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作文的材料积累 论文_第1页
谈作文的材料积累 论文_第2页
谈作文的材料积累 论文_第3页
谈作文的材料积累 论文_第4页
谈作文的材料积累 论文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安徽省中小学教育教学论文评选谈作文的材料积累摘要:作文是创造性活动,积累是写好作文的前提。积累可分两大范畴,即生活材料积累、语言材料积累。生活积累重在体验和观察,学会将生活中有用的东西及时记录下来,以备用。语言积累分为口语和书面语两个方面。口语与生活密不可分,而书面语是从书本上学习语言。语文课堂教学是学习书面语的主渠道,阅读背诵是积累书面语的最有效途径。关键词:作文积累,生活材料,语言材料,口语和书面语,课堂教学,阅读背诵。作文是一种创造性活动,从观察生活、搜集材料、提炼主题到构思成文乃至修改润色,包含着复杂的思维活动,是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联想能力、语言表达等多种能力的综合运用。作文训练可以全面地、有效地发展学生的智力。而写好作文与生活的积累、语言的积累是分不开的。可以这样说,积累是写好作文的关键所在、前提所在。笔者以为,积累应该从以下两大范畴做起。一、积累生活材料。俗话说:“处处留心皆学问。”有经验的老农,看一看天上的云彩、地上的蚂蚁,就能知道明天将是晴天或是雨天。有经验的猎人看一看地上的脚印,就能推测出是什么野兽走过。这是为什么?因为他们在长期的观察中积累了大量丰富的经验,并找出相应的规律。写文章也一样,观察细致,文章就能写得具体真实;观察不细致,文章就会写得简略笼统。叶圣陶先生曾说过:“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样程度,才会作成什么样文字。”必须寻到源头,才有甘甜的水喝。只有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生活材料来源问题,写出内容充实、生动活泼的好文章来。那么到底该如何做呢?首先要鼓励学生走向生活,体验生活,培养学生观察的兴趣。鲁迅先生说的“要留心各样的事情”便是此意。茅盾先生也说:“应当时时刻刻在身边有一本草稿,无论走到哪里,你要竖起耳朵,睁开眼睛,像哨兵似的警觉,把你的所见所闻随时记下来。”这也是经验之谈。看书、看报或听人讲话,有一些好的精彩的,你就赶紧记下来,这当然不是现买现卖,而是你所积累的财富。这个小本子就好像你的存12022年安徽省中小学教育教学论文评选款折子,存折上财富愈多,你的手头就愈宽裕,用起来就会愈方便。俄国伟大批判主义作家果戈里就有一本笔记长达近500页,上面记满了风俗、歌谣、随感等等。由此可见,观之愈多,积之愈厚,发之愈盛,厚积薄发往往是许多作家成功的秘诀。其次,要教会学生观察生活的方法。诸如全面观察、细节观察、定向观察、机遇观察、比较观察、层次观察等等,从而培养学生观察的敏感性、正确性、深刻性。同时也应要求学生及时地运用随笔、日记、周记等形式将观察结果记录下来。要知道,学生的生活基础不同,他们作文的题材、素材也就不同。各人用来说明自己的观点,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的那些素材,完全是从生活中摄取的。学生脑子里要贮存各种生活的画面,积累各样的素材,并形成自己的感受,才能写出内容真实具体、感情真挚的文章。“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学生的作文同生活的关系是这样密切,所以我们要引导他们走生活促写作的道路,而不能脱离生活实际、思想实际。二、积累语言材料。语言包括口语和书面语,语言材料的积累就必须从口语、书面语两个方面来说才行。1.口语方面。在过去的语文教学中,我们老师往往比较重视书面语教学,即阅读与写作教学,而忽视了口语教学,更不重视教导学生口语方面的积累,因此学生们说起话来、作起文来困难重重。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应注意加强学生的听、说训练,增加课堂提问、复述、讨论、辩驳等,让学生在释疑、答疑中积累口语语汇,此外也要增加说话课时间(中小学校有必要开设说话课),广泛开展一些班会、辩论会、演讲、课文朗读、诗歌朗诵、口头作文、课本剧表演等活动,有意识加强学生口语表达训练。只有做到了“说得顺畅”,才能做到“写得流利”。2.书面语方面。积累语言材料,不仅要从口语中来,更要从书本中来。而书上所载,有的系统完整,可以直接引用借鉴;有的零碎散乱,则需要加工提炼,才可变为作文材料。作文既是思维的展现,更是语言的表达。因此,训练学生积累书面语材料,包括积累词语、句段、表达手段等,就真的至关重要。毋庸置疑,课堂教学是进行书面语训练的主渠道,所以语文课堂教学的立足点必须是“学习”语言,而不是“研究”语言。我们至少要注意“四个减少”:(1)减少对课文做面面俱到的分析,而要重视学生对课文语言的阅读、感悟。(2)减少对文章思想内容的理解,而要让学生从掌握语言的角度去了解课文写了些什么,知道用什么方法写的,更要熟悉是用什么语言表达的。(3)减少对文章篇章结构的架空解释,而要降低标准,22022年安徽省中小学教育教学论文评选让学生把握思路、品味语言。(4)减少对语文知识的重复灌输,以及语法现象的单纯讲解,而要重视学生的综合语言实践。比如,“太阳像个大火球”,这是个比喻句。教师讲解时不必过多地涉及比喻的种类、结构,比喻的本体、喻体、喻词各是什么,而应让学生能够模仿这句话说“月亮像个白玉盘”、“星星像无数双忽闪忽闪的眼睛”……这样类似的话,这就能把知识转化成素质、转化成能力,教学效果一定会更加有效些。理所当然,阅读背诵是积累书面语的最有效途径,因此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内外阅读背诵活动。要求学生在阅读中定向摘抄或随兴采集。在训练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坚持阅读,坚持收集书报资料,坚持做读书笔记,甚至做成相关的知识卡片,帮助他们养成多读多记的良好习惯。同时,还要教给学生一些良好的积累方法,如摘抄的归类和格式、专题积累的分类、知识卡片的使用等等。适当增加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扩大语言积累,如组织读书会、建设图书角等。同时还要搞一些精粹语言(名言、警句、格言、谚语、歇后语、诗词、名篇名段)的摘抄背诵活动,以及搞一些课外小练笔等,如写日记、写观察笔记,仿课文写片断练习,组织办墙报、手抄报等,千方百计地敦促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对书面语的积累与运用。笔者认为,三国时的曹植能七步成诗,虽说是兄长逼迫情势紧急,可这与他平时苦读积累也分不开,否则再逼也无济于事。据史料记载,曹植10岁时就能“诵读时及词赋十万言、小说数千言”。而伟大领袖毛主席年轻时求学,也曾有过身无分文的日子,但他仍坚持订阅书报,或从旧书摊上选购书刊,苦读乐读之后方可具备文韬武略。可见,学习要广博精深,应从各方面汲取营养,才能充实素材宝库,才能保证用时有货。“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正是此理,否则就会落得“书到用时方恨少”的下场。“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经过以上对生活材料和语言材料的积累,再加上写作时认真审题和构思,相信同学们一定能写出一篇篇文笔精美、有血有肉的好文章来。参考文献

[1]范尔林:作文要记住这三点,《四川教育》杂志20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