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药物分析期末复习-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药物分析)考试参考题库(含答案)_第1页
2023年药物分析期末复习-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药物分析)考试参考题库(含答案)_第2页
2023年药物分析期末复习-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药物分析)考试参考题库(含答案)_第3页
2023年药物分析期末复习-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药物分析)考试参考题库(含答案)_第4页
2023年药物分析期末复习-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药物分析)考试参考题库(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药物分析期末复习-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药物分析)考试参考题库(含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卷I一.综合考核题库(共50题)1.某人静脉注射某药300mg后,其血药浓度(μg/ml)与时间(h)的关系为C=60e-0.693t,试求消除速率常数K;(章节:第八章单室模型难度:3)A、0.693μg/mlB、0.693C、0.693min-1D、0.693h-1E、1.386h-12.抗心率失常药丙呲胺在治疗剂量时会出现明显的可饱和血浆蛋白结合过程。当剂量增加时,其药动学参数哪一个叙述是正确的(章节:第十一章非线性药物动力学难度:1)A、Cmax按剂量的比例下降B、Cmax按剂量的比例增加C、Cmax/Dose会随剂量的增加而增大D、Cmax/Dose会随剂量的增加而下降E、以上都不对3.以下哪条不是主动转运的特征(章节:第二章口服药物的吸收难度:1)A、消耗能量B、可与结构类似的物质发生竞争现象C、由高浓度向低浓度转运D、有饱和状态4.通常药物代谢被减慢的现象,称为()作用,能使代谢减慢的物质叫做()(章节:第五章药物的代谢难度:2)5.用改善药物粒度的方法来改善吸收,仅在()情况下有意义(章节:第二章口服药物的吸收难度:4)A、吸收过程的机制为主动转运B、溶出是吸收的限速过程C、药物在碱性介质中较难溶解D、药物对组织刺激性较大6.下列哪个过程决定了药物的血药浓度变化和靶部位的浓度,从而影响药物的疗效(章节:第一章生物药剂学概述难度:2)A、药物的分布B、药物的吸收C、药物的体内过程D、药物的排泄过程7.吸入气雾剂微粒的粒径一般控制在()为宜(章节:第三章非口服药物的吸收难度:4)8.下列对于统计矩在药动中的应用正确的描述是(章节:第十二章统计矩分析,难度:4)A、统计矩源于概率统计理论,将药物的体内转运过程视为随机过程B、血药浓度-时间曲线可看作是药物的统计分布曲线,用于统计矩分析C、不受数学模型的限制,适用于线性动力学的任何隔室模型D、不受数学模型的限制,适用于线性和非线性动力学的任何隔室模型E、主要应用零阶矩和一阶矩9.非线性药物动力学的特征中哪一个叙述是正确(章节:第十一章非线性药物动力学,难度:2)A、血药浓度和AUC与剂量不成正比B、药物代谢物的组成和(或)比例不会由于剂量变化而变化C、药物消除半衰期随剂量增加而延长D、其他药物竞争酶或载体系统,其动力学过程可能受合并用药的影响E、以上都对10.r2值越小,房室模型拟合越好(章节:第九章多室模型难度:1)11.脑部的毛细血管在脑组织和血液之间构成了体内最为有效的生物屏障。