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实用标准文档健康心理学考试要点第二章.人际关系冲突的概念人际关系冲突,是指两个或更多社会成员间,由于反应或希望的互不相容性而产生的紧张状态。沙莲香认为,人际冲突就是一种人与人之间对立的状态,表现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相互关联的主体之间的紧张、不和谐、敌视,甚至争斗关系。(其他的界定自己看书).人际关系冲突的特点客观性、知觉性、对立性、递增性。客观性由于人与人之间在目标、认知、情感和行为等诸多方面都存在差异,所以,人际冲突是人际交往中不可避免的必然现象,是一种客观存在。知觉性人际关系冲突有时是一种主观感受,是由于已经知道彼此的目标、意见或价值观不一致,以及为了竞争稀少的资源而产生的主观判断与知觉。对立性人际冲突是一种对立行为,源自双方的互不兼容性。对立的表现形式和程度有很大的差别,并且伴随着强烈的情绪体验。递增性发生人际冲突的可能性,会随着两个人彼此依赖程度的增加而提高,也就是说,人际互动越多,产生意见相左或争论的机会越多。正如伊恩•罗伯逊所说的,亲密的关系可能比不亲密的关系会引起更多的冲突,因为出现紧张的机会越多,激起深沉感情的可能性也就越大。.应激概述(1)应激应激:机体在受到各种内外环境因素刺激时所出现的非特异性全身反应,应激可以由不同的生理及心理因素引发。本书的观点:机体在受到各种强烈因素(即应激源)刺激时所出现的以交感神经兴奋和垂体——肾上腺皮质分泌增多为主的一系列神经内分泌反应,以及由此引起的各种机能和代谢的改变。文案大全实用标准文档心理应激是机体通过认识、评价而觉察到应激源的威胁时引起的心理、生理机能改变的过程,同时也是躯体唤醒的过程。应激源:向个体提出适应的要求,并能引起个体的应对反应,使个体稳态失衡的客观变化的环境事件或情景。(2)应激的应对应对的综合性概念:应对是以任何一种健康的或不健康的,有意识的或无意识的努力,来预防、消除或减弱应激源;或用最小的痛苦来忍受应激带来的效应。.应激的理论及模式(1)剌激反应的应激理论塞里认为,应激是人或动物有机体对环境刺激的一种生物学反应现象,可由加在机体上的许多不同需求而引起,并且是非特异性的。塞里将有机体的这种生物学反应称为“一般性适应综合征”,并将其划分为惊觉期、抵抗期、衰竭期三个阶段。(2)应激的认知一交互作用模型(具体解释看书)应激过程被认为是良性事件被认为是危险性的、伤害性的及挑战性的事件(3)人格一健康行为—应激理论模型(具体解释看书)病风险增加对需求与适应能力的评价负性情绪反应生理反应行为及认知应对反应疲惫不堪环境与社会背景潜在应激源被认为是良性事件被认为是危险性的、伤害性的及挑战性的事件(3)人格一健康行为—应激理论模型(具体解释看书)病风险增加对需求与适应能力的评价负性情绪反应生理反应行为及认知应对反应疲惫不堪环境与社会背景潜在应激源控制应激源与环境重新评价、寻求更多信息文案大全实用标准文档人格一健康行为一应激理论模型(4)应激的认知激活理论该理论认为,应激主要包含四方面的含义:应激刺激、应激体验、一般应激反应和应激反应体验。其中,应激体验是指刺激通过大脑的评估或过滤而产生的由个体频繁报告的、来自应激刺激的心理或情感“负担”。预期也是CATS理论中的一个核心概念。该理论认为,期望是大脑存储的刺激之间以及刺激与反应之间的关系,它对通达到所有反应系统的输入信息起评估或过滤作用。该理论还区分了两类预期,与防御机制有关的对刺激的预期和对反应结果的预期,其中,对于反应结果的预期分为积极预期(应激)、消极预期(绝望)和无预期(无助)三种不同的预期。对刺激的预期和对反应结果的预期都对应激反应有着决定性的影响。第三章.家庭压力与心理健康(1)家庭压力的定义家庭压力指的是影响家庭单元的生活事件或变迁,这种事件有着改变家庭社会系统的潜力。家庭压力是家庭对事件的反应,这种反应取决于家庭成员对事件的解释、赋予事件的意义和对威胁严重性的认识。(2)家庭压力来源家庭暴力、家庭冲突与危机、家庭成员的亡故、家庭成员的分离(3)如何应对家庭压力①性格爱好上追求和谐,保持独立②时间分配上珍惜共享,尊重独处③感情交流上言语相通、心灵相契④亲子关系上维护权威,保持灵活第四章.高温与心理健康(1)高温与人际交往文案大全实用标准文档高温减少人际吸引;当与他人分享同样的环境遭遇时,高温不会降低人际吸引;相反,没有这种分享时高温会减少人际吸引。