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系病证讲解_第1页
肺系病证讲解_第2页
肺系病证讲解_第3页
肺系病证讲解_第4页
肺系病证讲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肺系病证讲解第一页,共23页。哮喘—概述[概述]1、定义:哮喘是小儿时期常见肺系疾病,是一种反复发作的痰鸣气喘疾病。哮指声响,喘指气息,哮必兼喘,故通称哮喘。临床以发作时喘促气急,喉间痰鸣,呼气延长,严重者不能平卧,呼吸困难,张口抬肩,摇身撷肚,唇口青紫为特征。常在清晨或夜间发作或加剧。2、发病情况:①季节:冬季及气候多变时易发作。

②时间:常在凌晨或夜间发作或加剧。

③年龄:初发年龄以1~6岁多见。

④有明显遗传倾向。第二页,共23页。

3、预后:大多经治疗缓解或自行缓解,但长时间反复发作,可影响肺功能,甚至造成肺肾两虚,难以缓解,终身不愈。4、历史沿革:《丹溪心法·喘论》首先命名为“哮喘”,提出“哮喘专主于痰”,并有哮证已发,攻邪为主,未发则以扶正为要的论述。哮喘--概述第三页,共23页。哮喘--概述5、范围:本病相当于西医学的小儿支气管哮喘、喘息性支气管炎。前者以过敏为主,后者以感染为主;前者多成为终身痼疾,后者大多于7~8岁痊愈,仅小部分患儿成为哮喘病。第四页,共23页。哮喘--病因病机

第五页,共23页。总之,本病的发病都是外因作用于内因的结果,病位在肺、脾、肾,病机为外因触动伏痰,痰气互结,搏击于气道,气机升降不利。若邪盛正衰,哮喘反复发作,可致肺之气阴耗伤、脾之气阳受损、肾之阴阳亏虚,形成缓解期痰饮留伏,表现为肺脾气虚、脾肾阳虚、肺肾阴虚的不同证候。

第六页,共23页。

哮喘--诊断

1、症状:先兆症状+典型症状

2、诱因:气候突变、进食或接触某些过敏物质等。

3、病史:反复发作史(>=3次)、婴儿期湿疹史、哮喘家族史。

第七页,共23页。哮喘--诊断

4、体征:肺部听诊两肺哮鸣音,吸气明显,呼气延长。若继发感染,可闻湿啰音。5、血象:可有嗜酸性粒细胞增高。合并感染可有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增高。

▲婴幼儿表现不甚典型者,可初步诊断为喘息性支气管炎。第八页,共23页。

主要应与肺炎喘嗽相鉴别:见上节内容。哮喘--鉴别诊断第九页,共23页。哮喘--辨证论治

1、辨证要点(1)首分发作期与缓解期(邪实,正虚)(2)发作期辨寒热(痰性质及全身症状)(3)缓解期辨脏腑(肺脾肾),再辨气分阴阳。第十页,共23页。哮喘--辨证论治2、治疗原则发作期应以攻邪为急;缓解期宜以扶正为主。第十一页,共23页。哮喘--辨证论治

3、分证论治[发作期](1)热哮证临床表现:哮鸣、咳嗽喘息,声高息涌,胸闷+痰稠色黄,发热面红、渴喜冷饮、便干尿黄+舌质红,苔薄黄或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肺化痰,定喘止咳。方药:麻杏甘石汤合苏葶丸。表证不明显者可选用定喘汤。定喘汤在临床比较常用。

第十二页,共23页。哮喘--辨证论治

(2)寒哮证临床表现:哮鸣、气促+咳嗽,咯痰清稀,多白沫,形寒无汗、鼻流清涕、面色淡白、四肢不温、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舌苔薄白或白腻,脉浮滑。

治法:温肺散寒,化痰定喘。

方药:小青龙汤合三子养亲汤外寒表证不重,射干麻黄汤。

第十三页,共23页。(3)外寒内热临床表现:喘促痰鸣,+鼻塞喷嚏,流清涕,或恶寒发热,+咯痰粘稠色黄,口渴,大便干结,尿黄,舌红,苔白,脉滑数或浮紧。治法:解表清里,定喘止咳。方药:大青龙汤加减。说明:属于风寒外束,痰热内蕴,外寒而内热,寒重热轻者常选用大青龙汤。哮喘--辨证论治

第十四页,共23页。(4)肺实肾虚临床表现:病程较长,哮喘持续不已,+喘促胸满,咳嗽痰鸣+喘息无力,动则尤甚,畏寒肢冷,神疲纳呆,小便清长,舌淡苔薄腻,脉细弱。治法:泻肺补肾,标本兼顾。方药:偏于上盛者用苏子降气汤加减。偏于下虚者用都气丸合射干麻黄汤加减。哮喘--辨证论治

第十五页,共23页。哮喘--辨证论治

[缓解期](1)肺脾气虚临床表现:多反复感冒,自汗,气短,咳嗽无力,+神疲懒言,形瘦纳差,面白少华,便溏,+舌质淡,苔薄白,脉细软。治法:健脾益气,补肺固表。方药:人参五味子汤合玉屏风散加减。第十六页,共23页。哮喘--辨证论治(2)脾肾阳虚临床表现:动则喘促咳嗽,气短心悸,面色苍白,形寒肢冷,脚软无力,+腹胀纳差,大便溏泄,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较大儿童可询及腰酸膝软,畏寒,四肢欠温,夜尿多等肾气不足的表现。治法:健脾温肾,固摄纳气。方药:金匮肾气丸加减。

第十七页,共23页。哮喘--辨证论治

(3)肺肾阴虚临床表现:咳嗽时作,喘促乏力,咳痰不爽,+面色潮红,夜间盗汗,消瘦气短,手足心热,夜尿多,+舌质红,苔花剥,脉细数。治法:养阴清热,补益肺肾。方药:麦味地黄丸加减。

第十八页,共23页。哮喘--其他疗法

1、中成药:定喘止嗽合剂--专治寒喘。2、外治法:(1)穴位敷贴。在三九或三伏肺俞穴贴药,预防哮喘发作的方法。(2)温针,适用于寒性哮喘。(3)雾化吸入,用雾化器、雾化泵。

第十九页,共23页。哮喘--预防与调摄

增强体质,预防发病。注意各种诱发因素,防止复发。可做过敏原皮试,可能查清过敏原进行有针对性地预防,或进行脱敏治疗。第二十页,共23页。哮喘-危重并发症的急救处理哮喘持续状态:哮喘严重,持续24小时以上,双肺满布哮鸣音,面色苍白、大汗淋漓者。急救处理:1、供氧(40%浓度)、镇静(可用水合氯醛)、湿化气道、吸痰,去除诱因。2、支气管扩张剂:(1)氨茶碱4mg/Kg/次静脉缓慢注射,8小时1次。(2)博利康尼雾化吸入,必要时20分钟后重复一次。每日不超过6次。

第二十一页,共23页。

3、激素类:(1)氢化可的松5~10mg/Kg/次+5%葡萄糖250ml中静滴,维持4~6小时,每日1次。(2)普米克雾化吸入,每日2次。4、舒喘灵0.25~1ml+生理盐水稀释至2ml,面罩雾化吸入,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