从血液中直接转运至脑内时的屏障是A、血液-中枢屏障B、血液-脂质屏障C、脑细胞屏障D、脑脊液-脑组织屏障E、血液-脑脊液屏障F、血液-脑组织屏障12.药物经肌内注射有吸收过程,一般()药物经毛细血管壁直接扩散,水溶性药物中分子量()的可以穿过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膜的孔隙快速扩散进入毛细血管,分子量()的药物主要通过淋巴系统吸收。(章节:第三章非口服药物的吸收难度:4)13.肺部给药剂型有(章节:第三章非口服药物的吸收,难度:3)A、气雾剂B、雾化剂C、粉末吸入剂D、混悬剂E、颗粒剂14.单室模型药物静脉滴注给药,尿药数据处理方法包括速率法和()两种。(章节:第八章单室模型难度:2)15.主要发生水解反应的药物是(章节:第五章药物的代谢难度:3)A、非那西丁B、阿司匹林C、安替比林D、水合氯醛16.平均稳态血浓是指(章节:第十章多剂量给药难度:1)A、Cssmax和Cssmin的算术平均值B、Cssmax和Cssmin的几何平均值C、相同剂量药物口服后的Cssmax和静注后的Cssmin的平均值D、以上都不是E、稳态时,给药间隔时间内曲线下面积与给药间隔的比值17.下列有关药物在胃肠道的吸收描述中哪个是错误的(章节:第二章口服药物的吸收难度:3)A、胃肠道分为三个主要部分:胃、小肠和大肠,而小肠是药物吸收的最主要部位B、胃肠道内的pH值从胃到大肠逐渐上升,通常是:胃pH1-3,十二指肠pH5-6,空肠pH6-7,大肠pH7-8C、pH值影响被动扩散的吸收D、弱碱性药物如麻黄碱、苯丙胺在十二指肠以下吸收较差18.用AIC法进行判断隔室模型时,AIC=N×lnRe+2P,其中P为所设模型参数的个数,其值为模型隔室数的()倍。(章节:第九章多室模型难度:1)19.一定时间内肾能使多少容积的血浆中该药物消除的能力被称为(章节:第六章药物排泄难度:3)A、肾排泄速率B、肾清除率C、肾清除力D、肾小管分泌20.药物在吸收过程或进入体循环后,受肠道菌丛或体内酶系统的作用,结构发生转变的过程(章节:第一章生物药剂学概述难度:1)A、吸收B、消除C、代谢D、排泄21.弱酸性药物在胃中吸收较好的原因是弱酸性药物在胃中主要以未解离型形式存在(章节:第二章口服药物的吸收难度:4)22.一般注射液的pH值为(章节:第三章非口服药物的吸收难度:1)A、43532B、43534C、43564D、4356523.单室模型药物静脉滴注,在滴注时间相同时,t1/2越小,达坪浓度越快。(章节:第八章单室模型难度:2)24.在溶出为限速过程吸收中,溶解了的药物立即被吸收,即为()状态(章节:第二章口服药物的吸收难度:3)A、动态平衡B、漏槽C、均是D、均不是25.静脉注射碳酸氢钠可能会有利于下列哪些药物的肾排泄(章节:第六章药物排泄,难度:5)A、水杨酸B、青霉素C、链霉素D、盐酸普鲁卡因E、盐酸四环素26.当药物的透膜速率大于血流速率时,血流是吸收的限速过程(章节:第二章口服药物的吸收难度:3)27.某药物的表观分布容积为36L,说明药物主要分布在血液中(章节:第四章药物分布难度:3)28.药物动力学房室模型判断时,下面描述正确的是(章节:第九章多室模型难度:2)A、残差平方和(SUM)、拟合度(r2)和AIC越小,说明所选模型越好。B、SUM、r2、AIC越大越好C、SUM、AIC越大,r2越接近1越好D、SUM、AIC越小,r2越接近1越好E、SUM越大、AIC越小,r2越接近1越好29.关于胃肠道吸收下列哪些叙述是正确的(章节:第七章药物动力学概述,难度:4)A、食物通常会推迟主要在小肠吸收药物的吸收B、一些通过主动转运吸收的物质,饱腹服用吸收率增加C、一般情况下,弱碱性物质在胃中容易吸收D、当胃排空速率增加时,多数药物吸收加快E、脂溶性、非离子型药物容易透过细胞膜30.药―时曲线下的总面积AUC0-∞称为(章节:第十二章统计矩分析难度:2)A、一阶矩B、三阶矩C、零阶矩D、二阶矩E、四阶矩31.