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与能力测试_第1页
初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与能力测试_第2页
初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与能力测试_第3页
初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与能力测试_第4页
初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与能力测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义务教育历史学科关键素养培养与能力测试初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与能力测试第1页内容结构学科关键素养提出历史学科关键素养内涵与划分历史学科关键素养与能力测试初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与能力测试第2页1997年以来,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欧盟(EU)等国际组织先后开展关于关键素养研究。1997年12月,OECD开启了“素养界定与遴选:理论和概念基础”项目,确定了三个维度九项素养。(1)能互动地使用工具。包含三项素养:(2)能在异质群体中进行互动。包含三项素养:(3)能自律自主地行动。包含三项素养:学科关键素养提出初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与能力测试第3页年12月,EU经过了关于关键素养提议案,关键素养包含:母语、外语、数学与科学技术素养、信息素养、学习能力、公民与社会素养、创业精神以及艺术素养共计八个领域,每个领域均由知识、技能和态度三个维度组成。年2月,UNESCO公布汇报《走向终生学习——每位儿童应该学什么》。该汇报基于人本主义思想提出关键素养。在基础教育阶段尤其重视身体健康、社会情绪、文化艺术、文字沟通、学习方法与认知、数字与数学、科学与技术等七个维度关键素养。学科关键素养提出初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与能力测试第4页美国学生关键素养框架:美国“21世纪素养”三项技能领域:(1)学习与创新技能。包含批判性思维和问题处理能力、创造性和创新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2)信息、媒体与技术技能。包含信息素养、媒体素养、信息交流和科技素养。(3)生活与职业技能。包含灵活性和适应性、主动性和自我指导、社会和跨文化技能、工作效率和胜任工作能力、领导能力和责任能力。学科关键素养提出初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与能力测试第5页学科关键素养提出初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与能力测试第6页年3月,新加坡学生“21世纪素养”框架;关键价值观包含尊重、负责、正直、关爱、坚毅不屈、友好。学科关键素养提出初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与能力测试第7页年3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全方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意见,“关键素养”首次出现在国家文件中,置于“未来基础教育改革之灵魂”地位。研制中国学生发展关键素养,根本出发点是将党教育方针详细化、细化,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全方面发展人。学生发展关键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应具备,能够适应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主要包含3个方面、9大素养、23个基本关键点。学科关键素养提出初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与能力测试第8页学科关键素养提出中国学生发展关键素养框架:初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与能力测试第9页学科关键素养提出初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与能力测试第10页学科关键素养提出初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与能力测试第11页培育学生关键素养“四大路径”1.围绕关键素养开发课程体系2.围绕关键素养改进教学方法3.提升教师素质是培育学生关键素养关键4.推进评价改革学科关键素养提出初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与能力测试第12页历史学科关键素养内涵与划分版版版初稿学科素养要求演变初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与能力测试第13页历史学科关键素养内涵与划分初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与能力测试第14页二、课程目标(高中)(一)总目标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总目标是以落实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使学生经过高中历史课程学习,形成作为合格公民应具备历史学科关键素养,得到全方面发展、终生发展和个性发展。经过学习历史,学生能够掌握……历史学科关键素养内涵与划分第二部分课程目标(初中)经过义务教育阶段历史课程教学,……初步形成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成为拥有良好综合素质合格公民

奠定基础。初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与能力测试第15页历史学科关键素养:是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逐步形成含有历史学科特征思维品质和关键能力,是历史知识、能力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综合表现。主要包含:

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了解、历史解释、历史价值观历史学科关键素养概念界定与内涵分解历史价值观关键知识学科能力学科方法CAB初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与能力测试第16页历史学科关键素养概念界定与内涵分解初中历史课程标准第二部分课程目标初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与能力测试第17页历史学科关键素养概念界定与内涵分解初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与能力测试第18页历史学科关键素养概念界定与内涵分解初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与能力测试第19页历史学科关键素养与能力测试初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与能力测试第20页历史学科关键素养与能力测试初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与能力测试第21页历史学科关键素养与能力测试(1)历史时序能力测试

考查逻辑探源:《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年版)》一、知识与能力:“了解历史时序,初步学会在详细时空条件下对历史事物进行考查,从历史发展进程中认识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地位和作用。”

历史时序成为高考考查重点历史教育现实状况:知识缺位!知识——能力练拳——练功

向历史学科回归!初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与能力测试第22页历史学科关键素养与能力测试上海卷:4、7、10、11、23、24浙江卷:15、19海南卷:天文历法题北京卷:37.“计时——记时——纪史”

