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卫生学笔记讲义复习题_第1页
环境卫生学笔记讲义复习题_第2页
环境卫生学笔记讲义复习题_第3页
环境卫生学笔记讲义复习题_第4页
环境卫生学笔记讲义复习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环境卫生学——第一章绪论

环境卫生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内容

环境卫生学是研究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与人群健康关系的科学。随着医学与环境科

学的进步,环境卫生学在揭示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影响的发生、发展规律和充分利用有利

的环境因素,控制不利的环境因素方面。担负着特定的使命,并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

科。它既是预防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又是环境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可以说,环

境卫生学是由预防医学与环境科学相互结合的产物。

环境卫生学是以人类及其周围的环境为研究对象。阐明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对人体健康

的影响及人体对环境的作用产生的反应(即环境一机体相互作用),这是环境卫生学的基本

任务。

环境一般是指围绕人群的空间及其中可以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因素

的总体。这个系统由多种环境介质和环境因素所组成。

环境介质是不依赖于人们的主观感觉而客观存在的实体,一般是以气态、液态和固态三

种常见的物质形态存在;

环境因素则依赖于环境介质的运载作用(如能量或物质的转运),或参与前者的组成,

直接或间接与人体发生关系。

具体地说,环境介质是指大气、水体、土壤(岩石)及包括人体在内的一切生物体;环

境因素则是介质中的被转运体或介质中各种无机和有机的组成成分。环境介质具有能维持自

身稳定状态的特性,环境介质对外来的干扰具有一定的缓冲能力,但是,当外来干扰的强度

与频率超过了环境介质的承受能力时,环境介质的结构、组成乃至功能就会发生难以恢复的

改变。

在环境卫生学的范畴内,一般把环境狭义地限定为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

自然环境如大气圈、水圈、土壤岩石圈和生物圈;

生活环境如人类为从事生活活动而建立的居住、工作和娱乐环境以及有关的生活环境因

素(如家用化学品)等。

无论自然环境还是生活环境,它们都是由各种环境因素组成的综合体。

环境因素按其属性可分为物理性、化学性和生物性三类。

物理因素主要包括小气候、噪声、非电离辐射和电离辐射等。

化学因素环境中的化学因素成分复杂、种类繁多。大气、水、土壤中含有各种有机和

无机化学物质,其中许多成分含量适宜时是人类生存和维持身体健康所必需。严重的是人类

生产和生活活动排入环境中的各种化学污染物,这些化学污染物数量多,危害面大。

根据污染物进入环境后其理化性质是否改变,可将污染物分为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

物。

一次污染物(primarypollutant,亦称原生污染物)是指由污染源直接排入环境,其

理化性状未发生改变的污染物,如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

二次污染物(secondarpollutant,亦称次生污染物)是指有些次污染物进入环境后,

由于物理、化学或生物学作用,或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而形成的、与原来污染物的理化性状

和毒性完全不同的新的污染物。典型的二次污染物,如汽车废气中的氮氧化物(NOX)和碳

氨化物(HC),在强烈的H光紫外线照射下所形成的光化学烟雾。

生物因素主要指环境中的细菌、真菌、病毒、寄生虫和变应原(花粉、真菌抱子、尘蛾

和动物皮屑等)等。

如果按环境是否受过人类活动的影响,又可分为原生环境和次生环境。

原生环境(prmaryenvironment)是指天然形成的,未受或少受人为因素影响的环境。

其中存在着多种对机体健康有利的因素。但有些原生环境由于种种原因也会对人体健康产生

不利的影响。如,由于地球结构上的原因,造成表面化学元素分布的不均匀性。使某一地区

的水或土壤中某些元素过多或过少,当地居民通过长期饮水、摄食后,导致体内出现相应元

素的过多或过少,最终引起某些特异性疾病,称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biogeochemicaldi

sease)。这类疾病的发病特点具有明显的地区性,故又称为地方病。

次生环境(secondaryenvironment)是指在人为活动影响下形成的环境。人类在改造

自然环境及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过程中,一方面为人类的生存和健康提供了良好的物质条

件,但在另一方面也对原生环境施加了影响,在不断向自然索取中破坏了自然的平衡,在不

断向自然的排泄中,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等•系列难以克服的问题。

全世界范围内主要的坏境问题对健康的危害:

1.全球气候变暧:在医学上有重要作用的是气温变暧有利于啮齿动物、昆虫等生长繁

殖,从而一些虫媒疾病(如疟疾、乙型脑炎、出血热等)的发病率将会增加。

2.臭氧层破坏;其结果太阳紫外线长驱直入,将使人类皮肤癌、白内障发病率不同程

度地增加。

3.酸雨:酸雨除对水生、陆生生态系统造成危害外,对于人类健康还可产生直接危害,

人体长期吸入酸性气溶胶将使呼吸道疾病增加,肺功能下降。

4.生物多样性锐减:生物多样性(biodiversity)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植物、动

物和微生物及其构成的综合体。它包括遗传(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三个组成部分。随着人类活动(如无限制采伐、掠夺性开采和过度捕捞狩猎等)对生物影响

的加剧,物种灭绝的速度不断加快,大量基因丧失,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面积锐减。

环境卫生学主要的研究内容概括为以下几方面。

1.环境与健康的基础研究

2.环境因素与健康关系的确认性研究

3.研制、创建和引进新技术与新方法

4.研究环境卫生监督体系的理论依

当前我国环境卫生工作及环境卫生学的主要任务:

(-)加强农村环境卫生工作

主要的工作有:

1.进一步改善饮水卫生条件

2.做好粪便无害化处理的技术指导工作

3.把环境卫生建设纳入村镇规划和建设中

4.制订农村环境卫生管理法规。

(二)深入开展环境因素对人体健康影响研究

(三)进一步探求新的技术与方法

(四)开拓环境卫生工作的新领域

一、填空题

1.环境介质是指、、以及包括人体在内的所有生物体。

2.环境卫生学研究的环境包括和o

3.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中的各种因素,按其属性可分为、.

