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国际经济合作理论_第1页
第二章国际经济合作理论_第2页
第二章国际经济合作理论_第3页
第二章国际经济合作理论_第4页
第二章国际经济合作理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国际经济合作理论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能够在掌握古典分工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现代国际经济合作理论和国际经济合作实践的交互发展,从整体上把握国际经济合作理论的推进过程,进而能够从更广泛的视角来全面认识当代国际经济合作发生和发展的诱因、过程和规律。基本内容绝对利益理论比较利益理论赫-俄要素禀赋说列昂惕夫反论新要素学说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国际复合相互依赖理论依附论关税同盟理论大市场理论第一节国际分工理论国际分工(InternationalDivisionofLabor)指生产的国际专业化,是国际经济合作和各国(地区)经济联系的基础。它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社会分工超越国界的结果,是生产社会化向国际化发展的趋势。

第一节国际分工理论国际分工萌芽阶段:15世纪至16世纪;国际分工形成与发展阶段:18世纪至19世纪;国际分工新的发展阶段:二战结束以后早期的国际分工理论近代国际分工理论的发展当代国际分工理论的新发展第一节国际分工理论国际分工理论绝对利益理论比较利益理论赫-俄要素禀赋说列昂惕夫反论新要素学说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一、早期的国际分工理论(一)绝对利益理论(二)比较利益理论

(一)绝对利益理论代表人物:亚当·斯密AdamSmith(1723-1790)代表作:《国富论》——《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1776年背景:第一次产业革命——资本主义进入自由竞争时期。亚当·斯密绝对利益亚当·斯密认为每个国家或每个地区都有对自己有利的自然资源和气候条件,如果各国各地区都按照各自有利的生产条件进行生产,然后将产品相互交换,互通有无,将会使各国、各地区的资源、劳动力和资本得到最有效的利用,将会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增加物质财富。但是,绝对利益的获取有一个前提条件——双方可以自由地交易他们的产品,如果没有自由贸易,没有商品的自由流通,就不可能获得地域分工带来的益处。理论依据交换是人类一种天然的倾向,这种交换倾向产生了分工。分工能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产品成本,促进财富的增加。分工的原则是各自进行集中生产具有绝对优势或绝对利益的产品。国际分工的基础是有利的自然禀赋或后天的有利条件,其原则也是绝对优势。什么是绝对优势?如果一个国家生产一种产品所需要的单位劳动投入低于其他国家生产该产品的单位劳动投入的话(即绝对生产成本或价格最低),则称该国在该种产品上具有绝对优势。什么是绝对利益理论?是指在某种商品的生产上,一个国家在劳动生产率上占有绝对优势,或其生产所耗费的劳动成本绝对低于另一个国家。若各国都生产自己占绝对优势的产品,继而进行交换,那么双方都可以通过交换得到绝对的利益,从而整个世界也可以获得分工的好处。举例分析假定英国、葡萄牙两国都生产葡萄酒和毛呢这两种产品,他们的生产情况见下表。国家酒产量(单位)所需劳动(人/年)

毛呢产量(单位)所需劳动(人/年)英国葡萄牙分工前11120801170110

合计22002180英国葡萄牙分工后合计英国葡萄牙

国际交换

思考:在酒的生产上,哪个国家的劳动生产率高?

在毛呢的生产上,哪个国家的劳动生产率高?思考:如果英国专门集中力量生产毛呢,葡萄牙专门集中力量生产酒,各自的产量又是多少?

国家酒产量(单位)所需劳动(人/年)

毛呢产量(单位)所需劳动(人/年)英国葡萄牙分工前11120801170110

合计22002180英国葡萄牙分工后02.37501902.701900合计2.375190

2.7

190英国葡萄牙

国际交换

提问:分工前,酒和毛呢的总产量分别是多少?分工后,酒和毛呢的总产量分别又是多少?若酒与毛呢按1:1等量进行交换,交换后两国各自所拥有的产品总量分别是多少?与分工前相比有什么变化?国际交换国家酒产量(单位)所需劳动(人/年)

毛呢产量(单位)所需劳动(人/年)英国葡萄牙分工前11120801170110

合计22002180英国葡萄牙分工后02.37501902.701900合计2.375190

2.7

190英国葡萄牙国际交换

11.375

1.71结论:分工后,酒和毛呢的总产量都增加了。交换后,两国所拥有的产品量也增加了。绝对利益理论的政策主张亚当·斯密主张如果外国的产品比自己国内生产的要便宜,那么最好是输出本国在有利的生产条件下生产的产品去交换外国的产品,而不要自己去生产。如果每个国家都按照其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即生产成本绝对低)进行专业化分工和交换,则对所有交换国家都是有利的,将会使各国的资源、劳动力和资本得到最有效的利用,将会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物质财富。生活中的实例裁缝不为自己做靴子,鞋匠也不为自己缝衣服绝对成本(利益)说的图例各国专业化地生产绝对成本低的产品,用以交换别国绝对成本低的产品以国际分工为基础的国际贸易国际贸易的成因在于两国绝对成本的差异问题:不存在绝对成本差异的国家之间就不能开展贸易吗?思考大家来看一下,“绝对利益理论”中只提到要择优生产,但如果英国生产这两种产品所需的劳动人数都比葡萄牙多(见下表),都是劣势,那按照绝对利益理论还能进行分工吗?优势?劣势?分工?交换?国家酒产量(单位)所需劳动(人/年)