(2)高温与攻击性行为消极情感逃离模型:消极情感是热和攻击性的一个中介变量,它们的关系可以用一个倒U型曲线来表示。在某个区间内,温度的升高增加了攻击性;但是,如果温度过高,超出了这个区间,高温和其他环境因素的结合则会促使个体逃离高温环境,从而,使攻击性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3)高温与利他行为高温使利他行为减少。一些研究指出利他行为在夏天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在冬天随温度的升高而上升。然而,其他研究却提出,热与利他行为之间的关系较复杂,还受其他一些因素的影响。.色彩与心理健康(1)色彩与情绪不同的色彩可以让人感受到不同的情绪体验,蓝色和绿色是大自然最常见的颜色,也是自然赋予人类的最佳心理镇静剂;粉红色给人温柔舒适感。处于蓝色和绿色的环境中,可使皮肤温度下降1〜2X:,脉搏跳动减少4〜8次,还可降低血压,减轻心脏负担。这类颜色能缓和心理压力,缓解紧张,使人安静,从而更冷静地对待现实。粉红色具有息怒、放松及镇定的功效。(2)色彩与主观感受合理的色彩搭配也会影响人的心理感受,进而影响行为。一般来说,浅蓝色、浅黄色、橙色宜于保持精神集中、情绪稳定;而白色、黑色、棕色对学习效率的提高不利。医学方面的资料显示,病人房间的淡蓝色可使高烧病人情绪稳定,紫色使孕妇镇定,赭色则能帮助低血压的病人升高血压。.家庭教养方式与心理健康(1)家庭教养方式的分类斯腾伯格:家庭教养方式是父母的教养观念、教养行为及其对子女情感的一种组合形式,这种组合形式是相对稳定的,不随情境的改变而变化,它反映了亲子交往的实质,是父母各种教养行为的特征概括,是一种相对稳定的行为风格。西蒙兹将教养方式分为接受一拒绝、支配一服从两个因子,并按其不同的组合把父母教养方式图解为四种类型,即不关心型、残酷型、过度保护型、放任型。麦克沃特提出家庭教养方式的三个基本维度:放任/严厉维度,体现了权力文案大全实用标准文档和控制的结构;敌意/温暖维度,表示父母情感投入的水平不同;焦虑情绪的卷人/冷静独立维度,表示一个从高焦虑到低焦虑的连续体,反映了父母的情感参与或者与孩子的情感联结。(2)家庭教养方式与儿童心理健康①良好的教养方式是儿童健康成长的基础②父母的教养方式不当是儿童产生问题行为的关键③保持家庭教养方式的一致性,促进儿童良好人格的形成.家庭结构与心理健康家庭结构是家庭关系的整体模式,按照家庭代际层次和亲属关系,可将家庭分为核心家庭、主干家庭、联合家庭、其他家庭等。家庭的结构也是影响个体心理健康的重要方面,完整的家庭结构能促进个体心理的健康发展。家庭功能缺损(如流动、分居、离异、留守家庭)会对子女的成长带来不利影响,阻碍子女的社会化和心理的健康发展。其子女在学习、认知、情绪、行为、自我概念和社会适应等心理和行为各方面与普通家庭子女之间存在一定差异。家庭结构缺陷造成对子女的教育和关爱减少甚至缺失,使其角色转换困难,甚至发展成犯罪。.家庭氛围与儿童心理健康家庭氛围是指家庭中占优势的一般态度和感受,是家庭在处理生活事件时所形成的固定风格或形式,主要由语言和人际氛围构成。它直接影响着家庭中每位成员的心理活动,尤其对儿童的心理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看书).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儿童的心理健康大量的研究表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儿童的发展、儿童的心理健康之间高度相关。一般来说,在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的家庭中,家庭教育往往存在以下几点问题:(1)父母可能整天忙于繁重的工作或体力劳动,没有太多时间和精力教育子女,因而对子女关爱不够。(2)父母大多教育程度较低,缺乏正确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经常采用直接、专制、暴力等方式教养子女。(3)因家庭经济压力过大,夫妻间矛盾冲突频繁,并且夫妻双方或一方容易将不满发泄到孩子身上,并置孩子于紧张的家庭气氛中,导致孩子敏感、脆弱和不安。(4)因经济拮据,无法让孩子享受良好的教育资源,并置孩子于危害心理健康因素较多的环境中。第五章.