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小升初语文考试复习知识点大全
2022小升初语文考试必考句子知识与35个知识点归纳
•小升初语文考试必考句子知识
(-)某句话在句子中的作用:
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记叙文、小说),埋下伏笔(记叙文、
小说),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作铺垫;总领下文
文中:承上启下(过渡);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文末:点明中心(记叙文、小说);深化主题(记叙文、小说);照应
开头(议论文、记叙文、小说)
(二)修辞手法的作用:
Q)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
比喻、拟人:生动形象;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
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
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三)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
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
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为该词准确地说
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
变成……,与事实不符。
(四)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不能。因为(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
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3)这些
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五)段意的归纳
记叙文: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
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说明文: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
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
议论文: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的观点怎样
格式:用什么论证辘证明了(论证了)+论点
(六)复句关系和常用关联词语:
并列:既……又……;一边……一边……;不是……而是……
承接:便;就;于是
递进:不但……而且……;并且;甚至;更;何况等
选择:不是……就是……;或者……或者……;要么……要么……;
是……还是……;与其……不如……;宁可……也不……
转折:虽然……但是……;尽管……却……;然而;却;只是;不过等
因果:因为……所以……;既然……就……之所以……是因为……
假设:如果……那么……;即使(哪怕)……也......
条件:只有……才……;只要……就……
•小升初语文常考35个知识点归纳
一、两种语言类型:口语、书面语。
二、三种人称: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
三、三种感情色彩:褒义、贬义、中性。
四、四种文学体裁:小说、诗歌、戏剧、散文。
五、句子的四种用途:陈述句、问句、祈使句、感叹句
六、六种病句类型:
1成分残缺;
2搭配不当;
3关联词语使用不恰当;
4前后矛盾;
5语序不当;
6误用滥用虚词(介词)
七、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
八、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
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
九、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
问、反问、反复、互文、对比、借代、反语、双关
十、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
结果
十一、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补叙
十二、叙述方式:概括叙述、细节描写
十三、记叙线索:实物、人物、思想感情变化、时间、地点
变换、中心事件(找线索的方法:标题、反复出现的某个词语或某
个事物、抒情议论句)
十四、描写角度:正面描写、反面描写
十五、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
十六、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
十七、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十八、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
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移步换景
