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传播疾病概述专家讲座_第1页
性传播疾病概述专家讲座_第2页
性传播疾病概述专家讲座_第3页
性传播疾病概述专家讲座_第4页
性传播疾病概述专家讲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性传输疾病概述邯郸市卫生防疫站性传播疾病概述第1页

概念

●性病(VD)

(VenerealDiseases)

●性传输疾病(STD)

(SexuallyTransmittedDiseases)

●性传输感染(STI)

(SexuallyTransmittedInfection)

性传播疾病概述第2页

性病定义

原来所谓性病(VenerealDiseases,VD)是指经过性交传染主要发生在外生殖器部位炎症性疾患。这个定义下包含梅毒、淋病、软下疳和性病性淋巴肉芽肿(第四性病),当代医学把这四种性病归属为经典性病。

性传播疾病概述第3页因为社会条件改变以及微生物和临床医学知识进步,感到了上述概念不足。主要表现为:

●性病病种增加

●感染范围扩大

●传输方式改变

性传播疾病概述第4页

当前国际上已将经过性行为或类似性行为传染一类疾病统称为性传输疾病(SexuallyTransmittedDiseases,STD),这个概念1975年正式被世界卫生组织采取。

性传播疾病概述第5页性传输感染:最近提出了性传输感染这一概念。感染性传输疾病病原体后,有许多人处于亚临床状态或者成为无症状感染者,但且含有传染性。所以性传输感染比性传输疾病包含更多管理对象。性传播疾病概述第6页

STD病原体

(1)主要经过性传输疾病

─────────────────────

疾病病原体

─────────────────────

梅毒梅毒螺旋体

淋病淋病双球菌

非淋菌性尿道炎沙眼衣原体、支原体等

软下疳杜克雷噬血杆菌

性病性淋巴肉芽肿沙眼衣原体

腹股沟肉芽种肉芽肿荚膜杆菌

─────────────────────

性传播疾病概述第7页

(2)可经性传输疾病

───────────────────

艾滋病人类免疫缺点病毒

尖锐湿疣人类乳头瘤病毒

生殖器疱疹单纯疱疹病毒

生殖器念珠菌病白色念珠菌

阴道滴虫病阴道毛滴虫

细菌性阴道病加特纳菌和其它厌氧菌

阴虱病阴虱

────────────性传播疾病概述第8页性病病原体───────────────────────细菌和螺旋体:病毒:

萘瑟氏淋球菌单纯疱疹病毒1、2型

杜克雷嗜血杆菌人乳头瘤病毒苍白螺旋体甲、乙、丙型肝炎病毒

阴道加特纳菌痘病毒

肉芽肿荚膜杆菌巨细胞病毒

乙型溶血性链球菌人类免疫缺点病毒

志贺氏菌属

──────────────────────

性传播疾病概述第9页

───────────────────

衣原体或支原体:原虫:

沙眼衣原体溶组织内阿米巴

解脲支原体蓝氏贾第鞭毛虫

人型支原体阴道毛滴虫

生殖支原体

真菌:体外寄生虫:

白色念珠菌疥螨

阴虱

───────────────────

性传播疾病概述第10页

依据我国国情,《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性病防治管理方法》要求以下八种疾病在我国为重点管理和监测性病。

──────────────────

疾病病原体

──────────────────

艾滋病人类免疫缺点病毒

梅毒梅毒螺旋体

淋病淋病双球菌

非淋菌性尿道炎沙眼衣原体、支原体等

软下疳杜克雷噬血杆菌

性病性淋巴肉芽肿沙眼衣原体

尖锐湿疣人类乳头瘤病毒

生殖器疱疹单纯疱疹病毒

─────────────────性传播疾病概述第11页STD新概念临床意义●性病病原体共同点是能够引发生殖器疾病或经过性接触传输疾病;●这类疾病是依据传输方式分类,几乎包含了医学微生物全部范围;●一个性病可由不一样病原体引发,一样一个病原体也可引发不一样性病;●人是STD病原体唯一宿主;●性伴在流行病学上有着特殊意义;●性病学是当代医学与社会学新出现一门学科,在医学上已超出皮肤科范围,还包括到其它许多学科。性传播疾病概述第12页STD传染源①性病病人:现症病人是性传输疾病主要传染源,因为病人生殖器上有活动性病变,存在着大量病原体。