女性体内白蛋白高于男性,故水杨酸的蛋白结合率女性高于男性(章节:第四章药物分布难度:4)32.Absorption是(章节:第一章生物药剂学概述难度:3)A、吸收B、消除C、代谢D、排泄33.首过效应明显的药物,在制剂设计中应考虑设计成为(章节:第五章药物的代谢,难度:4)A、缓控释制剂B、非胃肠道给药C、直肠下部给药D、胃肠道定位给药E、胃肠道定时给药34.促进口服药物吸收的方法为(章节:第二章口服药物的吸收,难度:3)A、提高药物溶出速度B、加入口服吸收促进剂C、增加药物的溶解度D、增加药物的表面积E、制成无定型药物35.肺部给药能够起()作用和局部治疗作用(章节:第三章非口服药物的吸收难度:1)36.尼群地平不同晶型的溶解速度的顺序为Ⅲ型>Ⅰ型>Ⅱ型,其生物利用度大小顺序为(章节:第一章生物药剂学概述难度:4)A、Ⅲ型Ⅲ型D、Ⅲ型>Ⅰ型>Ⅱ型37.当当τ=t1/2时,负荷剂量是维持剂量的2倍(章节:第十章多剂量给药难度:2)38.治疗指数低的抗癫痫药苯妥英钠,主要在肝脏代谢发生羟基化反应,生成无药理活性的羟基苯妥英钠(占50%-70%),其代谢过程可被饱和,这样随剂量的增加,下列对其药动学参数的叙述正确的是(章节:第十一章非线性药物动力学难度:2)A、AUC按剂量的比例下降B、AUC按剂量的比例增加C、AUC/Dose会随剂量的增加而下降D、AUC/Dose会随剂量的增加而不变E、AUC/Dose会随剂量的增加而增大39.在一定的溶出条件下,单位时间药物溶解的量称为药物的()(章节:第二章口服药物的吸收难度:3)40.下列关于曲线下面积(AUC)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章节:第七章药物动力学概述难度:3)A、应用积分法计算的面积值比梯形法精确B、曲线下面积(AUC)是计算生物利用度的重要参数C、曲线下面积越大,反映该药药效越大D、积分式f∞0表示时间从零到无穷大的药时曲线下面积E、曲线下面积与给药剂量有关41.对于水溶性药物而言,崩解是药物吸收的限速过程(章节:第二章口服药物的吸收难度:3)42.属于直肠给药的特点为(章节:第三章非口服药物的吸收难度:3)A、有时可避免肝脏的首过作用,有时不能避免肝脏的首过作用B、吸收面积大,而且极为迅速,可避免肝脏的首过作用C、药物不易在此处吸收,必加入促渗剂D、不存在吸收过程,起效十分迅速43.血流量可显著影响药物在()的吸收速度(章节:第二章口服药物的吸收难度:5)A、小肠B、胃C、大肠D、均不是44.Michaelis-Menten方程的动力学特征,当C>>Km时,表现为()级速率过程-大写。(章节:第十一章非线性药物动力学难度:1)45.药物在体内的生物半衰期为()(假设药物在体内过程为一级速度过程)(章节:第八章单室模型,难度:2)A、LN2/kB、2.303/kC、0.693/kD、1/(2k)E、C/k46.Biopharmaceutics是研究药物及其制剂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的过程,阐明药物的剂型因素、机体生物因素和()三者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章节:第一章生物药剂学概述难度:1)47.脑组织对外来物质有选择的摄取的能力称为(章节:第四章药物分布难度:1)A、脑内转运B、脑靶向性C、血脑屏障D、脂质屏障48.分布与排泄过程称为消除(章节:第一章生物药剂学概述难度:3)49.对于水溶性药物而言,()是药物吸收的限速过程(章节:第二章口服药物的吸收难度:2)A、崩解B、溶出C、分散D、均不是50.药物体内代谢大部分由酶系统催化反应,这些药物代谢酶主要存在(章节:第五章药物的代谢难度:3)A、血浆B、微粒体C、线粒体D、溶酶体卷II一.综合考核题库(共50题)1.酸化尿液可能会对下列哪一种药物的排泄不利(章节:第六章药物排泄难度:3)A、水杨酸B、葡萄糖C、四环素D、庆大霉素2.