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表现(1)个性发展问题文案大全实用标准文档人际交往障碍、性格与行为出现偏差、逆反心理严重。(2)学习问题留守儿童的学习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学习兴趣不高、学习自我效能感低、学习动机不明确等。.单亲家庭儿童心理健康的维护⑴创造温馨轻松的家庭氛围⑵鼓励孩子多参加集体活动⑶给予合理的期望,适当鼓励第六章.小学生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及辅导策略(一)学校适应问题及其辅导(1)学校适应不良对学校的不适应主要体现在:对课堂纪律的不适应、对快节奏的作息制度不适应、对学科学习的不适应。(2)学校适应不良的辅导小学阶段是个体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教师和家长应充分认识到这一点,积极主动地引导儿童正确面对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学校适应不良问题。(1)做好幼小衔接辅导。⑵培养克服困难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⑶培养学生坚强、乐观的性格。(4)教师与家长密切配合。(二)学习困难及其辅导(1)小学生学习困难的主要表现学习困难是由一组学习技能缺陷构成的发展性心理障碍,表现为听、说、读、写、算术、空间等能力的习得与应用上的缺陷。学习困难主要表现为不善于独立思考、自学能力差、不会读书听课、注意力不集中,情绪容易受学习效果的影响,经常性的失败经验导致自暴自弃、考前紧张、失眠、有预感焦虑和期待不安等问题。在意志力上表现为缺乏恒心和毅力,学习目的不明确,缺少动力,学习懒散,厌学,贪玩。(2)学习困难的辅导(1)引导学困生正确认识自我。⑵排除心理障碍,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⑶帮助学困生培养适应环境的能力。文案大全实用标准文档(三)学习疲劳及对策学习疲劳是个体经过长时间连续紧张的学习后由于身心过度疲劳所导致的学习效率下降的现象。(1)合理安排课程(2)睡眠时间充足(3)保证饮食营养(4)丰富课余生活(四)考试焦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辅导。(1)营造宽松的成长环境(2)指导学生掌握调控紧张情绪的技巧常用的方法有自我暗示法和放松疗法等。(3)考前制定合理的复习策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五)人际关系问题及辅导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够促进小学生社会技能、自我意识的发展及学业成绩的提高。对于小学生来说,同伴关系、亲子关系以及师生关系所构成的社会交往体系对儿童的发展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和至关重要的作用。(1)小学人际关系的主要问题小学生的人际交往问题归结为四种,即攻击型(攻击性强、对人有敌意、经常谩骂别人、行为古怪、自命不凡、喜怒无常等)、学业型(上课不认真听讲、作业不完成、考试作弊、成绩差、不努力、不上进等)、吵闹型(活动或游戏中不守规矩,事事胡闹,缺乏责任感,不善于处理交往中的问题,无纪律、无约束等)、孤僻型(退缩的、安静的、孤独的、易于拒绝的、待人冷漠、不合群等)。(2)小学人际关系辅导在对小学生人际关系问题的辅导中,我们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1)创造交往机会,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2)培养儿童良好的个性品质。.中学生心理健康(一)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1)乐于学习、工作和生活,保持乐观积极的心理状态。(2)善于与同学、老师和亲友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乐于交往,尊重友谊。(3)有正确的自我观念,能了解自我、接纳自我,能体验自我存在的价值。