一、三类。

4.根据环境受人类活动影响的情况,可将其分为和。

5.全球性的环境问题主要有、、、。

二、名词解释

环境卫生学

三、选择题

1.环境卫生学主要研究()

A.自然环境与人群健康的关系

B.生活环境与人群健康的关系

C.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与人群健康的关系

D.生活居住环境和自然环境与人群健康的关系

E.自然环境、生活居住环境、工作学习环境与人群健康的关系

2.学习环境卫生学的主要目的是使预防医学专业的学生()

A.提高诊断疾病的本领

B.认识疾病在人群中流行的原因

C.了解污染物在环境中的分布规律

D.认识全球环境问题

E.认识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与人群健康的关系

3.具体地讲,环境介质是指()

A.空气、水、土壤(岩石)

B.空气、水、土壤(岩石)和生物体

C.空气、水、土壤(岩石)和食物

D.空气、水、食物、生物体

E.空气、水以及各种固态物质

4.环境卫生学的重点研究内容是()

A.环境因素的调查与监测

B.污染物在环境中的分布与转归

C.环境污染治理

D.环境因素的健康效应

E.环境质量评价

5.环境卫生工作中常见的二次污染物如()

A.二氧化硫和颗粒物

B.铅、镉、汞、酚

C.甲基汞、光化学烟雾

D.氮氧化物、碳氢化物

E.环境内分泌干扰物

6.原生环境是指()

A.受动物活动影响的天然环境

B.未受人类活动影响的天然环境

C.无动植物生存而仅有少量微生物存在的环境

D.受人为活动影响的环境

E.以人类为中心的环境

7.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

A.人体摄入微量元素过多所致

B.人体摄入微量元素过少所致

C.地质地理原因使当地居民摄入微量元素过多或过少所致

D.环境破坏对地质条件影响使人体摄入矿物质异常所致

E.饮食中某种元素含量异常所致

8.人类大量使用氯氟炫(CFCs)造成的全球环境问题主要是()

A.气候变暖导致冰川融化等生态破坏

B.臭氧层破坏

C.形成酸雨,破坏生态系统

D.生物多样性锐减

E.植被破坏,导致沙漠化

9.环境卫生学的研究对象是()

A.自然环境、生活环境和社会环境

B.人群健康

C.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

D.人类健康及其周围环境

E.环境污染的综合治理

10.人与环境之间的辨证统一关系主要体现在()

A.机体的新陈代谢上

B.人类对自然资源的索取

C.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性

D.人对环境的破坏,又对环境加以保护和治理

E.人体每天摄取食物,获得足够营养

11.环境卫生学的基本理论为()

A.人与环境之间的统一性

B.环境因素对机体影响的作用机制

C.机体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D.阐明环境因素对健康影响的复杂性

E.环境中有益因素和有害因素对机体的综合作用

12.环境卫生监督的理论依据为()

A.国家和地方政府的相关法律法规

B.造成人群危害的严重程度

C.主管部门的行政命令

D.执法人员的相关知识

E.环境卫生学研究提供的卫生基准和技术规范

13.清洁生产是指()

A.生产场地清洁、厂房清洁

B.生产场所清洁卫生、无垃圾灰尘

C.清洁的生产过程

D.节约能源、资源消耗少,有效预防控制污染和其他废物生成的生产工艺过程

E.生产过程中有严格卫生管理制度,工人始终保持清洁卫生

14.就全国范围而言,广大农民的饮用水是不够安全的,其危害主要来自:(

A.生物性污染和放射性污染

B.环境化学物和生物地球化学性的污染

C.生物性、生物地球化学性和放射性污染

D.生物性、生物地球化学性和环境化学性污染

E.生物地球化学性、生物性和放射性污染

四、问答题:

1.环境卫生学的研究内容?

2.我国环境卫生工作的主要成就?

3.环境卫生学今后的任务?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大气;水;土壤

2.自然环境;生活环境

3.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

4.原生环境;次生环境

5.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生物多样性锐减

二、名词解释

环境卫生学:环境卫生学是研究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与人群健康的关系,揭示环境因素

对人群健康影响的发生、发展规律,为充分利用环境有益因素和控制环境有害因素提出卫生

要求和预防对策,增进人体健康,提高整体人群健康水平的科学。

三、选择题

l.C2.E3.B4.D5.C6.B7.C8.B9.D10.A11.A12.E13.D14.D

四、问答题

1.根据环境卫生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及上述各种环境因素,可将环境卫生学的主要研

究内容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环境与健康关系的基础理论研究

(2)环境因素与健康关系的确认性研究

(3)创建和引进适宜于环境卫生学研究的新技术和新方法

(4)研究环境卫生监督体系的理论依据

2.(1)城乡环境卫生面貌显著改善

(2)大力开展环境卫生监测、监督工作

(3)环境污染健康效应的研究取得丰硕成果

(4)环境卫生标准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3.(1)加强环境因素健康效应的研究

(2)新技术、新方法在环境卫生工作中的应用

(3)加强农村环境卫生工作

1)努力改善农村饮用水的卫生状况

2)加强改良厕所和粪便垃圾的无害化处理的技术指导工作

3)环境卫生工作与村镇规划建设相结合

4)健全农村环境卫生法规体系,加大环境卫生监督管理力度

(4)开拓环境卫生工作的新领域

环境卫生学——第二章环境与健康

人类健康与疾病的生态学基础

1.人类环境的基本构成

人类主要生活于地球表层。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可划分为气圈、水圈、岩石圈以及动植

物活动的生态系统(又称为生物圈)。

2.生态系统与生态平衡

生态系统是指生物群落(包括微生物、动物、植物及人类等)与非生物环境(空气、

水、无机盐类、氨基酸等)所组成的自然系统。

生态平衡生态系统中各个组成部分都处于不断变化和运动之中。由于长期进化过程而

逐渐地建立起了相互协调和相互补偿的关系,使得整个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

者之间,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物质、能量的输出和输入之间,始终保持着一种动态

平衡关系,这称为生态平衡。

食物链在生态系统中维系生物种群间物质和能量流动的纽带和渠道是食物链和食物

网。即在生态环境中不同营养级的生物逐级被吞食以满足生存需要而建立起来的锁链关系。

一种生物被另一种生物吞食,后者再被第三种生物吞食,彼此以食物联接起来的锁链关系称

为食物链。而各种食物链在生态系统中又彼此交错构成食物网。食物链对环境中物质的转移

和累积有重要影响。

生物放大作用(biomagnification)环境中的某些不易降解的化学性污染物,可通过食

物链的转移并逐级增大在生物体中的浓度。即在高位营养级生物体内的浓度比在低位营养级

生物体内的浓度增加很多倍,这称为生物放大作用。如果与环境中的浓度相比,这种生物放

大作用可达千倍、万倍,从而损害人类的健康。世界上已经确认的环境公害病:水俣病、痛

痛病都与食物链的生物放大作用有关。

全球性环境问题“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和“酸雨”

