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地理集体备课记录_第1页
初一地理集体备课记录_第2页
初一地理集体备课记录_第3页
初一地理集体备课记录_第4页
初一地理集体备课记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庙后吕家初中

集体备课记录

备课时间2012.2.21备课地点初一办公室中心发言人孙浩令

备课组长孙浩令年级初一学科地理

参加人员初一地理全体教师:原美玲、孙浩令

解决的中放慢教学脚步,适当降低要求,让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在不断的成

心问题功体验中增强信心,从而产生持久的学习动力。

备课内容第六章亚洲第一节自然环境1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七年级《地理》(鲁教版•下册)第六章第一节的内

容,这一章在初中地理知识结构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它即将上册所学

教材分析的地形、河流、气候等知识加以运用,也是学习区域地理的开始。教材通

过对亚洲的学习,教会学生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分析、归纳一个大洲的区

域特征,了解分析区域自然环境应从哪些要素人手,并注重各要素之间的

联系,为继续学习其他区域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节的教学是学习区域地理的第一节课,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区域地理学方

法的指导就显得十分必要:同时贯彻新课标的教学理念,尝试用案例教学

学情分析

的方式学习区域地理,让学生对所学区域有深刻的印象,并掌握学习或了

解一个区域的方法,在需要的时候迁移到其他区域的学习上。而七年学生

的学习能力不高,对新学的知识需要反复练习进行巩固,特别是对新学的

地形剖面图的阅读具有一定的难度。

知识目标:

1、图说明亚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使学生初步掌握运用地图和相关资

料说明某一地区位置特点和方法。

教学目标2、掌握亚洲与其它洲的分界。

能力目标:

学会运用不同类型的地图和相关资料,归纳出某一大洲的自然环境特点。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我们所居住的大洲——亚洲的良好情感。

教学重点: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的位置、大洲间的分界线。

教学难点: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的原因。

重难点

教学媒体多媒体、录音机。班班通。

教学方法引导自学法。讲解法。

学习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一、导入。

二、教师出示提纲。

1、世界上最大的洲是哪一个吗?

2、你知道中国在哪一个大洲?

3、中国在亚洲的哪一个部分?

教材过程4、东亚包括哪五个国家?

(简要)5、亚洲与其他各地区在中国的位置关系是什么?

6、从南北半球划分来讲,亚洲属于什么半球?

7、从东西半球划分来讲,亚洲属于什么半球?

8、世界第一大洲的原因?

教师巡视,参与部分小组的交流

三、师生交流。

四、巩固练习。

五、小结。

1、地跨东西半球的大洲是()

A亚洲B大洋洲C北美洲D南极洲

2亚非两洲的分界线是()

作业布置

A巴拿马运河B苏伊士运河C乌拉尔河D里海

3中国位于()

A中亚B西亚C东亚D东南亚

4位于中亚的国家有()

A哈萨克斯坦B蒙古C越南D印度

5下列地区与中国接壤边界最短的是()

A北亚B西亚C南亚D东南亚

庙后吕家初中

集体备课记录

备课时间2012.2.28备课地点初一办公室中心发言人孙浩令

备课组长孙浩令年级初一学科地理

参加人员初一地理全体教师:原美玲、孙浩令

解决的中放慢教学脚步,适当降低要求,让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在不断的成

心问题功体验中增强信心,从而产生持久的学习动力。

备课内容第六章亚洲第一节自然环境3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七年级《地理》(鲁教版•下册)第六章第一节的内

容,这一章在初中地理知识结构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它即将上册所学

教材分析的地形、河流、气候等知识加以运用,也是学习区域地理的开始。教材通

过对亚洲的学习,教会学生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分析、归纳一个大洲的区

域特征,了解分析区域自然环境应从哪些要素人手,并注重各要素之间的

联系,为继续学习其他区域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节的教学是学习区域地理的第一节课,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区域地

