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设计-排水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1页
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设计-排水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2页
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设计-排水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3页
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设计-排水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4页
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设计-排水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页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设计排水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一、设计依据及规范1.1设计合同依据本次设计任务依据《冬瓜山片区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的设计合同。1.2设计规范、标准1.2.1《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318-2017)1.2.2《室外排水设计标准》(GB50014-2021)1.2.3《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2016)1.2.4《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GB/T50805-2012)1.2.5《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1.2.6《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GB50332-2002)1.2.7《室外给水排水和燃气热力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032-2003)1.2.8《建筑与市政工程抗震通用规范》(GB55002-2021)1.2.9《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1.2.10《埋地塑料排水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JJ143-2010)1.2.11《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排水管》(GB/T11836-2009)1.2.12《山地城市室外排水管渠设计标准》(DBJ50T-296-2018)1.2.13《城镇内涝防治技术规范》(GB51222-2017)1.2.14《重庆市建设领域限制、禁止使用落后技术通告(2019年版)》1.2.15《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实施细则(2019年版)》(渝建安发(2019)27号)1.2.16《重庆市市政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编制技术规定(2017年版)》1.2.17《重庆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渝府令第259号)1.3设计基础资料、工程资料1.3.1《重庆市城乡总体规划(2018-2035年)》1.3.2《重庆市九龙坡区D2-1等地块(冬瓜山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修改》(2021.07)1.3.3《新郭家立交(二纵线与九龙坡区大渡口区连接道)工程》施工图【重庆市市政设计研究院,2014.10】1.3.4《冬瓜山片区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工程地质勘察报告(一次性勘察)》【重庆北江岩土工程勘察设计有限公司,2022.08】1.3.5设计深度需符合国家建设部《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3版)》中有关的要求1.3.6其它国家现行有关规范和标准1.3.7本项目范围内的1:500实测地形图1.3.8现场调查及管网勘测现状资料1.3.9业主单位提供的其它资料1.4初步设计审查意见及执行情况(一)初步设计阶段设计须修改完善的意见1、根据《重庆市市政工程初步设计文件编制技术规定(2017年版)》第7.1.1.5条应在设计说明文本中注明上阶段审查意见的执行情况。回复:已按意见在初设说明1.6章节补充上阶段审查意见执行情况等相关内容。2、根据《重庆市市政工程初步设计文件编制技术规定(2017年版)》第7.1.2.3条应在设计说明文本中描述相关规划。回复:已按意见在初设说明6.3.2章节补充本次设计道路所在片区相关排水规划等内容描述。3、未见内涝防治设计内容。回复:已按意见在说明6.4.12章节补充内涝防治设计相关内容。4、Y-18-3检查井的管内底埋深1.67米,管径:d1000,其覆土厚度:1.67-1.00=0.67(米),不满足《室外排水设计标准》(GB50014-2021)第5.3.7条的规定要求。回复:已按意见复核,本次设计Y-18-2~Y-18-3雨水管覆土≥0.67m,且位于规划居住及防护绿地内,无通车的可能,按照人行道下管道埋设考虑,满足规范“人行道下宜为0.6m”的最小覆土深度规定。5、Y-11检查井的管内底埋深1.046米,管径:d400,其覆土厚度:1.046-0.40=0.646(米),不满足《室外排水设计标准》(GB50014-2021)第5.3.7条的规定要求。回复:已按意见复核,修改图中笔误内容,调整后Y-10~Y-11雨水管覆土≥2.0m,修改后满足规范要求。6、K0+480处的南面应设雨水口。回复:已按意见复核,横一路桩号K0+480处的南面地块地势整体呈北高南低,无积水情况,该处坡脚雨水向南散排排放。(二)初步设计阶段建议修改完善的意见:无。(三)施工图设计阶段须修改完善的意见:无。