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河北省百师联盟高三一轮复习联考(二)历史试题_第1页
2023届河北省百师联盟高三一轮复习联考(二)历史试题_第2页
2023届河北省百师联盟高三一轮复习联考(二)历史试题_第3页
2023届河北省百师联盟高三一轮复习联考(二)历史试题_第4页
2023届河北省百师联盟高三一轮复习联考(二)历史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北卷百师联盟2023届高三一轮复习联考(二)历史试题2022.10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孟子说“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墨子认为“不义不处,非理不行,务兴天下之利,曲直周旋(注:各种举动),利则止”。韩非子认为“义者,君臣上下之事也,父子贵贱之差也’‘利之所在,民归之’”。这反映出A.诸子百家的义利观趋同B.尚“义”成为时代潮流C.社会义利矛盾引发关注D.新的阶级对立日益凸显2.中国古代的三个依次延续时期分别是:“骄兵悍将的世界”“文治的时代”“与中国传统政治绝异,政治上依种类分四等”,这三个时期是A.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B.唐、五代十国、北宋C.五代十国、两宋、元D.元、明、清3.南宋学者陈耆卿谈到士农工商四民时,曾强调“此四者,皆百姓之本业,自生民以来,未有能易之者也。若能其一,则仰以事父母,俯以育妻子,而终身之事毕矣。”这一观点A.折射出南宋商人地位的提高B.表明重商思想被普遍接受C.体现了封建等级秩序的瓦解D.源于政府经济政策的变化4.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中俄《尼布楚条约》的签订,彻底改变了王朝国家长期存在以中原为中心,由内而外划定边疆的传统做法……此后,自康熙到乾隆年间,中俄多次签订条约划定边界,逐步明晰了中俄双方的疆界和相关权益,同时也划定了与藩属国朝鲜的边界。这反映出清朝前期A.被迫对外妥协B.主权国家观念的萌发C.疆域完全确定D.朝贡体系瓦解5.1843年中英签订《五口通商附粘善后条款》,其中的第8款规定:“向来各外国商人止准在广州一港口贸易,上年在江南曾经议明,如蒙大皇帝恩准西洋各外国商人一体赴福州、厦门、宁波、上海四港口贸易,英国毫无靳惜,但各国既与英人无异,设将来大皇帝有新恩施及各国,亦应准英人一体均沾,用示平允。”对上述材料解读正确的是A.“上年在江南曾经议明”是指《虎门条约》B.“英国毫无靳惜”体现出英国的无私与大度C.“各国既与英人无异”说明列强已经组成侵华同盟D.“新恩”涉及内容模糊,有利于英国扩大侵略权益6.《瀛寰志略》介绍欧洲人“其人性情缜密,善于运思,长于制器,金木之公,精巧不可思议,运用水火尤为奇妙。火器创自中国,彼土仿而为之,益加精妙……造舟尤极奥妙,篷索器具,无一不精,测量海道,处处志其浅深,不失尺寸,越七万里而通于中土,非偶然也。”下列选项说法正确的是,作者A.称为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B.认为欧洲的航海技术源自中国C.明确主张向西方学习D.认识到中国与西方强国的差距7.甲午战争后,各资本主义国家在华的资本输出额由战前的2亿美元迅速增加到1902年的15亿美元,外资企业深入到中国的各个经济部门。这一现象出现的直接原因是A.列强对中国资本输出合法化B.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C.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的加深D.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十分缓慢8.据统计,辛亥革命后,仅民国元年宣告成立的实业团体就达40余个,到1915年12月,全国实业团体数量为107个。仅1912年,新成立工厂就达2001家,到1916年,全国工厂总数为16957家,并逐步形成了横跨多领域的产业集团。中国的工人阶级开始壮大起来。这表明A.民族工业发展的障碍扫除B.经济现代化之路成功开启C.推动社会进步的因素迅速成长D.中国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9.1928年秋天,井冈山根据地粮食普遍获得大丰收,宁冈全县粮食总产量比1927年增产20%,茶油生产更是十几年所没有过的丰收,永新、莲花、遂川等地也出现了空前的好收成。这一现象主要得益于A.农村生产力提高B.农民生产积极性的提高C.军事斗争的胜利D.打破了敌人的经济封锁10.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的报告中指出“二中全会是一次城市工作会议,是历史转变点”。林伯渠也在讲话中指出:“这次会议是历史上转变点,也可以说是‘城市工作会议’”。“历史的转变点”是指A.党的工作重心由农村转向城市B.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胜利C.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覆灭D.开始筹建新中国的工作11.某一年的人民日报社论有这样一段话:“在资本主义世界里……由于华尔街垄断财团热衷于战时暴利而狂猛扩大侵略,致使生活必需品价格猛涨,广大人民生活大大恶化;在社会主义的苏联……全体人民的生活幸福已被提高到了人类历史上空前未有的优裕程度。”这一年最有可能是A.1950年B.1959年C.1962年D.1971年12.“三线建设过程中,400多万名专家学者、熟练工人、技术人员、党政干部从上海、哈尔滨、青岛等工业重镇迁徙内地、扎根边疆。