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讲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及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形成体系把握要点1.有关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的3个关键点(1)两个继承:西汉和唐朝分别继承了秦朝和隋朝的政治制度。(2)两个趋势:中央: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地方: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不断加强。(3)三个创新:三省六部制(中央行政制度)、行省制(地方行政制度)、科举制(人才选拔制度)。2.有关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的3个关键点(1)一个核心:强化君主权力。(2)两个特色:改革中央机构,加强君主专制。(3)三大表现:废除宰相制度,设立内阁,设立军机处。课题(一)君主专制制度的演变[回扣教材知识]一、汉朝——中枢权力开始分散。1.汉初:丞相集决策、司法、行政大权于一身,位高权重。2.汉武帝时:设中朝(内朝),让身边侍从担任尚书令、侍中等,参与军国大事,以丞相为首的外朝变成单纯的执行机关。二、魏晋南北朝——出现三省体制。握有实权的先是尚书省,后有中书省和门下省,逐步形成三省体制。三、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相权被一分为三。1.内容(1)中书、门下和尚书三省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2)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2.特点相权三分相权被分割为三部分,这样可互相制衡,也能分工合作,从而提高了行政效率职权分明三省职权按行政程序划分,一切政令由起草(中书省)、审核(门下省)至执行(尚书省),都经由三省处理节制君权皇帝所颁政令,未经政事堂通过,不能施行;以相权节制君权,可弥补君主才干之不足3.影响(1)使封建官僚机构形成了完整严密的体系,加强了中央的统治力量。(2)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削弱了相权,保证了皇权的独尊。(3)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此后历朝基本沿袭这种制度。4.局限:流程式分工,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专权问题及对权力进行有效监督。四、宋朝——二府三司,继续分割宰相权力。1.宋初,设立中书门下作为最高行政机构,最高长官行使宰相职权。2.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五、元朝——一省二院,相权反弹。1.中书省是最高行政机关,中书省的长官行使宰相职权,六部归入中书省;枢密院掌全国军事,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理西藏地区。2.后期宰相权势扩大,有时甚至左右皇位继承。六、明朝——废丞相,设内阁,君主专制达到新高度。1.废除宰相原因明初承袭元制,在朝廷设中书省和左右丞相,丞相统辖六部,总揽全国政务。丞相胡惟庸骄横跋扈,擅权专恣过程洪武十三年(1380年),朱元璋借“胡惟庸案”废除丞相,撤中书省,把中央行政权分属六部,六部尚书直接对皇帝负责;并下令以后也不许再设丞相影响中国历史上延续多年的丞相制度被废除,皇帝集君权和相权于一身,君主专制达到新的高度2.内阁制度(1)原因:废除丞相后,全国重大政务都由明太祖决断,政务繁多。(2)过程奠基明太祖设置殿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顾问,帮助他处理繁多的政务,但殿阁大学士很少能参决政事确立明成祖时选拔翰林院官员,入值文渊阁,开始参与机密事务的决策,“内阁”出现发展明宣宗时,大学士有了替皇帝起草批答大臣奏章的票拟权全盛张居正任首辅时,大权尽归内阁,六部几乎变成内阁的下属机构(3)评价①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而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②阁臣的升降和职权的大小全由皇帝决定,其权力来自皇帝私下的支持与信任。③内阁票拟的采纳与否取决于皇帝的批红,实际上加强了君主专制。七、清朝——设立军机处,君主专制达到顶峰。1.背景(1)清初,承袭明制,设内阁,置六部;但仍保留着由满洲贵族组成的议政王大臣会议,凡军国大事都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决定,皇权受到很大限制。(2)康熙时期,在宫廷内设南书房,由当值的翰林院学士参与政务,替皇帝起草诏令。中枢机构一分为三,互相牵制,皇权一定程度上得到加强。2.目的:处理西北战事,防止泄露军事机密,加强皇权。3.设置:雍正初年,在宫廷隆宗门内设军机房,不久更名为军机处,由皇帝选择亲信的满汉官员充任军机大臣。4.职责:接受皇帝召见,跪受笔录;按皇帝旨意拟写成文,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员执行。5.特点简军机处机构简单,有官无吏,人员精干速军机大臣“跪受笔录”后直接交给相关部门执行,减少了中间环节,办事效率较高密地处宫廷,外界干扰少,外官不得擅入,机密性能强,决策封闭性特征明显非正式军机大臣全为兼职,由皇帝临时任命,没有制度上的保证,军机处始终不算正式衙门6.影响:行政效率提高;君主专制加强,中央集权进一步得到巩固。[进补课程知识]一、汉朝政治的特点布衣将相是指西汉开国诸臣中,绝大多数“起自布衣”,这些人大都没有贵族头衔,称之为“布衣将相”。这既是对秦末农民起义结果的承认,也是削弱贵族势力的必然产物重视母族亲属关系汉代皇室的母族势力受到了充分的重视,西汉出现了吕后暴政和窦太后的专权,东汉出现了外戚干政的局面,这些都是母族势力强大的表现儒士受到重用汉初,重视“黄老之学”,但并不排挤儒学。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士受到了重用,几乎垄断了汉代官僚体系地方势力强大汉初,诸侯王国是中央集权的主要威胁。诸侯王国问题解决后,豪强地主逐渐成为威胁中央集权的主要力量,最终导致了东汉的灭亡和魏晋南北朝的分裂局面二、唐宋时期中央行政制度的变迁唐前期沿用三省六部制,在三省制下,尚书省成为最高行政机构。三省长官共议国政,执宰相之职。三省议政场所叫政事堂唐太宗时期常以品位较低的官员同三省长官共议国政,加以“参知政事”“参预朝政”“参议得失”等名号,执行相职唐玄宗后中书门下体制逐渐取代三省体制,成为新的中枢体制。中书门下体制建立后,使职差遣体制逐渐定型,形成了不同于三省六部制的使职差遣体制宋代唐中期以来形成的中书门下体制逐渐形成中书门下与枢密院对掌文武的二府体制,在二府体制下,户部、盐铁、度支在唐代财政使职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发展三、内阁与军机处所体现的制度创新1.创新表现从明朝的“内阁”到清朝的“军机处”,是加强君主权力的又一创新。宰相具有两大职能:百官之首和皇帝的助手。宰相制度废除后,封建君主想找到一种制度,这种制度仅保留宰相作为皇帝助手的职能,杜绝“皇帝助手”演变为“百官之首”的可能,也就是要建立一个高效的辅政机构,但不允许辅政机构变成握有实权的行政机构。2.实施效果(1)明中后期阁臣权力出现膨胀的现象,并且还有伴随而来的太监乱政问题,说明明朝的内阁制度不是一种理想的辅政制度。(2)清朝的探索相对比较成功,其辅政机关实行的是内阁和军机处并行的双轨制,重要的事务由皇帝在军机处的协助下完成,一般事务由内阁来处理。这样既照顾到事情的轻重缓急,又分散了中央权力,二者相互牵制,保证君主集权。[探究重难知识]一、汉唐以来中枢权力体系的演变[材料][解读]汉唐宰相大多出自世家大族,朝堂上可以坐着与皇帝议论国事,为之“坐而论道”。宋朝时,大臣多出自科举,已无“坐而论道”的资格,在皇帝面前必须直立奏对。到了明朝,大臣要先行跪拜礼,然后起身奏事。从宰相奏议国事坐—站—跪拜皇帝,反映了相权不断削弱,君主专制的强化。[史论形成]汉唐以来中枢权力体系的演变相权不断削弱,君权逐渐强化皇帝通过不断压抑、侵夺相权来加强皇权内朝官向外朝官转化内朝在牵制、架空外朝的同时,久而久之逐步发展为制度化、合法化的外朝中央机构宰相职位的设置由实位转向虚位由实位到虚位反映的是宰相权限及权威的下降,宰相不再专职是对相权的限制压缩宰相权力不断分化既实行分权,即在同一机构中,往往设置几个宰相职位;又注重事权的相对集中,弥补分权的效率低下的弊端二、明朝内阁制度对君主专制强化的影响[材料]明成祖在位时,大学士职官的设立,填补了皇帝和帝国官僚体制之间的空白,大学士开始在政策问题上备皇帝顾问……它们在发挥新出现的皇帝的内廷助手内阁的职能时制度化了。这些炙手可热的翰林学士开始成为皇帝的主要顾问和作为皇帝与官僚政制之间的承上启下的人,他们逐渐地左右了外廷的六部,内阁似乎恢复了以前中书省的气象。