二、排水设计原则2.1排水管道设计应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和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基本要求。2.2排水管网设计应满足地区经济和社会长远发展的需要,同时注意远期发展与分期实施相结合的原则。排水管道均按远期设计,并能适应片区建设需要,考虑分期实施的可能性。2.3新建排水管网充分考虑区域排水现状及地块建设的情况,结合地块建设规划,在排水管道断面、平面布置、高程布置上适应功能的需要和接入的可能性、便利性。2.4排水管网设计注意技术性与经济性相结合。尊重事实,在满足设计标准的前提下,尽量考虑利用现有管网体系和排水设施,并将其整合以发挥功能。2.5设计选材在不断总结科研和工程实践的基础上,既考虑技术发展的趋势,积极推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同时又兼顾经济投入的合理性。不得使用淘汰产品及与国家产业政策不符的材料和产品。2.6排水管道的平面、高程布置充分考虑各种城市管线的敷设走廊,在考虑经济性的同时预留足够的空间,为管线综合提供条件。2.7充分考虑与片区周边及片区内已建成或已设计管线高程顺接。2.8污水管道、合流管道与生活给水管道相交时,应敷设在生活给水管道的下面。三、工程概况3.1道路概况本项目新建道路由“两纵一横”共三条路组成,总长约1.0km。其中横一路东西走向,起点接现状冬山路,终点接现状支路,道路全长约0.70km,为城市次干路,设计时速30km/h,标准路幅宽度22m,双向四车道;纵一路南北走向,起点接横一路,终点接现状冬山路,道路全长约0.27km,为城市次干路,设计时速30km/h,标准路幅宽度22m,双向四车道,桩号K0+000-K0+130.948不在本次实施范围,本次实施范围长约0.14km;纵二路南北走向,起点接纵一路,终点接横一路,道路全长约0.22km,为城市支路,设计时速20km/h,标准路幅宽度16m,双向两车道。3.2设计范围本施工图设计内容包括:道路、排水、交通以及照明等工程的设计工作,共分五册。其中第一册《道路工程》,第二册《排水工程》,第三册《海绵工程》,第四册《交通工程》,第五册《照明工程》。本册为第二册《排水工程》。本图册设计内容为本次设计横一路、纵一路(桩号K0+130.948~K0+268.678段)、纵二路的排水工程施工图设计,包括新建雨水、污水管道相关内容。关于市政消火栓,根据建设单位实施范围的划分,市政给水管线及消火栓均由自来水公司实施,也由自来水公司委托专业单位进行专项设计,不在本次设计和实施范围内。3.3片区排水概况(1)排水现状本片区主要以居住、教育用地为主,目前本次设计道路周边除现状冬山路、现状支路有现状排水管线外,其它相关道路基本无完善的排水系统。拟建道路周边地块所在区域主要为现状厂房、房屋,均已拆迁完毕,地块内现状道路有现状雨、污水管网。由于地块内现状道路均需废除,根据地勘及现状管线勘测资料显示,地块内现状管线均需拆除,仅保留冬山路以及地块东侧(现状d1000雨水管、现状d1000污水管)等现状出口管线,并沿道路新建排水管线。(2)排水规划规划区排水体制采用雨、污完全分流制。1)雨水排放按就近分散排放原则,规划区内的雨水均就近排入附近水体。沿规划道路敷设雨水管道,管道坡向尽量与道路坡向保持一致,局部地区在管道埋深较浅的情况下可沿倒坡敷设。2)污水系统规划沿规划道路敷设污水管道,管道坡向尽量与道路坡向保持一致,局部地区在管道埋深较浅的情况下可沿倒坡敷设。3.4设计概况(1)雨水管道部分横一路:单侧布置雨水管道,规格为d400~d1000,管道总长约835米。其中,K0+000~K0+220段雨水排入冬山路现状d600雨水管,K0+220~K0+695段雨水在桩号K0+480处排入现状d1000雨水管。纵一路(桩号K0+130.948~K0+268.678段):单侧布置雨水管道,规格为d400~d600,管道总长约170米。K0+130.948~K0+268.678段雨水排入纵二路同步设计雨水管。纵二路:单侧布置雨水管道,规格为d500~d800,管道总长约260米。K0+000~K0+222段雨水排入横一路同步设计雨水管。(2)污水管道部分横一路:单侧布置污水管道,规格为d400,管道总长约835米。其中,K0+000~K0+220段污水排入冬山路现状d400污水管,K0+220~K0+695段污水在桩号K0+480处排入现状d1000污水管。纵一路(桩号K0+130.948~K0+268.678段):单侧布置污水管道,规格为d400,管道总长约170米。K0+130.948~K0+268.678段污水排入纵二路同步设计污水管。纵二路:单侧布置污水管道,规格为d400,管道总长约260米。K0+000~K0+222段污水排入横一路同步设计污水管。四、工程水文地质概况4.1气象水文拟建工程场地位处亚热带,气候温暖潮湿,雨量充沛,具有春旱夏长,秋雨连绵,冬暖多雾的特点。据相关气象资料:多年平均气温17.5℃~18.5℃,一月最冷,极端最低气温-3.1℃(1975年12月15日),盛夏八、九月平均气温30℃,极端最高气温达43.0℃(2006年8月28日)。多年平均降雨量1240.0mm,年最大降雨量1544.8mm(1976年),最大日降雨量80.3mm,年最小降雨量740.1mm(1982年),降雨集中在5~9月,占全年降雨量的三分之二。降雨强度大,与降雨集中季节同步,最大日降水量266.6mm(2007年7月17日),多年平均最大日降水量98.5mm。区内气候适宜全年施工作业。勘察时场内局部人工开挖形成的坑凼位置分布少量地表水体。4.2地形地貌及地质构造4.2.1地形地貌拟建冬瓜山片区市政基础设施工程位于重庆市九龙坡区冬瓜山片区(现状冬山路南东侧),场地主要为人类活动区域,原始地貌多已改变。拟建场地位于冬瓜山顶部平坝位置,地形总体平缓,拟建道路沿线地形高低起伏,地形坡角一般1~8°,局部丘包及人工挖填方边坡地段可达30~80°。场地高程343~355m,相对高差约12m。拟建工程场地地貌总体属构造剥蚀浅丘地貌。4.2.2地质构造拟建工程场地质构造位处金鳌寺向斜北西翼,岩层呈单斜产出,岩层代表性产状133°∠19°。场内及邻近未发现有断层,地层连续,岩层倾向基本稳定。场地岩层层面地表观察局部可见张开,多充填泥质,结合很差,为软弱结构面。受区域构造应力及外动力地质作用影响,岩体风化裂隙发育,场地及邻近基岩露头中可见二组构造裂隙:①组优势产状308°∠53~80°,裂面平整,张开宽1~3mm,局部充填泥质,间距1.0~3.2m,延伸长1.5~3.8m,裂隙面结合差,为硬性结构面。②组优势产状45°∠55~82°,裂面平整,张开宽1~3mm,局部充填泥质,间距0.8~2.6m,延伸长1.2~3.5m,裂隙面结合差,为硬性结构面。4.3水文地质条件4.3.1地下水类型根据拟建场地的地层岩性及地下水在含水介质中的赋存特点,场地地下水按其特征可分为松散堆积层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两种类型。