全球气候变暖大气中的CO,和水蒸气能够吸收由地球发射的波长较长的辐射,从而对

地球起到保温作用,这相同于人工温室作用,故称“温室效应”(greenhouseeffect)。

全球气候变暧将对热相关死亡人数产生重大影响。热浪冲击可能会导致心脏、呼吸系统

疾病的发病率增加。对老人、儿童及病人,可导致热胁迫死亡率急剧上升:

许多虫媒疾病属于温度敏感型,全球气候变暖将使虫媒疾病流行范围扩大;

其他经水、食物传播的疾病也可能出现地区分布的扩展和传播时间延长;

此外,气候变暖可导致全球平均降水量增加,冰雪覆盖大陆地面积缩小。因气温上升将

加速大气中化学反应的进程,臭氧浓度增加,加速酸雨、酸雾的形成使大气质量更加恶化。

臭氧层破坏

臭氧层中的臭氧几乎可全部吸收来自太阳而对人类有害短波紫外线的B段(280〜320nm)

和C段(200〜280nm),保护了地球上的生命物质。

从50年代以来,就观察到大气臭氧浓度有减少趋势。尽管大气臭氧遭受破坏的原因及

过程极为复杂,但环境化学性污染物的作用则勿容置疑。

臭氧层破坏降低了对太阳辐射的过滤作用,使地面辐射量,特别是短波紫外线增强,这

将会对生物及人类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1.对皮肤癌发生率的影响太阳辐射与三类皮肤癌(基础细胞癌、磷状细胞癌和皮肤黑

瘤)的发生有关。动物实验证实,UV-B对皮肤癌有明显诱导作用。有人估计,总6减少1

%(即UV-B增加2%),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皮肤黑瘤发生率,可能将分别增长4

%、6%、2%。

2.对居民呼吸道及眼部的损伤分解臭氧的光化学氧化剂增加后,加上全球变暖,将加

速大气中化学污染物的光化学反应速率。这样,光化学氧化剂对人体呼吸道、眼粘膜刺激作

用将会增强,致使眼、呼吸道粘膜刺激炎症病例增加。

酸雨

酸雨是指降水中含有一定数量酸性物质的自山降水现象,其pH值小于5.65,降水包括

雨、雪、雹和雾等。

酸雨形成的机制和过程很复杂,受多种因素(气象、土壤、污染等)影响。大气受到化

学性污染则是主要的成因。根据对酸雨成分分析,硫酸和硝酸占酸雨总酸组分90%以上。

可以认为煤、石油燃烧向大气排放SOx和N0x是城市酸雨的基础。

酸雨对人类生态环境影响是多方面的,主要是:

酸雨对人群健康的危害

酸雨中的重金属离子和从土壤中溶出的重金属离子,都会增加饮用水水源金属离子的含

量。酸雾对人体健康的直接危害远远超过S02的作用。

人与环境

(一)机体与环境间的相互作用

(二)环境有害因素对机体作用的一般特征

环境有害因素对机体健康能否造成危害及其程度,受到许多条件的影响,其中最主要的

影响因素为环境有害因素作用的强度(剂量或浓度)、作用时间和机体的健康状况、易感性

特征等。

1.剂量-效应(反应)关系

剂量通常指进入机体的有害物质的数量。与机体出现各种有害效应关系最为密切的是有

害物质到达机体靶器官或靶组织的数量。但在实践中要知道有害物质在靶器官和靶组织中的

剂量在测定上尚有许多困难。因而,在实际应用中都是指暴露(或染毒)剂量。

剂量与强度含义相同都是指作用于机体的环境有害因素的数量,只是在不同性质的环境

有害因素中应用的不同的表示方法。

剂量-效应(doso-effect)关系随着环境有害因素剂量的增加,它在机体内所产生的

有害的生物学效应增强,这称为剂量-效应关系。它表示进入机体的剂量与某个机体所呈现

出的生物效应强度间的关系。

剂量-反应(dose-response)关系是指随着剂量增加,产生某种特定生物学效应的个

体数增加,通常以出现特定生物学效应的个体占总测试个体数的百分数来表示。这是环境有

害因素作用于人群后,机体反应的一般表示方法。

2.作用时间(物质蓄积与功能蓄积效应)

在环境有害因素某个剂量或强度作用条件下,作用时间的长短对机体产生有害生物学效

应的严重程度具有重要影响。特别是在环境中存在低剂量的环境污染物,需要经过相当长时

间作用后,在人群中才会出现有损健康的效应。

物质蓄积化学性污染物在机体内的蓄积称为物质蓄积。

环境有害因素特别是化学性污染物,长时间接触人体,可能在体内贮存和蓄积,逐渐达

到可能对靶器官和靶组织产生病理性损害的剂量或浓度,而出现有害的生物学效应。

功能蓄积有些环境有害因素,进入机体后,能较快地被分解并以多种形态迅速排出体

外,不在机体内蓄积,但该物质在靶组织或靶器官上产生的功能改变可逐渐累积,从而导致

机体对该物质的反应性增强,功能或生化代谢改变加重,最终造成器官或组织的损害,这称

为功能蓄积。

耐受性与环境有害因素在体内所致组织和器官功能蓄积改变相反的是机体对该有害因

素的耐受性。随着机体摄入该物质次数的增加和时间增长,机体呈现出对该有害因素反应性

降低或减弱。

(三)健康效应谱与敏感人群

1.健康效应谱(spectrumofhealtheffect)

