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第第页临时用电方案及触电应急预案..Ⅰ级应急响应行动。发生造成3人以上死亡或遇险,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应迅速启动ⅠⅡ级应急响应行动。Ⅱ级应急响应是发生造成1-2人死亡或遇险,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应迅速启动Ⅱ级应急预案,全力以赴组织抢险救援。2小时内向五公司及当地政府报告事故情况。超出工程部救援能力时,请求当地政府和有关专业应急队伍支援。
6.2指挥和协调机制
6.2.1应急救援各分组在现场应急救援组统一领导下,密切配合,共同实施抢险救援和紧急处置行动。
6.2.2迅速对触电、电气火灾事故严重程度进展分析、评估,提出应急处置方案和建议。
6.2.3及时向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及当地政府部门报告应急救援行动的进展情况。
6.2.4必要时求助地方政府、业主、监理和友邻单位协助应急救援工作。
6.3紧急处置
6.3.1发现有人触电,现场有关人员应立即报告现场负责人及事故应急救援领导组组长;同时,尽快使触电者脱离电源;然后根据触电者的具体病症进展对症施救;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扩大和保护现场。
6.3.2第一发现人应立即切断电源,或用不导电物体如枯燥的木棍,木板,或干布等绝缘材料使触电人尽快脱离带电体.第一发现人切勿直接接触伤员,防止自身触电而影响抢救工作的进展.目击者应一边救人一边大声呼叫,同时立即封锁现场,制止其他人员误入现场。
6.3.3高压触电脱离方法。触电者触及高压带电设备,救护人员应迅速切断使触电者带电的开关、刀闸或其他断路设备(马上通知供电部门停电),或用适合该电压等级的绝缘工具(绝缘手套、穿绝缘鞋、并使用绝缘棒)等方法,将触电者与带电设备脱离。触电者未脱离高压电源前,现场救护人员不得直接用手触及伤员。救护人员在抢救过程中应注意保持自身与周围带电局部必要的平安距离,保证自己免受电击。如果触电者触及段落在地上的带电高压导线,且尚未
确证线路无电之前,救护人员不可进入断线落地点8~10m的范围内,以防跨步电压触电。触电者脱离带电导线后应迅速将其带至8~10m以外立即开场触电急救。只有在确证线路已经无电,才可在触电者离开触电导线后就地急救。
6.3.4低压触电脱离方法:低压设备触电,救护人员应设法迅速切断电源,如拉开电源开关、刀闸,拔除电源插头等;或使用绝缘工具、枯燥的木棒、木板、绝缘绳子等绝缘材料解脱触电者;也可抓住触电者枯燥而不贴身的衣服,将其拖开,切记要防止碰到金属物体和触电者的裸露身体;也可用绝缘手套或将手用枯燥衣物
等包起绝缘后解脱触电者;救护人员也可站在绝缘垫上或干木板上,绝缘自己进展救护。为使触电者脱离导电体,最好用一只手进展。
6.3.5如果触电者由于痉挛手指紧握导线或导线缠绕在身上,救护人可先用枯燥的木板塞进触电者身下,使其与地绝缘来隔断入地电流,然后再采取相应的方法把电源切断。
6.3.6在使触电者脱离电源时应注意的事项:
6.3.6.1未采取绝缘措施前,救护人不得直接触及触电者的皮肤和潮湿的衣服。
6.3.6.2严禁救护人员直接用手推、拉和触摸触电者;救护人不得采用金属或其他绝缘性能差的物体(如潮湿的木棒、布带等)作为救护工具。
6.3.6.3在拉拽触电者脱离电源的过程中,救护人宜用单手操作,这样对救护人员比较平安。
6.3.6.4当触电者处于高位时,应采取措施预防触电者在脱离电源后坠地再次受到伤害(电击二次伤害)。
6.3.6.5夜间发生触电事故时,应考虑切断电源后的临时照明问题,以利救护。
6.3.7伤员脱离电源后医务人员到来之前的救护临时应急措施:现场抢救要根据其受伤程度,决定采取适宜的救治方法.触电伤员如神志清醒,附近人员应准备木板,让伤员平躺,严密观察,暂时不要站立或走动,防止继发休克和心衰;触电伤员如神志不清,应就地仰面平躺,且确保呼吸道通畅,并用5s时间,呼叫伤员或轻拍其肩部,以判断伤员是否意识丧失,制止摇动伤员头部呼叫伤员;触电伤员如意识丧失,应在10秒内,用看,听,试的方法,判定伤员呼吸,心跳情况:看——看伤员的胸部,腹部有无起伏动作;听——用耳贴近伤员的口鼻处,听有无呼气声音;试——试测口鼻有无呼气的气流,再用两手指轻试一侧喉结旁凹陷处的颈动脉有无搏动。
6.3.8触电者已失去知觉但尚有心跳和呼吸时的抢救措施:应使其舒适地平卧,解开衣服以利呼吸,四周不要围人,保持空气流通,冷天应注意保暖,同时立
即请医生前来或送往医院诊治。假设发现触电者呼吸困难或心跳失常,应立即施行人工呼吸或胸外心脏挤压。
6.3.9假设伤者伤势过重,呼吸停顿,心跳还有,就地平躺解开衣扣,通畅气道,立即口对口进展人工呼吸;假设呼吸和心跳均停顿,在
人工呼吸的同时实施胸外心脏按压,以建立呼吸和循环,恢复全身器官氧的供给,最好能由两人分别口对口人工呼吸及胸外心脏按压,以1:5的比例进展,即人工呼吸1次,心脏按压5次,抢救一定要坚持到底,在抢救时,不要随意移动伤员,在医务人员到来前救治不能终止。
