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公路工程试验检测人员业务考试材料-6_第1页
(A)公路工程试验检测人员业务考试材料-6_第2页
(A)公路工程试验检测人员业务考试材料-6_第3页
(A)公路工程试验检测人员业务考试材料-6_第4页
(A)公路工程试验检测人员业务考试材料-6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A)公路工程试验检测人员业务考试材料-6(总分:15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15,分数:30.00)集料几种密度的大小顺序为 。A.毛体积密度>表观密度>密度B.密度>毛体积密度>表观密度C.密度>表观密度>毛体积密度D.表观密度>毛体积密度>密度(分数:2.00)A.B.√D.解析:规准仪法用于测定水泥混凝土用粗集料的哪项指? A.<26.5mmB.级配C.坚固性D.针、片状颗粒含量(分数:2.00)A.B.C.解析:细度模数应采用0.15~4.75mm粒度范围的细集料参数计算。A.筛余质量B.分计筛余C.累计筛余D.通过率(分数:2.00)A.B.C. √D.解析:水泥胶砂3d强度试验应时间内进行。A.72h±30minB.72h±45minC.72h±1hD.72h±3h(分数:2.00)A.B. √C.D.解析:下列 指标不能反映水泥的细度。A.比表面积B.总表面积C.45μmD.80μm(分数:2.00)A.B. √C.D.解析:塑性混凝土的坍落度范围为 。A10ramB160mmC.100~150mmD.10~90mm(分数:2.00)A.B.C.D. 解析:混凝土经试拌坍落度、黏聚性、保水性均满足设计要求,此时的配合比称。A.初步配合比B.实验室配合比C.基准配合比D.施工配合比(分数:2.00)A.B.C. √D.解析:测定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除用于评价混凝土的受拉抗裂性和与钢筋的黏结力外,还可以用于评价其 。A.抗剪切性能B.干缩和温缩裂缝C.抗折性能D.抗震性能(分数:2.00)A.B. √C.D.解析: 指标反映改性沥青的弹性。A.针入度指数B.弹性恢复率C.延度D.当量软化点(分数:2.00)A.B. √C.D.解析:我国道路石油沥青的标号依指标划分。A.针入度B.软化点C.延度D.密度(分数:2.00)A. √B.C.D.解析:SMA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的关键参数之一。A.ρfB.ρb

minDRC(分数:2.00)A.B.C.D. 解析:沥青混合料标准马歇尔试件的高度要求。A.63.5mm+1.3mmB.65.5mm+1.5mmC.95.3mm±1.3mmD.95.3±2.5mm(分数:2.00)A. √B.C.D.解析: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的冻融试验,如试件平均质量损失率超,即可停止试验。A.2%B.3%C.5%D.10%(分数:2.00)A.B.C. √D.解析: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抗冲刷试验方法,要求水泥稳定类和二灰稳定类标准试件的标准养生龄期分别为 。A.7d、28dB.14d28dC.28d90dD.28d180d(分数:2.00)A.B.√D.解析:钢材经时效处理指标可以基本恢复。A.抗拉强度B.屈服强度C.断面收缩率D.弹性模量(分数:2.00)A.B.C.解析:二、{{B}}判断题{{/B}}(总题数:15,分数:30.00)砌筑砂浆砌筑石料时,砂浆的强度主要取决于水泥强度和用量。(分数:2.00)正确错误 解析:70.7mm:20℃±3℃60%~8090%以上)下,28d(分数A.正确 √B.错误解析:沥青的PIPI(分数:2.00)正确错误 解析:定适宜的等黏温度。当缺乏沥青黏度测定条件时,也可按规范查表选用,并根据沥青品种和标号作适当调10~20℃;10℃左右。(分数A.正确 √B.错误解析:南方地区铺筑沥青路面与北方地区相比,选择沥青标号要低。(分数A.正确 √B.错误解析:(BBR)测定沥青的弯曲蠕变劲度和m20~1000MPa。(分数A.正确 √B.错误解析:SMA与OGFC(分数:2.00)正确错误 解析:经适当搅拌稀释制成。掺配比例根据使用要求由试验确定。(分数A.正确 √B.错误解析: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振动压实试验的目的是确定含水率—干密度曲线,获得最佳含水率和最大干密度。(分数:2.00)正确错误 解析:20℃±2℃,60℃±1℃,相对湿度均要求在95%以上。(分数A.正确 √B.错误解析:固体体积率是表达填隙碎石压实程度的一项指标,相当于填隙碎石的填隙率。(分数:2.00)正确错误 解析:60℃±1℃的恒温水槽中浸水。(分数:2.00)正确错误 解析:28d5前饱水无侧限抗压强度之比来评价的。(分数:2.00)正确错误 解析:结构设计中,通常以钢筋屈服强度作为设计计算的取值依据。(分数:2.00)正确错误 解析:150mm。(分数A.正确 √B.错误解析:三、{{B}}多项选择题{{/B}}(总题数:10,分数:40.00)新拌砂浆的和易性包方面的要求。A.流动性B.可塑性C.黏聚性D.保水性(分数:4.00)A. √B.C.D. 解析:掺外加剂的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以抗弯拉强度作为主要设计指标B.单位用水量计算公式为:m=m(1-ββ为外加剂的减水率wa woC.外加剂掺量计算按单位水泥质量的百分率计D.