理学方法的指导就显得十分必要;同时贯彻新课标的教学理念,尝试用案

学情分析

例教学的方式学习区域地理,让学生对所学区域有深刻的印象,并掌握学

习或了解一个区域的方法,在需要的时候迁移到其他区域的学习上。而七

年学生的学习能力不高,对新学的知识需要反复练习进行巩固,特别是对

新学的地形剖面图的阅读具有一定的难度。

知识目标:了解亚洲气候等方面的自然环境特点。

教学目标能力目标:学会运用不同类型的地图和相关资料•,归纳出某一大洲的自然

环境特点。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从地理图像中获取地理信息的兴趣。

教学重点:气候类型、影响气候的因素。

重难点

教学难点:气候类型、影响气候的因素。

教学媒体多媒体、录音机。班班通。

教学方法引导自学法。讲解法。

学习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一、导入。气候是自然环境的主要组成部分,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很大,作

为世界第一大洲,面积广大,地形复杂,气候差异很大。

二、教师出示提纲。

1、全世界的主要气候类型有十一种,仅亚洲就有九种,说明了什么?

教材过程2、其中范围最广的气候类型是什么?主要分布在哪儿?

(简要)

3、温带大陆性气候的特点全年温差大,冬冷夏热,降水少且集中在夏季。

4、亚洲降水比较多的气候类型除了位于赤道附近马来群岛的热带雨林气候

外,还有几种季风气候,全年降水量相对比较多,是哪几种?主要分布在

哪儿?

教师巡视,参与部分小组的交流

三、师生交流。

四、巩固练习。

五、小结。

1.亚洲面积最大的气候类型是--------,原因是-------------。

作业布置2.亚洲有那几种季风气候?在季风气候区降水主要集中在市民什么季节,

原因是什么?

庙后吕家初中

集体备课记录

备课时间2012.3.2备课地点初一办公室中心发言人孙浩令

备课组长孙浩令年级初一学科地理

参加人员初一地理全体教师:原美玲、孙浩令

解决的中

放慢教学脚步,适当降低要求,让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在不断的成

心问题

功体验中增强信心,从而产生持久的学习动力。

备课内容第六章亚洲第二节人文环境1

教学内容分析:本节教学内容是学生学习区域人文环境的第一节,因

此教与学的活动应重视对学生学习,以及对分析区域人文环境主要方法的

教材分析指导。本节内容共分为三部分:“人口最多的大洲”“多样的地域文化”“经

济发展的差异”,主要体现的是区域之间“差异”,因此在设计教与学活动

内容时应抓住“差异”这个核心去设计。

本节内容是在上册基础上运用于亚洲的案例,因此学生已有了一定的

知识功底,再加上初中学生好动、好奇、好表现;希望得到老师的肯定表

学情分析扬,所以在教学中应抓住学生的这一生理特点,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

需要,更加关注学生的整体学习过程。学习方法主要有观察法、讨论法、

综合分析法、归纳法。

知识目标:通过读图、计算,了解世界和亚洲人口总数、人口自然增长率

和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并理解人口自然增长率与人口净增加数间的关系,

理解人口过多所带来的资源和环境问题,树立正确的人口观。

教学目标

能力目标:1.通过活动了解亚洲多样的地域文化特点,初步掌握收集信息

资料的方法。

2.通过游戏和网上考察,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情感目标:1.通过教与学活动,使学生在考察、游戏、问题解决、反思的

过程中感悟到亚洲人口对资源和环境所产生的压力,体验到亚洲多样的地

域文化魅力,提高艺术鉴赏力。2.通过游戏、网上考察活动,培养学生的

团队精神,学会倾听和欣赏别人,学会从分歧中尊重别人,从而提高人文

素养。

教学重点:“人口最多的大洲”、“多样的地域文化”。

重难点教学难点:理解众多的人口对资源和环境所造成的压力,

理解自然环境与地域文化之间的关系。

教学媒体多媒体、录音机。班班通。

教学方法引导自学法。讲解法。

学习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一、导入。

二、教师出示提纲。

1、1显示]亚洲不同地区民族服饰。

2、很显然人文环境与自然环境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自然环境深深地

影响着人文环境。

教材过程3、人文环境常指人口、经济、城市、建筑、文化、艺术、风俗习惯等。

(简要)4、我们是从哪些方面来了解人口状况的?比如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与出生

率和死亡率有什么关系?人口密度是怎么计算的?世界上哪些地区人口特

别稠密?

