的信贷政策作为前提,但在现实中,信贷业务有时很难与信贷政策变化相适应。有的客户,打着政策的幌子,进行信贷。无力归还,造成国家的财产损失。外部风险主要表现在:1、经营风险对于借款人来说,一旦银行贷款到手,主动权就转移到借款人这边,贷款使用和归还主要由借款人把握,贷款银行既不能参与借款人的经营管理,更不能干预其经营决策。借款人经营上的风险将直接影响银行贷款的平安,从而导致银行贷款的风险。2、中介风险一些会计师事务所、评估公司等中介机构为了眼前利益或某些不正当收益,会为借款人出具不真实的报告,隐瞒借款人的财务状况问题。这种做法使贷款银行在不真实资料的误导之下错误地发放贷款,造成较大的潜在风险。3、行政风险作为国有商业银行,虽然在人事、行政、业务上不受当地政府管理,但并不等于不受当地政府影响,有时受影响的程度还比拟大。4、诚信风险借款人还贷意愿与其法定代表的个人品德有关,还贷能力强的借款人还贷意愿不一定强;还贷能力弱的借款人,还贷意愿不一定差。五、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形成的原因分析〔一〕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形成的内部原因银行自身原因主要表现在:1.信贷管理机制不健全就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信贷管理而言,从制度体系上看,内部风险控制制度、贷款审查制度薄弱;平安性、流动性、效益性的经营原那么难以真正落实到位。从管理体制上看,组织结构不合理,纵向管理链条过长,而横向的分工与制衡关系强调得不够;各种风险管理综合协调差,难以从总体上测量和把握风险状况;缺乏独立的风险监控程序,致使管理层、决策层不能及时、全面、准确地掌握信用状况。从经营机制上看,决策机制不健全,对经营决策缺乏有效的约束;信贷经营利益机制与风险机制不对称,缺乏责、权、利有机配套的约束机制和鼓励机制,对经营责任和资产损失的考核不明确、不严格,经营管理中的短期行为比拟普遍,因而直接影响了贷款的发放和收回的质量;2.信贷管理方法和手段落后我国商业银行在进行企业信用分析时,采用定性方法者较多,缺乏系统科学的定量分析。信用风险分析主要停留在传统的比例分析阶段,缺乏在统计分析和人工智能等现代科学方法根底上的信用风险量化测量工具,如缺乏对企业违约风险分析模型、企业破产失败预警模型等科学定量模型的开发和使用。对企业信用等级的评定也主要是由各个银行自己进行,评级的主观性强。另外,我国商业银行的电子化起步较晚,很多银行缺乏关于企业完整信息的数据库。3.缺乏高素质人才对于高素质人才的要求是:既懂银行业务,又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既有深厚、渊博的经济、金融、法律知识,又有较强的社会活动能力;既有较强的业务能力,又要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主要表现在:一是缺乏明确的市场定位,缺乏科学有效的分析调查,在信贷资金营运上追逐产业热点,资金投向集中,使银行躲避风险的能力减弱。二是在信贷具体运作中对制度落实往往流于形式,重形式而轻落实,对借款人、保证人背景缺乏细致调查,对贷款的目的和用途以及还款来源分析不够,保证不充分,过分倚重担保、抵押、质押等第二还款来源。三是行业竞争不标准,为了眼前利益、短期利益,放松信贷资金的投放条件,放弃原那么,争相给优质客户超量授信和贷款甚至搞违规和账外经营。四是在贷款审查中,只注重企业静态的书面材料,而对企业的动态变化应变能力缺乏,尤其是对由于经济结构调整和企业机制的转换所带来的经济波动缺乏科学的动态分析和必要的防范措施。〔二〕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形成的外部原因当前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成因主要表达以下四个方面: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商业银行信贷的影响微观经济不景气[12],企业经济效益下降,直接影响到银行贷款资产的平安。据统计,去年某省国有、乡镇集体企业中的困难企业面到达55%,国有企业亏损面到达50.8%,其结果必然会相应地影响到银行的贷款资产质量。近年来,[12]2.