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新疆兵团教育局直属事业单位招考聘用91人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详解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eaf972a0b684bc1843340a84050931b/5eaf972a0b684bc1843340a84050931b1.gif)
![2023年新疆兵团教育局直属事业单位招考聘用91人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详解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eaf972a0b684bc1843340a84050931b/5eaf972a0b684bc1843340a84050931b2.gif)
![2023年新疆兵团教育局直属事业单位招考聘用91人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详解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eaf972a0b684bc1843340a84050931b/5eaf972a0b684bc1843340a84050931b3.gif)
![2023年新疆兵团教育局直属事业单位招考聘用91人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详解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eaf972a0b684bc1843340a84050931b/5eaf972a0b684bc1843340a84050931b4.gif)
![2023年新疆兵团教育局直属事业单位招考聘用91人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详解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eaf972a0b684bc1843340a84050931b/5eaf972a0b684bc1843340a84050931b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新疆兵团教育局直属事业单位招考聘用91人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详解(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I套一.参考题库(共250题)1.商业伦理调查员:大仓号古董交易所一直误导它的客户说,它的一些古董很稀有,实际上那些古董是比较常见而且很容易得到的。大仓号古董交易所:这太可笑了。大仓号古董交易所是世界上最大的几个古董交易所之一。我们经销古董是经过一家国际认证的公司鉴定的,并且有古董经销的执照。大仓号古董交易所的回答显得没有说服力,因为它(
)。以下哪项作为上文的后继最为恰当?A.故意夸大了商业伦理调查员的论述,使其显得不可信B.指责商业伦理调查员有偏见,但不能提供足够的证据来证实他的指责C.没能证实其他古董交易所也不能鉴定他们所卖的古董D.列出了大仓号古董交易所的优势,但没有对商业伦理调查员的问题做出回答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依据题干特征和提问方式,确定为归纳推理。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大仓号古董交易所没有夸大商业伦理调查员的论述,排除;B项:大仓号古董交易所并未指责商业伦理调查员有偏见,排除;C项:其他古董交易所的情况与大仓号古董交易所无关,排除;D项:大仓号古董交易所列出自身优势,但没有回答它的古董是否稀有的问题,所问非所答,没有说服力,可以推出。因此,选择D选项。解题思路:商业伦理调查员的观点是:大仓号古董交易所夸大宣传,实际上一些古董是比较常见而且很容易得到的。而大仓号古董交易所的回答只列出了自己的优势,而没有对商业伦理调查员进行反驳,D项恰当地说明了这一点,故本题选D。2.法体现的是:(
)A.全体国民的共同意志B.人民的意志C.全体公民的意志D.统治阶级的意志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法理学常识,重点考查法的概念。法是由特定物质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而且是整体的意志,并非单个也并非大多数的意志。A项错误,我国统治阶级是人民,而非全体国民,因此法体现的并非是全体国民的意志;B项错误,法体现的是全体人民的意志,表述不够完整,不当选;C项错误,全体公民并非全体人民,表述错误;D项正确,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具有国家强制力保障,体现的是统治阶级的意志。故正确答案为D。3.甲、乙、丙三人的月收入分别是5000元、4000元、1000元。如果保持三人月收入比值不变且使平均月收入达到5000元,则丙的月收入增加了:A.100元B.300元C.400元D.500元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现在三人每月总收入为5000+4000+1000=10000元,月均5000时三人每月总收入为5000×3=15000。三人月收入比值不变则丙与总收入的比值也不变,有1000∶10000=丙增加后收入∶15000,所求=丙增加后收入-1000。丙占三人总收入的,平均月收入调整至5000元后,那么三人总收入为5000×3=15000元,则丙为1500元,增加了1500-1000=500元。故本题选D。解题思路:解法一:第一步,本题考查基础应用题。第二步,原来三人的月收入之和为6000+3000+1000=10000(元),其中丙占。第三步,平均月收入达到5000元后,三人的收入之和为5000×3=15000(元)。若保持三人月收入比值不变,则丙的月收入增加了15000×10%-1000=500(元)。因此,选择B选项。解法二:第一步,本题考查基础应用题。第二步,原来甲、乙、丙三人的月收入之比为6∶3∶1,要保持三人月收入比值不变,则他们收入的增加量之比也为6∶3∶1。第三步,甲、乙、丙三人的月收入共增加了5000×3-(6000+3000+1000)=5000(元)。则丙的月收入增加了(元)。因此,选择B选项。解题思路:达到平均月收入4000元需要三人总收入增加元,而三人增加收入的比例与原收入比例一致,故可知丙的收入需增加:元。故正确答案为B。4.有一个小孩,在上中学时,父母曾为他选择文学这条路。只上了一学期,老师就在他的评语中写下了这样的结论:“该生用功,但做事过分拘礼和死板,这样的人即使有着完善的品德,也绝不能在文学上有所成就。”后来,一位化学老师了解到他的这个特点后,就建议他改学化学,因为做化学实验需要的正是一丝不苟。改学化学后,他好像找到了自己的人生舞台,成绩在同学中遥遥领先。后来,他荣获了诺贝尔化学奖,他的名字叫奥托·瓦拉赫。这个故事主要告诉我们:A.父母不应过早代替孩子选择人生道路B.教师对孩子的成功具有决定性的作用C.人在本质上只有特点而没有优缺点之分D.善于利用“缺点”就有可能获得成功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的是故事带给我们的道理,即故事的寓意。解答这类题目需要我们阅读文段中的故事,提炼其中的启示信息,“一位化学老师了解了他的这个特点后,就建议他改学化学”,最后获得成功。因此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善于利用“缺点”。文段用奥托·瓦拉赫的例子说明,孩子在某一领域表现出来的“缺点”,只要善加利用,在其他领域可能就会变成优点并获得成功。A、B、C三项的表述与此无关。故本题选D。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讲了关于诺贝尔奖获得者奥托•瓦拉赫的故事,最终的结果是他在化学上取得了成功,原因是他一丝不苟的性格特点正是化学研究需要的,而这恰恰是之前文学老师认为的缺点。故事传达出的道理即“要善于利用自身的特点”。第二步,对比选项。D项“善于利用“缺点”就有可能获得成功”与故事传达出的道理相符。因此,选择D选项。解题思路:此题属于中心理解题。故事主要是说有着一丝不苟性格的小孩在适合自己性格的学科上取得了成就,一丝不苟在文学老师看来是取得成就的障碍,但在化学领域就是成功的原因,D项符合文意。A项是对文段前面部分的推断,并非是文段要告诉我们的道理;B项中的“决定性”有夸大之嫌;C项本身说法不正确,且把文段所提到的“特点”延伸到人的本质上,属于过度推断。故正确答案为D。5.企业从银行或海外取得外汇借款后并不是直接使用外汇资金,而是将外汇结汇给银行,取得人民币资金加以使用,这种现象称之为贷款替代。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哪项属于贷款替代?A.人民币升值后,一些企业纷纷减少人民币负债,增加外汇负债,然后再用人民币进行投资B.国内经济过热,商业银行对人民币贷款的发放从紧。某贸易公司出于财务考虑转向外资银行贷款,获得外币资金C.王明觉得人民币利率高于美元,因此他申请美元贷款,然后将外汇结汇给银行,从而获得人民币资金D.小宇出国旅游前去银行兑换了一些外币,到国外后他使用信用卡结算,回国后用人民币还款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分析题干定义,发现其涉及定义的主体、方式等要点,在解题时应严格依据这些要点分析选项。