(4)情绪稳定、乐观,能适度地表达和控制情绪,保持良好的心境状态。文案大全实用标准文档(5)保持健全的人格。(6)面对挫折和失败具有较高的承受力,具有正常的自我防御机制。(7)热爱生活、热爱集体,有现实的人生目标和社会责任感。(8)心理特点、行为方式符合年龄特征。(9)能与现实的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与适应。(10)有一定的安全感、自信心和自主性,而不是过强的逆反状态。(二)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2011年,单永花和李辉对2000—2010年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文献进行元分析显示,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存在性别差异和年级差异,女生在躯体化、焦虑、人际关系敏感度和抑郁因子上的得分显著高于男生,高中生在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精神病性和强迫因子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初中生。辛自强和张梅2009年采用横断历史研究,选取1992年至2005年间107篇采用SCL—90为工具的研究报告,分析了111925名中学生在该量表9个因子上得分随年代的变化情况。他们的研究结果表明:(1)1992—2005年中学生的心理问题测量的分值在缓慢增加,即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缓慢下降。(2)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不再像以前那样趋同,而是逐年变得更为分化。(三)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辅导策略(一)学习困难.学习困难的表现学习困难的中学生作为一个异质群体,其心理健康状况必然比普通学生差,并且存在一定的心理行为问题。.学习困难的辅导针对中学生学习困难的特点及其与小学生学习困难的异同,对中学生学习困难的辅导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1)帮助学困生进行归因训练,消除不适应感。(2)注重习得性勤奋训练,培养自我效能感。(3)对学困中学生的心理干预。(二)人际交往与心理健康人际关系是社会生活中人与人的交往关系,是个体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学生因其特定的学习与生活环境,他们的人际关系主要表现为同伴关系、与异性的关系、师生关系、与亲属的关系、与陌生成人的关系等。中学生的人际交往表现出如下特征:与同伴的交往水平增强,特别是与异性的交往;与父母交往的关系逐渐弱化;与教师的关系只保持在学习和知识上,并文案大全实用标准文档不与他们谈及个人问题。对学生人际交往问题的辅导,应针对具体的人际关系问题,帮助辅导的学生认识到产生人际紧张的原因,形成合理的情绪和理性的认知;同时,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人际交往技巧和方法,让他们学会在理解和宽容的原则下去与人交往。当然,交往方法的辅导,要由学生通过具体实践去应用和体验。(三)青春期性问题中学生处于青春发育期,由于他们的身心在短时间内经历了急剧的变化,许多同学对此缺乏必要的心理准备,会引发许多矛盾和冲突,产生很多问题。处于青春期的学生会更多地关注异性,他们普遍地表现出一种特有的情感体验一对异性的向往。男女同学间有了彼此接近的需要,产生了相互吸引的心理。(四)网络成瘾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引导中学生形成健康的上网习惯,具体可包括以下几点。.正确引导.重塑自信.有效治疗对于重症成瘾者可在心理医生的指导下采用认知行为疗法或脱敏疗法,并配合药物调整等方法,以改善大脑功能和心理状态,帮助青少年建立积极的心理防御机制,使他们的不良网络行为得到改变,心理压力获得缓解。