十九、景物描写的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推动情
节发展、表现人物的品质、衬托中心思想
二十、抒情方式: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借景抒情)
二十一、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逻辑顺
序六种形式:1一般一个别2现象一本质3原因一结果4概
括一具体5部分一整体6主要一次要
二十二、说明语言:平实、生动
二十三、说明文类型:事理说明文、事物说明文
二十四、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
定义、分类别、作诠释、摹状貌、引用、列图表
二十五、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二十六、论据: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二十七、论证方法:举例(或事实)论证、道理论证(有时也称
引用论证)、对比(或正反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引用论证。
二十八、论证方式:立论、驳论(可反驳论点、论据、论证)
二十九、议论文结构: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
决问题(结论)
三十、结构形式:总分总、总分、分总(分的部分常有并列式、
递进式)
三十一、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三十二、小说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具体环境
三十三、引号的作用:1表引用2表讽刺或否定3表特定
称谓4表强调或着重指出5特殊含义
三十四、破折号用法:1表注释2表插说3表声音中断、
延续4表话题转换5表意思递进
三十五、省略号的六种用法:1表内容省略2表语言断续3
表话未说完4表心情矛盾5表思维跳跃6表思索正在进行
•小升初语文答题技巧
一、要点概括类
1.摘引文中原句作为答案。
2.选取文中重要词语语句组合成答案
3.划分相关内容层次,一般有几个层次就有几个要点
二、感想启迪类
1.抓住文段的中心,理解文段的含义,联系中心作答
2.联系自己或社会实际情况,引发感悟
3.遣词造句,讲究三美:运用古诗文、名言警句7恰当运用对
比比喻排比等修辞;运用成I豆。
4.偷梁换柱法:把作者在该文章中的体验、观点用自己的话
重新演绎一遍。
三、词句品味类
1-词语品味:
A了解词性感情色彩,揣摩词语所表达的喜怒哀乐。
B.分析修辞,体会词语的形象含蓄
2.句子品味:
A.看句子是否富有哲理:如果富有哲理,可以从它带给你的
启迪去体会。
B.看句式结构(句式不同,表达的效果也不同):陈述句语气平
稳,不温不火;疑问句能吸引读者好奇心,能制造悬念;反问句能加
强语气;感叹句能抒发强烈的感篙排比句层层深入,显得气势磅
礴;
C.从修辞的角度分析:比喻使意思浅显易懂,具体形象;夸张
能突出事物的特征;拟人能使事物生动形象;对比给人鲜明印象;反
语显得幽默风趣,讽刺意味强烈。
★答题方式:我认为……美在……它表现了…•…
句子在文中常见的几种作用:1、为下文写作铺垫(打基础、
作伏笔)2、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3、为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
情4、衬托(正衬、反衬)5、(首尾呼应),总结全文6、(照应开
头),深化或提示主题7、(设置悬念),总领下文或领起下文8、
起强调作用,进一步突出9、(画龙点睛),点明中心10、开门见
山,点题11、总领上文
四、句子仿写类
一审修辞,二看句式,三析句间关系,四品语体色彩,五考
虑要保留的词语和要替换的词语。修辞、句式、句间关系、语体
色彩弄明白了,再仿写也就不难了。在没有答题思路的情况下,
要考虑和例句关键词语相对、相同的词语,
例如:"没有蓝天的开阔,可以有白云的悠闲"这句子的仿
写。我们通过审题可以知道:1.要保留"没有……,可以有……"
2.可以考虑用"大地、高山、海洋”等来替换蓝天。3彳导出答
案"没有海洋的辽阔,可以有河流的彭湃;没有河流的奔腾汹涌,
可以有小溪的清澈;没有高山的险峻,可以有土丘的秀气;没有高楼
大厦的明亮,可以有草屋的温馨”等等。
五、语言准确类
L词好在哪里?
★答题方式:用了"词,生动地(准确地)说明了……事物
的……特征,能够激发读者的兴趣(符合实际情况,具有科学性)。
2.文中加点的词语能否删去:这样的题目分四步:
1:判断,一般是不能删
2:解释这个词语在这句话中的含义,在程度.状态.性质.范围等
方面加以限制.
3.比较:即比较删掉这个词语与没有删掉以前的区别,一定要
结合具体的句子进行分析,意思变为与实际不符,不符
合原意等
4结尾一定要有这样的句子: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严密性
准确性与科学性。
★答题方式:不能,删掉了"词,句子的意思就变成了……,
显得绝对化;用了"一"词,准确地说明了……,符合实际情况,
留有余地,具有科学性,体现了语言的准确严密。
六、文段结构类
(一)要求理解文章重要环节并且明了其在全文中的作用类解
题模式
1.看句子或段落在文中的位置,选择它在文中的作用类别
如果用在文章的开头,主要是:引起下文,总领全文,引出
悬念,开门见山、点题、埋伏笔等
如果用在文章的'中间,主要是:承上启下,总结上文,引出
下文等
如果用在文章的结尾,主要是:总结全文,照应开头(题目),
深化文章的主旨,画龙点睛等。
2.概括段意
★答题方式:段意+作用
(二)段落能否删掉或者段落能否调换类的解题模式
1.判断能否删掉或调换(一般不行)
