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博士医考红宝书》1神经、精神_第1页
《张博士医考红宝书》1神经、精神_第2页
《张博士医考红宝书》1神经、精神_第3页
《张博士医考红宝书》1神经、精神_第4页
《张博士医考红宝书》1神经、精神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篇神经、精神系统

第一章神经病学概论(助理不要求)

北京颐恒博达医学考试培训中心Email:zhiyeyishi@

常见以急性和亚急性起病的三类神经系统疾病是外伤、感染、血管性病。常以缓慢起病

的为肿瘤、遗传代谢病、退行性变性。

2003.常见以急性和亚急性起病的三类神经系统疾病是

A.肿瘤、感染、血管性病B.外伤、感染、血管性病

C.退行性变性、感染、血管性病D.遗传代谢病、感染、血管性病

E.肿瘤、遗传代谢病、退行性变性

答案:B

shkjcbs考点:不同神经系统疾病的起病特点

shkjcbs解析:神经系统疾病常见病因有血管性、免疫炎症性、感染、退行性变性、遗传代谢病、外

伤、肿瘤性疾病等,其中起病最急的是血管性疾病,如脑栓塞和脑出血,其次是免疫炎症性、感染、外伤

等,呈急性或亚急性起病,遗传代谢病、退行性变形、肿瘤性疾病则多起病隐匿,病程较长,故本题选B。

第一节运动系统

运动系统:下运动神经元、上运动神经元(锥体束);锥体外系统以及小脑系统四个部

分组成。

一、上、下运动神经元瘫痪

(一)解剖生理

Uotorana

rwtex

Internal

caywlc

Ceniela此Jtbert

cfpyramids

中央前回一一皮质脊髓束和皮质脑干束(合称锥体束)一一放射冠一一分别通过内囊后

肢及膝行。

皮质脊髓束---大脑脚底中3/5---脑桥的基底部----延髓的锥体

1.锥体交叉处一一大部分锥体纤维交叉到对侧脊髓侧索一一皮质脊髓侧束一一终止于

脊髓前角。

2.小部分纤维在锥体交处不交叉,直接下行,形成皮质脊髓前束,在各个平面上陆续

交叉止于对侧前角.

皮质干束在脑干各个脑神经运动核的平面上交叉至对一侧,终止于各个脑神经运动核(除

了面神经核下部和舌下神经核外,其他脑神经运动核均接受双侧大脑皮层的支配)。

下运动神经元指脊髓前角细胞、脑神经运动核+其发出的神经轴突,(受锥体束、锥体

外系统和小脑系统各方面来的冲动的最后共同通路)•

上运动神经元是指挥系统,下运动神经元是执行系统。

(二)临床表现(Z12004-1-074;Z12000-1-099)

上运动神经元下运动神经元(周围性瘫痪)

损伤结构皮质锥体细胞,传导束脑神经运动核,脊髓前角运动

细胞及其发出的神经纤维

瘫痪范围较广,偏瘫,单瘫局限,四肢肌群

肌张力高(痉挛瘫)低(弛缓瘫)

腱反射亢进减弱或消失

病理反射+-

肌萎缩-+

肌震颤-+

肌电图传导速度正常传导速度减慢,失神经电位

值得注意的是,在急性严重的病变(如急性脑血管病或急性脊髓炎),脊髓休克期,可以

表现为软瘫。休克过后即逐渐转为硬瘫。

Z12004-1-074周围性瘫痪也称为

A.周围神经损害性瘫痪B.脊髓前角细胞损害性瘫痪

C.皮质运动中枢损害性瘫痪D.下运动神经元损害性瘫痪

E.脊髓损害性瘫痪

答案:D

shkjcbs考点:周围性瘫痪的定义

shkjcbs解析:下运动神经元径路的损害引起的肌肉瘫痪,称下运动神经元瘫痪或周围性瘫痪。其特

点为瘫痪肌肉张力降低,腱反射减弱或消失,肌肉有萎缩,无病理反射。由此可见周围性瘫痪也称为下运

动神经元损害性瘫痪,故应选I)。

zllnkjcbs考点:周围性瘫痪。

zllnkjcbs解析:周围性瘫痪又称下运动神经元性瘫痪,或称弛缓性瘫痪、软瘫。是因脊髓前角细胞及

脑于运动神经核及其发生的纤维一脊髓前根、脊神经、颅神经受损害产生的瘫痪。由于下运动神经元受损,

使其所支配的肌肉得不到应有的冲动兴奋,在临床上表现为肌张力降低,腱反射减弱或消失伴肌肉萎缩,

但无病理性反射。故本题选D。

z12000-1-099符合中枢性瘫痪的临床特征是

A.肌群瘫痪为主B.有肌萎缩C.肌张力增高

D.腱反射消失E.无病理反射

shkjcbs考点:中枢性瘫痪的临床表现

shkjcbs解析:中枢性瘫痪属于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系大脑运动皮质到支配前角运动细胞或脑

