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DZH榆树林油田公司战略发展咨询报告_第1页
BDZH榆树林油田公司战略发展咨询报告_第2页
BDZH榆树林油田公司战略发展咨询报告_第3页
BDZH榆树林油田公司战略发展咨询报告_第4页
BDZH榆树林油田公司战略发展咨询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榆树林油田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战略发展咨询报告北大纵横管理咨询公司二零零一年十一月机密一期咨询报告之一第一页,共二百四十页。导读战略问题确认战略问题二历史回顾现状分析战略问题一战略问题三战略问题四趋势判断第二页,共二百四十页。在油田开发以产量为中心背景下,大庆石油管理局为完成“持续高产稳产”目标,1992年2月决定开发肇东市内的特低渗透区块----“榆树林油田”9293949596979998200020012002中国石油工业大重组企业规模累计产量1992年2月成立采油十一厂1998年9月两公司合并成立榆树林油田公司1995年5月成立树二公司2003中国成为石油净进口国

石油价格与国际接轨,竞争加剧中国加入WTO公司发展历程大庆石油管理局改制第三页,共二百四十页。“榆树林油田”开发为大庆油田年产5000万吨的目标起到重要作用:九年累计产量达300万吨;同时公司也得到快速发展,资产规模由1.28亿元上升到目前的28亿元产量:万吨资料来源:《榆树林油田公司基础情况》1992年至2000年榆树林油田公司历年采油量第四页,共二百四十页。榆树林油田取得成功的关键是石油行业垄断以及大庆油田的大力支持核心竞争力:原油开采特低渗透油田开采技术成熟的员工队伍管理规范化与地方政府的良好关系市场市场市场市场成功的关键因素企业内部外部环境改进技术、努力降低成本成立合资公司、合理利用资源规范化管理行业垄断为企业提供保护大庆油田在政策、投入的大力支持第五页,共二百四十页。如今榆树林油田产量逐年递减,含水上升速度逐年增加,油田开采正处于由成熟期转入衰退期阶段初建期成立早期,生产技术落后,投入设备、厂房等大量固定资产,产量低、收入少,难以弥补大量的成本与费用支出成长期生产出现规模效益,技术得到快速改进,收入和利润上升生产成本持续下降成熟期技术进入相对成熟阶段,生产成本难以进一步降低,企业收入与利润增加,积累大量的现金资源,企业开始寻求战略转移衰退期资源枯竭,技术发展停滞收入减少,成本上升,企业逐步退出时间销售收入、利润92—93年94—98年99—目前第六页,共二百四十页。技术进步对榆树林油田原油开采操作成本的边际贡献在逐年减少,成本控制难度逐年加大92969798992000939495资料来源:《榆树林公司基础状况》单位:美元/桶操作成本趋势线第七页,共二百四十页。面对油田产量持续下降,生产成本不断攀升,公司经济效益难以保证38.8935.0032.5530.2728.1526.1836.1932.3029.8527.5725.4523.4851206.1645703.5042236.8239012.8036014.4733226.0250387.7651128.8751278.5951197.7850932.3150520.83524.27603.69653.73700.27743.55783.820387.7621128.8721278.5921197.7821932.1320520.8330000.0030000.0030000.0030000.0030000.0030000.001511.632045.152051.142047.912037.292020.83(693.23)(7470.53)(11092.91)(14232.89)(16955.14)(21362.85)29306.7722529.4718907.0916202.1814196.5112383.21产量(万吨)商品量销售收入生产成本单位操作成本操作成本折旧其他支出税前利润现金预测200220032004200520062007说明:1现金预测=(商品量*价格-生产成本-其他支出)*0.67+折旧,生产成本=操作成本+折旧2利用92-2001年数据进行线性回归,得到单位操作成本和产量的回归方程:

单位操作成本=1318.54-20.42*产量置信度95%下,拟合优度0.883假定:在现有老井的储量规模下,2002-2003年产量递减率10%,2004-2007年为7%;4假定:原油价格保持2000年水平1415元/吨;固定资产折旧年平均3亿元;其他支出为各种税费,约占生产成本4%,企业所得税率33%榆树林油田2002-2007年财务预测第八页,共二百四十页。现有采油业务已不能支撑榆树林油田快速发展要求,而公司未来发展方向还不明确新业务原油开采业务有限资源加强?维持?放弃?相关多元化?无关多元化?公司的发展要求认真考虑战略问题!榆树林未来的目标榆树林的发展方向榆树林是什么样企业第九页,共二百四十页。考虑榆树林油田未来发展问题,必须分析大股东大庆油田公司与中石油之间关系2000年原油生产2000年总收入2000年税前总额0.53亿吨1.05亿吨大庆油田中石油925.27亿2419.92亿大庆油田中石油778.15亿820.51亿大庆油田中石油大庆油田公司是中石油最重要的企业,其原油开采量、营业收入、税前利润分别占中石油50.3%、38.2%、94.8%第十页,共二百四十页。大庆油田的特殊贡献导致中石油对大庆油田公司管理和控制十分严格大庆油田继续保持稳定的原油产量,不能出现大的经营风险对大庆油田多元化的发展和投资十分谨慎;大庆油田到国外开发石油资源,须集中管理;大庆油田每年要给中石油上交很大部分利润;大庆油田不得拥有上市公司。中石油的意愿:石油行业重组改制使油田公司的经济体制、经营范围和管理方式等发生了重大转变第十一页,共二百四十页。这种管理方式制约了大庆油田公司自主发展,导致大庆油田公司对榆树林油田长期发展寄以厚望大庆油田公司头台油田有限责任公司榆树林油田有限责任公司下属两家子公司1、大庆油田公司不满足成本中心定位,这给予榆树林油田发展机会;2、榆树林油田可以避免中石油的直接管理与控制;3、改制使榆树林油田生产经营上更加灵活,管理更规范。第十二页,共二百四十页。所以,确保榆树林油田长期、稳健地向前发展是目前需要考虑的战略问题问题一:如何看待采油业务的未来发展?问题二:榆树林油田应选择什么样的扩张模式?问题三:未来五年乃至十年,榆树林油田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问题四:如何实施已经选定的战略?第十三页,共二百四十页。国际石油工业巨头-----埃克森公司发展历程1892年进入石油化学工业,生产商用异丙醇企业规模埃克森前身成立:新泽西标准石油公司生产和销售家用灯油公司发展历程1911年由美国扩展到国外,从发展中国家获得大量原油。1920年左右1930年左右研制出异丁橡胶新型合成材料和商用汽油蒸汽裂解法由其分公司埃克森化学公司进行进行煤、铂以及铜、锌等矿物资源勘探和开采,并从事信息设备生产1940年左右获得永联电气公司100%股权,进入电动机行业。1979年兼并美孚公司2000年成立新的埃克森美孚公司第一业务第二业务第三业务第四业务第十四页,共二百四十页。国际石油工业巨头-----埃克森公司组织设计公司采取集中控制、分散活动的原则。总部设在纽约,总部本身不进行具体业务活动,子公司和企业的业务领导由地区分部和分公司负责。但是分公司、子公司又是高度独立的,各有自己的董事会和经理人员来管理公司的业务。埃克森公司采取事业部组织结构:埃克森美国公司埃克森国际公司埃克森勘探公司埃克森化工公司埃克森煤炭和矿业公司负责美国国内油气开发、炼制和销售业务负责北美地区以外的油气生产、炼制、运输和销售业务负责加拿大以外的全球油气勘探业务负责埃克森公司全世界的化工业务负责除加拿大以外的全球煤炭和矿产的勘探、开采和经营第十五页,共二百四十页。导读战略问题确认战略问题二战略问题一战略问题三战略问题四石油供需分析石油政策分析WTO影响采油业务建议如何看待采油业务的未来发展?第十六页,共二百四十页。未来二十年世界石油需求稳步增长,供需大致平衡,需求略大于供给单位:万桶/日资料来源:美国能源部能源情报署1999年年递增率=1.8%第十七页,共二百四十页。国外机构对未来油价的预测差别很大,但总体趋势看涨资料来源:美国能源情报署《年度能源展望》、国际能源机构《世界能源展望》预测机构预测时间2005年2010年2015年2020年EIA(基本方案)1998.1219.221.321.922.7EIA(高方案)1998.1224.527.329.129.4EIA(低方案)1998.1214.614.614.614.6OPEC欧佩克1998.0618.820.221.823.5IEA国际能源机构1998.1220.220.229.729.7IEE日本能源经济研究所1998.1216.5171819DRI美国数据资源公司1998.0416.919.121.424.1GRI美国天然气研究所1998.0816.816.817