——摘编自[美]牟复礼《剑桥中国明代史》[解读]上述材料的作者从官僚制度建设和皇权强化两个方面概括了明朝内阁制度设立的影响:它有效提高了中央的行政效率,使封建专制皇权得到强化;形成新的中央行政运行体制并影响后世。但同时作者的叙述暗含此义:明朝内阁制度埋下宦官专权等腐败政治现象的隐患。[史论形成]明清君主专制强化的特点和消极影响(1)特点既有继承又有发展如在中央与地方管理等方面体现了继承,设置内阁和军机处等体现了发展专制范围空前广泛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监察、司法和思想文化等各个方面专制程度空前强化主要体现在废丞相、八股取士和军机处的设置等方面体现了时代特征君主专制逐渐达到顶峰,并且走向反动,反映了我国封建专制制度渐趋衰落的时代特征(2)消极影响经济上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政治上专制统治的空前强化剥夺了人民的政治权利和言论自由,民主思想和行动受到压制和打击思想文化上专制统治使知识分子脱离实际,阻碍了科技创新和文化的进步[研高考—知命题趋向]从延伸知识的长度命题1.(2017·全国卷Ⅱ)明初朱元璋严禁宦官读书识字,但中后期宦官读书识字逐渐制度化,士大夫甚至有针对性地编纂适合宦官学习的读本。由此可以推知,明代中后期()A.中枢决策过程发生异变 B.皇帝权力日趋衰落C.内阁议政功能已经丧失 D.宦官掌握决策权力解析:选A由所学知识可知,“宦官读书识字逐渐制度化”是由于皇帝允许宦官参政,以牵制内阁,这使得识字成为宦官的必要素质,这是中枢决策程序发生异变的结果,A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皇权专制的强化,而不是皇权衰落,B项错误;材料不涉及内阁,排除C项;中国古代决策权力掌握在皇帝手中,D项错误。2.(2017·全国卷Ⅱ)《史记》《汉书》均为私家撰著。魏晋以后,朝廷任用史官负责修撰本朝或前朝历史,甚至由宰相主持,皇帝亲自参与,这反映出官修史书()A.记载的真实性 B.评价历史的公正性C.修撰的政治性 D.解释历史的客观性解析:选C从官修史书的参与者来看,政治意味很强,政府主导修史的方向,反映了官修史书的政治性,故C项正确;历史记载的真实性体现在对史实的如实记录,而材料信息未体现,A项错误;官修史书更易颂今,使历史评价有失公正,B项错误;解释历史往往都带有主观性,而非客观性,D项错误。3.(2018·北京高考)乾隆继位之初,曾裁撤军机处,但第二年又下旨:“目前两路军务尚未全竣,且朕日理万机,亦间有特召交出之事,仍须就近承办”,将其恢复。此后军机处“军国大计,罔不总揽”“内阁宰辅名存而已”。这表明()A.清朝内阁权力得到加强 B.清朝中央集权遭到削弱C.军机大臣获得宰相职位 D.军机处有助于加强皇权解析:选D乾隆帝对军机处先是裁撤,后又将其恢复,此后“军机处‘军国大计,罔不总揽’”,可知军机处权力很大,而军机处又完全听命于皇帝,军国大事皆由皇帝裁决,这有利于加强皇权,D项正确。A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根据材料“内阁宰辅名存而已”可知内阁名存实亡;B项不符合史实,明清时期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得到加强;明初朱元璋废除宰相后,以后历代不再设宰相职位,C项错误。eq\a\vs4\al([题后启智])以上三题分别以乾隆年间军机处的废立、明代对宦官读书识字要求的变化和魏晋以后史书编撰的变化为命题视角,全面呈现了不同时期加强君主专制的举措,强调了国家中枢机构的变动以及相应配套措施,反映了君主专制不断强化的历史发展趋势及实质。从拓展知识的宽度命题4.(2016·全国卷Ⅰ)史载,宋太祖某日闷闷不乐,有人问他原因,他说:“尔谓帝王可容易行事耶……偶有误失,史官必书之,我所以不乐也。”此事反映了()A.重史传统影响君主个人行为B.宋代史官所撰史书全都真实可信C.史官与君主间存在尖锐矛盾D.宋太祖不愿史书记录其真实言行解析:选A题干材料反映的是宋太祖因为史官对帝王“误失……必书之”而不乐,这就反映了重史传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君主个人行为,故选A项;B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材料反映的是史官秉笔直书,故排除C项;D项是现象而不是材料反映的实质,与题意不符,故排除。5.(2016·全国卷Ⅲ)东汉王充在《论衡》中说:“萧何入秦,收拾文书(国家档案文献),汉所以能制九州者,文书之力也。”其意在说明,西汉成功地实现对全国的统治,是因为汉初()A.实行了崇尚儒家的政策 B.继承了秦朝的基本制度C.未能充分发挥文书功能 D.官吏熟知秦朝典章制度解析:选B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透过现象看本质,准确把握汉代对秦代政治制度的继承关系。材料中的“文书”泛指古代的国家档案文献,文书传承着历朝的典章制度和政治经验。材料表明,西汉成功地实现对全国的统治是因为重视秦朝的文书,意味着继承了秦朝的基本政治制度,即汉承秦制,故B项符合题意。汉初推行被称为“黄老之学”的道家思想,故排除A项。汉初充分发挥文书功能,以便继承前代的政治制度,故排除C项。材料并没有体现官吏是否熟知秦朝的典章制度,故排除D项。6.(2015·全国卷Ⅰ)两汉时期,皇帝的舅舅、外祖父按例封侯;若皇帝幼小,执政大臣也主要从他们之中选择。这被当时人视为“安宗庙,重社稷”的“汉家之制”。汉代出现外戚干政的背景是()A.皇帝依靠外戚抑制相权 B.“家天下”观念根深蒂固C.母族亲属关系受到重视 D.刘氏同姓诸侯王势力强大解析:选C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材料原意。材料中说两汉时期皇帝的舅舅、外祖父按例封侯,若皇帝年幼,执政大臣也从他们之中选择,反映了母族亲属(外戚)在两汉时期的地位极高,由于皇帝年幼,很容易被外戚控制,导致汉代经常出现外戚干政,故选C项。eq\a\vs4\al([题后启智])以上三题分别考查了宋代重史传统、汉承秦制和汉代外戚干政等学科主干知识,对教材内容进行了知识拓展,强化了考生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核心素养的要求,引导考生在复习备考时对历史知识进行全面理解,同时要求教师加强教学中的知识补遗。对于汉承秦制的表现,梳理如下:1承袭了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此基础上,构成了比较完整的皇帝名号、礼仪等制度。2承袭了秦朝以丞相为核心的中央官制。西汉建立后至汉武帝以前的中央行政体制,基本上没有突破秦朝模式。3承袭了秦朝的监察制度。汉武帝时期,把全国分十三州部,每州设刺史,负责监察。4承袭了秦朝的郡县制。汉初在地方推行郡县制度,同时又兼有封国制,但仍以郡县制为主。5承袭秦朝的上计制,加强对地方官的管理和控制;承袭秦的田租、徭役、兵役制,西汉发展为编户制度,以加强对人民的管理和控制。6在货币使用上,以黄金和铜钱为主币,继续使用圆形方孔钱。从探索知识的深度命题7.(2018·全国卷Ⅱ)武则天时期,将中书、门下二省名称分别改为凤阁、鸾台,通过加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头衔,使低品级官员得以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这一做法的目的是()A.扩大中书、门下二省的职权B.为官员提供迅速晋升的机会C.便于实现对朝政的全面控制D.强化宰相参政议政职能解析:选C从材料可知,武则天通过改革中书、门下二省官制,使得低品级官员也取得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的资格,从而使“宰相数量大增”,再通过频繁更替宰相,来分散和削弱相权、加强皇权,从而便于实现对朝政的全面控制,故C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实际上中书、门下的权力被分化,统治者的目的是巩固自身统治,故A、B两项错误。由材料中“宰相数量大增”“更替频繁”可知,宰相权力被削弱,故D项错误。8.(2018·江苏高考)有学者认为,唐代前期中央各级行政机关以及地方诸道州府,行政上皆承受于尚书省。“有事皆申尚书省取裁闻奏,不能径奏君相;诏令制敕亦必先下尚书省详定,然后下百司。”由此可见,尚书省()A.剥夺中书与门下省的权力B.拥有起草诏令制敕的职权C.阻隔皇帝与各州府的联系D.成为全国行政运行的枢纽解析:选D题干信息“唐代前期中央各级行政机关以及地方诸道州府,行政上皆承受于尚书省”,反映出这一时期的尚书省已经发展成为全国行政运行的枢纽,其地位非常重要,故D项正确。唐朝中央的中书、门下和尚书三省,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尚书省没有剥夺中书省和门下省的权力,A项错误。唐代负责起草诏令的是中书省,尚书省是执行机构,B项错误。唐代三省六部制保证了皇权的独尊,尚书省不能阻隔皇帝与各州府的联系,C项错误。eq\a\vs4\al([题后启智])近年高考试题不再停留在对教材内容的浅层考查,而是加强了对知识的深层次的考查力度。以上两题,从三省六部制的影响、运行机制等方面,围绕着君主专制进行了深度考查。