神经运动核的锥体束之间的任一部位损伤引起,此时瘫痪肌呈传导束型分布,表现为单瘫或偏瘫,故不选

Ao由于支配肌肉的运动神经元完好,一般不会发生明显肌萎缩,故不选B。由于失去皮质的抑制作用,肌

张力增高,故选C。浅反射弧的中枢在皮质,因此腹壁反射、提睾反射等浅反射消失,而腱反射等深反射

的反射弧不经过皮质,且受皮质抑制,因此中枢性瘫痪时腱反射是亢进的,故不选D。中枢性瘫痪时锥体

束征(即病理反射)如Babinski征等是阳性的,故不选E。

Z12007-1-074皮质运动中枢损害后的肢体瘫痪表现为

A.对侧肢体的中枢性瘫痪B.对侧单个肢体的中枢性瘫痪

C.对侧单个肢体的周围性瘫痪D.四肢的中枢性瘫痪

E.对侧肢体几个肌群的周围性瘫痪

答案:B

解析:皮质运动神经元属于上运动神经元,所以其导致的瘫痪为中枢性瘫。皮质运动区局限性病损导

致对侧单瘫,亦可为对侧上肢瘫合并中枢性面瘫。刺激性病灶引起对侧躯体相应部位局灶性抽动发作,口

角、拇指皮质代表区范围较大、兴奋阈较低,常为始发部位,若抽动沿运动区排列顺序扩散成为Jackson

癫痫。

待处理shkjcbs考点:皮质运动中枢的解剖

shkjcbs解析:大脑皮质运动中枢控制的是对侧肢体运动,一侧受损,表现为对侧肢体出现瘫痪。

由于大脑皮质属于上运动神经元,控制调节下运动神经元,瘫痪表现为中枢性瘫痪,也就是硬瘫,故选A。

zllnkjcbs考点;各种瘫痪类型所涉及的损伤部位。

zllnkjcbs解析:上运动神经元瘫痪,亦称痉挛性瘫痪或中枢性瘫痪。因皮质运动区呈一条长带,故局

限性病变时可出现一个肢体的中枢性瘫痪。皮质脊髓束经中脑大脑脚中3/5,脑桥基地部,在延髓椎体交

叉处大部分纤维交叉至对侧,形成皮质脊髓侧束下行,终止于脊髓前脚,发放和传递随意运动冲动至下运

动神经元,并控制和支配其活动。故本题选B。

(三)定位诊断

1.皮层:损伤一一单瘫(对侧对应部位):病变刺激性,对侧相应部位阵发性抽搐(相

应部分扩散---杰克逊)

2.内囊锥体束一一对侧偏瘫,丘脑皮质束,故该处损害一一对侧偏身感觉减退,及视

放射——对侧同向偏盲,称“三偏”征。(zy2001-l-143;zy2000-l-10.;zyl999-l-009)

3.脑干:一侧损伤:本侧本平面的脑神经运动核+尚未交叉至对侧的皮质脊髓束及皮

质脑干束,故引起交叉性瘫痪,即本侧本平面的脑神经周围性麻痹及对侧身体的中枢性瘫痪。

如weber综合征(腹侧),本侧:动眼神经麻痹,对侧:面神经、舌下神经及上下肢的

中枢性瘫痪。(Z12003-1-006)

4.脊髓-

脊髓颈膨大以上一一中枢性四肢瘫痪;(z12004-1-072)

颈膨大(C5〜T1)病变一一上肢周围性瘫痪和下肢中枢性瘫痪;

胸段脊髓病变一一双下肢中枢性瘫痪;

腰膨大(LI-S2)病变一一双下肢周围性瘫痪。

脊髓半侧损害(Brown-sequard综合征)一一病变侧肢体的中枢性瘫痪及深感觉障碍以

及对侧肢体的痛温觉障碍。

总结:损伤平面以上:周围性瘫痪;损伤平面以下:中枢性瘫痪。(中脑以下)

zy2001-l-143男,70岁。因观看足球比赛突然晕倒而入院治疗。查体发现左侧上、下肢瘫痪,腱反

射亢进,左侧眼裂以下面瘫,伸舌时舌尖偏向左侧。左半身深、浅感觉消失。双眼左侧半视野缺失,瞳孔

对光反射存在。考虑病变的部位在

A.左侧中央前、后回B.右侧中央前回C.左侧内囊

D.右侧内囊E.右侧中央后回

答案:D

zyshkjcbs考点:病变的损伤定位

zyshkjcbs解析:该患者因脑出血而引起偏瘫,为一侧上下肢体瘫痪。从其症状可见,一侧上下肢

体瘫痪伴有同侧中枢性面瘫和舌瘫,可推测病变多在对侧大脑半球内囊附近,为右侧内囊。故选D。

zy2000-l-10.内囊出血所致的对侧肢体运动障碍(偏瘫),主要是损伤了

A.皮质脊髓束B.皮质红核束C.顶枕颍桥束

D.皮质核束E.额桥束

答案:A

解析:内囊后肢有皮质脊髓束、丘脑辐射和视放射及听放射,其损伤时表现为三偏征

对侧肢体运动障碍、感觉障碍及同向性偏盲。

zy1999-1-009.右侧内囊后肢(后脚)受损,可能出现的病症是

A.嗅觉丧失B.同侧肢体麻痹和半身躯体感觉丧失

C.双眼左侧半视野偏盲D.对侧半身痛温觉丧失而触觉存在

E.右耳听觉丧失

答案:C

解析:内囊后肢受损,可出现三偏症——病变对侧偏瘫、偏身感觉障碍(深浅感觉障碍)。偏盲。

Z12003-1-006对脑干损害有定位意义的体征是

A.病损对侧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偏盲B.构音不清,吞咽困难

C.双额侧偏盲D.病侧脑神经下运动神经元瘫,对侧肢体上运动神经元瘫

E.病侧脑神经下运动神经元瘫,同侧肢体上运动神经元瘫

答案:D

shkjcbs考点:脑干损伤的临床表现

.shkjcbs解析:脑干损伤的患者可出现意识障碍,瞳孔、眼球运动的变化,去脑强直,生命体征变化,

内脏表现及锥体束征。锥体束征为脑干损伤的重要体征,包括肢体偏瘫、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病理