贷款替代的定义要点:①企业;②不直接使用外汇资金;③取得人民币资金加以使用。A项,一些企业增加外汇负债,用人民币进行投资,符合要点①②③。B项,获得外币资金,而非取得人民币资金加以使用,不符合要点③。C项,说的是王明个人的行为,而非企业,不符合要点①。D项,说的是小宇个人的行为,而非企业,不符合要点①。故本题选A。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是题。第二步,找关键信息。①企业;②取得外汇借款后并不是直接使用外汇资金;③将外汇结汇给银行,取得人民币资金加以使用。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企业增加外汇负债属于不直接使用外汇资金,用人民币进行投资属于使用人民币,符合定义;B项:某公司获得外币资金,但并未转换为人民币加以使用,不符合定义;C项:“王明”不符合主体“企业”,不符合定义;D项:“小宇”不符合主体“企业”,不符合定义。因此,选择A选项。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定义关键词。“企业”、“不是直接使用外汇资金”、“取得人民币资金加以使用”。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A项:一些企业增加外汇负债,然后再用人民币进行投资,符合不直接使用外汇资金,而是取得人民币加以使用,符合定义,当选;B项:某贸易公司获得外币资金,但并没有转换为人民币加以使用,不符合定义,排除;C项:主体是王明,不符合定义主体企业,不符合定义,排除;D项:主体是小宇,不符合定义主体企业,不符合定义,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6.A.17B.18C.19D.24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数图推理。第二步,观察数图发现,3×2+1×2=8,(-2)×3+2×4=2,规律为左上角的数×右下角的数+右上角的数×左下角的数=中间的数,则所求项为4×6+(-3)×2=18。因此,选择B选项。7.根据法所赖以产生的经济基础及其阶级本质对法所做的分类,在法学上被称为(
)。A.法律体系B.法的渊源C.法制体系D.法的历史类型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法律常识。A项错误,通常是指一个国家全部现行法律规范分类组合为不同的法律部门而形成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简单地说,法律体系就是部门法体系。B项错误,法的渊源简称“法源”,主要指法律规范的来源或源头,是指能作为法律决定的前提的那些法律资料。分为直接渊源和间接渊源两种。C项错误,法制体系是指由一国现行的全部法律规范按照不同的法律部门分类组合而形成的一个体系化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D项正确,法的历史类型是指根据法所赖以产生的经济基础及其阶级本质对法所作的分类。故正确答案为D。8.小李与某公司签订了一份为期两年的劳动合同,根据相关法律的规定,小李的试用期不能超过2个月。(
)0.正确1.错误参考答案:0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劳动法。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第一款规定:”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小李与某公司签订两年的劳动合同,属于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两个月。故表述正确。9.翻翻旧杂志,便能发现一些有关人性的很有意思的东西。20世纪初的报纸和杂志充斥着有关快速减肥仪、神奇治疗术以及其他种种明显的江湖骗术的广告。一个世纪之后,这类东西仍然在广告——而且响应者如云。这其中是否包含着深刻的人类行为和心理的信息?在这段文字中,作者想要表达的观点是:A.人类社会有着极强的群体心理、社会习惯的延续性B.减肥广告、江湖骗术一直伴随着人类自近代以来的社会C.现代的人与一个世纪以前的人见识、判断、心智上并无两样D.对虚假广告的趋应反映出人类共同的行为和心理惯性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文段主旨的把握,解答本题需要梳理文段行文思路。本文为总分总结构,但首尾句的观点不够明确,需要考生结合例证和选项进行归纳。文段先指出翻看旧杂志能发现一些与人性有关的有意思的东西。其后以人们对虚假广告的热衷为例说明其中蕴含的人类的共性和惯性。A项表述与此相符,当选。B项不是文段论述的重点。C项“并无两样”说法过于绝对且不合事理。D项虚假广告只是文段所举的例子。故本题选A。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先通过翻阅旧杂志引出人性的话题,然后指出从20世纪初到一个世纪后虚假广告一直很盛行,且响应的人很多,最后由疑问引出文段重点,即虚假广告包含了深刻的人类行为和心理的信息。文段为“分—总”结构,尾句是主旨句,由虚假广告引出对人类行为和心理的思考,强调人的行为和心理在时间上有延续性。第二步,对比选项。A项符合文段意图。因此,选择A选项。10.我们的社会已经进入了一个特别需要讲道理、讲清道理的时代。没有以理服人的态度和论述,人们凭什么来接受你的结论;_______我不反对你的结论,_______我要求,迫切地要求,请说清这些结论的来龙去脉。其实哪怕论点相左,_______你的论题重要,论据扎实,论述充分,我们都会认真阅读,_______心悦诚服地接受,并用来修改自己既定的想法。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尽管但是所以因此B.甚至但是只要以至C.因此但是如果以至D.因为可是只要以致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的是关联词的选择。第一步,分析可知第一空所在句子没有因果关系,结合选项排除表因果的C、D。第二步,明确第三空与下文的逻辑关系,对比选项做出判断。结合句意,第一空所在句子没有因果关系,首先排除“因此”和“因为”。由“哪怕……我们都会认真阅读”可推断,第三空所在句子为下文的必要条件,显然填入“只要”比较合适。代入B项验证,“但是”表转折,“以至”引出认真阅读后的结果,填入恰当。故本题选B。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横线前文和“不反对你的结论”无法构成因果关系,故排除C项和D项。第二步,分析第三空。根据“________你的论题重要,论据扎实、论述充分,我们都会认真阅读”可知,“只要……都……”为固定搭配,表示充分条件关系。排除A项。答案锁定B选项。第三步,验证第二空和第四空。根据第二空前后“我不反对你的结论”“我要求”可知,前后语义相反,“但是”用在后半句话里表示转折,符合语境。第四空“以至”表示上述情况所达到的深度或结果。由前文“认真阅读”来达到“心悦诚服地接受……”的结果,符合文意。因此,选择B选项。解题思路:第一空考查对文段结构的理解。第一句是文段的总括句,第二、三句是对总括句的分述;“尽管”表示让步假设关系,后跟“还是”“但是”“却”等呼应,表示意思的转折;“甚至”表示所提出的是突出的、进一步的事例,是对第二句的进一步说明。排除C、D选项。第二空考查转折关联词。“但是”“可是”意思相近,都表示转折关系,强调转折之后的内容。根据此空无法确定选项。第三空考查充分条件的关联词。“只要”表示具有充分的条件,常与“就”“也”“都”“便”相呼应,表明由这种条件产生的一种结果;“只有”表示必需的条件,常与“才”“方”呼应。根据“我们都会认真阅读”,确定此空为“只要”。排除A选项。第四空考查近义词辨析。“以至”是连词,①表示时间、数量、程度、范围等的延伸;②用于下半句开头,表示上述情况所达到的深度或结果。“以致”也是连词,常用在下半句的开头,表示下文是上述情况造成的结果,多指不好的。故正确答案为B。11.面对突如其来的严重疫情,广大医务人员白衣为甲、逆行出征,舍生忘死挽救生命。身患渐冻症的张定宇同志说:“我必须跑得更快,才能从病毒手里抢回更多病人。”这句话体现的医务人员职业素养,最恰当的是(