稳态血药浓度是(章节:第八章单室模型难度:1)A、CmaxB、TmaxC、CssD、KeE、Ka3.口腔黏膜给药药物吸收以扩散为主,水溶性药物较易吸收(章节:第三章非口服药物的吸收难度:4)4.药物体内分布主要决定于血液中游离型药物的浓度,其次与该药物和组织结合的程度有关(章节:第四章药物分布难度:3)5.某药消除符合一级动力学过程,静脉注射2个半衰期后,其体内药量为原来的(章节:第八章单室模型难度:2)A、1/2B、1/4C、1/8D、1/16E、1/326.影响药物胃肠道吸收的因素有(章节:第十三章在临床药学中的应用,难度:2)A、药物的解离度与脂溶性B、药物的溶出速度C、药物在胃肠道的稳定性D、胃肠液的成分与性质E、胃排空速率7.I期临床药物动力学试验时,下列哪条是正确的(章节:第十四章在新药研究中的应用,难度:2)A、目的是探讨药物在人体内的吸收、分布、消除的动态变化过程B、受试者原则上应男性和女性兼有C、一般应选择目标适应证患者进行D、年龄以18-45岁为宜E、以上都对8.属于或近似一级速率过程的是(章节:第二章口服药物的吸收难度:5)A、胃排空B、主动转运C、膜动转运D、胞饮作用9.静脉注射容量小于50mL(章节:第三章非口服药物的吸收难度:2)10.在小肠吸收过程中,某个药物是外排型载体P-糖蛋白的底物。当该药物的剂量增加,其药动学参数哪一个叙述是正确的(章节:第十一章非线性药物动力学难度:1)A、AUC按剂量的比例下降B、AUC按剂量的比例增加C、AUC/Dose会随剂量的增加而下降D、以上都不对E、AUC/Dose会随剂量的增加而增大11.肌内注射药物吸收速率一般为(章节:第三章非口服药物的吸收难度:2)A、上臂三角肌>大腿外侧肌>臀大肌B、臀大肌>大腿外侧肌>上臂三角肌C、大腿外侧肌>臀大肌>上臂三角肌D、上臂三角肌>臀大肌>大腿外侧肌12.以下有关给药方案的调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章节:第十三章在临床药学中的应用,难度:1)A、设计口服给药方案时,必须要知道药物的FB、设计口服给药方案时,必须要知道有药物的t1/2C、设计口服给药方案时,必须要知道药物的VD、设计口服给药方案并不一定都要知道药物的F、t1/2和VE、设计口服给药方案时,必须要同时知道药物的F、t1/2和V13.决定药物每日用药次数的主要因素是(章节:第八章单室模型难度:2)A、体内消除速度B、作用强弱C、体内分布速度D、体内转化速度E、吸收快慢14.药物的组织结合起着药物的()作用,可延长()(章节:第四章药物分布难度:1)15.Km为Michaelis常数,是指消除速率为最大消除速率一半时的()(章节:第十一章非线性药物动力学难度:2)16.药物消除零级动力学的特点有(章节:第七章药物动力学概述,难度:2)A、单位时间内消除量相等B、药物半衰期不固定C、单位时间药物消除量与血药浓度无关D、多次用药时,增加剂量则可超比例地升高血浆稳定浓度E、当体内药物降至机体消除能力以内时,则转为一级动力学消除17.药物在体内的转运包括(章节:第一章生物药剂学概述,难度:3)A、吸收B、分布C、代谢D、排泄E、降解18.影响分布的因素有(章节:第四章药物分布,难度:3)A、血液循环与血管通透性的影响B、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率的影响C、药物理化性质的影响D、药物与组织亲和力的影响E、药物相互作用的影响19.影响药物疗效的剂型因素包括(章节:第二章口服药物的吸收,难度:4)A、剂型及用药方法B、药物理化性质C、辅料的种类、性质和用量D、处方中药物的配伍及相互作用E、病理生理状态20.反应药物溶解性与口服吸收关系的参数(章节:第二章口服药物的吸收难度:4)A、AnB、DoC、DnD、Ao21.氨基糖苷类Cmax/MIC≥10,如果Cmax/MIC≤()易耐药(章节:第十三章在临床药学中的应用难度:3)22.肾清除率是反映肾功能的重要参数之一,某药清除率值大,说明药物清除快。