1965年至1975年,三线地区共完成基础建设投资1269.67亿元,占同时期全国基础建设投资总额的43.5%。全国近1500家大型企业中,三线地区占40%以上,涉及钢铁、有色金属、石油、化肥、森林、建材、铁道、交通、民航、纺织、轻工业、水利以及农业、林业、商业、邮电等300多个行业。”由此可知,三线建设A.推动了国家工业合理布局B.降低了沿海地区的工业发展水平C.以民用重工业为建设重点D.消除了东北地区的战争威胁13.“1978年10月22日,邓小平出访日本,旋访新加坡,邓小平对新加坡的经济制度表示出浓厚的兴趣,他在第二年的一次演讲中说:我到新加坡去考察他们怎么利用外资。新加坡从外国人所设的工厂中获益。第一,外国企业根据净利所交的35%税额归国家所有;第二,劳动收入都归工人;第三,外国投资带动了服务业。这些都是国家的收入。”1978年邓小平对新加坡的考察A.为设立经济特区提供了借鉴B.引起国人对市场经济的普遍关注C.为引进外资提供了政策支持D.促进了中国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14.“1982年宪法颁布后,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经济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此后,全国人大先后将‘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等写入宪法。”这体现出我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立法A.适应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B.削弱了国有经济的主导地位C.初步奠定了中国法治建设的基础D.开始重视维护公民的基本权利15.“1992年,我国批准外商投资企业、协议外资额与实际利用外资额,分别比1991年增长275.7%、385.3%和152.1%。”这主要得益于A.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B.冷战结束,国际形势的缓和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始D.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导向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4小题,第16题17分,第17题12分,第18题14分,第19题12分,共55分。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7分)材料一清朝前期对弱势群体的救助主要通过救助机构实施。这些救助机构有综合性的,如养济院、留养局;有针对某一弱势群体的,如育婴堂。养济院、育婴堂、普济堂为常设救助机构:留养局、粥厂为季节性的救助机构。养济院、粥厂、栖流所等由政府供给被救助者衣食。普济堂和育婴堂有些是民办的,但绝大多数是奉皇帝之命设立的,被纳入政府资助、管理的范围。清代前期的社会救助几乎是以“养”为唯一方式,对被救助者的救助完全是免费的,以保证他们的生存为目的。——摘编自刘悦斌《清朝前期的社会弱势群体救助》材料二建国初期,弱势群体数量巨大,情况复杂。因此,毛泽东认为,政府在社会救助工作中应遵循因类、因人而异的原则。救济失业人员:“推行积极的失业救济,救济失业与促进就业相结合”;救灾工作:“生产自救,节约虔荒,群众互助,以工代赈,并辅之以必要的救济”。不论是失业救济、灾民救济,都是极为重要的政治任务,围绕建国初期社会稳定、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这个政治大局进行的。除政治、经济方面的救助措施外,还重视弱势群体的思想教育工作,使弱势群体主动、积极地融入到劳动自救和建设新社会的洪流中。党和政府还在全社会提倡平等相待、团结互助、扶弱济贫,反对社会歧视,让全社会都关心社会弱势群体,从而为弱势群体的救助和自救营造了良好的氛围。从1950年7月至1952年9月的3年间,全国共安置救济失业人员上百万。灾民、贫民和流民也得到合理的救助与安置。——摘编自杜俊华《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的社会救济论述》(1)根据材料一,概括清朝前期对弱势群体救助的特点。(5分)(2)对比材料一、二,分析新中国成立初期对弱势群体救助的创新之处。(6分)(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中国成立初期对弱势群体救助的积极影响。(6分)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一新文化运动一开始带有全盘西化的倾向,胡适就说过:“我们必须承认自己百事不如人,不但物质机械上不如人,不但政治制度上不如人,并且道德不如人,知识不如人,文学不如人,音乐不如人,艺术不如人,身体不如人。”“要拯救我们这个民族”,唯一的出路就是学习“西洋的近代文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中国又激起了一片对传统文化的眷恋,形成一股传统文化“复归”的浪潮。梁启超大叫“科学破产”,建立在资产阶级物质文明基础上的西方精神文明,在他心目中也一齐崩塌。他决心要以“孔、老、墨三位大圣”和“东方文明”,去“调剂”西洋文明。材料二瞿秋白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作解剖刀,精辟地分析了所谓“东西文化论战”。他指出’现代资产阶级的文明,无论在科学技术或者思想学术方面,都比封建宗法时代的文明进步。