毛呢产量(单位)所需劳动(人/年)英国葡萄牙分工前11120801110090

合计22002190英国葡萄牙分工后合计英国葡萄牙

国际交换

思考:1、英国在哪种产品的生产上劣势小一些?葡萄牙在哪种产品的生产上优势大些?2、英国专门生产毛呢,葡萄牙专门生产酒,各自的产量是多少?3、分工前,酒和毛呢的总产量分别是多少?分工后,酒和毛呢的总产量分别又是多少?4、若酒与毛呢按1:1等量进行交换,交换后两国各自所拥有的产品总量分别是多少?与分工前相比有什么变化?相对优势与贸易收益国家酒产量(单位)所需劳动(人/年)

毛呢产量(单位)所需劳动(人/年)英国葡萄牙分工前11120801110090

合计22002190英国葡萄牙分工后2.1251702.2220合计2.1252.2英国葡萄牙

国际交换11.125

1.21什么是比较优势?比较优势:如果一国生产某一产品所付出的机会成本(以等量资源所能生产的其他产品总和来衡量)比另一国生产同一产品所付出的机会成本小,那么该国在生产此种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比较利益理论英国古典经济学派集大成者大卫·李嘉图进一步发展了国际分工理论。他认为在国际分工—国际贸易中起决定作用的不是绝对利益,而是比较利益(比较成本),并且把比较利益作为国际分工的理论基础。什么是比较利益理论?是主张以各国生产成本的相对差异为基础进行国际专业化分工,并通过自由贸易或的利益的一种国际贸易理论。认为:如果一国在所有产品上都具有绝对优势,但相对而言,总有一种产品优势是最大的;另一国在所有产品上都具有绝对劣势,当比较起来总有一种产品是劣势最小的。这样“两优取其重,两劣取其轻”,两国在相对成本差异的基础上一样能发生互利贸易。

绝对利益理论与比较利益理论

的对比

绝对利益理论

比较利益理论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取优去劣,择优生产两利取重,两劣取轻

绝对利益论的特点和局限性

(1)亚当·斯密有力地抨击了重商主义,主张自由经济,为自由贸易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亚当·斯密提出了绝对优势这一概念,来解释国际贸易的基础,他认为贸易之所以发生,其基础在于各国生产成本上存在绝对差异。

(3)亚当·斯密的论述虽然精辟,但存在着很大的不足其中最主要的一点就是,它不能解释现实中所有国家之间国际贸易的基础,特别是当一个国家在所有部门的生产成本上都处于绝对劣势的话,上述分析就无法解释这一种情况。可以说绝对利益理论的一个明显缺陷,就是没有说明无任何绝对优势可言的区域,如何参与分工并从中获利。比较利益理论理论局限李嘉图只研究了极端的专业化分工和贸易对各国劳动成本差异的原因,互利贸易的范围以及贸易利得的分配等问题没有涉及。对古典国际贸易理论的基本评价:(1)最大贡献对自由贸易和世界经济的成长与发展做出了理论贡献(2)最大缺陷静态分析排除了经济发展、资本积累、技术进步等动态因素对比较优势的影响(比较优势应该是可变的)二、近代国际分工理论的发展(一)赫-俄要素禀赋说(二)列昂惕夫反论前言如果两国的生产率水平相同,是否存在国际贸易的基础?1919年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E·Heckscher)在“对外贸易对收入分配的影响”的论文中从要素禀赋差异角度解释了这一问题首先提出了要素禀赋差异是决定国际分工和贸易的基础的观点俄林(B·Ohlin)在《区间贸易和国际贸易》的论文中发展赫克歇尔的论点,提出要素禀赋理论因而,后来人们又称要素禀赋理论为赫克歇尔-俄林理论,简称H-O理论。

H-O-S理论

美国经济学家保罗·萨缪尔逊在赫克歇尔-俄林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要素的相对价格和绝对价格均等理论。所以人们又称为H-O-S理论伊利·赫克歇尔

(E.Heckscher,1879-1952)出生于瑞典斯德哥尔摩的一个犹太人家庭1907年在乌普萨拉大学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是瑞典著名的经济史学家。将定量研究方法引入经济史分析;在1919年发表的经典文章《对外贸易对收入分配的影响》(TheEffectofForeignTradeontheDistributionofIncome),标志着现代赫克歇尔-俄林理论的诞生;该文应用一般均衡分析方法对各国要素禀赋构成与商品贸易方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并且认为要素价格的均等化是国际贸易的必然结果。这些具有开拓性的观点,在其学生俄林的手中得到深化。伯利蒂·俄林

(B.Ohlin,1899-1979)瑞典经济学家于1917年在隆德大学获得数学、统计学和经济学学位1919年在在赫克歇尔的指导下获得斯德哥尔摩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经济学学位1923年在陶西格与威廉斯的指导下获得哈佛大学文科硕士学位1924年获得斯德哥尔摩大学博士学位最杰出的贡献在于为国际贸易理论提供的现代分析在20世纪30年代发表了《区际贸易与国际贸易》(InterregionalandInternationalTrade,1933)一书,对他的导师赫克歇尔要素禀赋理论做了清晰而全面的解释1977年荣获诺贝尔经济学奖集政府官员、政党领袖、国会议员于一身(一)赫克歇尔—俄林模型1、假定前提1)两个国家、两种商品、两种要素(L和K),称为2×