(章节:第八章单室模型难度:2)23.被动扩散是许多药物通过生物膜的迁移,属于从高浓度部位到低浓度部位扩散过程,下列叙述中不是其特点的是(章节:第二章口服药物的吸收难度:2)A、需要载体B、不耗能C、药物多以不解离型通过生物膜D、膜透速率是由膜两边的浓度梯度,扩散的分子大小,电荷性质及亲脂性所决定24.药物发生结合反应的目的主要是增加水溶性,以利于从体内排出(章节:第五章药物的代谢难度:3)25.以下不能用来反映多剂量给药药物的累积的是(章节:第十章多剂量给药,难度:2)A、坪幅B、波动百分数C、RD、达坪分数E、稳态血药浓度和第一次给药血药浓度的比值26.多以气雾剂给药,吸收面积大,吸收迅速且可避免首过效应的是(章节:第五章药物的代谢难度:2)A、静脉注射给药B、肺部给药C、阴道黏膜给药D、口腔黏膜给药E、肌内注射给药27.治疗药物监测的指针(章节:第十三章在临床药学中的应用,难度:2)A、治疗指数低的药物B、个体差异大C、具有非线性动力学特征的药物D、无明显可观察的治疗终点或指标E、肝、肾、心及胃肠功能损害28.氨基糖苷类为()依赖型抗菌药物(章节:第十三章在临床药学中的应用难度:3)29.以隔室模型分析药物在体内过程的动态变化规律,总是以能够合理描述实验数据所必需的()原则。(章节:第九章多室模型难度:4)30.通常药物代谢物与母体药物相比,分子极性增强和水溶性增加,因此更容易排泄,但是有些反应的代谢产物其水溶性反而降低,包括(章节:第五章药物的代谢,难度:2)A、硫酸结合反应B、脱氨基氧化反应C、酰肼的水解反应D、乙酰化反应E、甲基化反应31.线性药物动力学特点(章节:第十一章非线性药物动力学,难度:2)A、血药浓度与剂量呈正比B、AUC与剂量呈正比C、t1/2与剂量无关D、k与剂量无关E、Cl与剂量无关32.常见的药物代谢酶系(章节:第五章药物的代谢,难度:3)A、混合功能氧化酶系B、葡萄糖醛酸转移酶C、醇脱氢酶和单胺氧化酶D、羧酸酯酶和酰胺酶E、各种功能基的转移酶33.药物代谢通常分为两大类,分别为第一相反应和()(章节:第五章药物的代谢难度:2)34.清除率可以用速率常数和分布容积的乘积来表示。(章节:第八章单室模型难度:2)35.药物的排泄途径包括(章节:第六章药物排泄,难度:2)A、肾脏排泄B、胆汁排泄C、唾液排泄D、乳汁分泌E、汗液和肺的排泄36.通过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上的孔隙扩散进入毛细血管的药物有(章节:第十三章在临床药学中的应用难度:2)A、分子量小的脂溶性药物B、蛋白结合的药物C、分子量小的水溶性药物D、分子量大的药物E、脂溶性药物37.药物清除率(CL)(章节:第七章药物动力学概述,难度:3)A、是单位时间内将多少升血中的药物清除干净B、其值与血药浓度有关C、其值与消除速率有关D、其值与药物剂量大小无关E、是单位时间内药物被消除的百分率38.多剂量给药后,平均稳态血药浓度为稳态最大血药浓度与稳态最小血药浓度的代数平均值。(章节:第十章多剂量给药难度:2)39.药物代谢的主要部位是在胃肠道和血浆中,此外代谢反应也可肝脏、肺、皮肤、肾、鼻粘膜、脑和其它组织进行(章节:第五章药物的代谢难度:4)40.影响药物脂肪组织分布的因素(章节:第四章药物分布,难度:4)A、药物的解离度B、药物的脂溶性C、蛋白结合率D、药物的酸碱性E、药物的分子量41.血浆蛋白结合率大于多少为高度结合率(章节:第四章药物分布难度:3)A、0.8B、0.9C、0.7D、0.8542.药物从脑组织排出,主要有两条途径包括从脑脊液向血液中排出和从脑脊液经脉络丛主动转运进入血液(章节:第四章药物分布难度:4)43.单室模型药物静脉注射给药时,采用尿药排泄数据求药动学参数必须符合大部分药物经肾排泄以及药物经肾排泄过程符合()过程的条件。(章节:第八章单室模型难度:1)44.