教师巡视,参与部分小组的交流

三、师生交流。

四、巩固练习。

五、小结。

1、下列国家中人口最多的是

A印度尼西亚B美国C印度D巴基斯坦

作业布置2、世界上,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最多的地区是

A东亚B东南亚C南亚D西亚

3、阿拉伯文化的发祥地是A黄河--长江流域B两河流域C印度河

流域D恒河流域

4、恒河三角洲以捕鱼为生的孟加拉人,交通工具主要是

A雪橇B马车C船D骆驼

5、依靠出口石油而成为比较富裕的国家是

A新加坡B韩国C马来西亚D沙特阿拉伯

庙后吕家初中

集体备课记录

备课时间2012.3.6备课地点初一办公室中心发言人孙浩令

备课组长孙浩令年级初一学科地理

参加人员初一地理全体教师:原美玲、孙浩令

解决的中

放慢教学脚步,适当降低要求,让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在不断的成

心问题

功体验中增强信心,从而产生持久的学习动力。

备课内容第六章亚洲第二节人文环境2

教学内容分析:本节教学内容是学生学习区域人文环境的第一节,因

此教与学的活动应重视对学生学习,以及对分析区域人文环境主要方法的

教材分析指导。本节内容共分为三部分:“人口最多的大洲”“多样的地域文化”“经

济发展的差异”,主要体现的是区域之间“差异”,因此在设计教与学活动

内容时应抓住“差异”这个核心去设计。

本节内容是在上册基础上运用于亚洲的案例,因此学生已有了一定的

知识功底,再加上初中学生好动、好奇、好表现;希望得到老师的肯定表

学情分析扬,所以在教学中应抓住学生的这一生理特点,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

需要,更加关注学生的整体学习过程。学习方法主要有观察法、讨论法、

综合分析法、归纳法。

知识目标:通过读图、计算,了解世界和亚洲人口总数、人口自然增长率

和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并理解人口自然增长率与人口净增加数间的关系,

理解人口过多所带来的资源和环境问题,树立正确的人口观。

教学目标

能力目标:1.通过活动了解亚洲多样的地域文化特点,初步掌握收集信息

资料的方法。

2.通过游戏和网上考察,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情感目标:1.通过教与学活动,使学生在考察、游戏、问题解决、反思的

过程中感悟到亚洲人口对资源和环境所产生的压力,体验到亚洲多样的地

域文化魅力,提高艺术鉴赏力。2.通过游戏、网上考察活动,培养学生的

团队精神,学会倾听和欣赏别人,学会从分歧中尊重别人,从而提高人文

素养。

教学重点:1、亚洲多样的地域文化。

重难点2、地域文化差异的自然条件和民族风俗。

教学难点:1、亚洲多样的地域文化。

2、地域文化差异的自然条件和民族风俗。

3、亚洲各国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的原因。

教学媒体多媒体、录音机。班班通。

教学方法引导自学法。讲解法。

学习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一、导入。

二、教师出示提纲。

1、景观图P13图6.17学生观察5秒钟后遮蔽并多次重复提问:看到了

什么?

教材过程

(简要)2、人、帐篷、骆驼;人穿长袍、帐篷在沙漠上、骆驼是单峰驼。

3、人为什么穿长袍、为什么居住帐篷、人们如何生存、此地在哪里、当

地的自然环境如何?

4、分析一幅图,要观察人们的服饰、居住环境、交通工具、生活方式等

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会有这些特点?

