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企业对外贸易中的技术壁垒问题研究-毕业论文_第1页
我国企业对外贸易中的技术壁垒问题研究-毕业论文_第2页
我国企业对外贸易中的技术壁垒问题研究-毕业论文_第3页
我国企业对外贸易中的技术壁垒问题研究-毕业论文_第4页
我国企业对外贸易中的技术壁垒问题研究-毕业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XX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我国企业对外贸易中的技术壁垒问题研究PAGEPAGEI摘要随着关税壁垒作用日益减弱,技术性贸易壁垒作为更隐蔽、更强大的壁垒,客观上已经成为我国出口贸易的最大障碍,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我国出口产品的弱质性。因此我国应加强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管理,提高我国出口产品的竞争力。本文分四个部分。开篇在介绍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概念、内容、形式和特点。运用贸易保护主义理论,分析了技术性贸易壁垒形成原因和阻碍作用机制。然后总结分析了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发展的十大趋势;在着重介绍主要发达国家对我国实行技术性贸易壁垒利弊的基础上,分析出对我国对外贸易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进而分析这些壁垒措施对中国产品出口竞争力的影响。最后分别从政府和企业两大角度提出了具体可行的应对措施,以期对我出口企业在国家经济政策和法律体系保护下,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实力,选择各种不同的方式跨越国际上不合理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关键词:技术性贸易壁垒、对外贸易、影响、对策ABSTRACTDiedownincreasinglyalongwiththetariffbarracksfunction,thetechniquetradebarrierconductandactionsmoreconcealmentandstrongerbarracks,objectivehavealreadybecomethebiggestobstacleoftheourcountryexporttradeup,investigateitsreason,mainlylieintheweakqualityoftheourcountryexportproduct.Thereforetheourcountryshouldstrengthenthemanagementtothetechniquetradebarrier,exaltationtheourcountryexportproductofcompetitionability.Thistextdividesfourparts.OpenanarticleBeintroducingtheconcept,contents,formandcharacteristicsofthetechniquetradebarrier.Makeuseofthetradeprotectiondoctrinetheories,analyzethetechniquetradebarrierformationreasonandobstructafunctionmechanism.Thentallieduptoanalyzethetengreatesttrendsofthedevelopmentofthetechniquetradebarrier;Infoundationemphasizedamainflourishingnationofintroductiontopracticethetechniquetradebarriergainsorlossestotheourcountry,analyticaltoourcountryforeigntradeoftheaggressivefactorandnegativefactor;Thenanalyticalthesebarracksmeasurestomediumtheinfluenceofthedomesticproductexportcompetitionability.Theendjoinedthegovernmentthemansionandbusinessenterprisetwogreatestanglestoputforwardrespectivelyconcreteviablereplymeasuretoexportabusinessenterprisetomebyexpecttoprotectinthenationaleconomicpolicyandthelawsystemunder,choosevariousdifferentwaystocrossoveraccordingtothecharacteristicsandrealstrenghtoftheoneselfinternationalupnotreasonableofthetechniquetradebarrierprovidebystrengthenninganinternationalcompetitionabilitycertainreferencevalue.KEYWORDS:TechnicalBarrierstoTrade、Foreigntrade、Influence、Counterplan目录TOC\o"1-3"摘要 IABSTRACT II第一章技术性贸易壁垒概念及发展趋势 11.1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概念与特点 11.1.1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概念 11.1.2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特点 11.2.技术贸易壁垒的主要形式及发展趋势 21.2.1技术贸易壁垒的主要形式 21.2.2国际贸易技术壁垒的存在的趋势 3第二章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 92.1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对外贸易的积极影响 92.2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对外贸易的消极影响 10第三章我国对外贸易产品屡遭技术性贸易壁垒限制的原因 133.1近年我国出口产品屡遭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现状 133.2我国出口产品屡遭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原因 15第四章我国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对策 184.1政府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作为 184.1.1完善国内环保法律机制 184.1.2调整国家政策和完善应对措施 194.2我国企业跨越技术环境壁垒的可选模式 244.2.1学习研究世界贸易组织相关规则 244.2.2充分利用国际技术转移和技术溢出效应来形成自主创新能力 244.2.3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质量认证制度 264.2.4开展对外直接投资 284.2.5对于因SPS或环境壁垒而引起的出口限制的企业应该实施清洁生产 294.2.6加强企业间合作 30结论 32致谢 33参考文献 34第一章技术性贸易壁垒概念及发展趋势1.1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概念与特点1.1.1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概念依据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对贸易控制性措施的区别,国际贸易壁垒分为两类:一类为关税壁垒(TariffBarriers,TBs);另一类为非关税壁垒(Non-TariffBarriers,NTBs)。后者主要指种类繁多的“技术性控制措施”,被概括为技术性贸易壁垒。技术壁垒(TechnicalBarriertoTrade)简称TBT是指各国为维护其本国家或区域安全、保障人类健康和安全、保护动植物生命和健康、保护环境等目的,通过颁布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实施认证、检验检疫等技术措施,对进出口贸易活动进行控制的技术性限制措施。近年来西方国家普遍采用,由于它具有隐蔽性较强、透明度较低、不易监督和预测等特点,给我国及其他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造成很大障碍,同时也成为阻挡外国产品进入本国市场的屏障,是当今国际贸易中最隐蔽、最难对付的一种贸易壁垒。