PEL美国石油经济研究公司1998.0814.213.412.9

第十八页,共二百四十页。世界石油储量主要分布在中东和北美洲,储采比最高为中东地区世界主要地区和国家石油资源储量与储采比对比资源储量储采比550255109233.851231.9114.95北美洲南美洲西欧非洲中东中国单位:亿吨单位:年世界排位中前20家大型石油公司垄断了全球已探明优质石油储量的81%第十九页,共二百四十页。资料来源:《美国油气杂志》1998年4月目前,国际十大石油公司纷纷压缩在北美的上游业务,而前苏联、非洲、拉美等地逐渐成为开发的核心目标地区核心目标地区进行勘探开发的大石油公司前苏联阿塞拜疆、俄罗斯、哈萨克斯坦、里海、哈萨林岛BP-阿莫科、埃尔夫、埃克森、阿科、德士古、道达尔、雪佛龙、美孚非洲阿尔及利亚、乍得、尼日尔、赤道几内亚、利比亚阿科、埃尔夫、埃克森、美孚、壳牌、道达尔BP-阿莫科中东卡塔尔、伊朗、迪拜、也门、阿曼、阿联酋阿科、埃尔夫、壳牌、道达尔、美孚拉美委内瑞拉、哥伦比亚BP-阿莫科、美孚、道达尔第二十页,共二百四十页。我国石油资源分布:西部储量和可开采量最大,松辽油区开发程度最高,西部和海上油区探明程度较低,潜力大单位:亿吨资料来源:《中国石油集团石油化工发展战略研究》,1998年第二十一页,共二百四十页。但石油资源品位不高,若勘探开发技术上没有重大突破,我国原油产量不可能出现飞跃我国剩余石油储量74.3%以上分布在中西部,自然条件恶劣,难开采资源比重较大年增储量品质变差,新增可动用可采储量难以弥补采出量老油田进入开发后期,属高含水、高采出阶段,对技术依赖程度越来越强石油储量资源状况导致我国原油勘探开发成本还有上升趋势,削弱国际竞争力第二十二页,共二百四十页。未来二十年中国原油持续供不应求,2010年供求缺口约为0.95-1.1亿吨,2020年约为2.05-2.4亿吨270-310175-200370-420165-18095-110205-240资料来源:国家计委能源研究所单位:百万吨国内原油增长速度低于原油需求增长速度,国内原油供需缺口逐年加大第二十三页,共二百四十页。为了解决石油安全问题,国家积极鼓励国内石油企业走出去参与国外石油勘探开发,分享世界石油资源采取积极的财务和税收政策和放宽境外油气项目的投资限额;简化国际化经营的审批手续;建立国家专项基金,鼓励并协调石油公司参与竞争,开展国际化经营;鼓励在境外设立油气生产基地,同时带动国内技术、装备物资出口和劳务输出。鼓励政策第二十四页,共二百四十页。目前中国石油每年能从国外获得200万吨原油,五年后有望增至1500万吨区域资源状况合作进展目标中亚俄罗斯剩余石油可采储量78亿吨,天然气58万亿立方米已在哈萨克斯坦的阿克丘滨和乌津中标以哈萨克斯坦为基地向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濒里海诸国辐射,力争到2010年在中亚形成2000万吨以上的份额油、200亿立方米天然气中东北非西北非剩余石油可采储量1100亿吨与苏丹、伊拉克共签订了三个合同,储量3亿多吨进一步向伊朗、尼日利亚、利比亚、阿尔及利亚、也门、阿联酋等国发展,到2010年形成2000万吨份额油规模拉美拥有世界上最大的重油储藏量已在秘鲁、委内瑞拉等中标,获得600万吨的份额以秘鲁、委内瑞拉为基地,向哥伦比亚、特立尼达多巴哥等国发展,力争2010年形成1000万吨以上的份额油规模第二十五页,共二百四十页。国家积极鼓励石油企业加快科技创新,加大对边际储量的开发力度目前我国有因成本和价格限制无法开采边际油井8000多口,难以动用的边远储量几十亿吨,如果石油开采技术取得关键性突破,平均每年可增加300万吨的产量。注水油田高含水后期油藏描述,剩余油监测、稳油注水配套技术聚合物驱工业化应用技术低渗透油藏、稠油油藏提高采收率技术高含水油田节能降耗系统配套技术三次采油油气水处理工艺配套技术复杂油面地面工程简化工艺配套技术石油开采关键技术第二十六页,共二百四十页。国家鼓励国内三大石油公司互相渗透,互相竞争中石化通过所属的新星石油公司“下海”开采海洋石油资源中海油已计划“上岸”开采陆上石油资源中石油已计划“下海”开采海洋石油资源中国石油天然气、中国石油化工和中国海洋石油三大公司重组改制,意味着中国石油市场揭开公开竞争的的面纱,三大集团的市场竞争主体地位已经确定。目前,国内多数油气田已进入开采的中后期。在开采难增大的情况下,仍然画地为牢,无疑不利于石油企业经营。打破地区封锁,开放石油行业市场,全面推进油气储量商品化是石油公司的必然选择。第二十七页,共二百四十页。为解决我国油气资源供求矛盾,我国政府自80年代以来先后开放海洋石油、陆上南方11省区和北方10个省区的部分油田资源开采部分国外石油公司在华石油勘探开采情况德士古石油公司四川雅安、乐山区块石油开采渤海湾秦皇岛326油田菲利普斯公司蓬莱19-3油田日本埕北石油开发株式会渤中32-2/4油田安然天然气公司川中区块石油开采阿科石油公司琼东南盆地崖13-1气田渤海湾秦皇岛326油田壳牌勘探(中国)公司陕西和内蒙大型天然气田开采渤中26-2、渤中28-1法国道达尔公司渤海北部湾海域开采1982~2000年,中海油先后同170家油公司签订了140个石油合同,合作钻探发现了19个油气田和62个含油气构造,探明石油地质储量8.7亿吨,天然气地质储量1302亿立方米。第二十八页,共二百四十页。并通过立法来放宽对外国公司在石油资源开采部分限制2001年10月10日,国务院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合作开采陆上石油资源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合作开采海洋石油资源条例》,以兑现中国为加入WTO作出的承诺。新条例变化外国公司将允许更自由地出售通过合资企业生产的石油和天然气,而非仅仅出售给其中方伙伴。外国在向合资项目提供材料、设备和服务时享有平等权利,而以前中方则享有优先权。外国公司将不再需要向中方转让先进技术,也不需培训中方雇员。第二十九页,共二百四十页。中石油也积极推动外资进入陆上油气勘探和开采领域中石油将进行国际公开招标,推出位于塔里木盆地、鄂尔多斯盆地和松辽盆地等在内的18个区块,允许外资公司进行勘探开发。拥有油气资源出让勘探权,勘探方负责一切勘探费用;如果在区块内找到油气资源,双方各得一定比例,一般是各自一半;如果找不到资源,区块提供方也不会为勘探方分担费用。计划招标的18个区块中,3个属于天然气开发项目,11个石油开发项目,3个属于增产项目,另外有1个区块属于风险勘探项目。国际通行方式第三十页,共二百四十页。中国加入WTO,国内石油勘探与生产企业受到冲击相对较小1、根据世贸组织协议,外商以投资入股形式开办合资公司,不允许其控股;2、我国原油进口关税已经很低,关税减让不至于增加进口原油的竞争力;3、国内原油价格已与国际市场接轨;4、中石油、中石化可凭借上下游一体化优势,适当调整系统内的炼油加工量,组织好成品油出口,既能解决原油销路问题,又可提高整体经济效益。5、如果外商低价倾销,国内石油公司可求助政府采取反倾销措施。第三十一页,共二百四十页。榆树林油田面临新的行业环境,应充分关注成本问题单位:美元/桶壳牌榆树林美孚BP中石油榆树林油田原油生产成本与国外巨型石油公司存在着差距。1、简化地面工程建设;2、进行无油管采油;3、钻小井眼井;4、改进经营管理,减少管理费用;5、……具体措施:第三十二页,共二百四十页。并在低渗透油田开采技术上有新的突破,加强自己的核心优势加强与科研单位、高校的技术合作,通过他们专业性的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来指导油气勘探,提高油气产量。保证成果转化的资金投入。榆树林油田列出专项资金用于工业性试验,并从经济效益中提取一定比例作为科研人员及有关人员的奖励资金。强化中试环节,组织好科技示范工程。在典型区块上将多种技术综合集成,配套应用,取得成功经验后,在全油田大面积推广,形成工业化生产能力。把好科技成果转化的第一道关口。加强信息调研,弄清影响油田当前生产和长远发展的关键技术问题,分轻重缓急,组织多学科、多专业的联合配套攻关。不断加强地质和工艺、强化老区和开发新区、研究所和采油队三个方面的有机结合,形成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的科技工作体系。保障措施现代企业必须依靠科技创新、技术进步,来提高效益第三十三页,共二百四十页。并努力寻找新的区块,拓展并确保采油业务的运作,为公司未来快速发展提供稳定的现金流和利润大庆外围油田情况统计表