中国文化的出路决不是“向后转”,而是“向前进”,“逐步前进,颠覆宗法社会、封建制度、世界的资本主义,以完成世界革命的伟业——如此,方是行向新文化的道路。”李大钊期待着无产阶级新文化的崛起,“我们主张以人道主义改造人类精神,同时以社会主义改造经济组织。不改造经济组织,单求改造人类精神,必致没有效果。不改造人类精神,单求改造经济组织,也怕不能成功。”——材料一、二摘编自李华兴《近代中西文化冲突交融的历史考察》(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中国学者对西方文明及传统文化所持的不同态度,并分析其原因。(8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马克思主义对中华文化复兴的重要意义。(4分)18.伴随着20世纪60年代开始的石油大会战,大庆地区开始了城市化演进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材料一据1960年4月的统计,参加大庆石油会战的人员已达4万多,其中总工程师、总地质师、大学教授、工程师和地质师等各类工程技术干部达1000多人。参加会战的大多数人员成为大庆地区城市化演进过程中最早的一批永久居民。表11960年4月全国各地参加石油大会战人数一览表人员单位分布松辽玉门四川北京新疆青海银川高校黑龙江解放军总计人数5644629923951491831132016881116092947949705注:数据出自《大庆市志》[M].大庆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南京:南京出版社。1988.材料二随着石油开发地域的不断扩大,职工家属不断来到大庆,人口自然增长率大幅度提高。人口迅速增加,居民点的数量也急剧上升,形成了工人镇、中心村、居民村三级城镇体系,人口达70.95万。1979年12月14日,大庆建市后。正式开始了有计划地调整矿区建设总体布局,出台了大庆第一轮总体规划,有效地解决了城镇建设与油田生产之间的矛盾,引导城镇居民点建设由高度分散向相对集中发展,以促进大庆由矿区建设向城镇建设转变。材料三随着30多年的石油开采和城市建设,大庆市已经今非昔比,依赖于石油产业的各项产业蓬勃发展,大庆市的文化、教育、科研产业也在同步建设,城市功能进一步完备。进入21世纪以来,科学技术早已成为第一生产力,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加快,经济上占比增加。现代通信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加强了城市与城镇之间的沟通和联系,极大的减少了大庆城市化进程中分散式空间布局的影响,促使了各个城镇和中心村的协同城市化进程,城市化进程进入快速推进阶段。——材料一、二、三摘编自张满《大庆城市化历史演进研究》(1)根据材料一,分析大庆地区城市化演进过程中第一批永久居民的构成特点,这对大庆城市化演进有什么影响?(6分)(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79年以后大庆建设发展的趋势,并说明大庆建市以来快速发展的有利条件。(8分)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新中国成立五十年来,中国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这一政策随着国际形势和国内中心任务的变化不断进行必要的调整。表2时期外交基本战略演变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50年代末“一边倒”(与苏联结盟)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两个拳头打人”(反美反苏)20世纪70年代初“一条线、一大片”(联美反苏)20世纪80—90年代末不结盟外交政策(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外交关系)——摘编自吕小波《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演变及国际地位的提高》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就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演变(1949—1999)进行阐述。(要求:表述成文,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百师联盟2023届高三一轮复习联考(二)河北卷历史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CCABDDACBAAAAAD1.C【解析】战国时期处于社会大变革时期,旧的价值观体系崩溃,新的价值观体系正在形成。在这个时期,社会上的义利矛盾冲突不断,诸子百家提出了不同的义利观,以期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故选C项。诸子百家的义利观各有不同,排除A项;B项不符合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现实,在诸侯争霸、兼并战争频发的年代“富国强兵”与求“利”成为社会的追求,排除;结合所学可知,战国时期新的阶级对立是指新兴地主阶级和奴隶主贵族的对立,材料中孟子、韩非子代表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墨子代表下层平民的利益,由此可知材料无法体现新的阶级对立,排除D项。