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农业循环经济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_第1页
生态农业循环经济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_第2页
生态农业循环经济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_第3页
生态农业循环经济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_第4页
生态农业循环经济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总论1.1项目摘要1.1.1项目名称:山东济宁立信生物工程西南分公司(来凤县立信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循环经济建设项目1.1.2申报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40号《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第一大类“农林业类”第三款中鼓励类内容。1.1.3项目建设地点:来凤县绿水镇四合工业园1.1.4项目承办单位概况及法人代表山东济宁立信生物工程西南分公司(来凤县立信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从事生物肥料、饲料、种植、养殖以及农业领域产业化开发的综合公司。我公司以山东济宁高新立信生物开发制品厂和加拿大瑞杰企业有限公司的生物核心技术为依据,结合本地的工业有机废弃物、农作物、秸秆、生活垃圾、禽兽粪便等有利资源,以生产优质环保的生物有机肥料、饲料为重点,现已成功开发生产了事宜本地作物生长的立信品牌系列有机复合肥和饲料,有机复合肥是生产绿色有机农产品的基础,它能增强地力,提高作物本身的抗病能力和成熟后的品质,同时在使用后没有有害物质残留,不会对农田水域环境造成污染,在市场销售过程中,本公司的产品以其有机环保物优价廉的特点,收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本公司的生产过程,也属于全生物工艺,因此不产生废气、废物、废渣的排放,是真正意义的环保企业。公司以十八大精神,“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生产满足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产品,实现农业产业的有机化和绿色化,做好服务,为鄂西生态的建设做好前台产品的生产,为来凤的农业、畜牧业、工业发展尽绵薄之力。法人代表莫义朋,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男,***岁,中共党员,**文化程度,专业毕业,个人经历。多年来一直从事****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开拓市场能力强,具备管理好该项目的能力。1.1.5建设规模及目标公司为了降低生产成本、使农产品加工环节副产品得到有效利用,增加企业效益,达到资源综合利用的目的,拟建饲料厂、养殖场、有机肥料厂和绿色生态菜园。1、新建年产绿色饲料2万吨的加工生产线一条;2、新建1万头生猪、0.5万头肉牛、0.5万头羊的现代化养殖场一个;3、新建有机肥料厂一座,年产肥料100万吨;4、开辟绿色生态菜园1000亩。1.1.6投资规模及资金构成项目总投资2000万元,其中土地费用500万元,占总投资的25%;固定资产投资1000万元,占总投资的50%;其它投资费用500万元,占总投资的25%;建设期利息*****万元,占总投资的*****%;预备费****万元,占总投资的***%;铺底流动资金***万元,占总投资的***%。1.1.7资金筹措本项目总投资****万元,其中企业自筹*****万元,申请银行货款2000万元。1.2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范围及内容1.2.1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3、《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5、《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6、农业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沼气建设管理的意见;7、《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8、《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9、《饲料厂工程设计规范》(SBJ05-1993);10、畜牧养殖业环境管理规范;11、国家现行建筑相关规范标准;1.2.2范围及内容1、项目研究农业循环经济国内外现状、国家对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支持、以及来凤县及周边地区农业循环经济状况等;2、项目研究公司农业循环经济的项目措施、公司农业循环经济产品的市场供给需求分析、提高现代农产品质量、改进服务,积极参与市场竞争,不断开拓新市场的有效措施等;3、项目将建设由绿色生态园-饲料厂-养殖场-有机肥料厂良性循环的一个产业链,对该项目从选址到建设方案进行分析;4、为本建设项目进行投资估算、经济分析,定量地计算出投资形成的固定资产、销售收入、利润、税金、项目投资的回收期等技术经济指标。1.3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下表:指标项目单位数量备注1总指标公司总占地平方米主要设备设施台/套生产线建筑面积㎡2定员定员人生产工人人3投资项目总投资万元其中企业自筹万元银行贷款万元4项目技术经济指标总成本经营成本销售收入销售税金及附加利润总额投资利润率%投资利税率%财务净现值万元投资回收期年贷款偿还期年1.4可行性研究的主要结论农业是人类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产业。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促进农民增收的基本途径,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举措,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产业基础。十八大讲生态文明纳入了五位一体总布局,国家高度重视现代农业的发展,因此,该项目适应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客观需求,用现代科技改造传统农业,大力发展现代种养殖业,形成农业循环经济。项目采用的技术先进、方案合理,对环境无影响,是国家鼓励发展的农业产业。项目建成达产后能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第二章项目提出背景及投资必要性2.1项目提出的背景面对人口增长、资源短缺、环境破坏以及生态失衡的巨大压力,传统农业所面临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耗竭的问题日趋突出,永续发展战略已逐步成为全球的共同选择与潮流。把传统依赖农业资源消耗的线性增长的经济体系转变为依靠生态型农业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体系,通过近年的发展演变,现已被看作是是实施永续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最佳模式,同时也是保护环境和削减污染的根本手段,一些发达国家已把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建立循环型社会作为实现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农业循环经济是将农业发展成为一种“食品网”的循环型生态农业系统。在该系统的各子系统之间形成一种高效、联动式的循环经济体系,使无机环境、动植物以及土壤之间形成闭路式能量和物质循环系统。在我国,正是农业循环经济的巨大经济社会效益使得发展循环经济逐渐上升为指导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重要原则和战略,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对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发展循环农业的重要性,把循环农业放到事关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和全局的高度统一谋划,全面推进。