)。A.严谨的工作态度B.分秒必争的意识C.高度的工作责任感D.命运与共的精神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政治常识。武汉市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同志是一名渐冻症患者,患者通常会因为肌肉萎缩而逐渐失去行动能力,就像被慢慢冻住一样,最后呼吸衰竭而失去生命。张定宇同志虽为病患,但更是一名医生,作为医生的责任感让他与时间赛跑,去救治更多病人。他舍生忘死愿用渐冻的生命,与千千万万白衣卫士一起,托起信心与希望,体现了医务人员高度的工作责任感。(拓展:张定宇同志被授予“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也被评为“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故正确答案为C。12.干旱:沙漠()A.笔直:树干B.坚硬:水泥C.寒冷:南极D.多雨:赤道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干旱是沙漠的必然属性。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A项:树干不一定笔直,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B项:水泥不一定坚硬(比如还没凝固的状态),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C项:南极一定是寒冷的,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当选;D项:赤道不一定是多雨的,赤道穿过不同气候类型的地区,不是所有地区都多雨,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13.有一则报道说:那些认为动物园安全管理措施已十分齐备的人,面对下面的新闻报道应当清醒了。昨天,一名男子掉入猴山中,幸而管理人员及时赶到,驱散猴群,将该名男子送往医院抢救,才没酿成严重后果。因此,应进一步健全动物园的安全措施。以下哪项最有效地反驳上述报道的观点:A.据报道,该男子是具有自杀倾向的抑郁症患者B.男子落入猴山是极其偶然的事件,该动物园已有十年未发生此类事件C.该动物园已经建立突发事件应急处理体系,管理人员具有快速反应能力D.该动物园的安全设施已通过有关部门的验收,目前仍处于安全状态之下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到论点和论据。本题论点是要进一步健全动物园的安全措施才能避免报道中的事情再次发生。论据为一名男子掉入猴山中。第二步:判断削弱方式。本题题干论点和论据不存在直接因果关系,需要削弱论证,使论点和论据间不搭桥。第三步:逐一判断选项的作用。A项“男子是具有自杀倾向的抑郁症患者”说明男子掉入猴山是由于自身原因,跟动物园的安全措施无关,切断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削弱论证;B项十年来动物园未出现类似事件,与动物园的安全措施无关;C项说的是管理人员的反应能力强,与动物园的安全措施无关;D项动物园的安全设施通过验收,不能说明动物园的安全措施没有问题。B、C、D都属于无关选项。故正确答案为A。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根据提问方式中的“反驳”,确定为削弱论证。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论点:游乐场设施不安全所以导致该男子坠落。论据:一名男子从高速滑梯上掉落,幸而管理人员及时赶到,将该名男子送往医院抢救,才没酿成严重后果。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切断联系。说明是抑郁症导致该男子自己坠落,与游乐场设施无关,切断论点和论据之间的联系,具有削弱作用。B项:不明确项。从高速滑梯上掉落虽然是偶然事件,但也不能否认游乐场的责任,不具有削弱作用。C项:无关选项。说的是管理人员的反应能力强,与游乐场的安全措施无关,论题不一致,排除。D项:无关选项。游乐场的安全措施通过验收,也不能说明游乐场的安全措施没有问题,论题不一致,排除。因此,选择A选项。14.四面楚歌∶项羽A.三令五申∶曹操B.指鹿为马∶刘邦C.毛遂自荐∶杜甫D.舌战群儒∶诸葛亮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四面楚歌的主人公是项羽,二者为历史典故和人物的对应关系。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逻辑关系。A项:三令五申的主人公是孙武,与曹操无关,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B项:指鹿为马的主人公是赵高,与刘邦无关,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C项:毛遂自荐的主人公是毛遂,与杜甫无关,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D项:舌战群儒的主人公是诸葛亮,二者为历史典故和人物的对应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当选。故正确答案为D。15.克黎利引述《新科学家》杂志的文章称,记忆的作用不一定是为了记住过去,而是帮助我们走向未来,记忆有时会运用想象和创造的方式,让我们知道接下来怎么做,或者在某些情况下做出什么反应。有些人以为自己有预见未来的能力,其实也许是过去的碎片化记忆而已。如果似曾相识的感觉是来自一段想不起来的记忆,那么就容易产生这样的错觉:接下来发生的事情也是来自于这段记忆,自己具备了“心灵能力”。与这段文字观点不符的是:A.似曾相识不是“心灵能力”B.似曾相识能够帮助我们预见未来C.似曾相识是对过去不完整的记忆D.人们的记忆不一定是对过去的回忆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B项,根据“有些人以为自己有预见未来的能力,其实也许是过去的碎片化记忆而已”可知,人们并无“预见未来的能力”,表述错误;A项,根据尾句可知,似曾相识的感觉是基于“一段想不起来的记忆”,并导致“自己具备了‘心灵能力’”这一错觉,故“似曾相识”并不是“心灵能力”,表述正确;C项,根据“有些人以为自己有预见未来的能力,其实也许是过去的碎片化记忆而已”以及“如果似曾相识的感觉是来自一段想不起来的记忆······”可知,表述正确;D项,根据首句可知,人们的记忆可以“运用想象和创造的方式,让我们知道接下来怎么做,或者在某些情况下做出什么反应”,故“人们的记忆不一定是对过去的回忆”,也可能是想象等,表述正确。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B。【文段出处】《“似曾相识”是一种心灵能力吗?》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细节信息的理解和判断。解答本题首先应观察选项,然后根据选项信息在原文寻找与之对应的内容,并逐一进行判断,从中找出与原文说法不符的一项。A项说法正确。由“如果似曾相识……容易产生这样的错觉……自己具备了‘心灵能力’”可知,似曾相识并不是“心灵能力”。B项说法错误。由“有些人以为自己有预见未来的能力,其实也许是过去的碎片化记忆而已”可知,人们并无预见未来的能力。C项说法正确。由“有些人以为自己有预见未来的能力,其实也许是过去的碎片化记忆而已”可知,似曾相识是对过去不完整的记忆。D项说法正确。由“记忆的作用不一定是为了记住过去……记忆有时会运用想象和创造的方式,让我们知道接下来怎么做”可知,记忆不一定是对过去的回忆。故本题选B。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将选项与原文一一对应。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符合原文,对应“产生这样的错觉:……,自己具备了‘心灵能力’”。C项符合原文,对应“如果似曾相识的感觉是来自一段想不起来的记忆”。D项符合原文,对应“记忆的作用不一定是为了记住过去,……。记忆有时会运用想象和创造的方式,……”。B项与原文不符,B项说“似曾相识能够帮助我们预见未来”对应“有些人以为自己有预见未来的能力,其实也许是过去的碎片化”,原文意思是不能预见未来。因此,选择B选项。16.20世纪90年代,云南白药这个________的“疗伤圣药”,几乎在人们视野中消失,直到把老秘方运用到新载体上才________,把白药加入创可贴,云南白药以止血,镇痛,消炎,重创的优势收复被美国“邦迪”占领的阵地,把白药加入牙膏,云南白药以防治口腔溃疡,牙龈肿痛等疗效,迅速与国外牙膏品牌________。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是:A.好整以暇
脱胎换骨
各有千秋B.鼎鼎大名
拨云见雾
平起平坐C.闻名遐迩
浴火重生
平分秋色D.举世闻名
枯木逢春
分庭抗礼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根据“几乎在人们视野中消失”,说明20世纪90年代之前,云南白药在人们的视野中是很普遍的,被大众所知晓的。A项“好整以暇”形容既严整,又从容,也指事情虽多,仍旧从容不迫。不符合语境,排除A项。B项“大名鼎鼎”形容名气很大,符合语境。C项“闻名遐迩”形容名声很大,远近都知道,符合语境。D项“举世闻名”指全世界都知道的事,形容非常著名。“云南白药”是我国特有的中药,说全世界都知道,语义程度过重,排除D项。第二步,分析第二空。根据“把老秘方运用到新载体上才________”可知,“云南白药”以一种新的载体和形式而又重新被大众使用。B项“拨云见雾”比喻还是没有看到事情的真相,感情色彩偏消极,不符合语境,排除B项。C项“浴火重生”指经历烈火的煎熬和痛苦的考验,获得重生,并在重生中达到升华,对应“云南白药的作用下收复被美国‘邦迪’占领的阵地”,符合语境。答案锁定C选项。第三步,验证C选项。“平分秋色”比喻双方各得一半,能够表达云南白药牙膏与国外牙膏相抗衡的意思。因此,选择C选项。脱胎换骨:比喻重新做人。枯木逢春:比喻重获生机。各有千秋:各有所长,各有优点。平起平坐:比喻地位相当,身份不分高低。分庭抗礼:比喻平起平坐、地位相等或互相对立。17.从所给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规律性:A.如上图所示B.如上图所示C.如上图所示D.如上图所示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观察特征。组成元素不同,优先考虑数量类或属性类。直线数量明显,考虑数线。第二步,一条式,从左到右找规律。题干图形短线的条数依次为4、3、2、1,所以问号处图形短线条数应为0,排除A、C项。题干的三角形以第三个图为界线,左右两边相对称,左边两个种类一样,右边两个种类一样,如下图所示,只有B项符合。因此,选择B选项。18.分析对于(