(四)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一)维护中学生的心理健康(1)智能训练(2)学习心理指导(3)情感教育(4)人际关系指导⑸健全人格的培养(6)自我心理修养指导(7)性心理教育(二)矫治中学生的各种心理问题(1)学习适应问题。(2)情绪问题。(3)常见行为问题。(4)身心疾患。(5)性行为问题。(三)心理潜能的开发与创造力的培养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发展需要,在初中、高中不同阶段有侧重地选择不同的内容;同时,还应考虑上述各阶段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之间的衔接与系统性,以期形成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体系,体现循序渐进和螺旋式上升的特点。必须把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渗透在整个学校教育过程中,特别是学科教学中,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要渗透在学校德育、智育、体育的全过程中。全面渗透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1)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2)在德育工作、学生工作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文案大全实用标准文档(3)在课外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4)在校园环境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第七章1.中年期易出现的心理问题(1)超负荷的心理压力[(2)心理冲突(3)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4)亲子冲突(5)中年婚姻危机(6)中年空巢(7)工作倦怠可能考名词解释】(8)中年肥胖第八章.职场中常见的心理问题一、职业选择带来的心理问题(一)择业焦虑择业焦虑是个体在面临职业选择时产生的一种紧张不安的、强烈且持久的情绪体验,并引起相应的生理和行为改变。择业焦虑主要发生在毕业生群体中。(二)择业自卑感择业自卑心理是指在择业过程中,对自己的潜能优势缺乏了解、缺乏自信心、缺少勇气、惧怕失败、不敢竞争、主动示弱,它往往使得一些择业者悲观失望、忧郁孤僻、不思进取,选择单位时降格以求,阻碍了自身聪明才智的发挥。择业者择业自卑感主要由以下几个原因引起。.自我评价低.消极的自我暗示.错误的归因(三)择业心理冲突择业心理冲突是指个体在择业选择上出现了明显的价值观念冲突、心理矛盾,难以做出选择的现象。择业过程中的心理冲突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择业意向独立性与依赖性的冲突.职业自我意识较强与耐挫力较弱的冲突.职业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二、职业压力产生的心理问题(一)职业压力心理问题模型实用标准文档(二)职业压力的心理症状职业压力导致的心理症状主要表现为焦虑、紧张、迷惑和急躁、孤独感和疏远感、疲劳感、生气、憎恶、厌烦和工作不满情绪、情绪过敏和反应过敏、精神疲劳和低效率工作、感情压抑、注意力分散、交流的效果降低、缺乏自发性和创造性、退缩和抑郁、自信心不足等。在行为表现上,过度的职业压力使得个体对工作的承诺降低,容易出现拖延、逃避、旷工和离职行为。(三)职业压力与工作绩效的关系职业压力与工作绩效呈倒U型关系三、职业倦怠职业倦怠指个体在工作重压下产生的身心疲劳与耗竭的状态。职业倦怠是一种最容易在助人行业中出现的情绪性耗竭的症状。职业倦怠有三个基本形态:情感衰竭、去人性化关系、个人成就感丧失。职业倦怠对个体的影响:职业倦怠的人通常表现为:(1)生理方面,经常产生疲劳感、失眠、食欲缺乏、精力难以集中、思维的逻辑性降低。