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血常规检验的因素_第1页
影响血常规检验的因素_第2页
影响血常规检验的因素_第3页
影响血常规检验的因素_第4页
影响血常规检验的因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让知识带有温度。第第2页/共2页精品文档推荐影响血常规检验的因素尿钠测定正常人体钠40%存在于骨骼中,其余分布于体液中。天天人体钠摄入量与排出量相当,钠可由消化道、皮肤及肾脏排出。肾脏排钠受醛固酮及身体对钠需要的调解,并陪同着氯化物一起排泄。

【参考值】

130~260mmol/24h尿(间接离子挑选性电极法)

【临床意义】

1.临床检测尿钠浓度主要用于肾上腺皮质功能和原发性醛固酮症的评价。

2.尿钠增高见于酮症酸中毒、失盐性肾炎、慢性肾盂肾炎、间质性肾炎及多囊肾等肾小管功能缺陷、尿崩症、使用利尿药及输注大量盐液等。

3.尿钠降低见于皮质醇增多症、原发性醛固酮症、肾前性少尿、充血性心力衰竭及长久低盐饮食、腹泻、严峻呕吐、大面积烧伤等。

【注重事项】

测定标本为24小时尿。

二尿钾测定

人体内总钾量为50mmol/kg,彻低从食物中供应,经肠道汲取,主要由肾脏排泄。钾由肾小球滤过后,大部分由近曲小管及髓襻重汲取,仅有10%的滤过量经肾远曲小管在此处受醛固酮调整钾的排泄量。体液酸碱平衡的转变也影响肾脏对钾的排泄。血钾无肾阈,不能阻挡钾的排泄,即使不进含钾食物或低血钾时,机体天天仍要排钾1.5g。

【参考值】

25~100mmol/24h尿(间接离子挑选性电极法)

【临床意义】

1.尿钾增强见于①内分泌紊乱,如原发性醛固酮症、肾素瘤、长久使用ACTH与肾上腺皮质激素等;②糖尿病酮症、代谢性碱中毒、使用排钾利尿药、含高钾的食物等;③肾小管功能不全,如肾小管酸中毒、慢性肾炎、肾盂肾炎等。

2.尿钾削减见于艾迪生病、肾衰竭、酸中毒、挑选性醛固酮缺乏症、使用保钾利尿药等。

【注重事项】

同尿Na测定。

三尿氯化物测定

氯离子是细胞外液的主要阴离子,构成盐酸作为胃酸基本成分。氯化物以氯化钠形式存在,由食物和食盐供应,80%随尿排出,5%随粪便排出,其余经皮肤排出。氯可自由地经肾小球滤过,99%被肾小管重汲取,1%从尿中排出。

【参考值】

110~250mmol/24h尿(间接离子挑选性电极法)

【临床意义】

1.尿氯化物增高见于肾小管伤害、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糖尿病酮症、碱中毒、使用利尿药及氯化物摄入过多等。

2.尿氯化物降低见于醛固酮症、高氯性酸中毒、肾病晚期少尿、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肺炎、烧伤及大量出汗、呕吐、腹泻等。

【注重事项】

同尿Na测定。

四尿钙测定

成人体内钙总量为400~800g,99%的钙分布在骨骼和牙齿上。人体天天排出的钙80%经肠道排出,20%经肾脏由尿液排出。天天由肾小球滤出10g钙,其中一半在近曲小管被重汲取,其余在髓襻、远曲小管及集合管中被汲取,尿中排钙量只占滤过量的15%(150mg)。

【参考值】

2.5~7.5mmol/24h尿(间接离子挑选性电极法)

【临床意义】

1.尿钙增高见于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特发性高尿钙症、结节病、骨质疏松症、肢端肥大症、肾小管损伤、维生素D摄入过多等。

2.尿钙降低见于原发性和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慢性肾衰、佝偻病、软骨病、低钙膳食、维生素D缺乏症等。