2.判断这些文段之间的顺序关系:并列关系、层进关系、总分
关系、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答题方式:不能调换(删掉),原文采用由……到……的顺序介
绍事物,调换(删掉)后不合逻辑。
七、修辞手法作用类
1比喻:比喻就是“打比方"。即抓住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的
相似点,用一事物来喻另一事物。
作用:比喻的作用主要是: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
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用在记叙、说明、描写中,能使事物生
动、形象、具体,给人以鲜明的印象;用在议论文中,能使抽象道
理变得具体,使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最常用的还是生动形
象。
2借代:借代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述的人或事物,而用与其相关
的事物来代替。
作用:能起到突出形象,使之具体、生动的效果。
3夸张:夸张指为追求某种表达效果,对原有事物进行合乎情
理的着意扩大或缩小。
作用:烘托气氛,增强联想,给人启示。可以引起丰富的想
象,更好地突出事物的特征,引起读者的强烈
八、说明方法作用类
1.举例子:使文章更具体、更有说服力,更好的说明了事物的
特征
2.下定义:完整、科学、准确的揭示了事物的本质特点,使之
与其他事物区别开
3.列数字:更科学、准确、具体的说明了……的……特点。(《死
海不死》关于死海含盐量的一系列数字科学准确地说明了死海含
盐量高,浮力大的原因及特征。)
4.打比方:形象生动的说明了……事物特征。(《中国石拱桥》
"石拱桥的形状就像虹"形象生动地说明了石拱桥的形状特征。)
5.分类别:条理清楚地说明了……(《向沙漠进军》沙漠危害人
类的两种方式:游击战、阵地战)
6.作比较:使被说明的事物特点突出。(答题要结合内容)突出
了……(寻找比较点)
7.列图表:直观形象的写出了……
8.作诠释:对事物的某些特征作一番的解释
9.摹状貌:(类似于描写)比较生动形象
10.作引用:更有说服力的说明了……
★答题方式:这一句(段)采用了……的说明方法,说明了……
事物的……特点,起到……的作用。
九、论证手法及其作用类类
1.举例论证:运用具体事例,真实可信,更有说服力,有力的
论证论点。
2.道理论证:引用名言,具有权威性,有力的论证论点
3.比喻论证:道理讲得通俗易懂,语言生动形象,容易被人接
受。有力的论证论点
4.对比论证:正确错误分明,是非曲直明确,给人印象深刻。
有力的论证论点(答题要结合内容)
注意:答论证方法的作用时,先从内容上考虑,再从论证角
度考虑,有力的论证论点一句必不可少。找论证方法时,按比喻
论证,对比论证,举例论证,道理论证的顺序就可以万无一失。
★答题方式:这一段(一句)运用了.…论证方法,论证了……(论
点),显得……(好处)。
十、表达方式作用类
常见的表达方式如:记叙、描写、议论、说明、抒情
2022六年级语文知识点梳理
一、拼音:
1.声母、韵母、整体认读、字母。
声母:bpmfdtnlgkhjqxzhchshrzcsyw
韵母:aoeiuuaieiuiaoouiuieveeraneninunu
nangengingong
整体认读音节:zhichishirizicisiyiwuyuyeyueyuan
yinyunying
2.标调规则:看见a母别放过,没有a母找。、eoi、u并列
标在后。
3.U上两点省略的规则。(遇到jqx,摘掉乌纱帽)
二、词语:
1.成语、歇后语。
2.量词和"的、地、得"的用法。能够准确填出数词与名词之
间所适合的量词的、地、得用法:①词前面的修饰成分,用"的"
字衔接,作名词的定语;②动词前面的修饰成分,用"地"字衔接,
作动词的状语;③动词或形容词后面的补充、说明成分,用"得"
字连接,作动词或形容词的补语。"地"后面跟动词,比如大声
地唱;"的"后面跟名词,比如我的钢笔;"得"后面跟形容词,比
如跑得快。
3.近义词、反义词的词语归类。能够熟练填出词语的近义词、
反义词。4.词语的仿写。仿照所给例子,能写出相同形式的词语。
如:AABB式(高高兴兴)、ABB式(绿油油)、ABCC式(神采奕奕)、
AABC式(津津有味)、ABAB式(商量商量)5.常用的八种关联词。
关联句分为8种类型:
1.并列关系。各分句间的关系是平行并列的,如:"这衣裳既
漂亮,又大方。"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又……又……、既……又•…・.、一边……一
边....那么....那么....是.....也是...、不是...而是...等。
2.承接关系。各分句表示连续发生的事情或动作,分句有先后
顺序,如:"看了他的示范动作后,我就照着样子做。
用的关联I司I口有.・・・・♦♦接着...>...就...」、......
又……等。
3.递进关系。分句间是进一层的关系,如:"海底不但景色奇
异,而且物产丰富。"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不但……而且……、不仅……还……。
4.选择关系。各分句列出几种情况,表示从中选出一种,如:
"我们下课不是跳橡皮筋,就是踢踵子。"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不是……就是……、或者……或者……、
是……还是……、要么……要么……、宁可……也不……、与其……不
如……等。
5.转折关系。后一个分句与前一个分句的意思相反或相对,或
部分相反。如:"虽然天气已晚,但是老师仍在灯下伏案工作。"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虽然……但是……、尽管……可是........