松散岩类孔隙水:主要赋存于第四系全新统土层中,随季节变化,主要接受地表水体及大气降水补给,顺地形向坡下及下卧层排泄,具有含水层薄,分布不广,透水性强,赋水性差,受季节及地表水体影响大的特征。基岩裂隙水:基岩裂隙水水量贫乏且受地表水体及大气降水影响明显,主要赋存于强风化基岩构造裂隙中,其赋存条件受构造裂隙分布情况和裂隙发育程度控制,接受大气降水或上覆第四系孔隙水补给。4.3.2地下水补、迳、排条件场内粉质粘土孔隙度较小,透水性较差,为相对隔水层;素填土结构松散,孔隙度大,为透水层;场地基岩为侏罗系上统遂宁组,岩性主要为砂岩和泥岩。泥岩透水性差,为隔水层;砂岩为含水层。拟建场地总体位处冬瓜山顶部,地形上有利于地表及地下水向四周斜坡下部地形较低处排泄。场地地下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场内地下水量受季节影响明显,呈现旱季少雨季多的特征,但多为短时性上层滞水,无稳定连续的地下水位。本次勘察钻孔施工结束后抽干钻孔内施工用水,经24h水位观测,钻孔内未见地下水位,场内地下水较贫乏。表明场地地下水富存条件较差。综合区域水文地质资料及临近工程已有施工经验,场地内素填土渗透系数可按K=8.00~15.00m/d考虑,渗透性等级为中等透水~强透水;粉质粘土渗透系数可按K=0.10-0.40m/d考虑,渗透性等级为弱透水;泥岩渗透系数可按K=0.10~0.20m/d考虑、砂岩渗透系数可按K=0.20~0.40m/d考虑,基岩渗透性等级为弱透水。根据分析,拟建场地具备一定的汇集地表、地下水条件,尤其是降雨季节,场地内原始地形低洼、土层厚度较大处可能存在一定的地下水,水量随季节和覆盖层厚度影响波动大。故未来路基及结构物基础施工时应考虑地表及地下水对施工的影响,同时建议设计应设置并加强截、排水系统及措施。4.4水土腐蚀性评价场地及周边无污染源,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第12.1.1条规定精神,本次勘察未采集水、土试验样进行腐蚀性分析,场地环境类型为Ⅱ类,据邻近建筑场地经验,直接判定场地内地下水及各土层对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具有微腐蚀性。4.5不良地质现象根据现场地质调查及钻探揭露,场地及邻近未发现危岩崩塌、滑坡、泥石流等不良地质现象。本次勘察于勘察深度内填土层下方未发现埋藏的河道、沟浜、墓穴、防空洞等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4.6结论与建议4.6.1结论(1)拟建道路区域地质环境已经查明。道路场地及邻近未发现滑坡、危岩崩塌、泥石流等不良地质现象;也未见“河道、沟浜、墓穴、防空洞”等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道路区场地现状整体稳定,在对场内不均匀的填土、挖填方边坡进行有效处理,确保在建隧道洞室地基稳定后,场地适宜拟建工程建设。(2)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016年版)附录A,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本工程具体抗震设计建议按《公路工程抗震规范》JTGB02—2013执行,对于路基一般可进行简易设防。据《公路工程抗震规范》JTGB02—2013表4.1.3,本工程按路面设计高程整平后,其地震效应分段评价详见表4.1.1~4.1.3。(3)拟建工程场地地下水总体较贫乏。雨季时场地内原始地形低洼、土层厚度较大处可能存在一定的地下水。场内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钢结构具有微腐蚀性;场内土对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钢结构具有微腐蚀性。4.6.2建议(1)路床及填方路基填料、填方路基压实度及含水量、路堤边坡坡率、填方前路堤基底地基表面处理、路堤坡面水流的排放等应符合CJJ37-2012《城市道路设计规范》相关规定。(2)路基开挖达到设计高程,经各方检验合格后,应及时封底,避免岩石风化后降低其承载力。场地内中等风化岩石其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具有一定的变异性,施工时可能在局部地段岩石抗压强度实测值低或高于标准值的情况,建议设计时予以考虑并预留调整措施,本报告中的岩石强度参数标准值是根据岩石室内试验成果按规范规定统计得出,是反映场地内岩石整体特征的代表值,与具体基础的实测值会存在一定差异,在此提请本报告使用者予以注意。(3)建议对松散填土进行压实处理,对现状及未来可能存在的饱和粉质粘土进行清除、换填等措施处理。(4)建议拟建道路及人工边坡地带设置合理的截排水系统,对场内水体进行引排,严防地表水对边坡及路基造成不良影响。建议未来施工时应配备相应的排水设施,未来施工时应考虑地下水对施工的影响,应加强隔、排水措施。(5)场地内边坡开挖施工应采用信息法施工,动态设计,同时应加强对结构面产状、结构面结合特征、结构面力学参数及边坡稳定性的复核。岩质边坡段段边挖边支挡,逆作法施工,土质边坡段分段跳槽开挖,分段施工,及时施工,旱季施工,加强监测,信息法施工。施工时控制爆破药量,严禁放大炮等野蛮施工。(6)本道路工程沿线涉及已建高压铁塔、道路、建(构)筑物、管线及在建市政隧道等,建议设计及施工时做到统筹协调,并确保其结构安全及正常运营。(7)建议在施工过程中及后期加强边坡的变形监测工作;建议在施工过程中对地质条件进行进一步校核、检验,同时加强施工验槽工作。五、排水设计标准及基本参数5.1设计年限本工程为新建区域永久性市政排水工程设计,排水系统规模均按远期规划进行设计。5.2排水体制本工程排水体制采用雨、污水分流制,雨、污水管网分别自成体系。5.3基本设计参数1)最大设计流速:金属管道为10m/s;根据重庆市地方标准《山地城市室外排水管渠设计标准》(DBJ50/T-296-2018)中第14页4.3.1中第2条“塑料管道用于排放雨水时为8m/s,用于排放污水时6m/s”;钢筋混凝土管道为5m/s。2)最小流速:污水管道在设计充满度下为Vmin=0.6m/s,雨水管道在满流时最小流速为0.75m/s。3)雨水管道按满流设计;污水按非满流设计,其最大设计充满度按下表:表5-3-1污水管道最大设计充满度管径(mm)最大设计充满度4000.65500~9000.70≥10000.754)最小管径与最小设计坡度:道路下市政排水管最小管径控制在d400(雨水口连接管最小管径控制在d300),最小设计坡度控制在i=0.003。5)本工程排水管道均采用管顶平接。