当环境变异或环境有害因素作用于人群时,由于人群中各个个体暴露剂量水平,暴

露时间存在着差异,个体在年龄、性别、体质状况(健康和疾病)以及对该有害因素的遗传

易感性不同,可能出现各种不同的反应。人群对环境有害因素不同反应的分布模式,类似于

金字塔形,构成了人群金字塔形健康效应谱。

2.敏感人群

通常把易受环境损伤的人群称为敏感人群(易感人群)。敏感人群对环境有害因素作用

的反应比普通人群更为敏感和强烈,即在敏感人群中出现某种不良反应的反应率明显高于普

通人群。

个体差异长期来人们注意到在健康状况、年龄、生活条件、营养状况大体相近的普通

健康人群中,对环境有害因素作用的反应仍有明显差异,即使在相同环境暴露条件下(相同

暴露物质、剂量及时间)也是如此,这种现象通常称为个体差异。

微量元素与健康

在地球地质发展过程中,自然地形成了地壳表面化学元素的不均匀分布。这样,地球上

不同地区的土壤、水体和植物中化学元素种类和含量存在着差异,继而影响到该地区生活人

群对化学元素的摄入量。由于地质原因使得生活人群对某种化学元素摄入量过高或过低而引

发的疾病称为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

(-)常量和微量元素

根据化学元素在人体内含量多少,可分为常量和微量元素两类。

常量元素碳、氢、氧、氮、硫、钾、钠、磷、钙、镁、氯等11种元素,占人体内化学

元素总量99.95%,称为常量元素。

微量元素在人体内正常含量小于人体体重0.01%的化学元素称为微量元素。它包括锌、

铁、铜、锦、钻、珞、锐、锡、硒、氟、碘、伯、铝、铅、镉、汞、诧、保、锹、锂、硅及

多种稀土元素等。

必需微量元素目前认为有14种微量元素(如锌、铁、铜、铝、铭、镒、钻、保、锡、

钮、碘、硒、氟、硅等)在生物体内是维持正常生理、生化功能、生长发育和生殖繁衍所必

不可缺的元素,称为必需微量元素。

非必需微量元素因其无或尚未发现在生物体内有益的生物学作用的微量元素,称为非

必需微量元素。

无论必需或非必需微量元素摄入量过多时,均可能对机体产生有害作用。

(-)微量元素与疾病

微量元素的生物效应表明了它在维持正常人体功能和健康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但由于其

生物学效应的两重性,特别是那些安全范围较小的微量元素,人体摄入量过低或过高都会产

生危害(神、氟、碘所致的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将在其他章节讲述)。人体内微量元素不足

或缺乏,不仅与摄入量多少有关,而且与机体的先天性代谢功能异常也有关。

环境污染与健康

环境(化学性)污染对人群健康的影响:

(-)环境污染对人群的急、慢性危害

1.急性危害

环境污染物在短时间大量进人环境,使得暴露人群在较短时间内出现不良反应、急性中

毒甚至死亡等。

如在英国多次发生的伦敦烟雾事件,美国的洛杉矶、纽约和日本大贩、东京发生的光化

学烟雾事件,日本的四II市事件,米糠油多氯联苯污染事件等。

事故性废气、废水排放,导致工厂附近生活的居民发生急性中毒(如C12、NH3、H2S、

HCN中毒)等。如1984年印度博帕尔农药厂发生的异氟酸甲酯(C112NC0)泄漏事件。

2.慢性危害

环境中有害因素(污染物)以低浓度、长时间反复作用于机体所产生的危害,称为慢性

危害。慢性危害的产生是由于低浓度环境污染物本身对机体损害的逐渐积累,即该物质在机

体内的物质或功能蓄积所致。

环境污染慢性危害所致的机体不良反应和损害结局,大多数都不具有特异性损害特征,

更由于时间长,影响机体反应的因素复杂,故不易确证该污染物与机体慢性损害的因果关系。

(二)环境污染与致癌危害

自1775年英国外科医生Pott发现英国伦敦烟囱清扫工人阴囊癌的发生与烟尘在阴囊部

位沉积有关以来,经过了近百年来的医学研究与实践,证实了煤烟中煤焦油的致癌性。化学

性致癌物在环境中存在,环境污染与癌症发生的关系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关注。

近半个世纪以来,世界各国疾病谱和死因构成的顺位有了较明显的变化。过去以急性传

染病死亡占首位,已改变为心脏病、恶性肿瘤、脑血管病死因顺序为前三位。肿瘤已逐渐成

为危害人群健康的一种常见病。

1.空气污染与肺癌

大气污染在城市和乡村有着十分明显差异,对比城市和乡村肺癌发生率和死亡率可在某

种程度上反映出大气污染的致癌危害。

2.水污染与肿瘤

全世界在水中检测出的有机化学污染物共约2221种,美国环保局从自来水中检出约76

5种。其中20种为确证致癌物(recognizedCarcinogens),26种为可疑致癌物(Suspec

tedCarcinogens),18种为促癌物和辅癌物(tumorspromotersandcocarcinogens)、

48种为Ames试验致突变物。此外,饮水加氯消毒产生的氯化副产物如三卤代甲烷等具有明

显的致突变性,使得人们对加氯消毒后的饮水致突变/致癌性的危害忧虑有所增加。

3.环境污染致癌的毒理学基础

①致突变与致癌效应环境污染物引起生物体细胞遗传物质发生改变的作用,称为环

境污染物的致突变作用。引起生物体发生致突变作用的物质,称为致突变物。致突变作用的

靶为体细胞时,只影响接触的个体发生各种病变(肿瘤、畸胎、生育障碍等)但不影响下一

代;当生殖细胞发生突变时,所致后果则会遗传到后代。

现已公认,染色体畸变、基因突变与致癌之间有着显著相关关系。癌是由恶性转化细胞

克隆而引起的。因此,对环境污染物进行致突变性检测,是对该污染物致癌作用初步定性的

重要步骤。

②环境污染的致突变/致癌性检测常有的检测方法有Ames试验,程序外DNA合成试

验(UDS),姐妹染色单体互换试验,微核试验等。尽管现用的致突变性检测方法日趋成熟,

并已逐步稳定,但山于测定者所采用的萃取方法上的差异,使得在资料的可比性上有一定的

难度。但应用相同的测试程序,所获结果仍能比较出环境污染的致突变性/致癌性的危险程

度。

③环境污染物致癌性的检测与确认在前述中所提到的测试结果,仅能够反映出环境

污染物潜在的致癌性。当需要对环境污染进行致癌性确认时、尚需要进行动物致癌试验和人

群流行病学调查。

用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上述四项中任何一项存在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都可以认为是

动物致癌剂。要确认为人类致癌物或对人类具有致癌性时,需要具有充分的人群流行病学调

查资料,即通过流行病学调查证明人体接触某环境污染物与肿瘤发生之间有明确的因果关

系。

3.环境污染与致畸危害

人类出生缺陷又称为先天畸形,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人们对出生缺陷的遗传学观点。