技术壁垒已成为现代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人为设置贸易障碍、推行贸易保护主义的最有效方法之一,也是引发现代国际贸易纠纷的重要根源之一。1.1.2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特点与众多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相比较,技术性贸易壁垒有其鲜明的特点。通常,我们可以将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主要特点归纳为以下几种:1.双重性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双重性是指,一方面技术法规、标准及合格评定程序本身通过对贸易商品的质地、纯度、规格、尺寸、营养价值、用途、产地证书、包装和标签等作出规定,可起到提高生产效率、促进贸易发展的作用,达到驱出假冒伪劣商品,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有时它还能迫使出口货物的发展中成员加快技术进步、技术改造步伐,提高本身的生产、加工水平。这是其起积极作用的一面。另一方面由于使用不当,往往利用对贸易商品的各种形式技术规定和措施提出过高的要求,且常常变动,使出口成员的货物难以符合这些技术要求,造成妨碍贸易正常进行的严重后果。这是构成其贸易壁垒的一面。2.广泛性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广泛性主要是指,有的成员为了阻挡货物进口,在科学技术、卫生、检疫、安全、环保、包装、标签、信息等方面,制定了名目繁多、内容十分广泛的技术法规、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以达到保护本国(地区)市场的目的。3.复杂性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复杂性通常是指除其数量多、涉及领域广和扩散效应外,它还往往具有一定的技术含量,且体系庞杂、灵活多变。4.针对性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针对性是指某成员针对特定出口成员的特定货物采用技术性措施加以限制,以达到阻碍出口的目的。5.隐蔽性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隐蔽性实质上是指一些发达成员利用其技术上的优势,以貌似合法的理由,如保护环境、维护消费者利益等,施行事实上阻碍其他成员(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成员)商品进入该成员市场。6.争议性WTO原则允许各国根据自身特点(如地理及消费习惯等),制定与别国不同的技术标准。因此,许多国家可以利用各国标准的不一致性,灵活机动地选择对自己有利的标准。这样就导致不同国家之间相互协调的难度加大,更多的引发国际贸易纠纷。1.2.技术贸易壁垒的主要形式及发展趋势1.2.1技术贸易壁垒的主要形式1.制定苛刻的技术标准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许多国家纷纷制订和修订环境标志技术法规,由于各国环境与技术标准的依据和指标水平、检测和评价方法等不同,有可能对外国商品的市场准入需求构成贸易壁垒或被新贸易保护主义所利用,冲击发展中国家的出口贸易。2.严格的产品认证制度产品认证是政策相关部门颁发相当于质量证书的证明。仅以电子、电器、机械类产品为例,强制性的颁发产品认证书的认证项目有诸如美国的UL、加拿大的CSA、欧盟的CE等。这些认证标志已成为电子产品、机械产品输往美、加和欧盟的通行证。目前我国出口企业做产品检测一定要到美国、欧盟等相关实验室做,因为我国实验室出具的检测报告美国、欧盟不承认。3.繁琐的检验程序一是许多发达国家通过颁布繁琐的技术调查、取证、辩护、裁定等程序并强制出口商执行,结果费时、费力、增加出口难度;二是很多国家不认可同等效力的出口国的检验方法和检验程序,另搞一套做法,让出口商执行;三是将检验要求延伸至生产领域,如不少国家对进口植物产品要求有一定的隔离种植期,对木质包装物的生产要求特殊的熏蒸处理等。1.2.2国际贸易技术壁垒的存在的趋势1.从生产领域和贸易领域向服务贸易和投资领域扩张TBT的表现形式十分广泛,既涉及国际或区域性协议、国家法律、法令、规定、要求、指南、准则、程序等强制性措施,也包括非政府组织等制定的自愿性规则。TBT的涵盖范围日趋广泛。从产品形态看,它不仅涉及初级产品,而且牵涉到所有的中间产品和制成品;从产品生命周期看,涵盖了研究、生产、加工、包装、运输、销售和消费以及处置等各个环节;从涉及领域看,TBT的产生是从生产领域开始的,逐渐扩张至贸易领域;当前已从有形商品扩张到金融、信息等服务以及投资、知识产权等各个领域。从WTO成员通报的情况看,机电产品、石化产品、建材和农产品及食品仍是TBT通报的重点;SPS通报一般涉及农产品与食品行业。在WTO新一轮谈判中,贸易与环境、贸易便利化、知识产权保护、农业等议题都将涉及新的技术性贸易壁垒问题。2.一些自愿性措施呈现向强制性法规方向转化的趋势在技术性贸易壁垒领域,有许多自愿性的措施,如ISO9000、ISO14000、各种环境标志认证、HACCP(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有机食品认证等,以生产者自愿为原则决定是否申请认证。但近年来来,有些自愿性措施正在与强制性措施结合并有向强制性法规方向转化的趋势。如:美国规定自1997年12月18日起,所有对美国出口的水产品的生产企业必须建立并运行HACCP,就此将HACCP从原来的生产企业自发的安全卫生控制行为演变成官方对食品安全卫生管理的强制性要求;欧盟2002年5月12日通过的“生态纺织品标签”指令(2002/371/EC)规定,到2006年加贴环保标签的纺织品将由目前的19种扩大到30种;2002年2月21日,欧盟《通用食品法》生效启用,这是欧盟历史上首次采用这样的通用食品法。类似的例子很多。3.从针对具体产品向生产经营全过程延伸最典型的例证是强制推行HACCP管理体系。HACCP为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的英文简称,其宗旨是将可能发生的食品安全危害消除在生产过程中,而不是靠事后检验来保证产品的可靠性。以HACCP为基础的食品安全体系,被称为HACCP体系,其起源于美国。最初用于保证航天食品的安全卫生。经过40多年的发展,已在美国、加拿大、欧盟等发达国家广泛应用,现已成为世界上最权威的食品安全质量控制体系之一。建立HACCP体系的目的是控制从“农场到餐桌”整个食品生产、加工、储运、销售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食品安全危害,食品加工企业可以通过它确保提供给消费者的食品更加安全。另一个例子是强制推行PPM标准。PPM标准就是通过规定产品加工生产过程所允许采用的技术和标准化规范,对产品的生产过程进行管制。原先的WTO有关环境与贸易的条款以及各国的国内法规中更多关注的是对最终产品本身指定标准,而不管这种产品是如何被加工、生产制造出来的。而发达国家根据同类产品加工和生产工艺方法不同对生态环境的不同影响,限制或禁止不利于环境的方法生产的产品。PPM标准问题的论争意义重大,从环境保护角度看,有其合理性,但从贸易角度看,由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低,出口产品的PPM永远不如发达国家,若滥用PPM标准,将对发展中国家出口产生灾难性的后果。此外,对劳动密集型工业的生产过程强制推行劳工标准,以及对畜禽产品的生产过程推行动物福利标准也会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4.影响及扩散效应越来越明显TBT的影响较之于关税和一般非关税壁垒更为广泛和深远。许多TBT措施可能直接导致限制甚至禁止进口。另外,技术壁垒具有明显的扩散效应。TBT措施往往产生连锁反应,由一个产品涉及到相关的所有产品;从一国扩展到多国甚至全球。如2002年5月欧盟通过的生态纺织品服装新指令(2002/371/EC),将原来只有几种纺织品和服装的环境标志产品扩大到腈纶、棉和天然纤维、弹性纤维、亚麻和其他韧性纤维包括大麻、黄麻和苴麻、含脂毛和其他蛋白纤维、人造纤维丝、尼纶/涤纶纤维、聚丙烯纤维、纤维和纱线的整理剂等几乎囊括所有纺织品和服装。并且一国实施的技术性贸易措施容易引起其他国家的仿效,2002年1月30日,欧盟理事会以中国舟山产冻虾仁氯霉素含量超标为由,通过《关于对产自中国的进口动物产品实行某些保护性措施的决议》决定暂停进口产自中国的供人或动物消费的动物源产品,禁令由虾仁扩大到所有动物及含有动物成分的产品达100多种。欧盟的这一措施很快引起美国、匈牙利、俄罗斯甚至沙特阿拉伯等国的仿效。5.随着科技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呈水涨船高之势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技术创新的深入,新的技术标准会不断涌现,并被采用于新的技术法规。