反射阳性。病侧脑神经下运动神经元瘫,对侧肢体上运动神经元瘫。故本题应选I)。

zllnkjcbs考点:脑干损害的定位。

zllnkjcbs解析:因脑干病变损害所在平面同侧的卢页神经运动核和髓内的核下纤维,以及未交叉到对侧

的皮质脊髓束,而出现病灶同侧颅神经的周围性瘫痪,对侧肢体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称为交叉性瘫痪。

多见于脑干肿瘤、炎症及血管病变。不同损害平面其表现也各异。如:①中脑病变:病灶侧动眼神经麻痹、

对侧中枢性面、舌瘫及肢体瘫痪(Weber综合征)。②桥脑病变:病灶同侧外展神经及面神经麻痹、对侧中枢

性舌瘫及肢体瘫痪(MillardGubler综合征)。③延髓病变:病灶同侧球麻痹或舌下神经麻痹,对侧肢体瘫痪。

故本题选D。

zy1999-3T20.患者男,25岁。不慎被汽车撞伤,当时昏迷.醒后感四肢麻木无力.查:神清,四

肢中枢性瘫,颈4以下的深浅感觉隙碍,受损部位可能是:

A.颈膨大B.腰舐膨大C.胸髓

D.颈膨大以上颈髓E.脑挫裂伤

答案:D

解析:属于以理解记忆为主的考题,主要考核点是脊髓损伤的定位诊断。试题中明确指出患者四肢中

枢性瘫,C4以下深感觉障碍,那么损伤一定在C4水平以上,得出正确答案D并不困难。颈膨大(C5-T2)水

平损伤时,双上肢呈周围性瘫,双下肢呈中枢性瘫,损伤平面以下感觉障碍,与病例所提示体征明显不符,

因此A为错误答案。其余答案为明显错误。

Z12004-1-072造成四肢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的中枢性瘫痪的病损部位在

A.颈膨大以下脊髓B.颈膨大以上脊髓C.颈膨大前角运动细胞

D.一侧内囊E.一侧大脑皮质

答案:B

解析:造成四肢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的中枢性瘫痪的病损部位在颈膨大以上脊髓。D和E仅造成

一侧症状,B为双侧表现。

下运动神经元:

下运动神经元瘫痪解剖生理、临床表现、定位诊断

1.脊髓前角细胞病变:引起相应节段弛缓性瘫痪,无感觉障碍。急性一一如脊髓前角

灰质炎;慢性一一因部分未死亡前角细胞受到病变刺激可见肌束性颤动和肌纤维颤动,如肌

萎缩性侧索硬化。(Z12006-1-072)

zl2006-1-072.脊髓前角运动细胞病变时,出现

A.相应节段支配肌的中枢性瘫痪,无感觉障碍

B.周围神经支配区肌的周围性瘫痪,无感觉障碍

C.周围神经支配区肌的周围性瘫痪,有感觉障碍

1).相应节段支配肌的周围性瘫痪,无感觉障碍

E.相应节段支配肌的周围性瘫痪,有感觉障碍

答案:D

shkjcbs考点:脊髓损伤的临床表现

shkjcbs解析:脊髓前角损害时,出现该节段支配的骨骼肌下运动神经元瘫痪,即周围性瘫

痪。故本题应选D。锥体束损害时,出现损害平面以下的同侧上运动神经元瘫痪。脊髓后角损害时出

现感觉障碍。前角损害时不出现感觉障碍。

zllnkjcbs考点:脊髓前角运动细胞病变的瘫痪特点。

2.前根瘫痪:分布亦呈节段型,无感觉障碍。

3.神经丛损害:常引起一个肢体的多数周围神经的瘫痪和感觉障碍以及自主神经功能

障碍。

4.周围神经瘫痪及感觉障碍的分布与每个周围神经的支配关系一致。多发性神经炎时

出现对称性四肢远端肌肉瘫痪和萎缩,并伴手套一袜型感觉障碍。

二、锥体外系统损害的临床表现

锥体束以外:运动神经核+运动神经传导束称为锥体外系统。与大脑皮质的联系颇为广

泛,共同调节上、下运动神经元的运动功能。

锥体外系损害的临床表现锥体外系统病变所产生的症状有肌张力变化和不自主运动两

类。

锥体外系统疾病,此系统疾病两大表现是:肌张力增高、运动减少综合症,如帕金森

病;肌张力减低、运动过多综合症,如舞蹈症、手足徐动症、肌张力障碍(如痉挛性斜颈)。

(zy2006-l-079;zy2002-3-019)

zy2006-1-079.肌张力障碍的临床表现是一组肌群的

A.伸肌和屈肌张力呈增强

B.伸肌和屈肌张力呈断续停顿样增强

C.低张力伴无目的、急速多变的不自主动作

D.促动和拮抗肌不协调收缩,出现不自主运动和异常姿势

E.促动和拮抗肌协调收缩,出现不自主运动和异常姿势

答案:D

zyshkjcbs考点:肌张力障碍的概念

zyshkjcbs解析:肌张力是指肌肉在静止松弛状态下的紧张度。当肌张力出现障碍时,由于促动和拮抗

肌不协调收缩,会出现不自主运动和异常姿势。肌张力降低时,肌肉松弛,被动活动时的阻力减小,关节

活动的范围增大;肌张力增高时,肌肉较硬,被动活动时阻力增大,可以表现为折刀样、铅管样或齿轮样

肌张力增高。故选D.