2.C【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骄兵悍将的世界”体现出武将专权,符合五代十国的特征;“文治的时代”体现出文官政治的特征,符合宋代;“与中国传统政治绝异,政治上依种类分四等”体现了元朝的四等人制,所以材料体现的时代特征所属的时期依次是:五代十国、两宋、元。故选C项。3.A【解析】根据唯物史观,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南宋时期商品经济发达,商业政策较为宽松,材料中的观点认为“士农工商”都是本业,都是可以终身从事的正当职业,折射出当时商人地位有所提高,故选A项。宋代仍然是以重农抑商政策与思想为主导,排除B、D两项;南宋时封建等级秩序受到商品经济冲击,但没有瓦解,排除C项。4.B【解析】根据材料,《尼布楚条约》的签订,使中国传统的外交发生了变化,由传统的藩属外交,开始转向主权国家之间的外交,同时,清朝与藩属国之间的国界也开始划定,这都体现了主权国家观念的萌发,故选B项。《尼布楚条约》是在清政府战胜俄军的前提下签订的,不是被迫妥协,A项不符合史实,排除;康熙时期,西北地区还处在战争状态,清朝疆域并未完全确定,C项不符合史实,排除;朝贡体系是清朝末年,伴随着外国势力侵略,清政府统治力量衰落而逐步瓦解的,材料只体现清朝与藩属国划定边界,无法说明朝贡体系瓦解,排除D项。5.D【解析】根据材料,“但各国既与英人无异,设将来大皇帝有新恩施及各国,亦应准英人一体均沾,用示平允。”并没有指明“新恩”的具体范围,为以后英国利用这一条扩大侵略权益提供了借口,故选D项。“上年在江南曾经议明”是指《南京条约》,排除A项;B项说法错误,英国允许其他国家使用通商口岸是为了日后与其他列强分享侵略权益,排除;C项与史实不符,当时列强并没有组成所谓“侵华同盟”,排除。6.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徐继畲在《瀛寰志略》里不仅介绍了欧洲人“善于运思,长于制器”,还提到“火器创自中国,彼土仿而为之,益加精妙……造舟尤极奥妙,篷索器具,无一不精”,看到了西方技术比中国先进,可以得出,作者认识到了中国与西方强国的差距。故选D项。《瀛寰志略》的作者是徐继畲,开眼看世界第一人是林则徐,排除A项;材料并没有明确指出欧洲航海技术源自中国也没有表示向西方学习,故排除B、C两项。7.A【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甲午中日战争后签订《马关条约》,允许日本在华投资设厂,使日本对华的资本输出合法化,其他列强根据片面最惠国待遇也享有这一特权,这就导致列强向中国资本输出数额增加,故选A项。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主要针对国内民族工业发展,排除B项;C项是列强资本增加输出的结果而不是原因,排除;D项不符合史实,当时民族工业发展较快,排除。8.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辛亥革命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迅速,无产阶级力量壮大,推动社会进步的新因素迅速成长,故选C项。民族工业的发展障碍扫除是在新中国成立后,排除A项;经济现代化之路成功开启是在洋务运动中,排除B项;中国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是在五四运动中,排除D项。9.B【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井冈山根据地通过打土豪分田地,农民得到土地后,生产积极性提高,促进了根据地农业的发展,故选B项。1927—1928年农村生产力没有明显提高,A项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是根据地稳定的条件,但不是农业丰收的主要原因,排除;1928年农村革命根据地依然受到敌人的经济封锁,D项不符合史实,排除。10.A【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七届二中全会提出党的工作重心由农村转向城市,故有“城市工作会议”的说法,故选A项。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胜利是指新中国成立,排除B项;南京国民政府覆灭是在渡江战役以后,七届二中全会是在1949年3月份,排除C项;开始筹备新中国是党中央迁到北平以后,D项不符合史实,排除。11.A【解析】材料体现出中苏关系的友好和中美关系的敌对,这符合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局面,故选A项。1959年以后一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苏关系处于恶化状态,材料中赞扬苏联的话与当时的时代不相符,排除B、C、D三项。12.A【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三线建设促进了我国西部地区工业的发展,改善了我国工业的布局,故选A项。三线建设虽然提高了西部地区的工业水平,缩小了东西部工业发展水平的差距,但是没有降低东部地区的工业发展水平,东部仍然领先于西部,排除B项;三线建设以国防重工业为重点,排除C项;三线建设时期苏联布置重兵于东北边境地区,东北地区依然面临战争威胁,排除D项。13.A【解析】根据材料1978年10月,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邓小平出访新加坡,考察怎么利用外资,这为改革开放之后经济特区的设立提供了借鉴,故选A项。B项不符合史实,当时的社会还是普遍接受计划经济体制,排除;考察为引进外资提供了一些经验,但是没有提供政策支持,排除C项;D项是改革开放大规模引进外资以后才发生,排除。