(2)心理方面,在认知上,感到工作没有意义、没有价值,将其看作枯燥、机械重复的琐碎事务,缺乏职业自豪感,觉得前途黯淡,没有希望,低人一等;在情感上,对工作失去兴趣,情绪波动大,经常感到抑郁、焦虑和烦恼等,很难在工作中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在意志上,工作中碰到困难不愿钻研。(3)行为方面,对工作敷衍了事,主要是应付组织的安排,不能结合工作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有离职想法。第九章.农民工的城市认同(1)什么是城市认同城市认同是指农民工对城市地域、市民群体的接纳和归属,以及对市民态度观念的内化。地域认同是农民工对所在打工城市地域的接纳和归属;群体认同是农民工对市民群体的接纳和归属;态度认同是农民工对市民态度观念的认同和内化。在城市认同的研究中,主要有“同化论”和“多元论”两大主要流派。主张“同化论”的学者倾向于强调外来移民对当地主流文化的认同,对原有的社会文化传统和习惯的抛弃。“多元论”则强调不同种族或社会集团之间享有保持差别的权利。无论是“同化论”还是“多元论”都试图将错综复杂的社会融合问文案大全实用标准文档题化约为“文化融合问题”。(2)城市认同的研究取向农民工在城市中的认同状况的相关研究主要围绕三个取向展开:一是农民工的个体因素;二是制度因素;三是社会网络因素。农民工的城市认同是个体因素、制度因素和社会网络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农民工的身份认同身份是社会成员在社会中的位置,是现代社会的产物,更是社会体制现代转型过程的产物。身份认同不单纯是自我在环境中自然获得的,它还是与社会中他人互动获得的感觉、思想和行为的方式。从心理层面来看,身份认同就是要实现心理上的完整统一,强调人格与心理品质的统一、稳定。与身份相对应的是社会角色,它具体包括适宜身份的规范与行为模式。身处社会生活中的个体有着诸多的社会角色,其中职业是最为重要的角色。某种职业角色的获得,也就标志着获得了相应的社会身份。农民工身份认同模糊化倾向非常突出,他们无法明确定位自己的身份,呈现出不确定性、模糊性和内在的自我矛盾性,导致自我身份认同危机以及身份焦虑。第十章1.女性心理健康的标准(一)智力正常(二)正确认识自我,,悦纳自我(三)能够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四)能保持稳定的情绪和乐观的心态(五)人格完整统一(六)能够感受美、体验美、创造美(七)心理行为表现与年龄相符合(八)有健康的性别观念(自己拓展,有可能考问答题)第十一章.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社区心理健康服务,也称社区心理(精神)卫生服务,是指在社区服务工作中,运用科学的理论和原则来保持与促进人们的心理健康,即通过讲求心理卫生,培养人们的健康心理,从而达到预防心身两方面疾病的目的。文案大全实用标准文档具体来说,社区心理健康工作的宗旨是促进儿童和青少年的正常发展,培养其健康的人格;保持成年人的正常工作和生活;维持老年人的心理稳定;预防各种心理问题,包括精神病、神经症、心身疾病、人格障碍、精神发育迟滞;消除引起心理压力和各种不良情绪的心理因素。(一)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的基本观点.整体性观点.协调性观点.连续性观点.综合性观点.可及性观点(二)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的对象与内容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的内容主要关注以下几项:(1)生活中常见的心理问题,如抑郁症的防治和干预、夫妻矛盾的心理咨询与干预;(2)特殊人群的心理健康服务,如孕妇孕期和产前的心理辅导、新手妈妈辅导、老年心理咨询、外来务工者心理健康教育、残疾人心理咨询、农民工心理咨询等;(3)开展对儿童与青少年的教育,如儿童自闭症的干预,学龄前儿童情绪和行为问题干预,青少年的心理辅导和性教育;(4)对吸毒人员的教育与心理辅导等。社区心理健康服务还应包括以下三项特殊的内容:(1)压力应对。(2)危机干预。危机有两种类型:偶然性的,如家庭成员死亡、生病、交通事故、地震、失业等;发展性的,如成长、人学、上大学等。(3)严重精神疾病的愈后心理健康服务。(三)提供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的方式.