zylnkjcbs考点:肌张力障碍的临床表现

zylnkjcbs解析:伸肌和屈肌张力增强,为铅管样强直;伸肌和屈肌张力呈断续停顿样增强,为折刀

样强直。两者都见于帕金森病。肌张力低伴无目的、急速多变的不自主动作,见于小舞蹈病(注意:Huntington

舞蹈病的肌张力是逐渐增高的)。肌张力障碍是主动肌和拮抗肌不协调收缩或过度收缩引起的以肌张力异常

动作和姿势为特征的运动障碍疾病。故本题zylnkjcbs答案选D。

zy2002-3-019可有痉挛性斜颈表现的病是

A.帕金森病B.锥体系损害C.舞蹈病

D.脑干疾病E.肌张力障碍

答案:E

zyshkjcbs考点:痉挛性斜颈的诊断

zyshkjcbs解析•:痉挛性斜颈(神经性斜颈)是指颈部肌肉不随意收缩引起的颈肌扭转,或以阵挛

性倾斜为特征的锥体外系器质性疾患。确诊还需符合以下两点:患者有肌张力障碍,以及排除其他疾病如

肝豆状核变性疾病、帕金森病、脑瘫后遗症肌性斜颈等。故选E。

三、小脑损害的临床表现

小脑:蚓部一一躯干

小脑半球一一同侧肢体

小脑病变主要症状一一共济失调,如站立不稳、摇晃欲倒(称Romberg征阳性);醉汉步态。

睁眼并不能改善此种共济失调、“吟诗状言语”、指鼻试验、跟膝胫试验、轮替动作、误

指试验及反跳试验等呈不正确、不灵活或笨拙反应,且写字常过大。(X12007-3-125;

zy2005-3-112;zy2003-l-350)

运动性震颤(随意运动时出现,静止时消失)或意向性震颤以及眼球震颤亦为小脑病变

的特征。

zy2003T-350无眩晕、无听力障碍和肌力完好的患者,出现右上肢指鼻试验不正确和轮替动作差、

右下肢跟膝胫试验差。病损部位在

A.小脑蚓部B.右侧小脑半球C.左侧小脑半球

D.左侧脑桥前庭神经核E.右侧脑桥前庭神经核

答案:B

解析:共济失调是小脑、本体感觉及前庭功能障碍。患者无眩晕、无听力障碍和肌力完好。说明脊髓、

前庭和脑干正常,病损部位为同侧小脑半球,小脑蚓部病变出现平衡障碍。

zyshkjcbs考点:小脑各个部分的功能

zyshkjcbs解析:当一侧小脑半球病变时,表现为同侧的肢体共济失调,即指鼻试验和跟膝胫试验

不稳定,轮替动作差、辨距不良。患者表现为右侧障碍,故B正确而C错误。患者无眩晕和听力障碍,所

以前庭神经核没有受到损害,D、E不正确。小脑蚓部病变时,出现躯干的共济失调,表现为站立不稳、步

幅加宽、左右摇摆、步态蹒跚,称“醉汉样步态”,故A不正确。

第二节感觉系统

浅感觉解剖生理、临床表现、定位诊断;深感觉解剖生理、临床表现、定位诊断

感觉分为特殊感觉(视、听、嗅、味等)和一般感觉浅感觉(痛觉、温度觉和触觉)、

深感觉(运动觉、位置觉和震动觉)以及复合感觉(实体觉、图形觉、两点辨别觉、定位觉和

重量觉等).

、解剖生理

浅感觉传导束深感觉传导束

感觉类型温度,痛觉,粗触觉位置觉,运动觉,震动觉,

精细触觉

传导束脊髓丘脑束薄楔束,内侧丘系

IO脊神经节脊神经节

II©后角细胞薄楔束核

交叉灰质前联合交叉内侧丘系交叉

1110丘脑核团丘脑核团

三元两换一交叉浅脊深延成交叉经过内囊后脚处定位诊断要靠它

二、感觉障碍的临床表现

根据病变的性质,感觉障碍可分为抑制性症状和刺激性症状两大类。

三、感觉障碍的定位诊断

(一)周围神经周围神经末梢受损一一手套或袜型;某一神经干受损时一一支配区域的

条、块状感觉障碍。

(二)后根一一脊髓后根受损一一支配区内皮肤出现节段性带状分布的各种感觉缺失或

减退。也有相应后根的放射性疼痛,称根性疼痛。

(三)脊髓一一脊髓后角损害时可产生节段性分布的痛觉、温度觉障碍,但深感觉和触

觉存在(分离性感觉障碍)。脊髓半切损伤(见上)。脊髓横贯性一一全部感觉丧失,同时有

截瘫或四肢瘫、大小便功能障碍。(zy2000-l-8)

zy2000-l-8.某病人因外伤致使脊髓腰1节段右侧半横断,损伤平面以下会出现

A.右侧痛温觉丧失B.右侧粗触觉丧失

C.左侧本体感觉丧失D.右侧本体感觉丧失

E.左侧肢体随意运动丧失

答案:D

解析:浅感觉为皮肤、粘膜感觉,如痛觉、温度觉和触觉;深感觉是来自肌肉、肌腱、骨膜和关节的

本体感觉,如运动觉、位置觉和振动觉。脊髓半切综合症主要特点是:病变节段以下同侧上运动神经元性

瘫痪、深感觉障碍,对侧痛温觉障碍。

(四)脑干延髓外侧病变

(五)丘脑

(六)内囊

(七)皮质

运动和感觉系统临床表现总结:

同侧对侧

皮房感觉,运动障碍

1局灶性病变,可以出现感觉运动分离现象(病灶只破

坏很小部分的皮质)

