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三、四单元 单元测试卷(人教版 24年秋)_第1页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三、四单元 单元测试卷(人教版 24年秋)_第2页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三、四单元 单元测试卷(人教版 24年秋)_第3页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三、四单元 单元测试卷(人教版 24年秋)_第4页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三、四单元 单元测试卷(人教版 24年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四单元单元测试卷(人教版24年秋)一、选择题(共28小题,每小题2分,共56分。在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早期基督教反对罗马暴政,谴责富人剥削。公元2世纪以后,基督教教义发生变化,宣扬忍耐顺从、君权神授等思想。此变化导致了()A.罗马帝国长期迫害基督教 B.罗马皇帝定基督教为国教C.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D.西欧封建庄园制度的瓦解2.“基督教文化在客观上促进了早期西方的文艺复兴,为文艺复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其次我们可以看到基督教对文化的影响不仅有深度,还有广度,随着传教的深入,基督教已经逐步渗透到哲学、法学、文艺、教育等领域。”材料叙述了基督教的()A.背景 B.内容 C.特点 D.影响3.“在一定程度上,封君封臣制是政治、经济、法律制度的替代品,这一制度使得社会连成一个整体,从上到下形成了所谓责任的‘链条’。”材料中的“链条”是指()A.宗教信仰 B.武力斗争 C.封赐土地 D.金钱赎买4.799年,教皇利奥三世被反对者废黜,只身逃离罗马。800年,法兰克国王查理把利奥三世送回罗马,助其复位。这一年,利奥三世为查理加冕,称他为“罗马人的皇帝”。由此可见()A.基督教建立黑暗神权统治 B.查理大帝能征善战C.教皇与国王相互扶持利用 D.利奥三世软弱无能5.“中古时期的欧洲存在一个带有军事性质的领主附庸集团……它与同样带有军事色彩的领主、农奴制度相结合,形成一种特殊的贵族等级制度。”材料中提到的“领主附庸集团”的形成取决于()A.古希腊文化 B.基督教神学 C.封建庄园制 D.封君封臣制6.“一个向封君宣誓效忠的人,应该记住:安全、诚实、堪用……同样,封君也要在所有事情上为他宣誓效忠的封臣做事。”这主要说明封君和封臣之间()A.以土地封赐为纽带 B.权利与义务相交织C.是平等互助的关系 D.具有军事同盟性质7.8世纪前期,法兰克王国对土地的分封形式进行了改革,不再像以前那样无偿地赏赐,而是要求得到封地的人必须提供兵役服务。法兰克王国的这一措施()A.促进了基督教在西欧的传播 B.促进了西欧封建制度的形成C.促使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确立 D.违反了禁止土地买卖的规定8.在西欧,庄园为领主提供面粉、蔬菜等,也为领主提供衣物。庄园有铁匠、金银匠、鞋匠等各类工匠,可以制造不同的物品,是一个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的单位,很少需要对外交换。据此可知,西欧庄园()A.是个独立的政治单位 B.以租地农场为主C.具有自给自足的特征 D.领主特权受限制9.庄园法庭档案记录:英格兰埃尔顿庄园接到有农奴不服被控告没有完成为庄园主运草的任务。法庭查阅了有关惯例后确认这些农奴没有义务将牧草装上马车,据此判定农奴胜诉。据此可知,庄园法庭()A.对农奴进行残酷剥削 B.保护的是领主的利益C.有助于限制领主特权 D.加速了市民阶层形成10.下图是一张庄园法庭的档案。据此可知,庄园法庭()无权享用公共牧场但仍在牧场内放牧的人,侵犯了全体村民的权益,判令他们从牧场牵走他们的牲畜,从此不得占用牧场,违者还要被罚款。A.维护了庄园的公共秩序 B.缓和领主与佃户的矛盾C.极大限制了领主的特权 D.罚款是常用的惩罚手段11.中世纪西欧庄园就是一块封地,它不仅能够作为生产组织而存在,而且有作为封地应享有的各类领主权,如行政权、司法权以及经济权。材料反映了西欧庄园的特点是()A.等级制度森严 B.具有相对的独立性C.封建制度解体 D.实行资本主义制度12.中世纪初期,欧洲庄园生产的产品主要用于保障佃户和领主的生活。10—11世纪,随着众多城市的兴起,城市的消费者日益增多,庄园开始专注于生产城市消费所需要的东西。这一变化反映出()A.商品经济主导地位逐步确立 B.农业经济自给自足特性日趋稳定C.城市已成为国家的政治中心 D.庄园农业生产的商品化趋势加强13.它是“中世纪封建社会汪洋大海中一座非封建的岛屿,改变了整个社会的面貌,造成了新的力量、新的观念、新的需求、新的语言、新的生活方式和新的交往方式”。“它”指的是()A.西欧中世纪的庄园 B.西欧中世纪的大学C.西欧中世纪的城市 D.租地农场14.