编号油田名称已探明储量动用地质储量备注1宋-模油田84874344已动用2朝阳沟油田2130115693已动用3榆树林油田187485082已动用4升平油田39342546已动用5徐家围子油田606124已动用6头台油田108652055已动用7肇州油田17675338已动用8永乐油田158372920已动用9尚家油田182未动用10杏西油田248248已动用11齐家油田155155已动用12敖古拉油田431431已动用13龙虎泡油田91963306已动用14金腾油田170127已动用15高西油田1100127已动用16龙南油田94188已动用17新店油田195101已动用18哈尔温油田961未动用19萨西油田132未动用20新站油田2388895已动用21新肇油田290已动用22白音诺勒油田44已动用合计11359638870单位:万吨第三十四页,共二百四十页。榆树林油田也可以同其它拥有资源的油田合作开采全国主要油区低渗透油田储量数据表单位:万吨未来几年,政府对地面条件复杂的沙漠及浅海海滩石油资源,品位较低的低渗透、稠油资源,可能会适当降低增值税,并免征资源税,促进这类资源合理开发和利用。第三十五页,共二百四十页。导读战略问题确认战略问题二战略问题一战略问题三战略问题四公司资源分析公司能力分析备选行业研究战略扩张建议榆树林油田应选择什么样的扩张模式?第三十六页,共二百四十页。公司内部资源财务资源人力资源技术资源隐形资源物资资源厂房土地、生产设备、材料等各种专业和素质的管理者和生产者技术能力、科研成果等品牌形象,公司文化,员工忠诚度等营业利润、投资收益、银行授信额度判断公司如何进行战略扩张,首先应分析公司现有内部资源第三十七页,共二百四十页。利用度指资源被使用的程度;转移性指资源扩展、复制,使用于其他业务的可能程度;对企业资源的评价可以通过“利用度—转移性矩阵”来描述,活力资源及其周围的资源对企业的战略扩张起到支持作用这部分资源在企业内部没有被充分利用,又具有较好的转移性,说明存在着资源的浪费和不经济现象。这部分资源又是企业内部最具活力和有效性的资源,是企业进行其他业务活动时最有力的支持。利用度转移性低低中中高高闲置资源固化资源活力资源第三十八页,共二百四十页。54%员工认为公司人浮于事、工作任务不饱满,56%员工认为公司干部队伍不能满足公司将来发展,公司人力资源利用度低资料来源:企业文化部员工思想状况问卷调查员工对公司工作任务不饱满的看法员工对公司干部队伍能否满足公司将来发展的看法第三十九页,共二百四十页。非石油专业员工在公司比重小,但公司青年员工数量多,其学习能力强,公司人力资源转移性为中偏弱31-35岁14%36-40岁5%41-50岁7%51岁以上21%30岁以下53%员工年龄结构情况员工专业组成情况资源来源:纵横内部访谈第四十页,共二百四十页。人力资源对榆树林油田战略扩张支持度中等人才结构比较单一。公司缺乏法律、管理、营销等方面的专项人才,制约了公司长远发展。公司正式员工中,35岁以下为67%,年龄结构合理,员工具有进一步学习和提高的能力。活力资源高高利用度转移性低中低中高中等低内部资源支持公司战略扩张的强度人力资源第四十一页,共二百四十页。榆树林油田在特低渗透油田开采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技术研究成果具有很强的应用价值,其利用度高1993年-2000年技术研究成果累计获奖次数技术研究成果利用情况资料来源:纵横内部防谈单位:项第四十二页,共二百四十页。获奖成果数量应用方向《榆树林油田同步注水开发试验》等19油田开发《低频震荡技术在榆树林油田的应用与认识》等4采油工艺《外围油田抽油机井口工艺简化装置研制》1地面建设《榆树林油田注水系统清防垢工艺技术研究》等17采油技术技术研究成果针对性强,主要应用于特低渗透油田开发、地面建设、采油工艺和采油技术,无法转移到其他领域,其转移性低资料来源:纵横内部访谈1993年-2000年技术研究成果应用方向第四十三页,共二百四十页。技术资源对榆树林油田实施战略扩张支持不大公司技术资源针对性强,属固化资源,只能用于支持主业,扩大采油生产规模。技术资源高高转移性低中利用度低中高中等低内部资源支持公司战略扩张的强度第四十四页,共二百四十页。榆树林油田财务状况良好,资金大量闲置,其利用度低现金状况