技术创新使检测设备、手段和方法更加先进,一些国家尤其是WTO发达成员运用TBT的水平随之水涨船高,对进口产品的标准规定越来越细,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和苛刻。近年来,人们对人类生命安全及世界环境问题的关心,发达国家的技术标准和技术法规中对这些方面的要求日益提高。如:2000年欧盟先后发布了2000/24/EC、2000/42/EC指令,增加茶叶农残限量10项,改变茶叶农残限量6项。2001年7月1日欧盟实行新的茶叶农药残留量检验标准达118项,其中限制项目达40多种,有些农残限量标准也提高了100倍—200倍。自2006年5月29日起,日本也将对食品中农业化学品残留实施“肯定列表制度”。日本“肯定列表”制度制定了非常严格的统一标准,涉及农业化学品达700余种,农产品200余种,限量标准3万余条,与日本现行规定有很大差别,根据该制度,每种食品需检测项目成倍增加,涉及的残留限量平均为200项,有的甚至超过400项。6.技术壁垒与专利壁垒的交叉使用现在欧盟和美国一方面设立技术壁垒,要求进口国企业的产品要达到其设定的技术水平或技术标准;另一方面却把该标准水平下的技术申请了专利。这就是技术壁垒与专利壁垒的交叉使用,该方法可以最大限度的保护本国企业的利益,如果别国企业想出口这样的产品,就要给对方交纳极高的专利使用费,出口利润不但大受挫折,甚至成本问题就使该产品很难再走出国门。如欧盟打火机CR法案,根据这项规定,出厂价或海关价低于2欧元的打火机必须安装防止儿童开启的安全锁(简称CR装置),并且须通过欧盟相关认证部门的实验。但是在提出该法案之前,欧盟的打火机企业就开发并申请安全装置的专利。也就是说中国企业要想符合欧盟的童锁标准继续出口,要么向外国企业买专利,支付巨额的专利费,这样生产成本会大大提高,使温州打火机生产商失去价格优势,失去市场;要么温州企业自行研制,而研制需要很长的时间和巨大的开发费用,也可能失去欧盟市场。7.发达成员仍是实施技术壁垒的主体,发展中国家也越来越重视技术性贸易壁垒由于技术和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各国制定和实施TBT的差别很大。一般来讲,发达成员居于主导地位,许多国际标准都是发达成员参与制定的。但是近几年来,发展中成员也越来越重视技术壁垒的引进与实施。从1995年至2001年的TBT或SPS通报的情况看,WTO成员实施技术壁垒呈加速上升的趋势。例如:1999年TBT通报量为389件,2001年猛增至846件,此后每年保持在600件左右。SPS通报量一直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从1999年的198件猛增到2005年的772件。1999年—2005年TBT通报累计4321件、SPS通报2757件,两者合计7078件。其中,发达国家TBT通报2429件,占总量的56.21%,而发展中国家通报1892件占43.79%。自1999年以来,发展中国家的TBT通报量已经超过发达国家,大有后来居上之势。SPS通报量在1995年仅为5件,5年后的2000已增至63件,增加了11倍多,到2005年,通报数量突破了400件,这意味着全球范围内平均每3天就有1项有关农药的管理规定出台。进入我们国家WTO/TBT-SPS通报咨询网可以看到大量的通报资讯(/Channel_1/Class/Index.html2006-11-22)8.采用国际标准及合格评定程序的趋势不断加强由于技术和经济水平发展的不同,各国制定和实施TBT的差别很大。TBT是非关税壁垒的主要形式,具有合理性和隐蔽性的特点,容易被贸易保护主义所利用,形成不合理的贸易壁垒。欧共体成员较早认识到技术性壁垒对成员国间贸易产生的不利影响,于1969年制定了《消除商品贸易中技术性壁垒的一般性纲领》,首次提出了在国际贸易中限制技术性壁垒的贸易规则。1979年关贸总协定“东京回合”制定了《技术性贸易壁垒协定》;“乌拉圭回合”对该协定进行了修改、补充和完善,同时签署了《卫生措施与植物卫生措施协议》(SPS协议)。为了使技术性贸易措施成为不合理的贸易壁垒,WTO制定了《良好行为规范》,建议各国采取国际技术标准。此外,国际标准化组织、食品法典委员会、世界卫生组织等国际组织的作用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成员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越来越多的国际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被各成员采用,而且国际标准已日益成为解决争端的重要依据。比如,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ISO9000质量体系标准和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已经成为进入国际市场的通行证。9.与消费安全有关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日趋严格随着消费者健康和安全意识的不断增强,有关消费安全的技术标准要求也越来越严格,主要涉及食品、药物、化妆品、电器、玩具以及建材行业。国际贸易中一个极具代表性的案例是,上世纪80年代初期欧盟针对美国含有生长激素的荷尔蒙牛肉案。这种生产激素可能会给人类健康带来一定影响,但并没有权威的科学证据,因此欧盟根据“零风险”原则(Zero-riskPolicy),禁止含有该种荷尔蒙激素的牛肉进口,从而引起旷日持久的争端。10.技术性贸易壁垒与反倾销、保障措施、关税保护交替并用日本为了保证粮食安全对大米进口进行全方位的限制:首先实施国400%的高关税,使进口大米完全丧失价格优势;其次实施进口配额招标,在招标中存在国别歧视;在SBS招标方式中,日本粮食厅根据需要对进口大米任意加价,严重影响进口大米的竞争力。再就是配合实施技术性贸易壁垒限制,上世纪90年代初对大米进口只实行几个农残检测指标,1994年为56项,到1998年增加到104项,到了2001年又增加到114项,2006年5月底又施行了食品中农业化学品残留实施“肯定列表制度”。又如,欧盟针对中国打火机先是提起反倾销指控,在中国企业抗辩成功后,又制定儿童安全装置要求,即CR法案等技术标准。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贸易中涉及的各种技术问题将更加复杂,同时消费者对商品的质量、卫生和安全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对环境的要求也不断提高,而高技术含量的测试和检验检疫技术的不断发展,也给一些国家利用技术性贸易壁垒进行国际贸易限制甚至贸易歧视提供更精确的数据。同时,经济全球化带来的不断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也使得国家间的贸易保护手段花样翻新。第二章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技术性贸易壁垒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我国而言是一把双刃剑,从短期看是弊大于利,从长期看是利大于弊。几乎所有的技术性贸易壁垒都有积极和消极两种影响,只强调某一方面是不妥的,我们应当采取措施,强化积极影响,抑制消极影响。2.1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对外贸易的积极影响1.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当前,国际技术性贸易壁垒中的相当一部分措施都带有浓厚的绿色环保性质。例如,绿色关税要求对可能造成环境污染及破坏的进口产品征收附加税;绿色环境标志制度要求产品从研制到开发使用,直至回收利用的整个过程都符合生态环境要求;绿色包装制度要求产品包装无害,并且易于回收利用或者可自然分解等等。虽然在短期内对企业出口带来压力,但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无疑会使国内企业在进行对外贸易时加强“绿色”概念,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最终实现我国经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这在客观上是符合现阶段国家实行的“科学发展观战略”,有一定的积极意义。2.促进科技进步,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从本质上说,技术性贸易壁垒在客观上是当代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因此,面对和破解技术性贸易壁垒也就必须要依靠本国的技术进步。当一国的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其生产的效率就将迅速提高,资源配置的状态也会随之趋向优化。特别是严格的技术标准,细化的技术要求,再加上持续不断的升级,会对出口国贸易产品顺利通关形成强烈的压力,从而迫使其既要不断研制新品,又要对原有产品的生产流程、工艺和方法进行革新,实现产品的更新换代,并通过产品结构的调整带动和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国内大部分企业已开始采取相应措施,提高自身素质,以应对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增强其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在商务部的一次调查中,95.6%的企业表示,希望通过提高技术和管理水平使产品达到进口国要求,68.3%的企业希望获得国际权威认证或进口国认证。