2.2项目投资的必要性2.2.1发展循环农业循环经济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我国是世界上农业资源严重匮乏的国家之一,资源约束与经济发展的矛盾突出。人均耕地只占世界平均水平的40%,人均淡水资源量仅达世界平均水平的25%,人均森林占有面积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0%,但我国农业资源的利用水平并不高。灌溉水利用率为43%,低于国际先进水平30%;降水利用率约为45%,仅相当于世界先进水平的25%。年化肥施用量超过4300万吨,是世界上肥料用量最多的国家,然而氮肥当季利用率仅为30%,每年氮肥损失近400亿元。全国农药年使用量超过130万吨,但有效利用率只有30%。落后的农业生产方式和农村经济发展方式,不仅导致有限的农业资源浪费严重,而且使本来日趋恶化的农业生态环境问题更加突出。我国农村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量达100多万吨,大部分未经处理,成为蚊蝇孳生地和地表水、地下水的重要污染源。我国猪、牛、鸡三大类畜禽粪便年排放化学需氧量(COD)6900多万吨,是全国工业和生活污水COD的5倍以上,成为首要污染源。化肥大量流失造成地表水富营养化和地下水硝酸盐污染。农药污染的农田面积高达1.36亿亩。地膜覆盖正由“白色革命”演变为“白色污染”。加快发展循环农业,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2.2.2是贯彻科学发展观、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减轻农业资源与环境压力、解决面源污染的需要现阶段,我国正处于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从资源耗费型向资源节约型、从牺牲环境向保护、建设环境转变,以及与国际市场接轨的发展进程中,农业经济增长方式、农产品的安全性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要从粗放经营到集约化生产、从资源一次消耗到多次利用、从大量使用农药到生产源头和全过程控制污染、从农业有机废弃物乱堆放到无废物、从难以为继到可持续发展,都必须大力推进农业循环经济。2.2.3是我国农业生产发展现状的需要随着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演变,现代工业的成果应用于农业生产,在生产过程中大量运用农业机械,施用化肥、农药,使用石油燃料、塑料薄膜,使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农产品产量大幅度增长。但同时也带来了许多新问题:过多施用化肥、农药,使用塑料薄膜,造成土壤质量下降;农产品农药残留量的增多使食品安全性受到影响;农机具、石油燃料的广泛应用增加了对大气的污染;养殖业的迅猛发展造成了畜禽粪便无法全部用作农家肥,排入河中又造成了新的污染等等。上述问题如不尽快解决,将严重影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必须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2.2.4是农业自身特点的需要农业与自然生态环境紧密相连、水乳交融、密不可分,使农业经济系统更易于和谐的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农业与人类自身消费最贴近,人类处于食物链网的最顶端,是自然的一部分,参与整个系统的物质循环与能量转换,这为循环经济要求从根本上协调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更为直接实现途径;农业的产业构成特点更易于发展循环经济。农业产业系统是种植业系统、林业系统、渔业系统、牧业系统及其延伸的农产品生产加工业系统、农产品贸易与服务业系统、农产品消费系统之间相互依存、密切联系、协同作用的耦合体。农业产业部门间的“天然联系”、农业产业结构的整体性特征,正是循环经济所要建立和强化的,是建立农业生态产业链的基础。因此,更应该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2.2.5国情决定了必须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中国是一个人口密度高、人均资源贫乏的国家,人均土地占有量和水资源占有量只有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3和1/4,人均矿产资源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2,且我国农业人口多,农业环境污染非常严重。如果仍以传统粗放型高消耗、低产出、高污染的生产方式来维持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我国农业资源输出会更加严重,农业生态环境状况会进一步恶化,农业的有限资源将加速耗竭,农业环境和资源所承受的压力反过来对我国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将产生严重的制约作用,所以,必须传统的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2.2.6是应对入世挑战,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增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和客观要求加入世贸组织后,企业面临的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必须转变增长方式,走内涵发展道路。近几年,资源环境因素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日趋凸显出来。“绿色壁垒”成为我国扩大出口面临最多也是最难突破的问题,有的已对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造成严重的影响。对此,不仅要有清醒的认识,更要及时和巧妙应对。发展循环经济,可以降低产品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使企业的竞争能力得到增强。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在突破“绿色壁垒”和实施“走出去”战略中能发挥重要作用。2.2.7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手段解决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问题的根本出路是发展经济。不同的经济发展模式会导致不同的经济后果,沿用以往单一追求高产、采用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不顾生态环境后果的农业发展模式,实践证明是不可持续的、行不通的。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发展以循环经济为中心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才是解决“三农”问题的现实可行途径。2.2.8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以现代科学技术改造传统农业,为公司进入新产业提供了商机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农业发展顺利,增长速度加快,整个国民经济发展速度也快。农业生产倒退,发展速度减慢,就会给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带来损害,农业的发展状况直接影响着、左右着国民经济全局的发展。但是我国农业的基础地位比较脆弱,农业发展速度相对滞后,农业生产技术装备水平与劳动生产率水平较低,农业成了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在全球粮食趋紧的今天,粮食问题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我国将农业放在整个经济工作首位,高度重视农业生产,近年来,为了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不断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大力提倡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涉农企业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为公司进入现代农业提供了巨大商机。总之,农业循环经济是未来农业的发展方向。