②病原携带者:可分为●潜伏期病原携带●病后病原携带●无症状病原携带。

性传播疾病概述第13页STD传输路径①性行为:是最主要传输路径,这一路径感染占95%以上。②接触传输:可分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直接接触性病患者病变部位和分泌物均可造成性病传输,间接接触病人衣服、物品、用具、便盆等也可造成传输。③血源传输:主要见于二期梅毒、淋菌菌血症、乙型肝炎、艾滋病病人所提供血液。性传播疾病概述第14页STD血源传输特点●发病率高:假如病原体量大,受血者患病率达100%;●发病快:普通性传输疾病都要经过一定潜伏期,而血源传输感染者可显著缩短潜伏期;●可跨越病程:如生殖器感染梅毒,要先发生一期梅毒,再发生二期梅毒。而血源感染梅毒在感染后可直接发生二期梅毒;●易发生播散性病变:淋菌败血症可发生多发性小关节炎、播散性淋菌性脓疱疮。梅毒可发生播散性玫瑰疹或丘疹性梅毒疹等。●全身症状重

性传播疾病概述第15页④母婴传输

*胎内感染:梅毒螺旋体和艾滋病病毒可经过胎盘屏障感染胎儿,而引发胎儿先天性感染。

*产道感染:有病原体不能经过胎盘传染给胎儿,但在胎儿分娩经过阴道时发生感染,如患有淋病产妇可使新生儿发生淋菌性眼炎和淋菌性脓疱病。

*产后感染:产后哺乳和母婴间亲密接触可致婴儿感染性传播疾病概述第16页⑤医源性传输:性病也偶然发生医源性感染,包含医务工作者本身感染和感染病人。

⑥人工授精、器官移植及性暴力:人工受精和器官移植可造成性病传输,尤其是HIV传输。儿童或成人被强奸后有时会染上性病。⑦其它传输路径:媒介昆虫是否能传输性病一直未能证实。

性传播疾病概述第17页STD流行原因1.社会条件发生了改变,因为传统文化道德观念被打破,对性及性行为认识发生了改变;2.青少年早熟,婚前性行为普遍;3.人口流动增加;●旅游业兴起●大批劳动力从农村涌入城市●交通工具发达,流感人口增加4.避孕药及工具广泛使用,人们对怀孕无所顾忌;5.淋球菌耐药增加,给治疗带来了一定困难;6.免疫力不持久。性传播疾病概述第18页STD病原体耐药原因●发展中国家缺乏试验条件,治疗失败病例不能被发觉;●性病患者不愿去医院就诊,自己治疗或找非正式医生治疗,常因用药剂量不足,不规则治疗等原因而产生耐药菌株;

●因经济条件差,用药后症状消退或好转而过早停药,致使用药剂量不足性传播疾病概述第19页STD危害性1.对个人危害•女性患淋病和衣原体感染,如不及时治疗,其中8-20%人感染会扩散到子宫、输卵管及周围组织而发生盆腔炎。•肿瘤发生率增加•艾滋病死亡率高•患者精神上痛苦性传播疾病概述第20页STD危害性(续)

2.对家庭危害•经过性行为传给配偶,造成重复感染•父母亲感染性病,经过亲密接触传给女性幼儿,引发淋菌性外阴炎•孕妇经过胎盘传给胎儿,引发先天性梅毒•孕妇分娩时经过产道传给新生儿,引发淋菌性眼结膜炎

3.危害社会性传播疾病概述第21页关于性病传染性问题

1.女性受感染危险性大于男性据预计,一个男性与感染淋病女性发生一次性交后,其感染率为20-25%。而一个女性与一个已受感染男性性交期间,不可防止地将受到感染。据预计,男性传给女性危险性是80-90%。

2.感染率与性交次数相关患淋病后,与之有过一次性交者,感染淋病机率为20%,2次为40%,4次为80%。性传播疾病概述第22页关于性病传染性问题(续)3.与患者感染性病年限相关患梅毒第一年间,传染给对方机率为90%,第二年为70%。