40.海洋是人类活动主要舞台。山东卷:29.美国杜邦企业发展四川卷:13题.英国大事年表安徽卷:12、20、21年全国卷:交通信号灯……初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与能力测试第23页历史学科关键素养与能力测试【上海卷】2.公元前509年,罗马进入共和国时期,这一时间也可表述为

A.公元前5世纪初

B.公元前5世纪末

C.公元前6世纪初

D.公元前6世纪末

例: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这一时间能够表述为

A.公元前3世纪初

B.公元前3世纪末

C.公元前2世纪初

D.公元前2世纪末初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与能力测试第24页历史学科关键素养与能力测试【年全国卷-纲领版】37.(32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以下各题。初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与能力测试第25页初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与能力测试第26页【黄石市年中考】39.【历史年表】材料二

公元前8世纪,罗马城逐步建立起来。……

1453年,君士坦丁堡被土军攻陷,东罗马帝国灭亡。初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与能力测试第27页【年高考四川卷】

初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与能力测试第28页历史学科关键素养与能力测试(2)历史空间(历史地图)能力测试

1978、1979高考试题初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与能力测试第29页全国课标卷1--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以下要求。历史地图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种信息。图9东汉十四州示意图图10唐开元十五道示意图

比较图9、图10,提取两项相关汉唐间历史变迁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给予说明。41.(12分)示例一:信息:汉代州集中于黄河中下游地域,唐代道南北分布大致平衡。说明:汉唐间南方社会经济有了很大发展。

示例二:信息:汉代州名与唐代道名有很大不一样。

说明:唐代“道”划分更重视山川地理形势。新探索初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与能力测试第30页★以空间概念为基础融合其它主题内容地图考查(•上海单科)12以下是某一时期诗人分布示意图。依据所学知识判断,这一时期应该是(

)A.春秋战国

B.秦汉

C.隋唐D.两宋初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与能力测试第31页历史学科关键素养与能力测试初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与能力测试第32页历史学科关键素养与能力测试初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与能力测试第33页年版初中课标对史料实证能力要求

(一)知识与能力⒊了解各种历史展现方式(史料各种类型),包含文件资料、图片、图表、实物、遗址、遗址、影像、口述以及历史文学作品等,提升历史阅读能力和观察能力,形成符合当初历史条件一定历史情境想象。⒋初步学会从各种渠道获取历史信息,了解以历史材料为依据来解释历史主要性;初步形成重证据历史意识和处理历史信息能力,逐步提升对历史了解能力,初步学会分析和处理历史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⒋逐步掌握学习历史一些基本方法,包含计算历史年代方法、……识别和利用历史地图和图表方法、查找和搜集历史信息路径和方法……等。初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与能力测试第34页历史学科关键素养与能力测试史料实证史料搜集(史料分类)史料辨析史料利用论证观点初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与能力测试第35页素养2:史料实证能力历史资料文件史料实物史料图像史料(视觉图像)图像史料(形式上)影视史料图片史料再造性图像史料原始性图像史料文物、遗址遗址、碑刻、建筑、图画等实物和摄影照片等。依据史料想象而作历史图画、漫画、宣传画等。图像史料(内容上、起源上……略)史料分类初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与能力测试第36页年高考四川卷素养2:史料实证能力——图像史料初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与能力测试第37页素养2:史料实证能力——图像史料罗伟先《对“收获播种”画像砖再探索》(《四川文物》1988年第3期)一文指出,该画像砖有“祭奠灵星舞蹈”说,“收获”说(是研究当初水稻收割及其相关问题宝贵材料),“收获播种”说,“播种”说,“祈报社稷舞蹈”说等。学术界对该图内容认识并不一致。“祭奠灵星舞蹈”说、“祈报社稷舞蹈”说都认为该图表现了农业祭奠性仪式某种场景,是一个象征性活动场面,不是农业一个真实场面。初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与能力测试第38页怎样解读图像史料中有效信息?