2分布局限,可以是单支分布,类似周围性的瘫痪(但

是瘫痪的特点是上运动神经元瘫痪)

3受损边缘部分受刺激,出现癫痫(Jackson癫痫:抽

动延运动区排列顺序扩散)

皮层下感觉,运动障碍

较少有分离,局限,抽搐现象,

内囊偏身运动障碍,偏身躯体感觉障碍,同向偏盲

脑干*脑神经瘫躯体运动感觉障碍,

感觉障碍受损平面以下脑神经瘫痪、感觉障碍

脊髓受损平面以下深感觉障碍,受损平面以下浅感觉障碍

躯体运动障碍

扩散性疼痛是指

A.一个神经分支的疼痛扩散到另一神经的分支区

B.病损处疼痛扩散到受累神经支配区

C.病损部位疼痛扩散到邻近部位

D.一个神经支配的远端区疼痛扩散到该神经支配的近端区

E.一个神经支配的近端区疼痛扩散到该神经支配的远端区

答案:A

shkjcbs考点:扩散性疼痛的定义

shkjcbs解析:扩散性痛(spreadingpain)指疼痛向邻近部位扩展,即由一个神经分支扩散到另一个神

经分支而产生的疼痛,如牙痛可以引起面部和颜部疼痛,故本题选A。

第三节脑神经

脑神经有十二对:

一嗅二视三动眼,四划五叉六外展,七面八听九舌咽,迷走及副舌下全。

一、视神经

(一)解剖生理

视网膜一视神经一一视交叉一一视束一一外侧膝状体(换神经元)-一视放射(经内

囊后肢)----枕叶视中枢皮质。

光反射:不经外侧膝状体,由视束经上丘臂而人中脑上丘,与两侧动眼神经副交感埃一

魏核联系。

(二)临床表现

1.视神经:视神经本身病变或受压引起其传导完全中断时一一该眼全盲,瞳孔直接对

光反应消失,间接对光反应存在。

2.视交叉:视交叉中部受损一一引起双眼颗侧偏盲。

3.视束:视束受损时.,产生双眼对侧视野的同向偏盲,偏盲侧瞳孔对光反应消失。

4.视辐射:视辐射下部受损导致对侧同向性上象限盲,视辐射上部受损导致对侧同向

性下象限盲。(zy2004-2-065)

5.枕叶视中枢:视中枢受损时可引起对侧同向偏盲及视觉失认。

zy2004-2-065偏盲型视野缺损最常见于

A.糖尿病性视神经乳头水肿B.Graves病浸润性突眼

C.嗜络细胞瘤阵发高血压眼底出D.垂体腺瘤鞍上发展

E.希恩(Sheehan)综合征垂体梗塞

答案:D

解析:垂体大腺瘤压迫鞍膈可产生严重头痛,呈持续性,也可胀痛伴阵发性加剧;垂体瘤向前上发展

可压迫视神经交叉出现视力减退、视野缺损和眼底变化,甚至失明;垂体瘤向上发展可影响下丘脑引起下

丘脑综合征,产生肥胖、尿崩、多食、性发育迟缓或性早熟等;垂体瘤向侧方发展可压迫脑神经而引起上

睑下垂、眼外肌麻痹和复视。

二、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外展神经

(一)解剖生理

1.动眼神经一一中脑上丘水平的动眼神经核一向腹侧发射一一由大脑脚脚间窝穿出:1分布于上睑提

肌、上直肌、下宜肌、内宜.肌、下斜肌。2瞳孔括约肌和睫状肌是由动眼神经核上部的埃一魏核发出的副

交感纤维支配的,其纤维终止于眶内睫状神经节,司瞳孔缩小或晶体变厚而视近物。

2.滑车神经起自中脑顶部穿出,与动眼神经伴行:分布于上斜肌,使眼球向外下运动。

3.外展神经一一分布于外直肌。

(二)临床表现

1.动眼神经麻痹一一上脸下垂,外斜视、复视、瞳孔散大、光反应及调节反应消失。眼球不能向上、

向内运动,向下运动也受到很大限制。

2.滑车神经麻痹即上斜肌麻痹,向下向外运动减弱。

3.外展神经麻痹内斜视,眼球不能向外侧转动,有复视。

(112〜114题共用备选答案)

A.上斜肌B.下斜肌C.外直肌

I).眼轮匝肌E.瞳孔开大肌

zy2000-l-112.滑车神经支配的肌肉是

答案:A

zy2000-l-113.动眼神经支配的肌肉是

答案:B

zy2000-l-114.交感神经支配的肌肉是

答案:E

zyshkjcbs考点:脑神经的功能

zyshkjcbs解析:动眼神经(III)支配提上脸肌、上直肌、下直肌、内直肌、下斜肌、瞳孔括约肌。

滑车神经(IV)支配上斜肌。交感神经分布于睡状肌和瞳孔开大肌。故112题选A,113题选B,114题

选E。

三、三叉神经

(一)解剖生理

1.感觉:感觉纤维发自三叉神经半月节,眼支、上颌支、下颌支。(以眼裂和嘴唇大

概分界)

2.运动:脑桥三叉神经运动核发出纤维,融合于下颌支内,支配咀嚼肌、鼓膜张肌等。

(二)临床表现三叉神经损害产生同侧面部的感觉障碍和角膜反射消失,咀嚼肌瘫痪,张

口时下颌向病侧偏斜。

核性:三叉神经脊束核的纤维传入排列不同

(口周止于核上部,耳周纤维至于核下部)

四、面神经

(一)解剖生理

1.运动(面神经核下部以及舌下神经核只有对侧支配)