4.胎儿感染性●患早期梅毒母亲,若不进行治疗,有二分之一婴儿将发生胎传梅毒,另二分之一为死产或产后很快即死亡。●未经治疗早期潜伏梅毒母亲,其婴儿20%为正常或健康,20%为死产,40%为胎传梅毒。●未经治疗晚期梅毒,其婴儿70%能够是正常或健康,10%为胎传梅毒,其余能够是死产或早产儿。性传播疾病概述第23页女性感染STD危害较大●女性生殖道解剖部位特殊性,粘膜暴露面积较大。●在性交过程中,病原体经过射精轻易抵达靶细胞。●避孕药品作用,使宫颈上皮外翻,增加了感染机会。●部分患者无临床表现,以致疾病深入传输。性传播疾病概述第24页女性无症状携带原因(女性患者约80%,男性2-5%)●女性阴道宽敞,轻微病变不会有自觉症状●女性阴道内有很各种渗液,调整阴道内酸度,可抑制一些细菌。●阴道内各种各样细菌很多,也能抑制性病病原体。性传播疾病概述第25页全球STD流行特点●据WHO预计,全球天天约有100万人感染可治愈性病。●每年约有3.4亿新发病例。●预计全球每年新发性病病例极其引发相关并发症,约占全世界人口7%-10%●病毒性性病日趋增多,一些国家已超出了细菌性性病。性传播疾病概述第26页

我国性病流行历史●建国前据预计约有性病病人近一千万人●据调查当初梅毒患病率城市:占皮肤科门诊患者4.5~10.1%农村:人群梅毒患病率0.85~3.80%少数民族:人群梅毒患病率21.7~48%性传播疾病概述第27页

1941年北京调查了1303名妓女,其中1257人

患各种性病,患病率为96.50%。

───────────────────

病种患病人数患病率(%)

───────────────────

梅毒110784.90

淋病70053.80

第四性病37428.70

───────────────────

其中有60%左右病人混合感染了几个性病。

性传播疾病概述第28页我国性病流行现实状况

1.1991~间,全国共汇报8种性病新发病例5263772例,年均增加为16.31%。各年度汇报情况以下表所表示。

性传播疾病概述第29页年病例数性病发病人数大幅度增加性传播疾病概述第30页2.病种:其中淋病仍为优势病种,占45.45%;尖锐湿疣占23.80%;非淋菌性尿道炎(NGU)占20.65%;梅毒占6.99%。近年来各性病病种组成发生了较大改变,淋病组成逐步降低,而NGU、梅毒和尖锐湿疣组成呈逐年增加趋势(见下表)。

性传播疾病概述第31页

表21991~各性病病种组成(%)

────────────────────────

年份淋病梅毒尖锐湿疣NGU其它

────────────────────────

199165.221.0723.985.644.09199265.411.0024.307.521.76199367.110.8421.568.432.07199464.441.5321.7210.651.66199556.423.1323.0415.481.94199650.845.2124.0117.272.67199748.617.3022.6918.612.79199847.298.5022.3719.222.61199940.729.6024.7321.853.1033.259.3325.4728.063.89

29.489.7124.1131.814.89

────────────────────────性传播疾病概述第32页3.地域分布:全国性病发病率为62.98/10万。但发病率在全国各地域之间有较大差异,汇报发病率前5位省市为:

上海市(229.55/10万)

浙江省(185.80/10万)

北京市(131.80/10万)

广东省(109.76/10万)

江苏省(107.77/10万)

性传播疾病概述第33页4.人群分布性别:1991~共汇报男性性病3016512例,女性性病2148173例,男性病例多于女性病例,但男女患者性别比在逐年缩小。可见近年来在汇报病例增加同时,女性病例百分比增加较为显著(见表3)。性传播疾病概述第34页表31991~汇报性病病例性别比────────────────────────────────