然而.........却……等。
6.因果关系。分句间是原因和结果的关系,如:"因为这本书
写得太精彩了,所以大家都喜欢看。"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因为……所以……、既然……就……、之所
以……是因为……等。
7.假设关系。一个分句表示假设的情况,另一个分句表示假设
实现后的结果。如:"如果明天下雨,运动会就不举行了。"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如果……就……、即使……也……等。
8.条件关系。一个分句说明条件,另一个分句表示在这一个条
件下产生的结果,如:"只要我们努力,成绩就会不断地提高。"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只要……就……、无论(不管、不论)……也
(都)……、只有……才……、凡是……都……、除非……才……等。
六年级谓二)
三、汉字:
1.基本笔画、笔顺规则、偏旁部首、间架结构。
2.查字典:能够熟练地运用音序查字法和部首查字法。
3.同音字、多音字和形近字。(能够准确认识小学生阶段所要
求掌握的生字词,以及多音字的各个注音和组词,以及形近字的
辨别。)
四、句子:
L扩句、缩句、整理句子顺序。
2.句子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常用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
反问、设问、反复、排比、夸张、对比。能准确说出句子中所运
用的修辞手法,并简要说出其作用。)
3.四种句式的互换:a陈述句、把字句、被字句;b肯定句与否
定句;c陈述句与反问句;d直接叙述与间接叙述的互换。
4.八种病句的类型。a成份残缺;b词序颠倒;c用词不当;d前后
矛盾;e搭配不当;f意思重复;g分类不当;h指代不明。5.格言、经
典诗句以及小升初必备古诗80首的背诵及默写。
五、标点:
11种标点符号:句号、逗号、问号、叹号、冒号、引号、顿
号、书名号、省略号、破折号、分号。(能正确填出句子中所缺少
的标点符号,并能够说出省略号、破折号在句中的作用)
六、阅读:
1.朗读、默读和背诵。
2.联系上下文理解文中词语的意思。
3.分辨实写与联想的语句。了解联想与比喻的异同点。
4.概括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
5.体会文章详略的方法及作用。
6.体会文章的表达方式:叙述、描写、说明、抒情、议论。
7.人物描写的外貌描写中的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
神态描写、心理描写五种描写方法。
七、写作:
(一)应用文请假条(借条、收条和领条)、日记、留言条、通
知、启事、信件(书信、感谢信)、写板报稿、(二)大作文。
1.侧重叙事的记叙文。
①六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情起因、经过、结果。
②记叙的顺叙:顺叙、倒叙、插叙、补叙、记叙五种。顺叙:
事情发展顺序、时间顺序、地点转换。
2.侧重记人的记叙文。
①选择自己最熟悉、最了解、最有感情的人来写。
②抓住最能反映他(她)的好思想好品德的典型事例来写。
3.写景、状物的记叙文
①抓住特征,准确描述。
②空间顺序:从远到近,从上到下,从大到小,从里到外,
从外到里等
4提供材料的作文
材料作文:扩写、续写、改写、缩写、看图作文等。
1、把下列句子补充完整:
⑴这只空调虽然体积不大,()
⑵只要你做的事对人民有益,()
⑶星期天,你是去公园,()
⑷小明的爸爸(),还会修汽车。
⑸尽管林玲学习十分努力,()(),才能获得优异的成绩。
2、用关联词语把下面两句话连起来。
⑴我的成绩在班级里名列前茅。我不能骄傲。
⑵这本书写得太精彩了。我把这本书一连看了三遍。
(3)董存瑞牺牲自己。董存瑞要炸毁暗堡。
⑷做个好猎手要枪法好。做个好猎手要机智、勇敢。
⑸你每天坚持早锻炼。你的身体素质会得到提高。
3、选择下面的关联词语,填在句子中。
既...又...不是...而是……一方面……一方面……
因为……所以……既然……就……因此……之所以……是因为..…
只要……就……只有……才……无论……都……
不管……总……
虽然……但是……尽管……还是
如果……就……即使……也……要是……就……
不是...就是...是...还是...与其...不如...
宁可……也不……
不但……而且……不仅……还……
(1)我们()把轮船停在港口,()冒着狂风暴雨前进。
⑵()从小学好本领,()更好地为国家建设出力。
(3)小王的学习()有进步,是()老师和同学的帮助。
⑷妈妈()工作,()参加进修学习。
⑸鲁迅()是伟大的文学家,()是伟大的思想家和革命家。
(6)()明天下雨,我们()要去探望李老师。
⑺()长城是那样雄伟壮丽,()吸引了很多游客。
(8)一滴水()很小很小,()无数滴水汇集起来,就可以形
成江河湖海。
4、判断下面关联词语是否恰当,把正确的写在括号里。
⑴即使说法不同,但是他们的目的是一样的。()
⑵虽然他平时善于观察,因此写作文时总是言之有物。()
(3)即使勤奋的人,才有希望做出优异的成绩来。()
⑷既然修筑京张铁路十分困难,詹天佑也依然接受了任务。
()
⑸不论做什么事,只要下苦功,才有可能成功。()
2022小升初语文必背36道文学常识汇总
各个阶段的语文考试,都会重点考查阅读量,小升初亦是如
此。要想学好语文,平时的知识积累很重要。小升初语文常常
会考到文学常识,范围不一定都是课本上的。下面学习啦小编
整理了36道文学常识,学生可以了解一下。
1、中国古代神话非常丰富,其中以《山海经》中为最多。
2、西汉时期,由司马迁写的《史记》被鲁迅先生称为"史
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3、宋词主要分为两大派,一是豪放派、一是婉约派。苏
轼和辛弃疾是豪放派的代表,李清照是婉约派的代表。
4、中国最早的字典叫《说文解字》,作者是许慎,这是
第一部按部首归类的字典,这种归类方法一直延续到现在。
5、清乾隆年间,皇帝下令编撰了一部中国的丛书,收录
了18世纪以前3000多种重要着作。全书共230万页,连接
在一起,足够绕地球赤道一圈有余,这部丛书叫《四库全书》。
6、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共有305篇,也叫"诗
