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约化猪场的规划设计_第1页
集约化猪场的规划设计_第2页
集约化猪场的规划设计_第3页
集约化猪场的规划设计_第4页
集约化猪场的规划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集约化猪场的规划设计第1页/共23页21.猪场规划设计的原则和步骤

1.1.规划设计的原则保护环境

力争作到清洁生产,防止猪场污染周围环境,也要防止外界污染危害养猪生产;可持续发展

开发和合理利用当地资源,促进农牧结合,实现养猪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生产工艺

合理设计生产工艺,建筑和设备必须满足该工艺要求,为人员、猪群创造适宜环境,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及猪群生产、健康和福利水平;食品安全

采取综合措施在生产环节上保障产品(食品)安全,力争达到绿色食品(A级)或有机食品(绿色食品AA级)标准;从实际出发

考虑我国国情和当地条件,作到经济合理、技术可行。第2页/共23页31.猪场规划设计的原则和步骤

1.2.猪场规划设计的步骤准备工作:

调查研究(市场、建场条件、效益、风险、相关政策法规等);立项报告及可行性研究报告;相关批文;场址调研。方案设计:提出生产工艺、猪舍建筑型式及总体布置等的不同方案进行分析研究,确定设计方案。初步设计:生产工艺设计及建筑设计。施工图(技术)设计:结构设计、采暖通风设计、给排水设计、电气设计、施工说明书、建筑预算等。施工、验收、投产:第3页/共23页42.猪场工艺设计2.1.猪场的性质和规模

种猪场—原种场、祖代场、父母代场;

商品场—自繁自养商品场、育肥场;

规模—通常以基础母猪头数或上市猪数(种猪和/或肉猪)表示。

*常年均衡产仔的集约化猪场,存栏猪数一般为基础母猪数的10倍;大群平均的上市猪数,一般为存栏猪数的1.5~1.8倍,即出栏率为150~180%。2.2.主要生产指标第4页/共23页52.猪场工艺设计2.3.猪群组成及周转

猪群一般分为公猪(后备公猪)、空怀母猪(后备母猪)、妊娠母猪、哺乳母猪、哺乳仔猪、保育仔猪、生长猪、育肥猪。*各猪群占全群的比例一般约:空怀母猪3%,妊娠母猪5%,哺乳母猪2%,哺乳仔猪17%,保育仔猪20%,生长猪30%,育肥猪20%。上述比例因选用的生产指标不同有差异;种猪场育肥猪数和总存栏数会减少。第5页/共23页62.猪场工艺设计2.4.饲养管理方式

1.群养(每群头数)、单养;2.网床、地面(实体、缝隙);3.粉料、稀料、颗粒料;4.饲槽、自动饲槽、地面撒喂;5.饮水器、饮水槽;6.水冲粪、水泡粪、干清粪;7.猪舍环境调控方式(通风、供暖、降温、除尘、消毒方式等);8.机械或人工喂饲;9.机械或人工清粪;10.转群方式(随机转群、全进全出)。干清粪工艺及设备第6页/共23页72.猪场工艺设计2.5.饲养管理方式2.5.1.猪舍环境调控

A.负压机械通风—通风、供暖、降温分别设置、分别调控;整舍调控;设备投资大、运行能耗高;效果不理想;冬夏各系统出现矛盾;无空气过滤、消毒。B.正压机械通风—通风、供暖、降温一机多用;实现猪体周围环境的局部调控;节约设备投资和运行费用;尽量利用自然能源;调控效果好;必要时可进行空气过滤消毒。第7页/共23页82.猪场工艺设计2.5.饲养管理方式

2.5.2.全进全出

具有一定规模、全年均衡产仔的猪场,按一定时间(如7天)作为一个繁殖节律来安排配种,则各猪群均可按此节律进行周转,猪舍按不同猪群一个节律的头数设计为一个单元,即可实现各猪群全进全出地转群,然后进行7天空圈消毒,避免垂直感染。无条件的场至少应使产房和保育舍全进全出进全出。第8页/共23页93.猪场建筑设计