2×2模型2)要素禀赋不变,国内可自由流动,国家间不流动3)两国生产技术水平相同(生产函数相同,两国同种产品要素密集度相同)4)规模报酬不变,消费偏好相同,完全竞争,自由贸易

2、概念

生产要素禀赋:表明一国生产要素的拥有状况。要素丰裕度:国家的要素禀赋状况。通常用“丰裕”和“稀缺”表示。

丰裕是相对的概念,例如,中国是劳动相对丰裕,而资本相对稀缺的国家;美国是资本相对丰裕,而劳动力相对稀缺的国家。设A国劳动丰裕,B国资本丰裕要素密集度:表明产品生产中投入不同要素的比例。在生产某种产品的各种要素中,比重最大的要素决定着产品的要素密集度性质。例如,可以分为资本密集型产品,劳动密集型产品和技术密集型产品等。设X为劳动密集型产品,Y为资本密集型产品3、要素禀赋理论一国将专业化地生产并出口较密集地使用本国相对丰裕的生产要素的产品,进口较密集地使用本国相对稀缺的生产要素的产品两国要素禀赋不同,导致两国要素价格不同要素价格差异导致生产成本差异生产成本差异导致同种产品在两国的价格差异同种产品在不同国家价格的差异导致国际贸易发生两国要素密集度和要素丰裕度的差异形成了不同产品的比较优势要素禀赋理论各个地区生产要素赋予不同,是地区间或国家间开展贸易的前提各个地区生产要素赋予不同,决定了各个地区要素价格的不同要素价格的不同,导致各地生产成本的不同生产成本所决定的商品价格绝对差异,是国际贸易产生的直接原因4、要素价格均等理论说明国家间商品贸易对两国生产要素价格的影响A国贸易前W低R高贸易后W提高R降低B国贸易前W高R低贸易后W降低R提高均等赫-俄观点在相同的规模报酬不变的生产条件下,只要自由贸易得到充分发展,即使生产要素不具备国际流动的条件,商品的自由贸易导致两国商品的相对价格均等化也会导致生产要素的相对价格均等化赫-俄观点要素价格均等只是一种趋势,完全相同几乎是不可能的。原因是:影响市场价格的因素复杂多变,不同地区的市场又存在差异,价格水平难以一致。生产要素在国际间不能充分流动,即使在国内,从一部门移向另一部门,也不是充分便利的。产业对几个要素的需求往往是“联合需求”,不能任意改变,这种整体性和固定性的结合,影响了要素价格的均等。集中的大规模生产必然使有些地区要素价格相对高,另一地区相对低,从而阻碍其价格完全均等。萨缪尔森的观点萨缪尔森则认为在特定情况下,要素价格完全均等是一种必然。即在一些条件下,自由贸易不仅使商品价格均等化,而且使要素价格均等化,以致无论两国的要素供给和需求格局如何,两国工人将得到相同的工资,单位土地将得到相同的地租收入。保罗·萨缪尔森保罗·萨缪尔森(PaulA.Samuelson,1915年5月15日-2009年12月13日):当代凯恩斯主义的集大成者,经济学的最后一个通才,美国诺贝尔经济学奖第一人

萨缪尔森

(P.Samuelson1915-2009)1915年出生在美国印第安那州的一个犹太人家庭1935年与1941年获得美国芝加哥大学本科学位与哈佛大学博士学位1940年开始,一直执教于麻省理工大学一位高质高产的经济学巨匠——自1938年起的半个多世纪里,以平均每年发表五篇高质学术论文的速度活跃在经济前沿对经济学的几乎所有领域都作出了开拓性的贡献获得了一个经济学家所能获得的所有荣誉:第一个克拉克奖章获得者;第二个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经济学学会会长,计量经济学会会长,国际经济学奖一位雅俗共赏的经济学家——其著名的《经济学》在半个世纪里成为全球畅销的教科书评价贡献:

李嘉图用比较优势确定国际分工的格局,而俄林用生产要素禀赋的差异分析比较优势的来源。在理论上有所发展和创新。

俄林把李嘉图的个量分析扩大为总量分析,不再比较两个单位产品的成本差异,而直接比较两国生产要素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差异。

俄林把国家之间的分工扩大到地区之间的分工,开拓了新的研究领域。为各国依据生产要素的情况,合理使用和分配本国资源,建立符合国情的产业结构,提高经济效率,参与国际分工提供了依据。评价

(1)H-O理论通过分析国家间要素禀赋的差异发展了比较优势理论,并且分析了国际贸易对贸易双方要素价格、收入的影响。

(2)按照H-O定理决定一国的贸易模式,能够发挥比较优势,有利于一国经济的发展。

例如,中国出口劳动密集型的服装和纺织品、鞋帽、玩具和箱包等轻工业产品,对于中国出口创汇、解决就业,融入国际市场等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中东地区出口石油;美国等发达国家出口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产品,都发挥了其比较优势。