三百"。
7、战国时期大诗人屈原的代表作是楚辞《离骚》。
8、"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宋朝词人苏轼《水调
歌头》中的名句。
9、中国古代最有名的女词人是宋代的李清照,有"千古
第一才女"之称。
10、元杂剧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关汉卿,他的主要作品是《窦
娥冤》。
11、曹操的"老骥伏杨,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
已"表达了对志向的不懈追求。
12、陶渊明《桃花源记》写了一个理想的世界,那儿与外
面的世界隔绝,人们过着安宁、幸福的生活。
13、唐代最有代表性的文学体裁是诗歌。(唐诗宋词元曲明
清小说)
14、唐代李白被人称为"谪仙"、"诗仙"。
15、李白,字太白,世称"诗仙""千古一诗人"。
16、唐代杜甫的诗被大家看作"诗史"。其代表性的是"三
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和"三别"(《新婚别》
《无家别》《垂老别》),深刻写出了民间疾苦及在乱世之中身
世飘荡的孤独。
17.杜甫的诗《春夜喜雨》很有名:"好雨知时节,当春乃
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18.毛泽东代表作《沁园春•雪》《长征》。
19.中国国歌歌名《义勇军进行曲》,作词田汉,作曲聂耳。
20."知音"一词来源于战国时期俞伯牙、钟子期的故事。
2L"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
22."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诗
书礼易春秋)
23.古诗名句中点字成金的事例:
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绿"字。
宋祁"红杏枝头春意闹"中"闹"字。
贾岛"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中"敲"字,即推敲
典故的来历。
这类考试的时候常考:谈一下某句话中哪个字或者词用得
好,为什么。
24.陶渊明,名潜,字渊明,世号靖节先生,自称五柳先生,
东晋诗人,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
25.王勃,字子安,初唐四杰之一,唐代文学家,有抒情诗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五律);名文《滕王阁序》。着有《王子
安集》。
26.杨炯,初唐四杰之首,名作有《从军行》。
27.卢照邻,初唐四杰之一,代表作为《长安古意》。
28.骆宾王,初唐四杰之一,代表作为《在狱咏蝉》,另有
着名的《讨武檄》,作品集为《临海集》。
29.贺知章,字季真,自号四明狂客,唐代诗人。所作《回
乡偶书》(七绝),为传诵名篇。
30.王之焕,字季陵,唐代诗人。他的《凉州词》、《登鹳
鹊楼》是唐代绝句珍品。
31.唐诗中:诗仙李白,诗圣(诗史)杜甫,诗魔白居易,诗
佛王维,诗鬼李贺,诗囚孟郊和贾岛,诗豪刘禹锡。
唐诗中风格迥异。李白是浪漫主义诗人代表。杜甫是现实
主义诗人代表。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孟浩然是山水田
园诗人代表。王昌龄、高适、岑参是边塞诗人代表,白居易、
元稹是新乐府运动(即追求语言通俗易懂)诗人代表。
32.宋词一般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豪放派"代
表词人是苏轼、辛弃疾等。"婉约派"代表词人是李清照、柳
永等。
当时流传有:柳郎(柳永)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
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苏东坡)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
铁绰板,唱"大江东去"。
33.学者王国维《人间词话》中"凡一代有代之文学。楚之
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一
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
王国维认为在特定时期代表文学成就的是:楚辞、汉赋、
六代骈文、唐诗、宋词、元曲。(补充:明清小说。)其中唐诗、
宋词、元曲并称于世。
汉赋代表作:班固《两都赋》、曹植《洛神赋》。
骈文也称四六文,兴于南北朝,盛于唐宋。代表作:刘勰
《文心雕龙》、王勃《滕王阁序》。
34.清・蒲松龄的自勉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
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其中有两个典故:项羽破釜沉舟,勾践卧薪尝胆。蒲松龄代表
作《聊斋志异》。
35.至圣孔子(圣人)、亚圣孟子、宗圣曾子、书圣王羲之•晋、
画圣吴道子・唐、词圣苏轼、文圣欧阳修、茶圣陆羽•唐、药圣李
时珍•明、医圣张仲景・东汉、草圣张旭・唐、药王孙思邈・唐、田
园诗人陶渊明•晋、诗歌之父屈原•战国、历史之父司马迁•西汉。
36.《诗经》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由孔子修编。共收
入诗歌305首,古称"诗三百"。由风、雅、颂三部分组成。
是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开端。
《楚辞》中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也是我国古代第
二部诗歌总集。由西汉刘向收集而成。主要有伟大的爱国诗人、
中国第一个浪漫主义诗人一屈原、宋玉等人作品。屈原是战国
时期楚国人,代表作有《离骚》、《天问》、《九歌》、《九
章》等。端午节吃粽子,就是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2022小升初语文必记的知识点总结