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滞后对商业银行信贷的影响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滞后是银行信贷风险扩大的又一重要因素。由于企业破产失业救济制度没有完善起来,因而银行贷款风险无法直接分散和转移。企业与社会的问题没有解决,直接导致企业把生产所需资金的缺口留给银行贷款解决,形成贷款风险压力。企业保险制度不健全,使银行无法保全贷款资产的平安性,增加了损失的概率。3.法律制度约束不力对商业银行信贷的影响法律制度约束不力,同样是银行贷款风险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从某种程度上说,市场经济就是法治经济。由于我国市场经济和法制建设的时间尚短,不管是公民或企业的法律意识,还是国家的立法、执法,都不尽如人意。银行常常在运用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时,受到挫折。3.社会信用监督机制不健全对商业银行信贷的影响社会信用监督机制不健全,企业逃废债现象严重,加大了银行的信贷风险。由于我国目前缺乏一套完善的社会信用监督机制,逃债者得不到法律和社会的制裁,廉价的逃债本钱成为企业逃债的直接原因。造假、欺诈、逃债、赖债等现象层出不穷,使得我国金融市场的诚信资源遭到了非道德主义的侵袭,社会信用出现了严重的滑坡和流失,信用已成为最稀缺的资源。六、构建新型信贷风险管理体系〔一〕努力改善外部经济、法律和信用环境要标准政府行为和定位其职能。界定政府的行为边界,即清晰定义哪些是政府应该做的,哪些是政府应该回避的。同时要继续完善政府投融资俸系,使政府对根底性公益产业的投资与政策性贷款区分开来,由专门的金融机构负责,不再与商业性金融机构的业务混淆,从而改变产业政策调整本钱集中于金融机构的状况,藏少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发生。要发挥新闻媒体等群众舆论的监督作用。对逃废债企业或长时间逾期不还贷的企业,在整个金融系统及时进行行业内部通报,或通过报刊、电视、播送等新闻媒体向社会公众进行披露。对该企业的经营负责人和法定代表人不守信的时机本钱进行公布,有助于迅速重塑诚信理念。〔二〕信贷风险识别信贷风险识别采用5C要素分析法、财务比率综合分析法、多变量信用风险判别模型等进行识别,信用等级评定是信用风险管理、预测客户债务归还风险的重要工具。依据上述理论,建立信用评级。5C要素分析法[13]陈云钊?信用风险评估中的财务分析方法?是金融机构"金融机构对客户"客户作信用风险分析时所采用的专家分析法之一。它主要集中在借款人的道德品质"品质(Character)、还款能力(Capacity)、资本实力(Capital)、担保"担保(Collateral)和经营环境条件(Con-dition)五个方面进行全面的定性分析"定性分析以判别借款人的还款意愿和还款能力。[13]陈云钊?信用风险评估中的财务分析方法?财务比率综合分析法就是将各项财务分析"财务分析指标作为一个整体,系统"系统、全面、综合地对企业财务状况"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进行剖析、解释和评价。多变量信用风险判别模型是以特征财务比率为解释变量,运用数量统计方法"统计方法推导而建立起的标准模型。运用此模型预测"预测某种性质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及早发现信用危机信号,使经营者能够在危机出现的萌芽阶段采取有效措施改善"改善企业经营"企业经营,防范危机;使投资者和债权人"债权人可依据这种信号及时转移投资、管理"管理应收帐款及作出信贷决策"决策。〔三〕信贷风险度量如果在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中引入现代信贷风险模型,对于我国商业银行确定适度的资本金,健全商业银行的信贷管理体制,从而有效地降低信贷风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我国对信贷风险进行量化研究的起步较晚,一直偏重于定性分析。在当前情况下,我国商业银行尚不具备独立建立信贷风险度量模型等银行内部风险度量模型的条件。主要原因有:1.我国商业银行没有建立起相应的历史信贷数据库要建立自己的信用风险度量模型需要进行大量的参数估计,如信用等级转换概率、违约率等参数的估计是建立在大量历史经验数据的根底上的,如果没有有效的历史信贷数据,那么建模如同无米之炊。