3.规范进口市场,提高进口商品的品质我国政府可以借鉴各国所采用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构筑我国的贸易保护体系。通过实施技术性贸易措施,起到限制国外达不到国内相关标准的有关商品进入国内市场的作用,从而规范我国进出口市场,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4.促进对劳动者权益的保护,保障人民健康和安全近年来发达国家积极推行的SA8000标准认证,我们在质疑其用意的同时,无法否定的是该标准本质没错,而且日益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我国出口企业实施SA8000标准认证,促进对劳动者权益的保护,是一件好事,有助于我国《劳动法》及相关法规的执行,有利于提高我国产品的竞争力,有利于提高我国的国际形象。2.2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对外贸易的消极影响1.增加贸易成本,造成贸易障碍(1)技术壁垒对企业的最大影响是成本升高,50%以上的企业认为技术壁垒导致标准不断提高,增加成本。而根据美国商务部1998年的报告和欧盟的研究,仅受技术法规影响的出口产品就占世界出口总额的25%,全世界出口因此减少15%--25%,因标准和认证减少的出口相当于出口总额的3.75%--6.25%。联合国贸发会议的一个研究报告指出,海关程序和相关活动所需的成本占贸易总额的7%--10%,对这些程序进行协调并简化可以降低25%的成本,相当于贸易总额的1.75%--2.50%。(2)我国的出口商品受阻,很多情况下是由于信息系统不发达,对进口国的各种技术限制知之不多。对方要求的标准、技术法规,不易获得,企业只得通过贸易商社索取,常因交涉不力而贻误成交时机。即使得到标准,又往往缺乏最新修订版本。这样几经周折,厂家的成本自然也就提高了。一些国家制订的技术标准很苛刻,我国的许多出口企业由于生产技术水平的限制和缺乏严格的质量管理,往往达不到相应的要求。企业倘若要满足对方要求,势必修改设计、改变工艺、推迟交货,条件十分不利,这会相应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此外,由于我国的认证体制尚不健全,同一种产品为适应不同的市场,需进行多次的重复检验和昂贵的检验费用,提高了出口产品的成本。一些国家实施了基于本国标准的质量认证制度,能否获得认证往往成为贸易的必要条件,特别是电工领域,如美国的UL认证、欧盟的CE认证等。另外,对方要求使用的材料、零部件也要认证,国内采购比较困难,大多要从国外进口,成本也将提高。2.引发贸易争端目前技术壁垒已成为贸易争端的重要领域。由于发达国家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具有隐蔽性、歧视性、广泛性等特点且相互混杂,致使我国同贸易对象国之间难以协调,争端不断,严重影响了我国同对象国的贸易关系。在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案例中,有28个是与技术壁垒有关的。双边贸易中的技术壁垒争端更是层出不穷。1997年至2005年各国提交给WTO的农产品争端中,涉及TBT/SPS的48起,约占WTO所有争端的15.9%,占所有TBT/SPS争端的81.4%。3.制约我国产品的出口国外政府实施的技术壁垒严重影响我国的外贸出口额。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商品的出口市场主要是美国、日本、欧盟等发达国家以及东盟、韩国等新兴工业化国家,出口额占我国出口总额的80%左右。这些国家无论在资金还是技术上都拥有雄厚的实力,因此也更愿意采用技术壁垒这种隐蔽性高的贸易保护措施来限制我国的产品出口。我国出口的产品如果达不到他们制定的标准,就会遭淘汰,失去一大片市场。以下两个例子可以说明:第一个由于美国医药界只强调严格的科学鉴定,因而对中药基本上持怀疑态度,1991年FDA(美国食品药物管理署FoodandDrugAdministration的英文缩写)提出估计约有700-1l00种中药具有不安全性,1992年宣布了20种含有毒素的亚洲成药,1994年宣布了一批中药中含有禁控成分,1996年列出100多种“受到管制的中草药”。可见,仅对美国的中药出口我们就已大受限制,对其它国家的中药出口也差不多;我国中药出口在经历了20世纪90年代初一个较快的发展时期以后,就一直处于低速增长甚至徘徊不前。第二个是在中国家电产品出口企业尚未完全从欧盟的WEEE和ROHS指令困扰中完全走出的时候,2006一项更加严格、涉及面更广的指令———《耗能产品环保设计指令》(EUP指令)又摆到了中国出口企业面前,EUP指令将大幅增加制造厂家的生产成本。这对于以低价位取胜的中国出口企业来说,竞争力会在相当大程度上受到削弱。那些技术落后、规模较小的企业可能会因此退出欧洲市场。发达国家设置的技术壁垒涉及的内容相当广泛,从横向上看,涉及我国出口的农产品、食品、机电产品、纺织服装产品、医药产品等众多类别;从纵向上看,涉及我国出口产品的生产、加工、包装等多个环节。数据显示,仅2006年一年因技术不合格被退回的产品总值就高达6700万美元。1997年至2000年间,因发达国家的技术壁垒而受阻的出口产品总值达700亿美元,几乎占了我国出口总额的25%。以2002年贸易出口情况来看,我国71%的出口企业遭遇技术贸易壁垒不同程度的限制,39%的出口产品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造成170多亿美元的损失,相当于当年出口总额的5.2%。而2000年相关数字分别为66%、25%和110亿美元。其中,食品土畜产受损最为严重,近90%的食品土畜类出口企业受限,损失约90亿美元,具体表现为禽肉类产品出口下降32.9%,畜产品出口下降4.1%,蜂蜜出口下降16.7%;67.4%的轻工企业、64.7%的机电企业受到了影响,受损额分别为40亿美元和20亿美元。另外,有70.6%的医保企业、67.2%的纺织企业和60.1%的五矿化工企业受到了技术贸易壁垒的影响;相当数量的传统优势产品由于技术贸易壁垒影响而退出国外市场。第三章我国对外贸易产品屡遭技术性贸易壁垒限制的原因据《国际商报》报道,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我国出口产品遭遇国外的技术壁垒也不断增加,其中原因值得探究。我国贸易方向主要集中于美、日、欧盟这3个技术贸易壁垒的发源地。目前,美、日、欧盟是我国最大的3个贸易伙伴,据统计,包括经香港的转口贸易在内,我国出口商品的近75%销往美、日、欧盟等国家或地区,而这三大经济实体也是实施技术贸易壁垒的积极倡导者,绝大多数技术贸易壁垒措施发源于这三大经济实体。产品出口的地理方向决定了我国将不得不直面技术贸易壁垒的威胁。3.1近年我国出口产品屡遭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现状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每年对外贸易年增长速度高大13.4%,但是在高增长率的背后,我国的对外贸易存在屡遭发达国家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尴尬局面。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我国有2/3的出口企业遭遇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有2/5的出口产品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每年我国受技术贸易壁垒造成的损失达到200亿美元左右,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的出口已经造成了相当严重的影响。中国商务部日前提供的最新调查数据显示,中国农产品、轻工、机电、纺织服装、五矿化工和医疗保健六大行业的出口均受到技术壁垒的限制,其中到目前农产品受挫最为严重。1994年,日本首次开放大米市场,对各国输入的大米的农药残留项目通常只检验9个项目,但对我国输入的大米却规定多达56个检验项目,到1995年从56项增至64项,1996年至81项,1997年至91项,1998年达到104项。1996年德国、法国、荷兰和日本以偶氮染料对人体有害为由相继颁布法令,禁止偶氮染料的服装和纺织品进口,使我国正在使用104种偶氮染料的产品出口中断。1995年,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宣布禁止中国虾类制品实行自动扣留,原因是我国的渔船上没有安装海龟逃生装置,危害海龟的生存,因而用这种捕捞技术捕获的虾类禁止输入到美国。1997年由于不符合国际环保标准,我国的食品,纺织品,机电产品等74亿商品出口受阻,其中纺织品受阻最大。1998年9月11日,美国要求所有来自中国的木制包装和木制铺垫材料必须附有中国出入境检验检疫机关出具的证书,确保所有纯木材的包装材料都经过高温处理、熏蒸或防腐剂处理,否则,所有运来的货物将一律被拒绝入关。