3.1.场址选择地形地势水源土壤自然条件社会条件地形:整齐有足够面积万头场常规占地45~60亩,“三点式”200亩。地势:高燥、平坦,地物少、向阳,坡度≦25%。水质:清洁(GB5749-85;NY5027-2001),无污染水量:充足(每头存栏15~20L/d)便于取用防护未受污染(GB15618-1995)透水透气性好。小气候适宜;避开饮用水源;避开风景、名胜、旅游区;避开自然灾害(滑坡、泥石流、冬季风口等)多发区。交通方便。距居民区、工厂、牧场1~3km;距铁路一级公路≧1~2km,二、三级0.3~1km。饲料、能源供应;产品销售;粪污消纳。第9页/共23页103.猪场建筑设计

3.2.场地规划A.功能分区及规划

场前区—生活、办公用房,生产附属用房。应在上风向地势高处。

生产区—各种猪舍及附属设施。应在场区中间地带。

隔离区—隔离舍、剖检室及粪污猪尸处理场。应在下风向地势低处。*生产区又可分繁殖区、保育区、待售区。各功能区及生产区各区应留出绿化间距。如生产区各区分别设场,建成“三点式”,各分场间距应≧100m。B.其他建筑及设施规划

猪舍—常规或三点式布局均应按全年主风向和地势顺序安排公猪、空怀、妊娠、产房(繁殖场)、保育(保育场)、生长和育肥(待售场)。

道路—应区分净道和污道,不得混用和交叉。

给排水—猪舍间设东西向排污支管,中央净道下设排污干管和给水干管,给水支管直接进舍。

绿化—防风林、隔离林、行道绿化、遮阳绿化、美化绿地。第10页/共23页113.猪场建筑设计

3.3.猪舍设计3.3.1.栏圈数、猪舍种类及幢数的确定占栏头数

=存栏头数

x(饲养日+繁殖节律天数)/饲养日所需圈数

=占栏头数/每圈头数(哺乳、保育、生长、育肥尽量原窝)猪舍种类

公猪舍(可并入待配舍)、待配(含后备母猪)舍、妊娠舍、产房、保育舍、生长舍(商品场可不设)、育肥舍。猪舍幢数

根据猪舍样式(单列、双列、多列、单元)、所需圈数、场地尺寸和总图布置、劳动定额等因素确定。尽量使每种猪舍成为双熟,以便总图两列布置。第11页/共23页123.猪场建筑设计

3.3.猪舍设计

单列式双列式

多列式单元式3.3.2.猪舍样式A.猪栏排列C.外墙布置

开放式半开放式有窗密闭式无窗密闭式

B.屋顶样式单坡式联合式双坡式平顶式拱式第12页/共23页13

3.猪场建筑设计

3.3.猪舍设计3.3.3.猪舍内部布置猪栏

群养猪栏宽度应不小于容纳猪数肩宽的总和,并留出一定余量;栏深应为栏宽的1.2~1.5倍并不小于3.5m。地面向粪尿沟坡3%。通道

喂饲道宽1~1.2m,清粪道宽0.6~0.8m,对头或对尾布置可共用喂饲道或清粪道。猪栏东西端应设1.2m的横向(南北)通道,猪舍长于30m时,中央应设0.6~0.8m的横向通道。粪尿沟

干清粪明沟宽0.3m,设于清粪道侧的猪栏外。附属设施

猪舍在靠生产区净道侧一般应设值班室和饲料间;产房和保育舍还应设锅炉房、投药水箱;产房应设猪体消毒间。第13页/共23页143.猪场建筑设计

3.3.猪舍设计

3.3.4.猪舍的通风

通风设计可按排污、排湿、排余热计算通风量和风速,通常多查表确定。自然通风风压;热压。设屋顶风管和地窗。负压机械通风横向—风速小,不均匀,污染场区。纵向—无横向缺点。冬季温度、排污不均,夏季不能利用自然通风。正压机械通风无负压通风缺点。可一机多用,实现局部调控。混合机械通风正压、负压共用,用于大跨度猪舍。筒形风帽1、筒形风帽2、风管3、屋面4、调节阀5、接水盘6、保温层第14页/共23页153.猪场建筑设计