)相当于消除对于(
)A.阐述革新B.差距贫富C.解决创新D.问题弊端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本题需要结合遣词造句法进行解题,题干三个词项能串联成一个句子,在分析选项时需注意对应词项在句子中的位置是否与题干一致。
A项,分析之后进行阐述,消除和革新关系不同。B项,显然不存在对应关系。C项,分析和解决是并列关系,消除和创新与其关系不同。D项,分析问题,消除弊端,均为动宾关系。故本题选D。19.2019年,某社区拟结合9月份我国通行的节日、纪念日举办系列活动,下列主题会出现在当月的活动项目计划中的是:①学习国防知识,增强国防观念②缅怀抗战先烈,弘扬抗战精神③敬老爱老,从我做起④吾爱吾师,感念师恩⑤口腔健康,全身健康A.②③④⑤B.①②③⑤C.①③④⑤D.①②④⑤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传统民俗知识。第二步,①全民国防教育日,在9月的第三个星期六,是国家设定的对全民进行大规模国防教育的主题活动日。②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在9月3日。③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2019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是公历的10月7日。古时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祈福、秋游赏菊、佩插茱萸、拜神祭祖及饮宴求寿等习俗。传承至今,又增添了感恩敬老等内涵。④教师节,9月10日。⑤每年的9月20日为爱牙日。会出现在9月的活动项目计划中的是①②④⑤。因此,选择D选项。20.张某捡到孙某的笔记本电脑后,谎称笔记本电脑是自己的,并转卖给不知情的刘某。根据《民法典》规定,孙某可在(
)内向刘某请求返还笔记本电脑。A.一年B.两年C.三年D.无限期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民法典。根据《民法典》第三百一十二条规定:“所有权人或者其他权利人有权追回遗失物。该遗失物通过转让被他人占有的,权利人有权向无处分权人请求损害赔偿,或者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受让人之日起二年内向受让人请求返还原物;但是,受让人通过拍卖或者向具有经营资格的经营者购得该遗失物的,权利人请求返还原物时应当支付受让人所付的费用。权利人向受让人支付所付费用后,有权向无处分权人追偿。”本题中,笔记本电脑属于遗失物,张某可以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受让人之日起两年内向刘某请求返还笔记本电脑。故正确答案为B。21.如芒在背:不安A.目无全牛:自大B.前车之鉴:教训C.墨守成规:守法D.萍水相逢:巧合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如芒在背是指好像有芒刺扎在背上一样,形容坐立不安,与不安构成近义关系。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逻辑关系。A项:目无全牛是指眼中没有完整的牛,只有牛的筋骨结构,形容人的技艺高超,已经到达非常纯熟的地步,与自大无关,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B项:前车之鉴指前面翻车的教训,比喻把前人或以前的失败作为借鉴,与教训构成近义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当选;C项:墨守成规是指守着老规矩不肯改变,与守法无关,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D项:萍水相逢比喻素不相识之人偶然相遇,强调的是相遇,与巧合不构成近义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22.管理方法中(
)具有诱导性、间接性、灵活性和平等性等特点。A.传播方法B.法律方法C.行政方法D.经济方法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管理学基本原理知识。第二步,管理方法是指用来实现管理目的而运用的手段、方式、途径和程序等的总称。管理的基本方法包括行政方法、经济方法、法律方法和教育方法。经济方法是组织根据客观规律,运用各种经济手段,调节各方面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以获取较高经济效益与社会利益的管理方法,具有诱导性、间接性、灵活性和平等性等特点。因此,选择D选项。A项:管理方法中没有传播方法,属于干扰项,故排除。B项:法律方法是指运用法律这种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以及相应的社会规范来进行管理的方法,具有规范性、严肃性、强制性的特点。B项不符合题意,故排除。C项:行政方法是行政机构通过行政命令、指标、规定等手段,按照行政系统和层次,以权威和服从为前提,直接指挥下属行动的管理方法,具有权威性、强制性、垂直性、具体性的特点。C项不符合题意,故排除。23.把最合适的一项填入?中,使其符合一定的规律:A.2B.4C.6D.8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图形数阵,考虑对角线方向的数字联系。观察发现:第一个数阵中,;第二个数阵中,;第三个数阵中,;故第四个数阵中,,。故正确答案为C。24.海豚是比苍蝇更有价值的研究对象。这是研究人员能从研究海豚中能够比研究苍蝇中获得更多灵感的原因。以上论证依赖于下列哪一项假定?A.研究人员只对有价值的对象进行研究B.一般而言,研究对象越有价值,从该研究对象那里获取的灵感就越多C.一般而言,能够从研究对象那里获取的东西越多,从事该研究就越有劲D.研究人员从价值低的研究对象那里获得的成果较少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根据提问方式中的“依赖于哪一项假定”,确定为加强论证。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论点:研究人员能从研究海豚中能够比研究苍蝇中获得更多灵感。论据:海豚是比苍蝇更有价值的研究对象。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无关选项。该项所说的研究人员只对有价值的对象进行研究,与论点“研究人员能从研究海豚中能够比研究苍蝇中获得更多灵感”无关,论题不一致,排除。B项:建立联系。该项建立了论据中的“更有价值”与论点中的“更多灵感”之间的联系,具有加强作用。C项:无关选项。该项讨论从研究对象获取东西的多少和研究热情的关系,与论点所说获得灵感的多少无关,论题不一致,排除。D项:无关选项。该项所说为从研究对象获得的成果的多少,与论点所说的获得灵感的多少无关,论题不一致,排除。因此,选择B选项。25.下列作品的作者所在国家是岛国的是:
A.《茶花女》
B.《罗生门》
C.《复活》
D.《汤姆叔叔的小屋》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A项《茶花女》的作者是法国作家亚历山大·小仲马,法国位于欧洲大陆,排除;B项《罗生门》是日本作家芥川龙之介创作的短篇小说集,日本属于东亚岛国,当选;C项《复活》的作者是俄罗斯作家列夫·托尔斯泰,俄罗斯位于欧亚大陆北部,排除;D项《汤姆叔叔的小屋》的作者是美国作家斯托夫人,美国大部分领土位于北美洲大陆,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26.法律关系由三个要素构成,即法律关系的主体、法律关系的内容和法律关系的客体。(
)
0.正确
1.错误参考答案:0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法律关系。
第二步,法律关系由法律关系主体、法律关系内容和法律关系客体三要素构成。主体,是指法律关系的参加者,即在法律关系中一定权利的享有者和一定义务的承担者。客体,指法律关系主体之间权利和义务指向的对象。内容,是指法律关系主体之间的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是法律关系的核心要素。
因此,本题正确。
27.腊肠∶肠衣∶肉馅A.桔汁∶蜜桔∶橙皮B.粽子∶粽叶∶糯米C.馄饨∶猪肉∶面皮D.黄豆∶豆浆∶腐竹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腊肠”是由“肠衣”人工包裹“肉馅”组成,三者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组成关系。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蜜桔”是由桔子皮包裹“桔汁”组成,与“橙皮”无明显逻辑关系,排除;B项:“粽子”是由“粽叶”人工包裹“糯米”组成,三者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组成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C项:“馄饨”是由“面皮”人工包裹“猪肉”组成,三者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组成关系,但词语顺序与题干不一致,排除;D项:“黄豆”是“豆浆”和“腐竹”的原材料,三者属于原材料对应关系,排除。因此,选择B选项。28.有一条长100厘米的纸带,从一端开始,先涂一段红色,长度为4厘米;再涂一段白色,长度为4厘米。按此规律重复操作,直到颜色涂满整条纸带。则涂红色的部分共有(