自由现金流(万)49951.3现金满足投资比(倍)3.24偿债能力

资产负债率43.55%现金流动负债比311%(修正)现金债务比230%资金闲置公司现金回收能力强,自由现金流近5亿元,自有现金完全满足产能建设投资和存货投资。偿债能力高、融资空间大公司负债水平较低,其中有大庆方投资8亿和肇东方投资1.5,拟转为股权,无偿还压力。财务资源利用度低资源来源:2000年12月31日财务报表2000公司财务数据第四十五页,共二百四十页。与同行业公司相比,榆树林油田总资产盈利性和流动性较低,现有资产结构不利于提高总资产报酬率获利能力对比销售净利率总资产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经营能力对比资产结构对比与同业上市公司对比,榆树林油田固定资产规模过大,比重高,经营效率低,说明过多的资金沉淀在固定资产上,并未收到理想的投资报酬率。资料来源:各公司2000年财务报告辽河油田榆树林油田中原油气石油大明第四十六页,共二百四十页。公司财务资源变现能力强,转移性强2000年流动资产结构图2000年榆树林油田变现力指标名义修正流动比率0.44163.35速动比率0.43013.26现金比率0.34842.62公司流动资产结构中现金比例很高。流动负债中约9亿元的应付内部单位款,实属大庆方和肇东方的投资,无还款压力。将其剔除后得到修正的变现力指标,可见公司资产变现力很强。

第四十七页,共二百四十页。榆树林油田与同业企业相比,其资产偿债能力过剩,成本控制能力低流动性对比现金获取能力对比公司销售获取现金能力较高,但净现金流入量较低,说明相对同等资产规模和销售收入的公司,榆树林油田的成本支出大,成本控制能力低。销售现金净流量比资产现金比销售现金比数据来源:各公司2000年财务报告榆树林公司流动资产变现力强,偿债能力强;同时说明公司没有充分利用负债融资,流动资产大量闲置,影响资产盈利水平。第四十八页,共二百四十页。财务资源在“利用度-转移性矩阵”中属活力资源,对榆树林油田战略扩张支持作用很大公司现金充裕,财务状况良好,能,为公司多元化战略提供资金支持财务资源高高转移性低中利用度低中高中等低内部资源支持公司战略扩张的强度第四十九页,共二百四十页。榆树林油田物资资源主要应用于采油,其利用度偏高,转移性低资源来源:2001年9月1日财务报表物资资源利用度现值(万元)占物资资源比例开发井集输专用设施动力设施传导设施通讯设备供排水设施房屋油田内部输油管线11603136854.7360.32597.1103.7859.6894.37272.770.3%22.3%0.22%1.6%0.1%0.52%0.54%4.4%偏高偏高中中中中中偏高共计164973.3100%转移性低低偏低偏低中中中低第五十页,共二百四十页。物资资源在“利用度-转移性矩阵”中属于固化资源,对公司战略扩张支持度差物资资源高高转移性低中利用度低中公司主要设备利用度偏高,并全部用于采油,无法外采油业以外转移。公司的地理位置偏僻,使得土地、厂房等基础设施转移性差。

高中等低内部资源支持公司战略扩张的强度第五十一页,共二百四十页。榆树林油田隐形资源利用度中等,转移性中等“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得到公司员工普遍认可,但企业文化建设没有进一步发展,已落后于环境变化,同时公司内部存在一些国有企业的普遍弊病,阻碍公司的长期发展。公司作为大庆油田的子公司,可以利用“大庆油田”这个品牌走多元化战略,但公司依托“大庆油田”这个品牌有两个缺陷:1.品牌并不归公司所有,与大庆油田兄弟公司竞争中没有品牌优势。2.石油以外行业中,“大庆油田”品牌没有优势。员工忠诚度89%员工认为公司的发展与个人发展息息相关公司文化品牌资料来源:企业文化部员工思想状况问卷调查第五十二页,共二百四十页。隐形资源在“利用度-转移性矩阵”中属活力资源周边资源,对榆树林油田战略扩张支持度中等