2.感觉:味觉纤维前2/3味蕾

3.副交感:副交感纤维(与腺体有关)

zy2001-1-007管理舌前2/3味觉的神经是

A.三叉神经B.面神经C.舌咽神经

D.迷走神经E.舌下神经

答案:B

(-)临床表现

1.周围性面神经麻痹: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额纹变浅或消失、眼裂变大、口角偏

向健侧,皱额、皱眉、闭眼、鼓腮、露齿等动作不能。

2.中枢性面神经麻痹(中央前回下部一侧性损害或皮质脑干束损害引起),仅出现对

侧眶部以下诸肌麻痹,而额肌及眼轮匝肌不受累,故皱额、皱眉和闭眼动作皆无障碍,且常

伴有同侧偏瘫及中枢性舌下神经麻痹。

五、舌咽神经、迷走神经

(一)解剖生理

1.舌咽神经

感觉纤维舌后1/3的味蕾,传导味觉;至咽部、软腭、舌后1/3、扁桃体、两侧腭弓、

耳咽管以及鼓室,接受粘膜感觉;至颈动脉窦和颈动脉球即窦神经,与呼吸、脉搏及血压的

调节有关;延髓的孤束核。

运动纤维起自疑核,分布于茎突咽肌,功能是提高咽穹窿。

副交感纤维

2.迷走神经:躯体感觉纤维;内脏感觉纤维;副交感纤维。

(二)临床表现:舌咽神经和迷走神经(真性球麻痹)受损引起声音嘶哑或说话鼻音、吞

咽困难、喝水呛咳,检查可见病侧的软腭弓较低,聘垂偏向健侧,咽反射消失。因该两神经

核受双侧支配,一侧皮质脑干束损害不引起临床症状,双侧损害才引起类似球麻痹的症状,

称假性球麻痹。(zy2004-l-079)

zy2004T-079只受对侧大脑运动皮层支配的脑神经运动核为

A.三叉神经运动核B.迷走神经背核C.疑核

D.舌下神经核E.动眼神经核

答案:D

解析:只受对侧大脑运动皮层支配的脑神经运动核为舌下神经核。其余项双侧。

待处理zylnkjcbs答案:Ezylnkjcbs考点:脑神经的解剖

zylnkjcbs解析:动眼神经核只受对侧大脑运动皮层支配,所以可以根据眼肌麻痹的表现推断核上性

(中枢性)眼肌麻痹的病变侧。经双侧运动皮质支配的肌肉有面部上半部、咀嚼肌(三叉神经支配)、吞咽肌、

喉肌(迷走神经背核支配)、胸锁乳突肌、斜方肌上部(疑核支配)与躯干肌。三叉神经运动核接受中央前回下

1/3部经皮质延髓束来的冲动(双侧、对侧为主)。要注意的是舌下神经核由对侧皮质运动区支配。故本题

zylnkjcbs答案选E。

中脑:III、IV(动眼神经核、滑车神经核,缩瞳核)

桥脑:v,VI,vn、vn(展神经核、面神经核、三叉神经运动核、上泌涎核、三叉神经

感觉主核、耳蜗神经核、前庭神经核)

延脑:IX,x,刈(三叉神经脊束核、孤束核、下泌涎核、疑核、迷走神经背核、副神

经核、舌下神经核)(zy2000-l-9)

zy2000T-9.位于延髓内的脑神经核是

A.滑车神经核B.三叉神经运动核C.面神经核

D.展神经核E.疑核

答案:E

第四节神经系统检查【新大纲没有而旧大纲有的内容】

一、反射:反射弧:感受器一一传入神经——反射中枢——传出神经一一效应器

(一)浅反射

1.检查方法(表)

神经系统浅反射检查方法

反射节段检查法反应神经

角膜反射轻触角膜闭眼睑三叉及面神脑桥(举例)