(3)H-O理论仅是从一国要素禀赋出发分析一国的贸易模式,只强调了要素禀赋的静态结果,忽略了技术进步、政策因素对于要素的影响。

当已有的要素通过技术进步和政府政策得到改善和调整之后,一国可以重新选择它的贸易模式。(如竞争优势理论所言)例如资本积累和集中可以改善资本要素;引进外资政策可以改善资本要素;合理的教育制度可以改善劳动者素质等等。(4)H-O理论对于需求因素以及其他一些现实存在的条件缺乏充分的重视,影响了该理论对实际情况的分析。众多的假定条件使得该理论存在极大的局限性。后来的经济学家对此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和研究。比较:H-O理论和李嘉图理论的区别和联系古典学派认为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商品所耗费劳动时间决定的。而以俄林为代表的新古典学派运用在互相依赖的生产结构中的多种生产要素的理论代替了古典学派的单一生产要素的理论。比较:H-O理论和李嘉图理论的区别和联系两个理论均从供给方面论证了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古典理论强调比较成本的差异源于生产要素效率的差异(李嘉图:主要表现为劳动生产率的差异);而赫-俄学说则把比较成本的差异归结为各国生产要素禀赋的差异和生产不同商品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比重(密集性)不同。(二)列昂惕夫之谜(反论)二战后,美国经济学家列昂惕夫对美国的国际贸易模式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美国的贸易模式和H-O

理论相悖。这被称为列昂惕夫之谜什么是列昂惕夫之谜(反论)?列昂惕夫之谜列昂惕夫之谜(LeontifievParadox):列昂惕夫(Wassily·Leontieve,1973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1953年利用美国投入产出模型计算了1947年美国的贸易结构,对赫克歇尔-俄林的理论进行了实证分析列昂惕夫将生产要素分为两类,资本和劳动,对200多个子部门进行了分析,再整合为五十个产业部门,其中有三十八个部门和国际贸易有关。计算出每百万元的进口商品和出口商品的资本和劳动投入,其中美国的进口是利用美国的进口替代产业的资料计算的。美国参与国际分工是建立在劳动密集型生产专业化基础之上的。美国通过对外贸易节约资本和安排剩余劳动力列昂惕夫对要素禀赋理论两度验证的结果都表明:美国对外贸易的结构和商品流向同历来被学术界奉为经典的要素禀赋理论明显地相互矛盾.这样的验证结果无法用传统的贸易理论加以解释与说明,因此被称为“列昂惕夫悖(反)论”或“列昂惕夫之谜”(LeontiefParadox)列昂惕夫的解说

列昂惕夫本人是赞成要素禀赋理论的.作为“谜”之始作俑者,列昂惕夫本人的解释:要素效率差异:美国生产要素的“高效率”“在同一定数量资本的任何一种组合中,美国每一人年劳动说起来都应当相当于外国的3人年劳动”

——源于:卓越的企业家精神(Entrepreneurship)、一流的管理组织(SuperiorOrganization)、相互促进的良好工作环境(FavorableEnvironment)三、当代国际分工理论的新发展解释列昂惕夫之谜成为现代国际分工理论发展的契机:基辛(Keesing)的人类技能理论凯南(Kennen)的人力资本理论格鲁伯(Gruber)、麦赫塔(Mehta)、弗农(Vernon)的R&D说波士纳(Posner)的技术差距理论弗农的产品周期理论劳动熟练程度的不同是产生国际贸易的重要原因之一美国的各类就业人员划分为8大类1.科学家和工程师2.技术员和制图人员3.其他专业人员4.经营管理人员5.技术工人6.其他熟练手工操作工人7.销售人员8.半熟练工人和非熟练工人前7类统称为“高技能劳动”(TheHighSkilledLabor)最后一类称为“低技能劳动”(TheLowSkilledLabor)美国出口的是“高技能劳动密集型商品”(TheHighStilledLaborIntensiveGoods)进口的是“低技能劳动密集型商品”(TheLowSkilledLaborIntensiveGoods)美国外贸结构和商品流向同要素禀赋理论并没有矛盾人力资本凯南(Kennen):人力资本(Humancapital)是指劳动者受到教育、培训、实践经验、迁移、保健等方面的投资而获得的知识和技能的积累,亦称“非物力资本”。由于这种知识与技能可以为其所有者带来工资等收益,因而形成了一种特定的资本--------------人力资本。2、研究开发要素说

(ResearchandDevelopmentFactor—R&DFactor)

以格鲁伯(W.Gruber)、梅尔塔(D.Meita)和弗农(R.Vernon)为代表。这一学说的核心内容是:研究与开发也是生产要素,研究与开发投入的多少可以改变这个国家在国际分工中的比较优势。

研究开发要素说对于研究与开发型产业的形成,需要有三个先决条件:丰富的资金、较丰富的自然资源、高质量的劳动力。有了这三个条件,再加上国内旺盛的需求,研究与开发要素就会使一国比较优势发生变化。研究与开发要素是通过资本的投入形成的。

以美国为例

将美国的19个工业部门依销售额、研究与开发投资额、出口额占美国制造业的比重和科学家、工程师占全部从业人员总数的比重,由低到高依次排列发现:居于前列的交通运输工业、仪器仪表工业、化学工业和非电子机器制造工业等工业部门的销售额占美国制造业销售总额的39.1%,其出口额占美国工业制成品出口总额的72%,其R&D投资额占美国R&D投资总额的89.4%。

结论

1)美国生产并出口R&D要素密集程度较高的高科技产品,进口R&D要素密集程度较低的其他商品。

2)美国的对外贸易结构和商品流向符合要素禀赋理论的基本要求。

2011两会期间时任统计局长李德水的讲话

“2007年的时候,全世界研发经费投入占GDP的比重,平均水平是2.2%,多数国家平均水平是2.45%,美国是2.67%,日本是3.44%,我们“十一五”期间这个比重从1.3%提高到1.8%,但是远远没有达到世界的平均水平。”“近年来我们科研人员发表的期刊、论文数量已经超过美国,居世界第一。但是这些论文平均引用率排在世界的100位之后……绝不能以发表多少论文去论英雄,要使科研成果真正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又称技术差距模型(TechnologicalGapModel),是把技术作为独立于劳动和资本的第三种生产要素,探讨技术差距或技术变动对国际贸易影响的理论。美国经济学家波斯纳(M.U.Posner)1961年提出,认为技术也是国家的一种资源,在技术移动阶段,国家之间会出现技术的差距,技术上处于领先的国家在出口技术密集型商品上具有比较优势.