六、雨水系统设计雨水量计算按重庆市沙坪坝区暴雨强度公式和流域汇水面积计算,根据地块和道路设计的情况选用适当的暴雨重现期P和径流系数ψ。6.1雨水量计算·雨水设计流量公式:Q=ψqF(L/s)·暴雨强度(q)采用重庆市沙坪坝区最新暴雨强度公式计算:(L/s·ha)·暴雨重现期:道路排水系统P=5年。·设计降雨历时:t=t1+t2(min)其中,地面集水时间:t1=5(min)管渠内雨水流行时间:t2(min)按计算确定。·综合径流系数:防护绿地取0.3,地块取0.7。·汇水面积(F)分地块计算(Ha)。雨水管道计算如下:表6-1-1雨水管道水力计算表道路名称计算管段服务面积(ha)设计流量(L/s)过流能力(L/s)管径(mm)坡度(‰)流速(m/s)沿线转输横一路Y1~Y51.621.901128.91359.360029.04.8Y5~Y91.900.00578.6874.460012.03.1Y10~Y183.900.361202.31630.88009.03.2Y18~Y252.004.021600.91707.210003.02.2Y18~Y18-30.0010.282776.42787.810008.03.5现状YS783~YS784复核0.0010.282836.33449.0100024.04.4纵一路Y5~Y60.840.00260.4310.55004.01.6Y7~Y121.000.00495.1504.86004.01.8纵二路Y1~Y82.181.841228.21883.180012.03.76.2雨水排水系统设计(1)平面设计功能:道路雨水管道负责收集、输送该路段道路路面、相邻地块及上游雨水管道转输之雨水流量。布置原则:雨水管线沿道路坡向布置,雨水管道的布置考虑道路(包括人行道)路面及地块雨水收集的便利性。本次设计雨水管道平面布置如下:横一路标准路幅宽度均为22m,两侧人行道宽度4.0m,双向四车道。新建雨水管道单侧布置于道路左侧人行道下,管中心距路缘石1.0m,具体布置详见《综合管网标准横断面图》。纵一路(桩号K0+130.948-K0+268.678段)标准路幅宽度为22m,两侧人行道宽度4.0m。新建雨水管道单侧布置于道路左侧人行道下,管中心距路缘石1.25m,具体布置详见《综合管网标准横断面图》。纵二路标准路幅宽度为16m,两侧人行道宽度为4.0m。新建雨水管线按道路坡向单侧布置于道路左侧人行道下,管中心距路缘石1.25m,具体布置详见《综合管网标准横断面图》。(2)纵断面设计雨水管道基本按道路纵坡,道路纵坡较大时采用跌水,管道埋深2.0~3.0m。(3)雨水预留支管两个交叉口之间一般按间距80~120米布置雨水支管。雨水预留支管管径为d400~d500,坡度为0.3%~1.0%。雨水预留支管检查井位于规划道路控制红线外1.5米处。(4)雨水出口表6-2-1雨水管道出口道路名称道路桩号排出口排出桩号排出管径(mm)横一路K0+000~K0+260冬山路现状d600雨水管K0+000d600K0+260~K0+695现状d1000雨水管K0+480d1000纵一路K0+130.948-K0+268.678纵二路同步设计雨水管K0+150d600纵二路K0+000~K0+222横一路同步设计雨水管K0+222d8006.3内涝防治设计根据《城镇内涝防治技术规范》(GB51222-2017),本次内涝重现期取P=100年。雨水排水管渠按重力流、满管流设计,当对应重现期的较强降雨时,排水管渠可能处于超载状态,受纳水体水位抬升也会影响出水口排水能力,因此根据管道上下游的水位差对管渠的排水能力进行校核。雨水管道流态示意图本次设计道路所在片区,地势呈中间纵一路高,东西两侧低,东西道路坡向两侧现状冬山路、现状支路,其中现状冬山路下游排出路段坡度很大,排水条件优良,本次设计道路不存在地势低凹点,内涝风险极低。考虑到横一路桩号K0+480~K0+640段雨水管道逆坡敷设,本次设计选取横一路在桩号K0+640低点进行验算,假设最低点出现压力流,则根据达西-威斯巴赫公式计算沿程水头损失。达西-威斯巴赫公式:沿程水头损失系数:,局部水头损失:(本次取沿程水头损失的30%)排水管渠流量公式:Q=Av以上公式中,hf为沿程水头损失(m);λ为沿程水头损失系数;d为管径(m);l为管长(m);C为谢才系数;R为水力半径;v为流速(m/s);A为排水管渠截面面积(m2);ξ为局部水头损失系数(可通过局部水头损失计算表查取);S指水力坡度。伯努利方程:(其中z——位置水头,——压力水头,——压力水头)假设管道内水流为均匀流,满足能量守恒,则有以上公式中,z1、z2为两断面几何中心位置水头,p1、p2为两断面几何中心位置至自由液面的压力值;hf为两断面间的水头损失值。根据管道连续性方程,v1=v2,则即管道两端的位置势能()与压力势能()能够满足水头损失,则认为设计满足内涝防治要求。对横一路在桩号K0+640低点最不利点(Y-25),对应管段(Y18-Y25)进行如下验算:取内涝重现期P=100年,内涝水位0.15m(路缘石高度,如检查井位于人行道上不考虑0.15m),则=(345.104+0.15)-343.161=2.093m,z1-z2=(342.761+0.20)-(341.669+0.50)=0.792m,通过计算可知:沿程水头损失Δh1=1.325m,局部水头损失Δh2=0.397m故hf=Δh1+Δh2=1.722m<2.093m+0.792m=2.885m,满足内涝防治要求。根据以上计算结果可知,本次内涝重现期取P=100年时满足内涝防治设计要求,但考虑雨水管道逆道路坡向布置,管道坡度较小,市政管理部门应定期或在雨季前加强维护疏浚、水位监测等。七、污水系统7.1污水量计算由于规划未明确本次道路所在区域的用水量资料,本次设计污水最终接入片区周边冬山路等现状污水管线,因此本次设计道路比流量与片区周边道路污水量计算保持一致,单位面积污水流量按100m3/(ha.d)设计。分流制污水管道设计流量计算公式:Qmax=Ks×Kz×Qave(L/s)式中Qmax:设计污水流量(L/s)——最高日最高时污水秒流量Qave:平均日平均时污水流量(L/s),根据单位建设用地污水量q计算Qave=q×服务面积(ha)/(24×3600)(L/s)Ks:雨水或地下水渗入量系数,本次设计取1.05。Kz:总变化系数,按下表取值。表7-1-1污水总变化系数表污水平均日流量(L/S)5154070100200总变化系数Kz2.72.42.12.01.91.8污水管道水力计算公式(非满流)Q=vA(l/s)水力计算按满宁公式:(m/s)过水断面:A=(θ-sinθcosθ)r2(m2)——h﹤D/2水力半径:(m)Or:A=(π-θ+sinθcosθ)r2(m2)——h﹥D/2(m)n:管材粗糙系数,排水用塑料管取n=0.01。