咽反射轻触咽后壁呕吐反应舌咽迷走神延髓

上腹壁反射划腹上部皮肤上腹壁收缩肋间神经胸7〜8

中腹壁反射划腹中部皮肤中腹壁收缩肋间神经胸9〜10

下腹壁反射划腹下部皮肤下腹壁反射肋间神经胸11~12

提睾反射划大腿上内侧睾丸上提生殖股神经腰1~2

皮肤

2008.浅反射不包括哪,•项

A.腹壁反射B.提睾反射C.角膜反射

D.跖反射E.槎反射

答案:E

解析:浅反射包括腹壁反射、提襄反射、跖反射、肛门反射、角膜反射,这些都是刺激皮肤或粘膜引

起的反应;而桃反射属于深反射,即刺激骨膜、肌腱引起的反应,是通过深部感受器完成的,故称深反射,

还包括肱二头肌反射、肱三头肌反射、膝反射、跟腱反射。

zy2003-l-108在上运动神经元和感觉完好情况下,右上腹壁反射消失提示

A.右侧胸髓3〜4节段病损B.右侧胸髓5〜6节段病损C.右侧胸髓7〜8节段病损

D.右侧胸髓9〜10节段病损E.右侧胸髓11〜12节段病损

答案:C

zyshkjcbs考点:脊髓不同部位损害的临床特点

zyshkjcbs解析:上腹壁反射的反射中枢在胸髓7〜8,故选C。中腹壁反射的中枢在胸髓9〜10,

下腹壁反射的反射中枢在胸髓11〜12,故D、E不正确。胸髓3〜4节段病损,出现乳头平面感觉障碍,故

A错误.剑突水平为胸髓5-6节段损害,故B错误。

zylnkjcbs答案:Czylnkjcbs考点:神经反射的定位

zylnkjcbs解析:腹壁反射,就是人平卧位,屈膝,用硬物分别在上腹、中腹、下腹滑动,会看到局

部腹肌收缩.对有颅内病变的患者比如说偏瘫患者,由于中枢神经病损,会发生一侧反射减弱或者消失。

腹壁反射的临床意义:上部反射消失见于胸髓7〜8节病损,中部反射消失见于胸髓9〜1()节病损,下部反

射消失见于胸髓11〜12节病损,单侧反射消失见于单侧锥体束病损,双侧反射消失见于昏迷、急性腹膜炎

或腹壁过于松弛者。故本题zylnkjcbs答案为Co

2.临床意义:脊髓反射弧的中断或锥体束病变均引起浅反射减弱或消失,即上运动神

经元瘫痪及下运动神经元瘫痪均可出现浅反射减弱或消失。昏迷、麻醉、深睡、1岁内婴儿

也可丧失。

(二)深反射

1.检查方法

神经系统深反射检查方法

反射节段检查法反应神经

二头肌反叩击置二头肌腱肘关节屈曲肌皮神经颈5〜6

三头肌反叩击鹰嘴上方的肘关节伸直槎神经颈6~7

射三头肌腱

槎骨膜反叩击槎骨茎突肘关节屈曲、旋正中神经、税神颈5〜6

射前和手指屈曲经和肌皮神经

膝反射叩击四头肌腱膝关节伸直股神经腰2〜4

跟腱反射叩击跟腱足向跖面屈曲胫神经能1~2

2.临床意义:深反射减弱或消失是下运动神经元瘫痪的一个重要体征。肌肉本身的病

变(如重症肌无力)也影响深反射。患者精神状态。

深反射增强为上运动神经元损害的重要体征。

(三)病理反射

1.检查方法。

神经系统病理反射检查方法

名称检查法反应

Babinski征用针在足底外侧自后向前划拇趾背屈,余各趾扇形散

过开,

Chaddock征用针划过足部外踝处拇趾背屈

zy2002-3-020)

Oppenheim征以拇指用力沿胫骨自上而下拇趾背屈

擦过

Gordon征用手捏压腓肠肌拇趾背屈

2.临床意义病理反射是指在正常情况下不出现,中枢神经有损害时才发生的异常反

射。Babinski征是最重要的锥体束受损害的体征;1岁以下婴儿由于锥体束未发育成熟,本

征阳性;昏迷、深睡、使用大量镇静剂后,锥体束功能受抑制,本征亦呈阳性。(x12007-3-124;

zy2005-3-lll)

(111〜112题共用备选答案)