在亨利二世(1154—1189年在位)时期,英国剑桥市民支付300银币和1金币获得了包税权,而且国王的治安官不得随意干涉市民。这说明当时的剑桥()A.建立民主法治制度 B.成为商人聚居地C.市民取得独立地位 D.获得一定自治权15.中世纪欧洲自治城市的司法权是不完整的,受到封建教会严密控制。城市有时还被看成是充当封臣的一个集体,要为封君服军役并履行封臣的其他义务。这表明,自治城市()A.建立了君主立宪制 B.出现了教育学术新气象C.获得免除赋税特权 D.未完全摆脱封建主控制16.12世纪初,伦敦市民每年向王室缴纳300镑税金,以此获得国王对市民自选市长和市政官的许可。材料反映出中世纪欧洲()A.封君封臣制度逐步形成 B.国家税收主要来源于城市C.城市获得了部分自治权 D.市民不以武力斗争为手段17.中世纪城市兴起后,具有越来越多的新品质,如新的经济理念、新的经济方式、新的社会力量、新的文化教育、自由平等观念和新的政治形式等。材料主要反映了中世纪城市()A.盛行自由平等观念 B.孕育了近代文明因素C.资产阶级力量强大 D.已确立资本主义制度18.因为西欧领主经济对应的政治结构不能保证对全国的控制,所以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城市是必然出现的经济成分。随着中世纪西欧城市的发展,诞生的新的社会群体是()A.庄园领主 B.新兴地主 C.新兴贵族 D.市民阶层19.“中世纪新兴城市是工商业群体建立的聚集地,这些新兴群体为了争取自由自治,以及维护和保障行业共同利益,通常会在城市中成立行会组织。大学就是在这种时代精神下发展起来的,其管理和学术组织基本上仿效了工商业行会的做法。”这表明()A.城市发展推动大学兴起 B.城市留存了罗马古典文化C.教育研究受封建主影响 D.中世纪大学轻视学术研究20.《完全居住法》颁布于12世纪的意大利,下面是该文献的部分内容。这反映了()学者们免受地方法官的司法审判;授予到博洛尼亚学习的学生具有在城市中居住和自由活动的权利……A.伊斯兰教影响下的世界 B.法兰克王国的历史发展C.西欧大学享有自治地位 D.幕府统治下的日本社会21.欧洲中世纪大学主要培养市政和教会管理人员、律师以及医生,但也培养书法家、哲学家、逻辑学家。可见,当时的大学()A.拥有完全自治的权利 B.顺应社会发展的需求C.是一个国际学术中心 D.不受世俗君主的约束22.拜占庭以希腊语为其大众语言,这便利了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存留。西方能够发生文艺复兴,希腊罗马古典文化能在西欧重新生根发芽,正是依托于拜占庭这座希腊文化漫长流变征途中的金桥。材料强调了拜占庭()A.为文艺复兴提供了精神土壤 B.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C.对希腊罗马文化的兼收并蓄 D.对本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创新23.拜占庭文明立足于东方文化的肥田沃土之上,从其产生的那一时刻起就带有明显的东方色彩;其次,它又是典型的基督教文明;最后,拜占庭文明还具有明显的罗马因素。材料体现了拜占庭文明的突出特点是()A.保守狭隘 B.兼收并蓄 C.影响深远 D.民主先河24.日本遣唐使对唐朝实行均田制,制定律令,建立中央集权制国家,国泰民安、文化繁荣的大好形势,深为赞赏。他们回国后,积极倡导以“法制完备”的唐朝为典范,实行了()A.大化改新 B.文艺复兴 C.君主立宪 D.民主共和25.部民长期以来是日本贵族的私有民,地位近似于奴隶。大化改新后,部民成为公民,并由国家授田,分得了土地,摆脱了依附地位,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促进了日本社会经济的发展。这种转变()A.消灭了日本的贵族 B.解放了农村生产力C.促进中日文化交流 D.导致天皇大权旁落26.“中央政府设二官八省,分别掌管各项政务;地方设国、郡、里等行政单位,国司由中央任命,里长从里内的居民中选择。”这些措施体现大化改新的目的是()A.发展封建经济 B.挽救民族危机C.维护幕府统治 D.加强中央集权27.下面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示意图。其中空白框中应为()A.印度人 B.阿拉伯人 C.波斯商人 D.雅利安人28.拜占庭帝国受到了西亚和北非文化影响,但却以罗马帝国的继承者自居,创造了法学成就突出的拜占庭文化;阿拉伯帝国吸收希腊、波斯和印度的文化,创造了光辉灿烂的阿拉伯文化。材料反映了拜占庭帝国和阿拉伯帝国两个国家()A.追求并模仿中国文化 B.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C.创造了完整的代数学 D.传承并融合东西方文化二、非选择题(共4题,其中第29题8分,第30题12分,第31题12分,第32题12分。)2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8分)材料对许多人来说,中世纪就是“黑暗时代”……由于种种原因,对中世纪的这种不公道的观点持续了整整500年。无论如何,中世纪都不是一个沉睡的、可怕的时代,而是一个充满变化的时代。——摘编自本内特等《欧洲中世纪史》(1)结合所学,指出在欧洲中世纪影响力最大的宗教。(2分)(2)你是否认同材料画线部分对中世纪的评价?