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善,不仅可以减少农业自然灾害的危害,而且直接创造农业经济效益,推行循环经济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第三章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现状分析3.1我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概况3.1.1我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现状目前,我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70%以上,农业是我国最大的就业载体;农业用水量占全国总用水量的2/3以上;耕地面积占世界耕地总面积的12%左右,中国农业承担着占世界总人口22%以上人口的吃饭问题,而且农业环境不仅常常遭受其外源污染与破坏,现代常规农业也已成为污染环境、破坏生态、耗竭资源的重要或首要源头,突出表现在:(1)稀缺资源耗竭;(2)农业生产的过度开垦、乱砍乱伐、过度放牧、过捕滥渔等,使生态环境遭受破坏和恶化;(3)农业面源污染(化肥农药、畜禽粪便、作物秸秆、农用塑料薄膜等)、农产品生产加工造成的污染以及农产品消费带来的生活废弃物、废水、废气污染,在工业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后业已成为第一大污染源。在巨大的人口压力下农业所面临的如此严峻的资源环境问题,无论是农业内外源污染控制,还是其资源保护与环境综合整治,单靠某一领域的“头疼医头,脚疼医脚”是行不通的,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现代常规农业所面临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耗竭的问题都有赖于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循环社会来根治。在我国,发展循环经逐渐上升为指导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重要原则和战略,并从内涵和外延上都有很大的发展。目前,我国大陆已在辽宁、贵阳、广西贵港、广东南海、内蒙古包头、新疆石河子、湖南长沙等地区进行试点,。涌现出了诸如河南天冠企业集团、广西贵糖、北京蟹岛绿色生态度假村、上海崇明的前卫村模式以及辽宁省“四位一体”日光大棚生态农业示范区等先进典型,辽宁省农民首创的以生物技术为主体、以沼气为纽带“四位一体”日光大棚能源生态工程,福建圣农集团有限公司通过主抓肉鸡主业链、生物工程副业链和有机肥副业链“一主两副”产业链等农业循环经济实体,上述企业在我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走在全国的前列,而这种绿色生态农业产业形式在武陵山区还是空白。但从总的来看,即使是在工业体系,循环经济也刚刚起步,属于薄弱环节的农业更是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由于农业自身及其产业结构等方面的独特性,其基础十分厚实,长期以来,各地农村涌现出生态农业、立体农业、绿色农业、有机农业、休闲农业、都市农业等形式,逐步以“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则迅速发展,有着旺盛的生命力和开发潜力,农业循环经济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目前,我国正在紧锣密鼓的制定《循环经济法》,该法的草案包括总则、基本管理制度、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激励措施、法律责任、附则几个部分,可以说是对与循环经济的一个全面概括,尤为珍贵的是,该法草案还特别关注了循环农业,草案第三十四条规定“国家鼓励和支持农业生产者和相关企业采用先进或者适用技术,对农作物秸秆、禽畜粪便、农产品加工业副产品、废农用薄膜、林业剩余物等进行综合利用,积极开发利用沼气等生物质能源,推广秸秆气化、液化等技术。”这也是首次将循环经济的理念以法律等形式明确贯彻在农村固体废物污染治理实施中,农业循环经济在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3.1.2我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农业循环经济是科学地安排不同生物质在系统内部的循环、利用或再利用,最大限度地利用农业环境条件,以尽可能少的投入得到更多更好的产品。我国各类地区资源禀赋、人文环境和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很大,不同地区在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因地制宜,形成不同的模式。当前,农业循环经济大体包括以下四种模式:一是农业产业内部循环系统;二是农业-工业循环系统;三是种植-养殖-工业-营销系统;四是农业-工业-旅游业系统。当然,随着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还会创造出更多更好的循环系统,诸如“生态家园”循环模式、食用菌生物链循环模式、有机农业开发模式、设施农业生态模式、立体种养循环模式、农林牧渔结合型循环模式和花卉苗木生态农业模式等,这些模式是前面四种模式的补充和细化。3.2来凤县及周边地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状况3.2.1来凤县农业经济发展现状分析来凤县位于湖北省西部边陲,东邻湖南省龙山县,西连重庆市酉阳县,是土家人的发源地,是武陵山开发区龙凤经济合作试验区,也是国家农业部长期对口扶持地区。来凤县是一个农业大县,种植业大县,辖8个乡镇,全县总人口32万。全县总面积1337平方公里。地形地貌复杂多样,海拔高度悬殊,气候垂直差异明显,生物资源丰富,作物种类繁多,农作物播种面积48万亩,常年种植水稻13万亩、玉米12万亩,马铃薯10万亩,茶叶、蔬菜及其他粮油作物和经济作物13万亩。一是来凤县农业的优势突出。多年来,来凤县农业生产体系、保障体系、技术服务体系健全,农业经济发展迅速,生产经营精耕细作程度相对较高。至2012年,全县从事农林牧渔业的劳动力10万人,创造的农业产值10亿元,。粮食产量达200万吨,油料50万吨,肉类总量达10万吨;人均粮食接近全国平均水平,农业发展速度不断加快;以发展绿色农业,建设来凤生态农业集成区为战略的猪、药、茶、菜四大主导产业更是发展迅猛。二是我县农民的收入明显偏低。虽然我县的自然条件较好,但人口密度大,人均可耕地非常少,加之农业耕作方式和农业发展方式还比较守旧,单位面积产出虽较大,但人均量较少,农民的人均收入也较低。农民收入增速低于经济增长速度。三是农业空心化的趋势加剧。山区土地的撂荒和平川土地的急剧减少使农业发展的土地储备令人担忧,新型农民的缺乏,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便的思路和措施的缺位,新农村建设所要确立的科学发展观,新农村管理理念的不到位正在加剧农业发展的空心化趋势,使经营农业日益变得乏味和没有生机,农业被边缘化的可能性加大。造成这一切的基本原因就是农业发展的创新意识缺乏,农产品的特色不突出,农业发展思维的时代感差,没有像发展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那样发展农业,致使农业成为的弱势产业,农民成为弱势体,农村成为陷落之地。为此,引入新的观念发展生态农业就成为一种必要的选择。3.3来凤县发展循环经济型生态农业的优劣势分析3.3.1来凤县发展生态农业的比较优势来凤县地处武陵山腹地,境内多山,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海拔在700~800米之间的耕地资源极其丰富,山间云雾多,土壤含硒,境内基本无污染,是种植各种无公害农作物的理想区域。来凤县生态农业经济发展条件优越,武陵山区植被覆盖率高、生物资源丰富,农业栽培历史悠久,耕作技术成熟,农业文明发达,农业特色产品优势突出,农产品品质优良,具备发展循环经济型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的天然资源优势。生态基础好,具备建设生态农业的环境条件。这里山清水秀,气候湿润,是植物的王国,动物的天堂,珍稀动物的栖息地,来武陵山区独特的自然资源使县具备发展生态农业的条件。近年来,在建设生态文明的思路和目标引领下,以绿色生态地区、绿色走廊、生态园林、绿色产业,生态旅游,循环经济型工业园区,生态农业为主体的绿色产业蓬勃发展,取得了较大的业绩,为生态农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3.3.2来凤县发展生态农业的比较劣势受传统发展经验支配,来凤县农业发展方式落后。一方面,农业耕作上,土地分散经营,规模小,集约化程度低。