表7-1-2污水管道水力计算表道路名称计算管段服务面积(ha)设计流量(L/s)管径(mm)坡度(‰)流速(m/s)充满度(h/D)沿线转输横一路W1~W83.500.0011.5400251.530.12W9~W153.130.0010.340030.680.18W15~W201.602.8414.540030.790.23纵一路W3~W40.740.002.440070.630.08W4~W80.710.002.340030.610.15纵二路W1~W82.100.006.940030.610.157.2污水管道布置(1)平面设计功能:道路污水管道负责收集、输送该路段相邻地块及上游污水管道转输之污水流量。定线原则:污水管线沿道路单侧布置,污水管道的布置考虑道路地块污水收集的便利性。本次设计污水管道平面布置如下:横一路标准路幅宽度均为22m,两侧人行道宽度4.0m,双向四车道。新建污水管道单侧布置于道路右侧人行道下,管中心距路缘石1.0m,具体布置详见《综合管网标准横断面图》。纵一路(桩号K0+130.948-K0+268.678段)标准路幅宽度为22m,两侧人行道宽度4.0m。新建污水管道单侧布置于道路右侧人行道下,管中心距路缘石1.5m,具体布置详见《综合管网标准横断面图》。纵二路标准路幅宽度为16m,两侧人行道宽度为4.0m。新建污水管道单侧布置于道路右侧人行道下,管中心距路缘石1.5m,具体布置详见《综合管网标准横断面图》。(2)纵断面设计污水管道基本按道路纵坡,道路纵坡较大时采用跌水,管道埋深2.5~3.5m。(3)污水预留支管两个交叉口之间一般按间距80~120米布置污水支管。污水预留支管管径为d400,坡度为0.3%~1.0%。污水预留支管检查井位于规划道路控制红线外1.5米处。(4)污水出口表7-2-1污水管道布置道路名称道路桩号排出口排出桩号排出管径(mm)横一路K0+000~K0+260冬山路现状d400污水管K0+000d400K0+260~K0+695现状d1000污水管K0+480d400纵一路K0+130.948-K0+268.678横一路同步设计污水管K0+000d400纵二路K0+000~K0+222横一路同步设计污水管K0+222d400污水管道纵断面布置:详见各污水管线纵断面图。7.3受影响现状综合管线处理措施本次设计针对实施范围内零星的现状管线提出基本处理方案,保证清单对管线迁改部分的工程量不漏项,最终迁改或加固方案需要与管线的权属单位共同议定临时及永久方案。为保证管线安全,建议由相关专业单位完成管线迁改。目前本片区均已拆迁完毕,规划片区内现状道路均需废除,根据管勘资料显示片区内现状管线基本上需进行拆除。本次仅对本次设计道路实施范围内受影响的现状管线提出以下基本处理措施以及工程量,不包含道路实施范围外现状管线的处理措施及工程量。道路范围以外的现状管线由各管线产权单位根据本次新建管线设计,结合现状管线情况制定方案,并进行统一迁改。本次道路实施范围内除横一路的一根D426燃气管可进行保护外,道路实施范围内其余现状管线均按照拆除进行处理。根据地勘及现状管线勘测资料显示,本次设计道路实施范围内主要分布的现状综合管线为DN300~DN800雨水、DN300~DN800污水、2孔~6孔电力管、1.0m×0.9m电缆沟、1孔~5孔通信、DN100~DN200给水以及DN110~D426燃气管。另外,本次设计道路实施范围内还分布有一座现状生化池。表7-3-1横一路现状综合管线迁改原因及方案表序号受影响现状管线管线描述迁改原因迁改(保护)方案1桩号K0+210~K0+420段污水管砼;DN300~DN400;平均覆土1.0m;受影响总长约400m;市设施中心位于车行道下,覆土不满足要求,或道路挖方实施后,将裸露地表外,无实施保护的可能性予以废除,沿道路右侧人行道新建DN400污水管,详见排水管线平面图2桩号K0+520~K0+560段污水管砼;DN800;平均埋深2.3m;受影响总长约55m;市设施中心3桩号K0+210~K0+420段雨水管砼;DN300~DN400;平均埋深1.8m;受影响总长约445m;市设施中心予以废除,沿道路左侧新建雨水管,详见排水管线平面图4桩号K0+520~K0+560段雨水管砼;DN800;平均埋深1.88m;受影响总长约55m;市设施中心5桩号K0+230~K0+420段2孔电力空管;2孔;平均埋深0.85m;受影响总长约255m;电力公司予以废除,沿道路左侧人行道新建12~18孔电力管线,详见电力管线平面图6桩号K0+680~K0+695段电缆沟管沟;0.8m×0.6m~1.0m×1.0m;平均埋深0.75m;受影响总长约40m;电力公司7桩号K0+020~K0+540段1孔~5孔通信铜;1孔~5孔;平均埋深0.75m;受影响总长约710m;中国移动/重庆有线予以废除,沿道路右侧人行道还建12孔通信管线8桩号K0+020~K0+340段DN110燃气管PE;DN110;平均覆土0.45m;受影响总长约380m;燃气集团予以废除,沿道路右侧人行道还建D159燃气管线9桩号K0+650附近D426燃气管钢;D426;平均覆土1.0m;受影响总长约45m;燃气集团不受新建道路影响,覆土满足要求,且管径较大,属于重大管线,本次设计考虑保留,原位加固保护有保护条件,保留。对道路范围内该部分D426燃气管采用钢筋混凝土加固盖板进行保护,具体做法详见《管线过街保护大样图》10桩号K0+210~K0+460段、桩号K0+540、K0+620附近给水管铸铁/钢;DN100~DN200;平均覆土0.2m;受影响总长约1170m;自来水公司位于车行道下,覆土不满足要求,消火栓裸露在车行道上,影响行车予以废除,沿道路右侧人行道还建DN200给水管线表7-3-2纵一路现状综合管线迁改原因及方案表序号受影响现状管线管线描述迁改原因迁改(保护)方案1桩号K0+160附近污水管砼;DN400~DN500;平均埋深1.7m;受影响总长约60m;市设施中心位于车行道下,覆土不满足要求,或道路挖方实施后,将裸露地表外,无实施保护的可能性予以废除,沿道路右侧人行道新建DN400污水管,详见排水管线平面图2桩号K0+080、K0+140、K0+190附近、桩号K0+220~K0+250段雨水管砼;DN300~DN500;平均埋深1.5m;受影响总长约250m;市设施中心予以废除,沿道路左侧新建雨水管,详见排水管线平面图3桩号K0+220~K0+250段6孔电力铜;6孔;平均埋深0.9m;受影响总长约65m;电力公司予以废除,新建一处电力过街管,详见电力管线平面图4桩号K0+250附近5孔通信铜;5孔;平均覆土0.55m;受影响总长约90m;中国移动/重庆有线予以废除,不新建,通过周边道路通信辐射5桩号K0+080、K0+250附近给水管铸铁/钢;DN100~DN200;平均覆土0.21m;受影响总长约110m;自来水公司位于车行道下,覆土不满足要求,消火栓裸露在车行道上,影响行车予以废除,沿道路右侧人行道还建DN200给水管线表7-3-3纵二路现状综合管线迁改原因及方案表序号受影响现状管线管线描述迁改原因迁改(保护)方案1桩号K0+080~K0+160段污水管砼;DN300;平均埋深1.21m;受影响总长约00m;市设施中心位于车行道下,覆土不满足要求,或道路挖方实施后,将裸露地表外,无实施保护的可能性予以废除,沿道路右侧人行道新建DN400污水管,详见排水管线平面图2桩号K0+190