小升初语文基础知识点
1.日积月累: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
长百岁。《传家宝》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满江红》少年易老学难成,
一寸光阴不可轻。《偶成》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
不积此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
2.日积月累(经典对联)
地满红花红满地,天连碧水碧连天。(回文联)
一夜五更、半夜二更有半,三秋九月、中秋八月之中。(数字
联)
翠翠红红、处处莺莺燕燕,风风雨雨、年年暮暮朝朝。(叠字
联)
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云飞天外;池边绿树,树边红雨,雨落
溪边。(顶针)
3.日积月累(歇后语)
刘关张桃园三结义——生死之交孔明借东风一一巧用天时
关公赴会一一单刀直入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梁山泊的军师一无(吴)用孙猴子的脸——说变就变
4.日积月累(名言警句)
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德
国)歌德
让预言的号角奏鸣!哦,西风啊,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
吗?——(英国)雪莱
果实的事业是尊贵的,花的事业是甜美的,但还是让我在默
默献身的阴影里做叶的事业吧。—(印度)泰戈尔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心焦,也不要烦恼,阴郁的日子里
要心平气和,相信吧,那快乐的日子就会来到。一一(俄国)普希
金
小升初语文重要知识点
说明方法是写说明文时用简明扼要的语言把事物的实际情况
恰如其分地表述出来的方法。说明方法有很多种,写说明文要根
据说明对象的特点及写作目的,选用最佳的说明方法。
说明文的语言的根本要求是科学性、严谨性、准确性,简练
明确;文学性说明文还要求生动性、形象性。恰当地运用说明方法,
能提高说明语言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使说明对象更具体、更生动,
让读者更明白,更清楚作者的意思,更能增强说服力,有时也能增
强读者的阅读兴趣,更突出主题。
说明方法释义
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列数字、作比较、列图
表、下定义、引资料、作诠释、打比方、摹状貌、作假设,这11
种。
小学常见的有: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分类别.
题目的性质及作用:
举出实际事例来说明事物,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以便
读者理解,这种说明方法叫举例子。
好处:使文童表达的意思更明确,读者更能理解,具体地说
明了说明对象的特点。
例句:云能预示天气。比如,在新疆地区,出现云就代表将
要下雨。一一《看云识天气》(根据大的范围列举相应的例子)
列数字
为了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还可以采用列数字的方法,
以便读者理解。需要注意的是,引用的数字,一定要准确无误,
不准确的数字绝对不能用,即使是估计的数字也要有可靠的根据,
并力求近似。
好处:用列数字的方法进行说明,既能准确客观的反映事实
情况,又有较强的说服力。更体现了说明文的准确性,准确地说
明了说明对象的特点。
例句: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
部略窄,宽9米。——《中国石拱桥》(体现准确性)
打比方
利用两种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作比较,以突出事物的形
状特点,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的说明方法叫做打比方。
说明文中的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同修辞格上的比喻还有联想
是一致的。不同的是,比喻修辞有明喻、暗喻、和借喻,而说明
多用明喻和暗喻,借喻则不宜使用。
好处:抽象的事理变得具体、生动。形象地说明了说明对象
的特点。
例句: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中国石拱桥》(可
以使要说明的对象形象生动。)
作比较
作比较是将两种类别相同或不同的事物、现象加以比较来说
明事物特征的说明方法。说明某些抽象的或者是人们比较陌生的
事物,可以用具体的或者大家已经熟悉的事物和它比较,使读者
通过比较得到具体而鲜明的印象。事物的特征往往在比较中显现
出来。在作比较的时候,可以是同类相比,也可以是异类相比,
可以对事物进行"横比”也可以对事物进行“纵比"。
好处:突出强调了说明对象的特点。
例句: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
但是这座桥却从没出过事,足见它的坚固。一一《中国石拱桥》
(突出被说明对象的特点。)
分类别
要说明事物的特征,往往从单方面不易说清楚,可以根据形
状、性质、成因、功用等属性的异同,把事物分成若干类,然后
依照类别逐一加以说明。这种说明方法,叫分类别。分类别是将
复杂的事物说清楚的重要方法,有时事物的特征、本质需要分成
几点或几个方面来说明,也属分类别。
好处:条理清晰,一目了然。清晰地说明了说明对象的特点。
例句:按屏的建造材料极其装饰的华丽程度,分为金屏、银
屏、锦屏、画屏、石屏、木屏、竹屏等,因而在艺术上有雅俗之
别,同时也显露了使用人不同的经济与文化水平。一一《说"屏"》
(使读者明白屏的种类。)
说明方法题做题技巧:
Q)明确说明对象
阅读事物说明文,不管是整篇还是整段,都要首先从整体人
手,把握文章说明的是什么事物,即说明的对象是什么。那么如
何找准说明对象呢?