请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你的理由。(6分)3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一古代国家距今年代文明代表地点古埃及约公元前3500年金字塔、太阳历尼罗河流域古巴比伦公元前19世纪楔形文字、《汉谟拉比法典》两河流域中国约公元前2070年青铜器、甲骨文黄河、长江流域古代印度约公元前6世纪佛教、阿拉伯数字的起源印度河流域——据人民教育出版社《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编制材料二(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亚非文明的特点。(4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其反映的历史现象。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其出现的原因。(4分)(3)综合上述材料,归纳世界文明发展的特点。(4分)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一从古希腊传播开来的西方文明所特有的智识生活方式始终在影响着……古罗马正是在接受了来自希腊文明的洗礼之后,才完成了从军事统治到文化统治的转型,才能够允许像大学和宗教这样的新生事物出现……不同的文化最终在古罗马的催生下发生着融合,逐渐为大学的产生绘出最初的图景。——摘编自李海龙《西方大学的源起》材料二教会与世俗国家的冲突所造成的封建势力之间的分立的政治格局,有利于大学从政治“真空”地带破土而出,从而获得了宝贵的生存空间……大学通过巧妙的周旋而获得了对维护自身存在和发展意义重大的自治权,这样才使得这种自发形成的教育形式得以巩固并延续到后世。——摘编自方勇《论11—15世纪欧洲大学的兴起》材料三以工商业为主的经济中心的城市的兴起和发展,促进了西欧文化向世俗文化方面的发展。许多不受教会控制的世俗学校和大学应运而生……12世纪,当属意大利出现的世俗学校最多。——摘编自田薇《信仰与理性:中世纪基督教文化的兴衰》(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希腊文化产生的影响。(4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大学兴起的政治条件。(2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简析12世纪意大利出现的世俗学校最多的原因。(2分)(4)综合上述材料,分析影响欧洲大学发展的因素。(4分)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世界历史大事年表(部分)时间事件10世纪起西欧商业贸易发展12世纪大学兴起13世纪许多城市获得自治权13—14世纪市民阶层逐渐形成,并分化出早期资产阶级——据人民教育出版社《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编制(1)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指出城市居民获得自治权的方式。(2分)(2)根据材料,围绕其主题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世界史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10分)

答案一、1.B2.D3.C4.C5.D6.B7.B8.C9.C10.A11.B12.D13.C14.D15.D16.C17.B18.D19.A20.C21.B22.A23.B24.A25.B26.D27.B28.D二、29.(1)基督教。(2分)(2)【示例一】判断:同意。理由:在欧洲中世纪,随着经济的发展,逐渐出现新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政治上,市民阶层不断壮大,不断获得城市的自治权;思想文化上,欧洲出现了大学,新的学术思想不断在大学中发展。所以,中世纪是一个充满变化的时代。(6分)【示例二】判断:不同意。理由:经济上,中世纪时欧洲人承担着来自宗教和世俗权力下双重的税收负担;政治上,西欧的农奴缺少人身自由,受到封建领主的剥削;思想上,基督教排斥“异端”思想,实行思想专制。综上,中世纪是个可怕的时代。(6分)30.(1)起源于大河流域;文明历史悠久、文化昌盛;呈现多样化发展。(4分)(2)历史现象:东西方文化的融合。(2分)原因:拜占庭帝国地跨欧、亚、非三洲,地理位置优越,有利于文化的交融。(2分)(3)文明具有多样性;文明因交融而变得丰富多彩。(4分)31.(1)使罗马完成了从军事统治到文化统治的转型;推动大学的出现。(4分)(2)教会与世俗国家政治上的冲突为大学创造了生存空间;大学获得自治权。(2分)(3)意大利出现许多新兴城市,工商业发达,市民阶层不断壮大。(2分)(4)不同文化的交融;相对宽松的政治环境;商品经济的发展;城市的兴起。(4分)32.(1)金钱赎买和武力斗争。(2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