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处处埋忠骨剖析_第1页
青山处处埋忠骨剖析_第2页
青山处处埋忠骨剖析_第3页
青山处处埋忠骨剖析_第4页
青山处处埋忠骨剖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青山处处埋忠骨剖析第1页/共43页【小组讨论】

1、认识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概括课文内容.

3、了解一代伟人毛泽东与毛岸英的资料.

4、找出描写人物的方法。第2页/共43页拟定功勋

殉职nǐxūnxùnfù奔赴踌躇

黯然chóuchúàn生字学习第3页/共43页勋鉴

殉职奔赴踌躇黯然原封不动赴汤蹈火第4页/共43页本文主要讲了_______________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战争中光荣牺牲后,毛主席得知这个恶耗后__________________的心情和___________________的抉择过程,表现了毛泽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情感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情怀.第5页/共43页本文主要讲了毛泽东的爱子毛岸英在抗美援朝的战争中光荣牺牲后,毛主席得知这个恶耗后极度痛苦的心情和对岸英遗体是否归葬的抉择过程,表现了毛泽东常人的情感和超人情怀.第6页/共43页毛泽东简介

1893年12月26日生于湖南湘潭韶山冲的一

个农民家庭。1976年9月9日在北京逝世。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卓越的领导者,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拓者,是近代以来中国伟大的爱国者和民族英雄,是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是领导中国人民彻底改变自己命运和国家面貌的一代伟人。是中国共产党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毛泽东被视为是现代世界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时代杂志将他评为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100个人物之一。1976年09月09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3岁。

第7页/共43页毛岸英简介

毛岸英,1922年10月出生在湖南省长沙市。8岁时,由于母亲杨开慧被捕入狱,毛岸英也被关进牢房。杨开慧牺牲后,地下党安排毛岸英和两个弟弟来到上海。以后,由于地下党组织遭到破坏,毛岸英兄弟流落街头。他当过学徒,捡过破烂,卖过报纸,推过人力车。1936年,毛岸英和弟弟毛岸青被安排到苏联学习。在苏联期间,他开始在军政学校和军事学院学习,以后参加了苏联卫国战争,曾冒着枪林弹雨,转战欧洲战场。1946年,毛岸英回到延安,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毛岸英遵照毛泽东“补上劳动大学这一课”的要求,在解放区搞过土改,做过宣传工作,当过秘书。解放初期,任过工厂的党委副书记。他虽然是毛泽东的儿子,但从不以领袖的儿子自居,相反,总是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和普通劳动群众打成一片。第8页/共43页毛岸英第9页/共43页抗美援朝战争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了,不仅我国人民激动自豪,全世界热爱和平的人们高兴万分。可是,一向推行强权政治的美国却坐立不安,妄想把新生的中国扼杀在摇篮中。1950年6月,美国公然发动了朝鲜战争,并把战火烧到了我国东北边境,严重威胁新中国的安全。1950年8月,党中央作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决定,在彭德怀的指挥下同朝鲜人民并肩作战,最终取得了胜利。然而在战争中,志愿军付出了巨大的牺牲,约有12万志愿军长眠在异国的土地上,其中就有毛泽东同志心爱的长子——毛岸英。

第10页/共43页抗美援朝战争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27日,美国政府宣布武装干涉朝鲜内政,派兵入侵朝鲜,并不顾我国政府的多次声明和警告,把战火烧到我国东北边境,严重威胁我国的安全。对此,中共中央作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略决策。东北边防军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由彭德怀任司令员,于10月19日跨过鸭绿江,开赴前线,同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抗击美国侵略者。此后,根据党中央的指示,全国开展了抗美援朝的宣传教育活动,全国人民以实际行动热情地投入到了轰轰烈烈的抗美援朝运动中。从1950年10月到1951年6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同朝鲜人民军一起连续发动了5次攻势战役,把敌军赶回到了三八线附近,扭转了战局,为停战谈判和取得朝鲜战争胜利奠定了基础。此后,又经过两年的时间,中朝军队以革命的两手对付侵略者的反革命两手,终于迫使美国侵略者于1953年7月27日在停战协定上签字。至此,中国人民取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中朝军队共歼敌109万多人,其中美国侵略军39.7万多人,击毁敌机、敌舰和缴获各种战略物资无数。抗美援朝战争保卫了新生的人民共和国的安全,戳穿了美帝国主义纸老虎的本质,鼓舞了我国人民独立自主建设新中国的信心。第11页/共43页

新中国刚成立,急需和平建设,但现在美帝的矛头直指我国的东北,假如它真的把朝鲜搞垮了,我们在它的威胁中过日子,要进行和平建设也会有困难。所以,我们对朝鲜问题假若置之不理,美帝必然得寸进尺,走日本侵略中国的老路,它要把三把尖刀插在中国的身上,从朝鲜一把刀插在我国的头上,从台湾一把刀插在我国的腰上,从越南一把刀插在我们的脚上。倘若天下有变,它就从三个方面向我们进攻,那我们就被动了。我们抗美援朝就是不许它的如意算盘得逞。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我们抗美援朝,就是保家卫国。