6.3.10处理电击伤时,还要注意有没有其它损伤,如触电后弹离电源或从高空跌下并发的脑外伤,内脏破裂,骨折等,如有外伤,和灼伤均需同时治疗时,分析侧重点,通知或送往对口医院。
6.3.11如果伤势严重,应及时拨打120急救电话,并详细报告事故的地理位置,严重程度,受伤人数,联系电话,最好能派人到路口接应,及时运送伤者到医院抢救。
6.3.12应急响应过程中应防止二次伤害的措施:
6.3.12.1未切断电源时抢救人员切勿直接接触触电者,否那么会造成救护人员的二次触电伤害。
6.3.12.2心肺复苏应在现场就地坚持进展,不要为方便随意移动伤员,如确实需要移动时,抢救中断时间不应超过30秒.防止停顿时间过长引起伤者的二次伤害.6.3.12.3移动或将伤员送往医院时,应使伤员平躺在担架上,并在移动或将伤员送往医院过程中应继续抢救,心跳呼吸停顿者要继续心肺复苏抢救,防止引起二次伤害的发生.6.3.12.4抢救在高处进展时,应有专人维持秩序,划出戒备区,无关人员严禁入内,防止抢救慌乱中引起其他人员的高处坠落等二次伤害事故.
6.3.13发现人员触电后,现场会比较混乱,会对现场作业人员使用电开工具及照明设施设备带来恐惧心理,应急领导小组成员应沉着冷静,有序的展开应急响应程序。
6.3.14电气火灾事故应急措施:
6.3.14.1发生电气火灾后,立即切断电源(切断电源的地点要适当,以免影响灭火工作),立即使用干粉、二氧化碳、1211等灭火器进展灭火,不得使用泡沫灭火器带电灭火。
6.3.14.2操作者在灭火过程中应站在上风位置,与带电体之间保持足够的平安距离
6.3.14.3如有带电导线断落地面,应在落地点周围画戒备圈,防止可能的跨步电压触电;
6.3.14.4灭火器与10kv带电体的距离不得小于0.4m。
6.3.14.5火灾区内如有人时,要尽快组织力量,设法先将人救出,然后再全面组织灭火。
6.3.14.6在火势难以控制情况下,应在控制好现场的同时,报告当地消防队,及时拨打火警119请求支援,在消防队到现场后,现场负责人要及时而准确地向消防人员提供电器、易燃、易爆物的情
况。
6.3.14.7夜间发生电气火灾,切断电源要解决临时照明,以利扑救。
6.4戒备与治安
6.4.1为保障现场应急救援工作的顺利开展,在事故现场周边建立戒备区域,防止与救援无关人员进入事故现场。
6.4.2现场戒备措施包括。在危险区边界设置戒备线、戒备哨、佩带袖章,戒备哨人员负责阻止与救援无关的人员进入事故救援现场。
6.5人群疏散与安置
6.5.1及时疏散和妥善抢救事故现场区域内的人员,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设专人防护,确保与抢险无关人员不进入事故现场。
6.5.2根据事故的性质、控制程度等决定是否对事故影响范围内的地方居民、施工队伍、作业人员等进展疏散。
6.6应急救援人员的平安
6.6.1应急救援过程中,应对参与应急救援人员的平安进展周密的考虑和监视。必要时,应有专业抢险人员参与指挥或作业。
6.6.2在应急救援过程中,由工程平安部指派专人负责对参与应急救援人员的平安进展过程监视,及时发现抢险过程中的受伤人员并组织撤换抢救。
7应急完毕
7.1当遇险人员抢险工作全部完毕,事故现场得以控制,环境符合有关标准,导致次生、衍生事故隐患消除后,经现场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确认和批准,现场应急处置工作完毕,应急救援队伍撤离现场。
7.2事故应急完毕后,做好对污染物进展处理、事故后果影响消除、恢复生产秩序、开放交通等善后处理工作。
7.3事故调查。事发单位要积极配合、参与各级组织的事故调查。
7.4经历教训总结及改进建议。事故善后处置工作完毕后,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分析总结应急救援经历教训,提出改进应急救援工作的建议,完成应急救援总结报告。
8保障措施8.1通信与信息保障
8.1.1应急通信联络分组组织建立健全工程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综合信息网络,保证工程部所属各部门、工区之间的信息畅通,为应急决策提供相关应急支持。
8.1.2正常情况下,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和主要人员应保持通信24小时正常畅通。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及相关单位(部门)联系方式见附件1。
8.2应急支援与保障
8.2.1救援装备保障。后勤保障分组应做好相关专业应急救援装备的配备工作,完善有关制度,实现资源共享。
8.2.2应急队伍保障。组建和完善救援队伍,保证应急状态时及时有效实施救援。各施工队应组织各自应急救援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