①看题目,不少题目都表示说明的对象。如《中国石拱桥》
等。
②抓首总括句和中心句。好的说明文往往运用这种包工来突
出所要说明的事物和特征。
(2)抓住事物特征
事物的特征主要表现在构造(内外),形态(大小、长短等),性
质(硬、软、冷、热等),变化(动、静、快、慢),成因(简单、复
杂),功用(宽窄、正反)等等方面。
一般来说,说明文要说明的要点,往往就是事物的特征。除
说明的重点外,还要弄清作者介绍的是事物哪些方面的特征,又
是从哪些角度介绍的。
例如《死海不死》一文,围绕死海的特征,从三个角度进行
说明:先说死海的"死"(现象特征),再说死海的"不死"(本质
特征),最后又说到死海的"不死"与"死"(现状与未来发展特
征)。这样死海的全面特征便被一层一层地揭示出来了。
又如《苏州园林》一文,围绕"无论站在哪一个点上,眼前
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这一总特点,从五个方面加以说明:亭台
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近景远景的层次;以
及门窗雕镂琢磨和颜色等。这样从不同方面归纳分析,也就全面
把握了苏州园林的特色。
(3)归纳说明方法
阅读说明文时,可边读边标出文章所使用的说明方法,然后
总结主要使用了哪些方法,并进而分析这些说明方法对准确说明
事物特征所起的作用。
(4)逐段概括要点
概括要点时,要重视首括句、尾结句或提问式语句的作用,
重视给概念下定义或解说的语句的作用。阅读时可以把这些语句
勾画出来。概括要点时最好用完整的句子,意思要简明扼要。在
逐段概括要点的基础上,用"同类合并"的方法,把全文划分为
相对独立的几部分,概括出每部分的大意,把每部分的大意依次
连缀起来,就能比较清楚地显示出全文的说明顺序了。
使用什么说明顺序,还要看说明的对象。一般来说,说明事
物的演变发展的,用时间顺序;说明建筑物的,用空间顺序;介绍高
科技产品或说明事物间的联系的,用逻辑顺序。
(5)把握中心
在理清说明顺序的基础上,分析段与段、部分与部分之间的
关系,就容易看出文章的基本结构了。如是总一分式的结构还要
着重分析"分"的部分是按什么原则组合的,是并列,是递进,
还是包含有总分关系。递进式结构要着重分析各层意思是怎样逐
步深入展开的,是由现象到本质,还是由个别到一般,或是从结
果到原因等等。
把握结构后,最好能画出结构示意图。说明中心就是归纳出
一篇说明文说明了被说明事物的怎样的特征,或阐释怎样的事理。
在理清说明顺序、把握文章结构的基础上,再归纳说明中心也就
不难了。
(6)体会语言准确性
准确是说明语言的特点。分析说明文语言,就是看遣词造句
是怎样准确说明被说明事物的特征的。要注意分析关键词语的作
用。
小升初语文必考知识点
拼音
一、复习要点
1、正确认读声母、韵母,记住16个整体认读音节。
2、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记住26个大、小写字母的写
法。
3、熟练、准确地拼读音节,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阅读
和学习普通话。
4、掌握汉语拼音拼写规则。
5、读准声调,按汉语拼写规则给音节标声调。
―牛nt口充分
1、掌握汉语拼音的23个声母、24个韵母和16个整体认读
音节。
Q)声母:bpmfdtnlgkhjqxzhchshrzcsyw
(2)韵母:e
①单韵母(6个):aoeiuu
②复韵母(9个):aieiuiaoouiuieueer(特殊韵母)
③鼻韵母(9个):aneninununangengingong
(3)整体认读音节:zhichishirizicisiyiwuyuyeyueyin
yunyuanying
2、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并按顺序背诵和默写26个大
小写字母。
Q)大写:ABCDEFGHIJKLMNOPQRSTUVWX
YZ
(2)小写: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3、掌握拼读方法,能够熟练、准确地拼读音节,借助汉语拼
音识字、正音、阅读和学习普通话。