为什么要抗美援朝?第12页/共43页要抗美援朝,我们不只是物资的援助,金日成同志的告急电报是明写的“急盼中国人民解放军直接出动援助我军作战”,要作战,我要有人,派谁去呢?我作为党中央的主席,作为一个领导人,自己有儿子,不派他去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又派谁的儿子去呢?人心都是肉长的,不管是谁,疼爱儿子的心都是一样。如果我不派我的儿子去,而别人又人人都像我一样,自己有儿子也不派他去上战场,先派别人的儿子去上前线打仗,这还算是什么领导人呢?第13页/共43页找出描写人物的方法

通过对毛泽东、毛岸英动作、语言、神态的细致刻画来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

第14页/共43页学习要求默读课文,想一想:还有哪些地方自己深受感动,为什么感动,从中体会到了什么,并标注在书上。第15页/共43页

主席勋鉴:

今晨,我“志司”指挥部遭敌机狂轰滥炸,洪学智、毛岸英将我送入安全地域。尔后,岸英又返回指挥部取作战图。慌中未能劝告住他,致使被敌机汽油弹击中。主席的爱子、我们“志司”的好参谋岸英同志为了人民的事业光荣殉职……

第16页/共43页从收到这封电报起,毛泽东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一支地吸着烟。桌子上的饭菜已经热了几次,还是原封不动地放在那里。

第17页/共43页从收到这封电报起,毛泽东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一支地吸着烟。桌子上的饭菜已经热了几次,还是原封不动地放在那里。

第18页/共43页

秘书将电报记录稿交主席签字的一瞬间,主席下意识地踌躇了一会儿,那神情分明在说,岸英难道真的不在了?父子真的不能相见了?主席黯然的目光转向窗外,右手指指写字台,示意秘书将电报稿放在上面。

第19页/共43页①当年,地下党的同志们冒着生命危险找到了岸英,把孩子送到他身边。后来岸英去苏联留学。在国外的大学毕业后,他又亲自把爱子送到农村锻炼。那一次次的分离,岸英不都平平安安回到自己的身边来了吗!这次怎么会……第20页/共43页

当年,地下党的同志们冒着生命危险找到了岸英,把孩子送到他身边。后来岸英去苏联留学。在国外的大学毕业后,他又亲自把爱子送到农村锻炼。那一次次的分离,岸英布都平平安安回到自己身边来了吗!这次怎么会……

毛泽东回忆起岸英和自己的一次次分离及其原因,从中反映出岸英的成长经历。前三次的分离都平平安安的回到了父亲的身边,这一次,儿子真的不能回来了吗?毛泽东感到震惊,简直不敢相信也不愿意相信这是真的,表现了毛泽东的无比悲痛。第21页/共43页

这里写的是毛泽东回忆起岸英和自己的一次次分离及其原因,从中反映出了岸英的成长经历。每想到这聚少离多的日子,作为父亲总有些心酸,但欣慰的是岸英从不以领袖的儿子自居,严格要求自己,而且前三次的分离都平平安安回到了父亲的身边。这一次,儿子真的不能回来了吗?毛泽东感到震惊,简直不敢相信也不愿意相信这是真的,表现了毛泽东的无比悲痛。第22页/共43页

主席仰起头望着天花板,强忍着心中的悲痛,目光中流露出无限的眷恋。

“然而,这种想法很快被打消了……就尊重朝鲜人民的意愿吧。”第23页/共43页

秘书将电报记录稿交主席签字的一瞬间,主席下意识地踌躇了一会儿,那神情分明在说,岸英难道真的不在了?父子真的不能相见了?主席黯然的目光转向窗外,右手指指写字台,示意秘书将电报稿放在上面。第24页/共43页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第25页/共43页②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第26页/共43页