3、波士纳(Posner)技术差距理论技术差距理论(TechnologicalGapTheory)这种理论认为技术是一个独立的生产要素,因为它改变劳动和资本在生产中的相互比例关系,提高这二者的生产率。因此,同人力技能、研究与发展等要素一样,技术进步也决定着一国生产要素禀赋状况及其在国际贸易中的比较利益。技术差距理论(TechnologicalGapTheory)在技术领先国家创新出一种新的产品或新的生产工艺,而其他国家尚未掌握时,就产生了国际的技术差距(Technologygap)技术差距将保持一定的时间:除了知识产权以外的因素,还存在“模仿时滞”他国消费者的需求时滞和生产者的反应时滞构成。由于技术变动包含了时间因素,技术差距理论被看成是对H-O理论的动态扩展。

技术差距理论技术差距论认为,工业化国家之间的工业品贸易,有很大一部分实际上是以技术差距的存在为基础进行的。通过引入模仿时滞(ImitationLag)的概念来解释国家之间发生贸易的可能性。技术差距理论该理论是在上述理论的基础上发展的,技术进步是过去对研究与开发工作进行投资的结果。所以强调技术进步对国际贸易比较优势的决定作用,实际上也是强调“研究与开发”要素的作用。

4、弗农(Raymond·Vernon)

产品周期理论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是美国学者弗农和威尔士在相关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他们根据美国的实际情况将产品的生命周期分为四个阶段:即创新期(或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在产品生命周期的第一阶段,美国创新企业对其研究和开发出的新产品拥有垄断权力,国外富有的消费者开始向美国购买这种产品,出口量开始不断增长;在第二阶段,美国新产品在国外打开销路后,吸引了大量的国外消费者(主要是发达国家)。

高额的利润和潜在的市场为这些国家的企业提供了生产这种产品的动机。于是,其他国家开始仿制该产品,美国竞争力下降;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在产品生命周期的第三阶段,大量外国廉价的仿制品挤占国际市场,美国出口下降;进入到第四阶段,美国的出口减少到几乎没有了,开始了进口竞争时期。这时,美国不仅失去国外市场,而且进口大量该产品,国内生产趋于停止。虽然,该产品的生命周期在美国完结,但在其他仿制国还继续延续着。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在这四个阶段中,要素的投入是随着新产品的生命周期的变化而变化的。在创新阶段需要大量科学技术力量的投入,这时产品是属于技术密集型的;在成长阶段,技术工艺已基本定型,大规模的批量生产需要资金的投入,因此这时的产品转为资本密集型;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当进入成熟阶段后,技术工艺完全成熟,对技术的要求降低,而资本方面的不足可以由劳动替代,这时的产品生产已转入劳动力丰富而资本短缺的相对落后国家进行,产品也就成为劳动密集型的了。正是因为产品要素密集度的不断变化,使其具有不同的比较优势,所以产品的生产才能在不同的国家间开展。

三个时期的比较优势和贸易模式

(1)产品创新时期(技术密集型产品,创新国出口,模仿国进口)

(2)产品成长时期(资本密集型产品,模仿国出口,创新国和发展中国家进口)

(3)产品标准化时期(成熟、衰退)(劳动密集型产品,发展中国家出口,创新国和模仿国进口)第二节国际相互依赖理论依赖——一个事物的存在和变化是以另一个事物的存在和变化为前提的关系。相互依赖的说法,古已有之:唇亡齿寒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早在100多年前,马克思、恩格斯就已指出了国际间相互依赖关系的存在: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第二节国际相互依赖理论马克思主义关于国际相互依赖的论断,对于我们研究当代国际经济相互依赖关系,积极开展国际经济合作仍然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什么是国际相互依赖?国际相互依赖是指国家之间或其他国际行为主体之间广泛的,一般的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关系。国际相互依赖所涉及的范围,即包括国际之间在政治、军事、经济方面的相互依赖,也包括广泛的社会生活领域中的相互依赖,其中,在经济方面的表现最为突出。因此,经济上的相互依赖是整个国际相互依赖关系的基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定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其刊物《金融与发展》中对国际相互依赖下了一个定义:“1、一个国家的经济情况将因其他国家发生的事件而受到影响;2、一个国家要做的事情,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其他国家的行为和政策。”表明:在当代国际经济相互依赖关系下,任何国家的经济发展,所采取的经济政策,都或多或少地受到别国经济事件的发生和政策影响。反过来,一国所发生的经济事件,采取的经济政策也会影响到其他国家。一、国际相互依赖理论的形成关于国际相互依赖理论的研究是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50年代未60年代初开始的。当时集中在发达国家间的相互依赖关系,最典型的如当时的欧共体。