第7题要准确理解三省六部制分散制衡的是丞相的权力,“分权于下,集权于君”体现了专制的目的。第8题要准确理解尚书省的地位,体现了中国古代封建官僚体系的成熟完备。[练模拟—悉命题热点]1.西汉时,皇帝多次下令在郡国广建皇室宗庙。东汉初年,庙制逐步简化,除在长安和洛阳立高祖庙,合祭两汉诸帝,此外别无他庙。这一变化反映出()A.佛教东传日渐兴盛 B.宗法观念日益淡化C.皇帝制度逐步稳固 D.外戚宦官轮流专权解析:选C广建宗庙目的是显示皇帝地位,强化皇帝统治,而东汉时庙制简化,说明皇帝地位已经稳固,故C项正确。2.李华《中书政事堂记》:“政事堂者,君不可以枉道于天,反道于地,复道于社稷,无道于黎元,此堂得以议之。臣不可悖道于君,逆道于仁,黩道于货,乱道于刑,克一方之命,变王者之制,此堂得以易之。兵不可以擅兴,权不可以擅与,货不可以擅蓄,此堂得以诛之。”材料说明了政事堂()A.加强了中央集权 B.制约了君主专制C.不利于商业发展 D.有利于政治清明解析:选D依据材料可知,政事堂可以劝谏君主的无道行为,可以罢免不法臣子,可以诛杀擅自兴兵、私授权力及擅自积累财货的官员。这有利于规范君臣行为和政治清明,故D项正确;A、B、C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3.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一书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南宋宁宗时,已快亡国,皇帝时时下手条,当时称为“御札”,这激起群臣愤慨,说:“事不出中书,是为乱政。”这从本质上说明()A.群臣对即将亡国的不满 B.南宋末期君主专制加强C.宋代相权仍有传统地位 D.群臣对宁宗专制的不满解析:选C解题的关键在于群臣对宁宗“时时下手条”而“事不出中书”表示愤慨,即将亡国不是材料关键所在,故A项错误;南宋末期因战乱影响,君主专制削弱,故B项错误;由材料中群臣对宁宗“时时下手条”而“事不出中书”表示愤慨,说明当时决策体制完善,中书门下仍有一定的决策权,故C项正确;群臣对宁宗专制的不满仅是材料的现象,而非本质,故D项错误。4.“(元代)其总政务者曰中书省,秉兵柄者曰枢密院,司黜陟者曰御史台……在外者,则有行省……其牧民者,则曰路,曰府,曰州,曰县。于是一代之制始备,百年之间,子孙有所凭藉矣。”据此材料,史家认为的“元承宋制”表现为()A.中书省与行省制 B.中书省和枢密院C.枢密院与宣政院 D.行省制与御史台解析:选B材料“总政务者曰中书省,秉兵柄者曰枢密院”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史家认为的“元承宋制”表现为中书省和枢密院,故B项正确;行省制和宣政院是元朝创设的,故A、C、D三项排除。5.《明史·职官志》记载;“凡内官司礼监掌印,权如外廷元辅……秉笔、随堂视众辅。”这本质上反映了()A.内阁制彻底瓦解 B.宦官操纵威柄C.皇权专制的痼疾 D.内阁首辅无权解析:选C结合“凡内官司礼监掌印”与“权如外廷元辅”说明原本无权内官因为掌握象征皇权的玉玺而获得内阁首辅一样的权力,这种现象本质是皇帝专制的结果,故C项正确。6.有清一代,皇权专制体现在政治统治的各个方面,皇帝可随意处分臣下,也会任意免除对官员的处分,雍正朝体现得尤为明显,有关政策反复摇摆于实施与不实施之间。这一现象反映出清代()A.雍正帝弱化法律作用 B.吏治逐渐走向了腐败C.朝廷公信力遭到破坏 D.君主专制达到了顶峰解析:选C题干并没有反映雍正帝对法律的弱化,故A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清朝皇帝在决策方面更具有随意性,而没有反映吏治腐败,故B项错误;皇帝对官员处理的随意性和政策实施的摇摆性,即反复无常会使朝廷的公信力遭到破坏,故C项正确;军机处的设立使君主专制达到顶峰,而材料没有涉及军机处,故D项错误。课题(二)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回扣教材知识]一、西汉1.问题:汉初吸取周朝和秦朝教训,实行郡国并存的地方行政体制;后来,封国日益强大,威胁中央政权。2.措施: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汉武帝颁布“推恩令”。3.影响:王国势力被削弱,诸侯王被解除军政大权,只能衣食租税,封国名存实亡,中央集权得到加强。二、隋朝:隋文帝时减去郡级区划,保留州、县两级制。三、唐朝1.唐太宗时,依山河形势,分全国为十道,作为监察区。唐肃宗时,道成为州、县之上的行政实体,地方体制变为道、州、县三级。2.唐朝中叶遭遇了“安史之乱”,叛乱平定后,在地方设置了许多节度使(地方军镇长官),节度使掌握行政、财政和军事大权,后发展成为藩镇割据的局面,一直延续到唐朝灭亡,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五代十国实际就是藩镇割据的继续和发展。四、北宋1.措施政治削实权把主要将领的兵权收归中央;由中央派出文臣做地方官,派通判负责监督军事收精兵抽调各地方精兵充实中央禁军,禁军分别划归三衙(殿前司、侍卫马军司、侍卫步军司)统领,但调兵权划归枢密院,统兵权和调兵权分离财政制钱谷各路设转运使,把地方赋税绝大部分运送中央,地方只保留少部分用作开支2.影响:从权、兵、钱三方面加强对地方的控制,避免了唐末五代以来武人割据、地方官权力过大的问题,加强了中央集权;但矫枉过正,导致官僚机构膨胀,地方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受到打击,军队战斗力减弱;冗官、冗兵、冗费导致国家财政危机。五、元朝:行省制度1.内容(1)除河北、山西、山东等地由中央直接管理外,地方设行中书省,行省长官由朝廷任命。(2)行省之下,分设路、府、州、县,边远民族地区设宣慰司进行管理。(3)行省拥有经济、军事大权,但行使权力时受中央节制。2.作用(1)加强了中央对边疆地区的管辖,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2)促进了各民族交流和融合,使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得到加强。(3)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为我国明清以后的行政划分奠定了初步基础。(4)一改前代以山川形便为主划分行政区划的做法,明确以犬牙交错为主导,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但削弱了地方经济文化认同感,不利于区域经济的健康发展。六、明朝洪武九年(1376年),明太祖朱元璋废除元朝行省制度,在地方设“三司”,即承宣布政使司、都指挥使司和提刑按察使司,分管地方的行政、军政和监察。承宣布政使司(习惯仍称行省)以下设府、县。在一些边远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或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或单设都指挥使司等机构,实行军政和民政合一的统治。七、清朝清朝在1662年统一全国后,划前朝的两京十三布政使司为十八个行省,省下设道、府(州)、县。在东北、外蒙、新疆则设立五个将军辖区,实行因俗而治。清朝设理藩院,主管边疆民族事务,兼管蒙古、新疆、西藏地方行政事务。清雍正年间,在西南地区大规模实行改土归流,加强了对地方的管理,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补课程知识]一、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特点及影响特点影响重文轻武,文人治国有效地巩固了统一,但是却造成军队的战斗力低下分割权力,相互制约,皇权高度集中有利于巩固政权,但却导致行政机构臃肿,人浮于事强干弱枝,守内虚外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但边防空虚,成为北宋在民族斗争中屡败的重要原因二、明清对元代地方行政制度的承袭1.继承:基本上继承了元代的行省制度以及土司制度等地方行政制度。2.发展(1)明代:改行中书省为承宣布政使司,降低其品秩等级。地方分权,相互牵制,由布政使司掌民政、财政,另设都指挥使司主兵政,提刑按察使司主刑狱,三机构互不统属,各直属中枢,凡遇重大政事便共同商讨。整顿地方机构统属关系,实行布政使司、府和直隶州、一般州和县三级统属。(2)清代:清承明制,在内地设18行省;清行省以下机构大都承明制,但其长官称知府、知县;清代边疆地区政治制度因地制宜,因民族而异。三、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的演变趋势及其原因1.演变趋势(1)逐渐由两级区划演变为三级区划。(2)地方行政区划幅员逐渐变小,数目逐渐增多;南方行政区划数目逐渐增多。(3)最高行政区划(行省)的边界设置,山川形势和犬牙交错原则并行。(4)最高行政区划往往由吏治监察区或军务督理区转变而来,地方最高行政长官往往由中央官转变而来。(5)地方权力越来越小,中央集权逐渐加强。(6)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设置不同于汉族地区的行政制度进行管辖。2.