这涉及每年从中国进口的大约100万个集装箱。按美国要求的方法对木质包装进行处理,不仅耗费很长时间(一个40英尺货柜消毒要用7—10天的时间),而且消毒费用也很高(900—1000美元),包装成本将增加1/3,直接损失数亿美元;我国出口产品尤其是机电产品广泛采用了木质包装,因此,该禁令至少间接影响到中国对美出口总额的1/3,约130亿美元。此后,加拿大,澳大利亚,欧盟迅速做出反应,我国受此影响的出口产品高达500亿美元。1999年12月7日针对来自中国的玩具欧盟于正式发布1999/815/EC指令,禁止销售供3岁以下儿童使用的、可放人口中的聚氯乙烯软塑料玩具及儿童用品,因为这些玩具中含有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中的一种或多种(DNIP,DEHP,DBP,DIDP,DNOP,BBP)。欧盟称,该禁令是为了给儿童提供高水平的健康和安全保护。2001年我国因不符合国际环保标准而受阻的出口商品价值就已超过100亿美元。2002年欧盟禁止我动物源性产品进口一案就涉及我国94家企业,贸易金额达6.23亿美元。一些出口市场和产品结构比较单一的企业,已因此次事件濒临破产境地,据统计,这些企业中涉及的劳动力近5万人。2003年我国因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因素影响当年出口直接和间接损失达17.6亿美元,因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因素而影响当年出口的企业中50%的企业因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而迫使成本增加,25%的企业因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而增加风险。2005年欧洲通过一项法令准备在2007年实施一项更加严格、涉及面更广的指令《耗能产品环保设计指令》(EUP指令),使我国的机电和家电产品的生产企业增加了生产成本。2006年5月29日起,日本也将对食品中农业化学品残留实施“肯定列表制度”。其中规定的农残留指标量被称为世界上最苛刻的农残比。直接影响我国近80亿美元的农产品出口额,涉及企业6000多家,主要产区的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也受到影响和冲击。3.2我国出口产品屡遭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原因有些国内学者认为,近年来我国出口贸易迅速发展,一些发达国家为了保护本国市场和产业,而对我国产品实施技术性贸易措施,其实不尽然,我国产品屡遭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限制的原因是多种的:1.技术性贸易壁垒已成为各国普遍推行的一种新的贸易保护主义工具WTO各成员方在WTO的主持下普遍实施关税减让。乌拉圭回合以后,关税税率更是大幅度削减,有的成员方甚至降到了零关税,同时大大的提高了约束关税的整体程度。而技术性贸易壁垒因为它有隐蔽性,同时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制定不需要通过WTO的批准,世贸组织对它的限制也比较少,因此为各国政府所普遍采用,作为保护本国产业的工具,因此在新的形势下,各国的关税壁垒措施也是影响我国出口贸易的一个原因。2.我国技术水平落后近年来,尽管我国外贸出口有了长足发展,但由于总体科技发展水平相对落后,许多出口产品技术含量低,质量不高,相对于国外同类产品的生产技术,产品质量与标准的不断提高,我国出口产品的弱质性就会明显表现出来。我国出口商品种类又主要集中于纺织、轻工和农副产品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占我国出口产品的62.8%,虽然这些年我国的企业在提高技术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我国企业普遍技术水平落后,生产条件差,工人素质较低,致使我国的出口产品的质量较差,技术含量低。据资料显示,我国产品质量实际水平落后于发达国家10-20年,加之目前世界各国为了本国消费者的利益,普遍制定了较高的技术标准,据材料显示,目前我国出口的工业制成品中,劳动密集型产品仍占相当大的比重,约62.9%,我国工业标准约有70%仍低于国际或国外先进标准,因此即使发达国家制定的技术标准不复杂、不苛刻,也足以将我们的许多出口产品拒之门外。3.我国技术标准水平低我国的技术法规、标准以及合格评定都存在不健全的现象。在技术法规方面,中央政府各部门、地方政府各部门以及各行业制定的规章、条例数量繁多,规定个不相同,它的制定都出于自己利益的考虑,使得各种技术法规出现不协调的现象。在标准方面,据2005年底数据统计,在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发布的11700个标准中,我国仅采用了4500个,占总数的42%,还有7200个尚未采用,占总数的66%。截止到2005年底,我国已发布国家标准9278项,其中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仅8387项,采标率为47.5%。在参与国际标准化的制定工作较少,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现有技术委员会187个、分技术委员会552个。我国仅承担其中1个专业技术委员会和5个分技术委员会的秘书处工作,这影响了我国技术信息的引进,使我国的技术标准的采用处于被动地位。在合格评定方面,现在国内的认证体系不通畅、不协调,同时我国现在尚未建立统一的认证体系,各种认证都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IS09000认证中,咨询机构和认证机构相互串通,违反合格评定程序的现象时有发生,并且产品检验机构的检验人员素质较低、设备落后,同时产品检验机构重复设置,影响了产品认证的效力。4.贸易方向过于集中我国贸易方向主要集中于美、日、欧盟这三个技术贸易壁垒的发源地。目前,美、日、欧盟是我国最大的三个贸易伙伴,据统计,包括经香港的转口贸易在内,我国出口商品近75%销往美、日、欧盟等国家或地区,而这三大经济实体也是实施技术贸易壁垒的积极倡导者,绝大多数技术贸易壁垒措施发源于这三大经济实体。据商务部调查显示,欧盟、美国、日本是实施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主要国家和地区,其对中国出口企业造成的损失占比达95%,所采用的主要方式有“提高标准”、“增加检验检疫项目”和“技术法规变化”等,并有不断调高和提高技术要求的趋势。产品出口的地理方向决定了我国将不得不直面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威胁。5.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缺乏了解在加入世贸之前,我国被长期排除在WTO主持的多边贸易之外,使得我们难以应对发达国家的技术贸易壁垒限制。其中包括我国的技术法规、标准和认证体系还不健全,缺乏对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情况的研究,缺乏权威性的技术性贸易壁垒信息与管理机构,缺乏对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预警和争端处理机制和手段。6.对技术贸易壁垒的重视不够我国宏观管理层次上存在某些漏洞,对国际通用的国际标准和技术管理措施知之甚少,对主要贸易对象国的技术手段缺乏了解,不能对我国出口企业在宏观上予以指导。有关专家分析指出,目前出口企业在应对中还面临诸多困难和问题:如36%的企业认为跨越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主要困难是“信息不灵”,38%的企业认为主要困难在于“缺乏可以达到对方指标要求的解决方案”。7.技术性贸易壁垒"门槛"愈来愈高,新的壁垒层出不穷据专家估计,我国产品质量实际水平落后于发达国家10~20年,而且我国标准体系混乱,有国家标准、地方标准、专业标准及企业标准,数目多而水平低下,难以与国际水平接轨。并且发达国家所采取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有不断调高和提高技术要求的趋势。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发达国家技术水平和环保意识的持续提高,也存在某些国家利用技术性贸易壁垒搞贸易保护主义的倾向。8.出口产业企业缺乏有效协调各出口行业协会及企业未充分合作,应对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许多企业反映,由于原料供货企业、加工企业、出口企业等多种经营主体间没有形成合力,难以实现全程控制,造成出口产品质量不稳定。