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方点评与临床用药情况分析小结_第1页
处方点评与临床用药情况分析小结_第2页
处方点评与临床用药情况分析小结_第3页
处方点评与临床用药情况分析小结_第4页
处方点评与临床用药情况分析小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处方点评与临床用药情况分析小结第1页/共23页处方点评

第2页/共23页

1、个别处方存在无医师签名,药师仍然予以调配;

2、处方前记填写欠完整,存在缺项,更多的“费别”一项经常漏填;

3、开具处方未写临床诊断、临床诊断书写不全或诊断不规范;

4、药品的剂量、规格、数量、单位等书写不规范或不清楚的;

5、用法、用量使用“遵医嘱”、“自用”、“照说明书”等含糊不清字句;

6、处方修改未签名并注明修改日期,或药品超剂量使用未注明原因和再次签名的;

7、字迹难以辨认;第3页/共23页

8、诊断与开具药物不对症。如诊断“高血压”开具“清火栀麦片”等。对于住院病人合并或继发其他病情,在开具针对该病情的药物时,应在诊断一栏内填入相应的疾病名称,并非一律书写入院诊断。即要做到诊断与用药相符。使用抗菌药物必须有感染的诊断,无感染诊断使用抗菌药物,在医疗质量管理年处方检查中此项属中度处方缺陷。

第4页/共23页

9、无特殊情况下,门诊处方超过7日用量,急诊处方超过3日用量,慢性病、老年病或特殊情况下需要适当延长处方用量未注明理由;

10、单张处方不得超过5种药品。部分处方在“能量”一组中超过5种;

11、药品名称使用商品名,未使用规范的通用名。如使用“吗叮啉”、“思密达”等商品名开具药品;

12、给药途径、滴数、处方书写完毕有空白未划斜扛以及外用药未写明给药频率;

13、医生开具处方涂改处未签名并未注明修改日期;

14、药品与治疗费同一张处方书写。

第5页/共23页

药师应当对处方用药适宜性进行审核审核内容包括:

第6页/共23页(一)规定必须做皮试的药品,处方医师是否注明过敏试验及结果的判定;(二)处方用药与临床诊断的相符;(三)剂量、用法的正确性;(四)选用剂型与给药途径的合理;(五)是否有重复给药现象;(六)是否有潜在临床意义的药物相互作用和配伍禁忌;(七)其它用药不适宜情况。第7页/共23页

合理用药第8页/共23页

对于临床医生、药师来说,合理用药就是在正确的时间、以正确的剂量、正确的药物,通过正确的途径给予适合的病人。当医生为病人处方药物、药师为病人调配药物时应考虑下列18个问题:

第9页/共23页1.所开处方药物名称(包括国际非专有名称、商品名和别名等)是否正确

2.处方2种或2种以上药物时,药物间是否有相互作用3.了解药物的药代动力学参数(以确定给药剂量及给药间隔)4.了解药物的安全性(如治疗窗的宽窄、治疗量和中毒量的距离,是否需要进行血药浓度监测)

第10页/共23页5.确定药物的最佳给药途径及服用(使用)时间(餐前、餐后、吞服、含服等)6.了解药物的常见不良反应及罕见不良反应,应知道如何避免或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出现不良反应后应如何处理7.了解食物、饮料或运动对所处方药物是否有影响8.病人是否为老人或儿童(如是,应考虑药品是否适宜或是否需调整剂量)第11页/共23页9.病人是否准备妊娠、正在妊娠或哺乳(如是,应考虑对胎儿或婴幼儿的安全性)10.病人对处方所开药物和其他药物的过敏史11.病人目前伴有的其他疾病,所用药物可否加重伴有疾病12.病人目前正服用的其他药物(是否与处方所开药物有相互作用)13.病人的肝肾功能情况(若有损害,是否需要调整给药剂量)第12页/共23页14.了解药物的剂型并告诉病人不同剂型药物的正确服法(口服)或用法(外用)15.药物对化验结果是否有影响(以便于鉴别假阳性或假阴性)16.药物对大便、尿液、泪液、舌苔颜色的影响(给病人解释清楚,减少病人心理负担)17.注射用药品体外的配伍禁忌(选择合适的溶媒、不能混合的药物分别给药等)18.明确药物治疗所需要的时间,即治疗疗程,也可以说是最佳停药时间。第13页/共23页我院医师在使用药物的过程中普遍存在问题:第14页/共23页1、药理拮抗用药,如抗胆碱药阿托品、654-2与拟胆碱药甲氧氯普胺、多潘立酮联用,使药物降效或失效。2、中西药混用或可导致严重不良事件。如使用利巴韦林注射液与清开灵注射液同瓶静滴,此种药品交叉配伍表里缺失的配伍,坚决杜绝中西药注射剂混用,严格遵守《中药注射剂使用原则》,使用时加强监护,防止严重不良事件的发生。第15页/共23页

1、药理拮抗用药,如抗胆碱药阿托品、654-2与拟胆碱药甲氧氯普胺、多潘立酮联用,使药物降效或失效。2、中西药混用或可导致严重不良事件。如使用利巴韦林注射液与清开灵注射液同瓶静滴,此种药品交叉配伍表里缺失的配伍,坚决杜绝中西药注射剂混用,严格遵守《中药注射剂使用原则》,使用时加强监护,防止严重不良事件的发生。第16页/共23页3、抗菌药物应用病历中缺少规范记录和说明。具体表现在对使用抗菌药物无阶段性抗菌有效性评价,停药或换药没有分析说明。另病程记录过于简单,病志中仅以“抗炎”、“抗感染”、“加强抗感染治疗”等到一笔带过。4、医师超级别使用抗生素情况很普遍。二线抗生素需主治以上医师签字后才能使用,超权限越级使用违背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第17页/共23页5、未根据抗菌药物特点和病原菌种类选择抗菌药物。诊断为“头部外伤”、“皮肤软组织挫伤”使用3代头孢类抗生素。头颈部外伤、皮肤软组织挫伤等外伤引起的皮肤感染其主要病原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为主,治疗宜选用针对G+菌作用最强的一代头孢为主。氟喹诺酮主要针对G-菌感染,对G+菌作用差,不足以预防金葡菌为主的病原菌感染。第18页/共23页

小结第19页/共23页

临床医师和药师要认真组织学习和落实《处方管理规定》、《抗菌药物指导原则》,卫生部2009年38号文件精神,贯彻执行抗菌药物使用规范与管理制度及实施细则,加强药物治疗进展及指南学习,认真编写医院基本用药目录。要求临床医师加强对药物药效学、药动学、药物相互作用及药物配伍禁忌、药物不良反应等方面知识的学习。临床药师开展用药分析、处方点评、积极参与临床,定期院内大查房。第20页/共23页通过用药干涉及用药分析及时发现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