另一方面,由于传统思想的影响,农民在耕作方式和经营理念上受传统经验支配,在农业经营上形成了一种超稳态的均衡,缺乏现代农业经营思想和效益观念,更缺乏现代市场营销观念,对以工业化、信息化、生态技术化发展区域特色农业现代化的路径较为陌生,对以循环经济理念经营农业的新思维更不熟悉。同时,在产业内部,以单一的粮食种植为主的农业生产占到很大比例,生态农业发展很有限。这些都严重影响到“两高一优”现代化农业的形成,成为制约我县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3.3.3来凤县发展循环经济型生态农业的潜在条件分析(一)从产业发展的角度分析,来凤县具备实现生态农业的生产条件近年来,在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来凤县各级政府部门以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为指导,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积极推进茶业、果业、米业、油脂、药业、食品产业生态化生产。凤头食品有限公司,建立绿色和无公害生姜种植基地,由农技部门提供技术服务,由农户在基地组织生产,使生姜生产绿色化。之后,县委县政府大力支持发展生态观光农业。这些举措大大强化了生态农业的影响,将会提升农业经济的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为农业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二)来凤县具备发展生态农业的自然条件1.区位优势:凤县地处武陵山腹地,境内多山,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海拔在700~800米之间的耕地资源极其丰富,山间云雾多,土壤含硒,境内基本无污染,是种植各种无公害农作物的理想区域。借势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整体攻势,来凤县生态农业可以进一步扩大影响,争取发展政策。2.水利优势:境内溪流纵横,曲折蜿蜒的酉水河由北向南贯穿来凤全境,流进沅江,汇入洞庭,怯道河、老侠河、新侠河、老虎洞河等酉水支流至西向东横贯全境,形成纵横交错水系,地下水资源丰富,可为来凤发展生态农业供水坚实的保障。3.交通优势:此处有209国道、318国道等13条出口公路,恩来高速即将竣工通车,恩黔高速即将开工建设,黔张常铁路即将动工,铁路进山指日可待,鹤峰高速、来酉高速、恩吉铁路正在规划之中,“四高两铁”交通格局已经雏形,这将极大地改善来凤的交通。县域内乡镇公路已全部黑色化,50%以上村级公路已硬化,乡村公路全部贯通,交通条件即为方便,县城翔凤镇与湖南龙山县城基本对接,“一水两城”城市格局正在形成。便捷的交通网络,有利于生态农产品的生产、营销和推广。气候优势:来凤县属中亚热带大陆季风湿润型山地气候,这里除四季分明,雨量充沛,雨热同季等特点外,因地貌、地势等地带性因素影响,四季分明,属中亚热带大陆季风湿润型山地气候;二高山气候温和,春湿秋旱,属中亚热带类似南湿带季风湿润型山地气候的过渡带,高山气候寒冷,四季分明,类似南温季风湿润型山地气候。综上所述,极宜多种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的种植。3.3.4来凤县发展循环经济型生态农业的路径分析创新农业发展思路,发展循环经济型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是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与常规农业相比,循环经济型生态农业倡导的是一种低投入、高循环、高技术、产业化和生态化的新型农业发展观:即以清洁生产为理念,加速武陵山区农业现代化的实现。武陵山区生态环境类型较为复杂,特色十分鲜明的区域:既有山地型生态脆弱经济贫困地区,又有生态资源丰富技术欠先进的平地农业主产区,复杂多样的自然生态环境和气候使农业现代化的任务十分艰巨。因而,运用循环经济的基本理论,结合武陵山的区域特色,探索出具有针对性的循环经济型生态农业现代化模式,是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借鉴了国外现代生态农业的概念:循环经济型生态农业并不提倡使用农药和化肥,而且不限于种植业,还包括生态林业、畜牧业,渔业、草产业和沙产业。它是遵循生态经济学原理,通过资源与景观的合理开发与建设,实现生态与生产的良性循环,达到高产优质高效与经济协调发展的一种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生态农业所遵循的基本理论是: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协同进化的原理;生物间链索式的相互制约原理;能量物质分层和循环利用原理;“整体效应”和“边缘效应”原理;内部循环与系统内部深度开发原理;经济与生态效益统一原理等。生态农业模式是指在一定的农业区域,运用生态农业工程技术,依据当地自然环境和市场需要,按照一定的程序设计出的符合生态经济学原理,具有农业生态经济功能和农业系统构架的农业生态系统。结合武陵山区的实际,武陵山区发展生态农业可选则四大类型:生态脆弱经济贫困型;生态资源丰富经济欠发达型;农业主产区型;城郊经济发达区型。(二)以生态工业建设促进生态农业发展,生态工业是发展是发展循环经济的主导,它是在不破坏基本生态进程的前提下,促进工业在长期内给社会和经济利益作出贡献的工业化模式。它与生态农业的关联方式有:不同行业企业关联循环经济模式。产业集群的快速发展形成了不同规模和特色的产业集聚区,这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区域,其复合生态产业链有纺织、塑料、生物科技、生物电力、食品加工、种植业等产业内以及产业间物质能量的循环利用。以工业为核心的复合型的循环经济模式。产业带已经形成了资源系统、生态环境系统、经济系统、社会文化系统复合的循环经济模式,它将不同地区的农业、工业、旅游业等产业进行生态化,使地区之间、部门之间、企业之间形成资源互补关系。这种产业生态系统是不同产业间形成生态链条和有机系统间最高形式的循环经济。(三)大力发展生态农业观光旅游来凤生态农业观光资源十分丰富,作为武陵山区腹地,这里的植物多样性突出,南北过度带气候特征显明,地理美学特征突出,具备发展生态农业观光旅游的突出优势。总而言之,循环经济诞生伊始便肩负着解决资源和环境问题的使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与此同时,农业资源消耗急剧增加,生态环境压力越来越大,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瓶径约束已成为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湖北省是中国农业大省,我县是一个农业主县,。但由于武陵山区农业投入严重不足,基础设施薄弱,产业化程度低,农业综合效益低,农民增收缓慢。面对日益扩大的城乡差距和突出的“三农”问题,对全国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要从根本上转变武陵山区农业经济传统的增长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其最佳的路径选择。第四章市场分析与预测4.1产品市场供需情况预测目前,我国农业在国名经济中的比重为12.4%,乡村人口达7.5亿人,其中乡村劳动力达4.9亿人,是美国、加拿大就业人口总和的2.5倍。近年来,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不断增加,但城乡居民收入之比仍为3.22:1。因此,要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必须全面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高度重视农民收入的提高和农民生活的改善,赋予农民与城镇居民相同的就业和社会保障机会及权利。未来现代农业发展就是以工业化来改造传统农业,以高科技来发展农业,通过提高农副产品的种养效率,提高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生态循环农业是世界农业发展方向,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产业潜力巨大。本项目走农产品加工—饲料厂—养殖—有机肥料—基地循环经济发展道路,建立现代农业生态循环圈,探索发展生态农业,为农村环境整治和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提供有效途径。4.2生猪供求状况分析我国生猪行业经过持续上涨的原料价格的影响。养猪风险和成本不断增加,这将促使生猪行业进入新一轮产业调整期。目前,我国猪的存栏数占世界总存栏数的一半以上,猪肉产量占世界猪肉总产量的近一半,猪肉总产量达4300多万吨,人均占有猪肉31公斤,但总体来说,我国的养猪结构目前主要以农户和小型养殖户为主,占生猪出栏总量70%。