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古诗欣赏-表达技巧解析_第1页
2015届古诗欣赏-表达技巧解析_第2页
2015届古诗欣赏-表达技巧解析_第3页
2015届古诗欣赏-表达技巧解析_第4页
2015届古诗欣赏-表达技巧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5届古诗欣赏(xīnshǎng)-表达技巧解析第一页,共30页。表达(biǎodá)技巧1抒情(shūqíng)手法2描写手法3修辞手法第二页,共30页。描写(miáoxiě)手法1、衬托(chèntuō):正衬/反衬2、反衬:以动衬静以乐景衬哀情3、比照4、渲染列锦〔几个名词并列〕5、虚实结合6、白描〔用简朴的语言描写〕7、细节描写(心理、动作、肖像、语言描写〕8、多角度描写〔嗅觉、听觉、视觉、触觉;视听结合;远近结合;点面结合;以动衬静;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比照;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叠词的运用〕〕第三页,共30页。1、动静(dòngjing)结合以动衬静艺术创作中离不开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一动一静,相辅相成。兰溪棹歌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兰溪三日桃花(táohuā)雨,半夜鲤鱼来上滩。试分析诗歌动静(dòngjing)结合的手法。【析】前两句山水的明丽动人和月色的清爽皎洁,是静景;后两句写了鱼抢新水、涌上溪头浅滩的淘气,是动景。全诗动静结合,写出了兰溪山水的美好和蓬勃生机。第四页,共30页。2、乐景衬哀情绝句〔杜甫(dùfǔ)〕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第五页,共30页。3、渲染对环境、景物作多方面的描写、形容,以突出事物,加强(jiāqiáng)艺术效果。例: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báiniǎo)飞回。

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贾岛?暮过山村?用“怪禽〞在旷野中的啼叫、落日斜照渲染山村外清冷甚至让人生畏的气氛。第六页,共30页。4、比照(bǐzhào)

苦寒行南宋刘克庄十月边头风色(fēngsè)恶,官军身上衣裘薄。押衣敕使来不来?夜长甲冷睡难着。长安城中多热官,朱门日高未启关。重重帏箔施屏山,中酒不知屏外寒。本诗主要(zhǔyào)运用了哪一种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参考答案:〔2〕比照。士卒夜长冷难睡与贵人不知屏外寒形成鲜明比照,表现了诗人对士卒苦寒的同情,对贵人享乐的憎恶之情。〔答“反衬〞,分析有理也可。〕第七页,共30页。5、细节描写(心理、动作、肖像(xiàoxiàn)、语言描写〕秋思张籍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cōngcōng)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画堂春秦观落红铺径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杏园憔悴杜鹃啼,无奈春归。柳外画楼独上,凭栏手捻花枝(huāzhī),放花无语对斜晖,此恨谁知?第八页,共30页。6、虚实结合〔联想和想象〕雨霖铃〔柳永〕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cuīfā)。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美〔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第九页,共30页。抒情(shūqíng)手法直接抒情/直抒胸臆二间接抒情:1借景抒情—情景交融2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象征手法3借古讽今〔怀古伤今〕4用典(yònɡdiǎn)〔引用故事或诗句〕第十页,共30页。直接(zhíjiē)抒情作者或作品中的人物,不借助于任何别的手段,直接地表白(biǎobái)和倾吐自己的思想感情,以感染读者,引起共鸣。如“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表现了诗人(shīrén)的傲气和不屈,其中当然也流露着对权贵的蔑视。第十一页,共30页。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xīyángxīxià),断肠人在天涯。明确:A借景抒情。B作者(zuòzhě)并未着意刻画思乡的愁苦,而是平静地为我们勾勒出一幅深秋晚景的凄凉画面: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断肠人。C让我们更深刻地体会到了漂泊异乡的游子思乡念家的伤感之情。这首小令运用了怎样的表达技巧?抒发(shūfā)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1、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第十二页,共30页。2、借古讽今(jiègǔfěngjīn)〔怀古伤今〕台城台城六代(liùdài)竟奢华,结绮临春事最奢。万户前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问题(wèntí):此诗如何借古讽今的?【析】全诗以台城这一六朝帝王起居临政的地方为题,描写了六朝纵情作乐的荒淫生活,和野草丛生的凄凉景象形成了鲜明比照,把严肃的历史教训化做了触目惊心的具体形象,寄托了怀古伤今的无限感慨。第十三页,共30页。3.托物言志(yánzhì)?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燃烧假设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qīngbái)在人间。试简要分析诗中表现手法。参考答案:本诗运用了象征的手法,借物喻人,咏物言志。外表上写石灰,实际上写人、写自己。将物性与人格巧妙地融为一体,形象地表达(biǎodá)了自己以石灰为典范的高尚情操。第十四页,共30页。4.借物抒情(shūqíng)隔浦莲·荷花瑶妃香袜透冷,伫立青铜镜。玉骨清无汗。亭亭碧波千顷。云水(yúnshuǐ)摇扇影。炎天永。一国清凉境。晚妆靓。微酣不语,风流幽恨谁省?沙鸥少事,看到睡鸳双醒。兰棹歌遥隔浦应。催瞑。藕丝萦断归艇。第十五页,共30页。5、借用(jièyòng)典故〔1〕用事——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zuòzhě)的思想感情,包括对现实生活中某些问题的立场和个人愿望等,属于借古抒怀或借古讽今。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xiànɡmò),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第十六页,共30页。〔2〕用言--引用(yǐnyòng)或化用前人诗句,目的是加深诗词中的意境,促使人联想而寻意于言外。姜夔?扬州慢?“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春风十里〞引用杜牧“春风十里扬州路〞的诗句,表现往日扬州繁华景象,是虚写;“尽荠麦青青〞写词人今日所见的凄凉情景,是实写,这两幅比照鲜明的图景寄寓(jìyù)词人昔盛今衰的感慨。第十七页,共30页。01、比喻(bǐyù)02、拟人03、夸张04、对偶05、借代06、反问07、设问08、叠字09、顶真修辞手法第十八页,共30页。设题方法(fāngfǎ)1、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表现手法〕2、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qínggǎn)的?有怎样的效果?3、这首诗用了什么表现手法?4、试结合诗的内容,分析诗人是如何使用XX这一手法的?第十九页,共30页。解题(jiětí)步骤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2、结合诗句解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3、这种手法怎样地生动形象地传达出诗人(shīrén)怎样的感情?第二十页,共30页。例题12013广东高考(ɡāokǎo)(蓝本127页〕

