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阅读的视觉基础理论介绍分享_第1页
快速阅读的视觉基础理论介绍分享_第2页
快速阅读的视觉基础理论介绍分享_第3页
快速阅读的视觉基础理论介绍分享_第4页
快速阅读的视觉基础理论介绍分享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让知识带有温度。第第2页/共2页精品文档推荐快速阅读的视觉基础理论介绍分享(快速阅读)的力量还包括一个与视觉有关的重要方面,就是尽量扩大每次凝视时的视知觉范围,有的阅读学专家又叫做扩大视读野。这是从眼球内部来讨论阅读过程中的生理机制。下面就是我给大家带来的快速阅读的视觉基础理论,盼望大家喜爱!

快速阅读的视觉基础理论

快速阅读实在是调动了人的视觉和大脑潜力的一种更自然、更符合人的视觉机能和大脑思维习惯的阅读方式,而决不是少数天才或具备特异功能者的专利。每一个有一般阅读力量的人,也就是学校四、五年级以上(文化)者,都能在一段不太长的时间里把握快速阅读法,并通过实践而形成自己的快速阅读力量。读书时,视觉是阅读活动的发端,它从一开头就打算着阅读活动的效率。下面,我们就从生理学的角度来探讨快速阅读的可能性和现实性。

??阅读过程中的眼球运动

阅读的通俗说法就是看书,因此,视觉器官的生理功能正常(包括近视、远视、散光等眼疾经校正之后)是阅读的前提和基础。阅读时,首先要用眼睛摄入文字的光学信号,进入眼睛的光线由晶状体聚焦在视网膜上。视网膜的中心位置叫做中心凹,落在中心凹的影像比落在视网膜的其他位置都更敏感和清楚。视网膜是大脑皮层的延长,视觉信息以极快的速度就能传达到大脑进行处理。

看书,是阅读的前提和基础。但这种“看”绝非任凭看看,而是一种凝神凝视,在看的过程中眼睛对文字符号进行感知,然后再由传导神经把信息传达到大脑,在大脑皮层的神经网络中进行简单的分析、综合活动。而且,这种凝神凝视既不同于认真观看一幅画,也不同于全神贯注地看电影、电视。由于观看图画,对象不动;看电影、电视时眼睛是被动的,只要跟着就是了。而在看书时,眼睛不但要盯着不放,而且要以肯定的速率往前移动,只有在移动和中止的不断变换过程中,才能把文字符号转换成为“声音”、“图象”、“人物”、“大事”和“道理”。为了更好地更有效地做好这种转换,读者既可以重复读,也可以暂停片刻,并且可以依据需要把握肯定的“看”的速度和频率,随时作敏捷的或快或慢的调整。因此,分析阅读过程中“看”的各种因素,就成为提高阅读效率,改善阅读技巧的重要的理论课题之一。

依据观看和眼动仪的测试,阅读时人的眼球并不是连续不断的移动,而是作不匀称的忽动忽停的跳动。这种快速的眼球运动叫做“眼跳”,在快速的跳动中间,存在着时间稍长的停顿。这种停顿在阅读学上称作“眼停”,也叫做“凝视”。这些现象,法国眼科专家儒伐尔在1906年以前就已经留意到了。

由于纸上的文字是静止的,所以,人们看书的时候,眼睛也必需保持相对静止。但是,看书时要连续看很多文字符号,眼睛又不能不动。这明显是个尖锐的冲突。只有根据动、静的挨次合理支配眼睛的动作,才能解决冲突。为了看清晰一个文字符号或一个词组,眼睛必需静止;尔后又必需快速转移,以便看清晰下一个(文章)符号或词组,看时又要静止;如此循环来回。因此,眼睛必需接受肯定的训练,不是间断地去看,而是动静结合地有效地运动。

阅读时,读者依靠眼球跳动看书,是阅读过程中视觉过程的基本特征。依据眼球测动仪的测定,阅读中眼跳持续时间约为0.02~0.05秒,其中,在一行之内的眼跳时间约0.02秒左右,这样,整个阅读过程中的95%左右的时间,眼球是不动的。也就是说,只有在跳动之间的凝视间歇里,才能接收到信息。这一瞬间,如同照相机开启快门的曝光,凝视点放在什么地方,凝视时间掌握在多长的时间内,凝视焦点和范围与意识焦点和范围是否同步,是设计全部阅读技巧在视觉方面的基础。