A.Brudzinski征B.Babinski征C.Romberg征

I).Kerning征E.Weber综合征

x12007-3-124;zy2005-3-lll深睡眠时可能出现的体征是

答案:B

解析:深睡眠时,大脑皮层的活动减少,可出现锥体束征的阳性。

待处理zyshkjcbs答案:E

X12007-3-125;zy2005-3-112小脑病损时可能出现的体征是

答案:C

解析:小脑受损时,可出现共济失调及平衡障碍,出现闭目难立征阳性。

zyshkjcbs考点:神经病学中各种综合征的定义

zyshkjcbs解析:嘱患者双足并拢直立,双手向前平伸,当小脑性共济失调时,出现患者无论是睁

眼还是闭眼都站不稳,称Romberg征阳性,故112题选C。Weber综合征又称大脑脚综合征,会出现病灶

侧动眼神经麻痹,对侧偏瘫的症状,深睡眠时大脑皮质细胞处于休息状态,故可出现上述症状,因此111

题选E。Brudzinski征、Kemig征均为脑膜刺激征,是软脑膜和蛛网膜炎症时产生的一系列阳性体征。

Babinski征为一种病理反射,是锥体束损害时出现的异常反射。

zylnkjcbs考点:常见神经系统体征的意义

zylnkjcbs解析:Brudzinski征、Kemig征、颈项强直都称为脑膜刺激征,为被动牵引神经时引起神

经根旁肌肉的不自主抵抗所致,见于脑膜炎、蛛网膜下腔出血、脑炎、脑水肿、颅内压增高等,深昏迷患

者的可消失。Babinski征为经典的病理反射,提示s,以上锥体束的损害,但也见于深睡眠的正常人或2岁

以前的婴幼儿,故11题zylnkjcbs答案选B。Weber综合征为大脑后动脉脚间支或脉络膜后动脉梗阻引起的

交叉性瘫痪,表现为病灶侧动眼神经瘫,对侧面神经、舌下神经及肢体的上运动神经元瘫。Romberg征又

称闭目难立征,阳性见于脊髓后索病变和小脑病变。故12题选C。

X12007-1-083;zy2005-l-083急性严重的锥体束损害的脊休克表现为

A.痉挛性瘫,腱反射消失B.痉挛性瘫,腱反射亢进

C.弛缓性瘫,腱反射亢进D.弛缓性瘫,腱反射消失

E.完全性瘫,腱反射存在

答案:D

解析•:急性严重的锥体束损害的脊休克表现为弛缓性瘫,腱反射消失。

zy2002-3-020.引出Chaddock征提示

A.皮质脑干束损害B.脊髓丘脑束损害C.锥体束损害

D.薄束损害E.楔束损害

答案:C

zyshkjcbs考点:病理反射的意义

zyshkjcbs解析:Chaddock征:用竹签在外踝下方由后向前划至趾跖关节处,有Babinski征反应者

为阳性。其临床意义与Babinski征相同,可检查出是否有锥体束损伤。故选C。

(四)脑膜刺激征

1.检查方法

(1)屈颈试验:病人仰卧,两腿伸直,轻轻托其头部向前屈,若颈有抵抗,并有后颈部

疼痛,称阳性。

(2)Kernig征:病人仰卧,托起一侧大腿,使馥、膝关节屈曲成直角,然后一手固定其

膝关节,另一手握住足根,将小腿慢慢抬高,引伸膝关节,在不超过135。角的情况下如有

抵抗,并有大腿及膝关节后部疼痛,称阳性。

(3)Brudzinski征:病人仰卧,两腿伸直,以手托其头部,突然而迅速地屈颈,如发生

两下肢不自主的屈曲缩腿,称阳性。

2.临床意义脑膜刺激征是由于脑膜和脊神经根受刺激。颈上节段的脊神经根受刺激,

引起颈强;腰舐节段脊神经根受刺激,则出现Kemig征或Brudzinski征。

二、腰椎穿刺术

(一)目的用于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腰椎穿刺的常规部位首选第3〜4腰椎棘突间隙。因为此处间隙较宽,是脊髓马尾部位,

便于穿刺成功,也不会伤及脊髓,有时也可在上一或下一腰椎棘突间隙进行。

2008.腰椎穿刺的常规部位是

A.第2〜3腰椎棘突间隙B.第〜2腰椎棘突间隙C.第3〜4腰椎棘突间隙

D.第4〜5腰椎棘突间隙E.以上均为常规穿刺部位

答案:C

解析:腰椎穿刺的常规部位首选第3〜4腰椎棘突间隙。因为此处间隙较宽,是脊髓马尾部位,便于穿

刺成功,也不会伤及脊髓,有时也可在上一或下一腰椎棘突间隙进行。

(二)适应证

1.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脑血管疾病、变性疾病等取脑脊液检查。

2.脊髓病变经腰穿作脑脊液动力学检查。

3.神经系统的特殊造影,如椎管造影等。

4.于椎管内注射治疗性药物和引流治疗。

总的来说用于两个方面:诊断+治疗。

(三)禁忌证(X12007-1-081;zy2001-3-005)

1.明显颅压高者,特别是有早期脑疝症状者。

2.明确的后颅凹占位性病变。

3.高颈位脊髓压迫性病变。

4.病情危重处于休克状态、心力衰竭及呼吸功能严重障碍者(不能耐受)。

5.穿刺的局部皮肤、皮下组织及脊柱有感染性疾病者。

6.开放性颅脑损伤或有脑脊液漏者。

最重要要记住:有颅压增高,有形成疝的危险的时候禁用!

X12007-1-081腰椎穿刺的禁忌情况是

A.高热B.Kerning征阳性C.Babinski征阳性

D.癫痫发作后E.休克

答案:E

zyshkjcbs考点:腰椎穿剌的禁忌证

zy2001-3-005腰穿的禁忌证

A.脑动脉硬化B.神经系统变性病C.急性脊髓炎

D.后颅窝占位病变E.神经系统炎症

答案:D

zyshkjcbs考点:腰椎穿刺

zyshkjcbs解析:腰椎穿刺的禁忌证:①颅内压升高伴有明显的视乳头水肿和怀疑后颅窝肿瘤。②

穿刺部位有化脓性感染灶或脊椎结核,脊髓压迫症的脊髓功能已处于即将丧失的临界状态。③血液系统疾

病有出血倾向,使用肝素等药物导致的出血倾向,以及血小板<5OxlO9/L。④开放性颅脑损伤等。故选D。

(四)操作方法

(五)注意事项

有颅压高症状而又必须做腰穿时,则在术前30分钟先给予快速的甘露醇降颅压治疗;

对穿刺中发现的颅压高者,则应在检查中半堵针孔,使脑脊液缓慢流出,谨防发生脑疝。脑

脊液动力学检查在卢页压高时亦列为禁忌。

(六)脑脊液常规检查

1.压力0.785〜1.766kPa(80〜180nm压0)。超过1.96kPa(200mmH20)提示颅内压增高,

低于。785kPa(80mmH,0)时为低颅压。

2.性状无色透明液体。

3.细胞数正常为(0〜5)X10,/L(O〜5个/ran:'),多为单个核的白细胞。6〜10个低限

状态,10个以上在成人即为异常。

4.蛋白质正常为0.15~0.45g/L(15-45mg/dl),增高见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脑肿瘤、脑出血、脊髓压迫症、格林―巴利综合征等。

5.糖正常值为2.5〜4.4nlmol/L(50〜75mg/dl),约为血糖的1/2〜2/3。糖量明

显减少见于化脓性脑膜炎,轻至中度减少见于结核性或真菌性脑膜炎(病原感染需消耗糖,

病毒除外)及脑膜癌等。糖量增加见于糖尿病。(结合血糖正常值记忆:3.9~6.Immol/L)

6.氯化物正常值为120〜130mmol/L(700〜750mg/dl),较血氯为高。细菌性和真菌

性脑膜炎时含量减少。(zy2006-l-080;zy2005-4-080)

zy2005-4-080正常人脑脊液中糖的最低含量为

A.4.Ommol/LB.3.5mmol/LC.3.Ommol/L

D.2.5mmol/LE.2.Ommol/L

答案:D

zyshkjcbs考点:脑脊液的生化检查

zyshkjcbs解析:正常人CSF蛋白质含量为0.15〜0.45g/L;糖的正常值取决于血糖的水平,为2.5〜

4.4mmol/L,是血糖的50%〜70%,氯化物的含量为120〜130mmol/L,较血氯水平为高。故选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