活力资源高高转移性低中利用度低中

隐形资源高中等低内部资源支持公司战略扩张的强度公司作为大庆油田控股子公司,可以利用此隐形资源开拓大庆油田市场。第五十三页,共二百四十页。综合判断:财务资源对企业战略扩张支持度高,应充分利用;人力资源和隐形资源支持度中等,有利用潜力;物资资源和技术资源支持度低,无法直接利用高利用度低中隐形资源低中高转移性财务资源物资资源技术资源高中等低内部资源支持公司战略扩张的强度人力资源第五十四页,共二百四十页。导读战略问题确认战略问题二战略问题一战略问题三战略问题四公司资源分析公司能力分析备选行业研究扩张方向建议榆树林油田应选择什么样的扩张模式?第五十五页,共二百四十页。战略扩张是利用榆树林油田现有资源与能力进行延伸物资隐形财务技术人力核心业务研发能力能能能力力力生产销营理管利用研发经验和能力,进入新行业生产不同的产品为公司成长提供管理支持多元化业务利用现有品牌、分销渠道或客户资源,进入新市场,销售新产品利用剩余的生产能力,生产新产品或提供不同的服务通过资源和能力进行延伸,实现业务间对资源和能力的共享,分担成本费用,分散风险,增强企业整体竞争优势。第五十六页,共二百四十页。榆树林油田研发能力主要服务于采油生产,延伸性不强技术资源人力资源财务资源研发能力研究设备主要服务于采油业务技术人员专业技能集中于石油地质和开采领域研究工作集中于采油工程和油藏工程技术研发人员占公司员工总数3%每年科研经费约200万元,占公司收入0.25%延伸性不强第五十七页,共二百四十页。榆树林油田生产能力仅用于采油,延伸性不强物资资源人力资源生产能力主要设备只能用于采油,不具备延伸性采油专用工艺,延伸性不强属特低渗透油田,提高产量的潜力不大生产人员充足,积累的技术经验限于采油延伸性不强第五十八页,共二百四十页。榆树林油田营销能力还没有培育,但作为大庆油田控股子公司,容易开拓大庆油田潜在市场隐形资源人力资源营销能力没有营销部门没有营销队伍无自身专有品牌,但可以利用大庆油田的品牌作为大庆油田控股子公司,在大庆油田有营销关系网开拓大庆潜在市场第五十九页,共二百四十页。榆树林油田的规范化管理能力,可为发展扩张提供管理支持隐形资源人力资源管理能力公司制订了系统的管理制度,使管理规范化中层管理人员的素质高,进取心强领导层具有强烈的进取心和战略眼光员工的忠诚度高,危机意识强为战略扩张提供管理支持第六十页,共二百四十页。综合判断,榆树林油田可利用隐性资源、人力资源、财力资源进行战略扩张,开拓大庆油田潜在市场大庆油田其它下属单位由于体制原因,还未考虑技术产业化问题大庆油田潜在市场很大,需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来延长老油田稳产期基于上述情况,对于榆树林油田来说,开拓大庆潜在市场可以切入快、风险低大庆油田许多市场被大庆油田外的单位所占领第六十一页,共二百四十页。由于受到国家政策和股东的限制,榆树林油田不能进行勘探、钻井、炼化生产经营,但有机会为大庆油田提供设备、材料、软件,进行“技术产业化”供应价值链勘探钻井采油炼化…….设备材料软件设备材料软件设备材料软件设备材料软件产业价值链不能进入的领域可以进入的领域现业务领域第六十二页,共二百四十页。导读战略问题确认战略问题二战略问题一战略问题三战略问题四公司资源分析公司能力分析备选行业研究战略扩张建议榆树林油田应选择什么样的扩张模式?保险沥青精细化工天然气农产品加工生物技术第六十三页,共二百四十页。中国保险业自1979年恢复经营以来,以年均32%增长速度发展,远远高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平均增长速度,是世界上发展最快保险市场历史销售额(单位:亿人民币)年递增率=32%97年98年99年10401240139397年79096年6502000年1596主要驱动力:国内保险业务恢复晚、起点低第六十四页,共二百四十页。自1997年起,财产保险业务增长速度明显减缓,保费收入从财产保险业务为主,转向人身保险业务为主1997年1998年1999年财务保险业务增长率6.28%2.8%2.9%人身保险业务增长率85.44%24.21%15%人身保险增长主要驱动力1、银行存款利率下调,导致了人身保险保费收入大量增加;2、寿险业务中,投资型险种增加;3、老百姓收入水平的提高;4、人口规模的增大、人口老龄化;5、社会福利制度的改革。97至99年,不同保险业务增长对比第六十五页,共二百四十页。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带来了保险业发展也不平衡1997年保费收入前五位排名名次省份市场份额1广东8.32%2北京8.09%3江苏7.65%4山东7.12%5上海7.07%市场竞争集中度省(市)数量市场份额前五省二十一省后五省38.25%59.65%2.1%后五位为贵州、海南、青海、宁夏、西藏第六十六页,共二百四十页。同世界保险业相比,我国的保险深度和密度分别占世界排名的66位和78位2000年我国保险密度与世界平均水平对比中国世界平均水平6.6万15.4360单位:美元2000年我国保险深度与世界平均水平对比中国6.6万1.87单位:%保险密度:指按全国人口计算的人均保费额,它反映了一个国家国民的富裕程度,与国民生活水平成正比。保险深度:保费收入占本国当年GDP的比例。世界平均水平第六十七页,共二百四十页。国内保险市场离饱和甚远,为中国保险业提供了广阔潜在市场1999年资料表明:只有1/5的中国内地公民购买个人保险只有3%的劳动人口参加养老保险只有7%的公民及15%的工商机构购买财产保险财产保险的普及率不足5%大中企业的投保率不到50%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正在增强,老龄化人口已经达到7%以上第六十八页,共二百四十页。过去两年黑龙江省人均GDP进入全国前十名行列,但保险密度没有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其保险业将有发展潜力2000年黑龙江主要城市保险承保额265.91356.6224.1188.4345.3大庆哈尔滨齐齐哈尔佳木斯牡丹江单位:亿元2000年黑龙江主要城市保费单位:万元资料来源:《2000年城市统计年监》第六十九页,共二百四十页。黑龙江省险种少且不均衡,在日益成熟的保险市场消费者面前捉襟见肘中国人民保险公司黑龙江省分公司2000年财务业务结构运输工具险保费60%企业财产险保费33%货运险保费5%货运险保费2%目前全国各家保险公司经营的险种总计400多个,存在着发达地区险种多,欠发达地区险种少;大规模公司险种多,小规模公司险种少的失衡现象。第七十页,共二百四十页。中国保险业市场预测:2001年为1915亿人民币,至2005年为3126亿人民币单位:亿人民币年递增率=13%24572774312621712001年1915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市场预测按未来五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增长8%、保险深度按年增长0.1%计算未来五年东部和西部发展速度不同,随着中国西部开发,西部保险业的发展速度将明显地快于东部;但在总量上仍然以东部为主。第七十一页,共二百四十页。2001年4月我国保险公司共28家,多主体的市场格局已基本形成,但仍属于垄断型市场国内股份制保险公司开设时间晚,资本金、业务量均较小,在国有垄断竞争型市场格局下,发展方向有两个:一是争取上市,二是跟外资公司合资或让其参股国有独资公司4家有限责任公司6家股份制公司9家外资保险公司9家1997年市场情况中国人民保险公司34.7%中国人寿保险公司36%平安保险公司13.75%太平洋保险公司12.02%其余保险公司3.53%第七十二页,共二百四十页。保险行业与新兴行业相比,其盈利水平明显偏低营业收入利润97年43108营业收入利润98年48030营业收入利润99年56575营业收入利润2000年141465近几年中国平安保险公司营业收入和利润情况单位:万元平安保险公司的平均利润率仅为3.4%第七十三页,共二百四十页。中国加入WTO,将逐步开放国内保险市场资料来源:1999年11月15日中美入世协议地域限制业务范围咨询原则合资比例外国保险公司可在中国进行高风险项目的保险业务,2至3年内允许进入国内主要城市,5年取消所有地域限制。5年内逐步扩大外国保险商的业务范围,包括占保险费总额85%的集体、健康和退休金方面的保险业务。中国同意只在咨询原则的基础上发放保险营业牌照,在发牌数量上没有经济审查必要或资格限制。人寿保险方面,允许外商拥有50%的所有权;非人寿保险方面,将在2年内允许外国保险商扩大业务或拥有51%的所有权或建立独资附属机构;再保险方面,经同意即可完全开放(100%,没有限制)。第七十四页,共二百四十页。中国加入WTO,国外保险公司以合资或独资等形式进入中国保险市场,市场竞争将日益加剧目前已在中国营业和已取得营业许可证的外资和合资保险公司已达到27家,全球著名的保险公司已在华设立了200余家代表处99年,外资保险公司在中国的市场占有率为1.3%友邦公司中宏人寿金盛人寿太平洋安泰安联大众中保康联信诚人寿三星海上火险三井海上火险已进入国内外资保险公司第七十五页,共二百四十页。目前中国保险业已开始着手对现行的推销手段与方法进行变革,来迎接国外公司的挑战银行代理形成以银行为主的代理业务网络,以便充分利用银行结算业务量大、网点多、信息网络系统完善,客户广泛等优势。网上销售网上介绍保险产品,解答保险疑问,通过电子邮件向网民提供咨询服务,通过网络把意见及时反馈给保险公司,甚至可直接签下保单。保险代理人以营销业务员直接推销方式为主转变为以保险代理人间接推销为主,目前代理人的保费收入占保费总收入50%多。至2000年3月,经中国保监督会批准成立保险代理公司9家、保险经纪公司3家、保险公估公司5家。保险中介第七十六页,共二百四十页。首家电子商务保险网站已在中国出现,并对中国保险业产业积极影响国内首家电子商务保险网站,实现了网上投保,实时核保,实时认证,在线支付,最终将实现通过互联网进行投保、核保、理赔和给付。