第四章我国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对策4.1政府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作为冲破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限制,关键在于提高我国产品的质量和档次,要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升我国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发展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多层次、全方位、宽领域开拓国际市场。同时,鉴于技术壁垒,不仅涉及诸多技术问题,而且涉及行政管理问题,技术性、政策性很强,一般出口企业往往不甚了解,也提不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在这方面,政府应起主导作用,协助企业打破国外的技术壁垒,扩大出口。4.1.1完善国内环保法律机制1.加快我国环境保护法律与国际接轨的步伐,缩小与发达国环境保护水平的距离。从我国现行环境保护立法看,存在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我国环境保护法律不完善,环境标准规范不健全,与国际环境立法还有较大差距,有些立法方面的空白,例如缺乏关于削减和淘汰消耗臭层物质的规定,使我国缺乏对外贸易中保护环境的法律依据,不利于对我国环境与贸易的保护;其次,我国环境保护法律中与贸易相关的环境保护法律条款数量少、缺乏系统性,操作性差。在我国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中,除《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中,有若干个用贸易手段保护环境的条款外,其余散见于《环境保护法》、《药品管理法》等法律规定中,而且规定的非常原则;再次,与环境保护法律配套的贸易保护的法规、规章不完善,操作性不强。应按照国际标准制定、完善我国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以及与贸易相关的环境保护法律制度,缩小与发达国家,特别是贸易伙伴国的环境保护水平。2.积极实施IS014000,推行清洁生产,提高产品的质量,增强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目前,IS014000国际标准已经成为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绿色护照”。为此,我国制定其中IS014000国际标准接轨的国内法律法规。目前,要以促进和加强这一环境标准的严格执行为突破口,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尽快淘汰高污染、高消耗的产业和产品,发展环保产业;完善相关的法规、法规,依法促进清洁生产,大幅度的提高产品的质量,增强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打破发达国家的绿色贸易壁垒。3.建立我国的环境标志认证制度,加快与国际环境标准接轨的步伐;环境标志作为保护环境的一项新措施,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我国以于1992年开展了环境标志工作,在我国加入WTO之后,应以《关于贸易和技术障碍的协定》为依据,加快环境标志的认证工作,积极组织实施和宣传环境标志制度,并将其纳入环境保护法律体系,确保标志认证过程的规范和透明,加强与主要贸易伙伴国的环境技术合作,签署有关环境标准相互承认的协议,在相等性基础上实现与他国环境标志的双边、多边互认,为实现国际普遍互认作一些准备,为目前我国企业的产品进入国际市场打开一条绿色通道。4.1.2调整国家政策和完善应对措施1.建立咨询机构,收集关于TBT的信息。建立协助出口商克服技术壁垒的咨询和信息服务机构。出口贸易涉及的范围很广,如何为出口企业做好咨询服务,关键是要全面了解和研究世贸组织成员,特别是我国主要贸易伙伴的有关技术法规、标准和合格评定的信息。我国关于TBT信息的体系还很落后,远远不能适应国内关于TBT信息的需求,致使我国许多企业因不知进口国对出口商品的具体技术性要求,而被进口国以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形式抵制外国商品进入本国,这就是由于“信息壁垒”引起的。因此我国应建立专门的咨询机构,一方面回答其他成员和其他成员境内有关方面的合理咨询并能提供我国有关的技术法规、标准和评定程序的信息。但根据WTO/TBT的有关规定:只有可能给国际贸易带来较大影响的技术法规、标准、合格评定程序必须通报,其他是自愿的。所以我国在信息通报时应掌握一定的原则,做到合理、适度。另一方面,及时收集国外有关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信息,建立我国的信息数据库,为我国的企业提供相关信息,并接受他们咨询,以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同时还应充分发挥驻外经商机构和经贸研究机构和EOI的优势,以满足国内对信息的需求。现在沿海地区的省份及各大城市大多建立了世贸组织技术性贸易壁垒咨询中心,这就使我们能够及时了解这方面的信息2.制定与国际标准接轨的国家标准,不断提高我国企业的产品质量,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能力。WTO/TBT协议2.6条规定:“为了在广泛的基础上对技术法规进行协调,各成员在他们资源允许的条件下,应尽可能通过适当的国际标准化团体,参与他们以采用的、或准备采用的技术法规覆盖的产品的国际标准的制定工作。这是WTO对各成员方所做的要求。同时,虚心研究外国标准化制定工作的经验,努力使国家标准与国际标准接轨,避免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不相协调的情形发生,防止我国在标准制定方面走弯路;另一方面,可以使企业依据国际标准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使得遭遇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可能性就小,提高了企业的国际竞争能力,扩大我国的出口贸易。在我国积极采用国际标准的同时,我国还应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和国际电信联盟(ITU)这三大组织的标准化制定工作,承担ISO秘书处的工作,推广我国先进的技术标准,反映我国的意见和建议,使国际标准制定工作向有利于我国的方向发展。3.完善我国的认证制度,建立与国际权威机构的相互认可机制。认证是证明企业所生产的产品、管理体系符合某种标准、法规和合格评定程序。在现代的国际贸易中,一个产品要进入国际市场,既要有产品认证又要有体系认证。每个发达国家都有自己在国际上较为有影响的产品认证标志,在选择产品认证时,应注意方法,即出口到哪个国家就通过这个国家的产品认证,而不必申请过多的产品认证,异词可以节约成本,增强产品的竞争能力。和产品认证不同的是体系认证越多越好,企业获得IS09000质量体系认证,说明该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达到了一定高度。通过IS014000环境管理认证,说明该企业环境保护水平已符合国际标准。实验室认可是对校准、检测机构具有独立、公正、准确出示数据的能力所做出的承认,是产品质量认证的基础。我国不仅要完善自己的认证制度,还要加强与国际权威机构的相互认可,避免重复认证,简化出口程序,提高了我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有利于我国产品取得国际信誉,顺利进行国际市场。4.针对我国主要的或大宗的出口商品,研究主要贸易伙伴国的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状况,以提出对策建议。美国、日本、欧盟等我国主要贸易伙伴,贸易技术壁垒问题十分庞杂,要想都搞得清清楚楚,不太可能也没有必要,要重点抓住我国主要出口行业和出口产品,按行业或产品分类,研究主要贸易伙伴的有关技术法规体系、标准体系和认证体系,主动与其接轨。当前应重点考虑的是食品(肉类制品、茶叶、水产品)、玩具、鞋类、机电产品、纺织品和服装等。5.完善我国反技术壁垒体系,建立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保护体系,建立预警和快速反应机制。鉴于贸易技术壁垒影响大,涉及面广,一旦某国采取措施将会对其他国家的某些商品的出口造成重大损失,各国都非常重视。例如,美国的国家标准技术院,向几个主要国家派出代表,调查研究驻在国的标准化、技术法规的情况,美国还派人常驻布鲁塞尔,专门收集欧洲标准化和认证的情况;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也密切注视欧洲标准化和认证工作的发展动向,以便研究对策。在借鉴各国经验的基础上,我国应建立专门的机制,收集、研究主要贸易国家可能采取的技术性贸易措施,争取防范于未然。措施如下:(1)建立技术壁垒的预警和快速反应机制有关部门要充分利用各种渠道,特别是要发挥我驻外机构的优势,必要时向技术壁垒发源地的日本、美国、欧盟派驻专门代表,收集、整理国外技术壁垒信息,建立我国国家技术壁垒数据库和咨询中心,及时为出口企业提供国外技术壁垒信息,从而对国外可能出现的技术壁垒预先采取防范措施。