“二重证据法”,即将图像信息解读放在“二重证据法”框架中去了解,要在融汇其它史料尤其是文字史料大量信息前提下去了解图像,发挥其互证与补充功用。相关历史结论得出,主要还是要靠文件记载,画像砖这类图像史料更多是补充、印证,不能取代文字史料而单独使用,单独使用风险性较大。

——陈仲丹《中学历史教学图像史料信息解读方法浅议》(《历史教学》(上)年第2期)素养2:史料实证能力——图像史料初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与能力测试第39页素养2:史料实证能力——图像史料测试中利用1、作为装饰性材料,对解题基本不起作用2、作为辅助性材料,对解题仅起辅助作用3、与文字材料有机结合,形成综合判断4、以独立材料存在,回归图像材料本身功效5、图像材料组合利用,了解组图表达主题6、同一图像材料多维度思索利用

【成都、自贡、德阳、绵阳、雅安等】初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与能力测试第40页8.【全国卷1-21】21.下列图反应是1956年-1965年间我国

A.煤炭生产基本情况

B.粮食生产基本情况C.钢铁生产基本情况

D.石油生产就本情况素养2:史料实证能力——历史数据在测试中利用初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与能力测试第41页4.图1是某国两个城市人口总数改变示意图。这两个城市最可能是A.北京、上海B.东京、大阪C.利物浦、曼彻斯特D.莫斯科、圣彼得堡素养2:史料实证能力——历史数据在测试中利用初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与能力测试第42页历史学科关键素养与能力测试素养3历史了解——了解之同情初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与能力测试第43页历史学科关键素养与能力测试初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与能力测试第44页历史学科关键素养与能力测试初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与能力测试第45页历史学科关键素养与能力测试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年版)(一)知识与能力

⒊了解各种历史展现方式,包含……形成符合当初历史条件一定历史情境想象。⒋初步学会从各种渠道获取历史信息,……逐步提升对历史了解能力,初步学会分析和处理历史问题。(二)过程与方法⒈经过各种路径感知历史,学会从当初历史条件了解历史上人和事,……⒉在学习历史过程中,逐步学会利用时序与地域、原因与结果、动机与后果、延续与变迁、联络与综合等概念,对历史事实进行了解和判断。初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与能力测试第46页历史学科关键素养与能力测试素养3历史了解——了解之同情1、利用所学知识了解教科书(各种)历史叙述

及其语境含义;2、对历史含有同情了解态度,即依据可靠史料设身处地认识详细史事,对历史境况形成合理想象,更加好地感悟和了解历史上各种事物;3、了解历史叙述与历史事实之间差异;4、在同情了解基础上建构自己历史叙述;历史事实——历史叙述初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与能力测试第47页历史学科关键素养与能力测试素养3历史了解(1)了解教科书历史叙述(2)形成同情了解态度(3)了解历史叙述与历史事实差异(4)建构自己历史叙述历史叙述初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与能力测试第48页历史学科关键素养与能力测试素养3历史了解(1)了解教科书历史叙述历史叙述历史历史学历史教育初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与能力测试第49页历史学科关键素养与能力测试素养3历史了解2、形成同情了解态度历史叙述例1:“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例2:抗战时期八路军游击战“中体西用”以后久被指为偏护封建,其实,那个时候中国,天下滔滔,多是泥古而顽梗士人,在封建主义充满天地里,欲破启锢闭,引入若干资本主义文化,除了“中体西用”还不可能提出另一个更加好宗旨。假如没有“中体”作为前提,“西用”无所依靠,它在中国是进不了门,落不了户。——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新陈代谢》初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与能力测试第50页历史学科关键素养与能力测试(2)形成同情了解态度初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与能力测试第51页历史学科关键素养与能力测试(2)形成同情了解态度(反例anhui)初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与能力测试第52页历史学科关键素养与能力测试素养3历史了解(3)了解历史叙述与历史事实差异《历史叙述怎样靠近历史真实》历史叙述是对历史统计和描述,它主要功效在于“传递”历史。这种传递,既包含历史事实传递,也包含历史叙述主体个人意识传递。所以,历史叙述本身是兼具客观性与主观性复杂过程。怎样平衡好二者关系,使历史叙述靠近“历史真实”,一直是历史研究中大问题。——《人民日报》(年12月31日07版)初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与能力测试第53页

真实才是历史灵魂。怎样让有血有肉历史叙述靠近“历史真实”:

一是允许多元叙述存在。各种声音、多个角度、多重视野组成历史叙述更有利于不停靠近历史真实。希罗多德在《历史》一书中,经常以这么方式表明,“依据波斯人说法,事情起因是……不过希腊人说法却不一样,……”而作者自己观点则表现在“他们所以这么做,我认为是……”(注:请参阅希罗多德:《历史》)