眼停的次数多寡和每次凝视时间的长短,与阅读力量、读物难易程度以及阅读的要求(略读、精读或扫瞄)有关。假如阅读力量强、读物浅显或只需记取读物的内容大意,凝视的次数就可以少,凝视的范围就可以大,凝视的平均时间也就可以较短。反之,假如阅读力量差、读物艰深或要求较高,就必需有意识地延长凝视的时间,增加凝视的次数,缩小凝视的范围。

有关汉字阅读的讨论还表明,在阅读时,每次眼停最多可见6~7个字,最少的不到一个字;由于有时一个字要经过二三次凝视才能感知。而每篇文字的第一行,眼停次数和凝视时间均较以后部分略多,这是由于刚刚开头阅读时,心中很多而造成的;到后面时,由于对读物的难易程度,的语体风格已经比较适应,自然可以加快速度了。

在阅读过程中,眼睛的凝视不仅从一个定点移到另一个定点,有时因意义不明白,或未看清晰,也会倒退到原定点或者前定点,以便对不同位置上的字、词进行综合的理解、记忆,或查找遗漏的信息。这种逆向的返回运动,阅读学上叫做“回视”或“回跳”。回视次数越多,凝视次数和耗费的时间也必定增多。明显,回视的次数与读者的阅读力量、读物难易程度和阅读要求有关,不娴熟的读者,不仅凝视次数多,每次凝视所掩盖的字、词少,回视次数也必定高,约占凝视的30%;而阅读力量强的读者,则不仅凝视次数少,每次凝视所掩盖的字、词多,回视次数也只占凝视次数的10%。

与回视相近似的状况,还有扫视,又叫做“行间移动”,是眼动的特别状况。阅读时的扫视,是从一行文字的末端移至下一行文字的开端的眼动。刚开头学习阅读的学校生反复扫视的运动较多,而且简单发生窜行或反复查找的状况。初步把握阅读技能的同学,反复扫视的现象会渐渐削减,但扫视时,视线从上一行文字末端跳到下一行文字的开端,一般都是跳得很近,往往需要短距离地再跳一次。

在美国阅读心理学家古德·伊洛费看来,造成阅读速度慢的主要因素中,有关眼球运动的有三点:一是凝视的次数过多,二是每次凝视时间过长,三是回视过多。这些已经成为很多讨论阅读的专家学者的共识。因此,我们只要在阅读过程中有意识地削减凝视次数,缩短每次凝视的时间,尽量避开不必要的回视,就可以使阅读速度得到提高。假如能长期坚持下去,就会形成快速阅读的力量,当然,这还仅仅是一个方面。

阅读过程中的视知觉范围

人的眼睛,是一个生物工程的奇迹。在每一只眼睛背部,有一块指甲盖大小的地方,它包含着15,000万个独立的光感受器,这些光感受器每秒钟可以处理亿万个光子。英国作家和心理学家托尼·布赞认为:“像大脑一样,眼睛的力气比我们所觉察到的要强得多。我们现在知道每只眼睛有15,000万个每秒钟能接收数万亿光子的光感受器,仿佛‘砰’地一下,我观察了一座山的景色,我能在一秒钟内把它整个摄入。因此,一般书本中一页内容就更简洁了。只是我们没有学过怎样将这些同样的视觉技能应用于阅读。”

从生理学角度来看,人的视觉感受器官的外围感受器是人的眼睛。它由角膜。虹膜、水晶体、玻璃体、网膜、巩膜等组成,外表大体为球形。人眼的特点是神经细胞高度发达,具有较完善的光学系统以及各种使眼睛转动并调整光学装置的肌肉组织。来自外界物体的光线,经过角膜以及水晶体折射后,在网膜上成像,使视神经细胞受到刺激,而产生视觉。当凝视某一物体时,眼睛依靠它外部肌肉的牵动,能自动使该物体在眼里成像。人眼的视觉对光的强度有极低的感觉阈值,也就是它的感受性是特别高的。

