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文言文复习之基础篇-母题《许将传》_第1页
2019届高考文言文复习之基础篇-母题《许将传》_第2页
2019届高考文言文复习之基础篇-母题《许将传》_第3页
2019届高考文言文复习之基础篇-母题《许将传》_第4页
2019届高考文言文复习之基础篇-母题《许将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届高考文言文复习(fùxí)之根底篇-母题?许将传?第一页,共23页。

原味母题?全品听课(tīnɡkè)手册?P63

2017高考全国3卷

——?宋史•许将传?阅读批注

第二页,共23页。本文重点(zhòngdiǎn)实词

1、辟

①开,与"闭"相对。②.开垦,开辟(kāipì)。③帝王召见并授与官职:例如:"语毕而宫门辟"。--唐李朝威?柳毅传?例如:"前辟四窗"。?项脊轩志?例如:举孝廉,不行(bùxíng),连辟公府,不就。--?后汉书·张衡传?第三页,共23页。2、顾

本义(běnyì):回头看。例: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项羽本纪?②视;看。例:拔剑四顾心茫然。?行路难?③看望;拜访。例:先帝不以臣卑劣,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出师表?④照顾,关心。例: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挟持私虑,深失所望。?赤壁之战?⑤眷念,顾及。例:屈平既嫉之,虽流放,眷顾楚国,系心怀王。?屈原(qūyuán)列传?⑥顾虑;考虑。例: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项羽本纪?⑦副词,表示轻微的转折,相当于“而〞、“不过〞。例:如姬之欲为公子死,无所辞,顾未有路耳。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不敢加兵于赵者。⑧副词,反而,却。例: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第四页,共23页。3、籍①本义(běnyì),祖居地登记册。②户口簿。③书册④动词:登记。籍吏民,封府库。⑤动词,抄没。籍没其家①本义,准备饭食或酒席。泛指准备,备办。②用具,器械,修守战之具③才干,皆信命世之才,抱将相之具。李陵?答苏武书?④完备,详尽。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无从俱死也"?项羽(xiàngyǔ)本纪?4、具第五页,共23页。许将字冲元,福州闽人。举进士第一。神宗召对,除集贤校理、同知礼院,编修(biānxiū)中书条例。举:考取,考中进士: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称为进士;是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召对:君主召见臣下令其答复有关政事、经义等方面的问题集贤校理:官名。为集贤院下属文职散官。同知:明清时期(shíqī)官名。为知府的副职,正五品,因事而设。知:管理,掌管礼院:官署名。唐代太常寺之别称。许将字冲元,是福州闽县人。考中进士第一。神宗召他入对,任集贤校理、同知礼院,编修中书条例。第六页,共23页。初,选人调拟,先南曹,次考功,综核无法,吏得缘文为奸,选者又不得(bude)诉长吏.将奏罢南曹,辟公舍以待来诉者,士无留难。选:选拔拟:初步定下来南曹:尚书省吏部、兵部下属机构考功:考核工作成效核:考核法:法度缘文:缘,顺着,沿着;从字面意义附会曲解。为奸:做狡诈、邪恶的事诉〔省略“于〞,对〕长吏辟:开辟,设置者:……的人留难:指无理阻止,成心刁难。先前,选用人才,调动方案,先通过南曹,再经由考功,综合考核方面没有法规(fǎguī),相关官吏可以通过附会曲解文书来为非作歹,而被选用的人又不允许揭发长官。许将上奏,使朝廷罢黜了南曹一职,开辟了公舍来接待投诉者。士人们也没有成心刁难的。第七页,共23页。T1断句(duànjù)这几句,几乎是全文最难理解的句子。其中“初〞、“调拟〞、“南曹〞、“考功〞、“缘文〞、“留难〞等词语,均对考生形成较强的阅读干扰(gānrǎo)。“南曹〞、“考功〞,系当时的职能部门,负责官员的选拔、调动、考核等方面的工作。“缘文〞,意谓从文字外表(wàibiǎo)去牵强附会,成语中有“缘文生义〞之说。“留难〞,意谓成心刁难。“初〞,意谓当初,原先。在史传中,经常要插叙先前的事情;这些插叙,常用“初〞、“曩〞等词领起。第八页,共23页。断句(duànjù)题,并非真由考生自行划断,只是让考生对划断结果作判断。因而,做题时应当充分利用选项所提供的有效信息,应冷静观察各选项的差异。如此题,各项差异点只有两处:一是在“初〞后该不该断;二是“选者〞是随前句还是领后句。注意到这些差异,是选出正确答案的保障。第九页,共23页。契丹以兵二十万压代州境,遣使请代地,岁聘之使不敢行,以命将。将入对曰:“臣备位侍从,朝廷(cháotíng)大议不容不知。以:率领岁聘:1.