)段。A.10B.13C.15D.25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总长度为100厘米,每4厘米涂一段,共涂了段,按照“红色,白色,红色,白色······”规律涂色,则涂红色的部分共有13段。故正确答案为B。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循环周期问题。第二步,周期为4+4=8(厘米),每个周期有一段红色。100÷8=12…4,12个周期共12段,余4厘米可涂红色1段。第三步,涂红色的部分共有12+1=13(段)。因此,选择B选项。解题思路:明确涂色顺序,先红色后白色。根据总长及循环长度可确定周期数及剩余长度,若剩余长度不为0,则剩余长度中一定有小于等于4厘米长度的红色部分。由题意知,从第一段开始,红、白两色循环出现,每次都涂4厘米,一个循环长度为8厘米,100÷8=12……4,即12个循环后,再涂一段4厘米的红色纸带即可。则涂红色的部分共有12+1=13段,故本题选B。29.确认偏差是指人一旦产生某个信念,就会努力寻找与它相符的例子,并无视那些不符的。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确认偏差的是:A.小刚认为终有一天会天降横财,便痴迷于彩票,尽管从未中奖,他还是整日游手好闲,甚至贷款买彩票B.小东听到某个所谓的“预言家”断定自己会遭遇车祸后时常感到担忧,某天他突然发生车祸,于是他更相信那位“预言家”了C.尽管别人告诉小黄所有泡菜坛里的泡菜原料、泡制时间都一样,但小黄仍认为用黄色泡坛里的泡菜烹饪鱼香肉丝会更可口D.股票经理人告诉客户小明某股票会涨的同时又背着小明告诉其他客户该股票会跌,结果该股票大涨,从此小明对该经理人十分信任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是题。第二步,找关键信息。①一旦产生某个信念,就会努力寻找与它相符的例子;②无视那些不符的。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小刚认为终有一天会天降横财,便痴迷于买彩票,没有体现“一旦产生某个信念,就会努力寻找与它相符的例子”,不符合定义;B项:小东因为“预言家”断定的自己会遭遇车祸的信息与事实发生的情况一致,从而更相信那位“预言家”,体现了“一旦产生某个信念,就会努力寻找与它相符的例子”,符合定义;C项:小黄仍认为用黄色泡坛里的泡菜烹饪鱼香肉丝会更可口,没有体现“努力寻找与其相符的例子”,不符合定义;D项:小明因为经理人告知的股票信息与事实发生的情况一致,从而信任该经理人,没有体现出“产生某个信念,就会努力寻找与它相符的例子”,不符合定义。因此,选择B选项。解题思路:分析题干定义,发现其涉及定义的主体、条件、结果等要点,在解题时应严格依据这些要点分析选项。确认偏差定义的要点:①人产生了某一信念;②寻找与所产生信念相符的例子,并无视那些不相符的。A项,小刚认为可以天降横财,买彩票从未中奖,但仍痴迷购买彩票,并未体现小刚寻找与所产生信念相符的例子,不符合要点②。B项,小东听到预言后担心自己会出车祸,某天他突然发生车祸,于是他更相信那位“预言家”了,并未体现小东无视与所产生信念不相符的例子,不符合要点②。C项,小黄无视泡菜坛里的泡菜原料、泡制时间都一样的例子,坚持认为用黄色泡坛里的泡菜烹饪鱼香肉丝会更可口,符合定义。D项,小明因为股票确实大涨而信任该经理人,是找到相符的例子后才产生信念,与要点的先后顺序不符,不符合定义。故本题选C。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定义关键词。“人一旦产生某个信念,就会努力寻找与它相符的例子”、“无视那些不符的”。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A项:别人告诉小黄所有的泡菜坛里的原料、泡菜时间都一样,不符合“人一旦产生某个信念,就会努力寻找与它相符的例子”,不符合定义,排除;B项:股票经理人告诉客户小明某股票会涨,股票果然大涨,因此小明对经理人十分信任,不符合“人一旦产生某个信念,就会努力寻找与它相符的例子”,不符合定义,排除;C项:小刚认为终有一天会天降横财,痴迷于彩票,不符合“人一旦产生某个信念,就会努力寻找与它相符的例子”,不符合定义,排除;D项:小东听到“预言家”断定自己会遭遇车祸时常感到担忧,某天与其他车辆发生擦挂,符合“人一旦产生某个信念,就会努力寻找与它相符的例子”,符合定义,当选;故正确答案为D。30.近年来,滴滴顺风车等网约车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很多的便捷。但是近日网约车连续出现女孩坐车被杀事件,引起了人民对外网约车安全的思考。从哲学上看这说明:A.矛盾是普遍存在的B.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C.矛盾的性质、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D.事物的新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参考答案:ABD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唯物辩证法知识。第二步,A项:网约车给人们出行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引起了人民对外网约车安全的思考。这体现了矛盾是普遍存在的。A项正确。B项: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对立和同一及其关系的哲学范畴。矛盾的对立属性又称斗争性,矛盾的同一属性又称同一性,它们是矛盾所固有的两种相反而又相辅相成的基本关系或基本属性。网约车的便捷性和危险性为一对矛盾,最初的便捷性转化为危险性,说明矛盾可以相互转化。B项正确。D项:事物的发展是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方向是前进上升的,道路是迂回曲折的,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网约车作为一种新事物,初期深受人们的欢迎体现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但网约车连续出现女孩坐车被杀事件体现了事物发展的曲折性。D项正确。因此,选择ABD选项。C项:矛盾的不平衡性,指构成事物的多种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干中只说了网约车便捷性和危险性这一矛盾的对立面,并未体现矛盾的性质、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C项错误。31.黄蓉道:“做这篇文章的范文正公,当年威震西夏,文才武略,可说得上并世无双。”郭靖央她将范仲淹的事迹说了一些,听她说到他幼年家贫、父亲早死、母亲改嫁种种苦况,富贵后俭朴异常,处处为百姓着想,不禁油然起敬,在饭碗中满满斟了一碗酒,仰脖子一饮而尽,说道:“____,大英雄大豪杰固当如此胸怀!”
黄蓉道:“当面撒谎!你有这许多女人陪你,还寂寞甚么?”欧阳克张开折扇,扇了两扇,双眼凝视着她,微笑吟道:“____”黄蓉向他做个鬼脸,笑道:“我不用你讨好,更加不用你思念。”
依次填入上文横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②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③悠悠我心,岂无他人?唯君之故,沉吟至今
④日暮长江里,相邀归渡头。落花如有意,来去逐船流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空前出现提示性的句子“富贵后俭朴异常,处处为百姓着想,不禁油然起敬”,说明郭靖感慨的是范仲淹处处为百姓着想,故填入②“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恰当,意思是把国家、民族的利益摆在首位,为祖国的前途、命运分愁担忧,为天底下的人民幸福出力。①“心旷神怡,宠辱偕忘”也是范仲淹的诗句,指的是登上岳阳楼,就会心怀开阔,精神愉快,荣耀和屈辱一并忘了,不符合语境,排除A、D两项。
第二空后出现提示性的句子“不用你讨好,更加不用你思念”,说明所填句子应该含有“思念”之意,而③意思是我的心本如常人一样,怎么会没有放着其他人呢(本不会这么痴情)?但是因为有了你,让我念念不忘到现在,填入文段符合语境,锁定B项。④出自储光羲的《江南曲》,指的是回归渡口途中,青年男女们驾着小船,相互追逐嬉戏的情景,没有明确表达对对方的感情,排除C项。
故正确答案为B。
【出处】金庸《射雕英雄传》32.关于科学家的成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阿基米德发现了杠杆原理B.道尔顿提出了分子说C.高斯创立了解析几何D.爱迪生发明了炸药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A项正确:杠杆原理亦称“杠杆平衡条件”,由阿基米德发现。要使杠杆平衡,作用在杠杆上的两个力矩(力与力臂的乘积)大小必须相等,即:。
B项错误:阿伏加德罗提出了分子学说。
C项错误:解析几何是借助笛卡儿坐标系由笛卡儿、费马等数学家创立并发展的。
D项错误:炸药由诺贝尔发明。