美国独立保险人协会预测:未来十年内,商业保险业务的31%和个人保险业务的37%将通过全球互联网进行金融网络化关系到保险公司的未来竞争力和生存能力第七十七页,共二百四十页。企业也可以建立专属自保公司来增加保险市场供给主体专属自保公司是指由母公司设立的专门负责承保其母公司、集团公司或其他相联公司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并按商业方式运作,并与普通的保险公司和再保险公司有机地联系起来。大庆油田有比较好的建立专属自保公司的条件条件比较成熟办专属自保公司的行业或大型企业集团航空铁路航运邮电石化集团粮油系统第七十八页,共二百四十页。专属自保公司作为一项创新,被世界认为是一条更为合理、更为有效分散现代商业风险的途径专属自保公司产生于十九世纪中期,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得到较迅速的发展,时至今日已成为世界保险市场上一支十分重要的力量。目前全球的专属自保公司的数量超过4000家,专属自保的保费总收入1995年达到155亿美元,占全球非寿险保费收入的5%。500家最大公司中90%有自保公司美国200家最大公司中80%有自保公司英国50家最大公司中90%有自保公司瑞典第七十九页,共二百四十页。我国香港特区已有两家专属保险公司香港特区政府十分重视专属自保业的发展,希望香港能够成为亚洲地区的专属自保中心,并于1997年修订了《保险公司条例》,为专属自保公司的设立和经营提供了一系列在监管方面的宽松和优惠1999.6.102000.12.5日本伊藤忠商事株式会社附属公司:GTInsurance(H.K.)Co.,Limited成为香港第一家专属自保保险公司。中国海洋石油集团公司所属公司:中海石油保险有限公司成为香港第二家专属自保保险公司。第八十页,共二百四十页。专属自保公司特点首先,母公司作为被保险人通常比一般保险人更为了解和熟悉自身风险损失状况;母公司向其自保公司投保,可以纠正错误信息传递;其次,专属自保公司可以直接参与成本较低的再保险市场,为其财务风险管理提供更多的选择,进一步降低其净保险成本。第三,自保公司可以向其母公司提供不断变化的、符合特定投保需求的和承保范围较宽的保险服务。第四,专属自保公司可以通过损失控制安全指引及风险分散等方法,取得较挂的风险管理效率。第五,专属自保公司能提高资金流通的效率。第八十一页,共二百四十页。结论:榆树林油田可以考虑进入保险市场,成立专属自保公司:;国家对专属自保公司没有政策优惠;榆树林油田缺乏保险行业的经验和人才;欠缺充分运用保险资金的能力。维持地位选择细分市场大力投入减少投资选择细分市场专门化集中于竞争对手盈利业务,或放弃专门化,谋求小块市场份额尽量扩大投资,谋求主导地位市场细分以追求主导地位专门化,采取购并策略低高业务实力低高产业吸引力中中进入壁垒:大庆油田公司有办专属自保公司的条件,并有成立专属自保公司的打算;2000年大庆市承保费为266亿,保费为5.3亿,主要收入来自大庆油田。进入机会:第八十二页,共二百四十页。榆树林油田进入保险市场可学习中国海洋石油集团公司做法,在香港设立专属自保公司2000年12月5日,中国海洋石油集团公司附属公司中海石油保险有限公司在香港设立。中海石油选择在香港成立专属自保保险公司的目的,是符合其集团保险的需求,以便能通过该专属自保保险公司,加强风险管理及进入国际再保险市场。中海石油保险有限公司在香港的管理将由一家国际保险经纪及顾问集团治安亚洲集团属下的AonRiskServicesHongKongLimited负责。第八十三页,共二百四十页。榆树林油田进入保险市场的战略目标及建议策略说服大庆油田委托榆树林建立专属自保公司选择政策优惠的城市或地区成立参控股子公司委托专业机构负责公司的运作进入策略战略目标一至两年时间成为公司第二层面业务。第八十四页,共二百四十页。导读战略问题确认战略问题二战略问题一战略问题三战略问题四公司资源分析公司能力分析备选行业研究战略扩张建议榆树林油田应选择什么样的扩张模式?保险沥青精细化工天然气农产品加工生物技术第八十五页,共二百四十页。过去三年国内沥青产量呈现稳定增长的势头,以3%速度增加资料来源:中石化年鉴11.6万历史沥青生产量(单位:万吨)年递增率=3%99年00年4017.9万42098年396主要驱动力1、国家加强对公路等基础设施的投入;2、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3、国家加大对城市建设投入。第八十六页,共二百四十页。国内沥青需求:2000年我国沥青消费是528万吨,其中重交沥青需求量为280万吨,占整个市场的53%70号沥青90号沥青50-110号沥青60%32%8%2000年重交沥青消费量为280万吨,其中70号沥青占的比重较大,消费量约为168万吨,90号沥青消费量约为132万吨,其它号的沥青消费量为23万吨第八十七页,共二百四十页。国内高质量沥青供应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大量依靠进口,并呈逐渐扩大趋势进口高质量沥青主要用于我国一部分高等级公路建设7687147185010020030097年98年99年2000年单位:万吨1997年至2000年我国进口沥青情况2000年国内外沥青厂家市场份额比较年均增速=35.4%第八十八页,共二百四十页。沥青生产原材料:渣油供应相对紧张,考虑不确定因素存在,只能保障国内生产重交沥青200-210万吨进口适合生产重交沥青的中东原油250万吨生产重交沥青50万吨左右渤海原油150万吨生产重交沥青80万吨左右辽河原油和新疆原油生产重交沥青70万吨左右奥里油生产重交沥青35万吨左右第八十九页,共二百四十页。行业盈利性:沥青行业毛利润率大约为22%业务收入营业成本兰州三星石化公司97年财务数据15285.55万11617.74万业务收入营业成本西北永新化工公司2000年财务数据65.57万48.84万业务收入营业成本新疆独山子天利公司2001年上半年财务数据3933.65万3237.94万毛利润率=24%毛利润率=25.5%毛利润率=17.7%第九十页,共二百四十页。集中度分析:前十家厂家(地方)占全国沥青生产总量的76%,属寡头垄断行业辽河80盘锦50秦皇岛30齐鲁石化40广源发70滨州50泰州20江阴30镇海60广州10茂名30兰炼30克炼30独山子10其他沥青厂80生产能力(万吨)地点或厂家共计620国内厂家低档沥青生产能力已供大于求行业竞争集中度厂家数量沥青生产量前三名四名至十名其它34%42%24%第九十一页,共二百四十页。主要商家情况:道路沥青厂家有35家,基本上附属于国内三大石油公司和燃料油公司以陆上原油为主,如辽河原油、新疆原油和少量的进口原油中国石化集团公司(SINOPEC)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CNPC)中国海洋石油公司中国燃料油公司其它道路沥青厂有9家主要以进口原油、胜利原油和新疆原油为主道路沥青厂有9家道路沥青厂有4家道路沥青厂有3家道路沥青厂有10多家(生产能力超过10万吨以上只有2家)以渤海湾原油为主主要以奥里油为主生产原料来源所属厂家公司名称第九十二页,共二百四十页。沥青市场客户群:沥青市场将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东北、华北地区西北地区华东六省一市华南地区西南、中南地区需求品种未来五年需求特征客户群沥青消费量最大70%重交、15%改性沥青、15%普通道路沥青50%重交、10%改性沥青、40%普通道路沥青80%重交、20%改性沥青70%重交、20%改性沥青、10%普通道路沥青60%重交、10%改性沥青、30%普通道路沥青沥青消费稳步增长沥青消费增长速度最快沥青消费量将明显下降沥青消费数量有限第九十三页,共二百四十页。公路市场预测:未来五年沥青需求量将达到350万吨/年未来五年,我国平均每年新建公路18700公里,其中新建高速公路近10350公里,二级公路近7450km五年公路建设共需沥青1755万吨,平均每年需沥青351万吨,其中对重交沥青的需求为250~280万吨左右,其余的为普通道路沥青。高速公路为349万吨(按75%沥青路面计算,450t/km),高速公路五年一维修,需沥青98.8万吨(按75%沥青路面计算,114t/km)二级公路需沥青480kt(按75%沥青路面计算,86.4t/km)三级公路需沥青3.315kt(按75%沥青路面计算,26t/km),已建成的三级以下的公路五年维修一次计算,则为9.27Mt(按50%沥青路面计算,14t/km)第九十四页,共二百四十页。市政建设市场预测:未来五年沥青需求量将达到135万吨/年2005年,我国城市数量将由1999年底的666个增加到750个;同时小城镇数量将明显增加。1998年底全国城市道路面积为1.64×109m2,城市道路面积通常以10%增长率递增。由此可见2005年我国城市道路面积为2.60×109m2左右,对沥青需求是逐年增加。预计市政建设每年对沥青的需求(包括新建和维修)为130~140万吨,其中重交沥青的需求将占60%左右,为70~80万吨之间。第九十五页,共二百四十页。建筑防水市场预测:未来五年沥青需求量将达到35-50万吨/年1999年起,国内对高分子防水材料和改性沥青卷材需求增加,使得普通建筑沥青防水材料的需求呈大幅下降趋势。我国建筑沥青标准几十年未变,已不符合国家经济发展需要,也不符合建筑防水行业发展需要,使得该行业对建筑沥青的需求逐年回落。预计到2005年普通卷材的生产量将比1999年减少50%左右,而改性沥青的卷材产量将比1999年增加100%。预计今后五年里建筑沥青的需求将在35~50万吨之间。第九十六页,共二百四十页。机场修建预测:未来五年对改性沥青需求量将达到1-2万吨/年,需求将逐渐增大“十五”期间,我国将对14多个机场进行扩建和改造,水泥机场跑道将改为沥青跑道,并且全部是改性沥青。为了加快西部地区旅游资源的开发,今年进行改扩建的有成都、昆明、中川、敦煌、乌鲁木齐五个机场。按照每个机场改扩建需改性沥青2000-4000吨计算,粗略预测每年需用改性沥青为1-2万吨。第九十七页,共二百四十页。国内沥青总需求预测:未来五年内国内沥青市场需求将保持在500-550万吨预测数据不包括其它沥青和特种沥青的需求,如加上这些沥青则全国每年需要沥青达5.5Mt左右100%=500-550万吨重交沥青道路沥青建筑沥青改性沥青320-350万吨110-130万吨35-50万吨40-50万吨沥青总需求9%9%24%58%第九十八页,共二百四十页。沥青价格预测:未来五年国内沥青将随原油价格攀升而上涨2000年3月沥青价格国产重交沥青1350-1450元/吨国产普通道路沥青1300-1450元/吨国产建筑沥青1400元/吨进口新加坡170-190美元/吨进口日本145-160美元/吨进口韩国145-160美元/吨进口伊朗135-150美元/吨进口台湾135-155美元/吨进口泰国145-160美元/吨国内沥青价格的走势与国际原油价格走势是同步的。预计今后五年里国际原油价格将持续盘升,在25~40美元/桶之间上下浮动,届时国内重交沥青的价格将在1700~2000元/t之间,普通道路沥青的价位将在1700~1900元/t之间。第九十九页,共二百四十页。未来竞争预测:普通沥青层面上势必出现价格战,在改性沥青和高速公路面层用沥青将获得较高的利润未来的沥青市场将是“基础沥青+科技含量+服务”