尽管遗传因素对人类出生缺陷的发生有重要影响,但后天环境因素对生殖细胞遗传物损伤、

对胚胎发育过程中的直接损害和对出生缺陷的发生都具有重要作用。

环境因素作用于胚胎发育的不同阶段可引发多种后果,如流产、胎儿发育迟缓、胎儿结

构畸形以及出生后再显现的各种生理和心理缺陷。环境因素干扰正常胚胎发育过程,使胚胎

发育异常而出现的先天畸形或出生缺陷,它作用的靶是体细胞,因而是不具遗传性的。如果

环境因素作用于生殖细胞,使在分裂中把对遗传物质损害的特征(如突变)传递给子代细胞,

它对生殖功能的影响和导致的不良结局是可遗传的。

环境污染与致畸的毒理学基础

人类出生缺陷或胎儿畸形发生的原因异常复杂。但对外环境因素的致畸作用,大多数是

外因(包括化学、物理和生物性等有害因素)作用于胚胎发育阶段,「扰正常胚胎发育过程

而引发的结构畸形。所以将胚胎器官发育形成阶段称为外环境因素致畸作用的敏感期,对人

来说是妊娠第21天〜56天;大鼠为第6天〜17天;兔子为第6天〜18天;猴子为第20

天〜45天。

1.动物致畸的三段试验环境因素除了引发畸形结构外,还可能对生殖功能,生长发

育、生理及生化代谢障碍等产生影响。因此,需要进行三段试验。

(1)I段试验主要测试环境因素对受孕率和生殖功能的影响。通常在交配前60〜80

天染毒雄性动物,并在交配前14天染毒雌性动物。开始交配后继续染毒雌性动物直至授乳

期。分娩前处死1/2雌性动物并进行胚胎毒性及致畸性检查。另1/2雌性动物自行分娩、

授乳、断乳后处死仔代观察肉眼可见畸形。本段试验最终能提供受孕率、生育力、着床前后

存活及分娩、授乳等方面影响的资料。

(2)II段试验在孕鼠器官形成期对雌性动物单独进行染毒,并在分娩前一天处死受

孕动物进行胚胎毒性及致畸性检查。本试验最终能提供外环境因素的胚胎毒性和致结构畸形

的资料。

(3)III段试验对分娩和出生后发育影响的观察。在妊娠最后3天和整个授乳期染毒。

目的在于测试对胎仔后期发育、分娩、授乳及胎仔生长发育的影响。观察可延续至断乳后直

至性成熟以评价神经行为缺陷,性及生育力障碍以及癌症发生的情况等。

(四)环境污染的其他危害

环境污染对人群健康的影响和危害是多方面的。环境生物性污染可导致人群发生疾病,

甚至流行。环境污染对植物的损害,可导致农作物减产,破坏城市生活区的绿化环境,对人

群健康产生间接影响。

环境与健康关系研究方法

1.环境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环境流行病学是应用传统流行病学的方法,结合环境与人群健康关系的特点,研究外环

境因素与人群健康的宏观关系。因此,在研究内容和方法学上有着自身的特点。

环境暴露与健康效应在进行环境流行病学调查时,环境暴露测量和人群健康效应测量是

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研究内容。只有在获得两者科学的、正确的数据或资料后,才能够将

暴露与健康效应联系起来进行分析,推理并作出结论。

(1)暴露测量环境暴露水平是指人群接触某个环境因素的浓度或剂量。暴露测量可分

为两类:环境暴露测量和生物测量。

环境暴露测量(外暴露剂量)通常是在不同的环境暴露区域,按照调研计划要求在不

同的时间或空间进行抽样测量。测量结果从宏观上可以为环境流行病学调查划分出高、中、

低浓度区和对照区,是研究该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影响的基础资料。在环境流行病学调查中,

估计个体暴露量时,最好考虑到不同暴露途径,并估计总暴露量。

生物测量(内暴露剂量)又称为生物监测,直接测量人体组织、体液或器官中某种环

境暴露因素(子)的含量,以代表人体暴露水平,称为“生物剂量”,也称“体内负荷”。

尽管生物剂量也存在一定的变异但相对较为稳定,也是反映人体暴露和蓄积的指标。

环境中所检测得的物质浓度,对人体来讲称为外暴露水平,在体内直接测得的为内暴露

水平,直接反映机体的负荷,可作为制定生物学接触限值,并可为确定生物材料如呼出气、

血液、尿液等样品中某种因子或代谢物的正常值提供依据。

(2)健康效应测量与评价环境流行病学调查应根据研究的目的和需要、各项健康效应

的可持续时间、受影响的范围、人数以及危害性大小等,选取调查时必须测量的健康效应指

标进行测量和评价。通常应当选择在个体中仅产生体内负荷增加或出现轻微生理、生化代谢

改变的指标作为健康效应调查、测量和评价的依据。

2.环境毒理学研究方法

环境毒理学与环境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在环境卫生学研究中相辅相成,互为补充。

(1)环境毒理学的基本方法

一般毒性测试方法

特殊毒性测试方法

1)致突变性测试方法:根据致突变性检测终点可将检测方法分为

①基因突变:

③染色体畸变;

③非整信体;

④DNA损伤与修复。

前3种检测终点属遗传学终点,后者则为测定在遗传学终点出现前的通道上发生的遗传

物质改变或损伤事件,以预测其致突变性。

2)动物致癌试验方法:主要以直接观察外源物质对哺乳动物细胞形态变化为终点,以

确定其致癌性。

3)致畸性测试方法:主要系实验动物三段试验及体外致畸试验。

(2)环境毒理学监测

环境理化监测与生物监测并用,应当是今后环境监测的趋势。

目前利用毒理学方法进行的环境监测,主要可分为两类。

1.现场直接监测

2.环境样品监测

(3)环境与健康研究中的生物标志物

生物标志物(biologicalmarker)是指机体由于接触污染物而产生可在生物介质中测

定到的细胞、生物化学和生物分子的改变。

1)生物标志物分类:

①接触生物标志物(biomarkersofexposure)

指在机体内某个隔室中测定到的外来物质及其代谢产物(内剂量),或外来因子与某些

靶分子或细胞相互作用的产物(生物有效剂量或到达剂量)。

②效应生物标志物(biomarkersofeffect)

指机体内可测定的生化、生理或其他方面的改变。依据这些改变的程度,可表现为确证

的或潜在的健康损害或疾病的标志。

③易感性生物标志物(biomarkersofsusceptibility)

指机体接触某种特定环境因子时,其反应能力的先天性或获得性缺陷的指标。

2)生物标志物对研究和评价环境污染对人群健康影响的重要价值:

①体内剂量、生物有效剂量可作为污染物危害监测和鉴定的重要指标;是定性污染物与

暴露后果相联系的重要参考;

②生物标志物能应用于确定暴露一反应,暴露一效应关系和危险度的估计Y

③生物效应分子生物标志物,细胞结构/功能改变标志物有助于环境污染物对机体损伤

机制的研究;