70年代,相互依赖理论有了新发展,研究领域扩展到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相互依赖的经济》1968年美国经济学家理查德·库珀出版了《相互依赖的经济》一书,集中反映了西方学术界对国际经济相互依赖理论的研究成果。

库珀提出了一个基本观点:相互依赖的存在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经济的突出变化,它反映了当代经济社会的特征,一国经济发展与国际间的经济交往中存在着一种敏感的反映关系。这一观点促使相互依赖理论迅速发展起来了。

二战后国际社会中

相互依赖关系产生的原因学者们提出了各种解释,主要有:(1)核武器的威慑作用。(2)内政外交的重点发生变化。(3)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4)各种类型的国际组织和国际机构的出现,特别是跨国公司的兴起。二、复合相互依赖论复合相互依赖理论是由美国学者罗伯特·基欧翰和约瑟夫·奈提出的。他们认为,当代世界已经与现实主义描绘的受权力支配的世界不同,而是一种“复合相互依赖”关系的社会。约瑟夫·奈(JosephNye)

小资料:约瑟夫·奈

约瑟夫·奈,生于1937年,1964年获哈佛大学政治学博士学位后留校任教。曾出任卡特政府助理国务卿、克林顿政府国家情报委员会主席和助理国防部长。后来重回哈佛,曾任肯尼迪政府学院院长,现为该院教授。

约瑟夫·奈是国际关系理论中新自由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约瑟夫·奈在1973年与罗伯特·基欧汉合著《权利与相互依赖》,奠定了其新自由主义学派理论代表人的基础。

小资料:约瑟夫·奈约瑟夫·奈以最早提出“软实力”(SoftPower)概念而闻名。他在1990年出版的《注定领导世界:美国权力性质的变迁》一书及同年在《对外政策》杂志上发表的题为《软实力》一文中,最早明确提出并阐述了“软实力”概念。“软实力”随即成为冷战后使用频率极高的一个专有名词。在2004年出版的新著《软实力:世界政治中的成功之道》一书中,他又对“软实力”概念进行了补充。

小资料:约瑟夫·奈

约瑟夫·奈所说的“软实力”,主要包括文化吸引力、政治价值观吸引力及塑造国际规则和决定政治议题的能力,其核心理论是:“软实力”发挥作用,靠的是自身的吸引力,而不是强迫别人做不想做的事情。近年来,他对中国“软实力”增长较为关注,并于2005年底在《华尔街日报》上发表了《中国软实力的崛起》一文。“巧实力”(SmartPower)2007年,约瑟夫·奈对“软实力”概念加以发展,提出“巧实力”的概念。所谓“巧实力”,就是将“硬实力”与“软实力”有效地结合。在2009年1月刚刚履新的奥巴马政府中,约瑟夫·奈获提名为美国驻日本大使。他的新概念“巧实力”(SmartPower)也成为奥巴马政府外交战略的主轴。“巧实力”(SmartPower)2009年,美国国务卿希拉里用“巧实力”概括美国外交政策:即动用外交、经济、军事、政治、法律和文化等一切可动用的手段,团结朋友,接触对手,既巩固原有联盟,也形成新的联盟。

现实主义现实主义理论产生于两次大战之间,二战后迅速发展,属于国际关系研究范畴。其基本观点:主权国家是国际关系中的唯一行为主体;权利是解释一切国际关系及现象的关键因素;安全、均势、势力范围是国际关系中的主要问题。现实主义相信国家是国际政治中主要的和最重要的行为体,国际组织、跨国公司等非国家行为体事实上不可能取得国家那样重要的地位;国家间的竞争主要集中在均势(BalanceofPower)安全领域;国家将最大限度地寻求扩大其权力或安全;现实主义者假定,国家是国际事务中统一的和理性的行为体,它能够合理地确定其对外政策目标,考虑各种政策方案的的可行性和可能导致的结果,然后选择能够最大限度地实现国家目标的政策方案。

均势理论均势理论是现实主义者推崇的理论之一,也是现实主义权力政治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现实状况永远处于“围绕权力的斗争”中,通过相互对立的实力主体——国家间的均势和抑制进行操纵,在各种实力之间将产生出稳定和秩序。均势有助于防止全球性霸权的产生、确保国际体系的稳定和各成员国的独立、防止战争的爆发等功能。基辛格是均势理论的积极倡导者。“复合相互依赖”关系的社会的

三个特征(1)多渠道的社会联系。这些渠道包括政府之间的官方正式外交关系;非政府之间的非正式关系;跨国公司、跨国银行等的内部关系。无论哪一种渠道,都会促使国际相互依赖关系变得复杂化、多样化。其中尤以跨国组织的作用更为突出。如跨国公司以其雄厚的经济实力,通过严密的全球经营战略,其活动范围遍及全世界及各个领域,对整个世界生产、金融、技术、劳务及贸易等方面产生重大影响。三个特征

(2)多种多样的问题被提到国家间关系的议事日程。在众多问题中,均势、安全问题已不再始终处于首要位置许多问题的国内国际界限变得越来截止难以划清,许多国内政策的制定往往要结合外交政策的考虑,很多属于国内经济政策的问题也逐渐纳入到国际经济谈判桌上进行讨论。三个特征

(3)政府之间在解决多种问题时,一般不再以使用武力为主要手段。

虽然在考虑与一些敌对国家或敌对集团间的政治和安全关系上,军事力量的使用仍然不能排除,但在相互依赖关系日益加强的地区内,政府之间在解决多种问题时,一般不再以使用武力作为主要手段。

