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的内部器官昆虫的消化系统_第1页
昆虫的内部器官昆虫的消化系统_第2页
昆虫的内部器官昆虫的消化系统_第3页
昆虫的内部器官昆虫的消化系统_第4页
昆虫的内部器官昆虫的消化系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病虫害识别与防治技术》昆虫的消化系统目录一二三消化系统的基本构造与功能消化系统与防治一、消化系统的基本构造与功能它是一条自口腔至肛门、纵贯于血腔中央的消化道。其主要器官是消化道,以及同消化功能有关的腺体。1、消化道由口到肛门,纵贯体躯中央,分前肠、中肠、后肠3部分。病虫害识别与防治技术消化道构造模式前肠:包括口、咽喉、食道、嗉囔、前胃。是食物通过或暂存的管道;有的昆虫前肠的后部扩大形成嗉囊,可以临时贮存食物;咀嚼式口器的昆虫在嗉囊后还有一个前胃,前胃内壁有齿,可以进一步磨碎食物。病虫害识别与防治技术中肠(胃):分泌消化酶,是消化食物和吸收养分的主要器官;昆虫典型的中肠多呈管状,前端连接前胃,后端在马氏管的着生处与后肠相接;有些昆虫中肠前端向外突出形成管状或其它形状的胃盲囊,用以扩大分泌和吸收面积。胃盲囊的基部就是中肠和前肠的分界;以液汁为食的昆虫,中肠常常首尾相贴接,包藏于一种结缔组织中,形成滤室。滤室可以将水分直接渗人中肠后端或后肠去,以保证输入中肠的液汁有一定的浓度,提高中肠的效率。病虫害识别与防治技术消化酶(涎腺分泌)的功能:淀粉酶、麦芽酶,可将淀粉分解为单糖;脂酶可将脂肪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蛋白酶将蛋白分解为各种氨基酸,经过各种酶分解后的物质,才能为昆虫吸收利用。病虫害识别与防治技术后肠:以马氏管(隐肾)着生处与中肠为界;常分为回肠、结肠、直肠几部分,后肠前端以马氏管为界,后端终止于腹部最末端的肛门;直肠内常有直肠垫;主要功能是吸收食物残渣中的水分、排出食物残渣和代谢产物。病虫害识别与防治技术病虫害识别与防治技术2、唾腺是成对的腺体,以涎管开口于舌后壁背部,其分泌物可以润滑口器,并合有消化酶。唾腺的功能是分泌唾液。病虫害识别与防治技术唾液的功能●含有消化酶,对食物进行初步消化●润滑口器,溶解食物●形成口针鞘,防止植物汁液和唾液流失●含有有利于本身继续危害的多种重要化合物病虫害识别与防治技术二、消化系统与防治1、中肠的酸碱度昆虫消化食物,主要依赖消化液中的各种酶的作用,把糖、脂肪、蛋白质等水解为单糖、甘油脂肪酸和氨基酸等,才被肠壁所吸收。这种分解消化作用,必须在稳定的酸碱度下才能进行。各种昆虫中肠的酸碱度也不一样,如蛾蝶类幼虫多在pH8.5~9.9之间,蝗虫为pH5.8~6.9,甲虫为pH6~6.5,蜜蜂为pH5.6~6.3。同时昆虫肠液还有很强的缓冲作用,不因食物中的酸或碱而改变中肠的酸碱度。2、防治胃毒杀虫剂的作用与昆虫中肠液pH值有密切关系,如敌百虫在碱性消化液中可生成毒性更强的敌敌畏、苏云金杆菌在虫体产生的伴胞晶体,在碱性消化液中生成毒白,经肠壁进入体腔,使昆虫发生败病。了解昆虫中肠pH值,有助于正确选用胃毒剂。拒食剂类药剂,具有破坏害虫的食欲和消化能力,使害虫不能继续取食,以至饥饿而死。而三氮苯类对蛾蝶类幼虫和甲虫类都有效,其次是有机锡类,如毒菌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