教师巡视,参与部分小组的交流

三、师生交流。

四、巩固练习。

五、小结。

1世界上,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最多的地区是

A东亚B东南亚C南亚D西亚

2阿拉伯文化的发祥地是

作业布置

A黄河一-长江流域B两河流域C印度河流域1)恒河流域

3恒河三角洲以捕鱼为生的孟加拉人,交通工具主要是

A雪橇B马车C船D骆驼

庙后吕家初中

集体备课记录

2012.3.13

备课时间备课地点初一办公室中心发言人孙浩令

备课组长孙浩令年级初一学科地理

参加人员初一地理全体教师:原美玲、孙浩令

解决的中

放慢教学脚步,适当降低要求,让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在不断的成

心问题

功体验中增强信心,从而产生持久的学习动力。

备课内容第七章第一节日本1

教学内容分析:日本是学完亚洲后的第一个国家,属

于区域地理中的国家地理,非常重要。同学们学完亚洲

教材分析后已有了学习区域地理的基础,以后还会学习东南亚、

印度、俄罗斯等。日本这一课在教材中具有承上启下的

作用。

通过第六章的学习,学生对亚洲的自然环境和人文

学情分析环境有了一定的了解。日本是世界区域地理中所学的第

一个国家,因此,它既是对前面知识的综合应用,又可

以引导学生掌握学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

知识目标:1、了解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范围和主要的组

成部分。

教学目标2、了解日本的岛国,多优良港湾、多火山地

震等地形特点。

能力目标:能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日本多火山、地震的

原因。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防灾、避险意识。

2.通过游戏、网上考察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

精神,学会倾听和欣赏别人,学会从分歧中尊重别人,

从而提高人文素养。

教学重点: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地形特点。

重难点教学难点:了解日本的岛国,多优良港湾、多火山地震等地形

特点。能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教学媒体多媒体、录音机。班班通。

教学方法引导自学法。讲解法。

学习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一、导入。

二、教师出示提纲。

1、屏幕显示:日本在世界中的位置。

2、日本是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的一个群岛国家。

3、屏幕显示:日本周围的海洋。

教材过程4、日本东临太平洋,西隔日本海、朝鲜海峡与俄罗斯、朝鲜、韩国相望,西

(简要)南与我国隔东海相望。

教师巡视,参与部分小组的交流

三、师生交流。

四、巩固练习。

五、小结。

1.就海陆位置而言,日本位于太平洋的()

A.西北部B.东北部C.东南部D.西南部

2.日本是一个岛国,其领土由四个大岛和一些小岛组成,四个大岛中面积

作业布置

最大的是()

A.北海道B.本州C.四国D.九州

3.日本是一个多火山的国家,有许多火山,下列火山中属于日本的是

()A.圣海伦斯火山B.维苏威火山C.埃特纳火山D.富士山

4.日本处于哪个板块的交界地带()

A.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B.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

C.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D.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

5.从纬度位置看,日本大部分位于()

A.北温带、中纬度B.热带、低纬度

C.北寒带、高纬度D.南温带、中纬度

庙后吕家初中

集体备课记录

备课时间2012.3.20备课地点初一办公室中心发言人孙浩令

备课组长孙浩令年级初一学科地理

参加人员初一地理全体教师:原美玲、孙浩令

解决的中

放慢教学脚步,适当降低要求,让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在不断的成

心问题

功体验中增强信心,从而产生持久的学习动力。

备课内容第七章第二节东南亚1

教学内容分析:这是第七章的第二节,主要内容是东南亚的位置、范

围、位置的重要性、马六甲海峡的咽喉位置;东南亚的热带雨林和热带季

教材分析风气候及对农业的影响,主要农作物及热带经济作物;中南半岛的地形特

点及东南亚自然条件对人口和城市分布的影响;东南亚人口构成及华人、

华侨所作的贡献;东南亚的旅游资源。要求学生能从地图上查找信息,认识

到东南亚和马六甲海峡的重要性及东南亚的自然环境特点;气候对农业影

响和居民特点。

心理特征方面:对于熟悉的话题,乐于表现自己,感性认识居于主

导地位,深层次理解力较差;

学情分析基础知识方面:七年级学生有一点东南亚地理知识基础,但都只是一

些感性认识。另外因为地理科目,学生不重视,因此教师要组织好教学,

提高课堂学习积极性。

知识目标:了解东南亚处东方“十字路口”的重要地理位置;两种热带气

候的特点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主要农作物及分布;了解东南亚人口和城

市的分布、人口构成;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发达的旅游业。

教学目标

能力目标:根据图和相关资料,分析东南亚在世界交通的地位,初步学习

分析一地的地理位置及重要性;结合中南半岛地形、河流特点,分析东南

亚的自然条件对人口和城市分布的影响,找出世界人口和城市分布的•般

规律。

情感目标:通过中国文化对东南亚的影响,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1、东南亚的地理位置。2、东南亚的地形。

3、马六甲海峡的十字路口位置。

重难点

教学难点:结合中南半岛地形、河流特点,分析东南亚的自然条件对人

口和城市分布的影响,找出世界人口和城市分布的一般规律。

教学媒体多媒体、录音机。班班通。

教学方法引导自学法。讲解法。

学习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导入。

二、教师出示提纲。

1、马来西亚大概位于中国的哪个方向?