建立全国性的应对技术壁垒快速反应机制,实现中央与地方互动,政府与中介组织、企业与专家互动,及时对国外制定和实施的针对我国的技术壁垒进行交涉,尽量将其消灭在萌芽状态。例如:深圳市政府倡导深圳市技术标准研究院所属的深圳市技术性贸易壁垒预警系统(登陆网址:/exportalert/Index.aspx),该系统涵盖自2003年1月1日以来的所有WTO/TBT、WTO/SPS的通报,并开设了焦点关注、成功案例、在线咨询、培训研讨、对策报告、参考资料等栏目。企业一经注册,可在系统的空间中查询到相关的产品及国家的通报信息,并可以浏览我们提供的一系列全面、详尽的参考资料;同时,本数据库系统的自动预警机制平台将自动为企业提供电子邮件、传真等方式的预警通知服务。我在互联网用百度搜索了下时间到2006年11月6日止,广东、河北、天津等政府也牵头建立了适合自己地区情况的预警系统;全国统一的技术性贸易壁垒预警系统也规划完成投入使用。(2)健全反技术壁垒的研究和协调管理机制加快专业人才培养,研究和掌握《技术性贸易壁垒协定》及其他相关协议的具体内容,加强对国内外反技术壁垒典型案例的研究,总结国内外企业突破技术壁垒的经验和教训,探索应对技术壁垒的一般规律,并在解决贸易纠纷中发挥指导和协调作用。政府、行业协会和企业要建立信息共享和沟通协调机制,及时反映情况,完善相关措施,更好地应对国外技术壁垒。(3)建立我国的技术壁垒体系一方面通过技术壁垒有效保护本国市场,另一方面,针对那些对我国产品设置歧视性技术壁垒的国家或地区,保留报复的权利,并根据形势需要实施报复,以使这些国家及时撤消针对我国的不合理的技术壁垒。6.充分利用好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则,最大争取自己的利益。(1)充分利用世贸组织技术性贸易壁垒咨询点的窗口作用按世贸组织的要求,各成员必须设立相应的世贸组织技术性贸易壁垒咨询点,负责技术法规、标准和合格评定方面的通报和咨询工作。各国的世贸组织技术性贸易壁垒咨询点,既要向世贸组织总部进行通报,同时,又可从总部获取来自其它国家相应的通报。我国应充分利用这个窗口,了解各成员的政府、工商、经贸团体采取的技术壁垒的细节,为国内企业提供服务,特别是可通过因特网进行咨询,及早得到其他成员制订的技术法规和合格评定的信息,及早采取相应的措施。在遵守世贸组织有关规则的同时,应灵活运用有关世界贸易组织有关协议赋予的权利,特别是对发展中国家的特殊待遇和差别待遇;也要利用其它国际公约,尤其是国际环保公约等赋予的权利,制订保护措施。(2)用好评议权利根据相关规定,WTO成员在制定技术法规、标准、评定程序和卫生措施时,凡是其中的规定没有国际标准时,或与国际标准有实质性差别的,都应在发布之前向WTO成员通报,并提供不少于60天的评议期,以征求其他成员对措施草案的评议意见。作为WTO的正式成员,我国应该充分享受这一权利,组织相关部门、企业及中介组织,对措施草案制定的意图、合法性、合理性及对我国出口的影响等方面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和评估,并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尽可能降低其对我国出口的不利影响。二是抵制歧视性标准。依据《技术性贸易壁垒协定》规定的非歧视的原则和国民待遇原则,防止发达国家对我国商品实行双重标准。如果发达国家违反非歧视原则和国民待遇原则,对我国出口产品设置一些歧视性技术壁垒,我国要及时提出抗辩,采取双边磋商或诉诸WTO争端解决机制予以解决,坚决维护我国的正当权益。三是充分利用有区别待遇。我国是以发展中国家身份加入WTO的,要争取充分利用《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中有关发展中国家特殊和有区别的待遇原则,及时向WTO和有关发达国家申请技术援助和延长有关技术性措施实施的适应期或过渡期等,增强我国适应国外技术性措施要求的能力,降低对我国产品出口的影响。(3)充分利用WTO中关于发展中国家特殊待遇和区别待遇我国是以发展中国家的身份加入WTO的,因此我们可以享受WTO给予发展中国家的一切特殊和区别待遇:各成员方在制定和实施技术条例、标准及证书制度时不要对发展中国家的出口设置不必要的障碍;发展中国家的成员方可以保持合适本国发展需要的当地技术、生产方法和加工方法;发达国家成员方应向发展中国家成员方提供技术援助,如向通告技术条件的拟订情况及最能适应技术条例和标准所采取的步骤等;发展中国家成员方可以在一定期限内全部或部分的免除其应履行的协议义务。同时WTO/TBT中还规定了对发展中国家成员方提供相应的技术援助:技术条例如何制定;建立咨询站及相互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建立国际标准化制度和证书制度,相互加入国际或地区证书制度;促进建立对最不发达国家有特殊利益出口产品的国际标准制度。我国可以充分利用这些WT0对发展中国家成员方特殊和区别待遇,同时还应充分加强和其他发展中成员方之间的合作和联系,避免发达国家成员方利用其技术优势制定不合理的条款,给发展中成员方的国际贸易造成不必要的障碍。7.整顿外贸进出口秩序(1)针对国内有部分企业为一己私利,往往不顾行业整体的利益,恶意倾销,给出口市场造成极大的危害,国家应及时制止外贸企竞相杀价、恶性竞争,维持外贸出口的健康发展。(2)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完善各种支持和促进政策,鼓励各种所有制企业采用多种方式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从而绕过技术壁垒。=1\*GB3①是深层次开拓发达国家市场。发达国家市场与我国有较强的互补性,尽管竞争激烈,但仍然有较大发展空间。要进一步有重点、分步骤、深层次地开拓发达国家市场,尽快改变我国出口过分依靠日本、美国、欧盟的格局。=2\*GB3②是积极开发新兴大市场。美国商务部把世界上增长最快、市场潜力最大的中国、墨西哥、阿根廷、巴西、印度、印尼、韩国、波兰、土耳其和南非等10个国家评为“新兴大市场”。据预测,到2010年,这些新兴大市场国家进口将占世界总进口的1/4以上,墨西哥、阿根廷、印度、南非等9个国家应该是我国今后积极开发的新兴大市场。=3\*GB3③是努力拓展暂时还不成熟的市场。我国物美价廉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在非洲等落后国家和地区具有很强的竞争力,要学会在尚不成熟的市场中发现机会,扩大出口。4.2我国企业跨越技术环境壁垒的可选模式4.2.1学习研究世界贸易组织相关规则熟悉并掌握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的规则,尽早采取对策,最大限度地减少或消除对外贸易中技术壁垒所形成的障碍。应着重研究如何利用技术壁垒协议中的技术法规、合格评定程序的指定、批准和实施方面的具体要求以及成员应享有的权力和待遇。我国企业利用世贸组织相关的规则调整自己的产品技术标准。4.2.2充分利用国际技术转移和技术溢出效应来形成自主创新能力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我国企业要跨越国外技术-环境壁垒,必须充分利用国外技术转移和技术溢出。由于技术(知识)溢出效应的存在,可以使落后的国家和地区通过学习,利用溢出发生的部分共享性,迅速地提高自己的生产率,追赶先进的国家和地区。我国企业可以通过模仿技术发达、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提供的技术转移即“追赶”过程,最终提高国际竞争力跨越技术-环境壁垒。对于当前先进技术供给能力有限的中国企业,必须仍然重视国外技术的引进,结合本国特征对外国先进技术进行跟踪,不断加大国内技术的研发力度,通过技术溢出和后发效应的协同作用,将制成品的生产和出口提高到一个新的技术水平,并尽快地从现时的比较劣势向未来的比较优势和国际竞争优势转变。技术转移和技术溢出是一个投资决策过程,而跨越技术-环境壁垒是一种跨部门的系统行为,因此必然存在成本和收益的选择。在某种资源的投入决策过程中,产业首先要考虑为适应技术-环境壁垒要求而放弃的传统技术工艺的成本(主要为沉没成本)损失。其次要考虑如何尽快的吸收引进的技术,形成同类产品的低成本优势,发挥其后发效应,从而使先进技术的产品不仅能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而且跨越外部技术-环境壁垒进入国际消费市场,形成从比较劣势向比较优势的转变,继而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从实践中各国对市场规模的限制以及出于保护国内产业的考虑来看,单纯技术上的超越不能解决所有技术-环境壁垒问题。国际贸易中各国都在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所以,一个国家出于市场规模的限制和保护国内产业的考虑,即使进口产品已经满足了壁垒的技术要求并交纳进口的检验费用及其他相关的费用以后,东道国也可以通过对检验过程的控制相应地调整进口品的数量和进口速率。随着技术创新的深入,新的技术标准会不断地出现,并被采用于新的技术法规之中。这就对进口产品形成新一轮的控制机制,从而形成新的技术-环境壁垒。因此,单纯的技术上的转移和模仿跨越不可能解决所有技术-环境壁垒对国际贸易的扭曲问题。发达国家拥有世界先进的科技水平、生产力水平和世界最强大的经济实力,在技术-环境壁垒的设置与超越方面总是处于主动与支配地位。