政策主张(1)国际关系中要解决的中心问题是社会经济问题而不是安全、均势和势力范围等问题;(2)必须加强国际间的合作,应当放弃你存我亡,我亡你存的传统法则;(3)把不同国家结合在“相互依赖网”中,特别是使国家之间在经济命运上相互依赖,以达到减少冲突、维护安全的目的;(4)在相互依赖关系的社会中,必须考虑多种问题的内在联系与相互影响,要从全球角度去解决问题,共同制定对所有国家都有利的办法。

三、勃兰特委员会的观点

勃兰特委员会也称国际发展问题独立委员会,曾先后发表两份著名的报告:《北方和南方:争取生存的纲领》《共同的危机:南北合作争取世界经济复苏》。

勃兰特维利·勃兰特(WillyBrandt)1913年12月18日-1992年10月8日),德国政治家,1969年—1974年任西德总理,1970年在华沙的华沙之跪引起全球瞩目。为此他在1971年成为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1970年12月7日上午,整个东欧大雪压境,这是东欧最寒冷的季节。当时的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访问波兰时,冒着凛冽的寒风,来到华沙犹太死难者纪念碑下。他向纪念碑献上花圈后,肃穆垂首,这本来是一个十分普通的仪式,随行的人开始等着这个仪式的结束。突然,勃兰特的双腿跪在了犹太人死难者的纪念碑下,他这一举动让所人都猝不及防。维利·勃兰特(WillyBrandt)勃兰特解释他的下跪之举“不仅是对波兰人,实际上首先是对本国人民”,因为“太多的人需要排除孤独感,需要共同承担这个重责……承认我们的责任不仅有助于洗刷我们的良知,而且有助于大家生活在一起。犹太人、波兰人、德国人,我们应该生活在一起。”世界也许就在那一刻原谅了德国,这一跪成为一段光辉的历史载入了人类的史册。有人问犹太人:你们恨德国人吗?他们说不恨,因为德国是一个光明磊落的民族!因为他们跪着都比站着的日本人要高大!勃兰特这一勇敢的行为使他成为1971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并在他杰出的政治生涯中画上了浓重的一笔。两份报告《北方和南方:争取生存的纲领》《共同的危机:南北合作争取世界经济复苏》。这两份报告从发达国家同发展中国家关系现存矛盾的角度,广泛地探讨和论述了国际经济和社会各个方面存在的严重问题,并对国际经济相互依赖与国际经济合作提出了一些新见解。

新见解

(1)人类日益面临越来越多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办法不可避免地具有国际性。他们认为,不同政治制度的社会面临着相当数量的共同性问题,也可称为跨制度问题,如能源危机、环境污染、消除饥饿和粮食问题;金融和贸易、国际经济协调问题;以及控制军备、争取和平等等。全球性的问题。要求各国人民共同寻找解决全球性问题的新办法。新见解

(2)南、北方有着更多的共同利益、只有通过对话与合作才能产生合理的解决办法。缩小富国与穷国之间的差距,消除歧视,逐步达到机会均等,这些不仅是谋求正义的问题,也符合各国的自身利益。

一个国家的经济能否得到增长,越来越有赖于其他国家的做法。南方如果没有北方的协助就不能获得充分的发展;反之,如果南方没有取得更大的进步,北方也不可能繁荣。新见解勃兰特委员会报告坚持认为:通过对抗的办法不能有效地解决工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任何重要问题,只有通过相互间的对话与合作才能产生合理的解决办法。

四、“依附”论又称“外围——中心论”,是一种研究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间相互关系的理论学说。产生于本世纪50—60年代,主要代表人物有阿根廷的劳尔·普雷维什、埃及的萨米尔·阿明、英国的A.G.弗兰克和美国的I·沃勒斯坦等。“依附”论产生背景依附论是在1950年代拉美“现代化战略”受挫,60年代非洲“现代化”努力也在社会混乱中归于失败的背景下被提出来的,而70年代巴西和东亚一些国家在经济发展上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成就,这就对传统的依附论提出了挑战。这时出现了改良主义依附论。

“中心—外围”核心观点他们认为,世界被分为中心国家(发达国家)和外围国家(发展中国家),前者在世界经济中居支配地位,后者受前者的剥削和控制,后者依附于前者。由于中心与外围之间国际地位的不平等,导致中心与外围之间的贫富分化越来越严重。“中心—外围”“外围”国家怎样才能摆脱对“中心”国家的不平等依赖关系呢?由于产生背景不同,各国学者对于如何解决这种不平等的依附的观点大相径庭。劳尔·普雷维什:致力于外围国家的工业化弗兰克和沃勒斯坦:调整改善国际经济秩序弗兰克、阿明:彻底消灭资本主义制度劳尔·普雷维什致力于外围国家的工业化主张“外围”国家只有从世界经济体系中脱离出来,它们才有可能获得发展,“外围”国家只有独立自主地发展民族经济、打破旧的、不合理的国际分工格局,才有可能从恶性循环中解脱出来。提出的政策性结论是:“外围”必须与“中心”脱钓,改革国内经济制度,加强政府对经济干预,采取进口替代发展战略,在封闭性的经济中实现良性循环。弗兰克和沃勒斯坦调整改善国际经济秩序