Q)两拼法:前音轻短后音重,两音相连猛一碰。
gouzaolangbeiquganhongqi
构造狼狈驱赶红旗
(2)三拼法:声轻介快韵母亮,三音连读很便当。
piaoliangqiaomiaoxiaojiangbianjiang
漂亮巧妙小将边疆
4、读准声调。
字音的高、低、升、降变化叫声调,它是音节中不可缺少的
部分,很重要,有区别字义的作用。相同音节标上不同的声调就
会产生不同的读音,也同时表示不同的意思。如:b&o(包)b台0(雹)
b*。(饱)b曲。(抱)。普通话只有四种声调,分为阴平(-),阳平0,
上声。),下声('),它们的读法是:一声平,二声扬,三声拐弯,
四声降。
5、读记标调口诀。
声调符号标在音节的主要母音上,可记口诀:看见a母不放
过,没有a母找。、e、i、u并列标在后,单个韵母不用说;i上标
调不写点,遇上轻声不标调。如:休会(xiCihu〕)。
6、认识隔音符号的作用和用法。
在以"a、。、e"开头的音节连接复已音节后面时,如果音节
的界限容易发生混淆,就要用隔音符号(’)隔开。隔音符号(’)
写在前后两个音节中间的左上方。如:piao(;l)p「3。(皮袄)。
7、注意口上的两点要省写规则。
拼读音节时,以U开头的韵母与声母j、q、x相拼时,口上的两
点要省去,如:巨人"r6n),以口开头的韵母与声母n、I相拼时,
ii的两点不能省写,因为声母n、I还能与韵母u相拼。如陆地(I
udi),绿地他di)。
8、注意儿化音变。
"er(n)"作为词尾带在别的字后面,它不能单独构成一个音
节,而是和前面一个音节连在一起,使前一音节的韵母带上一个
卷舌动作的尾音,这叫儿化韵。拼写儿化韵时,只要在儿化音节
的韵母之后加上一个"r"即可。如红花儿
(h6nghuar)o
9、区别平舌音与翘舌音。z、c、s与zh、ch、sh是舌尖后
音,发音时舌尖翘起顶住上腭(e)前,因而叫翘舌音。以z、c、s
做声母的字,都是平舌音的字;以zh、ch、sh做声母的字,都是
翘舌音的字。
10、掌握大写字母的用法。
①一个句子的开头的第一个字母要大写。
如:
Yitiaodayuyoudaohaidiquleo
②诗歌每一行开头的第一个字母要大写。
如:Chuangqianmingyueguang,Yishidishangshua
ng.
③国名、地名等专用名词要连写,第一个字母要大写。如:
ShanghaiLanzhou.
④姓名算两个专用名词,姓和名第一个字母都要大写。如:
MaoZedong.
⑤图书封面、宣传标语、商标和商店名称等文字的拼写全用
大写字母,这时可以不标声调。
2022小升初语文文学常识汇总
【篇一】
1、中国古代神话非常丰富,其中以《山海经》中为最多。
2、西汉时期,由司马迁写的《史记》被鲁迅先生称为"史家
之绝唱,无韵之离"。
3、宋词主要分为两大派,一是豪放派、一是婉约派。苏轼和
辛弃疾是豪放派的代表,李清照是婉约派的代表。
4、中国最早的字典叫《说文解字》,作者是许慎,这是第一
部按部首归类的字典,这种归类方法一直延续到现在。
5、清乾隆年间,皇帝下令编撰了一部中国的丛书,收录了18
世纪以前3000多种重要着作。全书共230万页,连接在一起,
足够绕地球赤道一圈有余,这部丛书叫《四库全书》。
6、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共有305篇,也叫"诗三
百"。
7、战国时期大诗人屈原的代表作是楚辞《离骚》。
8、"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宋朝词人苏轼《水调歌头》
中的名句。
9、中国古代最有名的女词人是宋代的李清照,有"千古第一
才女"之称。
10、元杂剧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关汉卿,他的主要作品是《窦
娥冤》。
11、曹操的"老骥伏杨,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表达了对志向的不懈追求。
12、陶渊明《桃花源记》写了一个理想的世界,那儿与外面
的世界隔绝,人们过着安宁、幸福的生活。
【篇二】
13、唐代最有代表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