故正确答案为A。33.除了书本上的知识之外,我们更要明白“常识”的重要。只有学问而无常识,与人谈话时,会缺少轻松平易的话题。有你在座,空气即会紧张严肃,你就成为不受欢迎的人物。所谓常识,包罗万象,一切都该去留神知道,才可使你活泼风趣,谈起话来左右逢源。这段话的主要意思是说:A.没有常识的人是没有价值的人B.缺乏常识的人很难与人交往C.书本以外的知识才是常识D.常识比学问更重要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首先说明常识的重要性,第二句对常识在日常交往当中的重要性进行解释说明,最后一句再一次强调常识对我们与他人的交往中的积极作用。文段重点论述常识让我们与人交往时更加轻松愉快。第二步,对比选项。B项是对文段重点的同义替换。因此,选择B选项。A项:文段未提及。C项:文段未提及,文段论述的是除了书本知识还有常识。D项:文段并没有对二者谁更重要进行对比,只论述了常识对日常生活交往的重要性。34.(
)是古代帝王、诸侯、大臣或者一些有威望的人物在其死后,朝廷或者后人根据一生的行为和品行,所给予的一个评定性的称号。A.谥号B.庙号C.封号D.年号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本题考查人文历史。A项正确,谥号是指人死之后,后人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给予或褒或贬评价的文字,始于西周,曾广泛通行于汉字文化圈。古代历史上的皇帝、皇后以及诸侯大臣等社会地位相对较高人物,在其去世之后朝廷会依据其生前所作所为,从而给出一个具有评价意义的称号,这就是通常意义的谥号。谥号用来高度概括一个历史人物的生平。B项错误,庙号是东亚地区君主在庙中被供奉时所称呼的名号,起源于重视祭祀与跪拜的商朝。它起源于商朝,早在商朝就已设立,对国家有大功、值得子孙永世祭祀的先王,就会特别追上庙号,以视永远立庙祭祀之意。商朝灭亡后,周朝没有延用商朝的庙号制度,所以周王仅有谥号而无庙号,再到秦始皇建立秦朝之后将庙号连同谥号一同废止。汉朝时期逐渐恢复庙号制度,从此庙号一直延用了两千年之久。C项错误,封号是帝王、君主加封、赐予的称号。在中国,封号最早自周朝开始,直至清王朝伴随了整个中国封建及帝制社会的始终。D项错误,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与当代日本国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亦可以作为表示年份),一般由君主发起。先秦至汉初无年号,汉武帝即位后首创年号,其始创年号为建元,此后年号形成制度。历代帝王遇到“天降祥瑞”或内讧外忧等大事、要事,一般都要更改年号。一个皇帝所用年号少则一个,多则十几个。故正确答案为A。35.在Q地出土了批古人类骸骨,经过考古学家化验,发现这些骸骨已经有4000多年的历史了。在这些骸骨中,发现其中有3个头骨上各出现了一个圆形的孔洞。为什么会形成这些洞呢?有人推测,这可能是当时部落之间残杀,战胜方在战败方俘虏的头骨上凿洞吸食脑髓造成的。若下列各项论述均为真,哪项最能对上述推测进行反驳?A.对这些头骨上的洞口进行CT扫描,发现洞口边缘愈合痕迹B.有历史证据表明,当时的医生已经能通过颅骨环钻术来减轻头痛C.考古学家发现在这3具头骨上有洞的骸骨中,有一具佩戴象征较高身份的饰品D.没有任何文献资料表明当时有吸食脑髓的习惯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根据提问方式中的“反驳”,确定为削弱论证。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论点:这可能是当时部落之间残杀,战胜方在战败方俘虏的头骨上凿洞吸食脑髓造成的。论据:这些骸骨中,发现其中有3个头骨上各出现了一个圆形的孔洞。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增加反向论据。洞口边缘愈合,说明战俘脑袋被凿洞后仍存活了一段时间,因此不是凿洞吸食脑髓造成的,具有削弱作用。B项:否定论点。“当时的医生已经能通过颅骨环钻术来减轻头痛”说明这个洞可能是用来医治头疼的,不是吸食脑髓造成的,具有削弱作用。C项:无关选项。“佩戴象征较高身份的饰品”和是否是战败方俘虏的头骨上凿洞吸食脑髓造成的无关,论题不一致,排除。D项:不明确项。“没有任何文献资料表明当时有吸食脑髓的习惯”,不能说明这个孔洞不是吸食脑髓造成的,不具有削弱作用。第四步,强度比较。A项属于增加反向论据,B项属于直接否定论点,故强度更强。因此,选择B选项。36.下列文学名家的合称,表述不正确的是:A.“元白”指元稹、白居易B.“小李杜”指李贺、杜审言C.“三曹”指曹操、曹丕、曹植D.“高岑”指高适、岑参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学常识并选错误项。第二步,“小李杜”指唐代诗人李商隐和杜牧。杜审言是唐代“近体诗”的奠基人之一,他的作品《和李大夫嗣真奉使存抚河东》,为初唐近体诗中第一长篇。因此,选择B选项。A项:“元白”乃中唐诗人元稹、白居易的并称,二人同为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A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C项:“三曹”是中国古代汉魏时期曹操与其子曹丕、曹植的合称,“三曹”是建安文学的代表。C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D项:“高岑”是盛唐诗人高适和岑参的合称,为盛唐边塞诗歌代表诗人。D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37.氢气是21世纪极有前途的新型能源,氢能开发的重要问题是如何以水为原料制取氢气,下列研究方向可能的有(
)。A.大力建设水电站,用电力分解水制氢B.聚焦太阳能,产生高温,分解水产生氢C.挖掘潜在物质,开发廉价能源,分解水制氢气D.利用大量化石燃料,利用燃烧热分解水制氢气参考答案:BC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科技。A项错误,水电站所产生的电能本就可以直接利用且不会造成环境污染,若将其产生的电能用于分解水,势必会有能量损耗,能量转化效率大大降低,不利于节约能源。B、C项正确,目前利用水分解氢气需要消耗大量能量,如能利用太阳能或其他廉价能源分解水制取氢气,可以大幅降低制氢成本,有利于氢能的发展普及,因此是可行的。D项错误,发展氢能的出发点是减少大气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大量燃烧化石燃料反而会产生释放大量污染气体和温室气体,与发展氢能的初衷背道而驰,且利用燃烧热制氢还存在大量的能量损耗。故正确答案为BC。38.左边给定的是纸盒的外表面,右边哪一项能由它折叠而成?(
)A.AB.BC.CD.D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先对题干展开图的各面进行编号,如下图所示。A项:由面3、面4和面6组成,与题干展开图一致,当选;B项:由面2、面3和面5或面6组成,在题干展开图中,其三个面的公共点为A点或B点,其中A点面5中为黑色三角形直角点、B点为面6中白色三角形的直角点,而在选项中,三个面的公共点既不是黑色三角形的直角点,又不是白色三角形的直角点,选项与题干展开图不一致,排除;C项:由面1、面4和面5或面6组成,在题干展开图中,其三个面的公共点为C点或D点,其中只有在选项三个面分别为面1、面4和面6的时候,D点会与面1中的对角线相交,但此时D点也应与面6中黑三角形的直角点重合,但选项中三个面的公共点并不与黑三角形的直角点重合,选项与题干展开图不一致,排除;D项:由面3、面5和面6组成
,其中面5与面6互为相对面,不能同时出现,选项与题干展开图不一致,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39.分布于不同地方的语言使用者,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积累了生产生活的共同或独特的经验,这些经验或知识体系都凝聚在语言之中。而各个语言群体对自然界的认识分别在不同的方面达到了不同的深度,形成了认识结构的互补分布,共同构成了人类广博精深的知识体系。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语言促进了各个群体知识体系的分化
B.人类群体通过语言将经验和知识加以发扬和运用
C.人类知识体系通过不同群体以语言的方式保存和建构
D.人类各群体的经验和知识体系在深度和广度上各不相同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文段为并列结构,首句介绍了不同地方的语言使用者积累的经验或知识体系凝聚在语言中,“而”表并列,紧接着介绍了各个语言群体对自然界的认识分别在不同的方面达到了不同的深度,最终形成了知识体系,对两部分进行概括,即不同语言在不同的方面达到了不同的深度,由此构成了人类广博精深的知识体系,对应C
项。
A
项:“语言促进······分化”与文意相悖,文段中说的是“互补分布”,排除;
B
项:与文段主体不一致,文段主体为“人类知识体系”,而非“人类群体”,且“发扬和运用”在文段中未提及,属于无中生有,排除;
D
项:对应并列的一个方面,表述片面,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开头介绍了人类积累的经验或知识体系凝聚在语言当中,“而”后接着说明了各个语言群体在认知结构上的互补分布共同构成了人类广博精深的知识体系。文段为“分—总”结构,尾句为主旨句。
第二步,对比选项。A项“人类知识系统通过不同群体以语言的方式保存和建构”为主旨句的同义替换。