砂石用量按质量法计算(分数:4.00)A.√√D.解析:评价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的试验方法。A.马歇尔试验B.冻融劈裂试验C.浸水系数试验D.浸水马歇尔试验(分数:4.00)A.√√解析:SMA沥青混合料具特点。A.间断密级配B.间断开级配C.沥青和矿粉用量较多D.使用机制砂,且用量少(分数:4.00)A. √B.√解析:表达改性沥青低温柔韧性的指标。A.脆点B.当量脆点T1.2C.5℃延度D.黏韧性(分数:4.00)A.√√D.解析: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击实试验,情况下,选择乙法。A10cmB.与承载比试验结合进行C19mmD.现场试验检验(分数:4.00)√√√D.解析: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养生试验规。A.试件有明显的边角缺损,应作废B.质量损失指含水率的减少C.质量损失包括由各种不同原因从试件上掉下的混合料D.质量损失:小试件≤1g,中试件≤4g,大试件≤10g。否则,应作废(分数:4.00)√√C.D.解析: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室内抗压回弹模量试验可采。A.劈裂法B.顶面法C.承载板法D.贝克曼梁法(分数:4.00)A.√√D.解析:钢筋经冷拉后,可以通方式进行时效处理。A.自然时效B.常温时效C.热处理时效D.人工时效(分数:4.00)A. √B.C.D. 解析:钢筋焊接接头拉伸试样的受试长度取决因素。A.焊接方法B.焊缝长度C.夹持长度D.钢筋直径(分数:4.00)√√C.D. 解析:四、{{B}}综合题{{/B}}(总题数:3,分数:50.00)有关水泥混凝土抗压强度的问题如下,请依题意回答: (分数:15.00)关于水泥混凝土试件的养护,下列正确的方法是 。A.试件成型后应立即用不透水的薄膜覆盖表面B20℃±5℃,95%C20℃=±2℃饱和溶液中养护D10~20mm,为使试件表面保持潮湿,可以采用水直接冲淋(分数:3.00)A. √B.C. √D.解析:水泥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试件受压速度控制正确的是 。A.小于C300.3~0.5MP/sB.C30~C600.5~0.8MP/sC.大于C600.8~1.0MPa/sD.所有混凝土试件均应缓慢同速加荷(分数:3.00)√√√D.解析:一组水泥混凝土试件的抗压强度试验结果如下极限破坏荷载分别为抗压强度计算正确的选项是 。A.33.4MPaB.32.1MPaC.33.37MPaD.试验结果无效(分数:3.00)A. √B.C.D.解析:混凝土抗压强度、抗压强度标准值与强度等级,表述正确的。A.C3030MPaB.测定一批混凝土试件的抗压强度,计算其抗压强度平均值一定大于其抗压强度标准值C.设计一强度等级为C3030MPaD5%(分数:3.00)A. √B.√解析:下列 描述了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与轴心抗压强度之间的关系。A.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与轴心抗压强度都是指标准试件单位面积所承受的极限荷载B抗压强度C.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因受环箍效,使得其测定值低于轴心抗压强度D0.7~0.8(分数:3.00)A. √B.C.D. 解析:用于某高速公路的沥青混合料进行室内车辙试验,该工程处于1~2气候分区。请回答下列问题:(分数:15.00)车辙试验结果与技术标准如下表,结果计算正确的选项是 。t(min)t(min)t1d(mm)t2d(mm)1 2 1 21 45 602 45 603 45 605.275.145.63800/mm6.045.926.37动稳定度(1~2A.单个值为:818/mm,808/mm,851/mm;试验结果为:818/mmB.单个值为:818/mm,808/mm,851/mm;试验结果为:826/mmC.单个值为:654/mm,646/mm,681/mm;试验结果为:660/mmD.单个值为:654/mm,646/mm,681/mm;试验结果为:681/mm(分数:3.00)A.B. √C.D.解析: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的条件为 。A0.7MPa60℃B1.0MPa60℃C0.7MPa50℃D1.0MPa30℃(分数:3.00)A. √B.C.D.解析:表征沥青混合料抗车辙能力的指标有 。A.马歇尔稳定度B.残留稳定度C.动稳定度D.马歇尔模数(分数:3.00)A.B.√解析:该沥青混合料的抗车辙能力不显著,采取以措施可加以提高。A20℃常温条件试验B.采用改性沥青C.添加抗车辙剂D.设计间断级配(分数:3.00)A.√√解析: kg。A.10.60B.10.92C.21.83D.或ABC(分数:3.00)A.√√D.解析:序号技术指标针入度(0.1mm)序号技术指标针入度(0.1mm)(cm)18011451.127712151.3376126—试验结果78>10051.2(分数:20.00)试验结果处理,下列 表述正确。A34(0.1mm),结果计算与表示正确B.延度结果处理与表示均正确C0.5℃D3(分数:4.00)√√√D.解析:该沥青适用于 气候分区。A.1-2B.1-3C.2-2D.2-4(分数:4.00)A.√√解析:有关沥青针入度指数PI与针入度一温度感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