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的开发与治理教学课件_第1页
长江的开发与治理教学课件_第2页
长江的开发与治理教学课件_第3页
长江的开发与治理教学课件_第4页
长江的开发与治理教学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鱼蛮子(节选)[宋]苏轼江淮水为田,舟楫为室居。鱼虾以为粮,不耕自有余。这首词描述的是哪个地区?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

—以长江中下游平原为例假设: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的改变而改变。铜梁二中毛伟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的地理环境宜昌湖口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苏皖沿江平原长江三角洲平原问题1:战国末代屈原被贬官流放的时候也是在长江中下游一带,这说明当时这个地区是否是繁盛的地区?战国时期长江中下游平原发展农业有哪些限制条件?

课前三问问题2:明代李釜源撰《地图综要》说“湖广熟,天下足”,长江中下游平原曾被称为鱼米之乡,其发展农业有哪些优越的有利条件?课前三问问题3:去超市买米,发现有本地新米、东北大米、泰国香米,但似乎来自长江中下游平原的米却相对很少。有人说长江中下游“粮仓”的地位下降了,这个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课前三问探究1(开发早期)材料1:历史记载,春秋战国之时,吴越民族一直生活在被北方人视为“蛮荒”之地的南方平原上,他们“水行山处,断发文身,往若飘风,去则难从。”并不被北方民族所了解,一直被视为“蛮荒”之族。材料2:据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当时的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江南卑湿,丈夫早夭”农业经济远远落后于黄河中下游地区。思考:在开发早期,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地理环境如何,会对农业产生什么影响?开发早期,地势平坦,土壤粘重...黏重的土壤使农业开垦困难阶段1

长江中下游平原开发早期阶段战国时期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河湖与沼泽示意图河湖众多,沼泽广布稠密的水系阻碍人们的交通地理环境人类活动

稠密的水系阻碍人们的交通

黏重的土壤使开垦困难

河湖沼泽分布较广地势平坦土质黏重1.开发早期阶段受地理环境的限制,耕作农业发展缓慢探究2(农业社会)材料1:在中国,汉代的造船技术取得了极大的进步,船上除桨外,还有锚、舵。唐代,李皋发明了利用车轮代替橹、桨划行的车船、桨划行的车船。宋代,船普遍使用罗盘针(指南针),并有了避免触礁沉没的隔水舱。材料2:在春秋开始使用铁器的基础上,战国时期铁农具的使用更为普遍,铁器时代到来,牛耕得到推广。此后,北方大量人口南迁,带来了劳动力和先进的技术、生产工具。思考:在农业社会,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地理环境发生了什么改变,又会对农业产生怎样的影响?阶段2

长江中下游平原农业社会阶段

1.船作为交通工具被广泛应用2.农业生产工具改进和生产技术的改良科学技术的进步2.农业社会阶段船作为交通工具被广泛应用多水而质地黏重的土壤适合种植水稻稠密的水系成为交通联系的天然要道农业生产工具改进和生产技术的改良制约因素变化反而成为有利因素大规模人口迁移优越的气候条件农业生产精耕细作我国重要的桑蚕和棉花产地劳动力资源丰富我国主要的粮食产地拓展:长江中下游平原之“粮棉基地”拓展:长江中下游平原之“鱼米之乡”长江中下游平原土壤肥沃,灌溉便利,物产丰富,是我国稻谷和淡水鱼主产区,被誉为“鱼米之乡。”航拍鱼米之乡。探究3(工商业社会)材料1:1940-2002年间,在86×103平方千米的长江中下游平原乡村区域中有47%的面积发生了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主要是耕地面积减少,非耕地面积增加。此时也正处于中国人口增长高峰期与城市化发展加速阶段。材料2:长江中下游平原区域内的长江天然水系及纵横交错的人工河渠使该区成为全国河网密度最大地区。长江中下游平原区域内的淡水湖泊众多,湖荡星罗棋布,湖泊面积约2万平方千米,相当于平原面积的10%。两湖平原上,较大的湖泊有1300多个,包括小湖泊,共计1万多个,面积1.2万多平方千米,占两湖平原面积的20%以上,是中国湖泊最多的地方。思考:随着工商业的发展,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地理环境发生了什么改变,此时会对农业产生怎样的影响?探究3注意看图,分析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城市的数量与人口规模怎样发展?城市数量多,人口规模大长三角谷歌历年影像

1.人口、城市密集,人均耕地少2.稠密的水网,把耕地分割的很破碎阶段3

长江中下游平原工商业社会阶段

3.工商业发展阶段长江中下游平原粮食商品率低人口城市密集机械化难以推广耕地被分割破碎水网稠密生产规模小人均耕地低于全国水平全国“粮仓”地位下降现代农业生产:规模化、专业化、机械化问题1:战国末代屈原被贬官流放的时候也是在长江中下游一带,这说明当时这个地区是否是繁盛的地区?战国时期长江中下游平原发展农业有哪些限制条件?

课后三答问题2:明代李釜源撰《地图综要》说“湖广熟,天下足”,长江中下游平原曾被称为鱼米之乡,其发展农业有哪些优越的有利条件?

课后三答问题3:去超市买米,发现有本地新米、东北大米、泰国香米,但似乎来自长江中下游平原的米却相对很少。有人说长江中下游“粮仓”的地位下降了,这个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课后三答阶段环境特征对人类生产活动的影响早期农业社会工商业社会

课后总结:长江中下游平原不同阶段的农业发展水系稠密,土壤粘重水系成为河运通道、土壤改良、优越的气候河网分割土地,土地面积小、人均土地少耕作业发展缓慢不利于机械化,粮仓地位下降成为桑蚕、棉花产地得出结论: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的改变而改变。趁热打铁1.导致长江中下游平原开发早期的农业经济落后于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原因有()A.水稻单产低B.耕地地块小,不利于机械化的推广C.人口稠密,粮食压力大D.农业生产工具落后,黏重的土壤开垦困难D熟能生巧2.“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