下列有关药物表观分布容积的描述正确的是(章节:第七章药物动力学概述,难度:3)A、表观分布容积大,表示药物在血浆中浓度小B、表观分布容积表明药物在体内分布的实际容积C、表观分布容积有可能超过体液量D、表观分布容积的单位是L或L/kgE、表观分布容积具有生理学意义45.但是模型静脉滴注血药浓度与时间的关系是(章节:第八章单室模型难度:2)A、C=k0(1-e-kt)/(k)B、C=k0(1-e-kt)/(kV)C、C=X0(1-e-kt)/(kV)D、C=X0(1-e-kt)/(V)E、C=k0e-kt/(kV)46.药物动力学模型的识别方法有(章节:第九章多室模型,难度:2)A、图形法B、拟合度法C、AIC判别法D、亏量法E、F检验47.清除率的单位为(章节:第八章单室模型难度:1)A、h-1B、min/mlC、ml/minD、min/hE、以上都不对48.某前体药物和酶诱导剂同时使用时,可导致(章节:第五章药物的代谢难度:3)A、药理作用加快、加强或毒性降低B、药理作用加快、加强或毒性增强C、药理作用延缓、减弱或毒性降低D、药理作用延缓、减弱或毒性增强49.峰浓度(章节:第八章单室模型难度:1)A、CssB、CmaxC、TmaxD、KeE、Ka50.单室模型药物,生物半衰期为6h,静脉输注达稳态血药浓度的95%需要多长时间?(章节:第八章单室模型难度:2)A、12.5hB、30.5hC、25.9hD、50.2hE、40.3h卷III一.综合考核题库(共50题)1.喃氟啶是5-FU的(),氢化可的松制成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是为了增加其()(章节:第五章药物的代谢难度:4)2.酒精或乙醇在吸收入体循环后,在药酶的作用下生成极性更强的代谢物以排出体外,其中主要的代谢酶是(章节:第五章药物的代谢难度:4)A、细胞色素P-450B、磺酸化酶C、环氧水合酶D、醇醛脱氢酶3.左旋多巴与脱羧酶抑制剂甲基多巴肼合用,可增加血浆中左旋多巴浓度,同时增加脑内的左旋多巴浓度,并降低多巴胺浓度,使作用加强(章节:第五章药物的代谢难度:5)4.关于隔室模型的概念正确的有(章节:第七章药物动力学概述,难度:1)A、是最常用的动力学模型B、一室模型是指药物在体内的迅速分布,成为动态平衡的均一体C、一室模型中药物在各个器官和组织中的均相等D、隔室概念具有生理学和解剖学的意义E、可用AIC法和拟合度法来判别隔室模型5.对于一级速度过程,药物在体内消除90%所需要的时间为(章节:第八章单室模型难度:1)A、3个半衰期B、3.32个半衰期C、6.64个半衰期D、6-7个半衰期E、7个半衰期6.甲状腺功能不足的儿童维生素B2的吸收()(章节:第二章口服药物的吸收难度:5)7.胃液的pH(章节:第二章口服药物的吸收难度:1)A、1.5~2.5B、5.5~6.5C、5~7D、5.8~7.48.拟定给药方案时,主要可调节以下那一项调整剂量(章节:第十三章在临床药学中的应用难度:1)A、t1/2和kB、Css和VC、X0和τD、V和CLE、Cmin和Cmax9.欲使血药浓度迅速达到稳态,可采取的给药方式是(章节:第八章单室模型难度:2)A、单次静脉注射给药B、多次静脉注射给药C、单次口服给药D、首先静脉注射一个负荷剂量,然后恒速静脉滴注E、多次口服给药10.滞后时间是指给药开始至()中开始出现药物的时间。(章节:第八章单室模型难度:1)11.某药物静注50mg,药时曲线为lgC=-0.0739t+lg40.(式中:C单位:mg/ml;t单位:h)求V?A、12.5B、25C、3.75D、4.5E、5F、612.药物血浆蛋白结合率增加,肾排泄下降(章节:第六章药物排泄难度:3)13.多剂量给药要求血药浓度达到稳态血药浓度90%需()个T1/2。(章节:第十章多剂量给药难度:2)14.透皮吸收促进剂有哪些(章节:第三章非口服药物的吸收,难度:4)A、吐温80B、二甲基亚砜C、吡咯酮衍生物D、月桂氮卓酮E、薄荷油15.单室模型意味着整个机体各组织器官内药物浓度在某一指定时间内完全相等(章节:第八章单室模型难度:2)16.