由于小养殖户饲养的品种落后、技术落后、饲养条件差,抵抗市场风险和疫情风险的能力非常差。近几年,我国生猪市场波澜起伏,价格起起落落,说明我国养猪业处在一个不成熟的发展阶段,严重影响了我国生猪市场的健康发展。与此相对照的是,我国生猪市场存在较大的潜力。目前,我国高收入人群中每天猪肉人均消费水平已经分别达到100-150克,而农民年人均猪肉消费20千克。虽然短时间内我国居民很难达到高收入人群的消费水平,但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猪肉的需求量会越来越大,我国肉类消费还存在着成倍增长的空间。另一方面,为了稳定猪肉市场,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国家对于生猪产业的扶持空前重视,国务院下发《关于促进生猪生产发展稳定市场供应的意见》,要求建立能繁母猪补贴制度、能繁母猪保险制度,完善生猪良种繁育体系,并扶持生猪标准化规模饲养。随着对生猪市场支持政策的落实,养猪结构的转型及品种良种化进度的加快,中国的养猪业必将走向规模化、大型化,朝着优质、高效、安全的目标发展,养猪业行情会越来越稳定。4.3产品价格预测自2006年11月份鲜猪肉平均批发价突破每公斤12元,随后的几年时间,中国的老百姓再没有“享用过”每公斤12元以下的猪肉。从2011年开始,猪肉价格出现持续上涨,涨幅已累计达8%,其中春节后的涨幅为5%。由于猪肉的消费占中国肉类消费总量的65%左右,通过对生猪行业的分析,近期猪肉价格的超预期上涨主要来自两方面因素:首先2010年以来生猪供应不足,而猪肉消费持续稳定增长。其次2009年以来的粮食价格、人工成本等持续上涨导致养殖业的成本刚性提升,未来将会陆续传导至下游。有专业人士预计,始于近几年的猪肉价格上涨是趋势性的行情,高猪肉价格将会继续延续。有关资料统计显示,2011年一季度全国生猪出栏平均价格为15.14元/千克,比2010年的均价11.78元/千克高出28.5%。一旦猪肉价格进一步上涨,那么全年均价的涨幅继续上扬。综合而言,以生猪为代表的养殖业在市场需求增加的大背景下,行业景气度从去年年末的高位继续高涨。在此带动下,养殖业与饲料业的业绩也将超预期。4.4公司进入现代农业循环经济的竞争优势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对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等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我国政府对发展生态农业,特别是农业循环经济给予大力支持,各地政府配套出台了许多扶持政策,发展“饲料-养殖-有机肥-基地”模式的农业循环经济是春雨公司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现实选择,在发展现代农业循环经济方面,公司有着自己的独特优势,具体表现在:1、有丰富的高科技运营管理经验我公司自创建以来,始终秉承“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坚持走“探索、超越”的创业之路,以“公司+市场+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依托武陵山区农产品资源优厚的自然条件,立足武陵山区,积极开拓进取,带动农业发展。为了建立更加稳固的优质安全的原料基地确保生产,使产品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现正尝试建立以工业带动农业发展循环经济圈,相信公司凭借多年的发展经验,在现代农业发展中必有所作为。2、良好的资源整合平台与技术支持我一直致力于绿色食品生产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坚持用科学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积极培养技术人员,增强公司的技术力量,具有很强的资源整合能力。3、雄厚的资金实力我公司在各级政府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企业持续稳步发展。4、优秀的管理团队我公司在发展过程中,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形成了一支庞大的职业人才队伍,拥有优秀的管理团队,为公司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人才保障。第五章厂址选择与建设条件5.1项目选址原则本项目是一个循环经济项目,项目综合考虑饲料-养殖-有机肥-基地“四位一体”循环经济生态模式,将饲料加工厂、地上养殖场、有机肥加工厂、种植基地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了以工业加工业带动养殖业为龙头的生态农业系统。项目选址遵循以下原则:eq\o\ac(○,1)节约用地。饲料加工及养殖场尽量选用不宜耕作地土地,养殖区最好选择靠河或低洼地带,并为进一步发展留有余地,饲料加工厂结合养殖场进行建设,不占用地上土地。eq\o\ac(○,2)禁止在旅游区、自然保护区、古建保护区、水源保护区、畜禽疫病多发区和环境公害污染严重地区建场。eq\o\ac(○,3)场址用地应符合当地城镇发展建设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要求和相关法规。eq\o\ac(○,4)场址应选择在城镇居民区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向或侧风向,避免气味、废水及粪肥堆置而影响居民区环境。eq\o\ac(○,5)应尽量靠近饲料供应和商品销售地区,且交通便利、水电供应可靠。eq\o\ac(○,6)选址还应注意各地小气候特点,趋利避害。5.2场址选择我公司循环经济项目位于来凤县绿水镇四合村,交通便捷。区域内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等农业资源相对比较丰富,保证了循环经济园区功能的稳定持续的发展。5.3项目区建设条件5.3.1.区位优势:凤县地处武陵山腹地,境内多山,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海拔在700~800米之间的耕地资源极其丰富,山间云雾多,土壤含硒,境内基本无污染,是种植各种无公害农作物的理想区域。借势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整体攻势,来凤县生态农业可以进一步扩大影响,争取发展政策。5.3.2.水利优势:境内溪流纵横,曲折蜿蜒的酉水河由北向南贯穿来凤全境,流进沅江,汇入洞庭,怯道河、老侠河、新侠河、老虎洞河等酉水支流至西向东横贯全境,形成纵横交错水系,地下水资源丰富,可为来凤发展生态农业供水坚实的保障。5.3.3.交通优势:此处有209国道、318国道等13条出口公路,恩来高速即将竣工通车,恩黔高速即将开工建设,黔张常铁路即将动工,铁路进山指日可待,鹤峰高速、来酉高速、恩吉铁路正在规划之中,“四高两铁”交通格局已经雏形,这将极大地改善来凤的交通。县域内乡镇公路已全部黑色化,50%以上村级公路已硬化,乡村公路全部贯通,交通条件即为方便,县城翔凤镇与湖南龙山县城基本对接,“一水两城”城市格局正在形成。便捷的交通网络,有利于生态农产品的生产、营销和推广。5.3.4.气候优势:来凤县属中亚热带大陆季风湿润型山地气候,这里除四季分明,雨量充沛,雨热同季等特点外,因地貌、地势等地带性因素影响,四季分明,属中亚热带大陆季风湿润型山地气候;二高山气候温和,春湿秋旱,属中亚热带类似南湿带季风湿润型山地气候的过渡带,高山气候寒冷,四季分明,类似南温季风湿润型山地气候。综上所述,极宜多种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的种植。5.3.5.原材料优势:这里的凯迪发电厂可日产上万吨火灰,为肥料加工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原料。5.3.5配套条件项目所在区域完善的配套设施,为项目建设提供良好条件。1、水:项目所需用水,由建设单位自备井供给,要求水质符合GB57-84标准。2、电:项目用电由城镇电网供电,架设满足本项目生产的配电设施。3、猪粪、污水:项目猪粪、污水进行加工成肥料,减少生产成本,作为有机肥供基地种植原料,同时向外出售。4、交通:项目建设场地交通方便,有利于建设施工。第六章建设规模与建设内容6.1建设规模本项目结合公司发展战略,充分考虑来凤县现代农业发展布局,按照建设绿色生态经济要求,实施绿色生态工程,带动新农村建设,根据项目总体规划及相关标准,建设规模为:1、新建年产10万吨绿色饲料加工生产线;2、新建10000头生猪养猪场及屠宰场;3、新建100万吨有机肥项目;6.2建设内容项目以资源综合利用、生产无公害商品为目标,向社会提供优质安全畜产品。1、饲料加工生产线新建:加工厂房及库房,建筑总面积2600平方米,配套建设生产设备及设施;2、养殖场圈舍:新建标准化猪舍,总建筑面积*****平方米。包括:种猪舍、母猪舍、配种舍、孕猪舍、分娩保育舍、育成舍、隔离舍1幢等。3、其他配套建筑总建筑面积2980平方米,其中:办公室、宿舍、兽医室等综合楼2500平方米;维修、门卫室、车库及其它用房480平方米。完善兽医防疫消毒设施,购置配套生产设备和仪器。4、其他配套设施(1)污水处理系统;(2)供配电工程;(3)给排水工程;(4)大门、围墙工程;(5)道路、绿化工程等附属工程。第七章项目实施方案及布局7.1项目设计方案本项目的建设以经济发展为中心,实行资源循环经济开发利用和农副产品开发与精深加工相结合的产业化经营模式,通过技术创新和管理改革,推动资源节约和循环综合利用,形成以高新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格局。有机肥料有机饲料养殖场