④易感性生物标志物,对发现环境污染易感个体和制定保护易感人群的卫生措施有着十

分重要的价值。生物标志物是当前环境毒理学研究的热点。

(4)制定环境卫生学标准的重要依据

慢性毒性试验在制定环境卫生标准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从设计和结果中,应当获得

剂量•效应或剂量一反应关系资料,最大无作用剂量(maximalno-effectlevelMNEL)

和阈剂量(minimaleffectlevelMEL),相当于未观察到有害作用剂量(no—observed-

adversed-effectlevel.NOAEL)和最低观察到有害效应剂量(lowest-observed-adverse

d-effectlevel,LOAEL)o以最大无作用剂量作为外推到人体暴露安全剂量的基础,根据

受试物毒作用性质和特点,选择适宜的外推方法外推到人,再换算为不同环境介质中的浓度,

作为有害物质浓度基准值,为制定该物质的环境卫生学标准提供依据。

健康危险度评价

健康危险度评价(healthriskassessment,HRA)是对暴露于某一特定环境条件下,

该环境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因素)可能引起个人和群体产生某些有害健康效应(伤、残、病、

出生缺陷和死亡等)的概率进行定性、定量评价。

1.健康危险度评价的基本组成

健康危险度评价(HRA),是由几个步骤有机组织起来的科学方法,用以评价所能收集

到的科学资料。目前多开展对化学物的健康危险度评价,

评价最终回答:

①被评化学物是否具有健康危害的可能性;

②进而估计对人群健康危害的程度(以反应概率即危险度表示)。

(1)危害鉴定(hazardidentification)

危害鉴定是健康危险度评价的首要步骤,属于定性评价阶段。目的是确定化学物是否具

有对健康的有害效应,这种效应的产生是否是该化学物所固有的毒性特征和类型。

一般将健康有害效应分为四类:

①致癌(包括体细胞致突变)性;

②致生殖细胞突变;

③发育毒性(致畸性);

④器官/细胞病理学损伤等。

前两类有害效应损伤遗传物属无阈值毒物效应,后两类属有阈值毒物效应。

危害鉴定主要来自流行病学和毒理学的资料收集。个案报告及少数病例临床观察资料对

危害鉴定亦有极重要的价值。

(2)暴露评价(exposureassessment)

没有人群暴露,也就不存在危险。因此,暴露评价是健康危险度评价过程中不可分割的

一部分。通过暴露评价,可以估计出人群对某化学物暴露的强度、频率和持续时间。这与评

价该化学物毒性效应的诱发时间和潜伏期有很大关系。

(3)剂量一反应关系的评定(dose-responseassessment)

剂量-反应关系评定是环境化学物暴露与健康不良效应之间的定量评价,是健康危险度

评价的核心。评价资料可以来自于人群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多数是来自于动物实验资料。动

物实验资料混杂因素相对较少,得到的剂量•反应(效应)曲线较清晰,但它与人类间存在

着明显的种属差异,所得资料需要外推到人。

(4)危险度特征分析(riskcharacterization)

危险度特征分析是根据上述三个阶段所得的定性定量评定结果,对该化学物在环境中存

在时,所致的健康危险度进行综合评价。分析判断人群发生某种健康危害的可能性和指出各

种不确定因素。

2.健康危险度评价的应用

现行的健康危险度评价,主要应用为:

1)预测、预报在特定环境因素暴露条件下,暴露人群终生发病或死亡的概率(危险度)。

2)对各种有害化学物或其他环境因素的危险度进行比较评价,排列治理次序,用于新

化学物的筛选,并从公共卫生、经济、社会、政治等方面进行论证及各种经济效益、利弊分

析,为环境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3)有害物质及致癌物环境卫生学标准的研制,提出环境中有害化学物及致癌物的可接

受浓度,同时研制有关卫生法规、管理条例,为卫生监督工作提供重要依据。

一、填空题

1.按环境是否受过人类活动的影响,可分为和:按环境要素的属性,可

分为和______;在我国198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以人类与环境相

互作用的性质和特点把环境分为和。

2.生态系统的生物,可按照其发挥的作用和地位分为一、和一_。

3.肿瘤发展的整个过程通常分为、和_二个主要阶段。

4.在暴露测量中,被检测的剂量有三种,、—.和一。

5.1989年美国国家科学院(NAS)将生物标志分为、和。

二、名词解释

1.自然环境

2.生活环境

3.生态环境

4.生态系统

5.食物链

6.食物网

7.生物放大作用

8.生态系统健康

9.剂量一效应关系

10.易感人群

11.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

12.环境流行病学

13.暴露

14.环境暴露水平

15.生物标志

三、选择题

1.生态系统是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由生物群落及其环境组成,借助下列各种功能流所

联结的稳态系统。这些功能流是()

A.物质流、能量流、物种流和信息流

B.物质流、能量流和食物流

C.物质流、能量流、物种流和食物流

D.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

E.都不是

2.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

A.是异养型微生物

B.是草食动物

C.是肉食动物

D.可起着加工和再生产的作用

E.能用简单的无机物制造有机物

3.“食物网”的概念是()

A.多条食物链相互交叉相连,形成复杂的网络状食物关系

B.多种生物相互作用,形成的网状食物关系

C.多种生物因食物不同,形成的复杂的食物关系

D.多种污染食物与健康的相互关系

E.复杂的食物之间的关系

4.生态系统健康是()

A.人和生态系统相互关系的综合特性

B.生态系统对人健康影响的特性

C.人对生态系统影响的综合特性

D.生态系统的综合特性

E.生态系统之间相互影响的综合特性

5.人类便于取用的河水、湖水及浅层地下水等淡水仅占水圈总水量的()

A.12.0%左右

B.0.2%左右

C.0.01%左右

D.1.0%左右

E.5.0%左右

6.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

A.环境决定人类

B.人类改造环境

C.互为因果

D.互相联系、相互作用和制约的关系

E.无特殊关系

7.根据人群健康效应谱,从弱到强的5级效应的分布规律是()

A.两头大,中间小

B.两头小大,中间大

C.最弱的效应比例大

D.最强的效应比例大

E.都一样大

8.在人群健康效应谱中,准病态(即亚临床状态)的变化是()

A.生理代偿的变化

B.体内负荷增加的变化

C.正常调节的变化

D.出现严重中毒

E.生理异常的变化

9.人群易感性是()