原因:社会经济发展,地区(南方)开发,人口增多;疆域的扩展;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强化的需要。[探究重难知识]一、从汉至宋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材料][解读]从地方行政制度的沿革示意图中可以看出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历经多次变革,呈现出中央对地方控制不断加强的趋势,有利于巩固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史论形成]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层级嬗变规律(1)中央集权是推动地方行政层级变化的主因。地方行政制度是中央行政制度的补充,地方行政层级调整必然受中央集权变化规律的影响。(2)沿袭变革是历代地方行政层级变迁的主线。中国历代地方行政层级变迁的一条主要线路是对前代地方行政制度的基本沿袭和改进,沿袭为主,变革为辅。(3)下稳上动是地方行政层级结构变化的特征。自秦国推行郡县制以来,任何朝代的基层政区都是县,也从来没有被取消过。(4)财政改革是影响地方行政层级嬗变的重要因素。首先表现在财政是地方行政制度变革的重要内容,其次表现在财政是地方行政制度变革的推动力量。二、元代地方管理制度的创新[材料一]元朝行省的划界原则,一改前代以山川形便为主的做法,明确以犬牙交错为主导,目的是从根本上消除行省赖以自重的自然地理之险、区域经济之利、一方民众之心,这在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史上具有转折意义。腹里乃中书省的直辖区,地近京畿,位置重要。为了打破太行山之险,让腹里地跨太行山东西两侧,合并山东、山西,河北、蒙古等地。为了打破南岭之险,采取南北纵切的方法,让湖广行省越过南岭而有广西之地,又使江西行省跨过南岭而有广东之地。——范红军《元代设行省如何加强了中央集权》[材料二]各地财赋集中于行省,行省把大部分财赋解运京师上供朝廷,少部分则与各省留用,其中中央与地方财赋分割比例为7∶3……在行政的另一方面——命官权和人事权方面又表现得无甚作为,可以说元代的地方官吏的选用主要由中书省和吏部负责,通常,从七品至九品的地方官吏由吏部“拟注”,中书省参知政事等审核,每月举行一次。正三品至正七品由中书省“自除”。二品以上则“选自特旨”,由皇帝根据需要选拔。……在军事方面,行省是元代地方诸官府中唯一握有较大军权的机构,但调动行省所属军队的批准权,集中于皇帝一人,行省只能遵照朝廷的号令行事。——摘编自赵军英《论元代行省制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中的地位和作用》[问题]据上述材料概括元代行省制度的特点。[信息获取]两段材料对元朝的行省制的特点进行了全面分析。材料一开篇第一句话说明元朝统治者在疆界划分方面采取了针对性有力措施,防止产生地方割据。材料二以省略号分层,分别从经济、政治、军事三方面阐释了元朝针对地方的管理措施。元朝虽在官吏任用和军事方面加强集权,但元朝统治者还是吸取了宋朝过分集权导致地方贫弱的经验教训,给予地方一定的自主权,这客观上说明行省制的地方分权的色彩。综上,行省制度有力地加强了中央集权,较好地处理了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关系。[史论形成]元代行省制的特点(1)具有双重性,既是朝廷的派出机构,又是地方的最高行政机构,有利于加强中央与地方的联系。(2)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主辅结合,达到中央与地方势力的平衡。(3)行省权力大而不专,解决了地方势力过大的积弊,有利于中央集权。(4)领导体制是一署多员与长官节制相结合的制度,有利于官员的相互制约。[研高考—知命题趋向]从延伸知识的长度命题1.(2016·全国卷Ⅰ)明初废行省,地方分设三司,分别掌管一地民政与财政、司法、军事,直属六部。明中叶以后,皇帝临时派遣的巡抚逐渐演变为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这一变化有助于()A.扩大地方行政权力 B.提高地方行政效率C.削弱六部的权限 D.缓解中央与地方的对立解析:选B题干反映的是明朝初期,地方由三司分别掌管“民政与财政、司法、军事”,到明中叶以后,皇帝临时派遣的巡抚逐渐演变为“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这说明地方行政权力出现了由明初的多人掌握到明中叶以后一人掌握的变化,这样有利于统一协调地方各部门工作,提高地方行政效率,故B项正确;中国古代尤其是到明清时期,地方权力不断缩小,故排除A项;据题干材料无法判断六部权限是否受到削弱,故排除C项;北宋大力加强中央集权,此后,中央在与地方分权的斗争中已处于绝对上风,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基本解决,故排除D项。2.(2015·全国卷Ⅱ)汉宣帝曾称:“与朕共治天下者,其唯良二千石(郡太守)乎!”后来的帝王反复重申上述观念。这主要体现了()A.地方吏治是国家安定的重要因素B.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的矛盾C.汉代地方行政制度为后代所沿用D.历代帝王将汉宣帝作为治国榜样解析:选A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材料的含义。地方服从中央,中央对地方进行垂直管理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重要内容。材料体现了汉宣帝高度重视郡太守的作用,而郡太守是地方的最高行政长官,故A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郡太守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没有提及中央和地方之间的矛盾,故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汉宣帝的观念,而非汉代地方行政制度对后世的影响,故排除C项;D项内容在材料中未提及。eq\a\vs4\al([题后启智])以上两题分别考查了明代地方行政机构变迁和汉代以后的地方吏治对地方治理的重大作用。我国的地方行政制度,自秦朝实施郡县制以来,逐渐发展和完善。这一制度组织系统庞大,结构严密,在征发徭役和兵役、征收田赋与租税以及管理地方治安方面发挥了良好的作用,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封建统治,也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从转换知识的角度命题3.(2018·全国卷Ⅰ)据学者研究,唐朝“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的藩镇基本情况如下表所示。“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唐朝藩镇基本情况表藩镇类型数量(个)官员任免赋税供纳兵额与功能河朔型7藩镇自擅不上供拥重兵以自立中原型8朝廷任命少上供驻重兵防骄藩边疆型17朝廷任命少上供驻重兵守边疆东南型9朝廷任命上供驻兵少防盗贼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藩镇()A.控制了朝廷财政收入 B.彼此之间攻伐不已C.注重维护中央的权威 D.延续了唐朝的统治解析:选D表格内容反映出唐朝“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中原型、边疆型与东南型的藩镇中的官员都由朝廷任命,上供或少上供赋税,说明这些藩镇承认唐朝中央政府的统治;从这些藩镇的功能“防骄藩”“守边疆”“防盗贼”看,可知它们延续了唐朝的统治,故D项正确。表格内容反映了藩镇赋税是否上供,但不能说明藩镇控制朝廷财政收入,故A项错误。表格内容无法反映出藩镇间的战争(攻伐)情况,故B项错误。从表格中的藩镇情况来看,大部分藩镇有财权,而且河朔型藩镇拥重兵,有兵权,并有官吏任免权,说明“安史之乱”后的藩镇并不都维护中央的权威,故C项错误。4.(2017·全国卷Ⅰ)下表为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变化表。据此可知()皇帝纪年公元纪年郡级政区汉高帝十二年前195年15郡汉文帝十六年前164年24郡汉景帝中六年前144年68郡、国汉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年108郡、国A.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渐趋激化B.中央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C.朝廷解决边患的条件更加成熟D.