瓦维洛夫的试验表明,人眼能对7~8个光子起反应而产生视觉,要想使一个视觉细胞兴奋,则只需一个光子。从能量来说,视觉刺激的阈限值,对波长为500毫微米的光来说,约为5×10-18小卡。这5×10-18小卡的光能量比较抽象,经过换算可知,1烛光的光源,在距眼1米的距离处,每秒发送到眼睛所在处1平方厘米内的可见光的能量约为2×10-7小卡,要把它的能量变成5×10-18小卡。必需把它放在距眼200公里远的地方。换句话说,在假定大气不汲取光的条件下,视觉的肯定阈限相当于离眼晴200公里处的1烛光在每秒钟投射到眼睛所在处1平方厘米中的可见光的量。由此可见,人眼的灵敏性之高是我们常人难以想像的。

我们阅读的一般读物,都是白纸黑字,看着觉得很顺眼,很舒适。这从颜色光学的角度讲,不仅黑白两色是属于非颜色之例,而且二者对比强度大,不会产生相互干扰。而红、橙、黄、绿、蓝、紫等颜色则对眼睛的刺激性强,假如把这些颜色交织在一起,就给人以眼花缭乱的感觉。因此,我们在阅读时会感到纸质越雪白光滑的读物,越会给人以赏心悦目的感觉,这会在无意识中提高阅读效率。

我们在读书时,文字是以光波的形式反映到视觉神经上面的,因此说相宜的视力是快速阅读的重要条件之一。大多数人的视力是在1.O~1.5之间,患近视、远视或散光等眼疾的人也多数都能校治到这一范围内,所以,绝大多数的人视觉阈限是能够满意快速阅读的要求的,只要有意识地进行正确的训练,都是可以进行快速阅读的。

我们在前面已经谈到,在阅读过程中,凝视时间约占95%,而眼跳的时间仅占5%左右,由此我们可以知道,阅读速度快慢与眼跳的时间关系不大,而主要取决于在一次凝视时间内所感如字数的多少。假如一次凝视感知的字数多,阅读速度就快;反之,假如一次凝视感知的字数少,阅读速读就必定会慢。

在一次凝视时所能感知的字数,就是视知觉范围,有人叫视距或识别间距。在阅读过程中,有两种感知(方法):

其一是合成式感知,即一次凝视只感知一个字或一个词,一字一顿或一词一顿地来阅读,然后合起来再理解其中的意义。明显,这种感知方法有三个缺点:一是凝视的次数多,花费时间长,二是字和词都不能表示完整的意义,影响理解,三是这种阅读方法视觉接收信息的节奏过慢且过于零散,与大脑思维活动的节奏差距太大,也影响记忆的效果。现在大多数人之所以阅读速度慢、理解和记忆效果差,这也是主要根源之一。

其二是整体感知,即一次凝视一个(短语)或一个(句子)乃至数行文字,整体地理解它的意义。这种方法削减了凝视的次数,也加快了理解,还使视觉接收信息的节奏和大脑思维活动的节奏趋于协调,削减大脑思维活动的“空转”现象,记忆效果亦能增加。显而易见,这种整体感知的方法既可以大幅度地提高阅读速度,又可以提高理解记忆效果,这才是真正符合人的生理特点的阅读方法。

那么,人的视知觉范围究竟有多大?有多少潜力可以挖掘呢?试验结果表明,在0.1秒时间内,成人一般能够感知6~8个黑色圆点或4~6个彼此不相联系的外文字母,也就是说,一分钟可以感知到4,200个点。假如我们把一个字看作一个点的话,那么,一分钟就可以看到4,200个字。这是未经过训练者的力量。

我们在前面介绍快速阅读历史时已经讲过,美国空军的心理学家和战术(教育)专家用速视仪进行的训练证明,经过训练的一般人可以在1/500秒的时间辨认4个英文字母。那么,一秒钟即可辨认120,000个英文字母。依据统计,英文单词的平均字母数为6个,也就是说,经过训练的人可以在一分钟辨认20,000个英文单词。

所以,对于快速阅读来说,扩大视知觉范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