A.遗传决定的

B.后天获得的

C.由遗传和后天的因素共同决定的

D.是不会改变的

E.是感染以后产生的

10.有害和不利的自然环境因素的下列特征,哪项是错?()

A.历来存在

B.比次生环境的问题出现早

C.依然存在

D.将继续长期存在

E.将逐渐消失

11.气候成为某些流行病的重要流行因素,以致传染病有明显的季节性,例如:呼吸道感

染、支原体肺炎等病()

A.秋冬季多见

B.冬春季多见

C.春夏季多见

D.夏冬季多见

E.夏秋季多见

12.哪项不是天气与气候对健康的影响方式()

A.影响人体生理和代谢功能

B.对生物性病原体和生物性传媒的影响

C.影响污染物的吸收

D.对人体的物理作用

E.影响环境质量

13.生物性有毒有害物质的毒性()

A.包括一般毒性和特殊毒性

B.主要产生神经毒性

C.主要引起过敏反应

D.主要是致癌性

E.毒性一般低于环境污染物

14.下列都是植物所产生的有毒物质,除外()

A.透明质酸酶

B.糖昔

C.霉菌毒素

D.生物碱

E.毒蛋白

15.微量元素的摄入与机体有害效应的产生,下面正确的叙述是()

A.任何一种微量元素摄入过高

B.任何一种微量元素摄入不足

C.任何一种微量元素摄入过高和摄入不足

D.部分微量元素摄入过高

E.以上都不是

16.环境污染的概念是()

A.排入环境中的废弃物的数量或浓度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

B.排入环境中的废弃物造成了环境质量下降和恶化

C.排入环境中的废弃物影响了人体健康

D.A+B

E.A+B+C

17.环境污染对人群健康影响的复杂性表现为()

A.环境污染物可通过多种形成和途径进入人体

B.往往是多因素的联合作用

C.人群处于低水平长时间暴露状况

D.受污染影响人群的反应个体差异大

E.以上都是

18.下面是环境污染产生的急性危害,除外()

A.地方性氟中毒

B.印度博帕尔发生的异氟基甲酯泄漏事件

C.前苏联发生过的核电站核泄漏事故

D.伦敦烟雾事件

E.介水传染病暴发流行

19.影响环境化学污染物产生慢性危害的因素是()

A.污染物的暴露剂量

B.污染物的暴露时间(暴露期和频度)

C.化学污染物的生物半减期和化学特性

D.机体的反应特性

E.以上全是

20.下列是环境中易引起持续性蓄积危害的污染物,除外()

A.DDT、PCBs等

B.氟化物

C.汞

D.镉

E.铅

21.IARC根据对人的致癌危险将致癌物分类,正确的描述是()

A.1类:对人致癌

B.1类:对人很可能致癌

C.2A类:对人可能致癌

D.2B类:对人很可能致癌

E.3类:对人很可能不致癌

22.化学致癌的引发阶段,较为正确的一种描述是()

A.通过化学诱变,使细胞成为具有发展为肿瘤潜能的启动细胞的过程;引发阶段历时

短,是不可逆的;引发剂有可测定的阈剂量。

B.通过化学诱变,使细胞成为具有发展为肿瘤潜能的启动细胞的过程;引发阶段历时

长,是可逆的;引发剂没有易于测定的阈剂量。

C.通过化学诱变,使细胞成为具有发展为肿瘤潜能的启动细胞的过程;引发阶段历时

短,是不可逆的;引发剂没有易于测定的阈剂量。

D.通过化学诱变,使细胞成为具有发展为恶性前型细胞的过程;引发阶段历时短,是

不可逆的;引发剂没有易于测定的阈剂量。

E.通过化学诱变,使细胞成为具有发展为恶性前型细胞的过程;引发阶段历时短,是

可逆的;引发剂有易于测定的阈剂量。

23.化学致癌的促进阶段,较为正确的一种描述是()

A.促进启动细胞的表型在组织水平表达的过程;促进剂必须在引发剂前给予才发挥作

用;促进作用必须持续作用,有可测定的阈剂量。

B.促进启动细胞的表型在组织水平表达的过程;促进剂必须在引发剂后给予才发挥作

用;促进作用必须持续作用,无测定的阈剂量。

C.促进启动细胞的表型在组织水平表达的过程;促进剂必须在引发剂前给予才发挥作

用;促进作用必须持续作用,无可测定的阈剂量。

D.促进启动细胞的表型在组织水平表达的过程;促进剂必须在引发剂后给予才发挥作

用;促进作用必须持续作用,有可测定的阈剂量。

E.促进启动细胞的表型在组织水平表达的过程;促进剂必须与引发剂同时给予才发挥

作用;无可测定的阈剂量。

24.肺癌发生率一般较高,在()

A.城市居民中

B.乡村居民中

C.燃柴农户的居民中

D.燃煤农户的居民中

E.空气中苯并(a)在浓度较高地区的居民中

25.下列都是饮水氯化消毒副产物,除外()

A.三卤甲烷

B.次氯酸

C.氯乙酸

D.滨乙酸

E.卤化酮

26.致畸作用的敏感期是()

A.看床前期

B.着床期

C.器官形成期

D.器官形成后期

E.胎儿期

27.影响致畸物经胎盘转运作用的因素是()

A.化学物的分子大小

B.化学物的脂溶性和与蛋白质结合能力

C.胎盘的结构

D.胎盘中生物转化酶

E.以上都是

28.高危人群即()

A.出现某一效应的风险较大的人群

B.易感人群

C.抵抗力低的人群

D.多病的人群

E.年龄幼小的人群

29.哪项不是环境流行病学暴露测量的好指标()

A.环境介质中某种污染物的浓度

B.血液、尿液等生物材料中污染物的含量

C.血液、尿液等生物材料中污染物的代谢产物的含量

D.骨骼中重金属的含量

E.血红蛋白加合物的含量

30.生物有效剂量是()

A.个体暴露量

B.靶部位的污染物量

C.尿液中污染物的含量

D.血液中污染物的含量

E.血液中污染物的代谢产物含量

31.选择环境流行病学健康效应测量的对象时,主要应考虑()

A.儿童

B.妇女

C.老年人

D.高危人群

32.生物标志物是()

A.暴露剂量的指示物

B.有害效应的指示物

C.与发病机制有关联的一系列关键事件的指示物

D.人群易感性的指示物

E.细胞和分子水平上改变的指示物

33.以下都是环境毒理学在环境因素对健康影响的研究中的优点,除外()