二是重视史料选择科学性。任何历史叙述都需要选择史料,而史料选择是否科学是历史叙述能否靠近“历史真实”至关主要“前站”。

三是区分叙述层次性。历史叙述现有纯粹事件叙述,也有将事件叙述与因果分析交织在一起夹叙夹议叙述。历史叙述中包含了“事、义、文”三要素。初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与能力测试第54页历史学科关键素养与能力测试(3)了解历史叙述与历史事实差异12.美国史学家班克罗夫特叙及“列克星顿枪声”时,绘声绘色地描述了殖民地民兵同英军对峙交火,十分必定地指出,伴随指挥官一声令下,英军士兵首先向民兵开了枪。随之,“各殖民地带着一样冲动,飞快地拿起了武器;他们同仇敌忾,相互立誓要‘准备应对这一极端事件’,整个大陆万众一心,高呼‘不自由,毋宁死’。”对这一颇具文学色彩描述,以下怀疑合理是①列克星顿之战确有其事吗?②各殖民地居民对英国敌视态度是一致吗?③能必定是英军首先开枪吗?④“不自由,毋宁死”是“万众一心”声音吗?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P0.67D0.40初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与能力测试第55页北京卷39.(28分)中国共产党成立90年来,经过不懈探索与奋斗,取得了辉煌成就。据图12,回答第(1)题。(1)描述1934年至1936年革命依据地颁布范围改变特点。(6分)(1)面积由小变大,分布范围由分散到集中连片,从地跨两省到地跨四省。初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与能力测试第56页历史学科关键素养与能力测试(4)【构建自己历史叙述】初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与能力测试第57页历史学科关键素养与能力测试(4)【构建自己历史叙述】

39.战争与和平抉择(12分)以“战争与和平抉择”为主题,叙述德国20世纪以来发展之路。(1)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德国在当代化进程中受到其军国主义传统和国家间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双重影响,采取军事扩张方式走上强国之路,挑起一战。(2)一战后《凡尔赛和约》把全部战争罪责都推给德国一方,对其严惩,埋下了民族复仇情绪。在世界经济危机催化下,希特勒纳粹政权再次将德国和世界推向战争深渊。(3)二战后德意志民族对以住强国之路进行了根本反思,同时战后国际格局如雅尔塔体制和冷战格局,为德国重新崛起创造了良好外部环境。(4)德国努力探索与欧洲国家共同发展共赢模式,经过法德和解、加入欧共体和欧盟以及实现两德统一等,终让国家走上和平发展之路。初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与能力测试第58页历史学科关键素养与能力测试(4)【构建自己历史叙述】初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与能力测试第59页历史学科关键素养与能力测试素养3历史了解(1)了解教科书历史叙述(2)形成同情了解态度(3)了解历史叙述与历史事实差异(4)建构自己历史叙述历史叙述初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与能力测试第60页历史学科关键素养与能力测试素养4历史解释初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与能力测试第61页历史学科关键素养与能力测试初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与能力测试第62页历史学科关键素养与能力测试素养4历史解释“不可能有‘事实如此’历史,只能有历史各种解释,而且没有一个解释是最终,每一代人都有权形成自己解释。”

——卡尔·波普尔初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与能力测试第63页历史学科关键素养与能力测试素养4历史解释“评价”与“解释”:

“评价”包括“权力”问题,评价者需要把自己摆在高于评价对象地位,才能行使评判权力。解释者则采取一个平等姿态,力图深入到解释对象世界中去,以了解和说明他们思想和行为。

“评价”需要标准,而标准通常是由评价者单方面制订,并不一定适合用于评价对象。解释则主要牵涉到了解,并不包含多少评判意图。

“评价”侧重是结果、地位和意义,而“解释”则更关注过程、情势和联络。初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与能力测试第64页历史学科关键素养与能力测试素养4历史解释“历史解释”就是使过去人和事变成能够了解知识过程。历史解释基本任务,是将零碎而混乱过去信息变成有条理有意义历史知识。【材料整理】历史解释第一项任务就是确定历史事实。离开了事实和对事实陈说,史家就无法展开论说,无法形成解释。阐释事实意义是解释基本任务。包含两个层次:对于个别史实意义阐释,实际上就是对史料解读对事实集合体意义阐释能够采取追溯起源、探讨因果、分析趋向、说明影响、判定地位等形式。——李剑鸣《历史学家涵养和技艺》初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与能力测试第65页历史学科关键素养与能力测试傅斯年有一分材料说一分话素养4历史解释(1)区分历史叙述中史实和解释(3)提出自己解释(2)解释历史事物之间因果关系(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