国与国之间的遣使访问2.

古代诸侯每年派使者朝见天子以〔把〕〔省略“之〞,它,出使的任务〕命将入对:臣下进入皇宫答复皇帝提出的问题或质问备位:居官的自谦之词,谓愧居其位不过聊以充数大议:朝廷的重大决策契丹以二十万的兵力逼近代州,派遣使者要求划分代州的土地,每年宋朝的使者不敢去,就任命许将去。许将入朝对答说:“我在侍从的职位,朝廷的重要(zhòngyào)决定不能不知道。第十页,共23页。万一北人言及代州事,不有以折之,那么伤国体(guótǐ)。〞遂命将诣枢密院阅文书。及至北境,居人跨屋栋聚观,曰:“看南朝状元。〞及肄射,将先破的。有以:有用来……的方法折:使动,使屈服,使折服国体:1.国家或朝廷的体统、体面2.大臣辅佐国君,犹人之有股肱,故称之为国体诣:到阅:查阅屋栋:房梁状元:科举考试(kējǔkǎoshì)以名列第一者为“元〞,乡试第一称解元,会试第一称会元,殿试第一称状元肄[yì]:学习,练习破的dì:射中靶子万一契丹谈到代州的事情,没有用来折服他们的方法,就会伤害国家大体。〞于是朝廷命令许将到枢密院查阅文书。等到了契丹境内,当地住的人骑在房梁上聚众观看,说道:“宋朝的状元。〞等到练习射箭,许将先射中箭靶。第十一页,共23页。契丹使萧禧馆客,禧果以代州为问,将随问随答。禧又曰:“界渠未定,顾和好体重,吾且往大国(dàɡuó)分画矣。〞将曰:“此事,申饬边臣岂不可,何以使为?〞〞禧惭不能对。馆客:接待宾客果:果然以……为:把……当做界渠:边界顾:副词,只是;不过。体:体制,规模且:将大国:古指大诸侯国申饬:饬令,指示边臣:驻守边疆的大臣、官员何以:宾语前置,以何,为什么使:出使为:句末语气词,呢对:答复契丹派萧禧作陪客,萧禧果然拿代州来提问,许将随问随答。萧禧又说:“界线没有定下来,以和好为重,我将到贵国去进行划分。〞许将说:“这件事情,命令守边的大臣去做还不行(bùxíng)吗?为何还要您出使呢?〞萧禧羞愧不能答复。第十二页,共23页。归报,神宗(shénzōnɡ)善之,明年,知秦州,又改郓州。上元张灯,吏籍为盗者系狱,将曰:“是绝其自新之路也。〞悉纵遣之,自是民无一人犯法,三圄皆空。父老叹曰:“自王沂公后五十六年,始再见狱空耳。报:复命善:意动,认为……好明年(míngnián):第二年籍:名作动,登记系狱:囚禁于牢狱是:这悉:全,都自是:从此三圄

[yǔ]:多个监狱王沂公:王曾,字孝先,青州益都〔今山东青州〕人,北宋仁宗时名相始:①<动>开始。?寡人之于国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②<副>当初;起初。?游褒禅山记?:“唐浮屠慧褒始舍于其址。〞