国内生产能力国内需求620万吨500-550万吨目前政府下令关停小炼油厂,使得一部分小炼油厂转向国家不控制的沥青生产。“十五”期间我国普通沥青市场仍将保持供大于求局面第一百页,共二百四十页。结论:榆树林油田暂时不要考虑进入沥青市场沥青企业属石油工业下游企业,大股东会干预投资;原材料紧张,其价格将不断上升;国内沥青厂家生产能力过剩,普通沥青将出现价格战。维持地位选择细分市场大力投入减少投资选择细分市场专门化集中于竞争对手盈利业务,或放弃专门化,谋求小块市场份额尽量扩大投资,谋求主导地位市场细分以追求主导地位专门化,采取购并策略低高业务实力低高产业吸引力中中进入壁垒:西部大开发将推动沥青市场的发展;市场对新技术沥青需求越来越大;厂家营销能力和产品质量存在不足。进入机会:第一百零一页,共二百四十页。导读战略问题确认战略问题二战略问题一战略问题三战略问题四公司资源分析公司能力分析备选行业研究战略扩张建议榆树林油田应选择什么样的扩张模式?保险沥青精细化工天然气农产品加工生物技术第一百零二页,共二百四十页。我国精细化工行业经过近五十年发展,产业结构不断优化,部分产品已基本满足国内需求我国开始发展精细化工工业,产品品种很少,技术落后,精细化率不足5%。产品品种增加,精细化率上升到23%。精细化工被列为我国化学工业发展的三大战略重点之一。产品和产业水平上飞速发展,精细化率达到29.8%。染料产量跃居世界第一位,农药产量跃居世界第二位。年产值1800亿元,精细化率达到35%,整个行业呈现结构性矛盾:低档产品过剩,高能耗、高污染、粗加工企业较多;市场急需大量高档产品。从导入期进入发展期,精细化率将达到55-60%,高技术、高品质新型精细化工产品所占比重将大大提高。精细化工年产值预计未来十年将以年平均10%速度增长。1950--19751976--19901991--199920002001----2010历史现状未来第一百零三页,共二百四十页。过去五年国内精细化工总产值以6.5%速度递增14361486167216781837050010001500200095969798991995年至1999年我国精细化工行业总产值单位:亿元年递增率=6.5%资料来源:《中国化学工业年鉴2000/2001》第一百零四页,共二百四十页。精细化工技术升级速度不断加快国际跨国公司开始在亚太地区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中国大举开拓精细化工市场,加快了先进技术的输入。精细化工科技费用投入占化工行业总投入的4%,且有稳步提高的趋势。我国依托有关科研院所和领先企业,建立了10多个新领域精细化工技术开发和应用中心,并从国外引进了一大批有关精细化工的先进技术。技术水平逐渐提高第一百零五页,共二百四十页。精细化工产品品种也越来越多厂家名称1998年品种数1999年品种数1999年较1998年品种增加(%)广州化学试剂厂5415674.8上海化学试剂有限公司3273589.5西安化学试剂厂20422912.3天津化学试剂二厂16519618.8重庆化学试剂厂17324843.4南京化学试剂厂629654.8济南试剂厂