附近污水管砼;DN600~DN800;平均埋深1.31m;受影响总长约105m;市设施中心3桩号K0+090、K0+190附近雨水管砼;DN300~DN600;平均埋深1.45m;受影响总长约135m;市设施中心予以废除,沿道路左侧人行道新建雨水管,详见排水管线平面图4桩号K0+090、K0+180附近1孔~5孔通信铜;1孔~5孔;平均埋深0.74m;受影响总长约100m;中国移动/重庆有线予以废除,沿道路右侧人行道还建12孔通信管线5桩号K0+090~K0+150段、桩号K0+190附近给水管铸铁/钢;DN100~DN200;平均覆土0.6m;受影响总长约180m;自来水公司位于车行道下,覆土不满足要求,消火栓裸露在车行道上,影响行车予以废除,沿道路右侧人行道还建DN200给水管线6桩号K0+170附近一座生化池砼;深度约2.0m;L×B=11.2m×3.6m;重庆珍丰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位于车行道下,影响行车予以废除综上,本次关于现状管线的迁改处置方案均按照永久管位考虑,具体的迁改过程,需要在下阶段进一步征求管线单位意见,另外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需要结合施工时序采取临时的保通或二次迁改等措施,由施工单位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制定方案,并在实施前征得管线产权单位同意后实施。由于各相关产权单位对各现状综合管线(电力、通信、给水、燃气)正在进行迁改方案设计中,本次设计仅对道路实施范围内的现状综合管线迁改进行工程量统计,保证道路实施范围内受影响的现状管线迁改部分的工程量不漏项,各现状综合管线的最终迁改、还建等处理措施以及工程量以各产权单位专业设计为准。八、管材、基础及接口8.1管材本工程的雨、污水管道均采用圆形断面。设计图中排水管道均以d表示其公称内径。根据重庆市建委于2019年颁发的《重庆市建设领域限制、禁止使用落后技术通告(2019年版)》(渝建发[2019]25号)的规定,从技术经济等多方面综合考虑。本工程中d300雨水口连接管采用国标Ⅱ级钢筋混凝土管,钢筋混凝土管产品必须符合《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排水管》(GBT11836-2009)要求。本工程排水管道排水管道管径d400~d1000,采用钢带增强聚乙烯(HDPE)螺旋波纹管,管道的制造应符合《埋地排水用钢带增强聚乙烯(PE)螺旋波纹管》(CJ/T225-2011)要求。环刚度选择按照如下标准:管道埋深<6.0m时,管道环刚度SN≥8000N/m2。所选材料应为符合国家及省、市有关部门相关标准、规范的合格产品,优先采用具有国家通用标准的管材。8.2基础雨水口连接管采用满包混凝土基础。钢带增强聚乙烯(HDPE)螺旋波纹管采用碎石加砂基础,当管顶覆土厚度在0.7-3.0m时采用120°碎石加砂基础,当管顶覆土厚度在3.0-6.5m时,采用180°碎石加砂基础,详见《塑料管道沟槽开挖及回填大样图》。排水管道地基处理应满足排水管道对压实度和承载力的要求,且应同时满足道路工程的要求,尽量减小不均匀沉降。本工程排水管道地基承载力不应小于0.2Mpa。填方路段应按道路密实度要求回填至管顶以上1.0m后,再开挖管槽施工管道。管道基础应根据管道材质、接口形式和地质条件确定,对地基松软或不均匀沉降地段,管道基础应采取加固措施。8.3接口钢带增强聚乙烯(HDPE)螺旋波纹管采用承插式橡胶圈接口;钢筋混凝土管采用承插式橡胶圈接口。排水管与检查井连接时,应在井壁预埋短管,做法详见06MS201-2/56、57。九、检查井及其它构筑物9.1检查井(1)管道交汇处、转弯处、管径或坡度改变处、跌水处以及直线管段上每隔一定距离设置检查井。检查井在直线管段的最大间距应根据疏通方法等的具体情况确定,在不影响街坊接户管的前提下,宜安下表取值,无法实施机械养护的区域,检查井的间距不宜大于40m。检查井间距如下:管径(mm)最大间距(m)300~60075700~10001001100~1500150(2)本工程排水管道管径400mm≤d≤1000mm、跌水高差<1m且井深≤6m的检查井均采用钢筋混凝土现浇,详见《矩形钢筋混凝土检查井大样图(D=400~1000)》。(3)检查井统一采用防盗铸铁井盖及井座,井盖采用圆形。按其承载能力,人行道上最低选用C250类型,车行道上最低选用D400类型、并采用分离式防盗防沉降铸铁圆形井盖及盖座。所选井盖应符合国家标准《检查井盖》(GB/T23858-2009)的要求。井盖及支座装配结构尺寸应符合GB/T6414-2017的要求,其公差等级应不低于GB/T6414-2017的要求,其公差应不低于GB/T6414-2017中GT10的规定。位于路面上的井盖,宜与路面持平;位于绿化带内的井盖,不低于地面。球墨铸铁井盖应采用防响、防滑、防移位、防盗、防坠落“五防”成品可调节式井盖。本工程污水检查井采用自带安装孔的井盖,此安装孔作为污水管道系统的通气孔。(4)防坠落措施为防止井盖被盗后行人不慎跌入,在井盖下方井口处安装防坠落网。本次设计可以选用井框铸有一体成型防坠落挂钩(用于挂防坠落网)的井盖,也可以按照本图册附图自行制作。考虑到检查井内潮湿、含有腐蚀性气体,膨胀螺栓采用不锈钢材料,提高防坠落网的安全系数。防坠落网使用高强度材料,直径6毫米,每个正方形网格的网孔边长均为8cm,承重能力≥200kg。(5)污水管线沉泥井污水管道间隔200m左右,设置一处具有沉泥功能的检查井,详见排水管线平面图。沉泥井做法就是较普通检查井取消溜槽,检查井底板自最低管道底标高向下下沉50cm,预留一个沉泥井室。(6)本工程所有检查井踏步均采用球墨铸铁材质,具体参数详见国标14S501-1第35页、第36页,脚窝设置方式详06MS201-4/88。(7)为避免管道错接、误接,要求本工程中所有雨水检查井井盖,需印有明显雨水类标识,以标示该处为雨水检查井;污水检查井井盖需印有明显污水类标识,以标示该处为污水检查井。盖板表面光洁,其顶面标高原则上与地面标高齐平。(8)车行道下的检查井井座、井圈及井周均需采取加固措施,详见《车行道下检查井加固图》。9.2跌水井当跌落水头<1.0m时采用普通检查井;跌落水头≥1.0m时采用跌水井;管道穿越地下障碍物或管内计算流速超过最大设计流速需要采取跌水消能时,设置跌水井。跌水井井盖、井座、爬梯同一般检查井要求,详见《跌水井大样图》。9.3雨水口1)本工程采用井墙为C30砼砌块的双箅雨水口,采用M10水泥砂浆砌筑,雨水口最上面一轮砌筑材料按青条石处理,雨水箅子采用球墨铸铁QT500-7,具体应符合《球墨铸铁件》(GB1348-2019)的要求。2)本次设计按双箅雨水口泄流能力25L/s的原则进行计算、布设雨水口。3)双箅雨水口连接管管径为d300mm,以>1.0%的坡度接入临近雨水检查井。