粪便有机蔬菜、果林食品加工项目利用大米、玉米食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下脚料和副产品建立饲料加工厂,满足工厂化的有机肥料有机饲料养殖场

粪便有机蔬菜、果林食品加工7.2总体布局本项目主要分四个功能区,主要对本项目场进行合理的规划布局:A.生活区:包括本项目所有工作人员的食堂、职工宿舍、文娱和运动场所等,这是管理人员日常生活的地方,应单独设立。一般设在地势较高的上风向或偏风向。B.办公管理区:此区包括本项目生产管理必需的附属建筑物,如办公室、接待室、财务室、会议室、技术室、化验分析室、车库等。它们和日常的场内生产工作有密切的关系,且与外界联系频繁,应严格做好消毒防疫工作。C.生产区:包括饲料加工、生猪养殖、屠宰。饲料加工设置饲料加工车间、饲料仓库、修理车间、变电所、锅炉房、水泵房等。工厂化养猪设备的设计与制造是一个跨学科综合性的工艺,涉及机械、电子、自动化控制、建设材料和畜牧兽医等多个学科。本项目按照猪的生理生长的规律,对工厂化养猪流水线上所采用的主要设备的基本要求、选材、规格、制造及安装要求进行建设。此外养殖场周围应建围墙或设防疫沟。生产区包括各类圈舍和生产设施,是养殖场中的主要建筑区,禁止一切外来车辆与人员进入。D.隔离区:隔离区包括兽医室、病畜隔离间、尸体剖检和处理设施、粪污堆肥场、沼气池等。该区设在下风向、地势较低的地方,兽医室可靠近生产区,病猪隔离间等其他设施应远离生产区。E.其他设施水塔:自设水塔是清洁饮水正常供应的保证,位置选择要与水源条件相适应,且应安排在猪场最高处。道路:道路对生产活动正常进行,对卫生防疫及提高工作效率起着重要的作用。场内道路应净、污分道,互不交叉,出入口分开。净道的功能是人行和饲料、产品的运输,污道为运输粪便、病猪和废弃设备的专用道。生产区一般不设通向外界的道路,管理区和隔离区分别设路通向场外。排水:场区地势宜有1%~3%的坡度,路旁设排水沟,以利于雨雪水的排出。猪场废物、污水处理是猪场疫病控制的一个组成部分,猪场应结合本场特点,建立完整的废物、污水处理系统。绿化:绿化不仅美化环境,净化空气,也可以防暑、防寒,改善生产区内小气候,同时还可以减弱噪声,促进安全生产,从而提高经济效益。因此在进行猪场总体布局时,要考虑和安排好绿化。7.3生产区养殖场的规划7.3.1养猪工艺流程种猪饲养根据全年生产出栏情况计划种猪头数,母猪以周为节律进行配种分娩,对猪群按不同阶段分批饲养,做到全进全出,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猪栏利用率。其工艺流程见下图:猪出栏日龄****周繁殖周期***周生长肥育阶段15周仔猪保育阶段6周分娩哺乳阶段4周妊娠阶段12周配种阶段6周断奶母猪猪出栏日龄****周繁殖周期***周生长肥育阶段15周仔猪保育阶段6周分娩哺乳阶段4周妊娠阶段12周配种阶段6周断奶母猪后备母猪后备母猪 7.3.2生产技术方案根据不同年龄、类别猪群的生理特定和其对环境的要求,生产区猪舍可有:配种舍、妊娠舍、分娩舍、保育舍和生长育肥舍。本项目建设规划时考虑有利于防疫、方便管理和节约用地原则。种猪舍要求与其他猪舍隔开,形成种猪区。种猪区应设在人流较少和猪场的上风向或偏风向,种公猪在种猪区的上风向,防止母猪的气味对公猪形成不良刺激,同时可利用公猪的气味刺激母猪发情。分娩舍既要靠近妊娠舍,又要接近保育猪舍。保育舍和生长育肥猪舍应设在下风向或偏风向,两区之间最好保持一定距离或采取一定的隔离防疫措施,生长育肥猪应离出猪台较近。在设计时,使猪舍方向与本地夏季主导风向成30~60度角,使每排猪舍在夏季得到最佳的通风条件。总之,应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充分利用有利因素,从而在布局上做到对生产最为有利。在生产区的入口处,应设专门的消毒间或消毒池,以便进入生产区的人员和车辆进行严格的消毒。7.5沼气生产采集技术方案生物质包含了动物、植物、微生物及其排泄物和遗体以及其中的生物质能。生物质中的每一种都是农业循环经济的组成部分,是相互作用、互为循环经济条件的不同物质组合形成农业循环的系统。生态农业重要的生物质能源就是把人畜粪便通过沼气池来获得。沼气池是把工、农业废弃物,如人、畜粪便和作物秸秆等在湿度和厌氧条件下,通过微生物作用转换成沼气优质有机肥料的一种厌氧消化装置。重点推广国家许可的标准池型使沼气池与猪圈相连通,畜粪自流入池。7.5.1建设标准沼气池建设标准具体要求如下:沼气池建设形状为“常规水压型”,水泥一体浇铸;沼气池的主要技术指标、设计参数应符合行业标准规定。7.5.2选址、安装及其他要求1、池址要选择在土质坚实、地下水位低、背风、向阳、靠近猪舍的地方。2、在主发酵池及水压间旁设置相应容量的发酵残液贮液池。3、输气管道接入阻燃器、气水分离器、脱硫器、管路铺设保持1%的坡降。4、室外输气管道应埋入地下,以1%的坡比至最低处,并安置集水装置,室外管道可套管或缠绕布以防蚀,过墙打孔,设计合理、横平竖直,尽量缩短输气距离,确保采气压力,提高供气质量。第八章环境保护、节能、消防及绿化8.1环境保护8.1.1环境保护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253号);3、《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4、《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5、《建筑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国环字〔1986〕003号);6、《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88)。8.1.2项目对环境影响的因素1、施工期空气环境:施工期土方开挖,在干燥天气季节易产生扬尘,据类比分析,产生扬尘时下风向60米范围内TSP超标,具有间歇性和可逆性。运输车辆会产生少量CO、NOx及CnHm污染物,但工程规模较小,以上污染对环境影响不大。总体而言,项目周围只有少量居民点,项目施工期产生的大气污染对环境的影响是局部、暂时的和轻微的,施工结束后影响消失。水环境:施工人员生活污水较少,经简易处理(为临时沉淀)后用于附近林地浇灌,对环境影响较小。声环境:在项目施工中,需采用卡车、挖土机、装载机等施工机械,这些施工机械的噪声级范围一般在65--115Db(A)之间,在所有施工设备中,打桩机的噪声声级最高,噪声频率在500赫兹左右。从预测结果可知,在离施工区30米处,施工机械噪声大部分(挖土机除外)均未达到60分贝的标准值。施工中用到的噪声较大的施工机械在晚上十点之前停止使用,运送施工材料车辆夜间停止作业。以减少影响周边居民休息。固体废弃物:由于建设场地开阔平缓,建筑工程量不大,因此施工不会产生大量的弃土和建筑垃圾。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统一堆放清运,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生态环境影响:目前建设场地无珍稀野生动植物分布,建设过程对区域原有植被有一定的影响,但由于有绿化工程的配套建设,相对原有的植被环境破坏不大。土建施工是引起水土流失的主要工程原因。施工过程中的水土流失不但影响工程进度和工程质量,还作为一种废物或污污染物往处排放,会对场区周围环境产生影响。但是,只要采取合理的防治措施,如阶梯式保坎、种植树木、定期清理排水沟等加以控制,就可以减轻甚至避免水土流失造成生态破坏。总之,项目建设将不会明显影响区域生态环境质量。2、营运期空气环境:营运期对空气质量的影响主要是恶臭。恶臭主要来源于猪舍、沼气池等地方,其在场区分布面较广,并以低矮面源形式排放,恶臭发生源在近距离所散发的恶臭污染物衰减很快。通过在沼气处理池周围种植绿色植物,就可较好的减轻沼气池的恶臭影响。项目在猪场内的道路两侧种植有行道树,每栋猪舍之间和场区内的空闲地种有蔬菜、花草、灌木及果树。这样不但减少了场内空气中有毒、有害的恶臭气体。并且减少了尘埃及空气中的细菌数,对疫病防控也有重大作用。声环境:拟建项目投入营运后,产生噪声主要是猪的叫声(75-90dB),但由于项目所在地周围100米内无农户居住,因此猪叫声对环境的影响轻微。固体废弃物:本项目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主要有与猪排泄物混合后的生物发酵床垫料、厌氧沼气发酵处理产生的少量沼渣、生活垃圾、病死猪等。养殖区的猪粪被益生菌降解,与生物发酵床垫料混合,发酵垫料使用3-5年后,成为优良的有机肥料,直接封成袋出售。繁殖区的猪粪进入发酵池处理,发酵池残渣用于场区内果树施肥。