因此,选择A选项。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文段主旨的把握。通读文段,本文一共两句话,结构并不明显,需要考生归纳概括两分句的意思,结合选项确定答案。文段第一句话说语言使用者积累了生产生活的共同或独特的经验,然后说这些经验形成了认识结构的互补分布,共同构成了人类广博精深的知识体系。文段重点说明的是经验通过语言保存,语言构成了人类的知识体系。C项的“保存”和“构建”分别概括了两分句的意思,当选。
A、B两项文段没有提及,D项仅针对第二句,不能概括全文主旨。
故本题选C。40.在一些特殊的大尺度实验研究中,原始数据无法重复测量,此时可以使用数据重复来验证研究结论的稳健性。比如在对气候变化的研究中,我们希望了解地球表面的温度在过去60年中是否真的上升了,但可利用的原始数据有限且不可能重新获取。为进行重复检验,不同的研究小组分别独立对原始数据进行不同方式的处理,最终验证了研究结论的稳健性。但是,此类研究无法进行严格意义上的重复试验,因此,还需要考虑其结论能否与其他来源的经验证据构成一致的科学说明。这段文字意在说明,在某些特殊的大尺度实验研究中:A.数据重复研究方法有独特价值B.可利用的原始数据具有特殊性C.不同小组的分工合作十分重要D.所得到的结论往往存在局限性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第一句指出特殊的大尺度实验研究存在原始数据无法重复测量的问题及运用数据重复的方法解决问题。第二句通过举例的方式进行了进一步的解释。第三句话内容进行了转折,根据“转折之后是重点“的知识点。文段为“分—总”结构,最后一句为文段重点。即现在面临的问题虽有解决的办法,但是这个办法还是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第二步,对比选项。根据感情倾向法。D项是对该对策不足之处的同义替换。符合文段意图。因此,选择D选项。A项:是对数据重复研究方法的认可,与转折之后的感情倾向不符。A项排除。B项:可利用的原始数据具有特殊性。这是文段中提出的问题,后续已经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B项不是文段重点。B项排除。C项:不同小组的分工合作,属于解释说明,分说的内容。不是文段重点。C项排除。文段出处: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探索基于重复的实验设计》41.某教育专家认为:中小学生有时是在与同学或朋友谈论网络游戏中获得认同感与归属感的。在青少年时期,获得归属感和友谊是他们成长的重要任务。如果少年时期未能成功地建立亲密友谊,他们就会体验到痛苦的孤独感,自我价值感也会随之降低。该专家通过分析指出,网络游戏也有其积极作用,对于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是十分必要的。下列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对该专家的观点提出质疑?A.中小学生自控力不强,在很大程度上会沉迷网络游戏,对身心健康产生不利影响B.有的学生为了得到同伴认同而去玩网络游戏,甚至荒废了学业C.中小学生通过体育锻炼等健康的交往互动方式也能建立亲密的友谊D.网络游戏能使中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协调能力等得到多方面锻炼,从而释放压力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根据提问方式中的“质疑”,确定为削弱论证。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论点:网络游戏也有其积极作用,对于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是十分必要的。论据:中小学生有时是在与同学或朋友谈论网络游戏中获得认同感与归属感的。在青少年时期,获得归属感和友谊是他们成长的重要任务。如果少年时期未能成功地建立亲密友谊,他们就会体验到痛苦的孤独感,自我价值感也会随之降低。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增加反向论据。说明网络游戏会对青少年身心健康产生不利影响,具有削弱作用。B项:不明确项。说明有学生为寻找认同感玩网络游戏而荒废学业的情况,但是否会对其身心健康产生不利影响未明确,不具有削弱作用。C项:无关选项。该项所说的为中小学生建立亲密友谊的其他方式,与论点所说的网络游戏对青少年的成长十分必要无关,论题不一致,排除。D项:增加论据。网络游戏对青少年带来的益处,可增加网络游戏对青少年成长是必要的可信度,具有加强作用。因此,选择A选项。42.两相比较,白话文在通俗易懂的同时,往往在韵律上缺少节奏感,篇幅冗长,而文言文能用
传达出深层或多层意思,其凝练之美、韵律之美和意境之美是白话文
的。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一语双关略逊一筹B.只言片语无与伦比C.三言两语相形见绌D.寥寥数语无可比拟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空,根据“两相比较”可知,文段把白话文与文言文作对比,所填成语与“篇幅冗长”构成反义对应,表示文章字数少的意思。B项“只言片语”指个别词句或片断的话,C项“三言两语”形容话很少,D项“寥寥数语”指非常简括地说,均能体现出文言文篇幅不冗长的含义,保留。A项“一语双关”指一句话包含两个意思,不强调文章的字数少,无法与“篇幅冗长”对应,排除。第二空,根据文段“其凝练之美、韵律之美和意境之美”可知,白话文不具备以上特点,所填成语表示文言文的三种美是白话文无法相比的。D项“无可比拟”指没有可以相比的,符合语境,当选。B项“无与伦比”指事物非常完美,没有能够与它相比的同类的东西,用在此处程度过重,排除;C项“相形见绌”指和同类的事物相比较显出不足,文段强调的是文言文的三种美是白话文无法与之相比,并非强调白话文自身的缺陷和不足,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文段出处】《冉启斌:文言文在意境、形式、音韵等方面有特殊美感》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文段在比较白话文和文言文的区别,根据“而”表示转折,可知前后语义相反,转折前提到白话文“篇幅冗长”,转折后填入的词语要体现出文言文篇幅短的意思。A项“一语双关”指一句话包含两个意思,不能体现出“篇幅短”,排除A项;B项“只言片语”指个别词句或片段的话,文段在比较文言文整体的特点,而不是比较文言文中某个词句,语义不符,排除B项。C项“三言两语”指几句话,形容话很少;D项“寥寥数语”指非常简括地说。C项和D项均符合文意。第二步,分析第二空。根据“其凝练之美……是白话文”可知,该空要表达的是文言文的美是白话文难以企及的。C项“相形见绌”指跟另一人或事物比较之后,显出了不足,一般的用法是“与……相比,相形见绌”,“是相形见绌的”用法不对,排除C项。D项“无可比拟”指没有可以相比的,符合文意。因此,选择D选项。解题思路:第一步,快速阅读文段,了解文段大意。第二步,先看第一空,白话文的特点和文言文的特点在语义上构成反义关系,由“白话文……篇幅冗长”可知,所填词语应表简洁之意,排除不符合此意的A、B。第三步,再看第二空,辨析备选词语,排除填入此处存在语法错误的C。第一空,由“两相比较”和“而”可知,白话文的特点和文言文的特点在语义上构成反义关系。由“白话文……篇幅冗长”可知,文言文相对简洁,所填词语应表达简洁之意。“一语双关”指一句话包含两个意思,不能表达简洁之意,排除A。“只言片语”指个别的词句;片段的话语。其强调的是言语的零碎,不完整,而非简洁,排除B。第二空,“相形见绌”指跟另一人或事物比较起来显得远远不如,通常用法为“与……相比相形见绌”,其填入此处存在语法错误,排除C。“无可比拟”指没有可以相比的。句意是文言文的凝练之美、韵律之美和意境之美是白话文比不上的。“无可比拟”填入符合语境,当选。故本题选D。43.患者大便干结难于排出,舌干唇燥,咽干口臭,舌红少津,脉细,其辨证是:A.大肠液亏证B.大肠热结证C.大肠湿热证D.燥邪犯肺证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生物医学知识。第二步,大肠液亏证指津液不足,不能濡润大肠所表现的证候。本证多因素体阴亏,或久病伤阴,或热病后期,津伤末复,或妇女产后出血过多等引起。临床表现为大便秘结干燥,难以排出,常数日一行,口干咽燥,或伴见口臭、头晕等症,舌红少津,脉细涩。A项正确。因此,选择A选项。B项:大肠热结证是指里热炽盛,结于大肠,腑气不通,以发热口渴,大便秘结,腹胀硬满,疼痛拒按,舌红苔黄少津,脉沉数有力等为常见症的证候。患者未出现上述症状。B项与题意不符,不当选。C项:大肠湿热证是指湿热之邪内犯大肠,熏灼肠道,传化失常所表现的下利黏冻脓血便,或黄色水样粪便,便次增多及湿热内蕴的证候。患者未出现上述症状。C项与题意不符,不当选。D项:燥邪犯肺证又称燥气伤肺证。本证是外感燥邪或感受风热,化燥伤阴,以肺阴耗伤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症状的概称。以微有寒热,干咳无痰,或痰中带血丝,胸痛,唇鼻咽喉干燥,口渴,舌燥少津,脉浮等为常见症的证候。患者未出现上述症状。D项与题意不符,不当选。44.洋流是指大洋表层海水常年大规模的沿一定方向进行的较为稳定的流动,下列关于洋流的说法,不正确的有:A.若洋流的水温比到达海区的水温低,则称为暖流B.若洋流的纬度比到达海区的纬度高,则称为暖流C.寒暖流交汇的海区,往往形成比较大的渔场D.寒暖流交汇的海区,往往形成密度流,对海上航行有利参考答案:ABD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自然地理知识并选错误项。第二步,AB项:洋流根据流动海水温度(洋流本身与周围海水温度)的高低,可以将洋流分为暖流和寒流。暖流比流经海区的水温高,寒流比流经海区的水温低。暖流,是指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的洋流。AB项错误,当选。D项:海上航行顺流快,逆流慢;寒暖流相遇,往往形成海雾,对海上航行不利。D项错误,当选。因此,选择ABD选项。C项:寒暖流交汇可使海水发生扰动,上泛的海水将营养盐类带到海洋表层,使浮游生物繁盛,进而为鱼类提供丰富的饵料,渔业资源丰富。另外寒暖流交汇可产生“水障”,阻止鱼群游动,利于形成大的渔场。C项正确。45.下列选项中,关于事业单位领导人员任期和任期目标的说法不正确的有(