而我国银行内部缺乏的正是这些历史数据。2.缺乏有效的外部信用评估机构西方国家有穆迪、标准普尔等国际知名的评级机构给商业银行提供相应的数据,而我国国内独立的商业信用评级机构正处于起步阶段,还不成熟。因而不能给我国商业银行提供适合我国特点的历史信贷数据。3.商业银行内部并未建立起成熟的内部评级体系2001年1月,巴塞尔委员会公布的新资本协议中提出针对防范信用风险所需要的资本制定内部评级法(IRB法)的建议。西方一些大的商业银行都建立了自己的成熟的内部评级体系,从而为其建立信用风险度量模型奠定了根底。我国商业银行目前按照贷款的五级分类标准将贷款分为正常、次级、可疑、关注、损失五个级别,这种方法虽然比起以前的一逾两呆先进了许多,但与西方商业银行那种复杂、成熟的内部评级体系相比,还相差很远。所以,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目前商业银行还是以专家制度为主,辅以Z评分模型作为度量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主要方法。但是,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信贷风险度量模型是我国商业银行开展的方向。〔四〕信贷风险控制信贷风险经理作为信贷业务操作风险的第一责任人,是提高信贷操作质量、防范操作风险的关键环节。制定了信贷风险经理管理方法,以细化信贷风险经理管理为切入点,推进信贷精细化操作水平,提升风险防控能力,确保该行资产业务的健康开展。1.建立风险经理备案、预警、退出机制风险经理实行备案制,各支行要保持风险经理人员的相对稳定,因工作需要需调整风险经理岗位的,支行应及时向市行信贷管理部报备。对于业务操作中工作质量差、出现问题较多的信贷风险经理,市行将对其下发预警,由支行行长进行谈话。对于工作质量持续低下,操作中出现严重问题,对该行债权平安造成危害的,市行将责成相关支行调整其工作岗位,1年内不得再从事该岗位工作。2.标准、明晰风险经理工作职责管理方法中对风险经理涉及的十项职责进行了统一、细化、明确,做到了有章可循,有章可依。从而躲避以往工作中,各支行职责不清、权责不一致的情况。3.强化风险经理考核导向对全市风险经理的工作成效,由市行直接考核到人,按月统计、通报,按季考核。各支行对信贷风险经理的绩效考核既要与其所在部门的业绩挂钩,又要与市行通报的风险经理考核得分挂钩。4.注重风险经理与客户经理互动互制客户经理、风险经理是信贷业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度沙石场产学研合作协议3篇
- 2024 年工程推介居间合同样本版B版
- 2024二人协作协议格式样本指导手册版
- 江南大学《电磁场理论》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二零二四年度版权许可合同标的为影视作品的许可使用协议
- 2024年专业清洁服务分包合同版B版
- 2024年全新协议协议样本版
- 暨南大学《日语〈第二外语〉Ⅲ》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暨南大学《环境经济学》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二零二四年专家咨询与技术支持合同3篇
- 七年级数学期中模拟卷【测试范围:七上第1-3章】(冀教版2024)
- DB37-T 4753-2024改性黏土治理赤潮技术规范
- 2024年江苏省淮安市中考语文试题卷(含答案解析)
- GB/T 44589-2024机器人自适应能力技术要求
- 廉洁纪律十道题
- 房地产公司管理制度
-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第二次月考试卷含答案
- 混凝土采购运输组织供应、运输、售后服务方案
-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10套试卷(附答案)
- GB/T 2423.17-2024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Ka:盐雾
- 药物分析技术专业人才需求调查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