由于垫料3-5年后统一更换,收集至一间猪舍内封装待售,或直接运送至协议销售点,因此不需要特别建设临时堆放场所。病死猪通过安全填埋井处理,符合HJ/T81-2001《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技术规范》相关要求。职工生活垃圾通过设置的垃圾桶集中收集后由环卫部门统一处理。水环境:本项目产生的废水主要是猪饮用时溢流出的水、繁殖区的猪尿、圈舍冲洗废水以及生活污水等。繁殖区产生的污水进入厌氧发酵池处理后用于浇灌场区内果树;养殖区由于不用冲栏,因此产生的废水只有猪饮用时的溢流水和猪的排泄污水,溢流水通过猪舍周围的渠道进入化粪池后用于浇灌场区内果树,排泄水被生物发酵床吸收分解,3-5年后随垫料一起出售。综上所述,项目没有生产废水向外排放,因此对周围环境没有明显影响。生态环境影响:项目通过人工绿化来恢复部分的绿地面积,绿地率达到49.5%。项目绿化做到乔木、灌木、植草相结合,相对建设前在绿地的单位绿化面积上的生物量要比项目建设前大,由于人工优化,从绿化量上也会比项目建设前有所改善。清洁生产分析:项目对整个养殖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采取了相应的治理措施,有效的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施,猪粪尿经过合理处置后,实现废物的无害化、资源化,符合清洁生产的原则。8.1.3环境保护措施施工期:施工期间对土地挖方后的裸地覆盖密目网防尘和砌围墙,防止水土流失的产生。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统一堆放清运。施工人员产生少量的生活污水经简易处理后用于附近林地浇灌。营运期:加强对沼气池残渣和生活垃圾的管理清运;加强雨污水排放设施管理和维修,防止污水漫流污染环境。因此,本项目环境保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坚持“三同时”的原则,废水、恶臭、固废经过处理达标后,不会对现有项目区周围环境造成不良影响,从环保角度看,本项目是可行的。8.2消防8.2.1消防设计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条例》。2、《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条例实施细则》。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4、《建筑物防震设计规范》(GBS0057-94)。5、《建筑灭火配置设计规范》(GBJ140-90)。8.2.2消防设计及措施1、总平面消防:场内道路呈环形布置,建筑物之间留有足够防火距离,保证消防通道畅通,并满足消防车对道路的要求。2、建筑物消防:按生产性质划分,饲料厂防火性质为丙类,猪舍防火性质为戌类,建筑物耐火等级至少达到Ⅱ级,全部建筑设计均有安全门。3、养殖场设室外设置消防栓,每两个间距不小于120米,室外消防用水20-30升/秒。消防系统用水与猪场供水系统联网。4、实验室、办公室、饲料加工房及仓库等一般室内设置CO2干粉灭火器。8.3节能8.3.1编制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原国家计委、经贸委、建设部1997(2542)号文件《关于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增加“节能”篇章的规定》8.3.2节能减排目前,节能已成为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有效途径。本项目不属于大量消耗能源项目。为了认真贯彻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节能设计规范,严格执行节能技术规定,努力做到合理使用能源,降低能耗,减少经营成本。1、节能措施本项目的能耗主要是生产、照明及冬天产栏内保温箱的保暖等。饲料厂的生产,采用的是耗电量少、效率高的节能型的设备;照明选用新型节能灯具,在生产管理过程中,合理地利用资源,尽量减少能耗。关键是仔猪初生时,保温消耗的电能大。本项目的保温方法是在产栏内设置保温箱,内放红外线灯泡(一般距产栏40~50厘米)。保温箱内设置110瓦的电热保温板,产栏内保温箱的温度一般要38℃恒温,以后每周可降低2℃,至断奶前保持在25℃。2、节水措施我国集约化养猪生产的节水意识有待提高。本项目的引水工程是从地下水源引水,建水塔并安装抽水机,主水管到每幢栏舍的饮水管及水管配套设备。项目区用水主要包括猪饮用水和清洁冲洗用水的供应。为了节约用水可以从下措施来考虑:(1)猪饮用水采取的是自动饮水系统(包括饮水管道、过滤器和自动饮水器等)。猪使用自动饮水器是鸭嘴式,其封闭性好,不会浪费水资源。在清除圈舍粪便的时候,同时检查饮水器的出水状况。(2)除饮用水外,冲刷圈舍和畜体、清洗和调制饲料、绿化、人员生活用水以及消防灌溉等用水。为了节约用水,圈舍的粪沟砌成一定的坡度,再在粪沟的底部形成排粪渠道。本项目的猪场,能自行将粪尿排入粪沟,尽量增加捡粪次数,降低猪粪在猪舍的留存时间,减少猪粪对场地的污染,以减少水冲次数,并可节约水、电,降低空气湿度和氨气的浓度。项目在建设期和生产期要贯彻执行国家节能等政策、法令、法规、规定、标准等,按“三同时”的原则采取切实可行的节能措施,做到有章可循、科学管理。各项工程在设计、工艺、设备的选择上采用成熟、可靠的节能技术,产品能耗指标达到国内同规模装置先进水平。在设备采购中,尽量选用低噪节能产品,无特殊需求一律采用节能照明。加强经营管理,减少因操作不当带来的材料及能源损失。沼气管道的走向尽量安排合理,减少路耗。8.3.3电气设备节能措施(1)全厂负荷采用需用系数法自下而上逐级计算,根据计算负荷大小合理选择各级配线路及开关设备。同时根据计算负荷大小,考虑变压的运行经济合理、能耗低的原则,确定变压器的大小及型号,使之运行经济合理。(2)全厂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电容补偿方式,使全厂功率因素提高,减少大量的无功损耗。(3)全厂除了用电总计量外,在各主要用电场所设分计量,以加强用电的考核与管理,节约能源。(4)(5)单相用电设备负荷均接在三相网络上,使供电网络的电流不平衡降低,提高供电供量,减少电能损耗。8.4绿化绿化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维护生态平衡,减少自然灾害,保障和促进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及美化环境方面起着特殊作用,它具有调温、增湿、吸灰、净化空气等功能。本工程考虑了一定数量的绿化,注重林木的视觉效果和生态效果相结合,建立以工业、农业养殖和谐统一的生态循环系统。项目主要措施有:1.道路绿化和林带建设以道路为依托,种植一些乔木植物,将道路绿化与林带建设相结合,建立起以降噪、减污和美化环境的生态廊道。因地制宜地采用覆土种树方式,减少噪声、废气的影响,以便降噪、防尘、保持水土、稳定边坡。第九章养猪场防疫制度9.1防疫制度规模化养猪场由于养猪数量较多,饲养密度较大;并常因猪场的生产需要,而引进部分种猪,导致一些接触性传染病的发生机率明显增加,给养猪生产带来严重威胁。因此,制定切实可行的兽医防疫程序,防止各种传染病的发生与传播,直接关系到规模化养猪场的兴衰与成败。生产实践证明,规模化养猪场,要想有效控制传染病的发生与传播,必须做好以下兽医防疫工作:1.隔离病原规模化养猪场必须严格执行隔离制度,防止各种病原菌的传入。生产区大门应有专职人员,负责进出人员和车辆的消毒工作。外来及本场人员进入生产区前,必须严格消毒,更换工作服和鞋后方可进入猪舍。场外车辆、用具一律不准进入生产区。交易种猪、商品猪必须在场外进行。饲料应由本场专车专线(净道)运入;粪污等由密闭地下管道或专用车辆经污道运出场外。引种是传染病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为了确保猪场安全,防止疫病传人,必须由非疫区引进种猪,经当地畜牧兽医部门检疫,隔离观察1个月,经检查确认为健康无病,并作全身喷雾消毒后方可入舍混群饲养,有条件的猪场,最好实行自繁自养制度。2.严格消毒消毒的目的是杀灭外界环境中的各种病原微生物,包括预防性消毒、临时性消毒和常规消毒等。常用的消毒方法有机械性清扫和化学性消毒。机械性清扫能大大减少猪舍内的污物及病原微生物,提高化学消毒剂的消毒效果。化学性消毒是规模猪场最常用的一种消毒方式,常用的消毒药物有烧碱、生石灰、过氧乙酸、百毒杀、含氯消毒药和新洁尔灭等。据生产实践,在正常饲养管理条件下,一般规模猪场每年可进行2--3次大的预防性消毒,每月进行2--3次带猪消毒。采用“全进全出”饲养方式的猪群,应在全出后进行一次彻底的场地清扫和消毒。产房在产仔前、后均需进行一次严格消毒。如果猪场发生疫病时,则应加强临时性消毒,对病猪分泌物、污染场舍应及时进行消毒。在传染病扑灭后和疫区解除封锁前必须进行彻底的终末消毒。3.免疫接种免疫接种是预防规模猪场发生各种传染病的主要措施之一。对规模猪场必须进行口蹄疫、猪瘟等重要传染病的疫苗免疫接种;对种猪场必须进行伪狂犬病、细小病毒病、乙型脑炎等繁殖障碍性疫病的预防免疫接种;对仔猪黄白痢、链球菌病、猪传染性胃肠炎、气喘病和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等,应根据各地疫病流行情况,有选择地进行免疫接种。