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扩大解析:选C结合表中信息可知,从汉高帝到汉武帝时期,郡级政区由15郡发展为108郡、国,这一变化反映了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后,王国越分越小,地方郡、国数量增多,意味着封国势力被削弱,中央集权得到加强,为解决边患危机创造了条件,C项正确。诸侯国与中央矛盾在汉武帝时期得到基本解决,A项错误;材料未体现“中央行政体制”的变化,B项错误;D项说法与史实不符,排除。eq\a\vs4\al([题后启智])汉至元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作用及地方制度演变趋势是教材主干知识,但近几年高考命题却以此为依托考查了藩镇割据客观上对唐朝统治的延续作用、汉武帝时期郡级政区的变化对国家统一的重大影响等内容,体现了全新的命题视角和学术色彩。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结合不同朝代中央集权的发展演变概况,准确获取和解读材料有效信息,做到论从史出,避免惯性思维解题。从探索知识的深度命题5.(2018·海南高考)《汉书》云:“汉家承秦之制,并立郡县,主有专己之威,臣无百年之柄。”这表明在西汉()A.分封制度退出历史舞台 B.宗法制度趋于瓦解C.郡县制有利于维护皇权 D.官僚制度未能建立解析:选C春秋战国时期分封制度退出历史舞台,与材料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春秋战国时期宗法制度趋于瓦解,与材料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据材料郡县制使得“主有专己之威,臣无百年之柄”,可得出郡县制有利于维护皇权,故C项正确;秦朝确立三公九卿制,官僚制度已经建立,故D项错误。6.(2018·天津高考)元朝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行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但地方官吏的选用主要由中书省和吏部负责,调动行省所属军队须皇帝批准。这表明元朝()A.地方拥有适度权力 B.地方缺乏实际权力C.行省权力集中专断 D.君主专制得以加强解析:选A根据材料关键信息“凡钱粮、兵甲……无不领之”可知行省有实际权力,但地方官吏和军队由中央管辖,由此可知地方有适度的权力,故A项正确,B项错误。根据材料“地方官吏……由中书省和吏部负责,调动行省所属军队须皇帝批准”可知,行省的权力受到中央的制约,故C项错误。行省体现的是地方行政制度,它的实行加强了中央集权而非君主专制,故D项错误。eq\a\vs4\al([题后启智])元朝的行省与郡县制的区别(1)郡县是地方机构,郡县长官是地方官员。中央政令直达郡县,直线行政,有利于民族国家的统一。(2)行省是中央政府的派出机构,行省长官是中央官员。元设中书省,即中央政府,职责是总理全国政务,管理“腹里”地区(河北、山西、山东、内蒙古南部以及河南北部等)。其余地方设行省,是分区统治,不是直线统治。[练模拟—悉命题热点]1.(2019·唐山模拟)西汉初年,就封国的官制而言,王国的傅、相由中央任命,王国仅有二千石以下官吏的任免权,而相“总纲纪、统众官”。这一措施()A.意在防范封国的离心倾向B.导致封国威胁到中央集权C.是“无为而治”的具体体现D.促进了地方经济恢复发展解析:选A由材料“相由中央任命,王国仅有二千石以下官吏的任免权”可知西汉初年对封国权力的制约,防范封国的实力膨胀,故A项正确;B、C、D三项在材料中皆无从体现,排除。2.曹操在给汉献帝上表论田庄主田畴时说:“畴率宗人避难于无终山,北拒卢龙,南守要害,清静隐约,耕而后食,人民化从,咸共资奉。……畴文武有效,节义可嘉,诚应宠赏,以旌其美。”由此可知,部分田庄在东汉后期()A.对中央集权构成了严重威胁B.起到了维护地方稳定的作用C.激化了田庄内部的阶级矛盾D.促进了北方地区的民族融合解析:选B材料表明田畴率领族人在无终山居住,守卫边疆,抵抗外敌,使人民安居乐业,和谐相处,维护了当地的社会稳定,故B项正确;A、C、D三项在材料中皆无从体现,排除。3.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北宋制度设计的历史记述。据此推断,北宋制度设计()太祖、太宗,平一海内,惩累朝藩镇跋扈,尽收天下劲兵……兵无常帅,帅无常师,内外相维,上下相制,等级相轧……是以天下晏然,逾百年而无犬吠之警,此制兵得其道也。——《文献通考》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祸,虏骑所过,莫不溃散。——《朱子语类》 B.成效符合宋初君臣的构想C.保障政府机构合理发挥作用 D.致使旧弊虽除、新弊渐生解析:选D表格中《文献通考》说明地方势力被消除所带来的积极作用,《朱子语类》说明地方权力被收之后致使地方无权,导致外族入侵时地方没有足够对抗的实力,故D项正确;A、B、C三项皆不符合题意,排除。4.(2019·广州模拟)宋代有知识分子主张重建上古时代的宗法组织,形成了以修宗谱、建宗祠、置族田、立族长、定族规为特征的新的宗族制度。高级官僚在宗族建设中起了重要作用,如范仲淹为加强本族内部的相互扶助,设立了“义庄”等。这些做法有利于()A.抑制土地兼并 B.进一步完善选官制度C.推动世俗文化发展 D.国家权力在乡村的渗透解析:选D由材料“高级官僚在宗族建设中起了重要作用,如范仲淹为加强本族内部的相互扶助”可知宋代通过大官僚为主导的宗族建设实现对乡村的控制,巩固和加强了国家权力在乡村的统治,故D项正确。5.许有壬云:“都省握天下之机,十省分天下之治。”虞集说:“国家置中书省以治内,分行省以治外。”《元史》中载:“行中书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这表明元朝行省的独特之处是()A.是地方最高行政机构B.是中央派出的监察机构C.是地方最高军事机构D.具有地方最高行政机构和朝廷派出机构两重性解析:选D依据“分天下之治”“分行省以治外”“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信息分析可知,行省是地方最高行政机关,且是朝廷派出机构,由中央委派官员管理,即具有地方最高行政机构和朝廷派出机构两重性,故D项正确;A、B、C三项均不全面,排除。6.明朝初年,地方行政沿用元朝的行省制度。但在省级行政上,明朝实行三司分治的制度,即布政司掌理民政、按察司掌理监察地方和刑名司法、都司掌理卫所军政,三司互不统属,都直接向朝廷负责。结合所学知识判断,该制度的实施有利于()A.加强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B.提高地方的政治自主性和能动性C.确保地方政府决策的科学性D.解决废除丞相制度所带来的弊端解析:选A通过题干可知明朝的布政司、按察司、都司,三司互不统属,都直接向朝廷负责,在实际运行过程中,该制度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直接有效的控制,故A项正确;B、C、D三项皆不符合题意,排除。课题(三)选官制度和监察制度的演进[回扣教材知识]一、选官、用官制度——官僚体系的建设机制1.世官制(先秦时期)——按血缘和门第做官。先秦时期的选官制度,也叫世卿世禄制。官职被限定在贵族范围内,按照宗法血缘关系世代相传,享有一定的采邑收入。战国时期,开始利用军功授爵的制度以替代世卿世禄制。2.察举制(汉朝)——推荐才德高尚的人为官。西汉创立察举制,由官吏察访合适的人才推荐给中央任用,是自下而上推荐人才为官的选官制度。理论上,举荐的标准主要看德行和才能。除孝廉外,汉代察举还有贤良、文学、兵法等名目。东汉后期,钻营请托和弄虚作假之风盛行,察举制渐趋败坏。3.九品中正制(魏晋南北朝)——由品评官评官、授官。(1)形成:中央选择“贤有识鉴”的官员担任其籍贯所在郡的“中正”官,对当地人物的德才进行评定,区分高下九等,写成品和状(品即等第,状即评语),经过层层核实后上报吏部,成为授官依据。(2)改变:九品中正制推行之初,有选贤的用意,但不久就被世家大族左右,门第家世成为选官的主要依据,以致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仕途为世族垄断的现象。4.科举制(隋唐)——通过考试选拔人才。(1)背景:南北朝后期,社会动荡,世族力量衰落,庶族力量崛起。(2)创立: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使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吏;隋炀帝始设进士科,科举制形成(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作科举)。(3)完善:唐太宗时,增加了考试科目,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进士科考诗赋,需要发挥创意方能及第;明经指通晓经学,重帖经墨义,只需熟读经书);唐高宗以后,进士科的地位超越了明经;武则天时,大量增加科举取士人数,首创武举(录取武将)和殿试(由皇帝主持,但直到宋代才成为定制);唐玄宗时任用高官(礼部侍郎)主持考试,提高了科举考试的地位。(4)影响①积极影响:抑制了世族门阀的势力;拓宽了官吏来源,扩大了统治基础;提高了官员素质;将选拔官吏的权力集中到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政局的稳定;促进了教育与文化的发展。