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东坑镇推动连片河涌整治 助力樟村国考断面稳定达标_第1页
东莞市东坑镇推动连片河涌整治 助力樟村国考断面稳定达标_第2页
东莞市东坑镇推动连片河涌整治 助力樟村国考断面稳定达标_第3页
东莞市东坑镇推动连片河涌整治 助力樟村国考断面稳定达标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东莞市东坑镇推动连片河涌整治助力樟村国考断面稳定达标

■经过几个月的攻坚后,东坑内河水质得到了明显的提升

美人蕉迎着阳光绽放,清澈的渠水泛着绿波,岸边铺设了步道供行人通过。经过整治后的横东排渠,水清岸美,水生态环境正在逐步恢复。

横东排渠是东坑内河的一条支涌,今年以来,东莞市东坑镇推进连片河涌整治,治水效果逐渐呈现,不仅横东排渠这样的小支涌水清岸美,作为寒溪河重点支流的东坑内河也已经消除黑臭。

成效明显内河涌经过治理后水清岸美

提起东坑内河,东坑人无人不知,该河涌穿过整个东坑镇,集雨面积占东坑全镇6成左右,是东坑的“母亲河”,也是东引运河的重点支流之一。早年由于沿河两岸及上游的污水排入东坑内河,导致东坑内河又黑又臭,严重影响环境质量。

“以前的东坑内河污染很重,我从河边经过就能闻到臭味。”家住东坑镇新门楼村的谢大叔告诉记者,从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东坑内河的污染逐步加重,近年来已经成为一条臭水河。

10月28日上午,在东坑内河凤大丰收桥段,河里还有几台挖掘机在清理河底的淤泥。今年上半年,东坑内河看上去还是黑臭的,经过几个月的攻坚后,东坑内河水质得到了明显的提升。

谢大叔说,最近几个月东坑内河一天比一天好,开始闻不到臭味了,一到傍晚,可以看到很多人在岸边散步。

根据检测数据,东坑内河氨氮指标目前是每升2.68毫克,总磷指标是每升0.18毫克,水质已经消除黑臭,接近V类水的标准。整个东坑镇共有13条内河涌,从氨氮和总磷指标来看,已经有5条河涌达到V类水,其余的也已消除黑臭现象。

综合治理以截污为核心打出整治“组合拳”

曾经一条条的黑臭河涌,是如何变清的呢?

横东排渠是东坑内河的一条支涌,在横东排渠旁,有大约一亩地大小的地方,里面种植着美人蕉等水生植物。仔细一看,才发现这原来这是一个小型的生态湿地,污水处理设备处理过后的尾水,再进入生态湿地,经过植物根系进一步的吸收净化。

东坑镇镇长王业宽表示,为了让河涌达到V类水的目标,污水通过微生物处理,再加上湿地的过滤,尾水中的氨氮和总磷等污染物指标进一步降低后,作为内河涌的补水。通过在河中种植水草、美化河岸,能够让内河涌实现自然净化,在污水处理设备使用期结束之后,保证河涌长期稳定达标。

水污染治理工作,收集污水是最核心也是最难的工作。东坑镇已经建设截污次支管网55公里,雨污分流管网41公里,目前已完成东坑内河82个排污口整治工作,确保旱季污水不直排。在此基础上,东坑正在对排污口进行溯源,逐步推进雨污分流改造。

为了根本解决污水进入河涌的顽疾,对污水做到应收尽收,东坑完成了流域内296个重点排水户的雨污分流改造,减少了雨天污水溢流的问题。

在东坑内河,记者看到不少的排水口拍门外面都修筑了混凝土围堰,东坑镇水污染治理现场指挥部工程师姚镇其说,这些围堰都是用来防止污水进入拍门的。原来,今年8—9月负责处理东坑镇污水的横沥东坑污水厂进水浓度持续下降,工作人员排查发现东坑内河等河涌排水口拍门存在密封不严、损坏等情况,导致河水倒灌管网。为此,东坑在38个拍门外通过加建围堰的方式,有效防止了污水倒灌。

东坑还加大涉水企业的管控力度,今年以来共排查涉水企业622家次,并推动涉水企业安装在线监控设施。以河长制为抓手,加强河道日常保洁,共清理东坑内河漂浮物及岸边垃圾356吨。

除了截污控源,东坑内河还开展清淤工程,共清理约16万立方米的淤泥,目前清淤工作已进入收尾阶段,累计完成整个清淤量的98%。东坑镇在东坑内河附近建设底泥固化厂,清理后的淤泥送往底泥固化厂进行固化,每天可以固化2000立方米,解决了底泥的出路。

长治久清开展连片河涌水质提升项目

今年,东坑投入资金对东坑内河片区连片河涌开展水质提升工程,项目包括东坑内河等10条河涌,目标是组成一片连通水系。该工程主要采取截污、污染管控、清淤、生态修复等措施,加上通过落实河长制清理面源污染,来保证10条河流的水质长期干净整洁。

在此基础上,东坑拟开展生态补水工程,利用东坑农业园滩美湖的湖水对河涌生态补水,保证河涌截污之后有充足的水动力。

“内河涌的连片整治经过第一期项目后,我们有信心治理到V类水,下一期项目将进一步提升河涌水质,让水质长期保持稳定,河水形成自然净化能力。”王业宽介绍,东坑准备今年年底开展水质提升稳定工程,让内河涌的水质明年得到进一步的改善。

王业宽表示,东坑镇按照樟村国考断面达标的要求,提出统筹连片河涌整治的思路,体现了治水是一个系统工程。经过整治以后,目前整个东坑的水环境有了很大改善,内河两岸群众明显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