)。①允许在同一岗位连续任职超过十年②每个任期一般为三至五年③事业单位领导班子和领导人员一般应当实行任期目标责任制④领导班子的任期目标一般应当报经主管机关批准或者备案⑤任期目标由职工代表大会或者职工代表研究确定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②③④⑤D.①⑤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本题考查事业单位相关制度。①错误、②正确,根据《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管理暂行规定》第四章第十九条:“每个任期一般为三至五年,在同一岗位连续任职一般不超过十年。工作特殊需要的,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经批准后可以适当延长任职年限。”③正确,根据《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管理暂行规定》第四章第二十条:“事业单位领导班子和领导人员一般应当实行任期目标责任制。”④正确、⑤错误,根据《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管理暂行规定》第四章第二十一条:“任期目标由事业单位领导班子集体研究确定,领导班子的任期目标一般应当报经主管机关批准或者备案。”综上所述,①⑤表述错误。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D。46.在互惠关系中,一个微小的支持可能形成巨大责任感,类似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________”所蕴含之意。正是这种责任感生成了一种行为回报另一种行为的持续性关系。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投桃报李B.礼尚往来C.来鸿去燕D.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语境。根据“一个微小的支持可能形成较大回报的责任感”可知,该空应体现“小受惠,大回报”之意。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投桃报李”指友好往来或互相赠东西;B项“礼尚往来”指礼节上注重有来有往,借指用对方对待自己的态度和方式对待对方。二者都侧重双方的相处模式是对等的,不能与文段的“微小的”和“较大的”呼应,因此排除A项和B项。C项“来鸿去燕”比喻行踪漂泊不定的人,不符合文意,排除C项。D项“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意思是在困难的时候即使受人一点小小的恩惠以后应加倍报答。“滴水”和“涌泉”能够与文段中“微小的”和“较大的”相呼应,体现出“小受惠,大回报”之意。因此,选择D选项。47.下列关于竞争的特征表现,说法不正确的是(
)。A.竞争的主体是经营者B.竞争的直接目的是追求公共利益C.竞争总是发生在一定的市场范围内D.竞争使用的手段应合法合规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微观经济。A项正确,市场竞争的主体是经营者,经营者以营利为目的展开经营活动,包括生产者、销售者、服务提供者,既有国内的,也有国外的。B项错误,公共利益是指能够满足一定范围内所有人生存、享受和发展的、具有公共效用的资源和条件,简称公益。市场竞争是各个企业或经济利益主体为了争取经济活动中的优势地位和有利条件所进行的较量,竞争的直接目的是为追求自身利益。C项正确,竞争总是发生在一定的市场范围内,因此,对市场的界定,常常是竞争法律分析的首要问题。D项正确,竞争使用的手段要合乎商业道德和法律规定。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B。48.借鉴与模仿,致敬与抄袭,________________。但真正有抱负的创作者,往往是坚定的文化自信者,常以原创为己任。填入划横线处最适合的一项是:A.常常都是泾渭分明B.有时未必泾渭分明C.说难实易D.说易实难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横线处的上下文语境。横线出现在“但是”之前,可知与“但是”之后句子意思相反。“但是”后面强调真正有抱负的创作者常以原创为己任,说明真正有抱负的创作者的创作界线分得很清楚,那么前文就是借鉴与模仿,致敬与抄袭,常常分不清楚。第二步,对比选项,只有B项符合上述语境。因此,选择B选项。A项:若填入,那么转折前后的意思就相同了。C项和D项:不符合前后文语境。49.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正确的一组是:①听爸爸说,那个碗是祖上________下来的,至今已经两百多年了。②社会学家坚决反对“克隆”________用于人类繁衍的活动提议。③直到今天,一遇天旱,农村还有人抬着祭品祭天,________龙王降雨,保佑丰收。A.留传
可以
祈求B.流传
能够
祈求C.流传
可以
乞求D.留传
能够
乞求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根据“祖上________下来的,至今已经两百多年了”可知,碗是从祖辈们传下来的,年限很久。A项和D项“留传”指遗留下来传给后代,符合文意。B项和C项“流传”指传下来或传播开,不符合文意,排除B项和C项。第二步,分析第三空。根据“遇天旱,农村还有人抬着祭品祭天,________龙王降雨。保佑丰收”可知,干旱时,人们抬着祭品是为了求雨,希望能够丰收。A项“祈求”指恳切地希望或请求,符合文意。D项“乞求”指请求给予。二者含义相近,从语素差异来看,“祈”侧重祈祷,符合人们期待下雨的心情。“乞”有乞怜,乞讨之意,文段体现不出,排除D项。第三步,验证第二空。“可以”表示可能或能够,符合文意。因此,选择A选项。能够:①表示具备某种能力,或达到某种程度;②表示有条件或情理上许可。50.行政机关决定作出前,申请人要求撤回行政复议申请的,行政复议应当终止。(
)0.正确1.错误参考答案:1解题思路:本题考查行政法。根据《行政复议法》第二十五条规定:“行政复议决定作出前,申请人要求撤回行政复议申请的,经说明理由,可以撤回;撤回行政复议申请的,行政复议终止。”因此,申请人要求撤回行政复议申请,行政复议机关可以撤回或者不撤回,并非一定导致行政复议终止。故表述错误。51.请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
A.如上图所示
B.如上图所示
C.如上图所示
D.如上图所示
参考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北京课改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1课《秦朝的统一》听课评课记录
- 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9课《现代音乐和电影》听课评课记录
- 苏科版九年级数学听评课记录:第31讲 与圆有关的位置关系
-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29《复习题》听评课记录1
- 二年级体育听评课记录
- 首师大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1.2《彼此尊重显自尊》听课评课记录
- 五年级数学下册听评课记录-《6 圆的面积》苏教版
-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口算部分
- 三年级语文教学计划模板
- 新员工入职工作计划书
- 《社区工作者培训课件 新浪版》
-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学术研究趋势
- 人教版小学数学(2024)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100以内的笔算加、减法综合素养测评 B卷(含答案)
- 2024-2025学年北京市丰台区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及答案解析
- 2024年度体育赛事赞助合同:运动员代言与赞助权益2篇
- 2025届西藏林芝一中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检测英语试卷含解析
- 药企销售总经理竞聘
- 开封市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健康照护项目技术文件(国赛)
- 公路电子收费系统安装合同范本
- 医院培训课件:《伤口评估与测量》
- 2021年全国高考物理真题试卷及解析(全国已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