14.A【解析】根据材料,“《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经济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此后,全国人大先后将‘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体现出这一时期的立法适应了改革开放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故选A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有经济占国民经济比例有所下降,但是其主导地位并没有削弱,排除B项;20世纪50年代制定的一系列法律初步奠定了中国法治建设的基础,排除C项;新中国成立之初就重视维护公民的基本权利,排除D项。15.D【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与十四大的召开提出市场经济的建设目标,在这两大背景之下,经济体制进行重大改革,带来了外资数额的增加,故选D项。加人世界贸易组织是在2001年,A项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是外部原因,不是主要原因,排除;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始于1984年,排除C项。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4小题,第16题17分,第17题12分,第18题14分,第19题12分,共55分。16.(17分)(1)特点:建立了比较完备的救助机构体系,救助机构多样化;以官方救助为主,民间救助为辅;救助方式单一,以保证生存为救助目标;体现仁政的思想。(5分,1点2分,答出3点5分)(2)创新之处:把救济工作提高到政治任务的高度;对失业者的短期救济与促进就业相结合;救灾救济措施多样化,以工代赈为主,救济为辅;提倡群众互助救济;政治救助、经济救助与思想救助相结合;为弱势群体的救助和自救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6分,任答3点即可)(3)积极影响:解决了大量困难群众的生计问题;促进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认同;有利于社会稳定,有利于巩固新生政权;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公正;有利于形成和谐互助的社会风气;党和政府积累了社会救助的工作经验,提高了社会救助的能力。(6分,任答3点即可)【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历史解释、时空观念.唯物史观、家国情怀等核心素养。第一问、第二问根据材料,分层提取信息进行概括即可;第三问结合所学知识要多角度分析救助的影响。17.(12分)(1)态度: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一些激进的学者提出全盘西化的主张,对中华传统文化持否定的态度(2分);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中国学者对西方文明感到失望,开始重新发现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2分)。原因:辛亥革命后,人们认识到共和制度不能巩固,中国状况依然黑暗,是由于缺乏对旧思想、旧文化、旧礼教的彻底批判,因此,一些学者提出全盘西化,否定中国传统文化的倾向(2分)。第一次世界大战暴露了资本主义制度和西方文明的弊端,中国学者开始重新审视西方文明与传统文化的价值。(2分)(2)意义:马克思主义传人后,瞿秋白、李大钊等马克思主义者主张以马克思主义改造中华文化,建立社会主义新文化,这给中华文化的复兴指明了方向: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之下发掘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真正实现中华文化的复兴。(4分)【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唯物史观、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等核心素养,第一问,态度,根据材料一“‘要拯救我们这个民族’,唯一的出路就是学习‘西洋的近代文明’”等内容,可以概括出“一些激进的学者主张全盘西化,否定中华传统文化”;根据“科学破产”,他决心要以“孔、老、墨三位大圣”和“东方文明”,去“调剂”西洋文明等内容,概括出“中国学者对西方文明感到失望,开始重新发现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原因,根据材料并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可概括得出。第二问,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可以得出“马克思主义给中华文化复兴指明了方向;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实现中华文化复兴”等内容。18.(14分)(1)特点:来自全国多个省、市、自治区;解放军占主体;基本都是大庆油田的工作人员;人员素质整体较高。(4分,任答2点即可)影响:为大庆的城市化演进打下了良好的居民基础。(2分)(2)趋势:大庆由矿区建设向城镇建设转变。(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