②消极影响:士人把主要精力用来应付诗赋、经义考试,忽视了实用性学问,不利于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这一制度为历朝沿用,后成为维护专制统治、限制思想自由的文化专制工具,并阻碍了社会的进步,成为中国近代落后于西方的重要文化因素。二、监察与谏议制度——官僚体系的维护机制1.监察制度的演变开始于秦朝御史大夫执掌国家监察事务发展于两汉汉武帝设刺史监察诸侯和地方高官;东汉时刺史增加了地方行政权和军权;东汉末年刺史成为州的最高长官完善于北宋各州设通判,监督知州,各州的公文必须由知州和通判联合署名才能生效,使知州和通判互相牵制强化于明清明朝设厂卫特务机构,并在地方设提刑按察使司,管地方监察、司法;明清在中央设有监察机构——都察院(1)中国封建社会的监察制度,对加强政府对官吏的监督、调整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它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成为强化皇权、巩固封建统治的重要手段。(2)它不能从根本上约束皇帝的权力,不能杜绝官僚队伍中的腐败和低效现象。古代监察官是为皇权服务的,当一个王朝出现统治危机时,监察官就难以发挥作用,甚至会催生吏治的腐败。3.谏议制度(1)目的:对皇帝的言行和决策进行监督。(2)演变①隋唐时实行三省六部制,门下省可以对皇帝的做法提出不同意见。②宋代出现了独立的谏官机构——谏院。③明清时期监察制度达到顶峰,但专门的谏议机构没有了(这与皇权的高度加强是一致的)。(3)作用:不能从根本上制约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力,但有时对纠正皇帝过失、防止决策失误等方面也发挥了作用。[进补课程知识]一、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门阀政治原因(1)历史根源:东汉以来的豪强地主势力的发展(2)政治原因:魏晋政权统治基础是士族,皇帝依赖于士族的支持(3)政治保障:九品中正制是士族制度的政治保障(成为世家大族培植私家势力,维护政治特权的工具)特点(1)政治上:按门第高低分享特权,世代担任重要官职(2)经济上:士族占有大量土地和劳动力,建立起自给自足、实力雄厚的庄园经济(3)社会生活上:不与庶族通婚,甚至坐不同席(4)文化上:崇尚清谈,占据高级文官职位评价门阀政治虽在一定时期内有利于统治的稳定,但这种制度具有很大的消极因素。首先,门阀士族长期把持朝廷要职,缩小了选官的范围,出现了“上车不落则著作,体中何如则秘书”的怪现象,降低了统治集团的素质;其次,门阀士族争高官、抢要职,以致出现“因人设官”的现象,造成大量的冗员二、宋代文官政治形成的原因两宋时期,科举制度在考试内容、考试方法上都与唐代有了很大不同,是中国科举考试制度史上承上启下、完备定型的阶段。两宋时期,文臣群体的政治地位不断提高,以科举出身为主体的文官队伍成为政治的中坚力量,独具特色的文臣士大夫政治体制得以确立。其形成的具体原因如下:1.经济上:封建土地私有制得以迅速发展,租佃契约关系日益普遍,社会流动性空前加强,为宋代士大夫阶层登上政治舞台准备了条件。2.政策上:吸取前代武人拥兵自重而皇权式微的教训,确定了以文治国的方针。3.选官上:科举制度得到了较大发展,削弱了门第血统在科举中的作用,增加了寒门士人仕进的机会,使科举考试向整个社会敞开了大门。4.教育上:宋代教育事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官学、私学的数量和规模都超过了前代,这既提高了社会整体文化水平,也为文官政治的确立奠定了基础。三、古代中国监察制度的发展演变时期中央地方秦汉秦设御史大夫兼理国家监察,汉代御史府负责中央的监察秦在地方设监郡御史,汉武帝时设刺史监察诸侯王和地方高官魏晋御史台成为由皇帝直接掌握的全国性的监察机构地方上不再设置固定的监察机构,由朝廷不定期地派出巡御史监察地方官员唐在中央仍设御史台,下设台院、殿院、察院地方分设监察区,形成严密的监察网宋元御史台为宋元时的最高监察机关宋在地方设通判监督知州,常派遣转运使、按察使、观察使到各地区巡察;元在地方设行御史台,统辖二十二道提刑按察司明清明改御史台为都察院,清朝沿袭;明在中央设厂卫特务机构和锦衣卫监视官民明在地方设十三道巡按御史和各省提刑按察司,同时设督抚,形成地方三重监察网络;清朝基本沿用明制四、史官制度的由来和发展1.中国古代的史官是文化的记载者与传承者,通过记录史实,采用“史”本身的明鉴作用,去告诫后人,特别是“史”本身的惩戒作用,来制约当朝的政治,将政治与文化功能有机结合在一起。2.史官们通过手中的笔来惩恶扬善,点评朝政,使君主和史官之间的关系变得更为复杂与微妙。史官的设置是王权的需要,是服从于王权利益之下的对皇帝言行的记录。3.然而,随着史官意识的进一步加强,独立客观地记录历史逐渐成为史官的职业自觉,从而使得史官对王权的规范与制约作用也逐渐显现出来,这对古代的君主政治产生了长期性的影响。[探究重难知识]一、趋向公正公平的科举制度[材料一]科举之善,在能破朋党之私……前此选举,皆权在举之之人,士有应举之才,而举不之及,夫固无如之何……不能应试者,有司虽欲徇私举之而不得;苟能应试,终必有若干人可以获举也。此实选举之官徇私舞弊之限制。——摘编自吕思勉《中国制度史》[材料二]故愚以为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材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但四百六十余人也。请更其法:凡《四书》《五经》之文,皆问疑义……其所出之题不限盛衰治乱,使人不得意拟,而其文必出于场中之所作……又不然,则姑用唐、宋赋韵之法,犹可以杜节抄剽盗之弊……其表题专出唐、宋策题,兼问古今,人自不得不读《通鉴》矣。——摘编自顾炎武《日知录》[解读]由材料一中“科举之善”“前此选举……士有应举之才,而举不之及”“苟能应试,终必有若干人可以获举也”等信息可知,其强调的是科举制的进步意义:科举制有利于破除结党营私之弊,限制了徇私舞弊的发生;打破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特权;扩大了官吏的来源;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加强了中央集权;促进了社会稳定。由材料二中“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请更其法”等信息可知,顾炎武认为八股取士存在较大的弊端,应改革科举制;据“其所出之题不限盛衰治乱……则姑用唐、宋赋韵之法……其表题专出唐、宋策题……”可知,顾炎武提出科举考试考查内容要灵活,不限于盛衰治乱,可借鉴唐宋考查诗赋、策论的经验。[史论形成]对科举制的全面认识(1)特点贤能治国为我所用科举考试的内容基本上是以儒家经义为主,因此培养出来的人才都秉承着儒家传统教义,兼备治理国家、建设国家的能力标准客观竞争公平科举制度通过考试方式选拔人才,考试内容是固定的儒家经义,统一根据考试成绩去录取优秀人才,科举考试时间固定,这些体现了客观、公平、公正的原则立法保护稳定延续科举制是国家自上而下进行的人才选拔制度,是由国家推动运行的,因此它有立法保障,受到政府保护(2)影响积极影响社会整合功能否定特权制度,具有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合理内核和价值观念,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和转化推动文化发展把读书、考试和做官联系起来,促进了传统儒学文化的传承与普及,带动了民间崇尚人文、教育的社会风气巩固国家统一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员的权力集中到中央,适应了“大一统”意识形态的需要,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推动世界文明选才方式在唐朝时就被东亚文化圈国家所采用,并成为其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代被西方国家吸收并改造成为近现代文官考试制度消极影响重才轻品选拔人才有时过于重视才学标准,忽视品德,造成一些官员道德素质低下官本位思想直接促进了中国古代官本位社会的发育;科举文化所孕育而成的官场文化,至今仍有消极影响禁锢思想强化儒家的正统地位,禁锢了人们的思想发展;抑制了科技进步和新知识、新学科的产生和发展二、古代中国的权力监督机制[材料一]中国从西周就开始了权力监督的制度建设。秦汉时期已有大量相关法规,如关于官吏任用与铨选的《置吏律》、关于官吏调任与监察的《效律》和考核官吏为政情况的《上计律》等。唐朝时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专门的行政法典——《唐六典》,首次以法典的形式为行政监督提供了完备的法律根据。在此基础上,宋朝不仅大量充实各项监察法规,诸多行政制度也体现了权力监督理念,如在人事任用上通过了“避亲法”、“避嫌法”等回避制度约束官员权力。明清两朝也制定了专门的行政法典和比较完善的监察法,对监察考课机关的职掌权限、官员的条件及责任义务等做出详细的规定。