男性女性年份───────────────────────男:女病例数发病率(1/10万)病例数发病率(1/10万)────────────────────────────────199110800017.796749511.781.60:1199212436220.487537113.161.65:1199315125324.918959715.641.69:1199418835231.0211211419.571.68:1199521625035.6214600625.491.48:1199623359039.7716492229.221.42:1199727044242.8219106831.611.42:1199836294256.5126811244.251.35:1199948673775.9835062057.861.39:150071678.7235832458.931.40:147106873.1332454452.401.45:1────────────────────────────────性传播疾病概述第35页性病和艾滋病关系*艾滋病是致死性传染病。其预防办法以及给个人和社会带来后果与其它STDs有许多不一样。而STDs和HIV感染又有亲密相关。*性病存在,将大大增加感染HIV概率。依据性病种类不一样可使感染HIV可能性增加2到9倍。*STD在机体中同HIV有生物学联络。患性病可促进HIV感染,而感染HIV后更易感染各种性病。性传播疾病概述第36页不一样暴露HIV感染机率输血传输---95%以上母婴传输---20%~30%(50%)性接触传输---1/100~1/200静脉注射---45%以上针头刺破---0.3%皮肤黏膜暴露---0.1%性传播疾病概述第37页性病疫情汇报1.疫情汇报目标:掌握其流行特征,预测疫情趋势,为制订性病防治对策和方法以及评价其效果提供科学依据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性病防治管理方法》3.汇报病种:艾滋病、淋病和梅毒;尖锐湿疣、非淋菌性尿道炎、软下疳、性病性淋巴肉芽肿和生殖器疱疹。性传播疾病概述第38页4.法律和法规要求:*责任疫情汇报人:执行职务医疗保健人员、卫生防疫人员*汇报时限:责任疫情汇报人发觉艾滋病病人、疑似艾滋病病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时,城镇于6小时内,农村于12小时内,以最快通讯方式向发病地卫生防疫机构汇报,并同时报出传染病汇报卡。责任疫情汇报人发觉淋病、梅毒病人或疑似病人以及病原携带者时,城镇于12小时内,农村于二十四小时内向发病地卫生防疫机构报出传染病汇报卡。性传播疾病概述第39页5.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隐瞒、延迟疫情上报。6.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歧视艾滋病病人、病毒感染者及其家眷。不得将病人和感染者姓名住址等相关情况公布或传输。7.医务人员应说服性病患者,使其配偶或性伴尽早接收性病检验治疗,并在一定范围内给予保密。医务人员动员无效,应通知其所在单位或街道办事处帮助动员。处动员无效,由公安部门帮助采取强制性办法对其进行检验治疗。性传播疾病概述第40页我国性病防治主要目标1.控制性病流行2.预防性病及其并发症、后遗症发生3.中止性病在人群和家庭中继续传输4.降低发生艾滋病感染危险。性传播疾病概述第41页性病防治方针和标准1.预防为主2.宣传教育为主3.标本兼治,禁毒禁娼4.全民参加,各部门配合

性传播疾病概述第42页性病防治目标力争在普及预防性病艾滋病防治知识,控制性病流行速度,使全国艾滋病感染稳定在较低水平。

性传播疾病概述第43页当前性病防治难点1.全国各地性病发病情况不一样,性病防治工作开展差异较大2.当前需要监测病种过多,一些疾病诊疗准尚不明确3.性病患者中无症状者较多,给防治工作带来困难4.性病患者大多讳疾忌医,往往到个体诊所求医,因为治疗不规范,使并发症、后遗症发生率增高5.医疗市场混乱,给正规及时治疗带来困难6.卖淫嫖娼现象屡禁不止7.各部门协调和配合不够

性传播疾病概述第44页造成性病危险原因●多个性伴●经常更换新性伴●与不太熟悉人发生性关系●与嫖客发生性行为●肛交●性交中不使用避孕套●得性病后不及时治疗●未遵医嘱完成规则治疗性传播疾病概述第45页国外控制性病四个关键点●咨询(Counseling)●接触者追踪(ContactTracing)●遵照医嘱完成规则治疗(Compliance)●推广避孕套使用(Condom)性传播疾病概述第46页1988年我国社会学家提出控制性病流行策略●开展对青少年性教育●大力开展打击卖淫嫖娼活动●开设″红灯区″性传播疾病概述第47页当前我国控制性病办法●性病艾滋病防治结合●大力开展性病防治健康教育●推广避孕套使用●加强对性病患者管理和传染源追踪●对医务人员培训●立法性传播疾病概述第48页对性病防治不利原因评价

─────────────────────

不利原因─────────────────────人口流动增加色情出版物增加嫖客增加娱乐业发展出国人员增加婚外性行为增加人们性观念开放增加旅游业发展国外传染源传入增加暗娼增加─────────────────────性传播疾病概述第49页

对不利原因预计────────────────────────不利原因秩和位次────────────────────────

暗娼增加35.51嫖客增加45.52人们性观念开放增加50.03人口流动增加66.04.5婚外性行为增加66.04.5旅游业发展93.06娱乐业发展10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