当前存在许多不合理的世界经济秩序和贸易规则,争取公平、合理的环境下参与国际贸易和国际竞争,修改不合理所贸易规则并参与制订新的贸易规则。对弗兰克和沃勒斯坦理论的评价其分析和论述的正确之处:发展中国家必须团结起来,争取建立国际经济秩序,为本国经济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条件。但是,该理论忽略了一个重要问题,这就是发展中国家自身的力量。应该说,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中心—外围”对劳尔·普雷维什理论的评价:虽然国际经济贸易中确实存在许多对发展中国家不利的因素,但这并不是因为他们参与了国际经济活动,而是这些国家内部的经济结构和运行机制不能适应经济发展需要。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必须加强本国经济体制的改革,提高竞争能力。依照比较优势原则,利用本国一切可利用的因素,积极发展对外经济贸易合作。第三节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20世纪50年代末以来,随着欧洲经济共同体的正式成立和欧洲国家经济合作的加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内容更为丰富、形式更为多样,涉及的地区更为广大,至目前为此,区域经济组织共有40多个,涉及各大洲和各种类型的国家。这种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国际经济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和经济的发展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区域经济一体化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地理位置相邻近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通过某种政府协定,或通过制定统一的对内对外经济政策,消除区域内国家间的贸易障碍,实现区域内国家互利互惠、协调发展和资源优化配置,最终形成了一个政治经济高度协调统一的有机体。

区域经济一体化目标的实现,主要是通过区域经济组织来实现的。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式

根据经济一体化由低级到高级、国家间经济联合由松散到紧密地发展过程,经济一体化可以划分为以下六种形式:特惠贸易安排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经济同盟完全的经济一体化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完全的经济一体化经济联盟特惠贸易安排1.特惠贸易安排主要特征:(一)经济体内的厂商可以将商品以比较优惠的关税输出和输入;(二)成员经济体之间没有共同对外关税;(三)实践中通常采取“原产地原则”以区分来自成员国与非成员国的商品。

2.自由贸易区主要特征:(一)经济体内的厂商可以将商品自由地输出和输入;(二)成员经济体之间没有共同对外关税;(三)实践中通常采取“原产地原则”以区分来自成员国与非成员国的商品。

3.关税同盟成员国在相互取消进口关税的同时,设立共同对外关税,成员经济体之间的产品流动无须再附加原产地证明。主要特征:存在问题:鼓励成员国增加更加隐蔽的非关税壁垒;成员国国内限制措施仍然构成相互之间自由贸易障碍。4.共同市场各成员国之间不仅实现了商品的自由流动、建立了共同对外关税,还实现了生产要素和服务的自由流动。主要特征:5.经济同盟主要特征:各成员国之间在形成共同市场的基础上,进一步协调它们之间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6.完全的经济一体化在实现了经济联盟目标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等方面的协调、乃至统一的经济一体化形式,逐步实现经济及其他方面制度的一体化,是经济一体化的最终阶段。

主要特征:除了特惠贸易安排之外,其他五种经济一体化形式的基本特征可以用下表反映出来:特征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经济同盟完全的经济一体化商品自由流动是是是是是共同对外关税否是是是是要素自由流动否否是是是协调经济政策否否否是是统一经济政策否否否否是小结:这五种一体化形式是处在不同层次上的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一体化从低级向高级升级的过程,也是成员国不断让渡国家主权的过程。

区域经济—体化理论

具有代表性的有关税同盟理论、大市场理论、协议性国际分工原理和综合发展战略理论等。本节只介绍关税同盟理论、大市场理论。二、关税同盟理论关税同盟是区域经济一体化中比较成熟和稳定的一种形式,它对内实行贸易自由化,对外筑起统一的贸易壁垒,充分显示出贸易集团的内外有别的性质。关税同盟理论其理论渊源可上溯到19世纪德国李斯特的保护贸易理论,因为关税同盟实质上是集体保护贸易。系统提出关税同盟理论的主要有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教授范纳(JaCobViner)和李普西(K.G.LipSey)。

关税同盟理论1950年,范纳在其名著《关税同盟问题》一书中鲜明地提出:关税同盟的经济效应在于贸易转移(TradeDiversion)和贸易创造(TradeCreation)所取得的实际效果,关税同盟理论应主要研究关税同盟形成后,关税体制的变更即对内取消关税,对外设置共同关税的问题及国际贸易的静态和动态效果。这突破了传统观点中关税减让、贸易自由化对经济具有积极作用的论点,并从此将关税同盟理论从定性分析发展到定量分析阶段。关税同盟理论范纳的关税同盟理论使用的是局部均衡分析方法。在模型中,它假设世界上有A、B、C三个国家;A国是主要的分析对象,B国是和A国结盟的国家,C国代表关税同盟外的国家。为分析简化,设A国是一个小国,它的进出口不会影响世界市场价格。按照范纳的说法,完全形态的关税同盟应具备三个条件:(1)完全取消各成员国之间的关税;(2)对来自成员国以外地区的进口设置统一的关税;(3)通过协商方式在成员国之间分配关税收入。关税同盟理论关税同盟有着互相矛盾的两种职能:对成员国内部是贸易自由化措施,对成员国以外则是差别待遇措施。当所实施的关税同盟具备对内取消关税,对外设置统一税率,成员方共同分享关税收入的条件时,关税同盟将会产生静态的经济效应与动态的经济效应。(一)关税同盟的静态效应静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