2、跨过中国的南部边界,就到了与我国山水相连的东南亚。它包括了许

教材过程多国家,从总体上来看,可以分为两大块,一个是半岛,因为位于中国

(简要)

的南部所以叫做中南半岛。另一个是群岛,由几万个分布于太平洋中的

大大小小的岛屿组成。叫做马来群岛。

3、东南亚的范围:东南亚位于亚洲的东南部,太平洋的西海岸,印度

洋的东面。地处热带,纬度位置大约在100S—250N之间。

4、东南亚的国家:

东南亚的主要国家有H^一个。

这一1■■一个国家是:老挝、缅甸、越南、泰国、柬埔寨、马来西亚、

印度尼西亚、新加坡、菲律宾、文莱、东帝汶。

教师巡视,参与部分小组的交流

三、师生交流。

四、巩固练习。

五、小结。

1、东南亚包括_______和____________«

作业布置

2、东南亚人是_______人种。

3、东南亚唯一的内陆国是_________。

4、新课程丛书23、24页第1、2、3题。

庙后吕家初中

集体备课记录

备课时间备课地点中心发言人

备课组长年级学科

参加人员

解决的中

心问题

备课内容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重难点

教学媒体

教学方法

学习方法

教材过程

(简要)

作业布置

庙后吕家初中

集体备课记录

备课时间2012.2.21备课地点初一办公室中心发言人孙浩令

备课组长孙浩令年级初一学科地理

参加人员初一地理全体教师:原美玲、孙浩令

解决的中放慢教学脚步,适当降低要求,让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在不断的成

心问题功体验中增强信心,从而产生持久的学习动力。

备课内容第六章亚洲第一节自然环境1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七年级《地理》(鲁教版•下册)第六章第一节的内

容,这一章在初中地理知识结构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它即将上册所学

教材分析的地形、河流、气候等知识加以运用,也是学习区域地理的开始。教材通

过对亚洲的学习,教会学生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分析、归纳一个大洲的区

域特征,了解分析区域自然环境应从哪些要素人手,并注重各要素之间的

联系,为继续学习其他区域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节的教学是学习区域地理的第一节课,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区域地理学方

法的指导就显得十分必要:同时贯彻新课标的教学理念,尝试用案例教学

学情分析

的方式学习区域地理,让学生对所学区域有深刻的印象,并掌握学习或了

解一个区域的方法,在需要的时候迁移到其他区域的学习上。而七年学生

的学习能力不高,对新学的知识需要反复练习进行巩固,特别是对新学的

地形剖面图的阅读具有一定的难度。

知识目标:

3、图说明亚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使学生初步掌握运用地图和相关资

料说明某一地区位置特点和方法。

教学目标4、掌握亚洲与其它洲的分界。

能力目标:

学会运用不同类型的地图和相关资料,归纳出某一大洲的自然环境特点。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我们所居住的大洲——亚洲的良好情感。

教学重点: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的位置、大洲间的分界线。

教学难点: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的原因。

重难点

教学媒体多媒体、录音机。班班通。

教学方法引导自学法。讲解法。

学习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一、导入。

二、教师出示提纲。

1、世界上最大的洲是哪一个吗?

2、你知道中国在哪一个大洲?

3、中国在亚洲的哪一个部分?

教材过程4、东亚包括哪五个国家?

(简要)6、亚洲与其他各地区在中国的位置关系是什么?

6、从南北半球划分来讲,亚洲属于什么半球?

7、从东西半球划分来讲,亚洲属于什么半球?

9、世界第一大洲的原因?