鹧鸪天[宋]张炎楼上谁将玉笛吹,山前水阔暝云低。劳劳①燕子人千里,落落梨花雨一枝。修禊②近,卖饧③时,故土惟有梦相随。夜来折得江头柳,不是苏堤④也皱眉【注】①劳劳:遥远。②修禊:古俗春季于水滨设祭。③卖饧:清明前后卖糖粥。④苏堤:作者家乡杭州的名胜,以柳闻名。⑴作者在词的上片是怎样借景抒情的?〔4分〕第二十一页,共30页。例题12013广东高考鹧鸪天[宋]张炎楼上谁将玉笛吹,山前水阔暝云低。劳劳①燕子人千里,落落梨花雨一枝(yīzhī)。〔萧瑟凄凉的气氛〕修禊②近,卖饧③时,故土惟有梦相随。夜来折得江头柳,不是苏堤④也皱眉。〔漂泊在外孤独寂寞、凄凉、思念家乡的伤感之情。〕⑴作者在词的上片是怎样借景抒情的?〔4分〕⑴词的开头,玉笛声唤起作者的哀怨之情。春水茫茫,暮云低垂,使作者心情变得黯淡。〔2分〕看到远飞的燕子,作者不禁想起自己飘零千里之外;看到雨打过后稀疏的梨花,作者感到自己孤寂无依。〔2分〕第二十二页,共30页。例题22012广东高考(蓝本127页〕余杭四月白珽四月余杭道,一晴生意繁。朱樱①青豆酒,绿草白鹅村。水满船头滑,风轻袖影翻。几家蚕事动,寂寂(jìjì)昼门关②。[注]①朱樱:樱桃的一种.〔1〕诗的颔联在写景上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指出其中一种并结合诗句简要分析.〔3分〕第二十三页,共30页。例题22012广东高考余杭四月白珽四月余杭道,一晴生意繁。朱樱①青豆酒,绿草白鹅村。水满船头滑,风轻袖影翻。几家蚕事动,寂寂昼门关②。[注]①朱樱:樱桃的一种.〔1〕诗的颔联在写景上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指出其中一种并结合诗句简要分析.〔3分〕(1)使用比照手法。(1分)如上下旬之间的朱樱与绿草、青豆与白鹅的鲜明(xiānmíng)比照,表现出景物色彩的鲜丽。(2分)或:使用渲染手法。(1分)用丰富的色彩去描写初夏的水果菜蔬(朱樱、青豆)、悦目怡情的青草和白鹅,渲染生命勃发的气息。(2分)或者映衬手法或列锦手法。第二十四页,共30页。例题3.读这首诗,然后答复以下问题。〔蓝本152页〕望江东黄庭坚江水西头隔烟树,望不见、江东路。思量只有梦来去。更不怕、江阑①住。灯前写了书无数,算没个、人传与。直饶寻得雁分付②,又还是、秋将暮。①阑:阻隔;阻拦。②直饶:纵使。分付:交付。请从虚实(xūshí)关系的角度分析这首词的上片或下片.〔4分〕。上片:词人(círén)触景生情,实写江边目光阻隔感受,虚写梦中回到江东。抒发深切思念家乡之情。下片:词人(círén)实写灯下写书信,虚写希望大雁捎带思念,却是节令已过。抒发深切思念家乡之情。第二十五页,共30页。例题4.读下面的这首诗,然后答复以下问题。白梅王冕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突然一夜(yīyè)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简析这首诗的表现手法及作用。答案⑴衬托,以冰雪林衬托梅花的坚毅耐寒;⑵比照,与混芳尘的桃花比照,显示梅的高洁守志;⑶托物言志(yánzhì)〔象征〕,借梅花的形象表达作者的理想追求。第二十六页,共30页。例题(lìtí)5南柯子·忆旧【宋】仲殊十里青山远,潮平路带沙。数声啼鸟怨年华。又是凄凉时候在天涯(tiānyá)。白露收残月,清风散晓霞。绿杨堤畔问荷花:记得年时沽酒那人家①?〔1〕这首词上阙写景用了哪些技巧?试结合诗句分析。分析(fēnxī):写景的角度〔嗅觉、听觉、视觉;视听结合;远近结合;虚实结合;上下结合;点面结合比喻、拟人等〕〔①写景采用了远近结合的手法。“十里青山远〞是远景,“潮平路带沙〞是近景;②用了视听结合的手法。前两句诗是视觉的描写,“数声啼鸟〞是听觉的描写。③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数声啼鸟怨年华〞一句其实是表达作者内心的愁怨。第二十七页,共30页。江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