“马革裹尸”出自《后汉书·马援传》,东汉名将马援曾说“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清代龚自珍将前人的意思推进了一层,因而有了《已亥杂诗之一》中的“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的名句。“忠骨”指忠臣的遗骸,在这里指毛岸英烈士的遗体。“何须”指为什么要,含有“用不着,不用”的意思。“马革裹尸”就是用战马的皮把尸体包裹起来。这句话的意思是革命者既然把整个身心都献给了祖国,至于死后是否要把尸体运回家乡安葬,那倒无需考虑,即使长眠于异国的土地上又有何妨。这里既是对毛岸英烈士的高度评价,又表明了毛泽东对儿子遗体安葬问题的态度,即尊重朝鲜人民的意愿,将儿子葬于朝鲜,充分显示了他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博大胸襟。第27页/共43页③主席黯然的目光转向窗外,右手指指写字台,示意秘书将电文稿放在上面。第28页/共43页毛主席在得知毛岸英牺牲的消息后,是什么心情?从哪里看出的?(1)“从收到这封电报起,毛泽东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又一支地吸着烟。桌子上的饭菜已经热了几次,还是原封不动地放在那里。”(2)“‘岸英!岸英!’主席用食指按着紧锁的眉头,情不自禁地喃喃着。”岸英从小就颠沛流离,在父亲身边并没有多少时间.慈父毛泽东此时已是近60岁的老人了,老来痛失爱子,使他悲痛欲绝。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小作业第29页/共43页小作业当“彭老总请求将遗体运回国”“金日成要求把岸英葬在朝鲜”时,毛主席是什么心情?从哪里看出的?(1)“主席仰起头望着天花板,强忍着心中的悲痛,目光中流露出无限的眷恋.”

(2)“儿子活着不能相见,就让我见见遗体吧!”主席想。然而,这种想法很快被打消了。他像是自我安慰的说道:“我的儿子死了,我当然很悲痛,可是,战争嘛,总是想死日人的。朝鲜战场上我们有多少优秀儿女献出了生命,他们的父母难道就不悲痛吗?他们就不想再见一见儿子的遗容吗?岸英是我的儿子,也是朝鲜人民的儿子,就尊重朝鲜人民的意愿吧。”这里可以看出:(毛主席作为一国的领袖、国家的主席,他强忍悲痛,一切从大局出发,理智地处理了自己的情感。)神态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第30页/共43页小作业当毛主席要在电报记录稿上签字时,他是什么心情?从哪里看出来的?

(1)“主席下意识地踌躇了一会儿.”

(2)“主席黯然的目光转向窗外,右手指指写字台,示意秘书将电文稿放在上面.”

毛岸英是毛泽东一家为了中国革命胜利而牺牲的六位烈士中的一位,毛主席在做最后的决定时,心底又流露出对亲人的无比眷恋。第31页/共43页

毛泽东收到了两封意愿截然不同的电报,经过痛苦的抉择,主席决定尊重朝鲜人民的意愿。当秘书将电报记录稿交由毛泽东签字时,他又迟疑了,“黯然的目光”,这是经历过悲痛后的自然神情,“转向窗外”、“指指写字台”、“示意”,这一连串的动作一方面表现他此时仍然沉浸在对爱子的无限思念中;另一方面表现毛泽东不愿让自己的悲痛“感染”身边的同志,故意支开了秘书。如果说前面毛泽东得到消息,收到电报是情感高潮的话,此时,又是另一个情感高潮,一签字,就意味着毛泽东永远也见不到自己的爱子了,岸英将永远留在了异国他乡,真是落笔千钧啊!这一处细节描写进一步表现出毛泽东是伟人,也是凡人。第32页/共43页

这是本文的最后一句话,单列一段作为文章的结尾。透过这句话,我们仿佛看到了夜深人静时,一位慈爱的父亲在床上辗转反侧,仿佛听到了漫漫长夜,一位慈爱的父亲在床上失声痛哭。是啊,老来丧子谁不哀痛!我们读着这句话,心里忽地又一沉,此时此刻,千言万语,万言千语,都变得苍白无力,此时收笔,留给我们的是深深地震撼:毛泽东是平凡的,更是伟大的!④电文稿下是被泪水打湿的枕巾。第33页/共43页小作业当毛主席在记录稿上签字时,他是什么心情?从哪里看出的?(1)“第二天早上,秘书来到毛主席的卧室.毛主席已经出去了,放在枕头上的电文稿写着一行醒目的大字: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这铮铮的言语下,是毛主席那宽阔的胸怀和那深深的慈父之情。(2)电文稿下是被泪水打湿的枕巾。这是本文的最后一句话,把它单独一句话作为文章的结尾。透过这句话,我们仿佛看到了漫漫长夜,一位慈爱的父亲躺在床上辗转反侧,仿佛还可以听到这位父亲在床上失声痛哭。老年丧子谁不哀痛!此时此刻,千言万语,都变得苍白无力,以这句话收笔,留给我们深深的震撼:毛泽东是平凡的,更是伟大的!第34页/共43页《赠父诗》

孩儿立志出乡关,

学不成名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

人生无处不青山,

青山处处埋忠骨,

何须马革裹尸还。

第35页/共43页第36页/共43页

大弟弟毛泽民(1896—1943),经过长征后到达陕北,任财政部长,在新疆被敌人杀害。小弟弟毛泽覃(1905—1935),任红军师长、军政委,在瑞金作战时牺牲。妻子杨开慧(1901—1930),在长沙做地方党的工作,被反动派逮捕,壮烈就义。堂妹毛泽莲(1906—1929),任游击队队长,在掩护同志们撤退时,被敌人杀害。

侄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