教师巡视,参与部分小组的交流

三、师生交流。

四、巩固练习。

五、小结。

1、地跨东西半球的大洲是()

A亚洲B大洋洲C北美洲D南极洲

2亚非两洲的分界线是()

作业布置

A巴拿马运河B苏伊士运河C乌拉尔河D里海

3中国位于()

A中亚B西亚C东亚D东南亚

4位于中亚的国家有()

A哈萨克斯坦B蒙古C越南D印度

5下列地区与中国接壤边界最短的是()

A北亚B西亚C南亚D东南亚

庙后吕家初中

集体备课记录

备课时间2012.2.21备课地点初一办公室中心发言人孙浩令

备课组长孙浩令年级初一学科地理

参加人员初一地理全体教师:原美玲、孙浩令

解决的中放慢教学脚步,适当降低要求,让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在不断的成

心问题功体验中增强信心,从而产生持久的学习动力。

备课内容第六章亚洲第一节自然环境1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七年级《地理》(鲁教版•下册)第六章第一节的内

容,这一章在初中地理知识结构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它即将上册所学

教材分析的地形、河流、气候等知识加以运用,也是学习区域地理的开始。教材通

过对亚洲的学习,教会学生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分析、归纳一个大洲的区

域特征,了解分析区域自然环境应从哪些要素人手,并注重各要素之间的

联系,为继续学习其他区域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节的教学是学习区域地理的第•节课,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区域地理学方

法的指导就显得十分必要:同时贯彻新课标的教学理念,尝试用案例教学

学情分析

的方式学习区域地理,让学生对所学区域有深刻的印象,并掌握学习或了

解一个区域的方法,在需要的时候迁移到其他区域的学习上。而七年学生

的学习能力不高,对新学的知识需要反复练习进行巩固,特别是对新学的

地形剖面图的阅读具有一定的难度。

知识目标:

5、图说明亚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使学生初步掌握运用地图和相关资

料说明某一地区位置特点和方法。

教学目标6、掌握亚洲与其它洲的分界。

能力目标:

学会运用不同类型的地图和相关资料,归纳出某一大洲的自然环境特点。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我们所居住的大洲——亚洲的良好情感。

教学重点: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的位置、大洲间的分界线。

教学难点: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的原因。

重难点

教学媒体多媒体、录音机。班班通。

教学方法引导自学法。讲解法。

学习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一、导入。

二、教师出示提纲。

1、世界上最大的洲是哪一个吗?

2、你知道中国在哪一个大洲?

3、中国在亚洲的哪一个部分?

教材过程4、东亚包括哪五个国家?

(简要)7、亚洲与其他各地区在中国的位置关系是什么?

6、从南北半球划分来讲,亚洲属于什么半球?

7、从东西半球划分来讲,亚洲属于什么半球?

10、世界第一大洲的原因?

教师巡视,参与部分小组的交流

三、师生交流。

四、巩固练习。

五、小结。

1、地跨东西半球的大洲是()

A亚洲B大洋洲C北美洲D南极洲

2亚非两洲的分界线是()

作业布置

A巴拿马运河B苏伊士运河C乌拉尔河D里海

3中国位于()

A中亚B西亚C东亚D东南亚

4位于中亚的国家有()

A哈萨克斯坦B蒙古C越南D印度

5下列地区与中国接壤边界最短的是()

A北亚B西亚C南亚D东南亚

庙后吕家初中

集体备课记录

备课时间2012.2.21备课地点初一办公室中心发言人孙浩令

备课组长孙浩令年级初一学科地理

参加人员初一地理全体教师:原美玲、孙浩令

解决的中放慢教学脚步,适当降低要求,让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在不断的成

心问题功体验中增强信心,从而产生持久的学习动力。

备课内容第六章亚洲第一节自然环境1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七年级《地理》(鲁教版•下册)第六章第一节的内

容,这一章在初中地理知识结构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它即将上册所学

教材分析的地形、河流、气候等知识加以运用,也是学习区域地理的开始。教材通

过对亚洲的学习,教会学生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分析、归纳一个大洲的区

域特征,了解分析区域自然环境应从哪些要素人手,并注重各要素之间的

联系,为继续学习其他区域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节的教学是学习区域地理的第一节课,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区域地理学方

法的指导就显得十分必要:同时贯彻新课标的教学理念,尝试用案例教学

学情分析

的方式学习区域地理,让学生对所学区域有深刻的印象,并掌握学习或了

解一个区域的方法,在需要的时候迁移到其他区域的学习上。而七年学生

的学习能力不高,对新学的知识需要反复练习进行巩固,特别是对新学的

地形剖面图的阅读具有一定的难度。

知识目标:

7、图说明亚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使学生初步掌握运用地图和相关资

料说明某一地区位置特点和方法。

教学目标8、掌握亚洲与其它洲的分界。

能力目标:

学会运用不同类型的地图和相关资料,归纳出某一大洲的自然环境特点。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我们所居住的大洲——亚洲的良好情感。

教学重点: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的位置、大洲间的分界线。

教学难点: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的原因。

重难点

教学媒体多媒体、录音机。班班通。

教学方法引导自学法。讲解法。

学习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一、导入。

二、教师出示提纲。

1、世界上最大的洲是哪一个吗?

2、你知道中国在哪一个大洲?

3、中国在亚洲的哪一个部分?

教材过程4、东亚包括哪五个国家?

(简要)8、亚洲与其他各地区在中国的位置关系是什么?

6、从南北半球划分来讲,亚洲属于什么半球?

7、从东西半球划分来讲,亚洲属于什么半球?

11、世界第一大洲的原因?

教师巡视,参与部分小组的交流

三、师生交流。

四、巩固练习。

五、小结。

1、地跨东西半球的大洲是()

A亚洲B大洋洲C北美洲D南极洲

2亚非两洲的分界线是()

作业布置

A巴拿马运河B苏伊士运河C乌拉尔河D里海

3中国位于()

A中亚B西亚C东亚D东南亚

4位于中亚的国家有()

A哈萨克斯坦B蒙古C越南D印度

5下列地区与中国接壤边界最短的是()

A北亚B西亚C南亚D东南亚

庙后吕家初中

集体备课记录

备课时间2012.2.21备课地点初一办公室中心发言人孙浩令

备课组长孙浩令年级初一学科地理

参加人员初一地理全体教师:原美玲、孙浩令

解决的中放慢教学脚步,适当降低要求,让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在不断的成

心问题功体验中增强信心,从而产生持久的学习动力。

备课内容第六章亚洲第一节自然环境1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七年级《地理》(鲁教版•下册)第六章第一节的内

容,这一章在初中地理知识结构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它即将上册所学

教材分析的地形、河流、气候等知识加以运用,也是学习区域地理的开始。教材通

过对亚洲的学习,教会学生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分析、归纳一个大洲的区

域特征,了解分析区域自然环境应从哪些要素人手,并注重各要素之间的

联系,为继续学习其他区域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节的教学是学习区域地理的第一节课,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区域地理学方

法的指导就显得十分必要:同时贯彻新课标的教学理念,尝试用案例教学

学情分析

的方式学习区域地理,让学生对所学区域有深刻的印象,并掌握学习或了

解一个区域的方法,在需要的时候迁移到其他区域的学习上。而七年学生

的学习能力不高,对新学的知识需要反复练习进行巩固,特别是对新学的

地形剖面图的阅读具有一定的难度。

知识目标:

9、图说明亚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使学生初步掌握运用地图和相关资

料说明某一地区位置特点和方法。

教学目标10、掌握亚洲与其它洲的分界。

能力目标:

学会运用不同类型的地图和相关资料,归纳出某一大洲的自然环境特点。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我们所居住的大洲——亚洲的良好情感。

教学重点: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的位置、大洲间的分界线。

教学难点: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的原因。

重难点

教学媒体多媒体、录音机。班班通。

教学方法引导自学法。讲解法。

学习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一、导入。

二、教师出示提纲。

1、世界上最大的洲是哪一个吗?

2、你知道中国在哪一个大洲?

3、中国在亚洲的哪一个部分?

教材过程4、东亚包括哪五个国家?

(简要)9、亚洲与其他各地区在中国的位置关系是什么?

6、从南北半球划分来讲,亚洲属于什么半球?

7、从东西半球划分来讲,亚洲属于什么半球?

12、世界第一大洲的原因?