关于剂型、制剂处方和制剂工艺对药物体内过程影响正确的是(章节:第一章生物药剂学概述,难度:4)A、同一药物的不同剂型可能产生不同的药理效应B、同一剂型不同制剂的疗效也有差异C、制剂处方对药效一定有影响D、制备工艺不同会产生不同的药效E、同一药物的不同剂型一定具有不同的药理效应17.抗心率失常药丙呲胺在治疗剂量时会出现明显的可饱和血浆蛋白结合过程。当剂量增加时,其药动学参数哪一个叙述是不正确的(章节:第十一章非线性药物动力学,难度:1)A、Cmax按剂量的比例下降B、Cmax按剂量的比例增加C、Cmax/Dose会随剂量的增加而增大D、Cmax/Dose会随剂量的增加而下降E、Dose/Cmax会随剂量的增加而下降18.静脉注射某药物100mg,立即测得血药浓度为1μg/ml,则其表观分布容积为(章节:第八章单室模型难度:2)A、5LB、10LC、50LD、1000LE、100L19.非线性药物动力学的特征中哪一个叙述不正确(章节:第十一章非线性药物动力学难度:1)A、血药浓度和AUC与剂量不成正比B、药物消除半衰期随剂量增加而延长C、其他药物竞争酶或载体系统,其动力学过程可能受合并用药的影响D、药物代谢物的组成和(或)比例不会由于剂量变化而变化E、以上都不对20.根据Handerson-Hasselbalch方程求出,碱性药物的pKa-pH=(章节:第二章口服药物的吸收难度:4)A、lg(Ci/Cu)B、lg(Ci×Cu)C、lg(Ci-Cu)D、lg(Ci+Cu)21.蓄积的意义是造成中毒(章节:第四章药物分布难度:1)22.药物从血液向胎盘转运的主要机制是(章节:第四章药物分布难度:4)A、主动转运B、被动扩散C、促进扩散D、胞饮作用23.可克服血脑屏障,是药物向脑内分布的是(章节:第四章药物分布难度:1)A、静脉注射B、皮下注射C、皮内注射D、鞘内注射E、腹腔注射24.眼部药物吸收的主要途径为(章节:第三章非口服药物的吸收,难度:4)A、角膜B、结膜C、瞳孔D、虹膜E、房水25.给药方案设计的基本步骤(章节:第十三章在临床药学中的应用,难度:4)A、根据治疗目的和药物的性质,选择最佳药物剂型B、根据药物治疗指数和半衰期,确定最佳给药间隔(τ)C、根据有效血药浓度范围,计算最适给药剂量(负荷剂量X0*和维持剂量X0)D、将设计的方案应用于病人,观察疗效和反应,进行剂量调整,最终获得最佳给药方案。E、根据治疗目的和药物的性质,选择最佳给药途经26.肺部给药药物粒子大小影响药物到达的部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章节:第三章非口服药物的吸收难度:3)A、>10μm,沉积在上呼吸道中并很快被清除B、8μm,50%沉积在喉部C、3~5μm,到达下呼吸道D、2~3μm,易通过呼吸排出27.肌注氯霉素后给予环己烯巴比妥时,环己烯巴比妥催眠作用时间随着氯霉素剂量的增加而延长,是因为(章节:第五章药物的代谢难度:4)A、氯霉素抑制了环己烯巴比妥代谢酶的活性B、氯霉素诱导了环己烯巴比妥代谢酶的活性C、氯霉素促进了环己烯巴比妥的吸收D、氯霉素抑制了环己烯巴比妥的排泄28.若某药物清除半衰期为3h,表示该药消除过程中从任何时间的浓度开始计算,其浓度下降一半的时间均为3h。(章节:第八章单室模型难度:2)29.反映药物转运速率快慢的参数是(章节:第七章药物动力学概述难度:1)A、肾小球滤过率B、速率常数C、肾清除率D、分布容积E、药时曲线下面积30.口服药物吸收的研究方法中,外翻环法属于()(章节:第二章口服药物的吸收难度:3)31.药物的脂溶性是影响下列哪一步骤的最重要因素(章节:第六章药物排泄难度:4)A、肾小球滤过B、肾小球分泌C、肾小管重吸收D、尿量32.影响药物吸收的下列因素中不正确的是(章节:第二章口服药物的吸收,难度:3)A、解离药物的浓度越大,越易吸收B、药物脂溶性越大,越易吸收C、药物水溶性越大,越易吸收D、药物粒径越小,越易吸收E、药物分子量越大,越易吸收33.