14130828.6全国主要化学试剂生产厂家产品发展情况表资料来源:《中国化学工业年鉴2000/2001》第一百零六页,共二百四十页。由于技术进步和替代产品快速出现,国内精细化工产品价格呈现逐年略微下降趋势,但总体表现出一种平稳发展态势1990-1998年我国化工产品出厂价格指数92.995.5103.4126.2115.4108.3102.7102.4101.6020406080100120140909192939495969798资料来源:《1999年中国统计年鉴》第一百零七页,共二百四十页。产品附加值高、技术发展快、开发费用高,使得精细化工行业技术垄断性强

专利技术技术更新速度、科研投入产品种类多样化产品质量原材料成本生产规模全面的营销渠道售后客户信息反馈战略合作关系客户信任企业财力支撑••••••专利技术、技术更新速度以及多样化产品品种是精细化工行业成功关键因素第一百零八页,共二百四十页。同国际上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当前精细化工行业产品种类少、精细化率低、技术水平落后,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大约在15至20年项目名称国际先进水平我国水平精细化工产品品种10万多种2万多种农药原药品种500多种170多种饲料添加剂280种100种造纸化学品4500个牌号200个牌号食品添加剂4000种1135种低档产品占整个行业总量60%以上有机颜料商品数超过2000不到200商品数与化学结构数之比18:12.8:1资料来源:《中国化学工业年鉴2000/2001》国内、国际精细化工部分指标比较表95%58%63%65%35%0%10%20%30%40%50%60%70%80%90%100%瑞士美国德国日本中国我国与世界主要精细化工强国精细化率比较精细化率是精细化工产品产值率的简称,指精细化工产品产值占化工总产值的百分率。第一百零九页,共二百四十页。在世界化学工业产值中,美国占据了四分之一的份额,日本及欧洲国家占据超过40%的份额,我国仅占大约4%的份额0.30.2590.0520.0730.0340.0350.1170.04200.050.10.150.20.25美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英国日本中国1999年主要国家化学工业所占比例单位:百分比第一百一十页,共二百四十页。加入WTO,短期内对我国精细化工企业形成冲击,长期有利提高我国精细化工行业的综合竞争能力加快发达国家向中国转让技术或投资,发展我国市场短缺的新型精细化工产品;降低了高价进口原材料的价格;有利于我国充分利用国外资金;有利于增加我国直接学习国际先进管理经验的机会。机会中国市场门槛大大降低,国外质优价廉的精细化工产品大量涌入;我国精细化工生产企业的盈利空间进一步下降,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威胁第一百一十一页,共二百四十页。面对WTO挑战,我国政府加大对精细化工行业扶持染料新品种新型涂料新型信息化学品新型精细无机化工产品新型生物化工产品饲料添加剂、食品添加剂水处理化学品油田化学品电子化学品、造纸化学品、皮革化学品胶粘剂我国化学工业“十五”规划中将新领域精细化工作为我国化学工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发展对象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联合发布的《当前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产品和技术目录(2000年修订)》中将精细化工列为未来重点鼓励发展行业第一百一十二页,共二百四十页。目前我国精细化工行业逐步由传统精细化工向新领域精细化工转化传统精细化工较早的医药、染料、农药、涂料、化学试剂、粘结剂、感光材料、合成材料助剂、催化剂、化妆品、日用洗涤剂、香精香料、油品添加剂••••••新领域精细化工食品添加剂、饲料添加剂、工业用表面活性剂、造纸化学品、皮革化学品、水处理化学品、油田化学品、高档溶剂、生物技术、农副产品精细化利用••••••第一百一十三页,共二百四十页。新领域精细化工发展迅猛,远远高于我国工业年平均11.8%的增涨速度资料来源:《中国化学工业年鉴2000/2001》10.911.112.313.720.528.753.10102030405060合成橡胶化学试剂功能高分子添加剂热固树脂合成纤维信息化学品平均增速=21.5%1999年我国部分精细化工子行业产值增长情况单位:%第一百一十四页,共二百四十页。未来十年我国精细化工市场产值预测2001~2010年我国精细化工年产值预测未来十年,我国精细化工行业将由导入期转入成长期,市场成长速度将呈现快速增长趋势,技术含量和更新周期将不断缩短,精细化工产品种类,尤其是技术密集产品比重将大幅上升。新领域精细化工的增长速度将远远高于行业的平均增速。448033662782229919000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40004500500020012003200520072010单位:亿元=100%新领域精细化工占80%传统精细化工占20%年均增速=10%50%50%资料来源:《热点精细化工产品生产建设现状市场分析及发展建议》第一百一十五页,共二百四十页。结论:榆树林油田可以考虑进入新领域精细化工市场,参控股精细化工企业维持地位选择细分市场大力投入减少投资选择细分市场专门化集中于竞争对手盈利业务,或放弃专门化,谋求小块市场份额尽量扩大投资,谋求主导地位市场细分以追求主导地位专门化,采取购并策略低高业务实力低高产业吸引力中中精细化工属技术垄断性行业;技术发展速度快,开发费用高。进入壁垒:大庆地区为我国重要石化基地;大庆地区精细化工潜在市场很大;榆树林油田比较熟悉精细化工市场,市场开拓容易,进入风险小。进入机会:第一百一十六页,共二百四十页。榆树林油田进入新领域精细化工市场的战略目标及建议策略优选国内一家新领域精细化工企业进行控股、参股树立品牌实施策略战略目标一至两年时间成为公司第二层面业务扩大生产规模、集中生产高品质的新领域精细化工产品第一百一十七页,共二百四十页。精细化工行业具体项目---白油业务分析集中度分析价格分析需求分析技术分析战略建议白油业务精细化工….….第一百一十八页,共二百四十页。白油市场供应:过去十年国内白油供应量以10%递增历史生产量(单位:吨)年递增率=10%90年92年94年96年98年4.7万6.6万7.9万9.5万11.6万88年3.5万主要驱动力1、老百姓加大对化妆品数量和品种的使用,从而化妆品白油需求快速增加;2、人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食品工业、医药工业也得到快速发展,对食品、医药白油需求加速增加;3、全球经济一体化,我国在化纤和轻纺工业具有很强的竞争优势,从而加大对工业白油的需求。第一百一十九页,共二百四十页。国内白油需求预测:2001年为9万吨,至2005年为13万吨未来国内白油消费预测(单位:万吨)11.6万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1011122001年9预测假设1、根据过去十年我国白油主要厂家生产量;2、根据过去几年我国白油出口量为国内生产总量的50%;3、我国进口白油主要是化妆品白油,其量约占国内白油需求量10%。13化妆品级白油70%工业白油20%食品白油8%医药白油2%=100%年均增速=11%第一百二十页,共二百四十页。国内白油市场容量预测:2001年为3.6亿人民币,至2005年为5.2亿人民币未来国内白油市场容量预测(单位:人民币)11.6万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4亿4.4亿4.8亿2001年3.6亿预测假设1、根据国内白油市场预测需求量;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