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蜇碟状体的管理_第1页
海蜇碟状体的管理_第2页
海蜇碟状体的管理_第3页
海蜇碟状体的管理_第4页
海蜇碟状体的管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特种水产经济动物养殖技术

学习情境一腔肠动物-海蜇养殖技术第二节海蜇的人工育苗技术螅状幼体的横裂生殖春末水温升到13℃左右螅状幼体开始横裂,裂节较深时,其状似一叠碟子,此时要倒池。为在短时间(一般2周左右)内培养出幼水母,可于倒池后每天升温2℃左右。期间螅状幼体自上而下相继脱离亲体,产生自由游泳的碟状幼体。释放碟状幼体的数量与螅状幼体的大小成正比,而营养又是影响螅状幼体生长的主要因素,故螅状幼体越冬后,应特别重视饵料的充分供给。每个螅状幼体的首次横裂生殖产生的碟状幼体,最多可达20余个,最少4个,一般5~10个。最后一个碟状幼体脱离后,又恢复为螅状幼体状态,经一段时间的生长发育,可再次横裂生殖,并且同一螅状幼体可多次进行横裂生殖,但形成碟状幼体的数量逐渐减少,最终一次只释放1~2个。影响横裂生殖因素温度对横裂生殖的诱导作用(10—22℃升温)光度和营养对横裂生殖的影响(控光加强营养)营养条件是影响螅状幼体生长和个体大小的主要因素碟状幼状的管理初生的碟状幼体无色透明,直径2~4mm。在18~22℃条件下,经7~10天可生长为伞径达10mm左右稚蜇;经15~20天生长为伞径达20cm左右的幼蜇。随着生长发育,耗氧量和排氨量急剧上升,因此,在海蜇水母体的培育过程中,保持水质新鲜至关重要,水体溶解氧下限为2mg/L,氨态氮上限为1.5mg/L,pH范围为7.5~8.5.蝶状幼体培育密度为5万个/m3~9万个/m3,单池培育密度最大15万个/m3~17万个/m3。碟状幼状的管理措施换水:日换水2次,换水量30%~50%.投饵:日投喂2次,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