关于多剂量给药的达稳态后描述正确的是(章节:第十章多剂量给药难度:2)A、维持一恒定值B、等于平均稳态血药浓度C、在坪幅内波动D、血管外给药的达峰时间与单次给药相等E、达坪时间相等34.口服易经过淋巴转运的是(章节:第二章口服药物的吸收,难度:5)A、脂类B、小分子物质C、大分子物质D、蛋白类E、微粒制剂35.肾小球滤过的结构基础是(),肾小球滤过的动力是有效()(章节:第六章药物排泄难度:5)36.小分子水溶性药物可通过细胞旁路通道转运吸收(章节:第二章口服药物的吸收难度:2)37.服用某些药物如抗胆碱药、抗组胺药、止痛药、麻醉药等使胃空速率都可下降(章节:第二章口服药物的吸收难度:3)38.氯霉素与降血糖甲基环脲类药物合用时,可导致低血糖甚至昏迷,这是因为(章节:第五章药物的代谢难度:5)A、氯霉素促进了甲基环脲类药物发挥药效B、氯霉素促进了甲基环脲类药物的小肠吸收C、氯霉素抑制甲基环脲类药物的代谢D、氯霉素抑制甲基环脲类药物的肾排泄39.药物的下列性质中哪些有利于药物透过血脑屏障(章节:第四章药物分布,难度:3)A、较高的油水分配系数B、较高的解离度C、较高的血浆蛋白结合率D、较高的分子量E、较好的脂溶性40.药物排泄的主要器官是(章节:第六章药物排泄难度:1)A、肝B、肺C、脾D、肾41.蛋白结合率越高,游离药物浓度越小。当存在饱和现象或竞争结合现象时,游离浓度变化不大,对于毒副作用较强的药物,不易发生用药安全问题(章节:第四章药物分布难度:4)42.从溶出速度考虑,稳定型()亚稳定型(章节:第二章口服药物的吸收难度:2)A、大于B、小于C、等于D、不一定43.血管外给药途径包括(章节:第八章单室模型,难度:2)A、口服B、皮下注射C、肌内注射D、透皮给药E、动脉注射44.单室模型药物静脉滴注给药,以血药浓度法求药动学参数时,通过直线的截距可求得的药动学参数是()(章节:第八章单室模型难度:2)45.关于隔室模型的概念错误的有(章节:第七章药物动力学概述,难度:2)A、是最常用的动力学模型B、一室模型是指药物在体内的迅速分布,成为动态平衡的均一体C、一室模型中药物在各个器官和组织中的均相等D、隔室概念具有生理学和解剖学的意义E、可用AIC法和拟合度法来判别隔室模型46.应用于药物动力学研究的统计矩分析,是一种()的分析方法。(章节:第十二章统计矩分析难度:2)A、隔室B、线性C、非隔室D、非线性E、线性或非线性47.研究TDM的临床意义有(章节:第十三章在临床药学中的应用,难度:4)A、监督临床用药B、确定患者是否按遗嘱服药C、研究药物在体内的代谢变化D、研究治疗无效的原因E、研究合并用药的影响48.剂型对药物吸收的影响叙述错误的(章节:第二章口服药物的吸收难度:3)A、溶液剂吸收速度大于混悬剂B、胶囊剂吸收速度大于混悬剂C、片剂吸收速度大于包衣片D、胶囊剂吸收速度大于包衣剂49.应用双香豆素治疗血栓时合用苯巴比妥,使凝血酶原时间比未加苯巴比妥时缩短,这是因为(章节:第十三章在临床药学中的应用难度:1)A、苯巴比妥诱导肝药酶使双香豆素代谢加速B、患者对双香豆素产生了耐药性C、苯巴比妥对抗双香豆素的作用D、苯巴比妥抗血小板聚集E、苯巴比妥抑制凝血酶50.需进行TDM的有(章节:第十三章在临床药学中的应用,难度:1)A、治疗指数低的药物B、肝肾等功能有损害的C、半衰期随剂量增加而延长的D、中毒症状易与疾病本身相混淆的药物E、合并用药卷I参考答案一.综合考核题库1.正确答案:D2.正确答案:D3.正确答案:C4.正确答案:酶抑制酶抑制剂5.正确答案:B6.正确答案:C7.正确答案:0.5-5um8.正确答案:A,B,C9.正确答案:A,C,D10.正确答案:错误11.正确答案:F12.正确答案:脂溶性小很大13.正确答案:A,B,C14.正确答案:亏量法15.正确答案:B16.正确答案:E17.正确答案:D18.正确答案:219.正确答案:B20.正确答案:C2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