——白钢《中国政治制度史》[材料二]宋英宗欲擢王畴为枢密副使,封驳官钱公辅认为王畴“素望浅”,不宜擢升。英宗不仅不采纳其意见,反而贬钱公辅为滁州团练使。——贾玉英《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发展史》[解读]材料一分析了古代中国权力监督的突出特点:权力监督制度建立时间早,制定了相关的监察法律法规,相关法规不断发展完善,在其他行政制度上也有相应举措。这有利于监督官员规范执政、防治腐败。材料二以宋英宗拒绝封驳官的建议、提拔王畴的史实,说明在皇权专制制度下,监察制度服务并受制于皇权,实际效能有限。[史论形成]古代中国监察制度的特点与评价中国古代监察制度,随同封建制度的产生而萌发,伴随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建立而诞生,又随着封建君主专制的不断强化而发展、完备,形成了两大系统,一是御史监察系统即监察制度,是皇帝的耳目,职责是纠察官邪,肃正朝纲,主要运用弹劾手段进行监察;二是谏官言谏系统即谏议制度,职责是讽议左右,以匡人君,监察方式主要是谏诤封驳,审核诏令章奏。台官对下纠察百官言行违失,谏官对上纠正皇帝决策失误。二者构成了封建社会完整的监察体制。(1)特点①组织独立,自成系统。②重奖重罚:对官吏的监察渗透于考核、奖惩制度之中,实行重奖重罚。③以轻制重:给级别低的监官以监察级别高的官吏的权力,更利于加强专制。④监察机构的权力来自皇权:随着中央集权的加强,监察机构的权力也随之提高,甚至被任意扩大或滥用,从而使监察制度畸形发展。(2)评价积极—定程度上有利于监督官员规范执政,防止贪污腐败局限专制制度决定了监察制度效能有限[研高考—知命题趋向]从延伸知识的长度命题1.(2018·全国卷Ⅲ)下表据学者研究整理而成,反映出两宋时期()宋代宰相祖辈任官情况表曾祖、祖父或父亲任官情况宰相人数北宋(71)南宋(62)高级官员208中级官员1510低级官员128无官职记录2436A.世家大族影响巨大 B.社会阶层流动加强C.宰相权力日益下降 D.科举制度功能弱化解析:选B从材料图表可以看出,北宋时期,宰相中祖辈无官职的占据三分之一以上,南宋时期,这一比重增加到一半以上,结合所学可知,这主要是因为宋代科举制进一步发展,为平民身份的人能够跻身社会上层创造了条件,从而导致社会阶层的流动性加强,故B项正确。材料反映了宋代宰相中世家大族的比重降低,说明其影响减弱,故A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宰相的出身,没有涉及宰相权力的大小问题,故C项错误。科举制的功能主要是选拔有利于统治阶级统治的人才,这一功能没有弱化,故D项错误。2.(2016·全国卷Ⅱ)两汉实行州郡推荐、朝廷考试任用的察举制;经魏晋九品中正制,至隋唐演变为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举制。科举制更有利于()A.选拔最优秀的官吏 B.鉴别官员道德水平C.排除世家子弟入仕 D.提升社会文化水平解析:选D题干体现了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科举制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它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起来,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来源。出身卑微的读书人为了入仕,刻苦读书,从而有利于整个社会文化水平的提高,故选D项。官员的文化素养和能力是两个概念,故排除A项。题干信息与选官制度沿革下的官员道德水平没有直接关系,故排除B项。自由投考与排除世家子弟入仕矛盾,故排除C项。eq\a\vs4\al([题后启智])以上两题给出了从两汉到隋唐、从北宋到南宋的选官制度,形成古代选官演变的完整线索,突出不同阶段特征的变化。察举制突出选官官员的品质,科举制则打破了以往贵族垄断选官的局面,使各阶层人士能更广泛的参与到国家政权中,以才取士;科举制推动了整个社会教育和文化的发展,且有利于社会阶层的流动,无形之中加强了思想的统一。从拓展知识的宽度命题3.(2018·江苏高考)如图是山东省微山县两城镇出土的东汉“射爵射侯”画像石。图中树上有20多只雀和猴,树下两人持弓仰射。古代“雀”“爵”相通,“猴”“侯”同音。这类画像在汉代石刻中较为常见。这反映了当时人们()A.抑制王侯势力的政治诉求B.追求显贵地位的价值取向C.关注自然和谐的生态理念D.推崇尚武健身的社会风气解析:选B据图文信息,“雀”与“爵”相通,“猴”与“侯”同音,该画像石体现的“射爵射侯”反映了当时人们对显贵地位的追求,故B项正确。这里的“射爵射侯”反映的是人们的理想追求,不能反映出当时人们抑制王侯势力的政治诉求,也不能反映关注自然和谐的生态理念和推崇尚武健身的社会风气,故A、C、D三项错误。eq\a\vs4\al([题后启智])文化符号是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独特文化的抽象体现,是文化内涵的重要载体和形式。上述画像石中,汉代人毫不掩饰自己“升官发财”的愿望绝非偶然,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时代巨变的缩影,是汉朝仕路开阔、权力向下层开放的体现。当我们面对两千多年前的汉代“射爵射侯”画像时,不妨去掉“射爵”且“射侯”的功利色彩,只留下那些透射出积极与蓬勃的人生态度的祝愿。从探索知识的深度命题4.(2017·海南高考)东汉实行察举制,“郡察孝廉,州举茂才”,州、郡都必须定期向朝廷举荐一定数量的人才,而判断孝廉、茂才的标准包括对儒家经典的熟悉程度和道德声望的高低等。这客观上()A.推动了独尊儒学局面的出现B.促使社会阶层趋于固化C.打破了世家大族对政权的垄断D.动摇了郡县制的基础解析:选B西汉汉武帝时期独尊儒学局面已经出现,不符合时间限制,故A项错误;东汉察举制对人才的判断标准对地方上的世家大族更有利,阻碍了底层民众的上升,促使社会阶层趋于固化,故B项正确;东汉察举制对人才的判断标准使得世家大族能够控制人才选拔的主动权,进而形成对政权的垄断,故C项错误;郡县制是建立在中央对地方垂直管理基础上的,材料没有反映出皇帝对地方官员控制的弱化,因此不能推断郡县制的基础动摇,故D项错误。5.(2016·江苏高考)“宋沿唐制,亦贵进士科。然唐时犹兼采誉望,不专辞章。宋则糊名考校,一决文字而已。”由此可见,与唐代科举相比,宋代()A.考试程序更加公正 B.取士科目有所减少C.进士及第尤为尊贵 D.录取人数大大增加解析:选A据材料可知,宋代科举考试使用“糊名法”,把试卷卷首的考生姓名、籍贯等都封住或者裁去,以防评卷官徇私舞弊,说明考试程序更加公正,A项正确。这一变化与取士科目、进士地位和录取人数均无关,排除B、C、D三项。eq\a\vs4\al([题后启智])以上两题从公平公正的角度考查了汉代的察举制和宋代的科举制。公平、公正是人类有史以来孜孜不倦的追求,也是当前加强民主政治建设,构建公平、正义社会的需求。近年高考特别重视对古代选官用人制度特别是科举制的命题考查,亦是呼应社会热点的表现。从科举制的特点、演变及影响角度,理解认识科举制度的发展演变阶段及对西方文官制度的影响,综合认识古代选官用人制度对今天完善现代公务员考试制度的借鉴意义,有利于进一步加强民主政治建设,惩治腐败,建立公平、清正、廉洁的社会。[练模拟—悉命题热点]1.有学者说,汉代人们的自我奋斗代替了祖先的荫庇和血统论,从而使许多出身于平民的人物活跃于政治舞台。这是因为汉代()A.选官体制进行了革新 B.军功授官已经成为主流C.人们的参政热情提高 D.皇权专制统治得到完善解析:选A根据材料可以得出汉代选官体制进行了革新,汉代通过察举制和征辟制,使一些出身于平民的人物活跃于政治舞台,故A项正确;军功授官已经成为主流是在战国时期,故B项错误;材料说的是汉代的选官制,没有体现人们的参政情况,故C项错误;皇权专制统治得到完善是在隋唐时期,故D项错误。2.魏晋时期,各级官学普遍衰落,开馆授徒的私学也十分有限。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士族的各种家学却全面繁盛,由此造成平民家庭出身的人才远远少于士族家庭出身的人才。这说明当时()A.教育被士族阶层垄断B.选官强调门第与教育发展状况相适应C.儒学的发展受到极大挑战D.寒素子弟步入仕途的途径被关闭解析:选B根据材料可知,魏晋时期,官学、私学普遍衰落,而士族家学全面繁盛,导致士族家庭出身的人才在社会上占据优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九品中正制在发展过程中越来越强调被选拔者的门第出身,当时的教育发展状况与此相适应,故B项符合题意。A项说法错误,当时官学、私学仍然存在;材料反映不出儒学的发展状况,排除C项;根据材料可知,当时寒素子弟步入仕途的途径受阻而非被关闭,D项说法绝对。3.明代的乡试和会试,考试内容除了经义和八股文外,还有史、策、论、律诗等。其中策一项,对其内容明确界定:“凡对策,须参详题意,明白回答,如问钱粮即言钱粮,如问水利即言水利,孰得孰失,务在典实,不许敷衍繁文。”据此可知明代的科举考试()A.形式僵化限制严格B.考核内容注重“经世致用”之学C.不再重视儒家经典D.要求考生所学的知识全面务实解析:选D“考试内容除了经义和八股文外,还有史、策、论、律诗等”表明形式没有僵化,也不是注重“经世致用”,故A、B两项错误;明代科举考试的内容是儒家经典,故C项错误;“考试内容除了经义和八股文外,还有史、策、论、律诗等”表明考核内容全面,故D项正确。