心理健康宣传和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的项目包括:(1)心理健康定位的方案,如抑郁的预防、心理治疗的正确定位、端正心理障碍的态度等。(2)家庭生活教育方案,如减少儿童虐待、问题儿童的父母教育等。(3)社会能力或技能方案,如儿童、青少年及成人的社会技能形成和培养。.社区心理咨询(1)社区心理咨询的目标。社区心理咨询的目标,是通过提高心理健康工作人员的工作技能和社区居民的生活技能,直接或间接地提高当事人的心理健康文案大全实用标准文档水平。(2)开放式社区心理服务系统。在社区中,要构建开放式的社区心理服务系统。.心理问题的干预心理问题干预主要针对家庭或工作的突发事件对心理的影响和需要介入的公共危机事件对心理的影响。(四)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的效果一般而言,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的效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在缓解社区人群心理问题中的效果.人们对于心理健康服务的感受存在差异第十二章.网络对心理的影响(1)网络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青少年若能够自觉使用网络,合理安排网络使用时间和控制网络使用内容,充分发挥网络的优势与资源,则能促进自身的发展与成长。青少年消极地使用网络,不仅危害他们的心理健康,还会延缓,甚至阻碍他们自身的发展,不利于他们的成长。虽然消极使用网络的青少年比例不高,但人数也不少,要引起心理健康工作者的充分重视,要引导青少年合理健康地使用网络。(2)网络对人际关系的影响网络人际交往的匿名性,使得人们对交往中的一言一行无须付出太多的代价。由于信息交流的不对称性,信息交流双方也无须对信息的真实与否付出任何代价,这就使得人们在网上沟通交流时无拘无束,人性中情感交流的本性也得以充分地张扬和释放。而现实中人们要对自己的一言一行负责,道德和法律的约束及复杂的人情世故使得人们不得不遮盖自己的本来面目。稍有不慎,可能就会为自己的言行付出惨重代价,搞得身败名裂。又如,网络交往的平等性、自由性、间接性、随意性和无限性丰富了网络人际交往的方式和途径,为人们宣泄不良情绪、舒缓压力提供了平台和场所,有利于人们身心健康的维护。需要指出的是,当个体过分依赖网络社交时,很容易会忽视现实中的人际关系,导致现实中的人际交往技能退化,现实中的人际关系受损。(3)网络对个体认知的影响网络对个体认知的影响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网络拓宽了人们的信息来源渠道,提高了人们搜集信息的效率,大大方便了人们获取各种信息。文案大全实用标准文档其次,网络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学习途径和学习资源,为人们发展自我、提升自我创造了更多的平台和机会。再次,网络作为“第四媒体”,在网络立法尚不健全的现代社会,网络中包含或传递的各种信息对于那些缺乏信息筛选与辨别能力的个体或群体来说,可能会造成他们的信息“超载”,导致他们错误的认知与思维方式,甚至促使他们形成扭曲的认知观、人生观乃至价值观,从而危及自身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性。此外,相关研究还显示,网络会使人产生物理时间知觉的错乱。(4)网络对人们情绪情感的影响互联网不仅给人们创造了一个崭新的情感交流空间与场所,而且也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发泄情绪、表达自我的平台。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受所扮演的社会角色与承担的社会责任的限制,需要努力克制自己的真实情绪与情感以适应周围环境与社会的要求。而网络虚拟性的特点则可以满足人们情感表达的多样化需求,为人们宣泄内心压抑的情绪和声音提供渠道。当然,如果人们过分依赖网络来宣泄释放不良情绪,或者通过网络的虚拟性来逃避现实,势必会对个体的身心健康造成不利影响.