3.3.猪舍设计3.3.5.猪舍的保温与供暖猪舍保温按低限热阻Rod设计猪舍外围护结构—保障内表面温度;减少猪舍热损失;降低供暖能耗。猪舍供暖火炉、火炕、烟道;暖气、加热地板;热风炉、畜舍空调;仔猪保温箱、红外灯及远红外棒、电热板。Rod计算所需参数舍内温度:产房、保育舍22℃,其他猪舍15℃。相对湿度:各猪舍均70%。墙和屋顶内表面温度:各种猪舍不得低于露点温度。第15页/共23页163.猪场建筑设计

3.3.猪舍设计3.3.6.猪舍的隔热与降温猪舍隔热夏季低限热阻Roxd、低限总衰减度νo和总延迟时间ξo可以保障内表面温度不过高;减少热传入;减低制冷热负荷;夜晚凉爽。建议设计部门以此校核冬季低限热阻Rod。猪舍降温喷雾、淋水加通风、湿帘。

第16页/共23页173.猪场建筑设计

3.3.猪舍设计3.3.7.猪舍的光照与给排水光照自然光照

靠门窗采光。采光、通风、保温兼顾。窗地比一般1:10:15;南北窗比例由南方到北方1:1~4;窗台高不低于1m,窗上沿为圈梁底;尽量减少窗间墙宽度。人工照明

白炽灯或日光灯。照度50lx左右;一般设在饲喂道上,产房清粪道上应设灯;可每3~5m一盏,相间设开关。给排水给水

常用鸭嘴式或杯式饮水器;除定位饲养外,应设在排粪区;仔猪、保育、育肥、成年猪的安装高度分别为10、20、40~50、55~65cm。产房、保育应设投药水箱。排水

应使粪与尿、水分离,污水暗管排放,不得雨污混排。第17页/共23页183.猪场建筑设计

3.3.猪舍设计3.3.8.防疫消毒设施消毒设施猪场三级防疫:场前区设紫外灯、消毒脚垫、洗手消毒盆和车辆消毒池;生产区设消毒、淋浴、更衣室和车辆消毒池;猪舍设消毒脚盆、推车消毒槽。选猪间与装猪台种猪场应设在靠近待售舍和场外污道;育肥场可不设选猪间。第18页/共23页193.猪场建筑设计

3.3.猪舍设计

3.3.9.猪场总图布置第19页/共23页204.粪污处理和利用4.1.粪污处理和利用的原则减量化

猪场污染物主要是粪尿、污水,其他还有恶臭、粉尘、病原微生物、噪声等。为减少环境污染和污染物处理负荷,必须在生产过程中减少其产生。如采用营养手段减少粪尿和N、P的排泻量,采用干清粪减少污水量及其浓度等。

无害化污染物的处理要做到无害化,不产生二次污染。资源化

猪场废弃物主要是有机物,在生态系统中是宝贵资源,处理后合理利用,可促进农牧结合,良性循环,既保护环境,又可实现生态养殖和养猪业的可持续发展。第20页/共23页214.猪场粪污处理和利用

4.2.粪污处理

处理方法有物理的、化学的、生物学的,一般以生物学处理为主。4.2.1.粪便的处理高温堆肥好氧发酵。N:C应1:25~30;含水量55~65%;通风供氧控制温度。土地消纳未经腐熟的生粪只能作基肥。作培养料养蚯蚓、蝇蛆,种蘑菇等。制沼气水泡、水冲清粪的污水可做沼气,干清粪的污水有机浓度偏低,需加秸秆等。第21页/共23页224.猪场粪污处理和利用

4.2.污水处理排放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