A.人为地控制化学物的暴露剂量

B.人为地控制化学物的暴露时间

C.更能反应对人的有害效应

D.可应用特殊基因型的细胞、转基因动物等试验材料进行研究

E.效应观察的指标不受限制

34.以下都是环境毒理学研究的内容和任务,除外()

A.污染物的毒作用大小、蓄积性、作用的靶器官等毒理学特征的研究

B.污染物的致畸、致突变性的检测

C.证实环境流行病学调查的推测

D.对于新合成的化合物的毒理学安全性评价

E.确证对人类的致癌性

35.健康危险度评价的主要特点是()

A.以可接受的危险程度代替安全性

B.其评价方法可以在更大的程度上保证健康

C.把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定量化

D.A+C

E.A+B

36.下面有一项不是进行健康危险度评价的基本内容,它是()

A.危害鉴定

B.污染来源鉴定

C.暴露评价

D.剂量一反应关系评定

E.危险度特征分析

37.健康危险度评价的危害鉴定中,有害效应包括以下四种类型,除外()

A.致癌(包括体细胞致突变)性

B.致生殖细胞突变

C.器官、细胞病理学损伤

D.非特异损伤

E.发育毒性(致畸性)

38.危险度特征分析时,对有阈化学物可计算出()

A.人群终生超额危险度

B.人群年超额危险度

C.人群年超额病例数

D.B+C

E.A+B+C

四、问答题

1.环境与人体的相互关系

2.人群健康效应谱分为哪五级?

3.天气和气候条件对健康影响的方式?

4.环境污染的复杂性表现在哪里?

5.环境毒理学研究的优点及其研究内容和任务有哪些?

6.健康危险度评价的定义和特点?

7.健康危险度评价主要应用在哪些方面?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原生环境;次生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生活环境;生态环境

2.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3.引发;促长;进展

4.外剂量;内剂量;生物有效剂量

5.暴露生物标准;效应生物标志;易感生物标志

二、名词解释

1.自然环境:是指围绕着人群的空间及其中可以直接或间接影响到人类生活、生产的

一切自然形成的物质、能量的总体。

2.生活环境:是与人类生活关系密切的各种自然的和人工的环境条件,如居住、工作、

娱乐和社会活动环境。

3.生态环境:是与人类生存和发展有关的生态系统所构成的自然环境。

4.生态系统:是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由生物群落及其环境组成,借助于各种功能流(物

质流、能量流、物种流和信息流)所联结的稳态系统。

5.食物链: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作为食物,后者再被第三种生物作为食物,彼此

以食物联接起来的锁链关系称为食物链。

6.食物网:多条食物链相互交叉相连,形成复杂的网络状食物关系即食物网。

7.生物放大作用:环境污染物还可通过食物链的转移并逐级增大在生物体内的浓度,

使在高位营养级生物体内的浓度比在低位营养级生物体内的浓度增加很多倍,这称为生物放

大作用。

8.生态系统健康:是指具有活力和自调节能力、结构稳定的生态系统,是生态系统的

综合特性。

9.剂量一效应关系:是指随着环境有害因素剂量的增加,机体内所产生的有害生物学

效应而随之增强的相关关系。

10.易感人群:通常把这类对环境有害因素作用的反应更为敏感和强烈的人群称为易感

人群(敏感人群)。

11.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由于地质原因使得生活在该地区的人群对某种化学元素摄入

量过高或过低而引发的疾病称为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

12.环境流行病学:是应用传统流行病学的方法,结合环境与人群健康关系的特点,从

宏观上研究外环境因素与人群健康的关系。

13.暴露:人体接触某一有害环境因素的过程称之为暴露。

14.环境暴露水平:是指人群接触某一环境因素的浓度或剂量。

15.生物标志:是生物体内发生的与发病机制有关联的关键事件的指示物,是机体由于

接触各种环境因子所引起机体器官、细胞、亚细胞的生化、生理、免疫和遗传等任何可测定

的改变。

三、选择题

1.A2.D3.A4.D5.B6.D7.C8.E9.C10.E11.B12.C13.A14.A

15.A16.E

17.E18.A19.E20.B21.A22.C23.D24.E25.B26.C27.E28.A29.

D30.B31.D

32.C33.C34.E35.D36.B37.D38.E

四、问答题

1.人类在生存和发展的历史进程中,长期与环境形成了一种互相联系、相互作用和制

约的关系。由于客观环境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以及人类特有的改造和利用环境的主观能动性,

使环境和人体关系极其复杂,但人类总是和自然环境的各个组成部分处在一个辨证统一的整

体中。

人是环境的产物,组成人体的物质都来自其环境。

环境与人体密切联系的另一体现,是环境与人的相互依存性。从生物圈这样一个大的生

态系统看,人类只是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与其他生物之间互为环境,相互依存,相互受益。

环境与人体的相互作用,包括人对环境和环境对人的双向作用。人的生活和生产活动以

各种方式不断地对环境施加影响。环境通过自净或自调控等作用对其影响具有一定的缓冲能

力,如对环境污染物具有一定的环境容量,生态系统对其干扰表现出定的抵抗力和恢复力。

但是,这种缓冲能力是有限的,当人类对环境的不良影响在强度上超过其环境容量或抵抗力

和恢复力时,则会导致环境恶化、生态破坏。另一方面,环境的构成及状态的任何改变也会

对人体的生理功能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此时.,机体会动员其生理调节机能对其变化加以适

应。

2.①污染物在体内负荷增加,但不引起生理功能和生化代谢的变化。②体内负荷进-•

步增加,出现某些生理功能和生化代谢变化,但是这种变化多为生理代偿性的,非病理学改

变。③引起某些生化代谢或生理功能的异常改变,这些改变已能说明对健康有不良影响,具

有病理学意义。不过,机体处于病理性的代偿和调节状态,无明显临床症状,可视为准病态

(亚临床状态)。④机体功能失调,出现临床症状,成为临床性疾病。⑤出现严重中毒,导

致死亡。

3.(1)对人体的物理作用

(2)影响人体生理和代谢功能

(3)对生物性病原体和生物性传媒的影响

(4)影响环境质量,增加环境污染物对健康的不良影响

(5)对人体心理和精神状态的影响。

4.其复杂性表现为:①环境污染物在环境中可通过物理、化学、生物作用而发生迁移、

富集和转化,以污染物母体形式或转化后形成的新污染物通过多种环境介质(水、空气、食

物等)多种途径进入人体;②往往是多因素的联合作用,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产生的效应可

有相加、协同、拮抗和独立作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