关于规模猪场预防接种的免疫程序,目前尚无统一规定。各地区、各猪场应根据本地、本场的实际情况,制定符合各自实际的免疫程序。猪瘟弱毒苗:仔猪20日龄首免;50--60日龄二免;繁殖母猪(空怀期)每年进行2次加强免疫。猪口蹄疫灭活苗:仔猪30--40日龄首免;60--70日龄二免;种猪每年进行2次加强免疫。猪伪狂犬病弱毒苗:母猪配种前1个月免疫1次;成年公猪每年免疫1次。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灭活苗:母猪配种前1—2周首免;20天后二免。猪乙型脑炎弱毒苗:后备母猪、妊娠母猪、种公猪每年4—5月免疫接种1次。细小病毒灭活苗:初产母猪配种前2—4周免疫接种1次。4.疫病监测规模猪场的兽医人员应经常对猪群进行检查,观察猪群的运动、休息、采食、饮水和粪便等状况,发现异常情况,及时进行处理。对非正常死亡的猪体要及时进行病理剖检,根据剖检结果作出初步诊断,及时采取相应措施,防止疫情进一步扩大;对未能确诊的病猪,应采集病料,进一步进行实验室诊断,以免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5.科学饲养规模猪场的兽医防疫工作应采取以下综合措施:改善饲养管理条件,抓好猪场的小气候环境控制,减少各种应激因素,贯彻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方针。对品种、品系稳定的猪场,应尽可能坚持自繁自养的原则;饲料营养要全面、合理,满足不同生长阶段、不同生产性能的营养需要;提倡科学的饲养管理技术,提高猪群的抗病能力。9.2发生疫情时的扑灭措施怀疑发生传染病时,应尽快隔离确诊。发生或疑似发生口蹄疫、猪水疱病等一类传染病时,应立即封锁疫区或疫点,禁止无关人员及车辆出入疫区或疫点,禁止猪调出或调入,并立即向有关部门报告,待有关部门处理后应对猪场进行彻底消毒,并查出发病原因,以便吸取教训。发生其他疫病时,应将病猪立即隔离治疗,对病猪群进行检疫观察,随时发现随时治疗,对猪舍进行带猪消毒,每天1次。隔离舍除每天消毒外,还应污染后立即消毒,未病猪及时进行紧急预防接种,以便有效控制疫情的发展。第十章企业组织与劳动定员10.1组织机构10.1.1组织机构设计原则该项目的组织机构按以下原则来设计:1.符合国家和地方政府有关文件规定,利于项目正常和顺利运行;2.突出农业循环经济,体现科学性;3.精简、效能、统一,提高管理水平、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9.1.2组织机构项目在建设阶段,以公司现有的各类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为主,不足部分通过社会公开招聘人员补充。为保证项目顺利建设、实施,在公司的直接领导下,设立企划部、财务部、人力资源部、工程部、市场部、生产部,管理模式采用如下图所示竖式直线型。见下图:董事长董事长示范区领导小组示范区领导小组市场部生产部市场部生产部企划部财务部人力资源部工程部◆企划部:主要负责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对示范区建设进行布局规划。◆财务部:统筹安排到位资金,做好资金预算,制定项目制作标准,做好项目运营期间的财务工作。◆人力资源部:依照项目建设领导小组的精神,负责人员的招聘和培训,研究制定各项劳动力资源的管理办法,制定具体可行的管理措施。◆工程部:对工程建设涉及的各类基本建设项目进行统一筹划,做好项目的招标工作,并配合监理部门确保工程质量。◆市场部:参与市场的正常运作,调查行业的发展情况,定期提供市场报告,为市场的进一步拓展提供相关依据。◆生产部:主要负责循环经济各个工序阶段的生产工作。10.2劳动定员根据项目规模和生产工艺要求,项目全员定编560人,其中生产工人500人。全年按300个工作日核算,部分岗位实行三班工作制。各管理部门劳动定员见下表:序号岗位劳动定员1企划部32财务部43人力资源部34工程部55市场部206生产部157后勤、保卫10合计6010.3管理配套措施公司运作坚持高起点、高标准,严格规范操作。为理顺循环经济与建设、国土、财政、计划等各部门的关系以及循环圈内部各部室的关系,明确各部门职责以及每项工作的流程;为提高投资效益,从工程项目委托、任务下达、计划立项、方案设计到施工、拨款、竣工验收、资产登记、移交管理的全过程实施监督;为强化财务监督,确保资金安全,制定《资金财务管理制度》,从资金筹集、使用、票据等方面进行规范;为强化内部管理,制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财产物资管理制度》、《廉政建设规定》、《学习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并严格按照所规定的章程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规范管理,使项目规范有序地运转。10.4人员来源及培训10.4.1员工招聘(1)为保证为保证人员素质,本项目将采取就地选拔、培训和省内、外招聘、引进相结合办法,以合同制的方式组建职工队伍。示范区人员调动任免,由人力资源主管部门统筹安排。(2)在吸引人才方面,采取“请进来”的办法,吸纳一批所需项目方面具有丰富经验的专业工程管理人才,保证项目的良性发展。(3)普通员工的招聘,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本村人员,并建立人员奖惩、聘用和辞退制度。10.4.2人员培训(1)针对决策层领导,要求懂管理、会经营,有较全面的企业管理经营才能,观念创新能力强。培训的目的是不断地全面提高政策理论水平和经营管理水平,以进修、自学为主。(2)中层管理人员要求懂技术、懂管理、有一定的知识才能,以组织业余进修、带职学习及自学为主。(3)普通员工经考试合格后上岗,上岗后采取岗位培训、现场培训、业余培训、脱产学习等多种方式进行培训。对一些技术性较强和关键性岗位的员工,采取定期强化培训的办法,从中选拔一些骨干和管理人员,并定期进行培训,提高业务素质。10.4.3劳动安全1、设计依据(1)《关于生产性建设工程项目职业安全卫生监察的暂行规定》;(2)《国务院关于加强防尘防毒工作决定》;(3)《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2、劳动安全措施(1)本项目在生产过程中虽然没有产生有害物质和有害气体,但总的原则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保护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正常生产和生活。(2)总平面布置上,建筑物之间间距均按国家防火规定要求和兽医防疫要求合理布置。各项设备均采用安全保护,各区设消防给水管道设施,室内设泡沫灭火器及消火栓。(3)生产管理人员按规定配备工作服及劳保用品,猪场人员上、下班严格执行防疫消毒制度,进出场必须严格消毒,更换工作服、工作鞋。第十一章项目实施进度计划及招投标11.1项目实施进度安排本项目是春雨公司壮大特色产业,培育产业集群,资源综合利用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举措。综合考虑本项目的市场前景和资金的使用计划,根据项目建设规模、内容及资金落实情况,项目开发建设从前期准备工作、三通一平、施工、竣工验收结束,计划周期约为24个月,即000年000月至0000年000月。项目实施的进度安排主要是指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初步设计编制及报批等前期工作,以及项目建设、设备购置、种猪引进、办公环境建设和装修、人员招聘及培训、项目竣工验收等工作安排。前期工作阶段:2011年3月—2011年6月,完成项目立项报批、设计、三通一平、招投标、筹措资金等前期准备工作。工程建设阶段:2011年7月—2012年6月,完成种猪、设备订购,以及厂房、宿办楼等土建工程等工作。运营准备阶段:2012年7月—2012年9月,完成装饰装修、设备安装、人员培训。2012年10月—2012年12月,完成生产线设备调试和试运行,种猪入场。2013年1月,完成项目竣工验收。2013年2月正式投入运营。12.2投资估算说明项目投资费用主要包括:土地费用、建筑安装工程费用、其它投资费用及不可预见费用等。(1)土地费用本项目用地*****平方米(约合***亩),按当地土地竞拍参考价****万元/亩估算。(2)固定资产费用建筑安装工程费是指建造房屋及附属配套工程所发生的费用等。包括建筑工程费用、设备购置费、安装工程费。建筑工程参照****市目前建筑工程相似工程造价估算。设备购置费根据查询市场价格及建设单位提供资料计算,安装工程费用按设备购置费的10%估算。种畜购置按市场询价估算,购置量按年繁育****万头猪所需量计算。其中种公猪***头,能繁母猪*****头。(3)其它投资费用主要包括项目单位管理费用、勘察设计费用、工程监理费用、城市建设配套费用及基础设施费、投运试车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