4)道路竖曲线最低点及道路交叉口附近的雨水口,在实施时应调整至实际路面的最低点,局部的地方可增设雨水口,以保证有效收水,雨水箅子标高比路面低2~3cm。5)车行道下的雨水口连接管待水稳层铺设后进行反开挖,反开挖沟槽管道工作宽度0.15m,按1:0.3进行放坡开挖,管道基础及接口实施完成后用C30混凝土回填至水稳层顶面标高,具体详见《双箅雨水口大样图》。9.4市政消火栓设计根据渝建〔2016〕473号及《重庆市消火栓管理办法》,市政道路建设需同步实施消火栓,市政消火栓设计应当满足《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50974-2014)等要求,市政消火栓宜在道路一侧布置并靠近十字路口;市政消火栓的保护半径不应超过150米,间距不应大于120米;设置市政消火栓的市政给水管平时工作压力不应小于0.14MPa,火灾时最不利市政消火栓的供水压力自地面算起不应小于0.1Mpa;市政消火栓应布置在消防车易于接近的人行道和绿地等地点,且不应妨碍交通,并符合在距路边0.5米~2米范围内设计,距建筑物外墙不应小于5米,应避免设置在机械易撞击的地点,确有困难时,应采取防撞措施;市政消火栓的阀门设置应便于市政消火栓的使用和维护,并满足《室外给水设计标准》GB50013-2018的有关规定。市政消火栓及配套管网设施交由水务公司统一实施管理,不属于本次施工图设计范围,市政消火栓及供水管道等由业主委托专业单位进行专项设计。十、管线施工10.1管道放线本工程排水管道放线均按检查井坐标表严格放线,检查井坐标点为主线管道轴线投影与检查井横轴线交点。10.2现场复核本工程雨、污水上下游管线必须接顺。设计要求在施工放线时首先复核上下游现状管渠、接纳水体等的位置、标高、断面尺寸等,若与设计有不符之处,必须立即通知设计单位研究处理。本工程排水管道施工应严格按照渝建发〔2019〕10号相关要求进行实施。10.3沟槽开挖管道及构筑物沟槽开挖边坡应有一定的坡度以保证施工安全。管沟槽开挖放坡坡比根据所开挖的地质岩层情况和地勘报告确定,同时应满足《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第4.3条的要求。如果现场条件不允许,必须采取加支撑等措施。道路路基挖方路段,在管道沟槽实施过程应采用跳槽开挖的施工方式,保证路基边坡稳定。对于填方地段,须在填方进行至管顶标高1.0m之上后方可反开挖管道沟槽,填方应按道路路基要求进行。回填后塑料管道竖向变形小于0.05Do(管道内径),变形率不应超过3%。10.4地基处理管道及构筑物地基承载力不小于0.20Mpa。沟槽在填方地段或沟槽超挖的,管道基础以下必须分层夯实回填,密实度不小于90%。10.5管道安装所有管道的安装必须严格执行《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的规定。10.6测试与试验所有的材料、产品均应有出厂检验合格证书,进场应按相关程序进行进场检验。本工程实施范围内所有新建污水管道在均须进行闭水试验;雨水管道仅抽选高填方区、挖填结合部等有代表性区域的管段进行闭水试验,抽选数量约为总管段的30%。所有管道的闭水试验均在管道回填前进行,具体按照《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第9.3章节无压管道的闭水试验所要求的方法进行,渗水量必须满足9.3.5、9.3.6、9.3.7各项指标要求。本工程实施范围内新建管道按照本次设计要求以及相关规范要求,对管道变形率和回填密实度进行检验。10.7沟槽回填塑料管道回填详见《塑料管材管道沟槽开挖及回填大样图》相关描述。钢筋混凝土管道及构筑物沟槽回填必须在混凝土及砂浆达到80%以上(有特殊要求的,按相关设计图)设计强度后方可进行。回填要求分层压实、对称均匀回填,密实度不小于90%。本次设计检查井、跌水井等构筑物沟槽回填材料采用沟槽开挖的土石方就近回填,但回填料的粒径<40mm;预埋市政管线过街套管采用C25素混凝土回填,详见《预留过街套管大样图》。管区(沟槽底至管顶以上1.0m范围内)禁止采用推土机等大型机械进行回填。管顶严禁使用重锤夯实。10.8抗震设计根据《建筑与市政工程抗震通用规范》(GB55002-2021)的划分,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1、埋地管道应采用延性良好的管材或沿线设置柔性连接措施。2、管道与构筑物或固定设备连接时,应采用柔性连接构造。3、地下或半地下砌体结构,砖砌体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U10,块石砌体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U20;砌筑砂浆应采用水泥砂浆,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7.5。 4、盛水构筑物和地下管道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5。5、当地基受力层范围内存在液化土或软弱土层时,应采取措施防止地基承载力失效、震陷和不均匀沉降导致构筑物或管网结构损坏。6、同一结构单元的构筑物不宜设置在性质截然不同的地基土上,当不可避免时应采取有效措施避免震陷导致结构损害,可加设垫褥等方法。7、当构筑物基底受力层内存在液化、软弱黏性或严重不均匀土层时,虽经地基处理,仍应采取措施加强基础的整体性和刚度。十一、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提示根据《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中对危大工程的范围规定核实,本次设计排水工程涉及危大工程内容的主要为开挖深度超过3m(含3m)的基坑(槽)的土方开挖、支护。11.1保障工程施工安全的意见(1)根据《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施工单位应当在危大工程施工前组织工程技术人员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对于超过一定规模的危大工程,施工单位应当组织召开专家论证会对专项施工方案进行论证。实行施工总承包的,由施工总承包单位组织召开专家论证会。专家论证前专项施工方案应当通过施工单位审核和总监理工程师审查。并完成相关审查程序后实施。(2)施工单位应选择有丰富经验的具有相应资质的专业队伍进行支护体系的施工。基坑开挖应根据设计要求进行监测,实施动态设计和信息化施工。(3)施工单位在施工前,应采用坑探或触探等各种勘探方法查明基坑内及基坑周边的各类建(构)筑物及各类地下设施,包括给排水管道、电力、电信及煤气等管涵的分布和现状,并对现有的各类管涵应进行保护。(4)施工单位应按设计施工,由于某些原因导致施工确有困难应及时与有关部门联系,协商解决。