4.中国古代科举制度向全社会敞开,但那繁琐的过程,漫长的求学之路,实际上却有利于那些足够财力进行多年的学习和准备的阶层。这说明科举制()A.阶层的流动性有限B.没有改变平民的等级观念C.具有封闭性D.违背了公平原则解析:选A材料中“繁琐的过程,漫长的求学之路”“足够财力进行多年的学习”说明科举制所需要的过程、时间和财力等限制了普通民众,从而说明科举制对于阶层的流动性有限,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说明科举制对于平民等级观念的改变信息,故B项错误;科举制是公开选拔,不是封闭选官,故C项错误;科举制比过去选官制度相对公平公正,故D项错误。5.在封建社会,权力监督是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权力约束,权力监督中的权力是一种外在的权力,缺乏独立性及对监督权本身的制约。材料表明了()A.中国古代权力监督的实际效能有限B.中国古代监督权力处于权力的核心C.中国古代监督权力没有受到制约D.中国古代监督权的职能混淆不清解析:选A由题干中“缺乏独立性及对监督权本身的制约”说明其实际效能有限和不完善,故A项正确;古代权力的核心是皇权而非监督权,故B项错误;中国古代的监督权也是要受到皇权制约的,故C项错误;材料只是强调古代监督权缺乏独立性,而没有体现监督权的职能混淆不清,故D项错误。6.遣使巡行是我国古代一项重要的监察形式。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就推行视察地方的制度,到汉朝刺史的派遣,遣使巡行成为中央监察地方的固定形式。遣使巡行分为定期和不定期两种,监察官员们都离不开基层吏民的帮助或协助。据此可知遣使巡行()A.对象主要是中央和地方官员的贪赃、枉法等违法乱纪行为B.是民众对国家事务及其官员发挥社会监督作用的渠道C.使吏民检举揭发成为监督地方官员的唯一途径D.维护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从根本上杜绝了腐败解析:选B“监察官员们都离不开基层吏民的帮助或协助”可得出民众对国家事务及其官员发挥社会监督的作用,故B项正确。加练42题——强论证能力[材料]由于任何制度、机构、历史事件的社会影响都是复杂多样的,在任何情况下,历史演变的真实效果与当事者的主观动机都会存在或大或小的差异,有时甚至朝相反方向发展,因此,对军机处这样一个存在了近两百年之久的政治机构,治史者不应仅仅依据时人对其创设初期运行情况的初步印象(特别是赵翼、王昶等人的部分记录),而简单地得出全局性的历史结论。事实上,对军机处强化皇权的作用,我们不但不宜过分强调,而且应充分重视其负面影响。——高翔《略论清朝中央权力分配体制》[问题]解读材料,围绕着“军机处的作用”确定一个论题,联系相关史实加以论述。[点拨]针对军机处的作用,主流观点认为军机处的设置使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标志着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但随着历史史料的日益公开和对历史认识的逐渐深化,现代学者则提出了全新的观点,认为军机处对君主专制有一定的弱化作用,不宜过分强调军机处对强化皇权的作用。[参考答案]论题(一):军机处的设置标志着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阐述:①军机处本为秉承皇帝意旨办理军机事务,后扩充至所有机要政务,将议政王大臣会议和内阁主要职权合一,逐渐演变为清代全国政令的策源地和统治中心,是皇权高度膨胀的产物。②军机大臣无专职,亦无定员。军机处不设官署,除了奉命办事之外,自己不能作出任何决定,也无权对外发出任何指示,即“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其官员互不统属,皆直隶于皇帝,军机大臣的罢置也听命于皇帝,一切大权都集中在皇帝手里。皇帝通过军机处,完全控制了全国的军政大权,实现了“乾纲独揽”的绝对君权。论题(二):军机处改变了顺康以来的统治方式和权力结构,逐渐给皇权带来一些新的异己因素。阐述:①用人方面:在军机处设立之前,皇帝挑选亲信顾问参与决策是非制度化的,选人没有成文的标准和硬性的规定,一切但凭皇帝之好恶。军机处作为一个正规的决策和协理机构出现,它就必然逐渐形成一套成文或不成文的规章制度,这就或多或少地限制了皇帝的用人权。②权力分配体制方面:军机处设立以后,清廷固有权力分配体制发生了微妙变化,其最明显的表现是入值军机处的官员对朝廷决策影响力有所扩大,这就有可能给专制皇权制造出新的异己力量。军机大臣位高权重,专制皇帝如果失于懈怠,或用人不当,就极有可能出现臣权侵犯皇权的情况。事实上,在军机处创设以后,“宰辅”植党揽权现象从未断绝。对军机处可能给皇权造成的危害,一些皇帝已有察觉,力图对军机处的权力作出限制。③政治规范执行情况:高度的机密性是军机处最重要的特色之一,这对皇帝有效地行使自己的独裁权力极为重要。到乾隆中期以后,这一制度开始遭到破坏。军机处保密性下降,出现机密泄漏情况,从而严重侵犯了皇帝对政务的独裁权。[综合过关检测](时间:45分钟满分:8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根据文献记载,安徽六安在西汉时为六安国封地,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封胶东康王少子庆为六安王,历五代,王莽时绝。由此可知()A.地方势力遭到削弱 B.地方管理实行双轨制C.王莽新政权废除分封 D.汉武帝开始推行新政解析:选A据材料安徽六安由“胶东康王少子庆为六安王”,可知汉武帝时期,诸侯王异地做官,这样有利于减少与地方的联系,地方割据势力遭到削弱,故A项正确;材料主要强调的是削弱地方割据势力,而未涉及除分封制之外的地方行政制度,故B项错误;据材料“胶东康王少子庆为六安王,历五代,王莽时绝”,可知以庆为六安王的统治时期在王莽新政期间结束,而非废除分封,故C项错误;材料主要强调的是诸侯异地为官,并非强调开始推行新政,故D项错误。2.南朝时期,寒人通过充将帅、掌机要(中书舍人)、任典签(代表皇帝监察地方诸王刺史),不断提升政治地位。寒人地位的上升主要表明()A.门阀士族政治的形成 B.文化教育的逐渐下移C.专制皇权的逐渐加强 D.监察的非理性化趋势解析:选C门阀士族政治的形成是在东汉,故A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涉及文化教育,故B项错误;材料说明,南朝时期寒人的政治地位得到了提高,南朝历代君王为了强化皇权,任用寒人,在内朝寒人掌机要,在外朝,寒人通过担任典签对地方进行控制和监察,此外,南朝时的将帅,大多出身寒门,这是专制皇权逐渐加强的体现,故C项正确;监察的非理性化趋势不合题意,故D项错误。3.唐代三省以出令、审覆、执行的程序分工;北宋前期的中枢部门则在其管辖权限内实现了决策、执行一体化。这一变化()A.避免了决策失误 B.有利于权力制衡C.削弱了宰相职权 D.提高了行政效率解析:选D根据材料信息“唐代三省以出令、审覆、执行的程序分工;北宋前期的中枢部门则在其管辖权限内实现了决策、执行一体化”,可知这种办事的流程提高了行政效率,故D项正确。A、B、C三项在题干材料中无从体现,均排除。4.唐朝科举中有这样一道程序,即在确定录取名单前,主考官通常会邀请一些有身份、有地位的人依据考生的考试成绩和社会名声,共同决定最终录取名单,这个过程简称“通榜”。这一做法()A.体现唐代科举制走向完善B.使科举的公平性遭质疑C.导致科举制无法选拔精英D.是君主专制加强的表现解析:选B“依据考生的考试成绩和社会名声,共同决定最终录取名单”,而不是完全依据才学,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语言翻译技术培训服务合同
- 购销合同印花税的税率计算方法
- 标准管材购销合同
- 房屋买卖合同一次性付款的流程详解
- 高层建筑脚手架劳务分包合同法律风险
- 购销合同中的塑料袋合同履行监督
- 放心纯净水采购合同
- 软件开发项目服务合同模板
- 方木购销合同书范本示例
- 活动规划与管理合同
- 01685《动漫艺术概论》自考必背考试题库(含答案)
- 《THPJC-2型机床电气技能实训考核鉴定装置》-X62W万能铣床电气线路分析及故障排除与分析
- 2024年广东省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语文试卷真题(含答案解析)
- CJ/T 83-2016 水处理用斜管
- CJJ181-2012 城镇排水管道检测与评估技术规程
- 劳动劳务合同模板
- 2024南宁学院教师招聘考试笔试试题
- 医师定期考核业务水平测试题库(5000题可查找)
-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测试卷附参考答案【综合题】
- 劳动教育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宁波大学
- 2024年惠州市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冲刺题(带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