如何缩小这种差距,是减少技术-环境壁垒的关键,通过技术转移(表现为技术模仿或者扩散),可以缩小这种差距。技术转移,就我国而言,主要是指技术引进。通过技术引进可以对产品产生技术溢出效应,从而跨越技术-环境壁垒。但是从长期的技术进步和国家创新竞争力角度来看,跨越技术-环境壁垒的能力,不但取决于引进国的模仿能力和创新能力,还取决于壁垒设置国的创新能力,以及国内产业的创新能力。技术-环境壁垒是利用科技手段形成的,包括差异性壁垒和创新性壁垒,前者是利用技术上的差异挖空心思设计出来的,属于战术手段,获得的是对个别产品的保护;后者是利用科技方面的创新,使其在某一领域的技术处于明显的领先优势,拥有独立的知识产权,获得的是垄断竞争优势。这就提示我们,企业要以市场为导向,与科技部门、质量监督部门携手,注重科技创新,开发我们的核心技术,创建自己的“创新”的技术、产品和由此产生的专利和标准壁垒,超越外国竞争对手,使其无法与我们站在同一竞争平台上竞争。4.2.3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质量认证制度国际标准和质量国际认证是世界各国协调的产物,它反映了国际上普遍达到的先进的科学技术水平,得到各国的认同,是国际贸易的主要条件和处理国际纠纷的重要基础。目前,世界上约有近300个国际和区域性组织,制定标准或技术规则。其中最大的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国际电信联盟(ITU)。ISO、IEC、ITU标准为国际标准。此外,被ISO认可,收入KWIC索引中的其他25个国际组织制定的标准,也视为国际标准。从长远看,推广并使用国际标准和质量认证,是减少国际贸易磨擦,突破技术-环境壁垒,扩大商品出口的根本途径。按照国际惯例,跨越技术-环境壁垒应当积极的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一个国家实施质量认证制度可以促进产品质量的提高,而实行国际认证的产品,获得认证后可以享受一定的优惠待遇,增强本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从而跨越技术-环境壁垒。为实现这一目标:1.主动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修订和协调工作目前国际上采用的标准很多是发达国家的国家标准或企业标准转化而来的,充分反映了发达国家的利益和经济技术水平,这对广大发展中国家是不利的。因此,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修订和协调工作,不仅能让我们跟踪国际标准动态,而且还能使国际标准反映我们的利益和要求。这对于我们突破TBT(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限制是有利的。2.是积极开展质量国际认证工作质量认证又称为合格评定。国际认证包括产品品质认证和品质体系认证。产品品质认证包括合格认证和安全认证两种。依据标准中的性能要求进行认证叫做合格认证;依据标准中的安全要求进行认证叫做安全认证。前者是自愿的,后者是强制性的。品质管理体系认证从国际贸易发展的趋势看,是一国的产品进入国际市场需要获得的“通行证”,即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通过国际认证的企业和产品,意味着在国内外有良好的信誉和市场竞争力。我国现有国家标准20000余项,但其中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不到50%,由我国主导制定的国际标准寥寥无几。在高技术产业领域尤其如此。除了在汉字编码字符集、VCD和第三代移动通信领域有少量标准被纳入国际标准外,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只能被动地执行国外提出的标准。因此,我们一方面要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开展国际认证工作,融入经济全球化之中;另一方面,也要积极制定自己的标准,特别是要尽快将我们自己的技术优势置入标准,以保护我们的民族工业。只有这样,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掌握主动权。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不仅可以促进企业跨越国外的技术-环境壁垒,而且可以提高我国的技术和管理水平,有效地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技术基础性工作。按照WTO的规则参与经济全球化,我国原有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乃至体制也必然会发生重大变化。研究国际标准与国外先进标准的发展动态,跟踪和赶超国际标准与国外先进标准水平,已成为新形势下发展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必然要求,对于提高我国产品质量整体水平和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扩大对外贸易和保持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极为重要。我国应由首先立足于考虑国内标准而转向最大限度地控制国际标准,即将本国的技术法规、标准纳入国际标准,积极倡导在国际范围内采用,以保护发展本国产品。采用国际标准和质量认证制度,都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为通过认证,需要培训职工,制定相应规则,统一规章制度,申请、评审的活动;为达到国家技术(环境)标准,需要引进外国先进技术或需要对本国现有技术工艺设备进行改造,这种直接和间接成本是不可忽略的,有时还相当大,对此企业在采用国际标准和质量认证前,应对各种决策方案进行成本收益评估。我国企业要注意不仅要跟踪国际标准及其发展动态,还要注意追踪国外先进标准和技术法规的发展动态,特别是在本行业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某些国家或行业标准。要时刻注意不断追踪国外先进标准和先进的技术成果,及时研究、搜集各国技术限制法规和技术标准,调整本国产品的质量指标。国外公司标准和行业标准经常修订,一旦有了技术上的新成果,即制定成标准,供生产直接采用,滞后时间短。而且标准对设计、生产、使用中出现的变化,反应迅速及时。因此我国企业在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过程中,如果坐等标准正式颁布才开始采用,滞后时间很长。应在国际标准制定过程中密切注意其动向,不失时机地进行跟踪。其方法是直接采用,缩短滞后时间;编制过渡试行标准,跟踪国际标准的变动,包括以国际标准制定过程技术活动的跟踪,而且是全过程的跟踪。重要的是积极主动地吸收他人的先进技术,不断调整我国相关行业产品质量指标,否则仍将落后于人。追踪国外标准这不仅有利于出口,还可尽快认识、利用别人的技术及限制措施,做出自己的应对策略,以发展和保护企业的自身利益。4.2.4开展对外直接投资对外直接投资,是指投资者运用筹措的资金,在国外直接开厂设店从事经营,或者投资者在国外购入现有企业相当数量的股份,从而对该企业拥有经营上的控股权。日本经济学家小岛清(K.Kojima)认为,投资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应从本国处于比较劣势的边际产业开始依次进行,相应产业的对外直接投资与东道国的技术差距越小,技术就越容易为东道国所吸收和普及,进而就可以把东道国潜在的比较优势挖掘出来;同时投资国可以集中精力创造和开发出新的技术和比较优势,从而使两国间的比较成本差距扩大,为更大规模的贸易创造条件。对外直接投资是企业国际化经营的高级形式。一般而言,企业实施对外直接投资,开展国际化经营是一个国家加入WTO后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从事跨国经营将是中国企业在全球化的世界经济中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同时企业也应充分研究和借鉴国内外企业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发挥后发优势,避免重蹈覆辙。对外直接投资在技术上往往可起双重作用,即一方面可以到国外去发挥自己技术优势,另一方面也可从当地得到先进技术,后者称之为“技术回流”型投资。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实践看,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大多为获取当地先进技术,取得先进技术有几种途径:(1)同有先进技术设备的企业合资或开办企业时买进技术先进的设备(2)购买有先进技术的国外企业的股份(3)海外企业在经营中采用局部先进设备(4)把本国的产品和国外先进零部件结合起来对于一国和一个国际化的企业来说,对外直接投资的重要功能之一,还在于其可以避开或绕过国际贸易中的关税或非关税壁垒。当然,我国应对国外技术-环境壁垒也应该发挥对外直接投资的作用,鼓励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