③<副>才;方才。?孔雀东南飞?:“年始十八九,便言多令才。〞回来报告,神宗称赞他,第二年,担任秦州知州,又改任郓州知州。元宵节点灯,官吏登记那些偷盗的人把他们关入狱中,许将说:“这就断绝了他们改正自新的路了。〞都把他们释放,从此百姓没有一个人犯法,很多监狱都空了。父老感慨道:“从王沂公之后五十六年,才又看到监狱空了。〞第十三页,共23页。郓yùn俗士子喜聚肆以谤官政,将虽弗禁,其俗自息。召为兵部侍郎。上疏言:“治兵有制,名虽不同,从而横之,方而圆之,使万众尤一人。〞及西方用兵(yòngbīng),神宗遣近侍问兵马之数,将立具上之;士子:男子的美称,多指年轻人聚〔省略“于〞,在〕肆肆:店铺,酒馆谤:公开指责别人的过失治兵:1、古指在秋季进行的练兵仪式,后泛指练兵或治军,指挥军队;2、出兵作战从:通“纵〞尤:通“犹〞,好似及:等到近侍:亲近帝王的侍从之人具:详细上:上报郓州的俗人(súrén)士子喜欢聚集谤议官方,许将虽然没有禁止,但这个风俗自动停止了。朝廷征召许将担任兵部侍郎。上疏说:“治理军队有规章,名称虽然不同,或纵或横,或方或圆,让万众像一人一样。〞等到对西夏用兵时,神宗派侍从向他询问兵马的数量,许将立即详细奏报;第十四页,共23页。明日(míngrì),访枢臣,不能对也,绍圣初,入为吏部尚书,章惇为相,与蔡卞同肆罗织,贬谪元祐诸臣,奏发司马光墓。诸:众位多位奏:上奏发:翻开访:询问枢臣:宰辅重臣对:答复入:入朝为:担任绍圣:宋哲宗赵煦的第二个年号,北宋使用这个年号共四年为相:担任\做丞相同:一起,共同肆:肆意罗织(luózhī):无中生有地编造、构陷元祐:宋哲宗赵煦的第一个年号,北宋使用这个年号共九年;由于元祐年间是由反对新政的旧党当政,因此后来的党争中,“元祐〞一词又被用来指称旧党及其成员第二天,询问枢密大臣,却答复不上来。绍圣初年,入朝任吏部尚书

章惇任宰相,和蔡卞一同大肆罗织(luózhī)罪名,贬谪元祐时的大臣,上奏挖司马光的墓。第十五页,共23页。司马光〔字君实,号迂叟,

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sù]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司马光登进士第,累进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以“日力缺乏,继之以夜〞自诩,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jiàohuà)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第十六页,共23页。哲宗以问将,对曰:“发人之墓,非盛德(shènɡdé)事。〞知颍昌府,移大名,在大名六年,数告老,召为佑神观使。政和初,卒,年七十五。赠开府仪同三司,谥曰文定。〔节选自?宋史·许将传?〕以〔省略“之〞,它〕〔用这件事〕问发:翻开盛德:品德高尚,高尚的品德知:管理移:移任数[shuò]:屡次告老:封建时代臣子或官员因年老辞去职务,后泛指年老退休政和:宋徽宗赵佶的年号开府仪同三司:一种高级官位

,隋唐至元文散官的最高官阶,从一品谥:古代帝王或大官死后评给的称号哲宗拿这件事问许将,许将答复说:“挖别人的墓,不是(bùshi)高尚品德的人所做的事。〞担任颍昌府知府,又调任到大名府,在大名府六年,屡次告老还乡,被召为佑神观使。政和初年,去世,年七十五岁。赠开府仪同三司,谥号文定。第十七页,共23页。[第2题]正确(zhèngquè)答案C

C项,误在说“近侍……职位很高〞。做帝王近侍的,通常是宦官,而宦官通常职位不高。从本文(běnwén)语境看,“近侍〞只是代表宋神宗向有关官员询问兵马之数的,他只是个传声筒,并无发号施令、下判作决之大权,故其职位不会很高。必须(bìxū)指出,在近年的一些流宗模拟题里,常在很偏、很死的知识点上设题,把古代文化常识这一题弄成变态难。这与高考出题者的理念不符。高考古代文化常识考题,固然考知识积累,但也考语境分析;绝不只考死的知识,更考活的能力。第十八页,共23页。[第3题]正确(zhèngquè)答案A

A项错误多处,既有语句理解(lǐjiě)之误,也有分析概括之误。说“尽灭契丹威风〞、“坚决予以还击〞,言过其实,许将只是沉着应对了棘手事态、不辱使命而已;说许将“前往代州〞误解文意,许将前往的是契丹,文中的“北境〞,指的是契丹,而非宋的北部边疆代州;说“契丹想要宋朝割让代州〞不确,契丹是想通过大兵压境,逼迫宋与契丹划定界渠,从而侵占大宋代州的全部或局部领土;说契丹使者“返回〞亦误,文中“归报〞的主语,是许将。误点之多,实属罕见。看来出题者是下决心把这3分送到考生(kǎoshēng)手上,但考生(kǎoshēng)假设仍接不过,那一定是实力不济。第十九页,共23页。[第4题]参考答案

⑴许将说:“这件事,指示边境官员们去办难道不行吗,何劳使者您啊?〞萧禧羞惭,不能答复。⑵章惇担任宰相,与蔡卞一同肆意罗织罪名,贬谪(biǎnzhé)元祐年间的各位大臣,还上奏皇上,建议挖掉司马光的坟墓。翻译难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