【注重事项】

1.测定前须低钙饮食3天,留取24小时尿液并且精确     记录尿量,混匀后使用。

2.使用利尿药或长久服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的患者,钙含量可增高。

五尿磷测定

人体中含磷总量为10g/kg,85%分布在骨骼和牙齿中。食物中磷由小肠汲取,经肾脏(占70%)与肠道(占30%)排泄,天天经肾小球滤过的磷可达5g,85%~95%被近曲小管重汲取。

【参考值】

22~48mmol/24h尿(磷钼酸紫外法)

【临床意义】

1.尿磷浓度检测主要用于钙磷代谢、骨病评价及骨病治疗监测。

2.尿磷增强见于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代谢性酸中毒、痛风、肾小管疾病、抗维生素D佝偻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等。

3.尿磷降低见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佝偻病。肾功能不全、维生素D缺乏时摄取高钙膳食及妊娠、哺乳期妇女等

或测定的标本,必需实行保存措施,用EDTA抗凝静脉血标本在标本采集后的5min内或30min后8h内(室温)检测,可以得到最佳的检测结果。假如不需要血小板和白细胞分类的精确     资料,则标本可以在2℃~8℃的条件下保存24h。EDTA抗凝的末梢血至少应在15min后测定,因在段时光内血标本中部分血小板有临时聚拢现象,可使血小板计数假性削减,这不仅影响血小板其他指标的精确     性,也易造成红细胞计数增高。预稀释标本普通需在标本制备后10min内检验,如稀释液中添加细胞稳定剂,其存放时光也不行超过4h[6,7]。

2生理因素

患者的活动状况、精神状态、年龄、性别、种族、样本采集时光、吸烟、服用药物、时节等因素都会影响检测结果。如正常人一日之内,白细胞数、嗜酸性粒细胞数、血小板数等均有一定的波动。因此采血时应咨询是否服用过显然干扰检验的药物,血液采集前应避开跑步、骑自行车等强烈运动,冬季应将患者温暖后再采血。不同生理状态下血细胞各参数也会有所不同,比如妊娠5月以上或新生儿WBC总数会显然增高;暴热或寒冷常浮现一过性WBC总数增高。进食喝水后,血液会有生理性稀释作用,RBC和Hb检测结果会有所下降,强烈运动后血液浓缩,此时快速采集血液标本可使RBC和Hb检测结果增强约10%,由此可见不同生理状态对血细胞分析测定结果的影响之。因此对于动态观看指标的非急诊患者最好固定某一时光检查,以尽量削减不同生理状态对检测结果的影响[7]。

3仪器因素

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因其检验数据精确,分析数据时光短,目前普遍用于血常规的检测。血液分析仪分类法有三分群和五分类两种,速度快、精确     性高、易于标准化,能提醒异样结果,是白细胞分类和筛检首选办法,但不能彻低代替显微镜检查法对异样白细胞举行鉴别和分类。病理状况(如浮现有核红细胞、巨大血小板、血小板凝集等)可干扰白细胞计数。基于血细胞分析仪的基本原理,在血细胞分析仪的设计应用中,稀释倍数和计数容量是最重要的设计指标之一。精确     合理的稀释倍数和精确     稳定的测量容量是血细胞检测的又一重要基础。稀释倍数过低,会形成细胞排队通过传感器的重合缺损;稀释倍数过大,则会造成一定测量容量内血细胞数量过少,这都会影响血液细胞检验的测量精度[8]。为保证检验结果的精确     性,检验仪器应定期保养,检验人员要严格根据仪器的操作规程举行操作。校准仪器前应彻底清洗仪器的管道,去除管道中的残留血液、吸附的蛋白和纤维等,然后测定空白试剂,本底要符合要求。

4试剂因素

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举行血常规检验时,最好选用原装配套试剂,检查校准用的标准物是否在有效期内,外观有无变化,然后延续测定标准物11次,第1次数据不用,从第2次到

11次计算均值、标准差、肯定误差和相对误差,检查测定结果是否达到标准要求。假如条件不允许,要挑选和溶血素配套的稀释液。溶血素直接影响血细胞的检验,如质量不好,可造成溶血不彻低,造成白细胞数假性增高,血红蛋白偏低。另外,也可使白细胞变形、直方图异样、白细胞分类计数不精确     ,甚至不能举行分类计数[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