(5)网络对人格的影响在提倡个性化的时代,网络强化了人的自我意识状态,充分张扬了个性,增强了人们处理事件时的独立性、自主性和支配性。同时,网络的虚拟性也使得人们在网络中的行为与现实行为出现较大的不一致。网络中频繁地角色转换,则容易导致人们的人格统一性受到影响和破坏,知、情、意的和谐统一出现动摇,易于出现人格分裂倾向及自我同一性的混乱,导致双重人格及多重人格等极端性表现,甚至引发心理疾病或精神障碍。(6)网络对大众心态的影响上网对于当代大众来说已成为日常生活中必不可缺的一部分,网络在给大众带来了便利与娱乐性的同时,也渐渐影响并改变着人们的心态。2.防治网络心理障碍一、常见的网络心理障碍(一)网络依赖(二)网络孤独(三)网络自我迷失(四)网络犯罪(五)网络色情文案大全实用标准文档二、网络成瘾(一)网络成瘾的界定网络成瘾属于行为成瘾的范畴,指由于过度使用互联网而对社会、心理造成明显损害的现象。又可称为“网络成瘾症'、"病理性网络使用”和“强迫性网络使用”。从总体上看,网络成瘾主要表现为:过分依赖网络,对网络有依赖性和耐受性,对网络操作出现时间失控;无节制地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在上网或从事与上网有关的活动;只有通过长时间的上网,才能激起兴奋以获得心理满足,而且随着乐趣的增强,欲罢不能,难以自拔。(二)网络成瘾的类型“单纯性”网络成瘾。此类成瘾者沉迷于网络,以玩各种游戏、聊天及观看综合性节目为主。(2)情感性网络成瘾。此类成瘾者把全部的情感和精力投入到交友和两性的情感关系中,把在线的朋友看得比家庭的成员更为重要。(3)网络游戏成瘾症。此类成瘾者将大量时间和金钱花费在网络游戏等活动中,导致家庭不和、财力丧失。(4)信息性网络成瘾症。此类成瘾者花费大量时间在搜索与自己的工作、学习无关或者不迫切需要的信息上,造成工作和学习效率的下降。(5)程序性网络成瘾症。此类成瘾者往往自认为自己能成为一流的游戏和计算机程序设计者,并且对此深信不疑,从而影响到正常的工作和学习。(6)强迫行为性网络成瘾。此类成瘾者不可自控地参加网上赌博、网上购物及拍卖等商业活动。(三)网络成瘾的原因.内在因素个体的非理性认知是造成个体网络成瘾的充分条件。个体易患素质是造成个体网络成瘾的必要条件。.外在因素(1)网络的特点。网络的匿名性、交互性、强大功能性等特点本身对人们就有着很强的吸引力。(2)家庭环境。家庭环境对个体网络成瘾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未成年人身上。(3)学校教育。(4)社会环境。社会对网络成瘾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社会对网络的管理不到位,有关网络管理的立法不全,执法不严,对文案大全实用标准文档上网时间及网络游戏内容不加限制等,这是推动个体网络成瘾的大环境。此外,一些网络经营者受利益驱使,间接引导未成年人上网,甚至在网吧提供住宿,允许记账欠债等,也导致一些未成年人更容易沉溺网络。其次,以娱乐性和通俗性为主要特征的网络文化也是造成许多人网络成瘾的重要因素。(四)网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度广告发布合同细节
- 2024年度实验室环境装修与设备采购合同2篇
- 新版微信账号转让合同
- 二零二四年智能穿戴设备生产合同7篇
- 鲁珍2024年度婚离债务处理与财产转让合同
- 集体土地合作开发协议
- 借条合同正规版电子版借条电子版
- 钢筋购买合同(2024年版)
- 2024年二手房买卖合同解除及退款条款3篇
- 简单沙石购销合同
- 临终患者的心理护理
- 电费管理与节能降耗实施方案
- 租赁厂房和仓库消防安全管理办法知识培训
- 急诊科上墙制度(一)
- 6.3 生殖器官的生长说课稿
- DL∕T 1075-2016 保护测控装置技术条件
- 路基土石方数量计算表
- 2024-2030全球与中国自动化智能储物柜系统市场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 麻醉质控汇报
- 2024入团考试团校考试题库(含答案)
- 《河北省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保险补偿工作方案(试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