由于某些不可预见的客观原因、不可抗力、地质条件的变异性或者由于施工导致工程出现险情,施工单位应及时抢险,消除险情。(5)在沟槽开挖期间及管道施工过程中,对可能出现的险情应准备充分的应急措施,备足抢险设备和物资,如钢管、编织袋、反铲等。(6)施工单位在施工前应仔细阅读并领会本工程的工程地质报告、地形地貌以及设计说明和意图。实施时若实际工程地质条件、地形地貌与本工程的工程地质报告、地形地貌有较大差异时,应及时通知监理、勘察、设计和甲方协商解决。11.2保障工程周边环境安全的意见(1)踏勘现场,查明周边环境,主要包括铁路、公路、桥梁、水利设施(堤、涵、闸、坝)、市政道路、高压铁塔、电线杆、地铁、江、河、湖、海、渠、天然气、雨水管涵、污水管涵、供水管涵、军缆、电气管涵(电力、电信、监控等强弱电)、建筑物、构筑物、堆土、堆载、树木、树苗,等。并查清距离、埋深、高度等具体信息。(2)每项工程,针对具体环境和条件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必要时进行行业评审及专家论证。(3)某些风险巨大或行业习惯,采取避让措施,如铁路。(4)某些风险巨大或行业习惯,采取分包措施,如铁路。十二、验收管道基础验收按《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程》(CJJ61-2017)规定,排水管网工程竣工验收资料应当包含管道内窥检测报告(含影像资料)、竣工测量成果资料等相关工程资料。工程中间验收和竣工验收必须严格按照国家及重庆市工程管理相关法规、规定程序进行。需要设计单位参加验收的分部工程,应在该分部工程按设计要求完成后,下道工序未进行之前及时通知设计单位。验收前施工单位应事先准备好必须的相关图表等技术资料,并有业主代表、监理、质监及相关部门共同参与进行。十三、施工中环境保护(1)在施工中城市的生活污水、生产废水应经处理达到环保主管部门规定的排放标准,方可排入城市排水系统;(2)施工现场的生活饮用水管严禁与非生活管道、自备水源直接连接;(3)当施工现场的生活饮用水管与水池、用水器具、构筑物连接时,应采取防止回流污染的措施。(4)工作现场应配置灭火器及消防部门要求的其他消防设施。施工现场的消防供水应符合消防主管部门的规定十四、施工中安全防护(1)建立现场安全管理网络,由建设、设计、监理和施工单位共同参加。重点放在管道开槽、机械开挖和用电安全等,切实落实对操作人员的劳动保护措施,保证严格按程序施工。(2)抓好职工教育培训工作,特殊工种、管理人员需持证上岗。(3)妥善安排管理、检修人员对交通问题,合理安排作业时间。(4)在交通干道处施工、检修时,必须设置临时保护设施,避免发生交通伤亡事故。(5)在吊运设备和水管时,要有专职人员统一指挥。在现场设置临时标志,以引起人员注意。所有易对人员引起伤害的机械或电气设备均需外壳保护,或四周有围栏保护,以防闲杂人员进入,造成不必要的伤害。(6)在检查井作业时,应严格遵照有关操作规程,戴好防毒面具,防止有害气体伤害。(7)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项目领导、各职能部门及作业人员的责任,并认真履行职责。(8)严格遵守国家有关职业劳动保护的法规制度及规定。(9)管道维护应严格按照《城镇排水管道维护安全技术规程》(CJJ6-2009)实施。十五、其它(1)由于本次设计道路与下游道路排水系统存在接入接出关系,施工单位施工前,必须对管线的各上下游道路、地块管线接入接出口进行复核,标高、规模满足接入接出要求后方可实施。(2)本说明及设计图未特别予以说明的内容,均应遵照相关施工规范及各种专业、行业技术规范、标准进行。(3)施工前请复核管线标高及管位、构筑物位置,施工中发现问题,或其他专业设计资料之间、设计与现场情况之间有不符之处,应及时通知设计单位,以会同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及质监等部门共同研究处理,以确保工程质量。施工单位不得擅自进行处理。(4)本设计道路排水系统必须满足“流得进,排得出”的原则。在施工前必须复核下游雨、污水管道接口高程,防止管道水排不出去的情况发生;在下游管道未建成前,必须注意管道临时排水。(5)本项目实施过程中,建设单位可根据项目实际情况,选取其他符合国家及省、市有关部门相关标准、规范的管材来代替设计选定的管材,建议优先采用具有国家通用标准的管材并应征得市政运管部门、设计单位同意。(6)建筑垃圾再生品利用根据《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主城区城市建筑垃圾再生产品推广应用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渝建[2019]

434号文,在满足设计、技术和使用功能要求的情况下,主城区政府投融资的房屋建筑、市政基础设施、海绵城市建设、黑臭水体整治、城市生态修复、景观园林等项目,优先使用建筑垃圾再生产品。(7)本次排水施工图设计只包括排水管线、海绵城市相关内容设计,其他综合管线(给水)不在本次设计范围内。施工时请业主及时协调相关产权单位进场,避免影响施工进度。(8)由于华岩立交实施过程中对现状冬山路至华岩立交段排水管线一并进行改造设计,该段部分现状管线资料为管线探测单位结合华岩立交排水施工图,推测和收集的管线资料,建议实施前对其进行复核探测后反馈给设计单位核实,以免后期排水不畅。(9)本次设计预埋套管按照《预留过街套管大样图》要求在套管两端设置封堵并实施完成后,需在套管两端对应地面位置进行标注,便于后期找到预埋管位。十六、主要工程量表横一路排水工程序号项目名称单位数量规格雨水管道1d300,国标Ⅱ级钢筋混凝土管m338橡胶圈承插式接口2d400,钢带增强聚乙烯(HDPE)螺旋波纹管,SN≥8KN/m2m84橡胶圈承插式接口3d500,钢带增强聚乙烯(HDPE)螺旋波纹管,SN≥8KN/m2m106橡胶圈承插式接口4d600,钢带增强聚乙烯(HDPE)螺旋波纹管,SN≥8KN/m2m362橡胶圈承插式接口5d800,钢带增强聚乙烯(HDPE)螺旋波纹管,SN≥8KN/m2m100橡胶圈承插式接口6d1000,钢带增强聚乙烯(HDPE)螺旋波纹管,SN≥8KN/m2m143橡胶圈承插式接口7雨水检查井(D=400~800)座33C30钢筋混凝土现浇,详见大样图8雨水检查井(D=1000)座5C30钢筋混凝土现浇,详见大样图9跌水井座1C30钢筋混凝土现浇,详见大样图10车行道下检查井加固座14详见大样图11双箅雨水口座50井墙为C30砼砌块,最上面用青条石装饰12防坠网套39详见大样图13车行道下雨水口连接管反开挖回填m3300C30混凝土收方为准污水管道1d400,钢带增强聚乙烯(HDPE)螺旋波纹管,SN≥8KN/m2m680橡胶圈承插式接口2污水检查井(D=400~800)座24C30钢筋混凝土现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