教师巡视,参与部分小组的交流

三、师生交流。

四、巩固练习。

五、小结。

1、地跨东西半球的大洲是()

A亚洲B大洋洲C北美洲D南极洲

2亚非两洲的分界线是()

作业布置

A巴拿马运河B苏伊士运河C乌拉尔河D里海

3中国位于()

A中亚B西亚C东亚D东南亚

4位于中亚的国家有()

A哈萨克斯坦B蒙古C越南D印度

5下列地区与中国接壤边界最短的是()

A北亚B西亚C南亚D东南亚

庙后吕家初中

集体备课记录

备课时间2012.2.21备课地点初一办公室中心发言人孙浩令

备课组长孙浩令年级初一学科地理

参加人员初一地理全体教师:原美玲、孙浩令

解决的中放慢教学脚步,适当降低要求,让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在不断的成

心问题功体验中增强信心,从而产生持久的学习动力。

备课内容第六章亚洲第一节自然环境1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七年级《地理》(鲁教版•下册)第六章第一节的内

容,这一章在初中地理知识结构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它即将上册所学

教材分析的地形、河流、气候等知识加以运用,也是学习区域地理的开始。教材通

过对亚洲的学习,教会学生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分析、归纳一个大洲的区

域特征,了解分析区域自然环境应从哪些要素人手,并注重各要素之间的

联系,为继续学习其他区域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节的教学是学习区域地理的第一节课,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区域地理学方

法的指导就显得十分必要:同时贯彻新课标的教学理念,尝试用案例教学

学情分析

的方式学习区域地理,让学生对所学区域有深刻的印象,并掌握学习或了

解一个区域的方法,在需要的时候迁移到其他区域的学习上。而七年学生

的学习能力不高,对新学的知识需要反复练习进行巩固,特别是对新学的

地形剖面图的阅读具有一定的难度。

知识目标:

11、图说明亚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使学生初步掌握运用地图和

相关资料说明某一地区位置特点和方法。

教学目标12、掌握亚洲与其它洲的分界。

能力目标:

学会运用不同类型的地图和相关资料,归纳出某一大洲的自然环境特点。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我们所居住的大洲——亚洲的良好情感。

教学重点: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的位置、大洲间的分界线。

教学难点: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的原因。

重难点

教学媒体多媒体、录音机。班班通。

教学方法引导自学法。讲解法。

学习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一、导入。

二、教师出示提纲。

1、世界上最大的洲是哪一个吗?

2、你知道中国在哪一个大洲?

3、中国在亚洲的哪一个部分?

教材过程4、东亚包括哪五个国家?

(简要)10、亚洲与其他各地区在中国的位置关系是什么?

6、从南北半球划分来讲,亚洲属于什么半球?

7、从东西半球划分来讲,亚洲属于什么半球?

13、世界第一大洲的原因?

教师巡视,参与部分小组的交流

三、师生交流。

四、巩固练习。

五、小结。

1、地跨东西半球的大洲是()

A亚洲B大洋洲C北美洲D南极洲

2亚非两洲的分界线是()

作业布置

A巴拿马运河B苏伊士运河C乌拉尔河D里海

3中国位于()

A中亚B西亚C东亚D东南亚

4位于中亚的国家有()

A哈萨克斯坦B蒙古C越南D印度

5下列地区与中国接壤边界最短的是()

A北亚B西亚C南亚D东南亚

庙后吕家初中

集体备课记录

备课时间2012.2.21备课地点初一办公室中心发言人孙浩令

备课组长孙浩令年级初一学科地理

参加人员初一地理全体教师:原美玲、孙浩令

解决的中放慢教学脚步,适当降低要求,让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在不断的成

心问题功体验中增强信心,从而产生持久的学习动力。

备课内容第六章亚洲第一节自然环境1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七年级《地理》(鲁教版•下册)第六章第一节的内

容,这一章在初中地理知识结构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它即将上册所学

教材分析的地形、河流、气候等知识加以运用,也是学习区域地理的开始。教材通

过对亚洲的学习,教会学生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分析、归纳一个大洲的区

域特征,了解分析区域自然环境应从哪些要素人手,并注重各要素之间的

联系,为继续学习其他区域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节的教学是学习区域地理的第一节课,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区域地理学方

法的指导就显得十分必要:同时贯彻新课标的教学理念,尝试用案例教学

学情分析

的方式学习区域地理,让学生对所学区域有深刻的印象,并掌握学习或了

解一个区域的方法,在需要的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